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开展问题的分析研究内容提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开展过程中长期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世界范围内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一个国家所属的不同地区,每一个地区下辖的附属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差异。各种不同差异的存在自有其客观必然的一面,但假设任其无节制地扩大,必然加剧地区间不平等、不平衡开展的倾斜度,导致贫富悬殊,地区不安定等消极现象产生。因此,如何使区域经济协调开展,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以安徽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为研究问题出发点,以安徽各市作为研究区域单元,借助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量分析方法,从量上揭示安徽区域经济差异状况,探索区域经济协调开展的根本途径。引言
2、20世纪后20年,中国通过“一局部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带动了全国经济开展,根本实现了小康目标;21世纪的头20年,中国要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走“区域共同富裕的开展道路,能否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开展,仍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难题。我省地处“经济凹地的中部地区,外部承接着“大梯度转移问题,内部又存在着“小梯度开展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重而道远。经过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来的开展,我省经济正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水平获得显著提升,与此同时,省内各个区域开展的不平衡性也变得十分突出起来。就近几年全省各地经济增长态势而言,GDP增长最快的与增长最慢的相差达14个百分点,2003
3、年,人均GDP高者近16000元,低者缺乏3000元,阜阳、宿州等占人口33%的地区的人均GDP缺乏4000元。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在调查研究的根底上,结合实际,就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特别是未来五年的重点建设任务,作出了具体部署。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预期指标是:到2021年,全省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分三步走:2003-2007年为起步阶段,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左右,到2007年人均生产总值到达1000美元以上;2021-2021年为第二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3%左右,到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4、2000美元;2021-2021年为第三步,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21年人均生产总值到达或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实现工业化。分步实现上述战略目标,既要正视区域经济开展不平衡的现实,又要加强区域经济开展协调性的研究。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提出了著名的“木桶原理,其意思是说,木桶由几块木板箍成,它的盛水量是由这几块木板共同决定的,假设其中有一块很短,那么这个木桶的盛水量就被这块短板所限制,其他板块再长也是没有用的,只有加长这块短板,才能增加木桶的盛水量。这一原理生动地揭示出在经济开展这一层面上,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从我省实际情况来看,全省经济好比
5、一个“木桶,17个市好比17块“木板,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不是由那块最长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那块最短的“木板决定的。17市中如果有一个市不能实现预期目标,必然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通过数量分析,找出我省经济开展中的短板,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经济欠兴旺地区开展步伐,遏制区域经济开展差距扩大的势头,从而实现全省经济的共同开展。一、我省经济区域的历史沿革一般而言,区域有三大根本类型:即自然区、行政区和经济区。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具有特定区域构成要素的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将“经济区域与“地区两个概念混用。其实它们既有相
6、似的一面,也有相区别的一面。“经济区域更具有自然经济的含义,界限比拟模糊,经济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经济开展的客观联系;而“地区主要兼有行政区域的含义,界限比拟清楚,经济功能的发挥往往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功能作用,并在历史造就的根底上的比拟有序地展开。可以认为,地区也是一种经济区域,因此有时人们在进行区域分析时,又往往不加区别地使用“经济区域和“地区这两个概念。我省经济区域的划分大体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根据当时的行政区划,我省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布局。三区即两淮经济区、沿江经济带、皖南旅游区;一中心即合肥科教中心。两淮经济区:位于本省的北部,是以淮南、淮
