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料全_第1页
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料全_第2页
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料全_第3页
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料全_第4页
美国高等教育相关资料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16/16摘要:1971 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高等教育普与化的国家,为美国实现从工业化国家转变为知识型国家奠定了必要的知识和人力资源基础。美国高等教育率先实现普与化,具有原发性和创新性特点,在教育制度、发展模式和政策选择等方面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影响,对世界高等教育普与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示作用。关键词:美国 高等教育 普与化美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末进入大众化阶段,并于70年代进入普与化阶段。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与化阶段,美国用了近30年的时间。虽然美国高等教育深受欧洲特别是英国和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但就高等教育普与化而言,美国模式具有“原发性

2、质”。一、美国模式的典型特点1636 年,英国殖民者在马萨诸塞州创办哈佛学院,标志着美国高等教育的开端。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两次大发展。第一次发生在1870-1880年,美国联邦政府基于当时农业发展进入机械化,工业化将要起飞,需要大批农业专门人才和工程师,就把联邦的土地赠给各地举办高等教育,高校学生规模迅速扩大。第二次发生在 1960-1970年间。由于1957年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政府为了再次取得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领先地位,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教育投入,设立国防教育法案,并运用各种奖学金或贷款吸引大批青年进入高等学校。大学生数量由1960年的3 582 726人增加到 1980年

3、的8 580 887人。美国高等教育发展采取一种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模式。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政策方面负责任;由公立高等学校和私立高等学校共同提供教育产业和服务;学生缴费上学,对国家需要的专业和贫困家庭采取多种优惠政策与资助形式,保障其接受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1多种大学类型美国高等教育普与化的实现载体主要包括三大类:综合大学(研究型大学)、州立大学、社区学院。州立大学在高等教育普与化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为国家研发和高科技服务;州立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中层的服务社会的工程师、会计师等技术人才;社区学院则是为满足广大受教育者的就业准备并为研究型大学和州

4、立大学输送优秀的合格学生。美国社区学院是一种集大学基础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文教服务与成人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满足社会与市民高等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重视制度建设(1)优惠政策:通过大力发展公立高等教育,实现人力资源开发,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2)政策因素:1200万复员军人的就业压力。 (3)推进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美国在其实际拥有大众高等教育之前,就早已经拥有了适应于大众高等教育的结构,这一结构是伴随着二战后的复员军人法案(the GL Bill)开始的,而且仍然在产生作用。在高等教育学士培养方面。美国形成了以公

5、办学校培养为主,公办学校、非营利学校和营利学校共同培养的格局。公办高等教育在美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支柱作用,学士学位的70以上、硕士学位的50以上由公办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同时,美国社区学院是一种集大学基础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社区文教服务与成人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短期高等教育机构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满足社会与市民高等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高进低出模式所谓高进低出,是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高,保持率低、毕业率低。据统计,美国大学学生学习保持率只有 68,即有近13的一年级学生不再继续读二年级。近三年,美国大学学位的完成率也达到近30年来的最低点。2003年,美国四年制大学学位

6、完成率全国平均为 5160,其中公立大学学位完成率为412,硕士学位为 3820,博士学位为4660;私立大学学士学位完成率为545,硕士学位为538,博士学位为646。同时,两年制学院的学位完成率全国平均仅为343。二、美国模式的深度分析美国高等教育率先实现普与化,有其深刻的思想观念、教育体制、发展思路和服务意识等方面的原因。进一步说,由公共属性、市场机制和多样化服务构成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要件。美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1900年,美国人口只有4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到1999,这个比例已高达43。1900年,25岁以上人口中只有27进入四年或四年以上的大学学习;到1999年达到

7、了236。到2014年,所有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将继续增加15-20。1高等教育的公共属性美国高等教育的需要基础是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相结合起来,促进个人在国家发展中得到发展,个人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得以实现,促进全社会共同发展。“我们进而相信,如果可以在个人的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建立起平衡,一个强有力的学习社区就会建立起来。我们希望学院作为一个生气勃勃的学习社会可以成为整个社会的楷模。”“通过有效的学院教育,学生们应该成为有能力的个人,同时也应该致力于公共事业。”在美国人看来,公共教育体制是美国在世界上起主导作用的主要原因,与政府的体制一样重要,比军事实力、企业文化更为重要。美国人不但认为公共

8、教育体制是美国成为世界领袖的原因,而且认为不断的变革与改革对美国保持其未来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至关重要。2公立学位与私立学校相结合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相结合,共同发展高等教育是各国政府的制度和政策选择。美国政府将高等教育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事业,将培养高层次人才作为最大的国家利益,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加速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与化进程。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财政来源主要有学费,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拨款,私人捐赠,销售与服务和财政资助等多种形式和渠道。美国高等学校经费主要来源于联邦和州政府、地方政府、学生学费、私人投入、捐赠收入和销售服务等方面。对比一下美国公立和私立高等学校财政来源情况可

