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罗汉大爷 谨以此书召唤那些激荡在我的故乡无边无际的通红的高粱地里的英魂和冤魂。我是你们的不肖子孙,我愿扒出我被酱油腌透了的心,切碎,放在三个碗里,摆在高粱地里。伏惟尚飨!尚飨!寻根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及红高粱的相关知识。 2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莫言(1955 )原名管谟业。1956年3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大栏乡一个农民家庭。小学五年级因“文革”辍学,回乡务农近十年。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军1981年开始创作生涯,发表处女作春夜雨霏霏。1984年秋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85年发表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文坛注意。 此后的创作明显受到美国
2、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影响.1986年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反响强烈,被读者推选为人民文学1986年 “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同年从军艺毕业,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开始有报告文学作品问世。1989年秋入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国新一辈极具活力的作家之一。自八十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虽然早期被归类为“寻根派”作家,但其写作风格素以大胆见称,小说中总是充满进攻型的语言。先后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红高粱家族等,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丰乳肥臀等,出版有五卷本莫言文集。红高粱获19851986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丰乳肥臀获有史以来奖金额最高的“大家
3、文学奖”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情节。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旁边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路边埋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武装(国民党系统)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剥皮杀害。节选部分赏析 选文描写的是罗汉大爷,虽然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奶奶”“爷爷”,但是作者对罗汉大爷的刻画,仍然是一丝不苟,很
4、下功夫的。作者开篇即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有些“无聊”的“闲笔”,其实是有伏笔的。随后作者写到县志,写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绝口,至死方休。 而在文本中,刘罗汉几乎没有反抗,被拉到工地干活;面对恶劣残酷的现实,他也忍气吞声;拉走黑骡,因为那是主人的财产(如果他真和女主人有染,足见他对女主人的感情)。由此可见,刘罗汉只是一般的饮食男女(和奶奶的一段韵事可佐证)。他铲黑骡的腿,也并不是“乘夜潜入”,有意抗
5、敌,更没有“铲伤骡蹄马腿无数”(“无数”也有些夸张)。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红高粱情节介绍 红高粱的作者离开了历史教科书的立场,从民间生活方式的直接铺陈中重新构筑历史场景。 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次战事为背景,突出既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也不是国民党领导的军队
6、,却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一支土匪军队,演绎了以土匪和酒家女子间的姻缘为核心的民间抗日故事。这篇小说有开拓性的意义,为90年代以民间立场表现现代民间史的“新历史小说”开先河。 余占鳌在戴凤莲出嫁时做轿夫,一路上试图与她调情,并率众杀了一个想劫花轿的土匪,随后他在戴凤莲回门时埋伏在路边,把她劫进高粱地里野合,两个人由此开始了激情迷荡的欢爱,接下来余占鳌杀死戴凤莲的麻疯病人丈夫,正式做了土匪,也正式地成为她的情人。在红高粱地里,罗汉大爷被日军活活地凌割而死。在余占鳌和戴凤莲的带领下,他们伏击了日寇的汽车。戴凤莲在送饼的路上中弹身亡。痛痛快快地活,痛痛快快地死! 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节选部分的情节。提示:何
