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共29页)_第1页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共29页)_第2页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共29页)_第3页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共29页)_第4页
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方案(共2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息中心机房(j fn)动环监控(jin kn)系统技术方案深圳市龙控计算机技术(jsh)有限公司目录(ml)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24806029 一、需求(xqi)分析 PAGEREF _Toc424806029 h 3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0 1.1、设计依据(yj)及规范 PAGEREF _Toc424806030 h 3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1 1.2、设计原则 PAGEREF _Toc424806031 h 4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2 二、系统设计 PA

2、GEREF _Toc424806032 h 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3 2.1、体系架构 PAGEREF _Toc424806033 h 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4 2.2、系统部署架构 PAGEREF _Toc424806034 h 8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5 2.3、各子系统的功能特点 PAGEREF _Toc424806035 h 8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6 2.3.1、配电柜监控 PAGEREF _Toc424806036 h 9 HYPERLINK l _Toc424806

3、037 2.3.2、UPS监测 PAGEREF _Toc424806037 h 10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8 2.3.3、精密空调监控 PAGEREF _Toc424806038 h 11 HYPERLINK l _Toc424806039 2.3.4、温湿度监测 PAGEREF _Toc424806039 h 12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0 2.3.5、漏水检测 PAGEREF _Toc424806040 h 13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1 2.3.6、视频监控 PAGEREF _Toc424806041 h 1

4、4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2 2.4、平台管理功能 PAGEREF _Toc424806042 h 1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3 2.4.1、门户管理 PAGEREF _Toc424806043 h 1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4 2.4.2、报警管理 PAGEREF _Toc424806044 h 16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5 2.4.3、权限管理功能 PAGEREF _Toc424806045 h 19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6 2.4.4、日志管理 PAG

5、EREF _Toc424806046 h 20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7 2.4.5、报表管理功能 PAGEREF _Toc424806047 h 20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8 2.4.6、查询功能 PAGEREF _Toc424806048 h 21 HYPERLINK l _Toc424806049 2.4.7、远程管理 PAGEREF _Toc424806049 h 22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0 2.5、系统优势 PAGEREF _Toc424806050 h 22 HYPERLINK l _Toc4248

6、06051 2.5.1、嵌入式优势 PAGEREF _Toc424806051 h 22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2 2.5.2、系统平台优势 PAGEREF _Toc424806052 h 23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3 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PAGEREF _Toc424806053 h 2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4 3.1、嵌入式服务器LONWEB PAGEREF _Toc424806054 h 25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5 3.2、温湿度传感器TH-001 PAGEREF _Toc

7、424806055 h 27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6 3.3、通讯转换模块LON7520 PAGEREF _Toc424806056 h 28 HYPERLINK l _Toc424806057 3.4、开关量采集模块LON7053 PAGEREF _Toc424806057 h 28一、需求(xqi)分析动力及环境(hunjng)监控系统主要(zhyo)监测设备包括:配电系统、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温湿度、漏水检测系统、消防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并集成到同一系统平台。 为了满足以上初步设计及相关需求,在机房中安装一套动环监控系

8、统,实时监测到各智能设备或子系统的运行参数和状态。一旦检测到报警信息,监控系统可及时自动报警,具有短信报警和远程报警功能,报警方式灵活可选。并要求实现无人值守及符合国家保密部门的安全要求。1.1、设计依据及规范本设计满足下列标准及规范(包括并不限于以下标准及规范,如各标准及规范对相同内容有不同规定时,遵循更严格的标准。如有更新版本,按照新版本执行)。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9361-1988)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2000)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建筑数据中心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1.2、设计(shj)原则对本项目的动力及环境(hunjng)监控系统的设计,我们严格按照机房建设有关技术防范的规定建设实施(shsh),采用高标准的监控系统设计原则,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总体建设目标。符合本项目现场定制需求,系统的前端数