9、以看出,公立学校51的财政收入来自各级政府投入,“市场化”经费收为49,其中学费达到19;各级政府对于私立高等学校的投入占私立学校总经费的 17,“市场化”经费收入高达83,其中学费比重高达42。公立和私立学校财政来源中均有22来自销售与服务收入。3高等教育的市场机制高等教育市场化是20世纪末世界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一种重要变革趋向。正确处理公益性与竞争性的关系,是美国高等教育走向成功和率先实现普与化的至胜法宝。 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定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

10、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公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采用等价交换原则,实行收费入学。美国学生读大学,无论私立或公立大学均需个人付学费,这是个人投资的一面。同时,因不同学校所提供的教育质量不同,所缴纳的学费也存在很大差异。如一流的私立大学,四年制本科生学杂费最高收到15万美元,无名望的私立大学最低只收到1000美元;一流的公立大学,高的收到3000美元以上,低的只收到1000美元,悬殊很大。(2)通过竞争,争取生源。美国大学的经费13来自学生学费,13来自外界社会的赞助,大学本身的经费渠道也是13。(3)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美国大学更加注重教育国际化,积极开拓留学生市场已成为大学创

11、造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4热战与冷战的推动美国是20世纪以来三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最大蠃家。几乎与三大军事战略同时,美国赢得了三次人才大战。1910-1920年、1940-1945 年和1975-1990年是美国大学教育发展的三个快速增长期。美国学者认为:影响美国提升科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为美冷战和军事竞争而增加研究与发展经费,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20世纪后半叶,美国的地位相当突出,以至全世界30的大学生是美国所培养的。5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多样性既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实力所在。教学、研究和服务是美国高等学校和教师的三重责任。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

12、等教育体系的支持。美国有研究性大学,也有社区学院,并在二者之间迅速地出现了一批博士授予院校、综合院校、文理学院和专科院校。科学研究的主体是处于美国大学体系顶端的100所大学,这些学校得到联邦政府分配的大部分科研经费。大学为社会,即为政府、工业、农业和包括工会、公众利益组织与其他组织在的各种特定的利益团体提供直接服务的作用,是美国高等教育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高等教育有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非常不同的功能和结构,进一步说体制和结构创新是美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和普与化的重要因素。美国只有少数大学生修读四年后就取得学位;64的大学生在入学五年取得学士学位,16的学生五年后仍未毕业,20的学生未完成学业

13、就休学。三、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隐忧在高等教育普与化时代,由于教育机会和教育水平不同,人群正在分化,即使是像美国这样教育发达的国家也难逃其运。美国高等教育存在三大隐忧:一是令人担忧的基础教育。美国高等教育十分发达,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教师,高等教育经费也是世界第一。与高等教育相比,美国的基础教育存在差距,在某些美国学者看来,“人们广泛认为美国拥有世界上最成功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最失败的初等、中等教育体系。”与此相反,中国却有良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美国学者达尔尼夫主编的知识经济一书中海德里克史密斯先生甚至认为“投资于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国高中生,使他掌握必要的市场技能,看来比再教育一位不合格的美国

14、高中毕业生更合算(成本更低)。”、二是人群之间的教育差距。在美国,白人、黑人、西班牙裔人群之间接受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比例存在较大差距,人际之间的知识、能力与技能鸿沟不断扩大。美国教育部2002-2007年发展规划将这种危机感上升为“两种国家公民”思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我们国家正逐渐地被分为两个国家:一个 国家的公民具备阅读能力,而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则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个国家的公民心怀理想,而另一个国家的公民则胸无大志。”三是外国留学生下降趋势。争夺、开发和利用国际人才为本国经济、科技和军事发展服务是美国政府维护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长期战略,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吸收了全球近50的留学

15、生。受“911事件”后美国签证政策影响,2005年,在美国大学机构留学的外国学生降低到自197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大学项目的留学生下降了6%,来自印度、中国和日本留学生下降最快,印度和中国正在迅速地建设自己国家的高等教育基本框架,并将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从美国法律教育看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法律教育在许多国家既是该国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通过对美国法律教育几个侧面的观察研究,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加以探讨,以期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有所启发。 一、美国法学院的本科教育 当今世界主要有三类法律教育模式,一种是英国式的本科教育模式,把法律教育作为普

16、通的大学本科专业来进行。当然在这种模式下,法律本科(Bachelor of Laws,简称LL.B.)毕业后,还有不少于一年的法律职业训练,然后才可以执业做律师。其二是澳大利亚双学位模式,学生同时在法学院和另一个院学习,经过五到六年取得法律和另一专业的双本科学位。其三是美国式的本科后法律教育模式,要求学生在进法学院之前必须有一个非法律的第一学位,然后才可以攻读法律“本科”。大部分学生在进法学院之前已有一个其他专业的本科学位,也有一些已拿到其他专业的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把法律教育放在大学本科毕业后进行,这实际上是把法律教育视为一种专业教育,而不是一般的高等普通教育。法律教育实际上是在完成了普通