7、北煤矿为中心的布局区,还包括原阜阳、宿县等地的30个县市。该区工业以煤电为主,农业以麦、畜牧业为主。沿江经济带:位于本省的长江两岸,包括芜湖市、马鞍山市、铜陵市、原安庆市、巢湖地区、安庆地区。它的生产特征是:工业以冶金、石化、机械、纺织为主,农业以稻、油、水产为主。皖南旅游区:位于本省的南部山区,以黄山、九华山、齐云山、太平湖等著名旅游区为中心,包括原徽州地区、原黄山市和青阳县。该区的生产特征是:农业以林茶为主,工业生产根底较差,尚未形成明显的专门化生产部门,但旅游资源比拟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展前景。合肥科教中心:即利用合肥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合肥市建设成为我国的科教基地之一。应当说,“
8、三区一中心是基于我省省情提出的战略布局,对日后我省开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第二阶段,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省行政区划发生很大变化,地区改市逐步完成,“地区作为一级行政机构已不复存在。考虑到与全国东、中、西的区域划分相适应把安徽划分为皖东、皖中、皖西三大经济区,其包括范围与各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应。后来,根据形势的变化,在此根底上又提出“两点一线的概念:利用合肥市、黄山市为两点,以长江流域为一线。主要依托合肥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优势和黄山市的旅游资源,利用长江的交通优势,开展安徽区域经济。第三阶段,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国范围的“经济圈、“经济带、“增长极不断涌现,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要求,我省
9、经济开展战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般认为,全省可划分为四个经济区,即:合肥经济中心及其辐射区,包括合肥市及其周边地区;皖江经济区,包括芜马铜等沿江城市;皖南旅游经济区,包括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景区;皖北经济区,包括两淮、阜阳等皖北6市。上述经济区域的划分考虑自然条件和开展条件的相似性,其地理边界往往是比拟模糊的,研究起来往往缺乏必要的根底数据。而这样划分的经济区域更易受到人们认识变化和政策调整的影响。为了便于直接从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中获得各方面的数据,运用现代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我们把研究对象定位为:省辖市。通过选取假设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把不同市划分为:经济兴旺、经济较兴旺、经
10、济欠兴旺、经济落后等不同类型,分析安徽经济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经济开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开展的途径。根据可行性和指标选取的原那么,我们选取了“人均GDP、“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等10个指标,以这10个指标综合反映2003年市级经济状况,然后按照经济状况的相关情况对各市进行分类,划分出各类经济区。按地区的本质关系来分类,消除了传统划分方法中的地理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更能反映差异的实质。根据这一思路,以各市为根本地域单元,采用多元统计分析理论,对安徽省17个市进行聚类分析。表一:2003年安徽省各市经济指标一览表市名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GDP(%
11、)第三产业增加值GDP(%)人均GDP单位:元/人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额/GDP单位:美元/万元进出口商品总值/GDP单位:美元/万元人均财政收入单位:元/人劳动生产率(单位:元/人)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元/人)合肥市1187810720淮北市84196541亳州市46433538宿州市62153725蚌埠市91396269阜阳市49722611淮南市121418081滁州市70406935六安市64333127马鞍山市1283615638巢湖市62135481芜湖市1150012786宣城市81997553铜陵市1459714921池州市82124876安庆市711552
12、99黄山市95487380注:以上数据根据2004年安徽统计年鉴上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编制根据表中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计算,结果如图2-1所示。图1:安徽各市经济区域划分的聚类树形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安徽省内十七个市可以划分为四类:第一类地区:合肥市、芜湖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这类地区是经济兴旺的综合性地区简称经济兴旺地区,这一类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较高,在10000元/人以上。而且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对外经济联系也较为密切。第二类地区:淮南市、淮北市、黄山市。这类地区是经济特色区,淮南与淮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著名的两淮煤矿就在这一地区,属于北方平原地区。而黄山是著名旅游景点,第三产业比
