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_第1页
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_第2页
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_第3页
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_第4页
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浅谈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提升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信息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对教师信息素养进行了研究。教师在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道德方面都有基本了解,但还不深入。在培训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培养的对象不全面、过分重视信息技术的操作而忽视教师的个性差异使得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通过划分层次培训、加强软硬件建设、转变培训观念、重视课程整合与自我提升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专业素养;提升策略信息时代的到来给这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信息社会中,一个人想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企业想要扩大规模,城市要加快发展,国家要提高国际地位,都

2、需要培养及提高一种素养,而这种素养就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种基本的能力素养,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及信息伦理道德等因素,它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信息素养可以说是一种了解、发现、掌握、利用以及评价信息的能力,需要人的一种鉴别评判能力、思维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进一步拓展了教师专业素养的空间和渠道, 为教师专业化素养的提高提供了新的载体和途径。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环境, 教育的观念、对象、手段和方法将发生新的变化, 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从信息论的方面来看就是

3、一种发现、获取、分析、加工处理、传递、接受信息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本身就是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因此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与教育教学息息相关,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分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对教师而言,信息素养既是一种对待信息(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态度,也是一种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发掘、分析、加工、创新、传递等等。一、教师信息素养研究教师的信息素养决定他在教学中对教学信息的选择、处理及使用,将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也将会提高教学的质量。那么,怎么样的教师才能算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呢?从目前了解到的范围,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4、1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2具备解读信息的能力,较准确地评价信息并能将信息用于批判性的思考。3具备有效地吸收、存储、提取和传递信息的能力。4具备创造性地处理和加工所获得的信息能力,并能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5具备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于自己的学习和交流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的能力。6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软件、制作各种有助于教学的课件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的质量。7具备高尚的信息道德和较强信息安全意识。8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以上的八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具备,一个注重,但这些都只是最基本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还要在此基础上努力发展,不

5、断提高,不断创新,争取做得更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二、教师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一)教师信息素养现状1信息意识要有效地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首先要培养信息意识,培养教师对的信息的敏感度,这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先决条件。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不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信息并认识到信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2信息知识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知识, 才能具备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现在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知识,教师也能够通过学习和培训来增加自己的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仍然无法灵活运用已有的信息知识。3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

6、素养的核心,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亟待提高。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不能熟练运用相关辅助软件,只有少数的教师能熟练运用网络工具查找和下载网络资源并表示可以熟练的使用相关教学软件。在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更多的教师开始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但是大部分的教师使用的课件并不是自己制作,而是网上搜索或是请人帮忙。网络是一个新型的学习平台, 当利用它进行学习的教师只有一小部分,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能力。4信息道德信息道德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信息道德观的形成。教师的信息道德认识很模糊,大部分的教师仅仅是听说过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是信息道德

7、,网络行为法律法规意识淡薄。一些教师在进行网络注册等行为时随意公布个人资料,个人保护意识较差,导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道德。(二)目前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中的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也开展了一些对应的培训活动,但是在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1培养的对象不全面信息素养对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参加信息素养的培养。但在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像农村的中小学,并不是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加培训,可能只有表现特别突出的教师才有资格参加。这使得教师有些无法锻炼、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停滞不

8、前,大大地影响了教育的质量。除此之外,在学校中,各个年龄段的教师都有,老教师是其中的一部分。学校对年龄较大的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还不够重视,更多的是倾向于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尽管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学习的能力也比较强,但是,老教师同样需要机会去提升自己。当今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不管当了多少年的教师,总有可以提升的空间。因此,同样要给老教师提供参加培训的机会。2培训过分重视信息技术的操作在培训中,信息技术的操作培训占了大部分,培养的是如何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而对信息意识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的培养过少。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了普遍的工具,会使用计算机是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基本技能。所以

9、,许多教师都把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当成重点,更多的是学习对计算机的操作,学校的培训也多是如此。这使得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意识变得非常薄弱,对信息很不敏感,无法自己主动地去发现、处理、辨别信息,而只会一些机械的操作。在培训中也多是采用灌输式的方法将内容灌输给教师,单纯地模仿,教师缺少自己发现创造的平台。3培训忽视了教师的个性差异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时候往往是集体式的,接受的都是同样的培训。不同学科在教学中是有差异的,因此教授不同学科的各科教师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但在培训中不同学科的教师可能进行的是相同的培训,这就难以激起教师对培训的兴趣。在教学中,经常会强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

