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1页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2页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3页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4页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为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 , 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 支 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 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按照“五规” ( 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计划、城市 总体计划、 土地利用总体计划、 生态环境计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 施计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 ,产业集群发展 ,资源集 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 , 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 ) 、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 , 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 , 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 型创新发展工程 ,着力提升集群集聚、 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 ,着力 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

2、和服务管理能力 , 加快产业转型 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 , 提高吸引力、竞 争力、带动力。(二)发展目标。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 ,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 支撑 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总量规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元 , 增长 12%;主营 业务收入力争超过 5万亿元,增长 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 2 万亿元,增长 15%左右。集聚发展。主营业务收入 500 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 20个, 千亿元以上的达到 5 个 ; 二星级及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 45 个 , 其中 三星级及以上的达到 10 个左右。集群培育。依托产业集聚区 , 全省形成 140

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 省辖市形成 18 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节约集约。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 , 规模以上工业综合 能源消费量下降 1%左右, 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吸纳就业。全部从业人员超过 450万人, 新增 20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 XX行动纲要,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 培育新的增长动力。突出发展优势产品。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升级工程 , 重点 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 ,建设 10 个试点示范 类项目、 100个创新引领类项目和 1000个传统技改类项目 , 开发一批 升级换

4、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组织开展产业集聚区重点企业摸底调 查,全力做好要素协调保障工作 , 支持有订单、有效益的企业扩大生产 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区产销、银企、用工对接 , 全面 提升投产项目达产率 , 促进新的有效产能释放。培育新的增长点。鼓励拥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产业集聚区在做 大做强现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 , 积极发展市场容量大、需求弹性小的 技术劳动复合型产业 , 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集群。支持基础较好、 优势突出的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龙头企业 , 加快发展智能装备、智能 终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 引领带 动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加快推进企业重组。以增

5、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点, 推动骨 干企业开展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的并购重组 , 形成一批行业优势企 业, 提升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 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区闲置厂房、 设备、 土地等资源 , 积极引进具有品牌和营销网络优势的企业 , 通过收购、租 赁、合作、兼并等方式 , 迅速形成一批有效产能。(二)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大力实施“百千万”亿级优势产业 集群培育工程 , 提升竞争优势 , 打造区域品牌。推动重大集群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建设服务督导 , 协调解决突 出问题 , 推动 1400 个亿元以上制造业集群项目建设 , 力争全年新开工 500 个, 建成投产 450 个。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和

6、专项建设基金 , 集中使用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基金 , 重点支持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完善 集群配套体系项目建设。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 , 完善部门 和地方协同监管机制 , 提高项目审批监管效率 , 加快推进计划新开工 项目前期工作 , 争取 10 月底前全面完成联审联批任务 ,11 月底前全部 开工建设。突出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建立以省辖市为主导、县 ( 市、区 ) 联动推进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作机制 , 制定千亿级产业集群年度 专项方案 , 确定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 , 引导推动千亿级产业 集群快速发展。 做大核心集聚区产业规模 , 按照适度差异化发展原则 , 优先布局整机项目和

7、龙头企业 , 增强产业辐射带动和产业链引领功 能。推动关联产业集聚区协同发展 , 重点提升加工组装、零部件制造 和产业配套服务功能 , 力争形成上下游衔接的区域产业链。建设区域产业创新中心。 按照省统筹布局、 省辖市计划实施的 原则, 围绕提升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水平 ,开展区域产业创新中心试 点。加大省先进制造业大省专项资金补助力度 , 重点支持龙头企业联 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团队、高校院所 , 启动实施一批集技术研 发、研发外包、检验检测、展示交易、教育培训、市场推广、金融支 持等于一体的示范项目。(三)提升创新发展水平。以创新平台和科技专项为抓手 , 集聚创 新要素资源 , 促进科技成