13、重在全省最高。第三类地区:安庆市、池州市、巢湖市、蚌埠市、滁州市、宣城市,共六个市,是经济欠兴旺地区。第四类地区: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这类地区是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均GDP在4000元以下,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很低,第一产业比重较高,分别为35.1%、42.2%、31%和37.8%。二、我省区域经济差异状况分析1、四大经济区的经济现状差异根据上述地区划分方法,我们选取2003年四类地区“GDP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元/人等项指标进行比拟,以直观地反映各类地区经济开展现状及其差异见表二。表二:2003年四类地区GDP情况比拟地区类别范围占全省总人口比重%占各市GDP总和比重%GD
14、P平均增长速度%人均GDP水平元/人一合肥市12286马鞍山市铜陵市芜湖市二淮南市7366黄山市淮北市三宣城市6035滁州市蚌埠市巢湖市安庆市池州市四宿州市3180亳州市六安市阜阳市从各类经济区占总GDP的份额来看:合肥等一类经济区,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不到14%,GDP占各市GDP总和比重接近30%;淮南等二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8.78%,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11.23%;宣城等三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35.35%,占各市GDP总和的比重为37%;而阜阳等四类经济区,占全省人口42.21%,GDP占各市GDP总和比重仅为22.64%。一类地区的GDP份额与人口份额之比是2:1,二类地
15、区两者之比大于1,三类地区两者之比大体相当,而四类地区为1:2。由此可见,一类地区的经济实力比四类地区强得多。从GDP的平均增长速度看:一类地区为14.01%,二类地区为9.26%,三类地区为7.42%,四类地区为2.64%。其中一类地区与四类地区相差超过9个百分点,可见增长水平的悬殊程度。再从人均GDP水平来看:一类地区人均GDP为12286元,二类地区人均GDP为7366元,三类地区人均GDP为6035元,四类地区人均GDP仅为3180元。其中一类地区与四类地区相差3倍以上。综上所述,我省地区经济开展现状是:占人口近14%的地区经济开展水平最高,而占全省人口超过40%的地区经济开展比拟落后
16、,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是显而易见的。2、经济开展水平系数显示各市差异十清楚显经济开展水平系数是通过对人均GDP等十项指标进行打分,根据各项指标的得分,借助现代统计方法进行综合计算得出的一种系数。通过计算17个市经济开展水平系数并进行排序见表二,得出的结论与聚类分析结果根本吻合。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等一类地区经济开展水平系数较高,其中以马鞍山最高达;革命老区六安、以及皖北的宿州、亳州、阜阳等四类地区经济开展水平系数较低,其中阜阳最低为。表三:各地市经济开展水平系数及排序排 序地市名称系 数1马鞍山2铜陵市3合肥市4芜湖市5淮南市6淮北市7黄山市8蚌埠市9宣城市10滁州市11池州市12巢湖市13
17、安庆市14六安市15宿州市16亳州市17阜阳市3、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指标显示差异水平呈扩大趋势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测量由差异指标给出如表三列示,差异指标可以是绝对数,如极差;也可以是相对数,如加权变异系数。我们选取19802003年期间的各市人均GD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其极差、加权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见表三,进行观察比拟。从中可以看出:绝对差异呈总体上上升趋势图2,198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元,差不多是同期均值的2倍;2003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元,是同期均值的2倍多。表三 单位:元年 份均值加 权加权变异最大值最小值极 差标准差系数%80年85年90年91年9
18、2年93年94年95年96年97年98年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注:人均GDP按人口总数计算。图2由加权变异系数%看相对差异呈现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图3。80年代初,相对差异曾经逐步缩小。由于我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农村改革发端于我省,那一时期农村生产力获得前所未有的迸发,全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曾经超过50%。现阶段一些相对落后地区一产比重较大地区当时由于农业的快速开展,相应缩小了与经济较兴旺地区的差异。91年由于遭受水灾,差异变大;93年相对差异到达峰值,后差异渐趋缩小;9499年步入平稳期,加权变异系数维持在3742%的相对较低水平;进入2000年后差异呈上升趋势,
19、2003年到达54.77%的最高值。图34、基尼系数显示进一步向不均衡方向开展为了从不同角度反映19802003年各市人均GDP的差异趋势,我们尝试通过计算其基尼系数来加以观察比拟。基尼系数是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是对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测度,其计算结果的判断标准不能简单的移作人均GDP差异判断标准,这里我们取其趋势比拟,不作差异程度判断。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如表四:表四年 份基尼系数80年85年90年91年92年93年94年95年96年97年98年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图4将图3与图4进行观察比拟,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差异趋势保持高度一致,这无疑有助于我们对差异状