17、高等教育之后进行的专业教育,或者是第二学位专业教育。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进法学院学习法律的目的并非为了拿高学位,而是为了从事法律职业。所以学生并不在乎三年法学院学业完成后自己要拿的学位叫什么。在60年代以前美国法学院的这种学位也叫法律学士(即Bachelor of Laws),可能后来觉得不好听,对学生也不公平(因为人家已经有一个或几个本科学位甚至硕士、博士学位),因此就将这种学位改称Juris Doctor,简称J.D.。加拿大虽然法律教育的模式同美国一样,但仍然称这种学位为法律本科LL.B.,如果一个美国的、一个加拿大的法学院毕业生到我国找工作,那个加拿大的学生肯定吃亏。国人盲目看重高学历

18、,偏信名称使然。 国对这种学位并没有合适的对应翻译,因为我国以前并没有这种学位,大多译为“法学(律)博士”, 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因为美国律师协会曾经明确规定获得法学院这种学位的人不得自称“博士”,因为美国所有律师法官都必须获得这种学位才可以从事法律工作,如果允许叫“博士”,那么美国整个法律界就都是“ 博士”了。而且一般公众也绝对不会把这些法学院毕业生当成“博士”看待。 当然现在我国设立了法律专业硕士学位,中国日报把它译为Juris Master(J.M.),这类似美国的J.D.。依我看,将J.D.译为法律第二学位或法律专业学位最为准确,这样可避免把它误解为我国传统的学术性的研究生学位教育。当

19、然这样一来,可能学生吃亏,因为在我国,学位高低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直接决定毕业后能否调动工作或迁徙到大城市,实现家人团聚,故关系重大。这种用人制度导致片面追求高学历的不良风气和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实在应该改革。 二、美国法学院的研究生教育 美国法学院真正的研究生教育并非大家关注的兴奋点,“本科教育”即J.D.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而且本国 学生绝少在拿到J.D.学位后再读研究生的。法学院的本科后高学历教育一般有一年制的硕士学位课程(Master of Laws,简称LLM)和三至五年的博士学位(Doctor of Judicial Science,简称SJD),通常只有外国学生攻读这些高学位。硕士

20、学位(LL.M.)是一年制的课程,不用写论文。所以如果我们听说某一个学生一年在美国就拿了硕士学位,千万不要惊讶,因为法学硕士课程本来就是一年。真正的法学博士学位(简称S.J.D或 J.S.D. )要三到五年时间,把关极其严格,近乎残酷,很少三年可以完成。一般法学院都把自己的博士学位搞得非常非常难。 美国人都是实用主义者,除了真正对法律学术研究有兴趣的本国人读硕士、博士学位外,一般学生在法学院“本科”(J.D.)毕业后都马上开始工作挣钱了。再说法律教育在美国人看来是职业教育,学法律的目的不是为了拿高学位,而是为了转行从事法律工作。还有在美国,要想做律师、法官甚至教书,只读法学院的“本科”即足够,

21、而且在绝大多数州,律师资格考试只对有法律“本科”(J.D.)学位的人开放。如果没有“法律本科”,就是拿到法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也不可参加“律考”,拿这些高学位对从事律师工作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用人单位更看重的是法律“本科”教育。如果没有“法律本科”,也是不可以读法学硕士或博士的。可以看出,法律教育在美国是在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后进行的一种非常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本科”教育是其核心和生命。“ 本科生”在数量上也比研究生要多得多。 三、美国法律教育的管理机构 在美国法律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因此法律教育是由美国律师协会(ABA)和美国法学院协会(AALS)管理的,其中主要是ABA,她负责发“牌照”给要开办

22、法学院的大学,规定对法学院的各种软硬件要求。ABA是法律工作者的行会,法学院的“产品”主要是供应给她的,她当然有权利提要求。绝大部分法学院都取得了ABA的认可,获得了ABA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法学院的图书馆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即美国法律图书馆馆员协会(AALL),该协会对全国法律图书馆进行行业管理,规定各种标准规格并定期进行评比检查验收。ABA、AALS和 AALL这三大法律职业团体主导着美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律职业。当然教育主管部门在大学法律教育中也负有部分责任,但不会干涉学院的业务教学。美国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那里教育完全商业化,成为一项庞大的产业。有关教育主管机构只负责发“牌照”,取