10、据采集服务器都采用嵌入式Linux系统,系统应同时支持IE浏览器及和客户端接入,系统平台提供强大的向上/向下接口,本设计方案自始至终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路:(1)系统稳定性:使用高稳定性、具备本地数据处理和存储功能,同时可直接接入视频的嵌入式设备,以保证机房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网络出现问题时不受影响。系统的软硬件均需采用成熟的设备,能够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连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平均修复时间(MTTR)小于2小时。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故障,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2)系统可扩展性:系统的建设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功能,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与扩展

11、,扩展成本低廉。系统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扩展应用,并为预留对网络设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系统等监控接口。系统支持RS232、RS485、RS422、TCP/IP、SNMP、OPC、DDE、MODBUS、ASCII、LONKWORKS、BACNET、C-BUS等各种标准化协议和接口,以用于快速方便的将各监控对象集成到系统中。建立设备维护模板、提升维护操作效率,针对系统所监控的同类型设备属性、配置、历史数据、报表等参数的修改,只需对设备模板进行一次性修改,即可更新应用到此类所有相同的设备,减少系统变更、扩容的工作量,增强系统运行稳定性。(3)技术先进性:监控设备均选用国际技术最新的

12、专业厂家产品,软硬件均为模块化结构,电气隔离。采用RS232/485、SNMP和TCP/IP接口,符合国际最新潮流。系统软件采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系统配置和画面组态具有方便性,而且系统的体系结构灵活开放。(4)系统(xtng)实时性:系统采用先进的多线程轮询技术,根据所监控设备的多少(dusho)自动分配线程,实现负载均衡。机房监控所有设备的通讯间隔控制在1分钟钟之内,每个监控单元均可实时处理和存储(cn ch)监控数据。(5)系统可靠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产品,各模块间互相独立,互不干扰,并具有热插拔和主设备倒换功能,在设备更换时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保障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

13、;系统的局部故障不影响整个监控系统的正常工作。 (6)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现场采集器硬件设备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监控设备本身不产生影响被监控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干扰,并具有较强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7)系统开放性:监控系统预留多种对外接口,能向上级集中监控平台提供监控软件的所有监控数据及报警信息,其中数据接口包括TCP/IP接口、SNMP协议接口、OPC接口以及XML接口等。(8)系统易维护性:软件系统中文化,操作简单方便,日常维护时间少,所有的监控内容均在一个软件平台中察看,具有统一的监控界面,并能在监控中心实现所有机房的远程集中管理、维护及升级。(9)系统经济性:系统配置满足性能价格比在各种

14、同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并充分考虑系统的运行成本,并使之达到最小化。二、系统设计2.1、体系架构机房动力环境(hunjng)监控系统体系架构分为:物理设备层、网络层、系统层、数据(shj)层、应用支撑层及应用层等。系统架构中各层功能(gngnng)说明:A. 物理设备层物理设备层是本系统的数据采集源,所有的数据都来源于物理设备生成的数据。本层包含所有被监控的智能设备及各类传感设备,如变配电设备、机房动力设备、楼宇设备、安防和消防设备等;要求采用现场总线,具备可靠性、抗干扰能力。要求能够支持常用标准通讯接口,包括BACnet、Lonworks、Modbus、RFID、SNMP等各种协议,以便对

15、第三方设备及系统的集成。B. 网络层采用Ethernet技术,支持TCP/IP传输(chun sh)协议,网络传输速度不小于10Mbps。可提供与其他系统进行通讯的标准数据接口,如:OPC、DDE、SNMP等。物理设备层的被监控设备从各应用系统提供原始的采集(cij)数据,分布式组成现场总线网络。C. 系统(xtng)层系统层包括系统服务和系统基础设施。系统服务包括系统基础服务及安全管理基础服务,系统基础设施包括承载运行各类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D. 数据层数据层包括能效数据库、资产数据库、安防数据库、BA数据库、照明数据库、报表和历史数据库、工单数据库以及参数及配置数据库,是数据进行长期存储的