20、况的进一步确认。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和计算经济开展水平系数可以看出,阜阳市、宿州市、六安市、亳州市四市属于经济比拟落后地区,是我省区域经济开展中的“短板;从区域差异的相对变化趋势来看,有起伏,但近年来有逐渐上升趋势,区域经济开展的不协调有所加剧。三、我省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现代统计分析说明,我省经济区域大体呈现四个类型,而且开展的实践也印证了经济兴旺地区、经济次兴旺地区、经济欠兴旺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明显特征。什么原因导致了经济开展中区域经济差异没有缩小反而扩大?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自然根底差异不同经济区域差异,自然根底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自然根底包括了区域所
21、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包含于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自然要素如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这一因素是先天的而不易改变,从一定意义上讲,对区域经济开展起重要根底作用。上述分类的一类和二类地区中除合肥以外,其他市分布在沿江平原圩区、淮北平原中矿藏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皖南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域,三类与四类地区集中分布在江淮丘陵地区和皖西丘陵地区。一类地区中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濒临被称为“黄金水道的长江有人测算,一条长江航线相当于12条铁路的运力,得地利之便。加上原有的港口、码头等岸线设施以及后期桥梁等根底设施的兴建,为这些地区开展带来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而且这些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临近经济兴旺的江苏省,经济上受其影响不言而喻
22、。合肥是安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自然十分便利,具有独特的优势。相比之下,三类、四类地区就不具备一类地区的优势。四类地区的阜阳、亳州、宿州、六安,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从农业生产条件来看,这些地区土壤较为贫瘠,水资源缺乏,光热条件也不如沿江和江南地区,旱涝灾害时常发生。2、历史差异历史差异可以说是由于区位差异而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的一种积淀,这种差异是长期形成的,很难一朝一夕加以改变。历史上,安徽经济开展就很不平衡。宋代以来沿江江南地区的经济较为兴旺,我省的手工业、采矿业、金属制造业以及商业主要集中在这里。从一类地区的几个城市来看,芜湖是近代长江下游地区工业的发祥地之
23、一,1876年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后,粮商云集,形成当时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20世纪初,芜湖工商各业开展到百余种,商店有五六千家,数量之多,为皖之冠,成为长江下游以内外贸易为主的商业港口城市。马鞍山凭钢立市,铁矿开采历史悠久,秦汉时这一带即因盛产铁而著称。铜陵是中国古铜都,其矿山采掘、炼铜和铸器活动,始于商代早中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相对而言,其他市工业根底比拟薄弱,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四类地区的阜阳,1949年仅有8家酿酒、卷烟、蛋类加工等企业和76个家庭手工作坊,大多数工业行业一片空白。老区六安1949年仅有工业企业159个,多是简陋的小锅厂、小木厂及生产铁木竹农具等手工业。从国
24、民经济结构来看,建国以来农业的开展速度较慢,而工业部门的开展速度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尤其是第一,第二地区的开展速度最快。从生产力布局看主要集中在第一、二类地区,这些地区工业投资多,根底好。八十年代初期的“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强化了这些地区的优势地位。三是第一、二类地区充分利用了改革开放以来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在资金投入上远远高于第三、四类地区,从而进一步取得了领先优势。3、人口文化素质的差异世界各国经济开展经验说明: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的人口素质普遍提高,那么该国或地区的人力资源的质量也会相对较高,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其劳动效率和对经济增长的奉献一般也较高,从而该国或地区的人均产出水平也较
25、高;反之,人口素质低、劳动力素质低,人均产出水平和和收入水平较低。反映文化素质的主要指标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文盲率等。我们选取这些指标与各市人均GDP的截面数据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五所示。表五:各市人均GDP与文化素质的相关系数年份文化素质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1982年1990年1993年1994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3年从表五可以看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人均GDP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且2003年与1982年相比,相关系数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这一局部人口比重对人均GDP