23、得牌照后,一个教育机构能否存在下去,主要由市场调节,除非重大违规,主管机构一般不会干涉,因此法学院在办学的方方面面都具有很大的自主权。 四、美国大学教育的层次和入学考试的多样性 美国大学之本科教育。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清楚地分为本科基础教育和本科后高等教育两个层次。以耶鲁大学为例,有一个本科生院叫做Yale College负责全校的本科教育,其专业包括文学学科(humanities)、社会科学学科(social sciences)、自然科学学科(natural sciences)和工科学科(engineering),其中没有法律、医学这些专业学科。本科生院全部从高中毕业生招生,考生要参加大学本科

24、入学考试( 相当于我们的高考)。这样的入学考试很多,都由私人公司来操办,著名的有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被许多中学和大学选用。学生在College里的专业划分不是很细,因为这个阶段属一般素质教育阶段,是打基础的。学生毕业可获得文学学士(Bachelor of Arts,B.A.)、理学学士(Bachelor of Science,B.S.)和一般学士(Bachelor of Liberal Studies,B.L.S)学位。 美国大学之“本科后”教育。在美国,学生本科(College)毕业还不是全部大

25、学(University)学业的完成。学生College 毕业后一般认为还不可以去工作,通常要再念一个“本科后”学院,即School。这种“本科后”高等教育分两种,即本科后的高等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和“本科后”高等职业教育。我之所以没有把这两种教育统称为研究生教育,是因为在中国我们认为本科后的所有高等教育都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不知道还有本科后的高等职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我不再用“大学后教育”,是因为这种叫法也不确切,因为本科College结束后并没有完全结束大学(University)教育, 想来想去叫“本科后教育”(Post-college education)较为确切

26、。 美国大学中的School是指College之后的高等继续教育学院,分两种。第一种是本科后的研究生教育学院(Graduate School),培养传统的真正的学术型的硕士和博士,这些学院是我们最最熟悉、一般交往最多的。这类学院一般招生数量不大。第二种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学院(Professional School),培养各种应用型的职业人才,所授学位不同于传统的硕士、博士学位,而是本行业认可的职业学位。这些职业教育学院通常招生量很大,因为它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同第一种本科后研究生院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不同。 这些School都只面向College的毕业生招生,当然不招高中生,而且每一个Sc

27、hool的入学考试都是独立的,像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都有自己的全国入学联考,评价这些School生源质量不是看College的入学考试成绩,而是看各自在自己的全国入学联考中招生的成绩如何。例如一流法学院在美国法学院入学考试 LSAT中往往能录取到好的College毕业生。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专业学院的入学联考也是由私人考试公司主持的 。 耶鲁大学在Yale College之后,即本科后的学院共有11个,包括文理研究院(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Sciences), 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神学院(Divinity School),法学院(L

28、aw School ),艺术学院(School of Art), 音乐学院(School of Music),森林学和环境研究院(School of Forestr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护理学院(School of Nursing),戏剧学院(School of Drama),管理学院( School of Management)。这些学院中有些是本科后的学术性研究学院,如文理学院等,这些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只授予学术性的硕士和博士学位(Mphil or PhD);其他大部分学院都是本科后职业教育学院,如

29、医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神学院、管理学院等,这些学院主要授予职业教育学位,这些学位不同于学术性的硕士、博士学位。不可以拿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这两种本科后继续教育学院的分别是很清楚的。这些本科后的学院的共同之处是面向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在职人员招生,都是大学后高层次继续教育。 五、与我国大学相关教育的对比 大概由于我国教育不发达的缘故,我们很难在中文中找到恰当的与“College”和“School”完全对应的词 ,而是都笼统地译为“院”。这还不说,最严重的是将本科后的两种性质不同的“院”(School)都视为学术性的研究生院,混淆了这两种不同的本科后教育的界限,结果造成许多误解、混乱和教育资源的极

30、大浪费。我们看到华尔街大街上走的都是硕士博士,就以为他们都是学术型的硕士和博士,其实大部分都是本科后的职业教育学院毕业的,拿的是职业学位,如商学院毕业的大多拿商学院的最基本学位工商管理“硕士”、法学院毕业的大都拿法学院的最低学位即法律“博士”、医学院毕业的拿医学院的最低学位医学“博士”,他们同学术性的博士、硕士有质的不同,因为那些从本科后研究生院毕业的学术型硕士博士们通常都留在大学或研究机构搞教学研究,而鲜有“下海”从商的。 现在国多所重点大学都提出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而且国现在“读硕热”、“读博热”方兴未艾。任何单位和公司也都以有硕士、博士为“水平高”、“素质高”,“科

31、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更使这些热潮热上加热。在国家教育资金十分紧的情况下,在许多人还无缘念大学本科的发展中的中国,我们把大量的资金放在培养学术性的硕士和博士上,而本科的教学质量却每况愈下,教授们不屑于教刚入大学的毛孩子。这实际上是很危险的,这说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畸形的。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现在最迫切需要的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各种各样的熟练专业人才,这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而不是大量的只适宜搞学问的学术型硕士博士。这样的人需要,但在任何一个国家,搞学问的终究都是少数人。 我们把所有的本科后教育都视为学术性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育,没有把本科后的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术教育和高

