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_第1页
浅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_第2页
浅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_第3页
浅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_第4页
浅析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浅析我国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研究摘 要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农业面临着竞争程度更为剧烈、经营风险更大的外部环境,国外优质低价的农产品依托规模庞大、拥有先进管理模式的跨国企业大举进入国市场,这对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流通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就必须培育核心企业,实现农产品供给链的优化整合,降低风险,将供给链管理思想运用到农产品的企业运作和管理中去,实现农产品供给链的总体效益最大化。农产品供给链是供给链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国外学者的普遍关注。我国对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传

2、统的农产品供给链运作模式,生鲜农产品供给链末端的超市,可追溯体系及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化方面,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根底,展望了我国农产品供给链的道德风险、利益分配、信息流通和物流配送体系等方面的开展前景,应建立新型产销一体化供给链和流通体系,实现农产品流通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使我国农产品进一步融入全球供给链。关键词:农产品供给链,组织模式,电子信息化目录TOC o 1-3 h u HYPERLINK l _Toc25255 摘要 PAGEREF _Toc25255 I HYPERLINK l _Toc28373 1 引言 PAGEREF _Toc28373 1 HYPERLINK l _Toc3

3、2492 2 供给链管理的概述 PAGEREF _Toc32492 2 HYPERLINK l _Toc22519 2.1 供给链管理的概念 PAGEREF _Toc22519 2 HYPERLINK l _Toc31574 2.2 供给链管理的容 PAGEREF _Toc31574 2 HYPERLINK l _Toc26214 2.3 供给链管理的意义 PAGEREF _Toc26214 3 HYPERLINK l _Toc17306 3 农产品供给链研究现状 PAGEREF _Toc17306 4 HYPERLINK l _Toc14082 3.1 我国供给链研究现状 PAGEREF _

4、Toc14082 4 HYPERLINK l _Toc18734 4 我国农产品供给链管理出现的问题 PAGEREF _Toc18734 6 HYPERLINK l _Toc25908 5 农产品流通供给链环节优化 PAGEREF _Toc25908 8 HYPERLINK l _Toc4725 5.1 流通渠道优化 PAGEREF _Toc4725 8 HYPERLINK l _Toc23528 5.1.1 组织模式优化 PAGEREF _Toc23528 8 HYPERLINK l _Toc19550 5.1.2 物流配套系统优化 PAGEREF _Toc19550 8 HYPERLINK

5、 l _Toc4924 5.2 流通载体优化 PAGEREF _Toc4924 8 HYPERLINK l _Toc14802 5.2.1 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 PAGEREF _Toc14802 8 HYPERLINK l _Toc18608 5.2.2 拍卖批发交易市场 PAGEREF _Toc18608 9 HYPERLINK l _Toc30624 5.3 政府支持 PAGEREF _Toc30624 9 HYPERLINK l _Toc28133 5.3.1 加强农产品物流根底设施的建立。 PAGEREF _Toc28133 9 HYPERLINK l _Toc205 5.3.2 加大

6、对农产品流通税收、信贷政策的支持 PAGEREF _Toc205 9 HYPERLINK l _Toc10784 5.3.3 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 PAGEREF _Toc10784 10 HYPERLINK l _Toc32374 6 加强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PAGEREF _Toc32374 11 HYPERLINK l _Toc27957 6.1 树立先进的农产品物流供给链管理理念 PAGEREF _Toc27957 11 HYPERLINK l _Toc1954 6.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核心企业,开展多元化协调主体 PAGEREF _Toc1954 11 HYPERLINK

7、 l _Toc18058 6.3 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 PAGEREF _Toc18058 11 HYPERLINK l _Toc22707 6.4 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效劳体系 PAGEREF _Toc22707 12 HYPERLINK l _Toc2373 结论 PAGEREF _Toc2373 13 HYPERLINK l _Toc1883 致 PAGEREF _Toc1883 14 HYPERLINK l _Toc20201 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20201 15-. z1 引言在20世纪50年代物流研究的根底上,供给链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

