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策略_第1页
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策略_第2页
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策略_第3页
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策略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目: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综述学院: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班级:09教育学姓名:李诚玲学号:094010015校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和策略摘要 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校本理念的兴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未来教育发 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评价和考试制度就成为新课改的“瓶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综合素 质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发展功能,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要知道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的问题所在和策略,这样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实现全面发展,为国家挑选精 英之才。本研究通过分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策略,从回顾 展望、以评促育、纳入常规、搭建平台、沟通协商、及时

2、有效等六个方面展开,实现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使学生在校本范围内获得全面发展。关键词校本 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基础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被频频提起。因为 它不仅体现着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而且还担纲着打破升学录取“唯分数论”的旧体制。学 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的基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 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学校的场景性、功能性,为学 生搭建了一个平台,是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发展的良好圣地。在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是的评价不能良好的实施,因此寻找原因是当务之急。一、概念界定“校本”为“舶

3、来词”,其英文为“school-based”,被译为“与学校为基础”、 “基于学校”。学校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基本实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子系统,不论任何 教育改革,到头来必须真正地在学校内扎根、发芽、生长,才能有效地实现教育的革新和发 展。近来备受关注的学校文化重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行动研究等无一不说明在当今的 教育改革浪潮中,学校已被推至到浪尖上,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了重点。.综合素质:从广义上讲,就是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狭义上讲:教 育部26号文件的6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 康、审美与表现.综合素质评价:在当前,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一次考试

4、来对学生的学业进步做出综 合判断,这有一定合理性,也有不少局限性。应该说,科学合理的考试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反 映学生长期稳定的学业水平,但考试难免具有偶然性和误差,一次考试定终身总有风险。学 生平时的学习表现,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自然和全面,为判断学生学业水平提供了大量有用 信息。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总结性评价时,除了要看考试成绩外,还要注意考察学生日常的 学习情况,把学生长期以来的学习表现,作为评定其学业水平的重要依据。学生成长是个整 体过程,是知、情、意、行各方而的复杂变化。必须采用多种方式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 要测量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对学生的动力水平、

5、 思想方法、性格品质等,必须给予充分关注,在考核中有效地体现出来。考核方式应进一步 多样综合(如笔试、口试、行为观察、自我反思、典型作品、心理分析等等),以便多角度 地反映学生的学业进步。同时,在考核技术上要力求简明易行,避免繁琐化、形式化,更不 能因考核评价而分散学校和教师培养教育学生的精力。总而言之,综合素质评价,就是综合 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得到一个结果。二、研究背景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与论文,纵贯国内外的各种研究,为了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主题是进行课程改革,课改的关键在学校。在教育教学中,许多理论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提 供了有利的论据,例如美国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杜威、克伯屈“

6、新教育”思想的论述,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做中学”理论。都无一不体现评价的综合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 的课程改革。在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特点中有,改革评价方式,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评价 方式和考试制度,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局面,以成绩论英雄的局限性。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2邢利红.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我国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探析J, 2011年第9期1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在课程方面提出:“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业时 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付挑战

7、”,最近特别强调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掌握先进而实用 的技术,引导他们把今天的学习和明天的工作密切地联系起来,为今后独立的生活做准备. (伍德威尔逊全国联谊基金会高中学生年一一国家的使命2001年10月). 2001年新加坡课程改革提出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成为勇于革新、善于获取信息、 有创造精神的人,以适应21世纪的需要。.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2002年起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 容,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突出四个方面: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 高国际意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

8、性发展创 造宜人的教育环境;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1.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 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而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 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 民素质的需要。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 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而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9、,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 人才和知识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06-13 )从上而各国的状况,可以看出,为了提高综合国力,人才是关键,因此教育势在必行, 学校就成为教育和改革的重点,改革重在评价,为了很好的进行评价,就要知道问题所在, 从而“对症下药”。二、我国目前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问题管理学上讲,没有评价就没有管理,科学有效的学生教育管理必然需要一套成熟规范的 评价体系与之相配套。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评价体系尚处于初始建构阶段,不同学校不同地区 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突出表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功 能定位过于功利化

10、和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化等方而。.在综合素质实施过程中,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发挥指挥棒的作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逐步使中小学 对学生的评价纪录成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之一”这一点是否能够得到 有效的落实呢?这根“指挥棒”就决定了学生、老师和学校对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视程度。如 果不能落实这一点,依旧是成绩决定一切,综合素质评价就只是空谈,流行于形式,不能发 高凌飕.新课程改革的背景J,课程改革与评价专题讲座2006( 9) 13.挥其有效作用。.对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注重管理。各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管理很是不规范,时常造成

