生物菌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1页
生物菌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2页
生物菌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3页
生物菌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4页
生物菌肥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台灣微生物菌肥(jn fi)及生物有机肥原理介绍主讲人:吕绍麒 共六十八页食品(shpn)加工.工业经济绿色(l s)农业经济发展循环图家畜家禽 作 物生产 厨余.有机废弃物生产肥料资源再利用厨余.有机废弃物回收共六十八页农作物(zuw)有机栽培技术共六十八页有益(yuy)微生物有益微生物在台湾使用已经非常普遍,最早使用的首推根瘤菌,对一些豆科作物之初次生产帮助很大。后来溶磷菌和菌根菌也相继问世对磷肥效率之提高,作物生长之改善,都有良好贡献。近年來市面上更出现乳酸菌、放线菌、光合成菌、枯草桿菌或其他綜合性有益微生物,广泛地应用于噴叶、灌地或制造堆肥以改进作物生长或防治病虫害,反应相当良好。有益

2、微生物之使用,必須配合一些微生物养料如蝦蟹殼粉、柑桔皮粉、米糠、奶粉、海草粉、糖蜜、蛋黃素或其他有保护作用(zuyng)之介质如活性炭、木炭、薰炭、泥炭或其他粗有机资材等之一起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效果。共六十八页全球化趋势(qsh)有机农业发展是全球化趋势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机肥料是未来的需求利用微生物技术制造高效能的生技肥料是本公司(n s)努力的方向。共六十八页发展有机农业(nngy)三要件世界各国有机(yuj)认证标章 (一)干净土壤、干净水质、干净空气。(二)不得使用化学肥料、有毒化学农药与除草剂。(三)全程建构生产履历,取得有机认证。 共六十八页有机栽培(zipi)之土壤肥力建构一、前言

3、 植物必須的营养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鐵、錳、硼、銅、鉬、氯等16 種,其中碳、氫、氧可由空气与水供应,其余养分主要自土壤矿物、土壤有机质与人为添加的肥。 有机栽培强调土壤肥的保育,以土壤所含的植物养分能有效发挥(fhu),幷用农场或农场外之有机物和含植物养分之天然矿石當做肥,以补充作物養分,常见者如绿肥作物、禽畜糞、磷矿石、石灰石等均是可用之资材,只要是需大消耗能源纯化、浓缩,且无污染土壤之虞的天然物質都可使用。共六十八页二、改善(gishn)土壤環境與保養土壤-1共六十八页二、改善(gishn)土壤環境與保養土壤-2共六十八页二、改善(gishn)土壤環境與保養土壤-3影

4、響作物生産之環境因素很多,可分氣候與土壤方面,談氣候因素,則作物生產主要受土壤環境影響。所以要使作物有效生産,首先應造就(zoji)好的土壤環境,也就是使土壤物性、化學性與生物性相互調和,讓作物能有效用土壤養分發揮其潛能。土壤的問題,一般以强酸土、排水、土壤密質、有機質缺乏、鹽分過高、重屬污染等大問題爲主。因此有機栽培之土壤肥建構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問題,如此才能孕育生產高的土壤,以促進生產。有機栽培的土壤肥建構應重視土壤保養;因人長在田地中種植作物,導致土壤物相、化學相及生物相的變,其中以土壤養分的減少及有機物質的低最為嚴重。共六十八页一般(ybn)耕地的土壤問題 共六十八页 各種有機質肥料(f

5、ilio)養份含量 有機質肥料(filio)之一般 使用量共六十八页三、微生物肥料(filio) 植入高效能菌种共六十八页四、微生物肥料(filio)厂 原物料-前置(qin zh)堆肥發酵後發酵自動翻堆共六十八页四、微生物肥料(filio) 微生物肥,是指含有某種活微生物或酵素的固體或液體製劑,將其施用在種子、幼苗或土壤上,可加强(jiqing)營養成份之有效性,或補充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使土壤維持好生態環境的一種肥。 微生物肥根據其作用,基本上可分為固氮菌(包括共生、協生及非共生固氮菌)、溶磷菌(包括真菌、放綫菌及細菌)、溶矽菌、菌根菌、分解菌、鐵物質生産菌、有機聚合物生産菌、複合微生物肥、