7、时 何地 何人何因何事罗汉大爷因压迫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情节罗汉大爷情节梳理一、(1-5)以追忆的方式,交代罗汉大爷被剥皮零割示众。二、(6)交代事情起因:修筑胶平公路。三、(7-36)罗汉大爷被压上工地修路。四、(37-63)罗汉大爷顺利逃跑。五、(64-69)罗汉大爷回去救骡子,铲骡子。结局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 罗汉大爷为什么会反抗,课文哪一情节集中体现了他由顺从到反抗的过程?罗汉大爷在工地无故四次挨打人物 人物次数 长官 罗汉大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背后响起一阵利飕的小风,一道长长的灼痛长官有话好好说,你怎么能动手打人?微笑不语,举起藤条又横着抽了一下他的腰几乎打成两半,两股热辣
8、辣的泪水从眼窝里凸出来,血冲头顶又给了他一藤条气噎咽喉,泪眼模糊在脖子上抽一藤条血肉模糊六神无主像孩子一样胡胡涂涂哭起来反抗意识的描写1 这时一股紫红色的火苗,也在他空白的脑子里缓缓地亮起来.2那股紫红色的火苗时强时弱地在脑子里燃着,一直没有熄灭.3只有那紫红色的火苗灼热地跳跃着,冲击着双耳里嗡嗡地响.4罗汉大爷脑子里的火苗腾一声的燃旺了,火苗把他丢去的记忆照耀得清清楚楚,他记起半天来噩梦般的遭际. 2、 句中的问号、感叹号的连用,表示感情的强烈。罗汉大爷把对鬼子、汉奸的满腔仇恨全都在此发泄到了这两头骡子头上。像罗汉大爷一样的农民未必预先怀着悲壮感投入战争,却以本色的行动完成了悲壮;他们未必是
9、清醒的抗争者、理智的爱国者,却以自己的热血和牺牲维护民族的尊严。罗汉大爷从屈辱和不理解到头脑中升起“紫红色的火苗”,直到怒铲骡蹄的与汝偕亡的决绝反抗,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这种美是悲剧性的,带给人们的是灵魂的颤动。“那个接骡的老头儿还未走,罗汉大爷对他说:你珍贵着使唤,这两头骡子,是俺东家的。”这句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十分疼惜东家的骡子,为下文写逃跑后救骡子作了铺垫。“骡子暴怒地左旋右转,保护着自己的领地。它们竟然认不出主人啦。”这情节有什么作用?明确为下文罗汉大爷牺牲作了伏笔。 二、认真阅读罗汉大爷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 小说文本中的罗汉大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试结合文本分析。 2、如
10、何理解“你怕了吗?畜生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这句话的意思? 3、罗汉大爷的事迹与“县志”(“县志”是作者杜撰的)的记载有出入,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1、作者在文中刻画了罗汉大爷质朴忠诚、勤劳耐苦、坚忍不拔和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 说他质朴忠诚、勤劳耐苦,是因为他是“我家”的老伙计,多年来一直为“我家”不怕苦不怕累地干活。“这是东家的牲口,不能拉。”“你珍贵着使唤,这两头骡子,是俺东家的。”这些话表现了他对“我家”的忠心耿耿。说他坚忍不拔、勇敢抗争,是因为在“长官”无情地抽打之下,“跑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跑回“属于他的那个酒香扑鼻的院落”,重新过上安宁而自由的生活。为救回两头骡子而被骡子踢伤,他
11、愤怒地举起铁锹向骡子铲去,怒骂着“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这充分体现出了他不屈不挠、疾恶如仇的性格。思考探究 2、思考小说塑造罗汉大爷这一形象的意义. 罗汉大爷是中国农民群体性格的代表,他们勤劳朴实,善良坚韧,但为了自己的自由,为了自己的尊严,在国家危难之时,敢于反抗、敢于斗争。顺从反抗忠诚隐忍坚韧善良不屈不饶嫉恶如仇勤劳人物、环境烘托,凸显人物弱点。罗汉大爷是个普通的农民。他为东家做事,眼界小得和一般的百姓没有什么区别。当日本人要牵走东家的骡子时,罗汉大爷表现得低三下四、卑贱低劣,毫无男子汉的刚猛之气。小说里写道:“罗汉大爷一次一次地扑向那个解缰绳的
12、小个子伪军,但一次一次地都被那个大个子伪军用枪筒子戳退。初夏天气,罗汉大爷只穿一件单衫,袒露的胸膛上布满被枪口戳出的紫红圆圈。”罗汉大爷太过软弱,在日伪的枪口下,他敢怒而不敢言,被人骂做“老混蛋”也“一气不吭”;当日本人要他牵骡子走时,他也只能选择屈从。在工地干活这一段,作者进一步对罗汉大爷的窝囊、猥琐做了细致刻画。他挨了别人的鞭子也不敢吱声,受了各种气后甚至还“泪眼模糊”。这哪里有一点英雄的样子?莫言这样缓慢的叙述节奏难免让性急的读者感到憋闷,但正是因为有着残酷环境的充分烘托、铺垫,我们才能相信这样的描写是真实而又刻薄的生活存在。罗汉大爷的弱点因为有环境阴冷的基调而变得可信,也与后文罗汉大爷
