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比喻词语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比喻词语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比喻词语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比喻词语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比喻词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选题缘由及意义 比喻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对于比喻修辞的研究,从先秦 至今都不曾间断。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学术界有关比喻的论文和著作数以千计,但在 知网的检索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比喻修辞格的。修辞和词汇,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修辞方式需要借助词语的近义形式、反义形式、词语的借用、 词语的感情色彩、风格色彩等。同时,修辞也是新词语和新词义的产生的原因之一, 以比喻修辞为例,它不仅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是一种重要的造 词和词义引申的方法。比喻词语早在古代己有,更以其鲜明的结构特点和强烈的形 象色彩。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具有独具特色又具有探讨价值

2、的一类词语。词汇是语言的基础,留学生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其汉语水平最重要的表达,因此, 汉语要素教学的其中一个重要侧面就是词汇教学,且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独具细节性 且贯穿始终的局部内容。比喻词语修辞色彩浓重,恰当的运用此类词语会大大提高 语言表达的效果,但是,比喻词语的字面义和实际义往往相差甚远,不易理解与记忆,用 常规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是外国学生汉语词汇学习的难点。如何使留学生有效习 得比喻词语,引起了笔者的思考。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有:第一,比照喻词语展开讨论,对词汇与词义系统开展有积极影响,比照喻词语进行 分类并研究其特点有助于探明词语的根源和开展演变的过程,对探索词语衍生规律 也有重要

3、意义,可以丰富比喻词语的本体研究。第二,比喻词语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关卡,比照喻词语进行系统 的学习可以帮助非母语学习者理解这些词的意义,更加有效地记忆、更加准确的使 用这些词,甚至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样不仅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能提高他 们学习汉语词汇的效率。第三,从对外汉语教师的角度来说,研究大纲、教材中的比喻词语可以使对外汉语教 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能把握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针对性教学。第四,比喻词语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在讲解这些词语时将语言要素和文 化要素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 心理认知,从而促进中国文化的国

4、际传播。研究综述比喻词语的本体研究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比喻词语,上古时期就已经有类似例子,当时局部合成词 就已经借用了比喻进行造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社稷”一词,其词义等同于“国 通过上述分类分析可知,首先,比喻词语中名词语素占比最高,且多为一个语素, 大多充作喻体利用。其次,少数比喻词语不含名词语素,对其进行喻体判断那么需要 基于本义或字面义进行。比喻词语的特点.形象性直观来看,比喻词语本体和喻体间保持着一定程度或一个侧面的关联性,它们在形 状上、动态上、颜色上、感觉上或者性质上相似,绝大多数的比喻词语尤其是半喻 式比喻词语都附带或呈现一些具体意象,会让人们在使用时生成自然联想,并能够 指

5、向一些具体的事物或清晰的形象,由此可见,形象性特征是区分比喻词语重要方 法。以“蜂拥”为例,在词义解释中是拥挤之意,而以“蜂”为喻体,顿时让该词汇在 原本较为直观的“拥挤”意义上又增添了一种经由人五感而来的形象与立体感受。 从“蜂拥”的“蜂”字立刻会联想到那些密密麻麻飞过来的蜜蜂群,因此让语言表 达呈现一种动态性且积极性的美感。同样,以“烟雨”为例,其直观意义就是形容 烟雾状大小的细雨,其中利用了名词语素“烟”,从而让人们很容易就联想到词汇 所指向的对象,对雨的大小与形态等如在眼前;“狼狗” 一般用来形容外形与性情 都跟狼近似的驯养犬只,一见到这个词语,立刻能联想到一条凶猛的狼犬,让人留 下直

6、接和生动的印象。此外,还有“剑眉”、“火红“、“鼠窜、“灯伞“、”蜂拥云 集”等词都具有强烈的视觉性与形象性。利用比喻词语的形象性特性,能够经由人们五感的共鸣将纷繁荒杂的现象或事物以 更为灵活和生动的表达方式进行传递与描绘,因此在交际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举 凡图书、报刊还是正式的交际场合都经常用到比喻词语。如果运用得当,不仅可以 活跃气氛,还可以大大提高语言运用的效果。.能产性在研究领域,还需要正式比喻词语的能产性,目前来看,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开展 过程中,比喻词语分量越来越重,尤其是在新生词汇中占比日渐增加,总体词语数 量也在不断扩增。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事物间存在的固有联系或相似性,使得一