6、堆肥用微生物肥等。 共六十八页微生物肥主要(zhyo)的功能為: 1、 固氮作用 固氮根瘤菌包括共生、協生及非共生固氮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氮素固定(gdng)爲氨,轉變成植物可用的氮化合物,此作用是直接增加土壤的氮素源,並能替代或減少化學氮肥的施用。 2、溶解作用 土壤中存有許多植物能用的結合型營養元素,如磷、鈣、鐵等,需靠根圈之溶解菌溶解後才能被用。因此,溶解結合型營養元素的菌可以做為提供植物營養再用的功能,並可替代或減少化學肥的施用,如菌根菌。3、增進根系營養吸收及生長的作用 微生物肥中有增進根系營養吸收及生長的菌,如菌根菌即可增加根系吸收能及表面積,即可减少化學肥的施用,提高土壤中營養

7、元素的供應效。共六十八页生物堆肥(dufi)-发酵的情况 共六十八页生物(shngw)堆肥 特性 所謂有機堆肥化處就是堆積有機物的殘渣,經由微生物的繁衍使有機物分解、發酵至完全腐熟,形成鬆軟、深色並具有土芳香的有機肥,其直接施用於土壤(trng),會危害作物,並有於作物的生長。 有機質肥與化學肥的同,在于化學肥是化學合成的,具速效性肥效,但容失,長期施用則破壞土壤的活性,致生産低。 有機質肥是自然産物,具緩慢釋放的性質,較持續長久,致對土壤造成鹽害,可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恢土地的生命,增進土壤的活性及促進作物生長。共六十八页生物(shngw)堆肥 1、堆肥的製作及使用 大產生的農業及畜產廢棄物,

8、將這些廢棄物中尚有用價值的有機資材經堆肥化後回歸農田土壤,但可以解决廢弃物問題,幷可增進地。 在堆肥化過程中,有機碳因被微生物呼吸代謝而低,所產生的熱可使堆肥溫達到攝氏70 以上,能滅病菌、蟲及雜草種子。未腐熟的有機資材直接施入土壤中,分解時會產生有毒物質,並會消耗氧氣,造成土壤還原態;將碳氮比大的堆肥材直接施用於土壤中,在分解初期會造成土壤中某些養分有效性暫時下,尤其是氮素影響最大;這些資材經腐熟後再施用,則可减少有害物質,避免抑制作物生長。另一方面,有些堆肥資材纖維强韌,必須經過堆積後使其較鬆軟而於撒佈;有些廢棄物則具有強的臭味,將其製成堆肥後但沒有臭味而且(r qi)具有土的芳香。共六十

9、八页施用堆肥在有機農法上具有(jyu)三種功效 (1)供應作物養分。(2)改善土壤化性質。(3)活化(huhu)土壤。 有機農場經營初期,堆肥以養分供應爲主,經營三之後,土壤性質會顯著改善,幷開始出現增産的效果,十之後,土壤被活化,甚至出現靜菌及抗病能之效果。 農田長期施用堆肥後,土壤性質會逐漸改變,首先,土壤pH 值、EC 值、鹽基飽和、有機質含及陽子交換能會緩慢增加,土壤團亦逐漸形成,促使土壤硬及總體密低,而土質亦逐漸疏鬆而容耕耘。在有機物含增加的情形下,土壤微生物呈現多樣化且大繁殖,土壤活性增強,對有害物質的緩衝能增強,可礦化的養分亦相對增加,對作物的增産效果逐漸顯現,此時期田間管得當,

