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2数形结合破解速率、平衡图像建立变化观念与模型认知对数据和图形分析速率、平衡图像题”属于化学坐标图形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识别的能力及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化学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所给信息进行有效 获取、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这种素养能力立意的综合试题要求我们:认识化学变化是有条件、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观念,学会分 析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能根据反应速率理论和化学平衡原理,从图像中挖掘出对解题有用的信 息,抓住图像中的特殊点可以准确有效地解读图像,找出规律。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开展概括关联、比较说明、推论预测、设计论证等活动,发展认识化学
2、反应的基本角度,引导学生体会理论模型建构的过程。促使学生形成从限度、速率、能耗等多角度综合调控化学反应的基本思路,发展学生绿色化学”的观念和辩证思维的能力。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橡胶、塑料等生产。环戊二烯容易发生聚合生成二聚体,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同温度下,溶液中环戊二烯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tejw假靛量”日均TiT2a点的反应速率小于c点的反应速率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 b点的逆反应速率b点时二聚体的浓度为 0.45 mol匚1【答案】CD【解析】A.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减少越多,则Tiv(逆),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
3、 b点,故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 b点,故C正确;D. b点时 环戊二烯浓度由 1.5mol/L减小到0.6mol/L,减少了 0.9mol/L ,因此生成二聚体 0.45mol/L ,故D正确。【素养解读】本题通过不熟悉共轲二烯的二聚反应这一陌生情境,考查温度对可逆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化学平衡的建立、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等,这是新课程倡导的基于真实情境、实际问题、学科主干知识指 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典型命题模式,有利于考查学生发展变化观念和模型认知素养的水平。2.12019?新课标出】近年来,随着聚酯工业的快速发展,氯气的需求量和氯化氢的产出量也随之迅速增 长。因此,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技术成为科学
4、研究的热点。(1) Deacon发明的直接氧化法为:4HCl(g)+O2(g)=2Cl2(g)+2H2O(g)。下图为刚性容器中,进料浓度比c(HCl) : c(O2)分别等于1 : 1、4 : 1、7 : 1时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反应平衡常数 K(300C) K (400C)(填 大于或 小于)。设HCl初始浓度为Co,根据进料浓度比c(HCl) : c(O2)=1 : 1的数据计算K (400 C) = (列出计算式)。按化学计量比进料可以保持反应物高转化率,同时降低产物分离的能耗。进料浓度比&HCl) : c(O2)过低、过高的不利影响分别(2)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进一
5、步提高HCl的转化率的方法是 。(写出2种)22【答案】(1)大于O2和Cl2分离能耗较高、HCl转化率较低(0.42)(0.42)4-(1 0.84)(1 0.21)Co(2)增加反应体系压强、及时除去产物【解析】(1)根据反应方程式知,HCl平衡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 K越大,结合图像知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K(300C)K(400C);由图像知,400 c时,HCl平衡转化率为84%,用三段式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4HCl(g) O2(g) 2c12(g) 2H2O(g)起始(浓度)C0C000变化(浓度)0.84C00.21C00.42C00.42C0
6、平衡(浓度)(1-0.84)C0(1-0.21)c00.42c00.42c。(0.42)2 (0.42)2则K=一(一(一);根据题干信息知,进料浓度比过低,氧气大量剩余,导致分离产物氯气和氧(1 0.84)(1 0.21)co气的能耗较高;进料浓度比过高,HC1不能充分反应,导致 HC1转化率较低;(3)若想提高HC1的转化率,应该促使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以增大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也可以及时除去产物,减小产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素养解读】本题以生产中真实情境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图像的识别与分析、进料比(或反应物浓度)和温度对反应物平衡转化率的影
7、响、三行数据解题模型的运用、解释原因、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方法或措施等实际问题,弄清变化趋势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准哪条曲线代表什么进料比且找准定量点(400c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是进行化学平衡计算的根据,解释不利影响和提高转化率的方法主要根据信息的接受、吸收和整合能力以及化学平衡原理。、解码季匕J解答速率、平衡图像题的策略速率、平衡图像问题是化学反应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高考均涉及到此类问题,分析和解决 这类问题需要我们注重对速率与平衡知识的深度理解及应用,才能更好地把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物理 量的变化清晰地表征在化学图像上。一、应重视对理论的深度理解分析速率、平衡图像题的理论依据是
8、速率理论和平衡移动原理,学习时应突破理解上的重难点。外界 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接触面积、固体颗粒大小等改变,会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变化。 但各个外界因素对可逆反应正、逆方向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例如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升高, 只是升高的程度大小不同;增大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当往体系中加入某一物质时,若该物质为固体和 纯液体时,不影响速率);增大压强加快反应速率,必须引起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变化才可能引起速率的 变化;催化剂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催化剂的活性受温度等外界条件的影响等。一些条件改变引起正、逆速率改变程度不同,原平衡被破坏,该影响速率的因素也
