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件9第九讲中国科学现状和发展战略_第1页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件9第九讲中国科学现状和发展战略_第2页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件9第九讲中国科学现状和发展战略_第3页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件9第九讲中国科学现状和发展战略_第4页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课件9第九讲中国科学现状和发展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讲人: 王秦俊 第九讲 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战略电话13703546880E-mail:第九讲 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战略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 1、科技投入 2、科技论文 3、专利数量 4、高技术产业 5、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地位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1、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 1、科技投入 2005年全国财政科技拨款达到1334.9亿元,比上年增长22%,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9%,R&D经费总支出为2450.0亿元,比上年增加483.7亿元,位居世界第六位。名次国家研究与发展经

2、费(亿美元)与GDP的比例(%) 2004年2005年200420051美国3125.35.2.68.2日本1458.76.3.18.3德国685.59700.842.502.514法国441.22452.622.142.135英国372.24.1.73.6中国237.57298.981.231.347韩国193.70235.872.852.998意大利189.39.1.10.9澳大利亚116.00 .1.77.10俄罗斯68.0481.591.161.07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总额与GDP之比(单位:%) 美国加拿大、欧盟15国、日本韩国构成世界R&D经费支出的三极,三方分别占R&D经费支出

3、总额的42%、27%和20%。非常明显,中国在除三极之外的国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我国的R&D经费支出总额中来自企业的资金占69.1%,来自政府的资金占24.7%,其他方面的资金占6.2%,企业是我国R&D活动的资金投入主体。部分国家R&D经费支出按经费来源分布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2、科技论文2005 年全国共发表科技论文 355070篇, SCI 科学引文索引 、EI 工程索引和ISTP 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三系统共收录我国论文153374篇,占世界总数的6.87%,居世界第四位。位次国家或地区科技论文数(篇) 三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总数(篇) 占收录科技论文总数比重(%) SC

4、IEIISTP1美国4171777559217359166636030.08 2英国11136716941322871605957.25 3日本9374629439358751590607.18 4中国6822654362307861533746.92 5德国9525619732335821485706.71 6法国6564813632217721010524.56 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2、科技论文2006年,我国的SCI、EI和ISTP论文总数达到了17.2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8.4%,比2005年的15.3万篇增加了12.4%, 所占份额较2005年上升了1.5个百分点。按照国际论文数

5、量排序,我国跃居世界第2位,较2005年上升了两位。论文总数位居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英国、德国。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4.37万篇,占我国总论文数的83.7% 。3、专利数量 2005年专利申请量达到47.6万件,发明专利申请17.3万件,专利授权量达到21.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5.3万件。 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万件,比上年增长13.5%,占国内专利授权量的12%,国外发明专利授权3.3万件。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3、专利数量 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国家2002200320042005授权量(件)位次 授权量(件)位次 授权量(件)位次 授权量(件)位次 美 国1635181

6、169036116429111438061日 本1191922122522212419221229442韩 国450463441784490684735123中 国212574493563493603533054俄罗斯181055247585231915233905德 国1486061743461666161706364、高技术产业 2006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增加值突破1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整个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9%,三资企业的增加值占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的比重达到64.3%。 一、中国科学技

7、术的现状4、高技术产业(亿美元) 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国家总产值增加值R&D经费内部支出额出口额中国2483.50608.1935.30(2004)1099.19美国15011.655681.29821.523372.68日本4180.561613.42385.631824.83韩国1948.81491.6478.79(2004)1045.70德国1627.71604.22146.61(2004)1613.73法国1518.51426.77109.131021.09英国1291.11456.96112.51(2004)1222.285、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地位 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相比,

8、我国科学家的国际地位不高,影响不大。而在发展中国家之中,我国位居前列。 从1980 2001 年国际性科学奖的获奖人数看,美国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占总获奖人数的 57% ;中国有1人,在总数497中占0.2%.一、中国科学技术的现状1、世界科技发展趋势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从科技发展综合水平来看,“一超”(即超级大国美国)和“多强”(即欧盟、日本及俄罗斯等直追美国的强国)仍旧引领着当前世界科技的发展。 各国家都认识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科技在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则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

9、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以,各国围绕国家目标积极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重点,着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1)美国的科技战略目标是保持其“一超”的国家利益。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在题为为了21世纪的科学的研究报告中强调:“在保障国家未来的安全、繁荣,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上,科学是一项关键要素,而且一直是美国国家工作的重点。” 美国科技的首要任务是反恐和保卫国土安全,科技成为国家反恐的重要支撑,如:生物监测、生物盾牌、大气监测、核辐射检测、商用飞机防袭等。 振兴