8、20世纪80年代左右,90年代以来成为研究实践的热点。国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马士华、林勇(2003)给出的定义:供给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场,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给商、制造商、分销售、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构造。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从研究危急中的美国杂货店开场的。目前关于农产品供给链源物质的定义和分类尚存在混乱,相互之间存在着包容关系而没有澄清和理顺,以至我们无法用适当的标准对其进展命名并定义。农产品供给链管理是指对农产品生产的原料供给、生产加工、产品物流和销售等

9、环节参与者的关系的管理,具体的组织形式表现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的战略联盟。农产品供给链管理是供给链管理理论在农业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对其中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流动进展组织、协调与控制,以期获得农产品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农产品流通供给链强调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供给链各节点的行为主体通过信息共享、资金和物流功能进展无缝衔接,提高整个供给链的运作绩效。在美国、欧盟、日本、我国省等兴旺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供给链已经开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在我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却一直存在本钱高、效率低的情况,农产品流通供给链并不连

10、续,被人为割断,甚至局部缺失。2 供给链管理的概述2.1 供给链管理的概念供给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是以提高企业个体和供给链整体的长期绩效为目标,对传统的商务活动进展总体的战略协调,对特定公司部跨职能部门边界的运作和在供给链成员中跨公司边界的运作进展战术控制的过程。供给链管理就是要整合供给商、制造部门、库存部门和配送商等供给链上的诸多环节,减少供给链的本钱,促进物流和信息流的交换,以求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和配送适当数量的正确产品,提高企业的总体效益。供给链管理通过多级环节,提高整体效益。每个环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环节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网络系

11、统。同时这个系统也不是静止不变的,不但网络间传输的数据不断变化,而且网络的构成模式也在实时进展调整。2.2 供给链管理的容作为供给链中各节点企业相关运营活动的协调平台,供给链管理应把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给链战略管理。供给链管理本身属于企业战略层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和参与供给链时,必须从企业开展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它涉及企业经营思想,在企业经营思想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开展战略、组织战略、技术开发与应用战略、绩效管理战略等,以及这些战略的具体实施。供给链运做方式、为参与供给链联盟而必需的信息支持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以及绩效管理等都必须符合企业经营管理战略。2信息管理。信息以及对信息的处理质量和

12、速度是企业能否在供给链中获益大小的关键,也是实现供给链整体效益的关键。因此,信息管理是供给链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信息管理的根底是构建信息平台,实现供给链的信息共享,通过ERP和VMI等系统的应用,将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相关节点企业,从技术上实现与供给链其他成员的集成化和一体化。3客户管理。客户管理是供给链的起点。如前所述,供给链源于客户需求,同时也终于客户需求,因此供给链管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来运作的。通过客户管理,详细地掌握客户信息,从而预先控制,在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的同时,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效劳。4库存管理。供给链管理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供给链各方以及市场需求方面的信息,减

13、少需求预测的误差,用实时、准确的信息控制物流,减少甚至取消库存实现库存的虚拟化,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5关系管理。通过协调供给链各节点企业,改变传统的企业间进展交易时的单向有利意识,使节点企业在协调合作关系根底上进展交易,从而有效地降低供给链整体的交易本钱,实现供给链的全局最优化,使供给链上的节点企业增加收益,进而到达双赢的效果。6风险管理。信息不对称、信息扭曲、市场不确定性以及其他政治、经济、法律等因素,导致供给链上的节点企业运作风险,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可能地躲避这些风险。例如,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共享性、优化合同模式、建立监视控制机制,在供给链节点企业间合作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建立有

14、效的鼓励机制,促使节点企业间的诚意合作。2.3 供给链管理的意义供给链管理模式是顺应市场形势的必然结果,供给链管理能充分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同时又能防止自己投资带来的建立周期长、风险高等问题,赢得产品在本钱、质量、市场响应、经营效率等各方面的优势,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1供给链管理能提高企业间的合作效率现代社会,大局部产品需要各种企业的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譬如,波音747飞机的制造需要400万余个零部件,可这些零部件的绝大局部并不是由波音公司部生产的,而是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个中小企业提供的。在这些合作生产的过程中,众多的供给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构成了供