9、是影响平衡的因素。一 些条件改变虽然引起正、逆速率改变,但改变的程度相同,该因素是影响速率的因素却不是影响平衡的因 素。例如,催化剂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对方程式两边气体计量数相同的反应, 改变压强,速率改变,但正、逆方向速率同时、同等程度改变,平衡不受影响。在速率平衡图像中,如果涉及多个因素,这类问题较复杂,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有关速率和平衡理论的 基础知识,还需要全面考察、分析问题,透过纷繁的现象,发现问题的本质,才能获得问题的正确答 案。二、学会剖析单因素作用于速率或平衡外界因素改变,速率和平衡都可能发生改变,但不能将速率和平衡混为一谈,要辩证分析速率理论和 平衡理论的本质区
10、别,从实际出发将速率或平衡问题独立分析判断。例如,反应的转化率或者产率随温度 发生变化的图像,到底是用速率理论还是平衡理论去分析,需要我们思考、辨别、领悟,形成基本的思维 模式:速率理论适用于反应的整个过程,而平衡理论只适用于反应达到平衡以后。只有经过独立思考、反思,不难获得反应的转化率或者产率随温度发生变化的图像的分析思路:达到平衡以前,应用速率理论,温度 越高,速率越快,转化率或产率越高;达到平衡以后,应用平衡理论,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若正反应吸热,转化率或产率增大;若正反应放热,转化率或产率下降。学会分析题意,弄清楚起点和终点是定性点,还是定量点,弄清变化趋势。弄清反应的类别
11、是指单一 反应、平行反应或连续反应;弄清外界条件的改变是对速率和平衡的单一影响还是同时影响,所作曲线是 平衡曲线还是非平衡状态至建立平衡的曲线等。三、透彻理解图像背后隐藏的本质从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的改变对速率和平衡的影响出发,着力扫清学生在理解这 些知识点中易错、易混淆的部分。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呈现原则,由单一温度改变入手,再讨论单一压强 改变,但在压强一处进行了变式,即产物的状态改变后,平衡出现了特殊变化。在讨论浓度因素时,从改 变单一物质的浓度到改变多个物质的浓度,同时引入了定量的计算。当讨论催化剂问题时,由单一催化剂 的影响,转变为多催化剂影响,由温度改变不仅影响催化剂
12、的活性,同时还引起反应速率和平衡的移动, 问题设置更趋复杂。【典例1】【2019?江苏】C6的资源化利用能有效减少 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3) 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醛是一种 CQ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反应 I : CO2(g)+H2(g)= CO(g)+H2O(g)AH =41.2 kJ mol1反应 n : 2CO2(g)+6H2(g)=CH3OCH3(g)+3H2O(g)由=-122.5 kJmol-1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C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其中:LtXhKO1I)41 )20 e)工”三.V.-22
13、002402加320360温度Ft2 CH3OCH3的物质的量CH30cH3的选择性二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乂 100温度高于300 C, CQ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 。220 C时,在催化剂作用下 C02与H2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 CH3OCH3的选择性为48% (图中A点)。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一定能提高 CH3OCH3选择性的措施有。【答案】(3)反应I的 出0,反应H的 力IV 0,温度升高使CO2转化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上升,使 CO转化为CH30cH3的平衡转化率下降,且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增大压强,使用对反应n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解析】本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
14、认识并体会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试题以减少CO2排放,充分利用碳资源为背景,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方程式的计算、电化学、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基本知识;(3)根据反应方程式,反应 I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Q的转化率增大,反应II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CO2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图像,上升幅度超过下降幅度,因此温度超过 300c时,CO2转化率上升。图中A点CH3OCH3的选择性没有达到此温度下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依据 CWOCHj选择性公式,提高CH3OCH3选择性,不改变反应时间和温度时,根据反应II,可以增大压强,或
15、者使用对反应II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素养解读】本题以碳排放、碳捕捉为真实情境,考查温度对竞争性反应所达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图像 中信息的吸收与整合能力、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问依据的是温度对两个不 同热效应的可逆反应所达平衡的影响规律,能看懂正反应是什么热反应、知道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 向移动即可解释;第二问解答主要有两个依据,一般都能利用化学平衡原理从压强改变角度进行分析,另 一个依据就在已知图像所给的信息(平衡时 CROCK的选择性)中。1 .【山东省淄博市2019届高三三模】 回收利用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I. (1)在模拟回收硫的实验中,向
