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_第1页
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_第2页
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_第3页
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_第4页
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学生群体与班集体 第二节 班集体形成发展的过程第三节 班级成员的影响(yngxing)机制第二章 班集体形成(xngchng)发展的过程及成员影响机制共二十三页 一、群体 群体:有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社会关系(shhugun xi)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任何一个人,不论其愿意与否,都必定属于一定的群体。 按群体的组建方式的不同,可分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第一节 学生(xu sheng)群体与班集体共二十三页 二、学生群体 有一定数量(shling)的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 可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一)学生中的正式群体 1、概念:

2、 经学校党委和行政的同意,按一定手续与章程组织起来并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由学校委派的教师指导的群体。 如班级、少先队、共青团等。 共二十三页 2、特征: (1)经过一定手续设立 (2)有一定的章程、组织纪律 (3)有一定的组织(zzh)机构 3、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 团结、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共二十三页 (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 1、概念:是指由二个以上学生自发形成的群体。 由某种共同需要,或兴趣爱好相同、感情融洽,或有共同的心理需要,或是邻居、亲友、老乡、老同学等关系而自然形成的。 2、特点: (1)情感相投 (靠哥们儿义气来维系)。 (2)兴趣(xngq)、需要相似 一般年龄相仿,知识

3、、才能、兴趣需要上有共同性,大家彼此彼此,为追求共同的需要而情投意合。 (3)结构简单 有一位公认的头头,群体内有数量不等的规约约束成员,但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 (4)活动范围、方式广泛 渗透在生活、学习、经济、社交各种方面。共二十三页 3、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亲社会、离社会的和反社会的三种(sn zhn)类型 (1)亲社会非正式群体积极作用 能满足学生学习、娱乐、生活和交往的各种需要,弥补集体活动的不足。 (2)反社会非正式群体消极作用 离心和破坏作用 消极的非正式团体,如北京朝阳十二所中学里,有“八仙会”、“魔鬼九兄弟”、“十三太保”、“十五大护法”。台州地区出现过“天龙帮”,“地虎帮”和专

4、门谈恋爱的“花仙帮”。 (3)离社会非正式群体作用 中性作用共二十三页 三、班集体 1、概念: 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 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 2、特征: 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有健全(jin qun)的组织与领导核心 有严格的纪律与制度 有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 具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3、群体和集体的关系: 群体是集体的组织基础。 集体是正式群体发展的最高形式。 共二十三页 四、彼得罗夫斯基关于班集体理论介绍 集体理论于20世纪20年代由有克鲁普斯卡娅、马卡连柯奠基,50年代由苏霍姆林斯基、孔尼柯娃的研究中得到发展。以后在

5、彼得罗夫斯基等人的推动下,进一步得到发展。1984年,由诺维科娃主编(zhbin)的集体教育学使集体理论自成体系。 彼得罗夫斯基(1924)是苏联心理学家,心理科学博士,教授。苏联教育科学院通信院院士,副院长。1947年在莫斯科波将金 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后到苏联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他主要研究领域是心理学史、社会心理学和个性心理学。代表作集体的社会心理学 彼得罗夫斯基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西方社会学的群体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集体理论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见解。共二十三页彼得罗夫斯基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提出了“群体和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以活动为中介的理论”。 群体内部和集体内

6、部过程、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一切现象都要以它们随群体活动的目的、价值和内容而转移为基础。 以活动为中介是集体形成的因素,它决定某群体可能从属(cngsh)的类型,是集体内部过程复杂的多水平结构的原因,产生大量的人际关系现象。 群体活动的目的、价值、内容影响着群体内部的关系 活动决定着群体的类型共二十三页 (二)描述了群体的类型和发展水平 3种类型(或发展水平): 1、松散群体: 指个人间的关系不以共同活动的内容为中介的共同体。 如公共汽车上或晚会上人们的偶然聚会。 2、联合群体或合作群体: 指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每个人有个人意义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如达到一定团结水平的学习小组(xioz)