13、的反抗形成充分的对照。课文是如何刻画罗汉大爷的形象的?、情节暗示,强化人物成长。罗汉大爷的性格在短短的几千字中是有所变化的。莫言让我们相信,人是环境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罗汉大爷在故事的开端和发展部分,依然是个平凡的农民。他只顾着念叨自己的小本本,要为东家卖命。在监工的皮鞭下,他忍气吞声,对拿着抽人藤条的监工心存恐惧。“罗汉大爷一见这笑脸,脑子立刻就糊涂了。”这种恐惧病症是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产生的,是一个机体正常的人在特定情境下正常的条件反射。但这种恐惧伴着情节的发展逐渐消失殆尽,罗汉大爷在逃跑的中年人的激励下,鼓足勇气逃脱了牢笼。当他为那两头忘恩负义的骡子而激荡起复仇的火焰
14、时,他已经完成了一次人格的提炼和升华。“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罗汉大爷骂的是骡子,但我们从他的语言里明显地能够品悟出另一重人事的含义。因为有了语意双关,我们对作品内容的品读就变得深刻而丰富了。罗汉大爷的倔强在他对骡子处以惩戒时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的血性男儿的秉性得到了充足的刻画。当然,我们从这个情节的暗示里,已经看到了罗汉大爷作为平民英雄刚直勇猛的一面,这是一次人格在危难中的精神洗礼。罗汉大爷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自己的尊严,从而完成了自身由懦弱到奋争的真正成长。、多重对比,打造真实人性。小说为了表现罗汉大爷的真实生存和成长状态
15、,运用了多处对比手法。比如罗汉大爷先前的退缩忍让和后来的刚强勇猛,中年人的果敢机智、奶奶的聪明机警、伪军的凶狠残忍和监工的蛮横无理等等,都可以作为罗汉大爷的成长背景来看待。尤其是这样的多重对比,使罗汉大爷形象的真实性得到深刻的确认,也推动了小说情节的逐层递进式的发展。“那边狗叫人喧,天亮了,从东边的高粱地里,露出了一弧血红的朝阳,阳光正正地照着罗汉大爷半张着的黑洞洞的嘴。”结尾一段描写,成为罗汉大爷完成人格成长与塑造的结论性表述。2“你怕了吗?畜生!你的威风呢?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这些话有什么用意?明确道出了铲伤骡子的真正原因。骡子成了汉奸、走狗、
16、监工的代名词。同时也体现了人物的性格。 3、小说的文本和“县志”都是作者的虚构,但作者偏向文本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战争”“英雄”本来的面目(当然这样的“面目”也是作者自己的判断),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思考吧。环境 鲜嫩的高粱在铁蹄下断裂、倒伏,倒伏断裂的高粱又被带棱槽的碌碡和不带棱槽的石滚子反复镇压。各色的碌碡和滚子都变成了深绿色,高粱的汁液把它们湿透了。一股浓烈的青苗子味道笼罩着工地。不屈抗争的红
17、高粱红高粱意象分析一方面,无边无际的红高粱是作为凸显人物性格的特殊氛围,另一方面又是意象象征。作为红色意象,“红高粱”是生命之火生命之欲的象征,整体而言,是生命强力的象征,是诗一般沉醉、升腾、勃发的生命意志的象征,是先辈们顽强生命的象征。 1、这篇小说的主题 通过对罗汉大爷等农民形象的塑造,讴歌了他们粗野不羁、热烈奔放的生命力和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斗争精神。思考探究检测1.“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我”是一个隔了大半个世纪的事后叙述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形成一种断裂又共时的生命感受。“我”又是一个小说的穿插着,便于叙事、抒情。“我”穿插文中,能够频繁和富有跳跃性地进行时间切换,使时间、空间交叉在
18、一起,产生一种美妙而陌生的诱惑力。 改革开放以后,战争小说进入到了发展创新阶段。许多没有经历过革命战争的作家,以审视与回顾历史的视角,重新挖掘革命战争题材,呈现出与以前革命战争文学作品截然不同的特点,莫言的红高粱是这些作品的代表。讨论:从以下几个角度鉴赏红高粱小说的特点叙述视角语言特色战争视角风景意义 色彩特点倒叙、第一人称回忆方式、叙述时第三人称的使用以“我”父亲为视角,通过“我”父亲的听觉、触觉,近距离展现。民间自发的战斗抗争,呈现一种原生态的悲壮和豪迈。鲜艳红色的大胆使用。一、移出背景。二、暴露真相。3、欣赏视屏“铭记2008”,思考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根”是什么?思考探究“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靠的就是磅礴正气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