26、增长的作用程度最大。随着经济开展水平的提高,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与人均GDP之间的相关系数呈下降趋势。说明这局部人口对人均GDP增长的作用程度越来越小。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GDP呈负相关,而且随经济开展水平的提高,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呈上升趋势。说明人口文化水平低,所起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总之,经济开展水平的上下与文化素质是密切相关的。以2003年全省各市“每十万人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人口这一反映人口文化素质的指标来看,四类地区差异是比拟明显的:一类地区的合肥及芜马铜地区每十万人口中高中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人口均超过一万人,而四类地区这一指标普遍较低,其中阜阳、亳州两市缺乏五千人。4、资金投入
27、的差异资金投入水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经济兴旺的第一、二类地区工业根底较好,地理位置优越,资本的边际效率相对较高,因此,为了追求总体开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不仅国家投资重点大幅度向经济兴旺的第一、二类地区转移,而且经济兴旺的第一、二类地区还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国外资金。这里我们选取“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这个指标来反映各市阶段年的资金投入差异分布及变化情况见表六。表六:各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位:元/人地区类型范围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一马鞍山市2920铜陵市4398芜湖市3470合肥市3254二淮南市6731670黄山市2133淮北市1736三宣
28、城市511334滁州市1205蚌埠市861636巢湖市261553安庆市1191池州市281375四宿州市788亳州市745六安市133684阜阳市25633由表六给出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1999年、2003年的横向考察,第一类地区和第二类地区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都远远高于第三类和第四类地区。特别是到了2003年这种绝对差异非常明显:一类地区的合肥及芜马铜4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9000元之间;而同期的阜阳、六安等四类地区仅在千元左右。可见,这种资金投入的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开展的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上只是其中几个主要方
29、面。如何看待区域经济差异,不能孤立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原因,而无视其他方面的原因。应该说,区域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有些原因在某一特定时期可能是主要原因,但随着社会经济开展客观条件的变化,有可能转化为次要的原因,因此,在分析和理解区域经济差异时,要全面地、联系地、开展地看待各种因素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寻求区域经济协调开展的途径。四、我省区域经济协调开展的根本途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省区域经济开展的不平衡性是显而易见的,其成因也有多个方面。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阜阳等四类地区是我省经济开展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中的“次短板“短板和“最短板。只有分别增加这些板的长度,才能提高
30、我省经济的总体开展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协调开展就是逐步缩小差距的过程。由于市场经济开展中,市场对资源配置起主要作用,缩小差距不能牺牲兴旺地区经济利益,而只有通过加快落后地区的开展来实现这一过程。因此,加快阜阳等皖北城市的开展,加快老区六安的开展,是实现区域协调开展的战略重点。一发挥区位优势,着力培育皖北中心城市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省“三区一中心战略布局开展实践来看,作为区域中心的城市经济优势地位已经根本确立。如我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合肥市当时属“一中心,皖江地区的马鞍山、芜湖、铜陵诸城市当时属沿江经济区中心城市,皖南地区的黄山市包括原徽州地区、原黄山市,当时属皖南旅游区经济中心,皖北地
31、区的淮南、淮北市属当时两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通过多年的开展,已经分属一、二类地区的经济兴旺和次兴旺地区。固然,这些城市能够获得今天的开展局面,与其先天的优势条件分不开,但客观地讲,与政府的长期培育是分不开的。如在根底设施建设、资金、工程安排、市场布局、教育、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都有所表达。客观上也造成了与非战略地位城市的经济差距。当然,这是由生产力布局的优位效益原理决定的。淮南、淮北、蚌埠、阜阳、宿州、亳州等六市,经济水平总体上不高,而阜阳、宿州、亳州三市经济开展更为落后。这些城市为什么随着全省经济开展不断加快而显得更加落后?主要是自然根底和历史等这些带有先天性质的因素,一般不易改变,即