16、场所,所有系统中产生的状态、报警数据及各种日志均存储在此层。E.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层为应用层提供基础支撑,包括登录、授权、参数管理、日志以及Web服务、数据集成服务、门户管理。它提供通过标准Webservices接口和WCF接口的数据调用。同时提供OPC、ODBC方式的数据输出。OPC、ODBC接口标准参照其相应规范执行。F. 应用层应用层包括集中监控管理,其作为人机交互的主要部分完成所有的数据可视化展示工作,其所有展示结果来源于应用支撑层对数据层数据的调用、分析或再处理。G. 接入层接入层包括移动设备接入、Client客户端、Intranet/Internet接入、短信、电话语音报警及AP

17、I等的接入。2.2、系统部署(b sh)架构 监控系统(xtng)主要由监控服务器、嵌入式主机、采控模块及智能设备等部分组成。在机房(j fn)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机房动环监控子系统的嵌入式主机负责各区域的现场监控,将现场设备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实时处理、分析和输出,或将控制命令发往前端智能模块,同时将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监控系统平台负责各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完成各种统计报表,并在平台上实现各种高端管理应用,如报表管理功能、告警管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等。用户可在该平台上通过客户端轻松地了解机房动力和环境的运行状况。2.3、各子系统的功能特点本次机房动环监控内容包括以下部分:配电系统

18、、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机房温湿度、漏水检测系统、消防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2.3.1、配电柜监控(jin kn)通过配电柜串行接口,将每一个串口总线回路的配电柜电量采集设备采用手拉手的接法将监控信号接起来连至区域汇总采集箱,最终接至嵌入式数据采集终端(zhn dun)。嵌入式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实时不间断的轮询采集将信息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显示、报警。主要实现配电柜的输出相电压、电流、频率、输出功率(有功、无功、视在)、谐波率、功率因素(yn s)等;监测输出电压、电流、频率(pnl)超限,过载,负载不平衡,交流电源失效等告警信息。监测配电柜各路开关的输出电压

19、、电流、状态。2.3.2、UPS监测(jin c)监控实现:设备支持RS232/485或SNMP协议通信接口。将每一个串口总线回路的UPS智能接口汇聚接至嵌入式数据采集(cij)终端。嵌入式数据采集终端通过实时不间断的轮询采集将信息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显示、报警。监控性能(xngnng):实时显示并保存各UPS通讯协议所提供的能远程监测的运行参数和各部件状态。实时判断UPS的部件是否发生报警,当UPS的某部件发生故障或越限时,嵌入式监控服务器系统发出报警。监控内容:实时参数:输入电压、输入频率、输入电流、输出电压、输出频率、输出电流、输出功率、机箱温度、电池电压、电池充电程度(后备时间)等;工作

20、状态:旁路工作状态、在线状态、电池供电状态、电池充电状态等;报警信息:输入越限报警、输出过载报警、电池异常报警、整流器故障报警、逆变器故障报警等。2.3.3、精密空调(kn dio)监控监控实现:设备提供RS232/485通讯接口。按实际情况(qngkung)划分区域,将一个区域内的精密空调通过智能接口接至嵌入式主机。嵌入式主机通过实时不间断的轮询采集将信息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显示、报警。监控性能:监测精密空调运行状态,用图形和颜色变化来显示空调的工作情况,故障时进行报警。能够实现空调的制冷器运行状态、压缩机高压故障、过滤网阻塞等的监测与报警。可以通过(tnggu)本监控系统在远端监控室内控制空

21、调机的启、停,及改变温度与湿度的设定值。此外,能够实时显示并保存各空调通讯协议所提供的能远程监测的运行参数、各部件状态及报警情况。监控内容:A、监测量:回风温度、回风湿度、回风温度上限、回风湿度上限、回风温度下限、回风湿度下限、温度设定值、湿度设定值、空调运行状态、压缩机运行时间、加热百分比、制冷百分比、加热器运行状态、制冷器运行状态、除湿器运行状态、加湿器运行状态、温湿度变化曲线图、压缩机高压报警、压缩机低压报警、空调漏水报警、温湿度过高报警、温湿度过低报警、加湿器故障报警、主风扇过载报警、加湿器缺水报警、滤网堵塞报警等。B、控制量:空调的远程开机、关机。空调的温、湿度的远程设定。空调的所有

