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学史》课件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_第1页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_第2页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_第3页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_第4页
《中国社会学史》课件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概况第一节中国早期社会学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学刊的出版20年代初开始,一些社会学家为创建全国性的社会学研究机构及出版发行社会学学术刊物进行了努力1922年2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的余天休发起成立“中国社会学会”余天休组织的“中国社会学会”是中国社会学界第一个学术机构,该会编辑的社会学杂志双月刊作为会刊,由余天休主编,交商务印书馆出版。从1922年3月到1925年8月,社会学杂志共出版二卷计八册,后因故第三卷第三期后不再出版中国社会学会曾拟出版“社会学丛书”一套共六种,后仅出第一本英文本的中国群治与进步20年代中国社会学界实力相当薄弱,加上当时北京政府一些要人把社会

2、学当成社会主义大加干涉,致使新成立的中国社会学会步履维艰1925年8月社会学杂志停刊后,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许仕廉主持,以该系的名义创办社会学界年刊,1927年6月该年刊出版了第一卷。社会学界第一卷第一篇发表的是梁启超的论文社会学在中国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举例,该文提出了类似“社会学中国化”的观点,在20年代中期以译述为主的情况下,影响巨大,导向深远社会学界自1927年创刊,到1938年终止,前后11年,共出版10卷,1935、1937因为战争原因未出20年代末全国性社会学研究机构创建的过程1928年以上海学人为主的“东南社会学会”成立,吴泽霖、潘光旦、孙本文为临时委员,创办社会学刊季刊作为

3、会刊,1929年7月出版了第一卷第一期1929年陶孟和、许仕廉等在北平也成立了一个社会学会1929年冬,东南社会学会负责人与北平各大学社会学教授陶孟和、许仕廉、陈达等商定,在原有的东南社会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成立“中国社会学社”。1931年4月经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颁发许可证书以后,该社成为正式合法的中国社会学学术机构中国社会学社第一届理事会共设理事九人,他们是:孙本文、许仕廉、吴景超、吴泽霖、陈达、陶孟和、潘光旦、游嘉德、钱振亚,社会学刊改由中国社会学社编辑出版中国社会学社在其章程中规定了该社社务、社员、组织、年会等项目中国社会学社自1930年成立,至1947年,共召开八届年会1947年

4、召开的中国社会学社年会并对学社章程“组织”一节进行了修改,以适应中国社会学队伍壮大的事实学社社刊社会学刊共出到第五卷第二期,后因战争原因停刊。抗战接近胜利时,1944年1月,中国社会学社与国民政府社会部合办社会建设月刊,1947年4月中国社会学社另行编辑出版中国社会学讯月刊第二节中国早期的理论社会学研究20年代主要以译述西方社会学著作为主,谈不上什么研究,30年代后研究增加,之后20年内成为中国社会学史上比较繁荣的一个时期,孙本文归纳为五个大类(缺马克思类)一、从社会生物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二、从社会心理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三、从社会文化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四、从社会经济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五

5、、从社会整体或综合角度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专门章节)六、从唯物史观出发的社会学研究(专门章节)一、从社会生物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认为生物遗传因素对人的影响为最根本,希望从生物的角度实现民族的救亡潘光旦生平(18991967),江苏宝山人,1922年留学美国,学习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等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职于多所大学,讲授心理学、优生学等(阎明174)他的研究以“人”为中心,从生物性来论述民族的问题,强调优生,从社会性来论述传统文化问题,强调人文精神首先从人的生物性出发,竭力推动优生学在中国的发展。优生学因为与法西斯主义的关系,名声不太好,潘在论述优生问题时比较

6、审慎,他认为自己研究优生问题,从提高中国人口品质的考虑出发,实质上是要为中国寻求一条出路,这与挽救民族危亡的多条出路,如政治的出路,教育的出路,实业的出路是一样的优生学的基本原理出自遗传学,生物在同自然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有遗传、变异、选择或淘汰三种发展方式,后来有人用它来解释社会文化的变迁,就成了优生学潘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民族的强弱问题,认为生物学的解释最不被重视,在讨论近代中国的积弱文化现象,人们一般总是从政治不良,外交失败,生计穷困,教育不普及,帝国注意压迫等文化层次入手,偶尔还有地理现象解释,却没有考虑到民族的生物基础,而一个民族为了长远的发展,先得有比较稳固得生物基础潘借鉴美国学者

7、著作的观点,认为文化的发展是种族、文化和地理的三种因素之和,种族生物因素是最主要的。潘将英文中论述文化及优生最关键的词(adjustment或adaptation)译为“位育”,这两个词一般强调日译的“适应”,位育出自中庸,所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潘认为位育强调了这个概念原有的动静两个方面,强调民族的位育位育问题中的生物团体是中华民族,环境是20世纪的世界,中华民族要面对世界作出积极改变,同时几千年的阅历和经验也能改变世界潘认为遗传、变异、选择或淘汰三种因素影响人口品质,进而影响文化,自然和文化因素同在,中国人的体格特点是千百年来饥馑荐臻,人口过剩造成的。不足在没有相当的火气,没有