11、资料混乱,连续性差等现 象。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资料一般是由班主任统一管理,没有及时归档,结果多是上 一任交给下一任,代代相传,并且查阅不规范,造成资料的遗失现象时有发生。鉴于这种现 象,综合教育评价的相关资料应当有专人或专门的科室统一管理,定时发放与归档,规范资 料的管理。其次,综合素质评价的资料不能像学籍等资料一样装入学生档案,一般到某一个 学业阶段就结束,下一个学业阶段又重新评价,不具备连续性。.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欠缺科学性目前评价人一般是班主任。虽然班主任作为班的管理者,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一些, 但并不一定深入。有的学生在家里和在学校里表现不一样,面对班主任和其他教师的表现不 一

12、样。这是因为班主任掌握着“生杀大权”,一些学生在班主任而前当然就会刻意地表现好 一些。从这一点来说,不能不说是现行的综合素质评价方式惹的祸。所以不能把评价大权集 于班主任一身,而是应当由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年级主任和家长共同商讨后进行评价, 形成综合立体的评价体系,这样的评价就会更准确一些,也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由于评 价者是人,评价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融入人的情感好恶因素,造成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 缺乏客观性。如何把这种主观因素降低到最低呢?首先,评价人要达到一定的数量,综合众 人意见进行评价,避免过多地融入个人情感、好恶,造成误评。其次,对评价过程中优、良、 中、差的等级如何把握?这就

13、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量化的标准,否则你用你的标准,我用我 的标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又如何保证得了呢?此外,何时评价?每学期评价几次? 一般情 况是每学期末评价一次,好像这就是教师的最终评价,颇有点“盖棺定论”的意味。对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价促发展,而不是要一个最终结论而忽视评价对发展的促进作用。所以, 对学生综合评价的时间和次数要适当把握,每学期应当至少有两次,形成阶段性评价,使学 生通过评价能够及时了解自己,明确努力的方向和改进的措施,发挥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 作用。.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评价的重要作用是改进与激励功能, 实现以评价促发展。而实际上的评价距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14、。因为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重 视程度不够,以及评价的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几乎使评价的基本作用丧失。三、策略与总结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在新课改条件下,逐渐被广大群众接受。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境地, 为了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综合素质评价就成为学校的一个重点话题。作为学校,为了 是综合素质评价能更好的实施,学社得到全面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回顾展望”:引导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每 一个学生都能全而而有个性地发展。但由于人的素质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因 此,评价不是整齐划一地要求所有学生的各个方而和所有素质都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和标 准,而是通

15、过评价客观地判断一段时期以来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发展状态或者某一方面素质的 发展情况,提出学生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强调学生的纵向发展,即学生在原有基 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在进行回顾展望时需要做到:第一,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对待综合素 质评价,确立自我纵向发展的思想意识,能够以枳极的心态投入到评价中,避免出现疲于 应付”、“弄虚作假”的现象:第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在学期初开展“人生规划”主 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掌握适当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学会客观、合理地自我诊断,在明确优势 和不足的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同时,强调发展目标的适切性和可操作性:第三,引导学生 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学会接受教师、同

16、学的评价结果,对照学期发展目标进行自我总结和 评价。二、“以评促育”:以评价为契机和手段实现教育学生的目的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 高,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更多地强调改进、推动功能而淡化鉴定、选拔功能,即通过评价诊 断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和调整的教育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各个方面 有计划、有重点地得到提升和发展。正如美国斯塔弗尔比姆(L .D. S t u ff le beam)提 出的“评价的重要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的重要思想,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时,要注重发挥评价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作用,即要挖掘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在实施过程中,学校要做到两点:第一,发挥

17、评价目标的导向作用。学校在制定学校发展规 划和班级发展计划时要考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评价目标作为一定时期内学生的发展目 标和教育目标,并有重点地规划、设计教育活动。例如,北京巾房山区窦店中心校依据2009 年北京市教委下发使用的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在学校德育活动中寻找与评价 手册中相关评价要素的结合点,制定了 “两个25条”,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少 先队广播、主题班队会等多种形式进行落实;第二,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引导学生、教师、 从不同角度审视学生发展的现状,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帮助学生不断调门现状与目标的差距, 以期有效地逼近目标,从而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如教师

18、可以及时利用评价结果 捕捉教育时机,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点指导、激励学生发展:家长可以了解学生的发展状态, 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学生本人可以透过他人肯定性的评价增强自信,抓住尚未意识到或者 需要努力拓展提高的方面,实现进一步的深度发展三、“纳入常规”:将评价作为学校管理 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而评价也渗透在学校管理 的各项工作中,它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支撑着 学校的发展。只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一,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 的日常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出现“为评价而评价”、“为了应付行政检查而评价”、“评价是

19、 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学习成绩就是考核学生的唯一标准”等不良现象,实现学生的 可持续发展。四、搭建平台:给学生创造展示和表现综合素质的机会和条件。学生的品质、 能力、知识等素质属于内隐的素质,只能通过外显行为或者对某些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来做 出间接性的推断和评价。因此,学校要挖掘学生的潜在发展优势,为他们创造各种表现和展 陈玉琨.教育性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示的机会,搭建广阔的平台,以获取直接的、丰富的、翔实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信息,为客 观评价学生提供依据。学校在搭建平台时应注意:第一,主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避免盲目拔高,要让学生“有话说”、“有事做”