22、监测与控制部份的具体情况可依据空调厂家提供的通讯协议略有(l yu)变化。2.3.4、温湿度监测(jin c)监控实现:在机房内的重要区域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带有RS485接口(ji ku)。按实际情况划分区域,将每一个区域内的温湿度传感接至嵌入式主机。嵌入式主机通过实时不间断的轮询采集将信息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显示、报警。监控性能:以电子地图方式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温度与湿度的数值,显示短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曲线图。并可设定每个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与湿度的上限与下限值。当任意一个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超过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监控主系统发出报警。监控内容:由温湿度传感器采集各

23、机房内的信号,实时显示温度信号、湿度信号。2.3.5、漏水(lu shu)检测(jin c)监控实现:区域式漏水控制器已经带有告警状态输出。漏水绳敷设在精密空调或易漏水的区域,通过开关量采集模块采集漏水的告警状态触点连至区域汇总采集箱,最终接至嵌入式主机。嵌入式主机通过实时不间断的轮询采集将信息传送给监控平台进行(jnxng)显示、报警。监控性能:实时显示并记录漏水线缆感应到的漏水状态、位置及控制器的状态。当空调或其沿线水管漏水时,监控主系统发出报警,并有相应的图示和文本框显示漏水发生的位置。监控内容:实时检测并记录漏水报警变化情况。在漏水监测系统中所监控漏水感应线的状态以线条和图标的形式显示

24、。一旦有漏水发生,所对应位置的线条会立即变成红色,并以文本方式显示相应的漏水地点。线条正常情况下是绿色的。2.3.6、视频(shpn)监控监控(jin kn)对象:机房中的重要(zhngyo)区域。监控实现:采用嵌入式硬盘录像机,联网的嵌入式硬盘录像机可指定在监控画面的某一通道上显示,可分成多个页面,通过翻屏切换实现监控画面浏览。 监控性能:本系统结合IT领域各项最新技术,如视音频压缩/解压缩、大容量硬盘记录、TCP/IP网络等技术,代码固化在FLASH中,使得系统运行更稳定。监控内容:实时显示各个重要监控区域的监控图像,以定时录像、手动录像、移动侦测录像等方式保持录像资料;通过开关量报警信号

25、的输入实现和其他安防系统的联动录像。2.4、平台(pngti)管理(gunl)功能(gngnng)2.4.1、门户管理系统首页可根据用户角色选择不同的展示内容组合,并可直接点击进入管理界面。即可根据需求自定义管理门户,按照管理角色选择管理的内容,包括:数据中心能效状况、报表统计与分析等,并直接链接进入详细内容展示,实现高效管理。2.4.2、报警(bo jng)管理监控中心平台应与下属机房监控系统建立统一(tngy)的报警管理标准,对报警进行统一设定与管理,具有多地点、多事件的并发告警功能,不丢失告警信息,告警准确率100%。其内容包括:报警等级分类、报警分组、报警方式设定、报警流程、智能报警、

26、报警信息查询、报警及时及报警日志管理等。报警(bo jng)设定机房监控系统中存在设备自身发出的各类预警/报警和监管系统定义的各类预警/报警等多种事件,首先需对报警的范围进行定义。用户可以为不同报警报警条件设置不同的报警定义,可设置各种报警门限值参数、阈值。例如:报警字段描述示例报警对象空调、UPS、开关电源、温湿度、周界入侵、给排水等报警名称空调漏水/温度高于门限值/UPS负载电压过低 报警位置广州机房4楼电力电池室UPS1报警等级严重级、主要级、次要级、一般级、未知级别报警时间yyyyMMDD HH:MM:SS报警状态当前报警、处理中报警、清除报警报警描述XX机房的当前温度为29.5度,温