8、果转化 , 创新业态模式 , 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核 心区。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加快研发创新平台在产业集聚区的布局 , 实施大中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 ,力争新建 100 家省级 研发中心和 10 家国家级创新平台。完善产业集聚区协同创新机制 , 在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 创新药物等优势领域组建一批产业技术 创新战略联盟。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 , 建设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 留学生创业园、 区域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专利孵化中心等各类 孵化器,打造一批“双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示范基地,力争全年 新建 30 家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聚焦我 X重大战略需求和

9、产业化目标 , 突 出破解“三个对接” (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双向对接 , 矿产资源与终 高端制成品双向对接 , “城市矿山”与再生制品双向对接 ) 产业链关键 技术制约。以产业集聚区企业为主体 , 进一步优化专项产业布局 , 加大 项目支持力度 , 在高端智能装备、新型功能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 重大科技专项 , 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带动形成一批新兴产业和产业集群。推进业态模式创新。落实“互联网 +”行动实施方案 , 实施业态 模式创新引领行动计划 , 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龙头企业智能化改造项 目,培育 3家以上智能工厂和 10家以上数字化车间。加强工业互联网 设施建设布局和示范推广 ,

10、 推进汽车、装备、电子等重点行业云平台 建设, 开展“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推广众包、云设计等网络化协 同制造模式 , 促进线上线下协同创业创新。提升开放招商水平。以需求升级趋势为导向 , 强化针对性招 商引资 , 创新模式 , 优化环境 , 提高成效。明确招商重点。围绕优势产业集群培育 , 着力在电子信息、高 端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生物医药、节能环保 等行业引进一批标志性项目。突出新业态发展、新热点培育、新技术 应用, 大力引进“互联网 +”、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举办招商活动。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 ,制定开放招商、承接产 业转移年度行动计划 ,举办第 X中国(X)

11、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第X中 国(X)产业转移系列对接等招商活动 , 搭建品牌化、国际化、市场化高 端招商平台。支持各省辖市、县 (市、区)结合产业集群发展实际 , 办 好特色招商引资活动。创新招商模式。探索建立市场化招商机制 ,推动产业集聚区引 入专业化招商团队 , 实行产业链招商项目竞争性外包 , 支持各类产业 园区开发商联合行业协会、中介龙头进行整体开发、集群引进。积极 推广园区共建承接模式 ,探索“飞地经济”园区模式, 跟进落实我 X与 沿海 8 省(市)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 , 吸引东部产业园区开展共建、托 管等连锁经营。推动各产业集聚区根据主导产业定位 , 紧盯重点区域 和重点对象实

12、行精准招商。完善跟踪机制。建立招商项目协同推进机制 , 省开放办牵头推 进产业集聚区开放招商工作 , 抓好招商项目督导 , 省政府部门重点统 筹抓好引领性、突破性、方向性重大项目招商 , 市、县级层面重点集 中抓好区域性、功能性、支撑性项目招商。开展签约项目专项督查 , 加强落地项目后续服务 , 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合同履约率、 项目开工率、 资金到位率和竣工投产率。在全省筛选确定 100个在建类、 100个签 约类、 100个在谈类重大项目 ,每月通报 1次进度,每半年开展 1 次现 场督查。完善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考核评价机制 , 对成效突出的给予 奖励。(五)增强基础支撑能力。 围绕优势产业集

13、群培育和产业转型升级 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持续完善载体功能。推进“五规”合一。推进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 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计划、 生态环境计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计 划精准对接。空间发展范围发生变化和新晋级的产业集聚区要及时完 善相关计划体系 ,确保合法依规建设。 优化完善产业集聚区空间结构 , 科学确定产业用地、 基础设施用地、 生活性服务设施用地等各类用地 规模和布局 , 形成功能匹配、紧凑集约、有序开发的空间格局。完善基础设施。 进一步完善水、 电、路、气、通信等基础设施 , 鼓励开展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 , 力争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