15、给链的冗长的、复杂的流通渠道,企业之间的合作效率极低。供给链管理的实质是跨越分隔顾客、厂家、供给商的有形或无形的屏障,把它们整合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并对合作伙伴进展协调、优化管理,使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2供给链管理可提高客户满意度供给链从客户开场,到客户完毕。供给链是真正面向客户的管理。从前的生产是大批量生产,但随着客户越来越多个性化需求的出现,现在的生产要求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供给链管理把客户作为个体来进展管理,并及时把客户的需求反响到生产上,能够做到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因而不仅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而且还挖掘客户潜在的需求。比方:供给链管理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就可以根据客户的历史记录,分

16、析客户的潜在需求,在客户想到之前把客户需求的产品生产出来。3供给链管理是企业新的利润源泉供给链管理思想与方法目前己在许多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调查说明,通过实施供给链管理,企业可以降低供给链管理的总本钱,提高准时交货率,缩短订单满足提前期,提高生产率,提高绩优企业资产运营业绩,降低库存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 农产品供给链研究现状3.1 我国供给链研究现状现如今兴旺国家如荷兰、日本、美国、欧盟等,农产品供给链的开展已经到达了相当高的程度。冷志杰(2006)指出国际上农产品供给链管理一般被用来在最低本钱下改良农产品质量,同时也是保障食品平安和检验质量管理的有效渠道,更多地被用于战

17、略、战术和可操作的供给链规划、供给链的设计和绩效管理等。供给链理事会、国际食品和农业关联企业管理协会(简称IAMA)、世界银行、国际食品和农业综合企业管理协会、Wageningen农业大学及农业链能力(ACC)中心都在致力于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他们对农业供给链的各个方面进展研究和探讨,并在会员中分享经历和成果,提高农产品供给链运作效率。农产品供给链管理逐渐成为学术界、政府和农业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国外相比,国对供给链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而农产品供给链管理问题的研究起步更晚。我国从1999年起开场有了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利用KI检索说明,国首篇关于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文献刊发于

18、2000年。与兴旺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供给链所要求的硬件设施及其管理理念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其研究仅局限于对整个或局部供给链进展初步分析、提出问题,给出政策阶段,缺少模型分析工具和建立供和实践运用中都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领域等待开发。不仅需要新的理论研究来支撑,还需要研究者进展较多的实证定量研究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外关于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原因、开展过程、现存组织模式、合作机理模型及各环节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相关理论分析等方面。它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农产品数量大、品种多,流转环节多庞大的需求与供给形成一个品类繁多、数量巨大、网络覆盖全国的农产品消费与物流市场。农产品流转

19、环节的主体繁杂,保鲜、冷藏、温控等技术并不完善和成熟,行业与政府监管部门难以实施过程检测与追踪,各环节的过程损耗与食品平安都难以得到有效控制。2供需时间与空间要求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地域性生产,全国消费。这种时间与空间的不均衡,需要通过运输效劳以及仓储效劳来实现平衡。3农产品流通供给链比拟脆弱供需两头发散,产品流转分散,产销信息不对称,导致供给链抵抗风险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农户自主方案、个体生产,不能形成规模和产业优势。生产和消费信息不能在生产者和供给商之间有效反响,使得双方都增加本钱。 4物流操作难度大,根底设施能力缺乏,物流本钱居高不下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相当一局

20、部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特殊处理,如捕捞、采摘、冷藏等等,对温度、湿度、光度等方面有较为特殊的需求。同时,农村根底设施不够完善,物流网络难以全面覆盖,使得流通本钱较高。5产品附加值低从目前的流通模式看,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包装、储存、加工以及质量监视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改良。农产品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更谈不上附加值的增加,消费者的利益也就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基于农产品供给链研究主体的不同特性,我国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主要涉及:食品供给链、生鲜农产品供给链、蔬菜供给链、一些重要经济作物的供给链(棉花、非散装谷物等)及畜产品供给链(乳品、猪肉等)等领域。农产品供给链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供给链各环节供给商