7、 个意象具备多喻体作用,二是现代社会高度复杂与多元也催生了大量新词语。如,以“蜂”为喻体,目前已经开展出了一个较大的家族词汇,包括“蜂聚”、“蜂拥”等等词语;以“雪”为喻体,那么较为常用的有“雪白”、“雪亮”等等词 语;以“柳”为喻体,那么更多的用在与女子特征有关的事物上,如“柳眉”、“柳 腰”等等词语;以“笔”为喻体,那么取其笔直这一外部特征,有“笔立”、“笔挺” 等等词语;以“冰”为喻体,那么以其温度感知作为意象,有“冰冷”、“冰凉”等 等词语;以“橙”为喻体,以其颜色感知作为意象,有“橙红”、“橙黄”等等词 语。总体来看,借由比喻词语能产性特性促成并催生了大量新词,让现代汉语在动 态开展

8、方面尽显活力,也丰富了我们的社交语言系统,进一步提高汉语渲染力与表 现力,对现代汉语修辞开展起到积极影响。.简约富有美感从求简心理开展层面进行探讨,比喻词语同样具有该优点,能够让表达变得简约, 但是却又并非等同于简单。中华民族在文化艺术上一贯都追求以简驭繁,而反映在 词语开展上就如比喻词语,以简约的意象与词汇形式能够描绘出复杂对象或冗繁的 事物,并将其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如果没有比喻词语,有些事物表达将变得艰难。 如“斑马线” 一词,换成没有比喻义的词语,就必须用马路上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 的一条条白色的线,且限制是由行人过马路所用,这不但表达起来麻烦,且让词语 累赘且美感丧失。汉民族的天性中有

9、一种追求美的普遍倾向,在语言方面也是如此。在言语交际时,人 们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更有美感。从词语和词义的生成方面看,人们不仅使用 表达普通概念的方式创造新的词语和词义,更利用积极修辞语义上生动形象来创造 新词,一些词语被高频的的用于比喻修辞中,从而产生了比喻义。比喻词语的由来,也 是语言美追求的一种集中呈现,并且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推动这些词语得到高频 使用,并由于其形象性与生动性逐渐变成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进而为主流文化层面 所接纳,高频率、长时间的运用,让人们比照喻词语产生源头都界限模糊。另外还 小主意语言心理也同样存在着求新变异的开展特征,让人们造词时都尽量保持新颖 感,这一方面凸显

10、词汇独特价值,另一方面词语美感的叠加也让人们更能体会语言 的魅力。比喻词语的形成机制比喻词语与相似性思维思维是人的大脑用逻辑进行推导的能力和过程,是人类所具有的分析、综合、概括、 比拟的具体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万物之间常充满着许多相似的现象和相似的性 质,这些普遍存在着的现象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就产生了相似性思维。比喻实质上就 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联动,以想象或联想的方式,将甲乙事物间的相似之处关联起来, 并通过甲来描绘或指向乙的一种修辞与表现方式。相似性思维是比喻的灵魂,可以 说没有相似之处,就无法构成比喻。比喻词语源于比喻修辞,它内在的逻辑机制也是 相似性。比喻词语虽然以词的形式出现,相较于比

11、喻辞格要简洁的多,但是通过考察词义和词 语内部的语素关系,仍然可以找到本体和喻体及其相似性,只是有时候并不是两者都 出现在词语中。比喻词语与形象性思维与抽象性思维相比,中国人更擅长形象性思维。比喻词语生动形象的反映出客观事 物或抽象概念,虽然它不是汉语所特有的,但是其在汉语词语中的表现尤为突出。这 也与中国人喜欢形象具体的民族思维特点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学者吴礼权也通过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以颜色词、地名等为例,采取抽样统计这一研究手段,基于汉 语相关比喻词汇展开讨论,新型了系统性实证论证,并以此为据对中国人形象思维 特点进行了深层溯源,并阐述了其合理性,潜移默化地强化了我们的形象性思维。为了能

12、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对外汉语中的比喻词语教学,本文除了比照喻词语的本体 进行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对对外汉语中的比喻词语进行考察,本章主要对国际中 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对外汉语教材开展汉语中的比喻词语进行统计和 分析。家”,而构成该词汇的“社”和“稷”二字原本含义分别指土地神和谷神。其他类 类似比喻造词的例子还有“草芥”等。从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结构主义影响逐步扩张并延伸到构词学,人们开始从这一 理论视角出发针比照喻词语展开词法讨论。薛祥绥(1919)在其著作中首先提到了诸 如“橙黄、雪白”等词语,并一概以“限定”代称该类词,此时虽然还没有专门对此 展开深层探讨,但可以体会到,这类比喻词语的普遍

