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_第1页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_第2页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_第3页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_第4页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篇一:教育学原理复习题(答案)】2.教育的基本规律包括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和教育与人的 身心发展的关系。3.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公共必修课的教育学是a .康德b .夸美纽斯c .赫尔巴特d .斯宾塞4 .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 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a.卢梭b .斯宾塞c .赫尔巴特d .夸美纽斯7 .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柏拉图的理想国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昆体良的雄辩 术原理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第二章教育的概述一、 概念1.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 职能。育人功能是教

2、育的本体功能和首要功能。二、 填空题1.的形式进行的。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对于人类来说,遗传不是经验获得和智力发展的主要形式,人对 经验和智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 后天的 教育 和学习_2.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 展需要的辩证统一。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传递经验 的形式,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为目标的社会活动。1. a. 2. a.三、 选择题ba教育的本体功能是 。社会功能b .育人功能c.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b .管理学生c .教育学生d .教学四、 辨析题1.动物界也存在与人类本质上相同的教育现象。错。这是 生物

3、起源论”的观点,把人类教育等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从根本上否认教育的社会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 意识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五、 简述题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1)(2)(3)(4)2.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1)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程 一一人的培养 培养人是教育的最基本职能,也是教育的特质所在。通过教育,加 速实现人的社会化,使人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

4、 一一社会遗传” 人类文明的传承,不是靠生物遗传实现的,而是靠教育(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 科学筛选选择和传承人类经验的精华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人才选拔时学校选 择职能的又一方面。六、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1 )教育的人口功能第一,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第二,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第三,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第四,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2)教育的经济功能第一,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第二,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 要手段第三,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3

5、)教育的政治功能第一,培养政治人才 第二,培养合格公民 第三,传播政治意识,培养那个主流政治价值观(4 )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具有文化传承、文化选择、文化交流与融合、文化更新与创造 的功能第三章教育规律与原则一、 概念1.教育规律:即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以及教育与其 外部环境诸因素或自荐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教育原则:使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 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工作的根本性准则二、 填空题1.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指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共有的规律,这类规律有两条,即 教o环境育与社会发展 和 教育与人

6、的身心发展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包括 _遗传 三、 选择题ddc1.教育的人性化是 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2.教育的国际化是 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3.教育的民主化是 的基本特征a原始社会b农业社会c工业社会d知识社会四、 辨析题1.一两遗传胜过两吨教育”错。这是遗传决定论”的观点。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和 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 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 影响。遗传素质固然是人的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但它仅为人的发 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性,

7、还要靠后天的环境、 教育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错。这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具 有着重要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水平,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但是,环境 仅仅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而不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人的 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会任意地使他们加以改变,或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或是乞、 小偷错。这是 教育万能论”的观点。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但是,教育并不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主导作用的发 挥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同时也

8、离不开遗传、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 的影响,人的发展是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综合作用 的结果。五、 论述题1.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内因,教 育是外因,教育只有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人的身 心发展。第一,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根据顺序性和阶 段性特点,要求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尊重不同年龄学生的阶段特征,注意各年龄阶段间的相互衔接,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采用不同的教 育措施第二,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均衡性。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不 同年龄阶段或在个别方面是不均衡的,存在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 不均衡性特点,

9、要求教育把握关键期,及时而教,促使其获得最佳 发展第三,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根据差异性特点,要 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促进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第四,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稳定性要求教育 把握各个年龄阶段中比较稳定的共同特征;可变性则要求教育把握 学生身心发展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第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人的身心发展是身体与心理、认 知和情意等发面整体的、统一的发展。根据整体性特点,要求教育 必须重视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并不是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要 适当走在学生

10、身心发展的前面,以教育促发展。2.教育要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整体上来看:一方面,教育发展受社会发 展的制约;另一方面,教育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社会发展。1、社会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1 )国民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第二,科技发展制约着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 等变革和发展第三,国民经济不平衡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发展第四,教育优先发展是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第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的、教育权和受教 育权第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

11、教育管理体 制(3) 文化发展制约着教育第一,文化知识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水平第二,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第三,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传统与变革(4 )人口因素、地域环境对教育也有一定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发展促进着社会发展第一,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劳动者劳动能力再生产、科学 知识再生产等,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二,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培养合格公民、倡导主流政治 价值观等,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社会政治 经济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第三,教育可以通过文化传承、选择、交流、创新等,发挥教育的 文化功能,存进文化的繁荣发展和社会进步第四,教育可以通过

