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 一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2)外直,不蔓不枝,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二1.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得意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
2、,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 水落而石出者3.对爱莲说肉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比照、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比照,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2
3、分)(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 三【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1.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1)得意者甚蕃(2)亭亭净植(3)众莫敢争(4)逵悟2.以下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组是,意思是。A.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后鲜有闻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3.以下加点词意思不
4、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意思分别是A.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B.老吏不如也如有所语C.乃委手版归委而去之D.吾不为也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敦颐至,一讯立辨。5.【乙】文中周敦颐说如此尚可仕乎,他说的如此指的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敦颐的品格正如他在【甲】文中所赞美的莲花一样(两空均用原文答复)6.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 四【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土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选自幕遮【乙】爱莲
5、说【丙】群葩p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jng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di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c秋,此则在花为分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qng,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选自芙蕖)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侵晓窥檐语(2)得意者甚蕃(3)芙蕖则不然(4)自夏徂秋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以下表达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弄利用。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此则在花为分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性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的情感。(4分
7、)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 五【B】汉琬为大司马,东掾yun犍jin为戏,素性简单,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ku,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注 琬:诸亮死后
8、,掌管军政。东掾犍为戏:东,主管二千石长史及军吏的人事官员。掾是僚属的通称。犍为,郡名。戏,先当过诸亮的主簿,后用为东掾。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心无适莫:适,可的意思;莫,不可的意思。指心里无成见。1.选出对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后鲜有闻(少)B.素性简单(朴实)C.或谓豌曰(有的人)D.诚不及前人(确实)2.选出对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B.是以默然(因,因为)C.公与戏言而不应(表顺承)D.同予者何人(指代人,译为的人)3.选出以下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琬与言论,时不应答(琬和他谈话,他有时不答复)B.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想要反对我说的话,就显扬
9、了我的错误)C.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主管法纪的人请问他糊涂的样子)D.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后来敏坐了监狱,大家都犹豫担忧他一定会死)4.选出对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干净地种植在那里。B.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干净地立在那里。C.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干净地立在那里。D.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干净地种植在那里。5选出以下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琬觉得人心很难猜测,不能单从脸色判断出来,所以不能轻信于人。B.琬并不认为戏怠慢自己,反而认
10、为戏是一个率性之人。C.敏曾毁谤琬,但琬并没有公报私仇,足见其雅量。D.琬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时,能主动地反省自己。六习惯说 清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zh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zh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ju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假设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zh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有校改)注养晦堂: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
11、展。踬:跌绊。习之中zhng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菊之爱,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4.用/给习惯说中画
12、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2分)七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晋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C.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B.自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章以晋渊明
13、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衬,引起下文,衬托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说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展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外直,不蔓不枝。(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八【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
14、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选自盛仙夏日赏荷)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得意者甚蕃(2)香远益清(3)后鲜有闻(4)宜乎众矣(5)偕数友(6)余以为妙绝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C.荷花为雨所洗 乡为身死而不受D.观荷于湖边亭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3.以下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蔓不枝
15、B.香远益清C.执经叩问 D.斗折蛇行4.以下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晋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6对文章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说是古代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B.【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菊喻指隐士,用牡丹喻指富贵者,用这两者衬托像莲一样身处污浊环境却洁身自好的君子。C.【乙】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年少时与友人同游西湖,在大雨倾盆和雨过天晴
16、时赏荷的见闻、感受,赞美了荷花的清新明丽。D.【甲】文开头中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文末改为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突出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挖苦与批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九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得意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6)宜乎众矣2.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属予作文以记之B.濯清涟而不妖 妇拍而呜之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见贤思齐焉D.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面表格。花名 菊 牡丹 莲象征什么
17、 隐逸者 世人对此花的态度 宜乎众矣5.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对莲的风度和气节进展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其中寄寓了作者对君子理想人格的哪些追求请结合文章简析。(答出两条即可)6.文章结尾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味深长,请进展品读。 十1.文章题目中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说明事理,发表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给人*种启示或作者自明其志。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得意者甚蕃(fn)B.出淤(y)泥而不染C.噫(y)!菊之爱,后鲜有闻D.濯(zhu)清涟而不妖3.以下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出淤泥而不染(沾
18、染)B.濯清涟而不妖(美丽但不端庄)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渎)D.宜乎众矣(应当)4.将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5.用文中的话概括菊和牡丹各象征什么,世人对它们态度如何。6.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十一【甲】爱莲说【乙】水仙一花,予之命也。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兰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无此四花,是无命也;一季缺予一花,是夺予一季之命也。水仙以秣陵为最,子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尽,迨水仙开时,则为强弩之末,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
19、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返金陵,仍在他乡卒岁乎?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购之。(节选自闲情偶寄)注秣陵:指。质:抵押。迨:等到。珥:用玉做的耳饰。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香远益清(3)请已之(4)仍在他乡卒岁乎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3.这两篇短文写的都是作者的爱花之情,两文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十二(一)爱莲说(二)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
20、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同人笑而是之。斯言得无定论 (选自渔闲情偶寄)注航脏:高元刚直的样子。人主:主。屈使届原。语:告诉。过:认为迂腐。1.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不蔓不枝 青树翠蔓B.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C.香远益清 益慕圣贤之道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则楼之大观也2.