13、性与特殊性已经进入其视野。 黎锦熙(1930)在论著复合词构成方式简谱中着重探讨了比喻词类别划分,喻形 类的词例如”人参“、形质类的词例如“乳浆”、以下形辅上名类的词例如“桔红”。从辞格的角度来分析比喻词语的首推陈望道,他在其著作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 词语分为借喻词和隐喻词,第一次提到了修辞方式对新词所产生的影响。较早从造词的角度来谈比喻词语的是学者孙常叙(1956),她首次提出比喻造词法概念, 对汉语词汇的举例进行观察可知,他并没有完全精确区分新词与词义衍生,其 比照喻词语这一研究领域的贡献在于将之作为一个独立造词法提出。任学良(1981)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指出,比喻词具有极为丰富且多变的词性

14、,其 中既有数量巨大的名词,举例来说如“龙头”或“桃李”等同类词语,又如动词和 形容词,比拟常见词例如“蚕食”“刻骨”等。但是由于该类词语历史较久且已经 为人们约定俗成,甚至已经忽视了其比喻词的本质,其中喻体与本体界限模糊,甚 至前者已经完全取代后者。该书的进步之处在于他明确之处了比喻词应具备的三个 条件,但其中仍有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如在比照喻词分类讨论中,该学者值论及 了借喻这一类型,同时他还持比喻词不适用结构或语法分析的观点,但在词语学发 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局部比喻词可以进行这两种分析。曹振怡(1984)编写的常用比喻词语小词典涵盖了词和词组共三千条,其作用一方 面是为了促进比喻词

15、语的本体研究和拓展,另一方面添加了英文译文为非汉语为母 语学习者提供方便。同时这也是最早编写的这种类型的辞书。之后(1989)他在比 喻词语探微也介绍了比喻词语的产生和开展,界定了比喻词语的概念,他认为比喻 词语分为比喻词(例如“大杂除“、“苦果)和比喻语(例如摸着石头过河”),指出二者具 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同时还比照喻词语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比喻词的特点和作用。周荐(1993)在词语分析中观察到局部词语并非直接指向其所指对象,而是以一种曲 折的方式,通常是借彼喻此,婉转的到达其原来指向的对象,例如:“蛇行,不是蛇 在行走,而是像蛇一样全身伏地爬行。他将这种通过比喻路径以婉转的方式实现对 所指对

16、象的描述的一类词语,划分到一个类型,统称为比喻词语。他的这一文章也 是较早认识到了词语的比喻义和比喻词语不是同一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 分析,成为了之后众多学术论文中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但是侯友兰在比喻词补 义(1997)中认为周荐的隐喻型比喻词的提法不够妥当,认为隐喻型并不存在,比喻 词中只存在明喻型。史锡尧(1996)在长期研究中将成果总结在其著作名词比喻造词中,其中着 重探讨了名词性比喻词问题,并对其演变过程展开探讨,同时以修辞学视角对其进 行了分类,即明喻和暗喻,其研究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张培成(2000)常年专注于研究比喻词,并将成果汇集于关于汉语比喻词的几个问 题,其中肯定了

17、“比喻词”这一名称,并认为应该在权威辞书进行名称统一。李国南(2001)出版了一部很有分量的词语学著作,也就是辞格与词汇,其中着重 探讨并分析“辞格”与“词汇”的关系,且主要是基于词义学和词汇学展开相关研 究,认为比喻的前提在于存在相似联想,此外还探讨了局部修辞格的语义功能。杨润陆(2004)那么将研究重心放在比喻词分类问题,并基于词义与语法关系展开讨论, 并比喻词中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其指语素的比喻用法在造词过程中出现语素 义的现象及其出现的条件,这一研究课题相关成果很少,因此其成果对语素义研究 具有重要影响。肖模艳(2009)主要针比照喻词构词展开研究,并从构词法出发详细讨论了该类词语

18、 内部结构,该研究角度也较少前人设计,比照喻词构词规那么进行总结,对对外汉语 教学有积极影响,同时有利于词典编撰,并且丰富和充实了汉语构词研究。王琳琳(2015)提出了比喻词形象色彩的一些特点,并强调比喻词还能够显著提高词义 明晰度,从而让词语表征与描绘更具灵性,能以更为直接和生动的方式引发联想。 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普利永(2019)那么详细讨论了比喻词语属于的研究范畴,认为其属于词汇学领域,但 其中词的比喻义显然乂可以归入词义学领域,局部学者在研究中尝试将含有比喻词 的词不加区分一并纳入比喻词语框架下,他也对此展开讨论,并认为两者之间存在 明显的界限且不可转化。同时也针比照喻词