32、等职业教育,没有把School分为Academic School (Graduate School )和Professional School ,本科后的一切教育都是研究生教育,这使我们浪费了不少教育资源。只是近年来教育部才开始搞专业教育试点,现在全国有了几种专业学位(指非学术性的职业教育学位,并非高学位),即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法律硕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和工程硕士学位等。而且现在评价各种学院招生质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高考,因为我们的大学过去没有本科教育和本科后教育的明确分别,也没有本科后高等学术性教育和本科后高等职业教育之分别,甚至根本就没有职业学院和职业教育,当然也就没有它们各自的入学考试了。现

33、在刚刚起步。对美国高等教育状况的考察报告笔者应美国过程研究中心(Center For Process Studies)的邀请赴美国洛杉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现简要评述此次会议与对美国一些大学的实地考察情况,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启示。在此声明:这里所介绍的某些事例并非都经过详尽考证,仅供参考而已。 此次学术会议的主题是“过程思维与全球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与会者来自美国、中国(包括、与地区等)、加拿大、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一些美国的企业老板由于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浓厚兴趣,也暂时置自己繁忙的商务于不顾,赶来赴会并参与讨论。凤凰卫视美洲台、世界文化论坛、侨报等媒体到会进行了采访报道。美

34、国一些民间教育研究机构,如全球整合教育中心、洛杉矶华人教育项目等也派出负责人赴会。 尤其是小约翰柯布(john B. Cobb)博士和大卫格里芬(DavidGriffin)教授的赴会,极提高了此次研讨会的含金量。他们因在哲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在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依笔者的观察和体验,会议具有如下方面的特点: 一、会风极为严谨,体现了美国人“认真地做事,痛快地玩耍”的一贯风格。每天的会议日程安排相当紧凑,会议地点均要变更,轮流在洛杉矶地区的不同大学进行,以方便中国学者实地考察美国的大学。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交替展开,集体活动与个别交流相结合。虽然使笔者苦不堪言,但也不

35、得不佩服美国人讲求效率和实效的工作作风。这与国一些学术会议质量不高、会风不正形成了鲜明对比。不仅如此,美国学者的幽默风趣和为人谦和的态度也给与会的中国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官本位意识淡薄。在一些美国学者看来,美国的政府官员属于政客,他们常常对之抱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极为反感。认为这帮人经常干一些见不得的勾当,因此,会议主办方不可能邀请政府官员赴会,否则就会降低会议的档次。在美国高校,最受人尊敬的是学术大师,而不是政府官员。当然,如果政府官员一生清白,政绩突出,那么,或多或少就避免了被美国学者当作批评和嘲讽的对象。我们这帮与会的中国学者,虽然多数都兼有一些行政职务,但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只好入

36、乡随俗,彼此间都以先生、博士、教授、老师、女士相称,没有人会提与对方担任的什么行政职务。 至于美国的大学校长,其主要职责是拉赞助,系院主任(院长)的工作则在于进行协调。如果大学校长为社会声誉极高的学者,那么得到学者与社会各界的尊敬也在情理之中,从而有利于拉到更多的捐款。 三、笔者虽然不能完全赞同美国学者发表的某些观点,但是他们的见解却能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我们开拓视野。这里重点介绍格里芬教授等人的观点。格里芬教授不仅在学术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而且也因反对美国政府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政策名扬全国。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

37、1947现代西方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理论家)的过程教育思想,树立全球教育的新理念。这种全球教育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模式,它旨在于追求真理与福祉。办大学的目的在于创造未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教育也是一样,振救世界既是哲学的任务,也是教育的任务。通过战争特别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的战争必将导致文明的毁灭。我们实际上生活在一个不道德的世界,人与上帝的关系变成了王权和人权的关系。我们效仿上帝是因为我们自己也想成为上帝,对王权和权力的崇拜是危险的。世界上就有一个基督教的国家正凭借着自己的强大武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的国家和地区。人性的理念来自于人本身,政府应利用说服来管理和统治社会,以武力来统治世

38、界则与人类独有的价值背道而驰。国与国的关系就是以全球宪章为准则的关系,而不是武力的关系。只有建立了全球,教育才会成为自然的事。这种求真的教育不是为了某些社会阶级试图构建国家利益的教育。而且,全球教育除了寻求真理的教育以外,还应包括道德的教育,这种全球道德教育旨在于寻求、灌输和维护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目前存在的专业性突出的职业教育则与全球教育的理念相违背,因为它增大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利于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他也严厉批评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和教育模式,认为美国对外进行的数百次干涉并不是在促进和人权。在美国,历史教科书只教“有用”的历史,这只是为了促进美国的所谓爱国主义。 对于格里芬教授的上述