12、改变人口质量、改善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 发挥教育的人口功能,提高国民素质、优化人力智力资源等促进经 济社会发展第四章 教育规律的基本构成要素一、 概念1.教师专业化:教师职业达到一定的专业性职业标准,获得相应专 业地位的过程2.教育机智:对一种突发性教育情境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 变的能力3.教育情境: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有目的地而创设的教学环境,包括学习活动、教学背景、教学氛围 等二、 填空题1.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育影响 。2.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 教学相长_。3.,又是自我教育发展的学生是教育的 客体_主体 。4.教育技术和教育教育影响包括_教

13、育内容_、教育方法情境 。5.广义的教育情境包括两大范畴。是传统的师道尊严”的体现三、 选择题bcc 1.a学生中心论b教师中心论C主体一主导”论d主体间性”论2 .师生关系是通过而形成的关系体系a .师生对话b.师生交往C .教与学的活动 d .师生相互尊重四、 辨析题1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一切错。这是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观。新课程理念是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角色发生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有知识拥有者转变为合作学习者;由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 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习者、研究者五、 简述题1 .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1 )了解和研究

14、学生。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需要、知识 水平、学习态度与方法、个性特点等,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前提。(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正视学生的主体 性特别是创造性,正视学生是整体的人、认知与情意发展的统一体, 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思想先导(3 )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这是落实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根本体现(4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这是了解学生、促进学生 发展的必要措施和途径(5)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健全人格。这是影响师生关系、做好育人 工作的核心因素第五章教育目的一、 概念1.教育方针:一个国家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指针,是国 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

15、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 基本政策的总概括2.教育目的: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 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二、 填空题社会分工1 .人的片面发展的社会根源是随生产力发展出现的O个人本位论2 .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 和 社会本位论5.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全面发展学说 。6.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和劳动技术教育。三、 选择题bda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孔德b .卢梭c .那托尔普d .涂尔干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卢梭b .孔德c .那托尔普d .杜威美育即 。审美教育b .艺术教育c .社会美教育d .自然

16、美教育1 .a.2.a.3.a.四、 简述题1.怎样理解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目的的两个不同主张?个人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根据个人的本性需要来确定;(2)教育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个人的本性,增进个人价值;( 3)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应以其对个人发展 所起的作用来衡量社会本位论主张:(1)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2) 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 社会化;(3)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4)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 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在处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关系的问题上,两种主张各执一端,割 裂了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个人价值与社

17、会价值的协调统 一的关系,走向对立,因而都是不科学的。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和 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统一起来,才是唯一科学的观点。2 .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1) 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 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 况【篇二:教育学原理习题五】、谈谈你对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的认识。(1 )生理成熟期提前,青春期教育任务繁重,性教育话题敏感又迫 切。我国中小学生起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身体和身高有了明 显的增加,性发育成熟,第二性特征提前;高中生的身高、体重接 近成人标准,脑机能性机能发育成熟、性意识强烈。(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低下

18、,学习动力不足。学生缺乏明确的 学习目标;对所学的大多数学科失去学习兴趣不愿意学;学习动力 不足,没有活力,学习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状态,缺乏自制力和顽强 动力;心智活动能力差,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为难情绪徒 增,注意力分散,学习缺乏系统性和长久性。(3 )价值多元,自我意识增强。传统社会中,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 相对单一,但现在的社会是个多元社会,相同的价值观念存在不同 的道德理解。理想的价值与日常生层次的价值取向并存;道德价值 与功利价值并存;为人民服务与拜金主义价值并存;当代中小学生 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责任教育迫在眉睫,自我意 识强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要积极有效的引导。

19、学生政治价值观 程稳定上升趋势,人生价值取向以物质利益为导向注重实际,注重 自我与社会相结合。2、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具有哪些特征。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师生关系应当为民主型师生关系模式。民主型师 生关系模式的特征是开放、平等和互助。在民主型模式之下,学生 的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1 )尊师爱生。尊师爱生是指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关爱学 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爱。教师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 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2)民主平等。师生在教育教学中还要讲民主,这种民主不是表面 上的你问我答,而是师生之间真正的对话关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 争论质疑