19、语的界定,比喻词语自身构词特点的分 类进行了阐述。魏晓菲(2019)研究问题集中于第七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双音节比喻词讨论,对该 类词语进行了整体分析,并比照喻词含义与性质等进行了较为明确的阐释,同时还 进行了分类,即前喻、后喻、全喻等三种,比照喻词特点与作用进行综合性阐述。 同时在其论著中还从比喻词实际使用现状等角度出发,对词典中如何令人信服的处 理比喻词相关问题提出自身看法。从总体上来看,多样的研究角度涉及到了比喻词语的方方面面。但比喻词语的研究 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名称不统一,学者们各执一词,分类不够细致等。因此,比喻 词研究亟待学者们突破传统框架去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创新。比喻词语在对外

20、汉语方面的研究有关对外汉语教学的比喻词语研究并不多见,以下是主要研究成果:。于振霞(2009)以HSK词汇大纲为语料,指出有一类如熊猫雪花“、”人参”等 通过修辞手法成词的词语,之前学界有“比喻词”比喻型词语”等称呼,但她将这些词 命名这类词为“比喻造词”,介绍了比喻造词在大纲中的分布,并将其分为全喻式、半 喻式展开详细介绍,还介绍了修辞造词的教学价值、难点、技巧等。这是较早从修 辞造词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学大纲词汇进行分析的,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但是文中 在介绍比喻造词分类时又将其称为比喻词语,附录中也写的是比喻类修辞词,虽然他 在文中提到了有学者混淆了修辞造词和词的修辞义,但笔者认为他列的比

21、喻词语例 如“桥梁”等词,也属于词的比喻义的。王端(2011)主要针对当前较为关注的修辞造词问题展开分析并进行了定义,认为其 是以修辞手法为立足点,利用语素造词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强调传统分析法的局限 性,只针对词法结构,并没有展开来讨论词语意义,因此需要深入词汇内部结构进 行深层研究与挖掘,并对其生成规律进行总结并阐释,所以指出了要研究造词法中 的修辞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还具体分析了现代汉语中修辞造词 的各种类型,其中把比喻造词分成隐喻型(植物人、喇叭花、钉子户)、借喻型(鸡眼、 龙眼)和明喻型(味同嚼蜡、呆假设木鸡),同时也指出了修辞造词机制在对外汉语教学 中的重要意义。胡君

22、乔(2017)对HSK大纲中所收录的5000个词语逐个分析,对修辞词进行了定义, 认为其指的是以修辞格造词法生成的词语,并强调这种定义是以造词法视角进行, 同时还提出修辞词有两种,一种是已有词语在修辞场景中的常年利用而出现的新义, 而且以新义加以使用的该词语具有独立性,换言之就是离开语境条件,该新义依然 存在,因此表现出唯一性和固定性特征,人们很少使用或不使用本义,另一类是利 用修辞组织语素创造的新词语。基于这一分类方法,他又把修辞词中的比喻词分成 了意义比喻词例如“腐败“、“腐朽“、”关键,渠道”等,新造比喻词例如“泰斗“、“蔓 延“、“盆地“、”矛盾”等,在笔者看来,与上面前两篇文章相比,

23、他的进步之处在于他已 经较努力说明比喻词语的分类了,但是缺乏之处还是在于他也在结语中提到的:第一 类他提到的通过长期修辞活动产生新义,本义很少或不再使用,这是具有一些主观性 的,例如”渠道“,它的本义在河、湖周围开挖的派灌水道还是一个较为常用的义项的。 文章还有一个进步之处在于他设计了一个关于修辞词的高级课堂教学案例,较为生 动形象的展示了修辞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侧重点。张秀云(2018)将某一类比喻词置于对外汉语教学场景中加以分析,如动物比喻词, 对该类词语构词原理进行研究并阐述了具体分类情况,同时还对英汉动物比喻词进 行比拟讨论,确定两种语言中动物比喻义的异同,此外还关注了留学生习得过程中