39、观点,仅管显现出强烈的批判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未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向。但是,其过于极端的色彩不足以使笔者完全信服,如果考虑到中国的国情,那么,则更使人易产生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印象。全球教育的进程始终与各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当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人们的意识还不足以为这种教育理念的扩散和应用提供坚实基础时,那么,它的作用和影响必然会受到限制,其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之持反对态度。 无独有偶,在笔者向科布博士赠送我校校庆画册、合影留念并到其家中作个人专访时,本人也极力反对中国盲目搬用美国大学的办学模式。认为这是一种非常糟糕的模式,因为这种

40、教育模式的目标在于培养更多的专家,并把知识原有的在体系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学习对象。不仅如此,在这种教育模式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人文精神的教育。作为曾应笔者邀请,到我校和大学作过题为“走出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对立”的讲演的学术大师与格里芬教授的老师,科布博士对中国极为友好,始终关注着我国的发展。他指出,中国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生态环境的保护,完全依靠所谓专家来解决是不现实的,因为它是一个跨学科的难题。只能由人文学者们领导这些专家从事此项工作。对于科布博士的真知灼见,笔者由衷地表示敬意。但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在自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借鉴的目标,中国也不例外,尤以北大和清华

41、等国著名高校为甚。笔者为此次会议提交的论文对此有详尽的阐析,试图说明这种摸仿的必要性与可能产生的弊端,反对任何完全否定和全盘肯定的观点。 问题远不止这些,目前世界高等教育的变革浪潮已经促使人们在更高层次上不断深化对教育的本质与目标的认识。实际上,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在教育的功利化、世俗化与浪漫化、理想化之间摇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前者的体现更为突出,而发达国家,对后者的呼吁则愈发强烈。显然,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教育应尽力追求二者间的融合和协调。然而,迄今为止,二者间的矛盾却令许多人感到困惑。道理很简单,至少在现实生活中,今天的人们愿意接受教育的目的多数仍在于为实现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奠定基础,

42、或者说仍是功利化的目的占主流。虽然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注重赋予教育一种理想化和浪漫化的色彩。因为人们在教育过程中会逐渐感受到美好事物所带来的愉悦。而且,高尚的人性也会借此获得更好的提升与展现。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不能不培养大批的专家,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只是需要指出的是,培养专家(尤其在理工类方面)的过程,也应是通过教育进行人文精神传播的过程。至于人文学家在推动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将更为重要,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会议期间,美国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许多学者包括一些大学校长所极力宣扬的教育理念虽各有特色,但普遍强调: 一是不同国家和民族要相互尊重。我们不可能

43、在任何问题上都能达成共识,但应具有意识,允许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和理念的存在。提倡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人人都要学会倾听,对于别人的观点,可以争论,可以反对,但一定要注意倾听,尊重别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事实也是如此,在会上,凡别人发言,国外学者均能认真倾听,随后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与会者相互切磋,平等探讨,始终洋溢着浓厚的气氛。 二是教育与其它事物一样,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它不仅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也是人把自身的思想融于其中,发挥人类自身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教育与其它事物一样,必然存在着美的一面,我们应善于发现、探索这种美,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欣赏这种美包

44、括世界围文化多元化所产生的美。此外,我们还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赞颂人性高尚的一面,既要讲批判性思维,也要有建设性思维。不如此,就无法最终发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实现和维护人类共同的利益。 三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改革都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使其成为独立的思想家而不是把学生视为学习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授前人思想中的精华,鼓励和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创造的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于培养一个会欣赏美,具有美感的人,仅仅把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培养学生成为会工作的人或者将学生培养为一个摸仿者而不是一个创造者,无疑意味着对教育宗旨的背叛。无论如何,正如怀特海所强调的那样,“教育若不以激发学

45、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不以鼓励这种主动性为归宿,那么,这种教育肯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宗旨就是要造就能动的智慧”。目前在世界盛行的专业教育与我们所追求的真正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只有博雅教育(笔者注:实际上与我国正在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相类似)才是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的过程大体上可划分为泛修阶段和精修阶段。前者使学生得以广泛吸收人类思想的精华,后者使学生有可能欣赏事物具体的美。 教师不应高高在上,应当与学生一起共同旅行在探索真理,发现美的过程之中。于是,教育的主体不应是单一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是其主体性的表现各有不同罢了。所以,高等教育的改革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而且,教育是

46、一种与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一起来滋养生命,使生命更为丰富,人生更有价值。所以,那种盛行于世界许多国家高校的标准化的大学考试模式理应被抛弃。因为它实际上给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遏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扼杀了人性,导致高等教育日趋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国外学者的上述观点已经开始逐渐体现在一些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教育实践之中了。在笔者所参观的红土地大学(University of Redlands),校长、教授和学生们使用得相当频繁的词汇莫过于“谈判”与“倾听”了。提出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对学生在选课过程中的行为确定,如果教师认为这种对课程的选择并不符合学