16、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8molCO和1molSO2气体,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与实验a相比,实验c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请利用体积分数计算该条件下实验b的平衡常数K=。(列出计算式即可)(注:某物质的体积分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II .用 NH3 消除 NO 污染的反应原理为:4NH3(g)+6NO(gL5N2(g)+6H2O(l) AH= -1807.98kJ/mol。不同温度条件下,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 4:1、3:1、1:3,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mo iodo law W(1)曲线a中NH3的起始浓度为4X 1(
17、5mol/L,从A点到B点经过1秒,该时间段内 NO的脱除速率为mg/(L s)o -(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温度超过900 C, NO脱除率骤然下降,除了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 NO,可能的原因还有(一条即可) 。2 .1福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可用Pt/Al2O3、Pd/C、 Rh/SiO2等作催化剂,采用如下反应来合成甲醇:2H2 (g)+CO(g)? CH30H(g)。(2)某科研小组用 Pd/C作催化剂,在450c时,研究了 n(H):n(CO)分别为2:1、3:1时CO转化率的变化情况(如图),则图中表
18、示n(H2): n(CO)=3:1的变化曲线为 (填曲线a或曲线b J100w(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工业合成甲醇的反应,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内充入 1 mol CO和2molH2,加入合适催化剂后在某温度下开始反应,并用压力计监测容器内压强的变化如下:反应时间/min0510152025压弓虽/MPa12.610.89.58.78.48.4则从反应开始到 20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为.(4)将CO和H2加入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2H2(g) ? CH30H(g) A H班”“) 过程II温度一转化率图如下,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Kt
19、l如11)*中 W50efii TOO 75() 刖)渥徙t中:)A.甲醇脱氢法制备甲醛过程无副反应发生B.温度高于650c催化剂烧结,活性减弱C.及时分离产品有利于提高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4 .【山东省青岛市 2019届高三5月第二次模考】 二氧化碳减排和再利用技术是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环保的重要措施。将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其原理是:CQ(g)+3H2(g)4 H2O(g)+CH30H(g)H=-53.7kJ/mol(1) 308K时,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0.04 mol CO2和0.08 mol H2,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变化如图1中曲线I所示。K后11反应开始至达平衡时
20、,U (H)=;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mol-2 L2。若只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相同时,曲线变化为II,则改变的条件是 。(2)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CO2向CH30H的转化:反应 I: CQ(g)+H2(g)= H20(g)+C0(g) AH0反应 II : 2H2(g)+C0(g)= CH30H(g) H喊=;T2时C02转化为CH30H的平衡常数K=目前,许多国家采用C02代替C0 (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CH30H,其优点是。.【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环戊烯是生产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中间体,其制备涉及的反应如下:氢化反应:3H - lOO.SkJ molQ整副
21、反应:环戊烷,-ioy.4kj.mor1卬出与2 解聚反应:双环戈一篇,Wlo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O+型的AH=kJ/mol。(2) 一定条件下,将环戊二烯溶于有机溶剂进行氢化反应(不考虑二聚反应),反应过程中保持氢气压力不变,测得环戊烯和环戊烷的产率(以环戊二烯为原料计)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20日寸i可/h一环珑烯K6口-K.04h氢化反应速率比副反应快的可能原因是最佳的反应时间为 ho若需迅速减慢甚至停止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一段时间后,环戊烯产率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3)解聚反应在刚性容器中进行(不考虑氢化反应和副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有利于提高双环戊二烯平衡转化
22、率的是 (填标号)。A.增大双环戊二烯的用量B.使用催化剂C.及时分离产物D.适当提高温度实际生产中常通入水蒸气以降低双环戊二烯的温度(水蒸气不参与反应)。某温度下,通入总压为300 kPa的双环戊二烯和水蒸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500 kPa,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为80%,则p(H2O)=kPa,平衡常数Kp=kPa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广东省揭阳市 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亚硝酸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亚硝酸氯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ClNO(g)。(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
23、成亚硝酸氯,涉及如下反应:4NO2(g)+2NaCl(s)=2NaNO3(s)+2NO(g) +Cb(g)Ki2NO2(g)+NaCl(s)=NaNO3(s)+ClNO(g)K22NO(g)+Cb(g)=2ClNO(g) K3则Ki、K2、K3之间的关系为 K3=。(2) TC时,2NO(g)+Cl2(g)=2ClNO(g)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u s=kcn(ClNO),测得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序号c(ClNO)/mol L 1,1, 一1u /mol L-s0.303.6 x 1080.601.44 X 1070.903.24 X 107n=; k= (注明单位)(2)在2 L的恒容密闭