32、使改变也非常缓慢。而“人口文化素质、“资金投入水平那么具有后天的性质,只要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的。但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资金投入水平增加与经济开展水平互为制约因素。高水平的人口文化素质以及高水平的资金投入必然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开展;反之,经济开展水平上去了,也就有足够的财力用于教育投入,吸引各方面人才,最终提高人口文化素质;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投入,最终提高资金投入水平。但这些地区本身是典型的大农村小城市,根底实在太薄弱,根本不具备区位优势。因此,这些地区经济要想尽管开展上去,跟上全省平均开展水平,靠其自身积累来解决提高人口素质和资金投入水平是不现实的。设想一个没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城市,谈
33、何加快开展?所以,加快经济不兴旺或落实地区的开展,更需要借助外力,实施类似中央采取的西部开展战略。政府责无旁贷的是外力的授予者。二十多年来,我省实施的“三区一中心战略也好,“二点一线战略也好,无疑不是进一步强化了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那些自然条件好、工业根底好、开展潜力大的城市,得到了更多资源,开展更快,而那些相对处于劣势的地区,丧失了作为中心城市的时机,无疑失去了一次大开展的机遇。我省皖北地区属于相对劣势的地区,往往工业根底薄弱、农业人口较多,而且这些城市同属于松散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开展的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城市中缺乏一个集聚力和辐射力较强的龙头,经济开展缺乏凝聚力。生产布局学认为,一个地
34、区的中心城市,通常是工业最集中的地方,是全区的交通运输枢纽、商业贸易中心,科学文化事业也比周围地区兴旺,城市在经济开展中起核心作用。按此理论,皖北六市中没有哪个城市与此完全吻合,说明皖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心城市。正因为如此,需要政府着力培育,把培育新的皖北中心城市上升到一个战略高度,解决其自身没有方法解决的问题。根据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那么,我们认为皖西北的阜阳市应优先考虑。这是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的:第一,木桶中的“最短板迫切需要加长。阜阳人口众多,全市900万人口占全省14%,其中农业人口占90%以上,该市在全省经济最为落后,2003年人均GDP缺乏300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40%,与最
35、高的相差竟5倍!可以说,阜阳不富,全省难富,解决阜阳问题最为迫切,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第二,战略布局平衡要求。阜阳是安徽的西北门户,西临河南省,周边无经济特别兴旺城市,不具备享有外来辐射的条件。我省区域开展战略实践已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部有合肥、南部有黄山、沿江有芜马铜诸城市构成安徽经济开展的三大“增长极。而人多地广的皖北似乎缺少一极,或者说未能形成一极。皖北地区向来被人们称为“有问题地区,如农业人口比重大,旱涝灾害频繁,财政困难,资金投入小等等,靠其自身的努力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治标,还是治本?是输血,还是造血?这无疑是一个根本的战略问题。我们认为,与其撒“胡
36、椒面,分散财力,不如集中财力,寻找突破口。作为与皖南相照应,选择阜阳入手,应该值得考虑。第三,交通枢纽地位为塑造中心城市提供重要的根底。阜阳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京九铁路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在境内构成每百平方公里公里“米字型框架,直接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形成八线引入、五路交汇的铁路网,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4C级阜阳民航机场可起落大中型客机,已开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线。拥有每百平方公里公里公路的陆路主干道,东连京沪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山东东营至香港高速的重要组成局部阜六高速公路将于2
37、006年建成通车;合阜高速公路也将在“十五期间建成通车。境内淮河、颍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条航道可入江达海,是中原通往华东的水运要塞。虽没有重要的江河湖海可以凭依,但独特的交通优势,提升了阜阳资源优势、本钱优势的价值品位,无疑为塑造皖北中心城市提供最重要的根底条件。第四,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可为开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大量原材料。全市盛产小麦、水稻、红薯、棉花、玉米、大豆和蔬菜、水果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薄荷、桐木、山羊、皮革、兔毛和肉类生产基地。阜阳粮食年产在340万吨以上,油料10万吨,蛋、奶、鱼、肉75万吨,这些都是亳州、淮北、淮南、宿州、蚌埠等周边城市难以企及的。立足于农产品资源丰