47、生在今后的发展,那么也要通过与学生的谈判和沟通来达成共识,该校确立的办学理念包括:社会责任与社区服务、良好人生价值观的确立等。因而,该校始终要求本科生必须要有进行社区服务的经历,借此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笔者访美期间,先后参观了南加州地区的罗优拉玛丽蒙特大学、红土地大学、勒湾大学、培泽学院、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商学院和克莱蒙特神学院等,初步了解了美国一些大学的办学模式。如罗优拉玛丽蒙特大学(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为私立学校,收费标准较高。全校学生共计8000余人,其中包括1000余名研究生。学生多为社会上层子女,家境富裕。该校共设5

48、0多个专业,定位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被评为美国西部的名校之一,其中法学专业在全美排名位居前20名,教师主要来源于英美国家,学生则以加州本地的人为主。由于学校间的竞争相当激烈,因此学校力求通过不断改善学生宿舍的生活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以争夺生源。同时校方重视研究办学成本问题。对于那些招生数量过少、投入产出比不理想的专业与时进行调整。该校一年费用开支约2亿多美元,其中学生交的学费占5060%,花费在教授身上的占70%左右。 克莱蒙特大学(Claremont University)由八个学校组成一个办学体系,确立的办学目标为小而精,并声称基本解决了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间的矛盾。所培养的毕业生已经开始在美国

49、政界、商界等领域崭露头角。其中的研究生大学,只招收研究生,共设有八个学院,涉与教育、人文和神学等学科,由于该校神学院在哲学和研究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曾接待了中国国家局局长叶小平先生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钟建华先生的来访。一些中国学生也在此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他们那种勤奋学习、上进的良好学风获得了该校许多美国教授的高度评价。 在红土地大学,校方安排了两名学生分别介绍了他们如何到日本和学习研究的经历。根据与日本和高校达成的协议,双方互派学生,相互承认学分,费用互免。至于学生则自行负责生活费用。学校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对学生到海外的学习项目提供咨询并进行引导。据介绍,该校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到海外学习的经历

50、。该校的办学定位旨在于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对求学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选择,以确保培养质量。虽然该校学费昂贵,但校方也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境和学习成绩提供数额不等的资助。 对于美国的高等教育状况,笔者确属走马观花,实在无力勾划其细枝末叶,然而,此次美国之行,毕竟提供了亲眼看美国,就近观教育的大好机会。既看到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积极的因素,也注意到了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这里不再赘述。英国经济学家:美国高等教育何以如此成功?英国经济学家周刊9月10日一期文章:美国高等教育成功的秘诀。文章主要容如下: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世界上70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美国的大学供职。根据2

51、001年的一项调查,全球大约30的科学和工程类论文以与44的最常被援引的论文出自美国的大学。与此同时,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占比例几乎比其他任何国家都高。为何美国如此成功?显然,原因之一是富有。美国花在每个学生身上的钱是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的两倍以上(在2001年约为2.2万美元,而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为1万美元),而且校友和慈善家也经常向大学捐赠巨资。此外还有历史原因,美国人历来热衷于高等教育。但是,美国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这是其他国家可以仿效的。第一个原则是,联邦政府发挥有限的作用。美国没有指导其大学的总的规划。它不像法国和德国那样,把大学教师作为公务员对待。相反,大学有围广泛的一系

52、列资助者,从州政府到团体,从自费的学生到慷慨的慈善家。埃兹拉康奈尔、科尼利厄斯德比尔特、约翰斯霍普金斯和约翰洛克菲勒等富有的捐助者对高等院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慈善助学之风今日犹在:在2004财政年度,私人捐助者共向大学捐赠了244亿美元。政府的作用有限并不等于漠不关心。联邦政府曾多次介入,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1862年的莫里尔土地赠与法使全国各地建起了“土地赠与学院”。二战后颁布的有关退伍军人的法案使大学变得人人可与。联邦政府还为科学和研究提供巨额的资助。第二个原则是竞争。对大学来说,人人都参与竞争:从学生、教授到篮球队员。教授竞争联邦研究经费,学生竞争助学金或奖学金。这意味着成功的

53、学校也不能安于现状。第三个原则是,实用没有什么不好。罗素曾对他在威斯康星大学遇到的俗务表示震惊:“任何一位农场主的萝卜出了问题,他们就派一位教授去做科学调查。” 美国从来都认为大学不仅仅是象牙塔。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亨利斯蒂尔康马杰曾说,对19世纪的美国寻常百姓来说,“教育是信仰”条件是它必须 “实用并带来红利”。这种对“红利”的强调仍然是美国学院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开创了将学术界与产业界联系起来的传统。美国的大学每年获得的版税和特许使用费超过10亿美元。170多所大学拥有某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数十家大学还经营它们自己的风险基金。美国率先引入了市场化程度更高的高等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正逐