24、容器中充入4 mol NO(g)和2mol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 c(ClNO打时间的关系如图I。2温度为Ti时,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有 a.气体体积保持不变b.容器压强保持不变c.平衡常数K保持不变d.气体颜色保持不变e. u (ClNO)= u (NO) f. NO与ClNO的物质的量比值保持不变反应开始到10min时,Cl2的平均反应速率 u (C)=。温度为T2时,10 min时反应已经达到平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 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的体积分数 巾随n(NO)n(NO) 土=3”(口d的变化如
25、图II,则A、B、C三个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小的是 点,当双口9 时,达到平衡状态时ClNO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 F三点中的 点。筱崽二IV升华素养J解答速率平衡坐标图形题的流程通常为观察坐标系、明确点的含义、分析坐标走势和控制自变量。首先,需要结合所学的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其次,要明确终点、交点、拐点和起点的含义,特别是终点与起点,往往和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与初始状态相联系,对后续的分析十分重要;再次,注意比较横坐标和纵坐标,弄清图形中坐标整体形状和每段坐标的变化趋势,此外为了判断化 学平衡移动的程度、方向与化学反应状态,还要注意结合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的
26、知识;最后,要以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知识为基础学会控制自变量,结合图中的坐标进行对比分析。在 多变量条件下,让我们合理控制变量,并与各类化学知识连贯起来,深入分析图形坐标。参考答案与解析I (1)升温 1.9 X 1.9 x/2.80.9 X 0.9 X 0.05II. (1) 6X 102 (或 0.06)(2)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I (1)a、c开始均通入2.8mol CO和1mol SO2,容器的容积相同,而起始时 c的压强大于a,物质的量与体积一定,压强与温度呈正比关系,故c组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2CO (g) +SQ (g)一化剂、2C
27、O2 (g) +S (l),设消耗二氧化硫物质的量x,起始量(mol) 2.810变化量(mol) 2xx2x平衡量(mol) 2.8-2x1-x2x(2.8+1) /(2.8+1-x)=160/120 x=0.95mol,CO、SQ、CQ的体积分数分别为0.9/2.85、0.05/2.85、1.9/2.85K=1.9 X 1.9 X280.9 X 0.9 X 0.05II. (1)曲线a中NH3的起始浓度为4X 10mol L 1,即NO的起始浓度为:1X1Gmol L 1,从A点到B点经 过1秒,根据图象,NO的脱除率从55%上升到75%,则该段时间内NO的脱除量为 匕=1 X 1C5mo
28、l/L/75%-55%) =2XT0mol/L,时间间隔为 At=1s,所以该段时间内 NO的脱除速率为=2 x 10mol L 1/1s=2 X乎mol/(Ls), NO 式量为 30,即 6X 1(2mg/(L s)。(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温度超过900 C, NO脱除率骤然下降,除了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可能的原因还有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2)曲线a0.0125mol L-1 min-1T3T2T1压强越大,CO的体积分数越小,T1、T2、T3对应的CO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大,该反应向左移动,则T3T2T1【解析】n(H2)
29、: n(CO越大,CO的转化率越大,故曲线 a表示n(H2): n(CO)=3: 1的变化曲线;(3)反应进行到20min时达到平衡,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成正比,起始时总物质的量为3mol,压强为12.6MPa,平衡时压强为8.4MPa,则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 3mol 8.4MPa =2mol,设反应12.6MPa中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2H2 (g)+CO(g? CH30H(g)起始物质的量(mol)210变化物质的量(mol)2xxx平衡物质的量(mol)2-2x1-xx故(2-2x) + (1-x ) +x=2,解得 x=0.5,则从反应开始到20min
30、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L =0.0125mol L-1 min-1;20min0.5mol c CH 30H-21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K= w3=2=4;c H2 c CO 1mol 0.5mol2L 2L(4)已知CO(g)+2佳(g) ? CH3OH(g) A HT2Ti;3.【答案】(1) CH30H (g) =HCHO (g) +H2 (g)/H=+84kJ/mol BC【解析】(1)由图可知1molCH30H脱氢生成1molHCHO和1molH2要吸收能量463kJ/mol-379kJ/mol=84kJ/mol ,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0H (g) =HCHO(g) +H
31、2 (g)/H=+84kJ/mol。由图可知反应活化能:过程I过程II。A.由图可知,甲醇转化率大于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说明有其它反应发生,所以甲醇脱氢法制备甲醛过程有副反应发生,错误; B.由图可知,温度高于 650c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降低,说明催化剂烧结,活性减弱,正确;C.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及时分离产品有利于提高甲醇生成甲醛的转化率,正确。故答案为BC。4.【答案】(1) 0.006mol/(L min) 104加入催化剂(2)CO以煤和天然气为原料,投资较高,且生产成本受煤和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CQ来源广泛,它还是温室气体,可以解决环境污染(1)开始时混合气体
32、总物质的量=(0.04+0.08)mol=0.12mol ,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6.0 x 105强之比,则平衡时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Tox-lO5x0.l2mol=0.08mol,根据方程式知,如果有 3mol氢气完全反应,则混合气体物质的量减少2mol,则混合气体减少(0.12-0.08)mol=0.04mol ,则消耗O.OGmwf3moiA c 2Ln(H2)=上“川X 0.04mol=0.06mol 反应开始至达平衡时,u (身=&5山口 =0.006mol/(L min);可逆反应 CO2(g) + 3H2(g)= H2O(g)+CHJOH(g)开始(mol)0.