10、則可增產約1030%。共六十八页续上 堆肥的第三個功效: 就是土壤活化之後,具有靜菌及抑病的能。所謂的靜菌及抑病能就是指當病源菌進入作物根圈時,根圈微生物有拮抗的防衛,能使病源菌孢子發芽或抑制(yzh)其繁殖,進而保護作物根系免于受到侵害。 土壤具有抑病能,除靠長期培育土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經由長期施用質堆肥,提供微生物穩定的食物源,徹底的改變土壤微生物相,並誘發大有益及拮抗微生物的繁殖,進而達到抑病的效果。共六十八页如何製作生物(shngw)有机堆肥 堆肥化的過程是一微生物的反應,堆肥資材如同培養基,堆積如同醱酵槽,因此任何影響微生物活性的因子(ynz)都與堆肥化有關。以下就碳氮比、水分

11、及空氣、溫、酸鹼、腐熟及菌種分別明堆肥堆製時控制或判斷的方法。 (1)碳氮比 微生物需要碳當作能源,而以氮進代謝,堆肥堆製起始碳氮比約在30 以上,經堆積醱酵後,碳氮比將逐漸減少至20 以下。共六十八页续上 在實際操作(cozu)時可將資材分為三: 以容積比估計,可約以乙資材佔甲之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為適當。 另外對磷肥或鉀肥需求較高,可選用氮磷比或氮鉀比較低的資材,則可製作出磷或鉀肥效(fixio)較高的堆肥。共六十八页续上 常見堆肥(dufi)資材之氮含量及重要元素比共六十八页续上 (2)水分及空氣 水分及空氣佔有相同的空間所以互為消長,水分為生物所必需,在堆肥中低於10% 時即無法反應;又

12、因為好氣性反應較厭氣性反應快速且完全,且較會產生有害物質,因此水分含超過90%時將於好氣反應。 為使堆肥保持好通氣,因此在資材中可以添加(tin ji)樹皮、鋸木屑及稻殼等,使其適於通氣,加速堆肥化反應。需求較高,可選用氮磷比或氮鉀比較低的資材,則可製作出磷或鉀肥效較高的堆肥。共六十八页续上 (3)溫 微生物新陳代謝所產生的熱會斷積,在正常情況下,日內即可升高達到攝氏60 ,甚至到70 以上(yshng)。這種高溫可維持一段時間,但可以促進微生物反應,縮短腐熟時間,並且可滅病菌、蟲、雜草種子等。除非堆製失敗,否則高溫是堆肥過程中的必然現象,但因溫控制,故建議只要對溫進監測而必特別加以管。 (4

13、)酸鹼 在同的酸鹼範圍中有同的微生物族群,可對同種的有機物進分解,雖然其對pH 值的適應範圍相當廣,但仍以中性為佳。因此除資材中有極酸或極鹼的物質,一般須對酸鹼加以控制,腐熟後之堆肥一般呈中性或微鹼性,具有增加土壤緩衝能之效果。共六十八页(5)腐熟 堆肥是否完全腐熟有許多方法可以測定,但通常需要以化學分析的結果作為依據。一般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用種子發芽及觀察堆肥外觀之變化判斷堆肥是否已達到完全腐熟。(6)菌種 必需提供適合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最好選用高效能微生物之菌劑。但資材中有大分解(fnji)物質時,可加入專門分解(fnji)此物質的菌種,以縮短腐熟時間。续上 共六十八页台湾优良(yuling)

14、菌种基肥: 是在播种或移植前施用的肥料。它主要是供给植物整个生长期中所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也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作用。 作基肥施用的肥料大多是迟效性的肥料,但台灣的微生物菌肥可以快速的让基肥转化当期可用的养分。蔡博士采用的方式植菌在生物堆肥直接在田间植菌追肥追肥是指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加施的肥料。作用主要是为了供应作物某个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或者(huzh)补充基肥的不足。台灣的微生物菌肥以叶面肥的形式当成追肥。台灣公司从台湾引进高效的喷雾系统共六十八页台湾优良(yuling)菌种叶面菌肥: 叶面肥是通过作物叶片为作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肥料的统称,它分为材料营养叶面肥和功