54、渐传播到美国之外的其他地方。它相对于公共事业模式而言有四大优点。第一,它能更好地将公平与择优录取原则结合起来;第二,它更好地形成了一个包括常春藤名校和社区学院在的多元教育体系;第三,市场模式的可持续性远远高于公共事业模式;第四,与只效命于一位主顾相比,为多位主顾服务使大学对自己的命运有更大的控制权。这并不是说,向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体制过渡将是件容易的事。各国将不得不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办法是允许学生贷款。它们还不得不应付伴随新开放的市场而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如何才能防止学术界的“公地”被侵占?如何应对国教育标准的不统一?如何防止彻头彻尾的欺骗,例如贩卖文凭?这些都是严峻的问题。但对大学来说,它们构

55、成的威胁远远小于依靠公共部门拨款时长期“挨饿”。 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第一个特点体现在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在美国,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并存,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社区大学层次分明,营利性私立大学和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界限清楚,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不同层次教育同步发展。在美国4182所高校中,可授予准学位(二年制学院)的1732所,本科学士学位的951所,硕士学位的964所,博士学位的535所。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加州的高等教育体系分为公立和私立院校两类,主要由州政府负责管理。其公立大学分为三个系统,一是加州大学系统,有10个独立的校区(分校),20余万学生;二是加州州立大

56、学系统,有23所学校,40余万学生;三是二年制的社区大学系统,有110所学校,160余万学生。而加州的私立大学系统则由71所院校组成。全加州公私立大学的在校生超过250万,这足以体现加州高等教育的发达。其次,美国非常重视各类大学的定位,政府对公立大学一般也都有明确的定位要求,甚至通过立法来加以规定。大学一旦定位明确后,就成为教职工、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大学力求办学特色,追求学校、学科、专业与培养人才的个性,追求与其他学校的差异,努力打造自身的社会品牌形象。在不同学校之间,形成分工明确、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高等教育体系。还是以加州公立大学为例,加州大学系统,为研究教学型大学,专注于涵盖博士学位层

57、次的教育,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前12.25%;加州州立大学系统,为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授予学士学位,可授予的最高学位为硕士,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的前33%;社区大学主要负责提供学位层次以下的课程,只要是高中毕业生或年满18周岁者都可入学。这三类系统层次分明,定位清楚,各就其位,在每个定位层次的大学中,都有一批定位办得非常好的大学,得到了社会的尊崇。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定位层次不同的大学没有高低贵贱和好坏优劣之分,没有社会地位的高下之分。这与我国眼下高等教育界流行的“升本热”(专科升格为本科),“综合热”(单科性学校争办综合性大学),“研究热”(教学型学校往研究型转变)是一个很好的对照和借鉴。再次

58、,美国高教有成熟的教育认证制度。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是一种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基础的质量保障机制,也是美国高校自我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所学校经政府教育部门批准,具有授予学位权力,只是说明该校在主管审批的事务部门里被正式“注册”,达到举办高等教育的最低标准,但要成为学术意义上真正的正规大学,至少要得到大学同行成立的民间的地区院校认证机构或者其他权威专业机构的认证。只有通过了认证的学校,其学生才能得到联邦政府的经济资助(如贷款、助学金),转学时其学分才能得到承认,因此一般而言,经过认证的学校,其教育质量和信誉是有保障的。这也是美国学生选择学校的重要参考指标。实际上,政府对高校质量的调控机制就是通过

59、经费资助来实现的。教育认证主要由非政府的自愿参加的院校协会或专门职业协会下的独立认证机构负责进行。美国目前有19个大专院校认证机构,另有64个认证医学院、法学院、师院校等的特别认证机构。这些机构实行自我管理方式,独立运作,主要工作是评估学校和专业的质量,协助提高教育质量,并向公众公布所有获得认证的院校和专业。第四,美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高校办学活动是一项耗资巨大的事业,高校办学资金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的发展。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办学经费的筹措,将筹款作为一项事业、一个工程、一门科学来做,设立专门部门,安排专门经费,配备专门的人员,这是维系学校充足的办学经费的重要保证。社区学院十分繁荣在

60、美国公众心目中,令他们骄傲的不仅是一些驰名国际的顶尖高校,还有遍布全国各个社区的社区学院。美国的社区学院类似于中国的专科学校,学制二年,学生毕业后得到副学士学位。社区学院有三大教育职能:一是转学教育。学生在社区学院修四年制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然后升入四年制大学相应年级去学习;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三是社区教育,主要是面向社区成员开展家政、文化、艺术、健美等个人兴趣爱好和生活服务课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社区学院发展迅速,社区学院已占美国高等学校总数和在校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尤其是近几年来社区学院每年招收的新生数已占到美国高校新生数的40%以上;社区学院提供的转学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