27、度过高,请立即查看报警响应管理温度过高的区域,首先查看此区域的空调制冷量是否够?如制冷不足可考虑启用备用空调系统支持操作员从地图上生成一个新报警。报警等级系统的报警可分为12个级别,按重要性分为提示、报警、重要、严重、紧急等不同级别,可设高达12级的报警级别。级别越高的报警,表示重要性和危害性越大。系统具有并行处理报警的能力,对报警事件按优先级的高低进行处理。当多个报警同时产生时,按照报警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处理,首先处理优先级高的报警,再处理优先级低的报警。系统支持用户自行设置报警级别,并可以灵活设置不同报警级别向不同人员或组别发送短信报警。报警(bo jng)响应方式通过可视化显示和声音提

28、示来显示报警响应状况。系统支持(zhch)以下几种报警响应方式:A. 屏幕(pngm)响应:当出现任何报警响应时,不论监控主机在进行任何操作或任何工作,系统都会将报警信息画面自动弹出,并显示在最上方,同时伴随着画面闪烁,并具有文字说明,对报警情况做出准确的描述,内容包含报警响应地点、设备、类型、参数、时间,通知在线的操作人员。B. 声音响应:出现报警响应时,监控主机多媒体音箱会播放报警声音,以通知在现场的值班人员。C. 电话响应:当报警响应发生时,系统可通过电话拨号方式,自动拨打已设置好的多组值班电话,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以便及时地通知值班人员。D. 手机短信响应:具有不同的分组设置功能,

29、可以按组别配置接收短信报警及配置发送人员名单;并可以灵活设置不同报警级别向不同人员或组别发送短信报警。当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可以发送短信的方式,自动发送信息到值班人员手机,以便及时的通知值班人员。系统可设置报警信息限次播放,并支持TTS自动语音报读。E. 邮件响应:当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可通过预先设定的相应邮箱地址发送报警邮件。报警(bo jng)流程A.报警(bo jng)启动:当报警发生时,系统界面应自动切换到报警设备的运行状态界面,并具有文字说明,对报警情况作出准确的描述,内容包含报警地点、设备、类型、参数、时间。当报警级别足够高时,系统应第一时间 向短信服务器发出报警信息,并对发送(f

30、 sn)成功与否进行记录;B.报警确认:事件报警发生时,每条报警事件都需要经过确认,以确保报警事件的有效处理。确认时具有确认信息的自由输入能力,具有已确认、已消缺、已通知厂家、已通知应急人员的确认选项。确认人的相关信息可以在系统日志内自动记录。事件经确认后,系统自动解除该事件的报警;C.报警升级:当一条报警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到确认,便会以升级的方式向上一层用户报警。主要有人员升级与设备升级两种方式。人员升级是指第一级报警接收人员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确定报警信息,报警信息便发送给系统中设定好的上一级用户,以使报警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设备升级是指当使用第一种报警方式发出的报警信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

31、得到确认,系统便自动使用设定好的新一级报警方式发送报警信息,以使报警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D.报警清除:告警发生后,操作人员可在任何画面按下确认键,关闭可闻告警声响,停止灯光闪烁(不关闭),故障排除后,恢复原色;E. 报警屏蔽及邮件提醒解锁功能:系统提供可对特定设备进行屏蔽报警的功能。屏蔽报警后,可设置多长时间后通过邮件方式提醒管理人员进行解锁,且下次任何人员登录时系统自动显示所有已屏蔽的设备列表。智能报警:A.定时巡检:通过系统预设的安全时间组,将预先设定好的监控设备的测点参数或状态通过短信/电话/邮件的方式发送给指定的人员。B.告警过滤:系统可对所有报警事件进行判断,分析各报警事件的因果关

32、系,通过预先设定的逻辑关系,屏蔽部分报警事件,减少突发性事件潮(如停电)带来的误报警和容量冲击,实现准确定位事件根源,从而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设置过滤组可对过滤时间,过滤条件,以及过滤报警的描述进行设置,其中过滤条件可以根据时间、区域、机房、监控对象、监控点、告警数值等由用户进行设置。C.防误报警(bo jng):系统具有盲时和区间跳跃判断防误报警功能,可对报警值设定连续报警时间和恢复稳定时间,避免空调冷凝水、温度临界浮动等特殊情况出现(chxin)时频繁、大量的出现告警,盲时值和区间跳跃判断范围可由管理员自行设定,如:当出现冷凝水时,系统应利用设定盲时做连续判断,监测水是否有蔓延,如消