8、冒险的勇气;好处在富有一种顺应性,看着柔弱,但在不良的环境中生活能力倒比西方人强。潘主张承认并利用人类的差等现象,培育中华民族的人才。为了深入探求人才形成、转移的规律,潘将历史研究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在历史社会学方面取得了三项研究成果近代苏州的人才,利用清朝的资料,分析人才,认为苏州的人文荟萃,有其地理、生物、文化多方面的原因。许多移民苏州,是爱山水和躲避战乱,血缘也影响家族人才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分析了近代中国伶人受地理、血缘、阶级分布三因素的影响明清两代嘉兴的望族,以13份家谱及会试的履历考察世家的由来,婚姻,盛衰等,结论兴衰周期平均为8.3世,即216年,可见血缘网力量之强潘的研

9、究有欠缺,但利用族谱等开历史社会学研究是创举潘强调“文以载道”,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并到各种青年、妇女组织中演讲。个人认为:潘重视中国文化的特色,引入西方理论分析中国文化,寻找救亡道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过于强调生物性遗传因素,有舍本逐末之嫌二、从社会心理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西方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传入中国较早,欧美心理学派社会学家的思想观点对中国早期社会学家影响较大孙本文、吴泽霖、胡鉴民等就是利用社会心理因素解释社会现象、开展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1927年,孙本文在何谓社会问题一文中尝试以“社会态度”的概念来说明社会问题的起因在社会学ABC及社会学原理等著作中,孙本文始终认为社会学是有关社

10、会行为的科学。“社会行为”具有显然的心理学意味1930年,胡鉴民在社会现象研究一文中指出“社会现象本是另一种实在,有客观存在的价值。但是推究其来源,都是经过人为(主观)而后再客观化的东西”吴泽霖在社会约制一书中指出“谈到社会约制,逃不了心理学的范围,要谈社会约制的工具,也应当在心理方面下手”三、从社会文化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文化学派在欧美社会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早年留学欧美的孙本文、黄凌霜、陈序经、吴文藻、胡鉴民等人直接受文化学派思想的熏陶,回国后大力宣传介绍西方文化学派的思想学说,并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极力推重文化因素的作用。孙本文认为“文化为人类社会普遍的要素,无文化即无社会。人类之所以异于

11、禽兽者,以其有文化。故文化为人类的特产,亦即为人类所不可或离的要素。故文化实为社会成立的基本要素。”吴文藻以功能学派的文化论者而著称。他提出,“现代社区的核心为文化,文化的单位为制度,制度的运用为功能。我们就是要本着功能的眼光及制度的入手法,来考察现代社区及现代文化。因此,也可以说,社会学便是社区的比较研究,文化的比较研究,或制度的比较研究”。社区、文化、制度三个概念,在吴文藻看来,基本等同。陈序经主张“全盘西化”。(阎明171)他对文化的基本观点及重视程度,与孙本文相似,但是他却坚决反对孙本文等人的“取长补短”论。他反对“折中派”和“复古派”,认为文化是一个整体,西洋文化代表世界文化的趋势,

12、的确比中国进步得多。中国的问题,根本是整个文化的问题。为了改革中国的政治、经济、教育,要从文化下手,全盘西化。其他人的观点四、从社会经济因素出发的社会学研究30年代后,在中国理论社会学研究队伍中,注重社会经济因素者不乏其人。吴景超、乔启明是其著名的代表。吴景超1928年从美国留学回来,先后在南京金陵大学和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工作,曾在国民政府任多职第四种国家的出路:第一种国家,人口密度高,但农业人口在总人口数中所占比例低。如英等;第二种国家,人口密度低,农业人口比例也低,如美国等;第三种国家,人口密度低,但农业人口比例高,如俄国;第四种国家,人口密度高,农业人口比例也高,如中国等。一个国家的两大根

13、本问题,一是财富的积累,要使之达到充裕,二是财富的分配,要使之公平合理。第四种国家走出困境的方法:利用资源,改良技术,公平分配,节制人口;发展工业和都市以救济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是发展实业,要使佃农到自耕农,使耕者有其田;阶级三分法(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中产阶级)和新税制来使分配趋于公平总之,第四种国家的出路在于:资本主义的现实状况必须加以改良,而社会主义的理想远景必须逐步加以实现。吴景超主张用渐进、和平的方法,由政府出面,对富人实行累进的所得税、遗产税,并运用这种税款,为广大的劳动者举办社会事业。同时,生产资料也可以股票的形式逐渐社会化。最终实现一种“新社会”或“公平的社会”:人人

14、生活由保障,人人上升机会均等,贫富差距缩小,阶级矛盾缓和。(阎明133)中国工业化的途径:最重要的资本,四个来源,一是现有的工业积累;二是政府取缔投机事业,引导社会游资;三是鼓励华侨投资;四是利用外资。注重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改良。从“新经济”到“新路”:创办新经济新路,探讨“从自由经济与计划经济中找出一条融合的道路”。深受美国经济学家李伯蒙的影响,经济事业依旧掌握在私人手中,但政府用政治的力量来矫正私人自由经济所造成的种种恶果,改善社会经济状况。后杂志被当时国民政府停刊。个人观点:吴的观点总体取向是对的,在今天仍然成立,中间状态是中国社会长远发展的必需,但是在中国现实社会状态中(由于力量对比的悬殊),是以革命和反革命的方式来实现向中庸目标的过渡的。吴的观点和思考对今日中国很有借鉴意义,知识分子为国家发展所作的思考和努力总是会有价值的。第三节中国早期的应用社会学研究一、中国早期的社会实地调查研究社会改造目的下的社会调查,以陶孟和与李景汉为代表,他们相信社会调查是一种从根本上进行的革命。社会调查工作是实现以科学方法改造社会的基础,是建设新中国的一个重要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