24、偏过失误情况,进行针对性预测、统计等研究,总结偏过失误根源,并对动物比喻 词教学提出了有效建议,主要从教学策略、方法与设计等三个层面进行阐述。也有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喻修辞和比喻词语做了综合性的探讨,李胜梅(2015) 总结教学中的思考并在”比喻”这个词这一论著中比照喻词语教学提出了五个方 面详尽意见,主要从词汇教学、修辞教学等。在词汇方面他提到了“救星“、“矛盾” 等词,并认为“比喻”作为生词,应提前安排在中级(上)阶段的教材中。陈敏(2020)强调了在词语历史中修辞造词现象非常常见且长期存在,虽然相关研究 有待继续,但将已有成果引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具有现实作用,并结合注初中高 三级汉

25、语教学实践,提出教学策略,希望修辞造词其中也覆盖了比喻造词,能够在 对外汉语词汇研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并指出词汇学习,要深度感受目的语文化体 验。倡导在词汇教学中适时、适当引入修辞词,而不拘于课程的性质和层级。上述论文在具体的论述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比喻词语的名称不统一、比喻词和词 的比喻义混淆,另外从综述看比喻词语当前阶段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成果较少,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比喻词语的汉语本体研究不够充分,很多方面没有达成共识;另一 方面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包括比喻词语在内的修辞词语教学的必要性认识缺乏,比喻 词语的本体研究成果尚未全面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因此可以认为该研究方向 有待深化,结合词

26、汇大纲和具体对外汉语教材,全面和分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 比喻词语,为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1.3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比喻词语的本体研究,主要包括比喻词语的界定、分类、特点以及比喻词语形成 机制等。其中,比照喻词语进行分类时所选取的例如均来自现代汉语词典,该词 典是我国现代汉语中有着很强的规范的辞书,不仅以汉语为母语学习者使用,非母语 学习者也经常将其作为权威性的参考资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喻词语研究,主要包括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比喻词语。通过考察中高级教材中比喻词语,了解比喻词语在 教材中的收录情况、释义方式和释义特点,并比照喻词语的对外汉语

27、教材编写提出 建议。.对河北大学留学生进行比喻词语相关的问卷测试并分析比喻词语在学生学习和教 师教授方面的现状和缺乏之处。.根据以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比喻词语的研究和测试结果分析,探讨比喻词语的教 学原那么、教学价值和教学方法。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通过大量查阅与比喻词语相关的期刊、论文以及著作,对其进行、整理、和提 炼,掌握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思考和继承,夯实自身理论基础。建 立研究框架,尝试新的研究视角。.统计分析法 统计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比喻词语,统计其中 比喻词语的出现情况,并分析其比喻词语的分布以及释义是否存在缺乏之处。.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寻

28、找被调查者和分发问卷,围绕问卷和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本文 被试者涵盖不同国别和不同等级的留学生,通过调查问卷了解留学生比照喻词语的 实际掌握情况,并针对结果进行反思以便后续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4研究的创新点.前文提到,比喻词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较少,以往少量涉及对外汉语中比喻 词语的论文仅是针对当时的大纲进行分析,没有结合具体的对外汉语教材。本文以 最新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和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比喻词语为研 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论。.采用调查问卷对留学生比喻词语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厦门大学肖模艳对大学生做过关于比喻词语的调查,但

29、关于对外汉语中比喻词语学 习和教学的调查,笔者暂未发现。比喻词语名称的界定我国语言学界对用比喻法造成的或含有比喻意义的词语的称呼并不一致。任学良 (1981)、侯友兰(1997)等的观点相同,都认为该称呼其为“比喻词”,之后又进行 了谈论,任学良(1982)又直接对该类词语进行了命名,称其为“比喻式的词”,其 他学者也对此有自己观点,周荐(1993)以自身研究视野出发,将之称作“比喻词 语”,而另一位研究者史锡尧(1996)将其命名为叱匕喻造词“,其中还有一些论著中并 没有给出明确称呼,而是以“比喻法造的词”这样一种较为含糊的称呼进行指代, 这种名称混乱的情况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张培成(2000

30、)看到这一问题,并在关于 汉语比喻词几个问题中强调想要让当前比照喻词语名称进行统一,最终可能还是 必须通过权威辞书进行定调。2011年词语学名词中在综合历年来对该类词语 名称的争论,最终确定使用“比喻词语”这一名称。本文采用语言学名词中的 叫法,原因有三:第一,此术语表达了此类词语的来源和特点,即来源于比喻修辞或含 有比喻义;第二,这一术语的外延包含了词和熟语两局部,既包括词的形式,也包括成 语、惯用语等熟语的形式。第三,语言学名词一书有较高的权威性,周荐、曹振 怡等学者也曾用过这一术语。本文将比喻词语定义为:山比喻法造出或者含有比喻义的,词素或直接或间接存在喻 体的一类词语,从定义可以看出,