20、,允许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每一束思想 火花。合匕(3 )教学相长。教相长是指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教育的目的,才能 使自己的知识和教育智慧得以充分发挥 ;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育取 向时,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更好地获得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教学相长是教师与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教 学环境下的相互促进关系,是在尊师爱生、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两者 良好关系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4 )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包容, 情感上的相互支持。3、试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基本策略。(1) 教师自我了解和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

21、施教 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 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 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 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 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 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 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 师爱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社会主 义社会的师

22、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 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 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 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 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 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3 )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正确的学生观是教师爱生的基础,而正确的教师观则是学生尊师的 基础。教师不仅应有正确的学生观,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教师观。 学生的教师观往往是教师的学生观的反映。学生尊敬教师,是向师 性的反映,不能代表学生的教师 观。学生的教

23、师观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看成只是两个极端:尊师 心理和轻师心理。师生双方都要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感性到理 性,从现象到本质,冷静、客观、全面地考察分析对方,才能树立 比较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从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4)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因素。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 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 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 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4、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 )顺序性和阶段性。要求教育工作 :循序渐进做,到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

24、,由低级到高级。同时,要求考虑各阶段 教育的衔接。(2)稳定性和可变性。要求教育工作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 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要根据时代特征、地域特点、文化 特点,不断革新教学内容、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3 )不均衡性。要求教育工作:教师要把握其发展的关键期,不失 时机地采取教育措施,使其获得最佳发展。(4) 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深入了解每个个体的身心发展状况 和水平,有的放矢,因材施教。(5) 整体性。要求教育工作: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性,促进学 生的一般发展,注意做到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意识与潜意识, 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篇三:教育学原理练习题】一、名词解释教

25、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教育 学是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科。 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具有本质性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以及 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二、填空题1.教育学所研究的两大教育现象是 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2.教育学所揭示的两大教育规律是 _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 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3.教育学的发展所经历的四个阶段是多样化和理论深化。4.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散见于 _ 语之中。5.我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_学记_。

26、6.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古罗马昆体良的 _论演说家的教育。7.大在前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学论 被看作是第一本教育学。8.普通教育学 被看作是第在西方,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 一本教育学。9.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赫尔巴特。10.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 杜威。11.前苏联凯洛夫等主编的教育学,是第一本力图以马克思主义 为理论指导的系统研究教育问题的教育学。1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是 杨贤江于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3.教育科学的基础学科是 教育学。14.赫尔巴特撰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写的普通

27、教育学。 二、选择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a).a.教育规律b.德育规律c.管理规律d.教学规律2.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均出自(c). 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3.教学相长”、及时而教”、长善救失”、不陵节而施”、禁于未 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均出自(d) a.礼记b.中庸C.论语d.学记4.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d)a.幼儿教育规律b.成人学校教育规律C.高等学校教育规律d.普通学 校教育规律c )d.爱弥儿a)d.教育漫话5.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是(.大教学论b.教育论C.教育漫话.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

28、是( a.爱弥儿b.普通教育学C.教育论7.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8.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9.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人的教育b.教育论C.林哈德与葛笃德d.教育过程 10.被誉为当代 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是()16.较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为指导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诗的 作者是前苏联的()a.马卡连柯b.赞科夫C.加里宁d.苏霍姆林斯基17.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论述教育基本原理的著作

29、是() a.普通教育学b.教育学C.新教育大纲d.大教学论1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9.德国教师教育指南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福禄倍尔d.第斯多惠20.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作者是()帕夫雷什中学和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 ?22.创造出 范例教学法”的教育家是()23 .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的作者是()24.20世纪初, a.苏联b.美国C.日本d.德国25.1901年,教育世界1901年第9、10、11号上,由日本立花 铣三郎讲述的教育学被翻译出来,成为第一本国人翻译的教育 学,其译者是()。.王国维b

30、.严复c.谭嗣同d.孙中山三、简答1.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20世纪教育学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第2-4章教育的产生、发展、本质及基本规律一、 名词解释学校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教育的历史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 育的生产性;人的发展;环境二、 填空题1.三部分;狭义广义的教育主要包括 、_的教育则专指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 。3.教育不仅是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需要,而且也是人的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4.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是不同的,因此,教育具有 。5.在阶级社会里,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

31、、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 。.教育是受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但它一旦形成为独立的社会部门,就具有 。7.教育是一种 的社会活动。8.教育起源于人类的 。9.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教育,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二大基本功能,即 和 。10.教育是一种历史现象,至今为止,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形态: 、 和 。11.我国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 、 、 、 等六艺”。12.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的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是 和O13.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朝。14.,其教育内容是欧洲封建社会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_、 、 等三科”和_、 等四学”,合称“15.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

32、教育是16.现代社会教育的两种类型是_17.决定教育性质的是 O18.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是通过 来实现的。1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不起 作用,只起 或作用。20.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O21.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些 O22.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着人的发展的2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_了 ,但必须反对“ 24.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25.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_a ”O2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观因素是27.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发展。28.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以相应的教育。29.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 .