21、、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主题的研究,宏观方面的研究有政府对农产品供给链的宏观调控,食品平安管理体制有效的预警、监视管理和惩罚等。农产品供给链各环节上主题关系的研究有:合作鼓励模型构建、投入信任理论分析、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和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通等问题。剑、崇光(2006)指出,农产品经营管理的战略重点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效率阶段、质量阶段、快速反响阶段。效率阶段存在于以生产为中心的供给经济时代,主要通过降低农产品经营本钱、提高效率获得竞争优势;质量阶段发生在农产品逐渐由供给经济时代向需求经济时代的过渡,这一时期市场更加关注农产品质量;在农产品需求经济时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偏好变化迅速,

22、对产品质量、产品效劳和产品特色等要求更严格。农产品供给链的研究日益呈现扩展、深化、精细和外部交融之势,许多农产品供给链研究涉及并结合了ISO9000、HACCP、TQM、透明化、冷链配送和可追溯性系统等已有的技术和理论。4 我国农产品供给链管理出现的问题农产品供给链可分为五个环节,即原材料供给环节、生产环节、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农产品数量较大,品种众多,大多数农作物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地域性。农产品供给链上的参与者众多,整个农产品供给链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有不同的、甚至几个参与者,有时一个环节还包含着几个分支或不同的子环节,从而使得农产品供给链管理比拟复杂。目前,我国

23、农产品供给链管理存在以下问题。供给链管理观念落后在我国目前的农产品流通领域存在着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小生产是指我国农产品存在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的方式,不能直接进入市场,难以有效完成流通任务。大市场是指农产品消费面临的是地理位置跨越较大的城市甚至国外的开放性市场。1在这样的矛盾制约下,形成了我国目前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主要流通模式。农产品供给链以批发市场为界分为两个局部:一是生产流通环节,即从生产者到批发市场;二是流通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两个短链的结合处是批发市场。因此,在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流通体制下,农产品供给链是一条断裂的链,是局部的短链,所以无法运用供给链管理的思想。产地分散

24、、生产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先天的多样性导致其生产具有分散性。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仍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从生产资料的选用、栽培、饲养到收获的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十分低,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很难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产后加工、包装及运输的质量与增值。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小,经营不规,很难实现产品的可追溯。生产者的教育程度较低,承受系统培训和指导的时机少,也是市场意识淡薄、科技知识和科技运用手段的能力及程度偏低的重要原因。物流系统效率低下农产品生产企业供货商和零售企业为了在与外部打交道中不至于陷入被动,都尽量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就导致两者的设备设施在*种程度上形成重复,大约85.1的农产品零售企业以及6

25、5.2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自备运输工具,94的农产品生产企业以及97.2的农产品销售企业自备仓库,很少利用第三方物流。而完善自己物流体系的主要途径是委托运输,其中委托方和承运方之间属于偶然发生的委托关系,大局部承运商缺少固定或有方案的农产品承运业务,缺乏农产品物流的专业知识和设备。这使得农产品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高、物流本钱高。尤其在生鲜农产品供给链中冷链物流技术低下,农产品的损耗率较高。供给链成员之间信任缺乏,缺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由于供给链的各参与成员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相互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常常会导致各成员间对抗行为的产生,加上长期以来我国重政治斗争、轻生产经营,人

26、与人之间习惯思维定式化,从而无法对供给链中的各项活动实行有效的整合和防调。供给链管理中,各参与成员的彼此通力合作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在供给链参与成员间建立起互信,建立起以开发供给链效率为核心的战略联盟合作关系。实施供给链管理时,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和本钱,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只有在企业间建立了这种合作与信赖关系,供给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我国大局部农产品企业零售商和供给商之间尚未建立合作的战略伙伴管理,甚至双方处于利益对立状况。双方在价格上进展博弈,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互相信赖的协作关系