15、能营养叶面肥。材料营养叶面肥就是提供微量元素肥料和激素的叶面肥,功能营养叶面肥就是为作物提供生命本源营养的叶面肥。 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基本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植物的叶片有上下两层表皮,由表皮细胞组成,上表皮细胞的外侧有角质层和蜡质,可以保护表皮组织下的叶肉细胞行使光合、呼吸等功能,不受外界不利条件变化的影响,叶片表面还有许多微小的气孔(qkng),是叶面肥进入叶片更方便的通道。共六十八页台湾高效喷雾系统(xtng)-1喷一亩地最快2分钟完成共六十八页台湾高效(o xio)喷雾系统-2喷一亩地最快2分钟完成共六十八页引进(ynjn)台湾高效喷雾系统-3喷一

16、亩地最快2分钟完成共六十八页未接菌已接菌稻共六十八页莿桐乡林清熙稻米田间(tin jin)测试增加产量30%稻共六十八页台风豪雨(ho y)后水伤枯死未受豪雨影响(yngxing),反而大丰收西瓜共六十八页台风(tifng)后淹水,造成文旦树枯萎2006.11.5抢救(qingji)后之效果2007.9.27文旦共六十八页蒜头(suntu)对照区-云林县四湖乡未使用(shyng)对照区已使用之测试区共六十八页未使用(shyng)前水伤受灾后使用抢救(qingji)后,起死回生苦瓜见证者-西螺农会51班班长 王俊智共六十八页得青枯病-使用(shyng)后、成效良好茄子(qi zi)共六十八页云林

17、(yn ln)莿桐乡苏平郎香蕉(xingjio)共六十八页云林(yn ln)莿桐乡苏平郎香蕉(xingjio)共六十八页云林(yn ln)莿桐乡苏平郎香蕉(xingjio)共六十八页云林(yn ln)莿桐乡苏平郎香蕉(xingjio)共六十八页云林(yn ln)莿桐乡苏平郎香蕉(xingjio)共六十八页未使用(shyng)对照区已使用(shyng)验区菱角共六十八页共六十八页罗汉果生长(shngzhng)报告共六十八页第一次施肥(sh fi)后5天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二次施肥(sh fi)后7天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一组 对照(duzho)区实验区共六十八页

18、第一次施肥(sh fi)后5天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二次施肥(sh fi)后8天 实验区 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三组实验(shyn)地责 任 人:冯美田种植规模:7亩种 植 地:大坪种植时间:四月底截至6月7号已施肥一次,施肥时间为5月26日,下面是施肥后观察的图片:共六十八页第一次施肥(sh fi)后5天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四组实验地责 任 人:杨吉元种植规模:5.8亩种 植 地:大坪种植时间(shjin):四月底截至6月7号已施肥两次,施肥时间分别为为5月18日和5月31 日,下面是施肥后观察的图片:共六十八页第一次施肥(sh fi)后5天实验区

19、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二次施肥(sh fi)后7天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第四组 实验区 对照(duzho)区 共六十八页 第四组第四组的这两区实验区的果明显(mngxin)大一些,相对也比较密些。实验区对照(duzho)区共六十八页罗汉果产量(chnling)对比 2010年10月10日共六十八页第一组罗汉果产量(chnling)(大果、中果、小果、歪果)的对比 果形区域大果中果小果歪果总产量实验区 146 303 154 31 634对照区 126 286 124 46582共六十八页第二组 果形区域大果中果小果歪果总产量实验区12128612517549对照区541

20、8323728502 罗汉果产量(chnling)(大果、中果、小果、歪果)的对比共六十八页第三组罗汉果产量(chnling)(大果、中果、小果、歪果)的对比 果形区域大果中果小果歪果总产量 实验区15420119928652 对照区6526417937545共六十八页第四组罗汉果产量(chnling)(大果、中果、小果、歪果)的对比 果形区域大果中果小果歪果总产量 实验区2081669667537 对照区16014812048476共六十八页结 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区比对照区无论是产量还是大果率都占很大的优势。总结收果最多量的农户的种植方法,我们总结出最佳的施肥方法:在犁地准备种苗时,应适当施用基肥,例如: 农家肥、过磷 酸钙等。2.幼苗期:苗种入土后15天,每隔10天灌根一次,每株苗约1斤稀释肥。随着苗的成长用肥量适当增加。灌根约5-7次后改为喷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