10、能得到发展。那么教师在参加培训的时候也应如此。针对教师的个性差异,培训不能是单一集体式的,而应该多种多样。这种流于形式的培训无法促进信息技术与相关课程内容整合,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无法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培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尽管学校给教师提供了培训的机会来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但见效甚微。首先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即使参加了培训,教师也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只是敷衍了事,以至于在培训结束后才发现并没有得到任何提升。这样的培训活动只是浪费学校的财力、物力及人力。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状况:教师经过集中突击培训后进行考核,一般都能通过,但之后的实际运用能力却无人关注。学习

11、的信息技术,由于很少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实践,时间一长就都荒废了。三、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任重道远。尤其进入了信息时代,教育发展面向信息化,学校就更应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的培养。师资队伍能力的强弱,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各级领导、各个院校应高度重视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一)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所需要的支持条件1营造信息化环境在信息化社会,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只有掌握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立足于信息社会。营造信息化环境首先要让教师

12、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从而调动他们的热情和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效果。其次还需要加强软硬件设备的投入,这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基础和保证。这就需要政府及学校根据自己当地学校的经济能力配备相应的信息化设备,保证教师能够多接触信息技术。2提供理论研究要有效地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有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可以是教育学方面的、心理学方面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等等。理论可以指导实践,有正确理论的支持,能让教师的信息素养更上一层楼。学校、教师自身都可以利用各种平台和渠道进行理论研究的交流。3完善规章制度首先,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在岗教师进行培训;其次,要明确培养的层次和内容。再次

13、,制定科学可行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将多媒体及计算机的使用与教师的素质考核结合起来。(二)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方法途径1划分培训层次、进行全面培养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1)从学科角度分为一般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对一般教师而言,能掌握基本的操作并能应用到教学中去就足够了,不用在这方面进行太多的培训,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一般学科教师需要培养的是信息意识,培养一种发现信息、辨别信息和创新信息的以及将信息技术和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而言,信息技术是他们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方面,他们掌握的就应该比一般学科教师的要多。因此,在培训的时候,要注重对他们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14、。(2)从年龄角度分为青年教师、中年教师和老年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教师的新鲜血液,学校在培养他们时更多地是要提供他们一个平台。青年教师能够熟练操作基本的软件,信息技术能力掌握得较好,但由于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对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这方面了解还不够。因此,要注重培养他们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能力。中年教师是学校教师的中流砥柱。他们与青年教师相比有更加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能力方面稍有不足。一些中年教师并不能够熟练操作制作课件的软件,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帮助。因此,学校在培训的时候可以更加注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忽视信息意识、知识的培养。老年教师是学校教师的坚强后盾。他们从事了一辈子

15、的教育事业,在教育上有着自己独到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但是,老教师接受的信息化教育比较少,他们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能力都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学校在培养老教师时应该进行全面的培养,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良好的信息素养加上丰富的教学经验,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起,教育教学的质量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提高。2加强硬件建设、强化软件配置在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软硬件的建设都是学校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硬件建设:如向政府申请资金;建立专门的培训基金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使教师快速、便捷地获取有用的教学资源。具体的措施可以有:(1)建立系统的教学设备

16、当今的学校教育离不开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传统的教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应有所突破。学校在这方面就可以加大经费投入,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环境,构建多媒体教室、标准计算机教室、校园网,在一般的教室内配备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2)组织各种专题讲座学校可以邀请有关专家到学校举行讲座,使教师掌握教育信息化的思想和观念。而且在学校组织讲座,保证了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参与进来,可以节约一定的人力物力,并取得良好的效果。(3)组织各种竞赛动手操作是进行巩固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比赛的方式,利用奖励政策来激励教师,使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自己设计教学软件,避免直接从网上下载或是照搬照抄,缺少自己的想法

17、。3转变培训观念、拓宽培训渠道首先,更新培训观念,培训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教师对于培训的观念首先就要转变,了解到了培训的重要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培训中去,而教育培训才能达到它真正得到目的。其次,要将培训的内容与真实的教学情景相结合,让教师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对实践没有任何指导作用的理论是无用的理论。将培训内容融入到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是培训的最终目的。最后,培训从现状出发,按需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培训必须要有针对性,不做无用功。4强化教学应用、重视课程整合目前,课堂教学仍

18、然是我国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的关键是教师,当教师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能利用其制作一些课件及教学用具时,下一步就是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提高和完善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使它们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素养。主要可以通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及评价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进行整合,这就需要教师的亲身实践。5积极参与培训、注重自我提升教师除了参加学校和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之外,还要注重自我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结合课程标准有效地进行备课,把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方法应用到教学中去。在空闲时间利用多种渠道寻求学习资源,及时借鉴新的教育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