27、。当日现货交易机制又决定了只能存在单纯的竞争关系,不可能存在合作与协作,只能追求眼前利益,而不能考虑长期利益。信息支撑技术应用缺乏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程度普遍落后的现实,是物流市场竞争水平较低、充分竞争市场格局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信息技术没有广泛应用的情况下,物流企业能够提供的效劳比拟单一,特别是集中在运输和仓储等传统储运活动方面,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只能通过其物流设施能力的提高和价格水平下降来表达。这种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对物流效劳企业信赖,从而影响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物流企业的长期开展。例如在农产品零售企业在零售终端对全部商品都采用条码标识,但在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条

28、码技术的运用却不够,有些零售企业依然实行人工点货,极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出现过失的概率。还有农产品零售企业也建有信息交换平台,但是利用度不够高,只有少数企业会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极少数农产品零售企业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多数企业只是停留在单纯的电子形式来传送相关的信息,是企业没有实现真正的电子数据交换。5 农产品流通供给链环节优化5.1 流通渠道优化5.1.1 组织模式优化目前国已出现一些比拟理想的农产品供给链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农村合作组织模式和公司制农业模式。这些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农产品一体化、规模化和企业化的经营,减少了供给链的中间环节,加快了市场响应速度。但是这些模式也易产

29、生地区垄断现象,造成个人和集体的利益冲突而难以协调等,并不适应国大局部农村的开展,很难大规模地推广。整合以上三种模式得到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即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签订订单,合作社再组织分散社员按照订单进展标准化生产的模式,不仅可以弥补公司+农户模式中违约现象频繁发生及面临众多小农户本钱较高等的缺乏,而且在当前我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不多、局部地区人口与土地矛盾十分锋利等情况下,这种模式更有助于降低本钱,维护农民利益,加强供给链的稳定性,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中的绿色农产品供给链。5.1.2 物流配套系统优化实现农产品流通的高效率,必须突破传统的物流途径,减少供给链的中间流通环节,可从两个方面

30、来实现:一方面,加强物流根底设施建立,在存储、运输、装卸、加工、配送等领域进展有机结合和集成,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农产品物流体系,促进了农产品物流一体化、集约化开展。另一方面,加强信息化建立,建立农产品供给链电子信息平台,加强供需双方和配送方的信息交流,在参与农产品流通的过程中,充分做好协调与配合,使流通效率最大化,流通本钱最低化,资源得到有效配置。5.2 流通载体优化5.2.1 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是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农产品交易商提供各种交易模式的农产品现货电子交易模式,包括订单交易、挂牌交易和竞价交易等,全面实现农产品的交易电子化。这几种模式比拟而言,订单交易模式能够

31、锁定农产品远期价格,实现以销定产,可以较为有力地推进订单农业的开展。但是,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容易出现严重地人为控制,再加上这种期货交易的特殊性,会使得现货市场农产品价格受到一定干扰。5.2.2 拍卖批发交易市场农产品拍卖交易是在批发市场的根底上衍生出来的新型交易方式。拍卖批发市场交易在20世纪初90年代中期得到了初步开展。这种方式形成的价格较为公正、透明、合理,能够科学地反映农产品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也能引导农户进展合理生产。农产品拍卖市场只经过了短短几年的开展,还是缺乏一些制度和规。另外,市场主体不够成熟,拍卖方式也存在一些不合理性。毕竟农产品拍卖交易模式在中国还没有较好的实践经历,所以出现

32、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是,这样的交易模式还是可取的。5.2.3 直销直营店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流通最为重要的销售终端一直都是农贸市场,这种传统的零售终端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质量问题、经营不规问题,等等。在国外很多地区,比方日本,直销店模式的开展已经相当成熟,值得借鉴学习。首先,我国的一些大中城市的近郊,根底设施相比照拟完善,完全具备建立直销店的条件;其次,中小合作社和散户农家的产品由于门槛过高而进不了超市和大卖场等主流的零售渠道,直销店可以帮助自给型农户解决剩余和规格外农产品的问题;此外,办理直销店,可以快速出货、当天销售,解决现有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难以到达的保质保鲜等问题;另外,直销经营也能帮助合