33、方法,又充分挖掘其发展的潜力。3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3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一般包括 以及相对独立性。?32.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理论,一是论,一是 起源论。33.教育既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又受34.教育是人类社会的 范畴。35.封建社会的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严格的36.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同 系;二是教育同 的本质联系。37.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既是 斗争的工具,又是的工具。O,它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O_,但必须反对“ 作用,但必须反对O地促进人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既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规律的制约。起

34、源O的本质联斗争38.经研究表明儿童身高、体重的增长有二个高峰期,这反映了儿童身心发展速度具有 性。39.;骑士教育的内容是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是O三、 判断并简述理由1.学校是与教育同时产生的。()2.动物照顾后代和儿童对成人的模仿都属于教育现象。()3.由于教育具有阶级性,因此现代社会主义教育和现代资本主义教 育毫无共同之处。()?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区别的 分水岭。()5.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6.教育等于发展。()7.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8.给我一打儿童,我可以任意加以改变,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 ??或者成为乞丐、盗贼??” ()9

35、.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思想品德教育。()10.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12.教育发展水平归根到底是由统治阶级的意志决定的。() ?13.少年期是容易犯错误的时期,有人称为 危险期”,值得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14.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教育。( )15.教育活动没有规律。()16.教育理论不能达到直接应用的水平就意味着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 践。()17.凡是能够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 展的各种活动都是教育。()18.人惟有凭借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决非人所创造的教 ”()康德说

36、过: 育以外的产物。四、 选择?1.教育产生于()从根本上说,a.心理模仿b.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需要 c.生物本能d.人的理性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利托尔诺d.孟禄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利托尔诺d.孟禄?4.任何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教育,无论就其思想、制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来说,都与以往时代有一定的共同性,这说明教育具有()a.历史继承性b.历史性C.永恒性d.阶级性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者并不总是同步的,或前或后的情 况总是经常出现的。这说明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具有()a.历史继承性b.历史

37、性C.阶级性d.不平衡性6.原始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是()a.分离的b.融合的C.无联系的d.有联系的7.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是()a.分离的b.融合的C.无联系的d.有联系的8.现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进一步分离了,同时又更紧密地结合了,其结合的基础是()a.现代生产b.现代大工业C.科学d.现代社会9.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a.哲学家b.航海家C.商人d.武士10.雅典教育目的除培养武士外,还培养商人和()a.哲学家b.军事家C.文学家d.手工业者11.人的遗传素质只为人的发展提高了可能性,而没有提供()a.现实性b.物质基础C.生物前提d.生理条件12.环境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内容;同时

38、,社会环境也为人的发 展提出了要求,从而推动着人的发展,因此,环境又构成人的身心 发展的()a.生物前提b.生物基础C.可能性d.动力13.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智力训练b.军事体育训练C.艺术训练d.文法修辞训练1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 的影响()a.遗传素质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5.古希腊的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轻一代进行()a.军事体育教育b.政治哲学教育C.天文数学教育d.多方面发展教育16.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起()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17.在青少年学生的年龄阶段分期中,少年期一般是

39、指()a.10、11 岁-11、12 岁 b.11、12 岁-14、15 岁C.13、14 岁-15、16 岁 d.12、13 岁-15、16 岁1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咼”反映了圭寸建社会教育具有()a.阶级性特点b.学校脱离生产劳动的特点 C.等级性d.崇尚书本,呆读死记19.教育生物起源论和教育心理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 共同特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a.阶级性b.社会性C.永恒性d.继承性2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d.方向性婴、幼、少、青几个时期,这表明了a.现实性b.必然性C.可能性21.年轻一代的发展要经过乳、 身心发展的()d.阶段性a.稳定性b.可变性C.差异性22.封建社会官学的最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