20、:第二,关注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给更 多学生以挖掘自己潜力和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觉得“我可以”、“我能行”: 第三,注重“平台”设计的系列化,学校、班级在学期初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指标有计划地设计活动主题,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学期发展计划,让学生意识到“我还要”、“我努力”。具体来讲,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团、环保社团、生物社团、 话剧社团、辩论社团等,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喜好和能力有选择地参与;也可以通过班会、 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主题的设计来实现。五、“沟通协商”:不同评价主体对评价结果进 行交流、讨论与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不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自我评

21、价和他人评价两种。 不同的评价主体可以站在多种视角下对学生进行评价,从各个侧面获取真实、有效的学生发 展信息,在多主体充分阐述、解释的基础上,对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 论,通过沟通、协商逐步形成共识。各方参与者不仅能通过协商构筑起更多精致、合理的新 观念、新建构,也可以在参与过程中受到“教育”。也就是说,即使评价者最后未能达成 共识,他们(尤其是被评价者)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不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碰撞,看 待问题的方式和对个人发展的理解都会有所变化。在进行沟通、协商时,要注意四点:第一, 沟通、协商的目的是要真实地描述学生的发展状态,不断寻求学生发展中遇到的真实问题的 解决途

22、径;第二,所有参与评价的人都要平等相待,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讨论,避免因角色、 地位的差异使话语权掌握在某些人手里而失去有效沟通的意义;第三,学生自己首先要认真 倾听或者阅读他人评价的内容,并对照自我评价进行分析,对于某些存在异议的评价,学生 可以主动与评价者探讨或者做出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第四,重视和关注沟通、协商的结果。 无论能否达成共识,都需要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强化 或者修正原有的共识,而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深度交流,有针对性地指 导和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六、“及时有效”: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有针对性和有意义的评价,学 校在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时,要

23、特别注重“及时有效工所谓“及时”,是指在学生某一方 而表现出相对过去表现突出、优异或者出现明显下降或问题时,都要及时给予评价:所谓有 效”,是指评价内容的针对性、评价方式的恰当性,即对某个学生的评价要符合该生的实际 表现,不随意夸大或者否定学生的进步或问题C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评价时机选择书 而评价或者口头评价的方式,以及采用当众评价或者私下交流评价的形式,具体以不同学生 的心理承受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中强调及时有效,考虑到了学生的可塑性和发展 的个体差异性,能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引导、调节和改进功能,使评价和 教育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三点:第

24、一,留意观察真实情景下学 生各方而素质的表现,随时记录学生的典型行为:第二,评价的途径多样化,不同评价主体 根据与学生接触、交流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多样的评价途径:第三,评价载体的便捷性,要I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洋.北京:新华出版社,1 9 9 9. 使评价者与被评价者能够通过评价及时进行沟通,减少不必要的繁琐程序和流程。当前,学 校更多采用的是纸质文本方式来记录评价结果,如“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档案袋”、 “学生成长足迹”、“学生评价手册”等,而有些学校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生评价,以 电子方式实现了评价的及时、便捷。例如,北京市2007年开发使用了 “北京市普通高中学

25、 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系统,形成性评价全部在全市统一使用的电子平台上进行,必填 的形成性评价结果必须按时通过网络传输到市级数据庠;终结性评价主要通过积累 的数据库生成”。总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意在激励、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丰富学生的知 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高尚的情操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做好准 备、打下基础。同时,还应注意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借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 评价,诊断自己工作中的问题,进而优化自己的教学,把教师和评估者二者有机结合生成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能孤立进行,它是整个教学评价的一部分,也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

26、到知识与能力、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要有形成性评价,又要 有终结性评价;既要有现状性评价,还要有发展性评价。不仅重视对学生过去、现在的评价, 还要重视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预见,切实做到全方位的统一性。结合起来,做到在评价中反思 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影响着学 生的身心发展,决定着学生家庭的未来走向,必定会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在现实生活 中,片而的考试评价方式,使得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即分数高的是好 学生,分数低的是差学生。僵死的、量化的分数,成了主宰学生命运的上帝,这令只重结果 不重评价方式大行其道。现在,我们要改变这种与新课程

27、观念背道而驰的做法,一定要得到 家长社会的认可。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公开、公正、公平、透明。评价主体多元化 和评价方式多样化使评价处于动态发展中,评价结果及时地反馈给被评价者使其能及时认清 自己,调整自己,这样的评价就能对学生进行持续的动态激励。动态的评价不是终点,而是 起点;不是结果,而是手段;注重的不是评价的终结性,而是其建设性与发展性:不是把人 定格,而是通过观察总结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提供必要的指导与环境把人推向前进。动态 的评价将学生成长与评价纳入良性的互动体系中,将评价纳入学生的动态成长过程中。进行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势在必行,也是素质教育得以推广的有效武器。四、参考文献1边东海,蔡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