33、失无蔓延,则认为是无危害的冷凝水,只记录事件,不发出报警。在某个参数报警后,恢复时使用恢复盲时功能连续判断恢复后参数是否稳定,如稳定才发出恢复信息给管理员,避免数据跳变时不断发出恢复与报警信息造成骚扰。如有无用告警时间发生,管理员也可实行手动强制结束掉。报警信息(xnx)的查询 系统会自动记录每一条报警的详细信息。信息的具体内容包括:事件的报警时间、解除时间、机房名称、设备名称及位置、事件内容及报警发生时设备运行的数值等。事件日志具有查询功能,可按照日志的每个字段进行精确或模糊查询,具有导出excel电子表格后保存及打印的功能,任何操作权限的人不能对其进行任何修改。报警及时一般告警情况下,系统

34、自动判别告警等级,即时完成相应处理。当出现比较严重的告警事件,系统可锁定当前事件页面,这时新增的事件将不再显示,重点关注和解决严重告警事件,第一时间(从报警触发到发送报警信息的时间间隔不超过30秒)向短信服务器发出报警信息,并对发送成功与否进行记录。2.4.3、权限管理功能 该系统具有权限管理功能,可设置多个用户按照指定的角色使用本系统,并进行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操作,譬如:删除用户、给用户分配权限等。系统权限管理的搭建基于:一个用户担当一个或多个角色,一个角色拥有一种或多种权限,从而使得系统的角色权限管理非常灵活、通用、易于扩展。譬如:系统新增加一个模块,要把这个模块的一些权限分给担当某种角色的

35、用户,此时,只要把这些权限与该种角色相关联就可以实现,不用给此种角色的每个用户都分配一次,提高效率。权限管理(gunl)的主要功能包括:角色类型定义、权限组定义、分配权限组给角色、指定角色给用户。2.4.4、日志(rzh)管理系统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按时间进行分类,从而(cng r)实现日志管理功能。系统须提供基于数据库的日志功能。系统日志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日志、系统运行状态日志、报警日志等。所有日志可以根据查询条件即时生成报表,并可打印输出。系统日志原则上不可被任何人修改;除最高级用户外,系统日志也不能被删除。系统日志的默认保存时间为三年。超过保存时间需要删除时,由最高级用户根据时间段进行删除。

36、2.4.5、报表管理功能系统提供丰富的管理报表,包括日报表、月报表、年报报表等,所有报表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满足不同监控要求,例如报表的内容、格式、记录间隔等都可以设定,报表内容有两种显示形式:电子表格和曲线变化的图形显示。所有报表均可导出excel、后保存及打印。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生成单项报表,组合报表或日志报表。单项报表指针对系统内某一项参量生成的报表。报表内容由用户根据模块提供的组合条件进行定制,包括参量选择,自定义报表时间段等,而报表格式则由系统根据参量特点自动选择。生成的单项报表内容。组合报表(bobio)指对系统内在某些关键参量进行统计分析并组合生成的报表。报表内容由用户根据

37、运营要求进行定制,报表格式可通过EXECL导出。组合报表按时间又中分为日报表,周报表和月报表等固定报表以及按时间段自定义生成报表。在集成(j chn)管理平台上通过查询各子系统的日志记录可生成各类日志报表,日志报表以日志清单的格式输出。自定义报表:根据可根据业务(yw)需求自定义报表模板,也可对模板进行编辑修改。可以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生成。报表支持多样化展示模式,包括饼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报表可由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生成。报表可由模板生成,报表模板可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编辑修改。系统的报表管理还具有以下功能:历史数据的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根据设备类型、告警等级、时间段(月、年、任意时间段)等条件生

