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_第1页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_第2页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_第3页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_第4页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送 审 稿)编制说明2008 年 5 月 北京 、编制依据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 2006 年铁 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经规标准【 2006】45 号),的要求,进行编 制的。二、铁路数据网现状及规范铁路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1、目前铁路数据网现状铁道部在 1992 年开始,先后建设了 X.25、帧中继网络、 ATM网 络。其网络规模覆盖全国各铁路局及铁路站段,地理位置主要在铁路 沿线。X.25 网络原来主要承载铁路各种 MIS系统的业务, 为其提供低速 数据通道,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业务通道需要的带宽逐渐增大,由于 X.25 网络提供的通道带宽较

2、小(在 2M以下),因此, X.25 网络原有 业务基本上导入帧中继或 ATM网络上, X.25 网络目前不再使用。帧中继、 ATM网络,主要为铁路各 MIS 系统提供通道。网络中继 带宽大多采用 2M或 N 2M速率,少数链路采用 STM-1速率。ATM/帧中继网络在铁通成立后, 已移交铁通, 铁路仅为铁通 ATM/ 帧中继网络的大客户, 铁通为铁路的各 MIS系统提供 ATM/帧中继通道。2007年4 月铁路进行了第六次提速, 列车行驶速度增加到每小时 200公里,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加快 , 将需要更多的、准确的信息,辅 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目前铁路的各种数据业务,基

3、本上都是 IP 数据业务,铁路信息 化的发展需求, 也正向 IP 需求集中,同时,由于 IP 网络能承载数据、 语音、图像,因此,从数据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正向 IP 技术这 一种数据网络形式集中。目前铁路既有的 IP 数据网,是铁路为 TMIS、CTC/TDC、S 客票、 公安系统等分别独立建设的 IP 数据承载网络,网络带宽很低(基本 为 2M或 n*2M 等的连接),设备等级也较低,不能满足铁路信息化发 展的需要,同时,各种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的业务都独立建设 IP 数据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因此,急需为铁路信息化需求建设 一个承载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业务的共用 IP 数据网

4、络。我国铁路正快速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目前及今后几年,将建设多 条 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 200m/h 客货混运铁路。随着这些铁路 的建设,也同期建设着为本铁路数据业务服务的共用 IP 数据网络。 京津客运专线铁路数据网正在建设中。既有铁路的各铁路局,如北京局、西安局、呼和局、广州铁路集 团公司、上海局、南昌局及胶济线等,为适应铁路的发展,更好的为 铁路生产指挥服务,由于 5T 业务需求的迫切性及视频监控、动力环 境监控、视频会议等业务需求已提出建设铁路 IP 数据网络的要求。2、规范铁路 IP 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随着我国 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 200m/h 客货混运铁路的建

5、 设及既有铁路的提速,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营及生产指挥,必须为铁路 各部门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因此,铁路信息化数据业务的需求 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新建线及既有线铁路的 IP 数据网建设也纷 纷开始或即将开始。铁路各种信息业务根据其服务对象及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同,主 要由两种 IP 数据网来承载信息:专用 IP 数据网和综合 IP 数据网。 涉及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业务,使用专用 IP 数据网;对 于不涉及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业务,使用综合 IP 数据网专用 IP 数据网的工程设计规范已完成制定或正在制定中。为统 一铁路综合 IP 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使铁路综合 IP

6、 数据 通信网工程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必须制 定铁路共用 IP 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三、编制原则本规范坚持“尊重现状,适度超前,加强整合,共享资源”的基 本原则,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需要,适应全面深入推进我国铁路跨 越式发展战略的需要。在编制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1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贯彻执行铁路主要技术政策和铁路 技术管理规程、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参考国家及行业有关 IP 数 据网络方面的规范和标准。2规范铁路 IP数据网工程的建设 ,使铁路 IP 数据网的设计有章 可寻,设计效率更高。使铁路 IP 数据网更高效、更安全的为铁路运输 服务。3铁路 IP 数据

7、网是为铁路运输的各个应用系统提供数据通道的 网络,系统的设计、规划均应围绕“为铁路运输服务”、“为铁路运 营服务” 、“为铁路运输、运营提供可靠、安全的承载条件”的用 户需求为核心、为依据。4铁路 IP 数据网作为铁路信息系统的承载基础网络,在遵循信 息化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其采用的技术、设备水平均应具备先进性。5规范将充分考虑新建、改建客货共线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的 用户需求,具备一定的适应性,这样,才能为铁路 IP 数据网的设计 提供依据和标准。6规范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以适应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步伐,能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为铁路 IP 数据网的设计提供依据。四、编制工作概况2006年3月 13日

8、,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 2006 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经规标准【 2006】45 号),确定北京全 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做为编制单位,承担编写铁路数据通信网工 程设计规范的任务。2006年 4月25日,经规院标准所在北京组织召开铁路数据通 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大纲)审查会。2006年 4月25日经规院下发审查意见“关于印发铁路数据通 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大纲)专家意见的通知” (经规标准【 2006】 77 号),会后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编制大纲进行了进一步完善。2006年5 月开始,编制单位开始进行编制工作。其间,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组织自己内部编制人员先后 多次召开