14、 2000亿元以上。完善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 , 确保新建 成的24个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加快 22个在建项目建设 ,争取年内再 开工和投运一批新项目。鼓励有条件的省辖市、县 (市、区) 在产业集 聚区建设中水回用设施。 推动集中供热系统建设 ,争取新开工 10 个左 右集中供热项目。加快产业集聚区骨干网架由 35千伏电网向 110 千 伏电网升级 ,合理布局 10 千伏主干网架。在产业集聚区开展分布式光 伏发电集中应用示范 ,争取全年新开工 40 万千瓦,新增并网 20 万千 瓦。扩大产业集聚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 ,新建通信管道 950 公里、接 入网光缆线路 4980公里、移动通信

15、基站 1556 个。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 44 个在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 度, 争取年内投入使用。适应产业集群发展 , 再谋划实施一批检验检 测、现代物流、 口岸监管等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完善检验检测平台在 产业集聚区的布局 ,争取批准筹建 2 个国家质检中心和 8 个左右省级 质检中心。运用服务业专项资金 ,推动建设 31 个产业集群配套的仓储 物流和电商平台项目。 支持依托基础较好的产业集聚区申建海关特殊 监管平台 ,争取批准 2个以上综合保税区和保税物流中心。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快推进首批 20 个智慧园区试点项目建 设,引导推动各地启动一批新的试点项目 ,重点依托中国联通 X 数据

16、 基地、中国移动 (X)数据中心、 X云等平台,建设信息感知、数据收集 等硬件设施 , 丰富各类信息应用系统 ,提升产业集聚区管理服务效能 , 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应用和增值服务。(六)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完善支持机制 ,细化政策措施 ,破解要素制约, 降低企业成本。强化资金保障。落实产业集聚区财政激励和专项奖补政策,4月底前下达支持产业集聚区各项奖励和专项补助资金。 创新产业集聚 区信贷业务 , 制定完善相关续贷管理办法 , 加强渠道创新和网络服务 模式创新 , 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支持 X 股权交易中心与省 辖市联合成立产业引导基金和创投基金 , 引导企业转型升级。聚焦政 策支持 , 大

17、力扶持产业集聚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做精做强, 提升融资服务能力。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 , 满足企业信贷担保需求。强化人力资源保障。 探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服务产业集聚 区发展示范点和试点建设 , 扩大公共服务平台覆盖范围。根据产业集 聚区企业实际用工需求 ,开展定向、定岗和订单式培训 , 力争 X年培训 70 万人次以上。建立产业集聚区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备案制度 , 开展人 才招聘、职业介绍等公共就业服务 , 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产业集聚 区就业 , 力争全年组织人才招聘和职业介绍 100 万人次, 开展 10 场左 右校企对接活动。加大产业集聚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力度 , 全年引进 国外

18、高层次人才 50人次, 资助引进人才 200人次, 重点支持 10家中小 微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用地保障。统筹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 , 将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指标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指 标等作为重要补充 ,保障产业聚集区建设项目用地需求。按照 X 省 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见 (X 政X66 号) 要 求 , 逐步提高产业集聚区亩均投资强度标准和亩均税收标准, 促进工 业用地节约集约和优化配置。 建立完善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考核 评价机制 , 根据 X 年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 ,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 节约集约用地好的产业集聚区倾斜。强化环境

19、准入保障。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计划环评 , 强化计 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机制 , 在部分园区探索实施产业集聚区计划环 评清单管理和项目环评联动试点 , 对高质量完成计划环评、成果清单 清晰可行的产业集聚区 , 部分建设项目可采取简化环评内容等方式 , 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七)增强管理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集聚区体制机制 , 创新 开发模式 , 优化政府服务 , 提高安全监管能力 , 提升发展动力活力。推进区镇套合。推动相关省辖市、 省直管县(市)制定落实产业 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实施方案 , 积极稳妥推进区划调整、 人员配备等相关工作。加强部门指导 , 力争上半年完成套合产业集聚 区“三定” (定编、定岗、定人 )工作,推进涉及乡镇 (街道办事处 )的 行政区划调整 , 全面形成“统一领导、以区为主、两套人马、分线负 责”的管理体制。 支持新晋级的产业集聚区同步推进与乡镇行政区域 管理套合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