33、040.0800消耗(mol)0.020.060.020.02平衡(mol)0.020.020.020.020.02 0,02-x -220020,02 ,x (),化学平衡常数K= ?=104L2/mol2;改变条件时只缩短了反应达到平衡时间,但是平衡时压强不变,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2)I、II的正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减小,根据图知,从左向右化学平衡常数依次减小说明温度依次升高,所以丁1丁2;反应 I : CQ(g)+H2(g)= H2O(g)+CO(g)AH 0反应 II : 2H2(g)+CO(g)= CH
34、3OH(g)AH 0将方程式 I+II 得 CO2(g)+3H2(g)= H2O(g)+CH30H(g),化学平衡常数 K=Ki K2=4X 2=8CO需要煤和天然气制取,投资较高,且生产成本受煤和天然气价格影响较大;二氧化碳来源广泛,且是温室气体,还能解决温室效应,所以用二氧化碳较好;5.【答案】(1) -209.9(2)氢化反应的活化能小或反应物的浓度大4排出氢气或急剧降温副反应增加(3) CD 503200H=-209.9kJ/mol ;【解析】(1)结合盖斯定律计算,氢化反应 +副反应得到反应(2)04h氢化反应速率比副反应快的可能原因是氢化反应的活化能小或反应物的浓度大;根据图象可知
35、,在 4h时环戊烯产率最大、环戊烷产率较小,说明最佳的反应时间为4h;若需迅速减慢甚至停止反应,可采取的措施有:排出氢气,或利用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将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 即急剧降温也可以降低反应速率;一段时间后,环戊烯产率快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副反应增加,导致环戊烯的产率降低;(3) A.增大双环戊二烯的用量,平衡正向移动,但是加入的双环戊二烯使平衡正向移动消耗量远小于增大双环戊二烯的用量使其浓度增大的量,因此增大双环戊二烯的用量,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降低,A错误;B.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双环戊二烯的平衡转化率不变,B错误;C.及时分离产物,由于生成物浓度降低,平衡正向移动,使更
36、多的双环戊二烯发生反应,因此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增大,C正确;D.由于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适当提高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使更多的双环戊二烯发生反应,因此双环戊二烯的转化率增大,D正确;故答案是CD;假设反应前双环戊二烯的物质的量为a,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为 b,化学反应:n(转化)(mol)0.8a1.6an(平衡)(mol)0.2a1.6a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呈正比,反应前总压为300 kPa,反应达到平衡后总压为500kPa,300kPa,所以p(H2P (双阡戊二爆)平南50O#P也+ L6 口 + b,由于反应前气体的总压强为O)= 1+ 5 x 300kPa=50kPaF 3,由于3 工所以p(双环戊二烯)平衡=50kPa, p(环戊二烯)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印机卡纸传感器检查考核试卷
- 牛饲料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效果评价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注会备考阶段的知识点梳理与分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学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3山东东营市广饶县“英才进广饶”服务企业引进人才招聘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届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春季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项目管理名师解析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考点逐步掌握试题及答案
- 2023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深入了解农业经理人考试中的战略规划能力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藜麦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第2单元 社会服务(整单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苏教版
- 汉中汉源电力招聘试题及答案
- 《半导体集成电路》课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
- 石料场开采施工方案
- 探月精神队课件
- 2025-2030中国设施农业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人教版(PEP)2024-2025六年级下册英语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宿舍教育班会
- 超声支气管镜相关知识
- 2025年管理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