9、内部编制工作会议,并多次与其他单位专家及铁道部相关部 门就业务需求、网络结构、 IP 地址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2007年3 月,完成了规范的征求意见稿。2007年4月 6日,经规院向北京、 济南、西安铁路局,铁道第一、 二、三、四、五勘察设计院,中铁咨询,电化局通号院,铁通公司等 单位下发“关于征求对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征求意见 稿)意见的通知”(经规标准【 2007】43 号),开始广泛征求意见。2007年6月 45日,经规院标准所在北京组织召开 铁路数据通 信网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审查会。2007年 6月13日经规院下发审查意见“关于印发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10、) (专家审查意见的通知” (经规标 准【 2007】83 号),会后根据专家审查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改 完善,完成了送审稿。五、编制的主要内容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数据规范共分 10 章,主要内容包括: 总则、基本规定、网络结构、路由及网络协议、 IP 地址分配原则、域 名系统、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设备配置原则、辅助设施。还包括了 三个附录: 缩略语、域名解析路由器命名规则、 MPLSV PN的命名规则。1在总则中体现规范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与国 家和铁道部强制性标准的关系等。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客货共线 铁路、客运专线铁路的共用 IP 数据网的设计。2在基本规定中对铁路数据网

11、工程设计应涵盖范围、设备配置 的合理性、新建及改建铁路应如何遵循本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定。对承 载的业务种类进行了规定。铁路数据通信网应承载运输组织、客货营 销、经营管理等铁路信息系统中(除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 业务以外)的铁路信息化业务及通信 IP 数据业务。铁路数据通信网 为各信息系统(除涉及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信息系统以 外)、 GSM-R的 GPRS提供承载网络。对网络构成原则、网络构架、功 能及性能总体要求等进行了规定。对网络的时间同步体系进行了规 定。3在网络结构章节中,对网络具体结构等进行了规定。铁路数 据通信网由广域网部分及局域网部分组成,广域网部分包括全国骨干 网

12、络、区域网络两层结构。4在路由及网络协议章节中,对网络域内及域间协议、路由策略、路由选择规则等进行了规定。5在 IP 地址分配原则章节中,对 IP 地址分配原则进行了规定6在域名系统章节中,对域名系统层次结构、域名服务器要求 等进行了规定。7在网络安全章节中,对网络防护、网络设备安全、网管安全 等进行了规定。8在网络管理章节中,对网管接口、网管系统功能等进行了规 定。9在设备配置原则章节中,对网络设备配置原则、路由器、防 火墙等设备的配置进行了规定。10在辅助设施章节中,对主设备机房、设备供电、防雷及接地 等进行了规定。11在附录 A中,对本规范使用的缩略语进行了说明。12在附录 B中,对域名

13、解析时路由器命名规则进行了说明。13在附录 C中,对 MPLS VPN的命名规则进行了说明。六、规范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在本规范中,主要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包括自治域的划分、路由及 网络协议、 MPLS-VP、N QoS等。七、对征求意见稿修改的主要内容1 第 2 章补全缩略语,并作为附录。第 3 章 明确本规范范围为数据业务承载网。第 4 章修改图 4.1.1 :路局网络和调度所网络分开;仅作逻辑描述。 大区节点按路局大区节点和铁道部大区节点进行了描述。 修改图 4.3.1 :路局网络和调度所网络核心层、汇聚层、接入 层改为核心节点、汇聚节点、接入节点。 补充“用户接入方式”一节。第 5 章5.0.

14、1 明确铁路数据网采用多自治域方案, 并补充了相关条文 说明。增加 VPN的编号原则,做为附录。5 第 7 章7.0.1 明确本规范 DNS仅包括承载网络的域名系统。 增加域名系统路由器命名原则,做为附录。6. 第 10 章10.0.8 补充各类节点路由器配置原则并分别描述。八、问题和建议1关于业务接入 由于本规范主要对铁路数据业务的广域承载部分的工程设计进行规范,因此,本规范侧重广域网部分的编写,弱化业务接入的编写 内容。在域名系统及网络安全章节中主要规范了广域网部分。2客运专线总体方案尚在研究中,但考虑到目前客运专线建设 的需要,在规范中也作了初步的规定,随着客运专线系统集成的逐步 明确,

15、这部分条文将会进一步加强和完善。3网络结构层次的定义本规范将原来的网络结构层次中的路局 / 调度所网络更改为区域 网络。4多自治域本规范确定了采用多自治域系统的方式。九、参考文献1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 (铁信息【 2005】4号)2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科技【 2004】78 号)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道部令【 1999】20 号)4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建标【 1993】123 号)5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规范(试行) (铁建设【 2002】 45 号)6铁路旅客车站客运信息系统设计规范 (TB100742007)7铁路信息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报批稿)8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37-20059新建时速 3003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 (上、下) 铁建设 200747 号10新建时速 200 250 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 下)铁建设 2005140 号11. 信息技术设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