7、,每个人的成就和报酬有赖于共同努力的生产班组等。 共二十三页 3、集体: 指个人间的关系以有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jizh)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4、小集团: 指个人间的关系以对成员有个人意义、但其目标妨碍社会利益的(有时是反社会的)共同活动内容为中介的群体。 如犯罪集团。共二十三页 2 1 5 4 3 群体(qnt)的类型:AB 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程度OC 轴:个人间人际关系程度方框含义:1、集体(jt)2、松散群体3、反社会群体4、落后松散群体5、原始群体 共二十三页 (三)对集体中人际关系的层次进行了分析 与群体发展三阶段相适应的人际关系的3个层次: 表层: 个人间的关系是建立

8、在直接接触、情感联系的基础之上的比较表面的关系。 如好感和反感、群体的相容、动作的协调、接触的难易、趣味是否相投等。群体活动只有个人价值 深层: 个人间的关系是以群体共同活动的内容和价值为中介的。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把别人看成是群体共同活动的参加者、工作上的同志。群体活动还具有群体价值 核心层(集体水平): 所有(suyu)群体成员都接受群体共同活动的统一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群体的内部关系。 群体活动还具有社会价值共二十三页 一、班集体形成过程解剖: 松散期形核期形成期发展期 1、松散期 班级刚组建的时期 (1)班级没有成员统一认定的规范, 没有集体的舆论与班风 (2)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与动

9、力 (3)学生处于(chy)个体管理阶段第二节 班集体形成发展(fzhn)的过程共二十三页 2、形核期 形成核心时期 (1)班级干部涌现出来,成为班级的核心 (2)逐渐形成班级成员认同的班级舆论 (3)班级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协作 3、形成期 班集体初步形成 (1)有符合社会价值的班级目标(mbio) (2)有班级成员共同参与的活动 (3)有比较健康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共二十三页 4、发展期 班集体进一步发展 (1)班级不断提出(t ch)引领集体向前发展的目标 (2)具有健全的班级自治能力,能实现自我管理 (3)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4)班级提供成员个人表现的空间和舞台共二十三页 二、推

10、动班集体发展的条件1、班干部的选择和培养2、班级目标(mbio)的设置3、班级活动的开展4、健康的班级舆论共二十三页一、权威影响机制(一)权威:能够(nnggu)使人信服的力量(二)班级管理中的权威: 班主任权威 班委会权威第三节 班级成员(chngyun)的影响机制共二十三页 (三)权威影响过程 管理者(班主任和班委会)以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两种力量作用于被管理者; 被管理者以信仰体系和自愿(zyun)服从两个因素接受来自管理者的影响共二十三页二、榜样示范机制(jzh)(一)榜样及其特点: 被模仿的人或者行为,具有生动性、形象性。(二)班级管理中的榜样: 班主任、班委会、班级中某方面

11、有突出表现的人。(三)榜样发生作用的原因: 班级组织中的成员大多在青少年阶段,具有模仿的本性。共二十三页 三、群体压力机制(jzh) (一)群体压力源 群体规范 在群体的生活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风俗习惯、时尚、公约、舆论等等。 (二)群体规范发生作用的原因 一个群体一旦形成群体规范之后,会对群体中的每个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作用,通过模仿、暗示、从众、服从等心理因素的影响,迫使群体每一个成员在遵守群体规范上和群体的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共二十三页 (三)群体压力与“集体主义自决” 群体压力表现为组织中个体的从众心理,不利于培养群体成员的坚持真理不怕孤立的科学精神。 集体主义自决: 个体在遵循集体的理想

12、和集体的目的的情境下,具有在冲突的情境中抗拒群体压力的能力. 彼得罗夫斯基的结论是在1969年以欧包图洛娃,图罗夫斯卡娅等人的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通过实验发现,在集体中存在(cnzi)着集体主义自决的心理现象告诉我们,只要个体在经过教育之后,真正理解并接受了集体的理想、目的和价值观,那么个体就会以完全内化了的这些理想、目的和价值观作为判断的标准和抗拒群体压力的心理力量。 这证明,通过集体主义的教育,是肯定可以把个体培养成为有独立见解和敢于坚持真理的集体主义者的,这给了我们的集体主义教育以有力的鼓舞。共二十三页内容摘要第一节 学生群体与班集体。群体:有一定数量的个人,通过一定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有一定数量的学生,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集合体。有正确的舆论和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