38、成的告警统计报表、遥测量统计表。电源系统负荷统计功能:系统能够提供电源系统负荷的历史报表功能,记录每天电源系统的实测值、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实时动态报表功能:系统能够提供重要信号量的实时动态报表功能,实时反应用户重点关注的重要信息。历史数据统计表:停电统计表、告警分类统计表、动环监控可用率统计表、动环监控中断统计表、动环监控工程屏蔽统计表。系统能把不同测点、不同时间段、不同的信号类型在同一张图或表上呈现,即同一图表上可同时呈现多个信号量,供用户进行分析比较。报表的生成分为自动和手动二种方式,通常日报表和周报表可设为自动生成。其他报表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定制。2.4.6、查询功能系统可提供数据查

39、询功能,将各前端采集数据存储到集中监控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归组,用户在查询数据时,可设置各种查询条件过滤不相关数据,以提高查询效率。系统对每一个监控单元所能监控到的一切工作状态、工作参量等内容提供简单、直接的查询方式,查询的结果可以输出为EXCEL表格及打印。同时,系统可以根据查询条件过滤不关心的内容;可以设置并保存固定的查询条件模块,方便用户下次直接调用该模块进行查询,而不用再进行逐一(zhy)的过滤筛选。2.4.7、远程管理系统要求支持客户端和IE浏览两种远程管理模式,以方便系统的管理,并可利用权限管理功能实现不同权限用户所查看的界面、监控的对象(duxing)、操作内容各不相同,并可

40、实现在各个客户端设立独立的主界面,提供人性化管理。系统支持手机(shu j)等移动终端远程查看、管理。2.5、系统优势2.5.1、嵌入式优势独立性强:嵌入式主机的设计应以结构化、规范化、模块化、集成化的方式实现,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和维护保障性。某一子系统、子网络发生故障时,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子网络的运行。 安装灵活性,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安装固定方式应具有防震和抗震能力。应保证设备经常规的运输、储存和安装后,不产生破损、变形。采用支持固件在线升级的产品,设备异常时应能自动重新启动或后端远程启动,且重启后原有活动告警不再重新上传。具有智能设备接口(RS-232、RS-422、RS-4

41、85、LAN、USB等方式),与智能设备通讯,完成智能设备的监控,上传具备IP接口。所有(suyu)类型接口(ji ku)应预留10%以上(yshng)扩展容量,作为未来监测点的扩充,并具备平滑扩展能力。提供底端处理机制包括全部的处理内容,包括:数据采集、协议处理、信号翻译和处理、告警条件的判断等等。正常情况下,采集器不会与监控中心产生数据交互,只有采集器发现异常数据或中心对现场采集器进行查询时,才产生数据交互。采用linux系统,具有高稳定,防病毒等功能。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具备内嵌WEB配置网页功能。支持逻辑可编程功能,便于底端业务软件脚本的植入与开展。(1)前端数据存储与同步:嵌入式LO

42、NWEB具备数据储存功能,可保存13个月的采集数据,具备覆盖保存功能,自动实现前端数据采集的备份功能。8)数据自动覆盖存储:嵌入式LONWEB能保存采集点的采集数据,保存时间可设定,并在存储盘满时,自动删除最陈旧的数据,确保存储了最新一段时间内的数据。9)数据补调:当嵌入式LONWEB与监控中心管理主机通讯中断恢复后,监控中心主机请求上调在通讯中断时间内缺少的数据,PAC嵌入式监控前端响应其请求,重新发送通信中断过程中保存的数据。2.5.2、系统平台优势龙控机房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具有如下优势:全中文3D立体化仿真界面,图形化设计,支持电子地图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功能:系统具有灵活、方便的菜单界面