33、作社和散户农家解决支付资金回笼缓慢等情况。5.3 政府支持5.3.1 加强农产品物流根底设施的建立。农产品流通的效率上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底设施建立的完备和便利与否。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我国现有农产品物流的根底设施建立,包括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交通运输条件和工具等较为薄弱。要做好这方面工作,须加强农村道路建立和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立,开展农产品的加工配送中心等。5.3.2 加大对农产品流通税收、信贷政策的支持首先,完善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的流通税收政策,实行全面优惠减免的政策。同时,对农民合作组织实行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例如免交所得税等政策,并逐步向免交一切税赋的国

34、际惯例靠拢,这能极大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次,对农民合作组织的生产工程和科技推广工程,经论证合格后,纳入政府农业开发和科技开发工程,设立专项资金予以支持。最后应强化信贷支持,农业银行、农业开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合作社,每年都应安排一定额度的贷款,并放宽贷款条件,专门促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开展。5.3.3 加快农产品流通立法我国农产品流通法律法规建立滞后,已经严重影响到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兴旺国家都有完备的农产品流通立法。就我国当前情况看,要在立法调研和借鉴国外有关法律法规经历的根底上,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使农产品流通步入健全的法制轨道。6 加强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政策建议6.1 树立先进的农产品物流

35、供给链管理理念美国供给链管理专家MartinChristopher指出:2l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给链和供给链之间的竞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开展要在整体上有较大的突破,实现开展目标,必须引入现代合理的物流管理模式农产品供给链管理,把农产品物流和企业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充分利用供给链中的资源。实现供给链的优化和资源整合。农产品供给链环节中的各组织载体要在物流上进展全方位合作,各组织载体要充分意识到供给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新方向,要把握供给链管理的涵及其要求。6.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核心企业,开展多元化协调主体我国同兴旺国家不同,政府掌握着主

36、要的生产资源和制定相关的土地、金融、经济调整的政策,担负着农业、交通等根底建立和农业效劳体系完善的责任。政府在供给链管理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确立农业主导产业,扶持优势农产品,投入资金,实现资源的整合。同时,大力加强根底设施建立,推广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保证物流的畅通和高效。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推广方面,要注意结合个体农户和企业的现状,注重宣传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针对前面提出的供给链各个环节缺乏协调、合作,核心企业目前很难发挥作用的问题,可以通过开展核心企业、政府、中介组织等多主体共同协调的机制来解决。一方面,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通过财政手段、方案手段、支持制度,保证我国农业沿

37、着整体最优的方向开展;另一方面,分析核心企业无法真正发挥其协调作用的原因,解决核心企业资金来源,提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建立同农户的信誉机制,使核心企业能真正发挥协调作用。同时,实践说明,可以借助中介组织,如农民合作社、协会、基地等地方政府支持和管理的协调机构,真正实现农户参与到农产品供给链的管理中。6.3 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农产品供给链管理强调通过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和协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双赢或多赢。农产品供给链上成员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各个经营环节实现利益平衡,是实施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关键。4农产品供给链管理利益分配机制的实质,就是农产品供给链节点企业利益目

38、标的一致和利益分配的合理。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建立合作、信任、共赢的新的战略联盟机制,降低供给链总本钱,降低供给链上的库存水平,改善相互之间的交流,保持战略伙伴相互之间操作的一贯性,从而获得农产品供给链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采用合理的部契约约束机制和法律合同约束机制,加强相互间的信任,实现各成员利益分配的公平与合理。建立完善的利益协调分配机制是实现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给链管理的制度保障。6.4 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效劳体系信息是农产品物流的神经系统,从农产品的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储存、运输、加工及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物流信息应作及时处理,方能应对市场变化。应用计算机网络将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连接起来,向各经营主体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对于减少农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具有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