10、美国经济是美国科技的另一重要使命,为此,大力研究纳米技术、网络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氢能、清洁煤等新能源技术,以占领21世纪科技和经济的制高点。 此外,在推动雄心勃勃的航天等重点科技计划,气候变化研究等全球性科技计划,以及积极开展“技术融合”(纳米、信息、生物技术和认知科学之间的协同和融合)等方面,也都处于领先水平,体现了其“一超”地位。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2)日本贯彻“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重点:继续加大科技投入;重视基础研究,力争创造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加强重点领域(生命、信息、环境、纳米)研究开发;推进大科学及防灾安全(核能、航空航天、南极观测和海洋

11、科学技术,地震及火山减灾等)的研究开发;大规模推进科技 、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出“知识产权推进计划2004”,并对日本市场上海外产品侵权现象,加强打击力度。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3) 欧盟:欲做最具竞争力的联合体 为了实现“到2010年将欧盟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和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欧洲国家联合体”目标,科技进步永远是欧洲一体化建设的火车头。 六大战略目标,:创建欧洲研发“优势极区”,发挥欧洲技术首创精神,增强基础研究的创造能力,吸引顶尖研究人员,强化科研基础建设,加强国家研究计划的协调;发动了“欧洲与基础研究”大讨论,提出了集成优势研究领域,

12、整合欧洲研究机构,创建“欧洲研究委员会”,设立“基础研究基金”,制定新的基础研究发展战略等对策;制定了加速欧洲研究区建设的四大措施: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不断完善框架计划实施机制、创建研发优势极区、深化创新与创业行动等。同时,积极推进欧盟第六框架研发计划、“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伽利略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4) 俄罗斯:“科技创新”再造一流科技大国 在普京总统“振兴俄罗斯”思想指导下,俄罗斯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活动战略,目的是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种智力潜力,注重原始创新,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体做法是:推动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动,建立合理的机

13、制迅速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完善高等院校的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进程;维护知识产权等。 同时还确立了联邦创新基本政策,主要有:实现创新发展的总体构想,在国家总目标下,建立独立的地区创新体系;优先发展基础科学、高等教育和高技术产业;对国家技术能力、科研能力、教育能力进行审查;建立创新领域的专业协调联络机制。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5)韩国:努力进入世界科技八强 韩国科技部提出,要通过对5大要素的改革和创新,逐步由对发达国家“模仿、追赶型”的研发模式转变为“创新型”模式,在今后10年进入世界科技八强和经济十强。 5大要素的创

14、新包括: 创新主体:2008年把制造业创新企业的比率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到2012年建立10所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国家科研院所朝专业化、大型化发展,重点满足国家核心原创技术、大型复合技术等战略储备技术的开发。 创新要素:注重成果转化及其经济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投资效益。 成果扩散:实施从研发到成果转化全过程的一揽子支持体制,构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网络化、开放的研发体系,加速成果推广,优化产业结构,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新系统:形成知识共享型研发基础,建立具有发达国家水平的产学研协作机制,2008年完成国家科技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强化国家科委的综合调控能力。 社会基础:加强科普活动,将

15、社会各界注意和关心科技的人群比率分别逐步提高到10%和40%;将科技领域的岗位由2002年的占16.2%提高到40%。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2、世界科技大国的战略选择 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选择 (1) 2006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第四次)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务院2月9日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 国务院成立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组织全国专家2000多名,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历时两年完成了纲要的编制工作。 陈至立:历史将会证明,如同1978年的全国

16、科技大会迎来我国科学的春天一样,这次大会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二、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 (2)战略指导方针: 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 (3)战略发展目标 到2020

17、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4)战略总体部署 一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和需求,确定若干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确定11个

1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并从中选择任务明确、有可能在近期获得技术突破的68项优先主题进行重点安排。二是瞄准国家目标,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实现跨越式发展,填补空白。安排16个重大专项。三是应对未来挑战,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安排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18个基础科学问题,并提出实施4个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增加科技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可靠保障。 一是把发展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下决心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二是抓住未来若干年内信息技术更新换代和新材料技术迅猛发展的难得机遇,把获取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三是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强生物技术在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