31、比喻词语包括两类:一类从造词的角度看,是指运用 比喻法造出的词语,这类词往往只有本义,而且本义含有比喻的特点,有学者称此类词 语为比喻造词;一类是从词义角度看,指含有比喻义的词语。该类词语特点在于并非 用比喻法造成,而是基于本义之上进行了词义演化进而出现比喻义。所以,这类词 语一般至少包括本义和比喻义两个义项,也有一些词语随着语言的开展,本义消失,只 剩比喻义。比喻词语的分类比照喻词语的分类是对其深入研究的前提,上文从界定的角度分析了比喻词语包括 的两种类型,但是,这种分析只是从语言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概念的外延,对于对外汉语 教学来说,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构词语素与比喻修辞要素关系的角度

32、,结 合语言学名词比照喻词语的分类,将其分为以下四类:本身即为一个浓缩比喻的比喻词语此类比喻词语本身就是一个浓缩的比喻句,多为四字格成语形式。此类又可以细分 为三个小类:第一类词语内含有完整的本体、喻体和喻词三要素,例如“视死如归”“口假设悬河”等。从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来看,其中以“视死如归”为例,这是形容不怕死,将死 亡与回家将建立比喻关联,其中,本体语素是“死,喻体语素是”归,喻词语素是“如“。 乂如“口假设悬河”,形容的是人口极好,能言善辩。从比喻修辞角度看,成语中“口”为 本体,“假设“为喻词,“悬河”为喻体。同类比喻词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很多,如:【恩重如山】以沉重的山来表现厚重与厚度,

33、形容恩情之深。【胆小如鼠】将人胆与鼠胆联系起来,形容人旭小怕事。第二类词语内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但是能明显看出两者的比喻关系。此类 词语多为并列式结构的成语,成语内部有两个比喻构成,如“口蜜腹剑“、”心猿意马“ 等,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这两个成语的注释为:【口蜜腹剑】嘴巴里喊着蜜糖,肚子里藏着利刃,形容人性情阴险。【心猿意马】将人的思维活跃与马跑猿跳联系起来,形容人心思不定从上面的注释我们可以看出:“口蜜腹剑词语内部由两个比喻构成,本体为“口 和腹, 可以理解为”嘴里说出的话“和“心里面想的主意,喻体为”蜜“和“剑,意思是“像蜜一 样甜像剑一样能伤害人,心猿意马的两个本体是“心“和

34、“意,喻体是“猿“和“ 马“。可以理解为心意不专,像猿跳马跑一样。第三类词语内只出现喻词和喻体,不出现本体,如如雷贯耳如释重负,现代汉 语词典(第七版)对这两个成语的注释为: 【如雷贯耳】惊天大雷下巨响穿过耳朵,比喻人的名声之大【如释重负】卸下重担,形容搬移积在心上的压力后一种愉悦心情。虽然这两个成语内并未出现本体,但是通过释义我们可以知道本体分别为“名声“和” 心情,成语所含的比喻关系也就很明显了。整体为喻体的比喻词语从比喻修辞的角度看,此类词语整体为比喻修辞的喻体,例如“饭桶心腹”等。从 音节表现形式上看,此类比喻词语可以是双音节、三音节和多音节词语,此类词语数 量占绝对优势。此种分类与孟

35、晓慧(2007)和皆利永(2019)比照喻词语分类中的“全喻 式”比喻词语不谋而合。为称呼简便,以下称此类为“全喻式”比喻词语。该类型比喻词语通常其词义判断或阐释不能用语素意义简单相加,一般与其指向的 事物并没有直接关联,需要曲折的通过比喻来描绘出真正词义。从词性上来看,”全 喻式“比喻词语多为名词性词语,也有动词性和形容词性词语。名词性全喻式比喻词语【牛马】并非“牛和马”的意思,而是“牛马”整个为喻体,比喻为生活所迫从事艰苦劳 动的人。【软肋】不是形素“软“和名素”肋“的简单相加而得到的”柔软的肋骨”之意,而是软 肋”整个为喻体,比喻事物的薄弱环节,(2)动词性全喻式比喻词语【撑腰】用“撑腰”这个动作作为喻体比喻给予有力的支持。【争鸣】用鸟类“争着鸣叫”这个动作作为喻体比喻人们在学术上进行辩论。形容词性全喻式比喻词语【盲目】字义为“看不见东西的眼睛”,实那么用“眼睛看不见东西”比喻认识不清,目标 不明确。除此之外,有些惯用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