43、;图形、图像界面;文字输出界面;声、光、键盘等人机交互界面。全面的实时显示功能:系统能实时显示环境设备的工作状态、运行参数等。全面的故障记录功能:系统应具有相关故障资料的记录功能。系统的灵活性系统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讯、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接口和工具,具有良好的灵活兼容性;系统采用分布式、模块化结构设计,具有(jyu)灵活的多级组网功能;系统采用(ciyng)组态工具实现组建、维护和扩充,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灵活调整的需要;支持在线扩容和升级功能(gngnng),扩容和升级期间能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监控系统要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便于今后的进一步扩展。方便

44、的配置管理功能:系统能较为方便地增加、删除系统中被监控的对象。标准的网络功能:TCP/IP适应各类子系统的不同集成需要,可以有效地进行统一管理和独立管理。灵活的报表打印功能:系统能以选择的方式配置所需表格形式,产生所需的统计资料、图表、曲线等。智能化的分析报警分析:具有报警智能分析功能。当某个设备出现故障时,系统的智能分析机制能对故障报警进行过滤,避免产生过多关联报警,准确定位故障根源,为客户提供便利。预测分析:系统对环境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峰值统计及趋势分析报表,对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故障隐患进行预测,并为客户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机房问题处理建议。系统的集中监控性系统从全局着手,集环境监控、应

45、用项目监控和机房监控于一身,对数据中心进行全方位的监控管理;系统将所有监控内容集中显示于同一界面,便于全局的把控。系统告警功能的强大性报警管理具有多级别报警功能,系统能自动处理优先级高的报警;高效的故障报警功能:系统应具有报警优先级管理、相关联动设备提示功能、报警连续提示功能和远程报警呼叫功能(相关业务手机、电话等方式),能够及时处理各类紧急事件。事件响应方式多样,有屏幕(pngm)报警、声音报警、电话报警、邮件报警和手机短信报警等多种方式,确保管理人员能第一时间接到报警信息并即时处理;报警信息会形成时间(shjin)日志记录详细信息,以备查看;报警事件确认过滤功能,确保报警事件的有效(yux

46、io)处理;报警的联动功能,包括消防报警联动和安防报警联动,可最大程度上利用现有的智能化资源,提高管理效率。系统安全性多种安全保护功能:系统应具有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功能,对相关信息提供安全保护,对相关操作进行必要记录。设备维护管理功能系统应具有设备维护资料自动调用功能,具有紧急维护提示功能,具有相关技术资料、使用手册的自动调用功能,相关资料的修改、增删功能。资料调用功能:开放的数据库,对环境设备进行管理,数据库应具有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性、共享性、灵活性和安全性。方便各类用户在权限允许范围内调用相关信息。三、主要设备技术参数3.1、嵌入式服务器LONWEB内置WEB浏览功能的一体化采

47、集器是一种对机房环境的配电设施、动力设备、环境状况、安防系统等进行信息采集、监控管理的增强型嵌入式监控设备,它在内嵌复用的RS485/RS232串口数据服务器和电子看门狗的同时,还应集中远程数据采集、内置上下限设置、实时状态显示、故障告警、应急控制、多点对多点联动及WEB配置网页等诸多功能。特点(tdin):采用(ciyng)基于嵌入式Linux平台;采用(ciyng)低功耗、散热好、抗干扰性较强、适应能力好、稳定性高的ARM处理器;内嵌Mysql数据库、复用的RS485/RS232串口数据服务器和电子看门狗;具有来电自启动、远程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脱网运行、数据断点恢复、内置3级上下限设置、故障告警及时、应急控制、多点对多点联动及WEB配置网页等诸多功能;具有不受病毒感染,不需安装系统补丁等特点;多级授权、授权数据加密等功能;组网方式:基于IP的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ISDN(2B+D)、2M、无线以太网等;使用JAVA开发的跨平台WWW组态界面;能独立保存多年事件日志、日报表、月报表及门禁进出资料;具有检测网络流量、服务器CPU、内存、磁盘、进程的网管功能;远程维护、调试及软件下载;短信及电话语音报警、查询及控制;支持远程软件升级、更新;支持OPC、XML协议与.NET,JAVA平台无缝集成支持;多用户同时访问,设置密码认证机制。技术参数:显示类型:VG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