38、富的特点,选择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为区域经济开展的支柱产业;以农业产业化为前提,以大流通、大商贸、大市场为手段,走以农促工、以农促商、以工商带农的开展之路;坚持走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支农工业为主导的轻型化之路,重点开展酿酒、粮油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第五,丰富的矿藏资源,可将阜阳塑造成新的能源基地。阜阳矿物资源储量可观,已探明地下煤储量达80亿吨,境内5000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油属于战略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紧缺性资源。近年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我省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需求增长迅猛,导致能源生产的增长难以满足需求,缺煤、缺电、缺油,能源供给全面紧张,能
39、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开展的重要因素。2003年末能源库存总量比年初下降22.2%,其中原煤库存下降20%,能源供给紧张。在生产连续数年增长的同时,各主力矿区的产能接近极限,如淮北一些生产矿井采区接替紧张,其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大局部矿井分布在闸河老区,目前主采区都已延伸至二、三水平,煤层赋存条件较差,储量锐减,生产能力已经发挥到极限,采区接替十分紧张,局部矿井可采期低于国家规定。就淮南市现有矿井可采掘条件看,生产能力也根本接近极限,如已接近资源枯竭的谢一矿、新庄孜煤矿和新集煤矿,进一步提升产量已较为困难,淮南矿业集团公司所属的张集、谢桥、潘一、潘三等矿区虽有望在加大技术装备的根底上突破设计生产能力
40、,但深部开采的采掘工作面因瓦斯治理的压力加大,按现有的技术条件,短期内煤炭产量也难以大幅提高。在此情况下,建设新的矿井,增加煤炭开采能力已是比拟迫切的问题,阜阳可利用这样的战略机遇,开展煤炭开采和电力生产,并以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开展。第六,有大量充裕劳动力,为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廉价资本。目前阜阳有500万劳动大军,虽然每年有不少外出务工,但仍有300万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或通过城市化加以吸收。人口多虽然稀释了资源和经济开展的人均水平,但也是经济开展的一种潜在人力资源,无论是农副产品加工,还是煤炭开采,都需要大量劳动力。第七,文化底蕴深厚。阜阳历史悠久,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这里是春秋时期政治家
41、管仲故里,诗人嵇康的桑梓,其周边地区产生老子、庄子等名播千古的重量级历史人物。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曾巩、苏轼曾在这里为官多年。区内古迹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辉映。除此之外,区内还有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的颍州西湖,先后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署命名为“全球500佳的颍上县小张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园风景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为当地开展旅游业提供必要的根底。二增强合肥辐射力,携老区走共同富裕道路革命老区六安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人口近670万,仅次于阜阳市,居全省第二位。六安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又是贫困人口较多的地区,据监测,2003年该市仍有贫困人口万人,贫困发生率为5.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为全省之首。虽经多年建设与开展,经济总体水平仍然不高,2003年人均GDP刚过3000元,缺乏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经济开展水平系数为,与阜阳、亳州、宿州同属经济不兴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货物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合同协议
- 2024年医疗健康数据保护合同
- 2024年企业订餐服务协议范本版B版
- 2024年度金融服务合同金融标的及服务项目2篇
- 2024全新担保和保证合同下载
- 2024专业钢琴租赁协议模板下载版B版
- 2024家用防盗门采购协议详细样本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出版合同:图书出版与发行2篇
- 2024年图书定制印刷标准协议版
- 2024年度国际货物贸易代理与物流服务协议
- 《MATLAB编程及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 2024榆林粮食和物资储备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广东开放大学2024秋《形势与政策(专)》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我的白鸽》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2024年高中英语衡水体书法练字字帖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2022年10月自考12350儿童发展理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2024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