21、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语段(一)中最后用了三种语气议论,请分析是哪三种语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作用。(3分)4.语段(一)和语段(二)中所写牡丹的形象有何不同(3分)答案 一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沾染(污秽)(2)濯清涟而不妖艳丽(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耸立的样子(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得意的有很多。(2)外直,不蔓不枝,(莲的柄)部贯穿,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wn,不旁生枝茎。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
22、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共3分)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二1.以下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DA.得意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以下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C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 水落
23、而石出者解析: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词 且焉置土石哪里心不在焉意思是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焉:代词,相当于这里。B.菊之爱,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鲜艳无鲜肥滋味之享新鲜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取消句子独立性D.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3.对爱莲说肉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D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C.文中以
24、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D.文章还运用了比照、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比照,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2分)可以在远处欣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三【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 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 归,将弃官去,曰
25、: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人。由于舅舅龙图阁学士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的主簿。有一件案子拖了好久不能判决,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县里的人吃惊地说:老狱吏也比不上啊!部使者推荐他,调任他到南安担任军司理参军。有个囚犯根据法律不应当判处死刑,转运使王逵想重判他。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大家没人敢和他争,敦颐一个人和他争辩,王逵不听,敦颐就扔下笏h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像这样还能做官吗,用杀人的做法来取悦于上级,我不做。王逵明白过来了,这个囚犯才免于一死。1.分宁:地名。2.主簿:官名。3
26、.委:抛弃。4.当:应当。5.狱:案件。6.决:判决。7.莫:没有。8.辩:争辩。9.得:得以。10.元:本来。11.谮zn口:诬赖的话。12.去:离开。13.悟:明白。14.以:因为;用来。15.治:处惩。16.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17.任:推荐。18.法:按法律。19.深:严厉的。1.解释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1)得意者甚蕃多(2)亭亭净植竖立(3)众莫敢争争辩(4)逵悟醒悟2.以下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组是B,意思是更加。A.渊明独爱菊 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 精益求精C.后鲜有闻 屡见不鲜D.宜乎众矣 因地制宜解析:A.渊明独爱菊只无独有
27、偶虽然罕见,但不只独个,还有可以配对的(多含贬义)B.香远益清更加 精益求精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C.后鲜有闻少 屡见不鲜*in屡次见到,并不新鲜D.宜乎众矣应当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妥善措施3.以下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B,意思分别是比得上 好似A.有狱久不决 小大之狱B.老吏不如也 如有所语C.乃委手版归 委而去之D.吾不为也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解析:A.有狱久不决案件小大之狱案件B.老吏不如也老狱吏也比不上啊!如有所语好似在说什么话似的。C.乃委手版归敦颐就扔下笏h板回了家,委而去之委:放弃。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D.吾不为也我不做。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则但凡
28、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方法,有什么不能采用呢?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在远处欣赏,却不能靠近去赏玩。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敦颐至,一讯立辨。周敦颐到任,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5.【乙】文中周敦颐说如此尚可仕乎,他说的如此指的是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周敦颐的品格正如他在【甲】文中所赞美的莲花一样外直(两空均用原文答复)6.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一样点:他们都对官场的黑暗污浊深恶痛绝,决心不随波
29、逐流。不同点: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周敦颐强调在不好的环境中依旧保持高尚的人格。 四【甲】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土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选自幕遮【乙】爱莲说【丙】群葩p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jng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di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c秋,此则在花为分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亦可告
30、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qng,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选自芙蕖)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好看。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因此,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了无穷的逸致。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当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也可以告
31、诉主人说,没有对不住您的地方;于是又在花蒂下生出莲蓬,蓬中结了果实,一枝枝单独挺立,还象未开的花一样,和翠绿的叶子一起挺然屹立在水面上,不到白露节下霜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以上都是说它适于欣赏的方面。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侵晓窥檐语临近拂晓(2)得意者甚蕃多(3)芙蕖则不然这样(4)自夏徂秋往,到2.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而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D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濯清涟而不妖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解析: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转折B.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D.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表承接,不到白露节下霜
32、的时候,它所擅长的本领不会呈献完毕。3.【乙】段以莲象征君子美德,以下表达莲与君子特质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BA.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洁身自爱,不同流合污。B.不蔓不枝:君子不随便说他人短处,以免横生枝节。C.香远益清:君子德行芬芳,可以远播各地。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君子人格高洁,令人景仰,不受人狎弄利用。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此则在花为分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这对于花儿来说是分之事,对人来说则是应得的收获与报偿。5.【甲】词是写作者见到荷塘景象,而生出思念家乡的情感。【乙】段借对莲花性状的叙写,阐述了作者洁身自
33、好(或:不与追名逐利的人同流合污等)的生活态度。【丙】段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写芙蕖,表达了作者爱莲如命的情感。(4分)6.【甲】词中一一风荷举为什么比同样写荷叶的【丙】段中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显得更为形象、传神(3分)用具体的词,更为直观可感;写景叙事化,更富动感;活现了荷塘中片片荷叶临风而举的形神特征;字字用得妙;还表现了词人默默欣赏莲花、情感不断加深的情态。(3分,答对三点即可)五【B】汉琬为大司马,东掾yun犍jin为戏,素性简单,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
34、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ku,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敏得免重罪。 (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注 琬:诸亮死后,掌管军政。东掾犍为戏:东,主管二千石长史及军吏的人事官员。掾是僚属的通称。犍为,郡名。戏,先当过诸亮的主簿,后用为东掾。督农:掌管农事的官职。心无适莫:适,可的意思;莫,不可的意思。指心里无成见。蜀汉琬作大司马,东掾犍为人戏向来性情直率不拘礼节,琬与他谈论,有时不应答。有人对琬说:您与戏说话而他不应答,他太傲慢了!
35、琬说:人的心不同,各自像人的面孔一样。当面顺从,背后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的告诫。戏想要赞许我对呢,则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对我的话,则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沉默不语,这是戏为人直爽呀。又有督农敏曾经诽谤琬说:办事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琬,主管法纪的官员请求对敏追究治罪,琬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法纪的官员请问他糊涂的表现,琬说:如果我不如前人,则政事办理不好,政事办理不好,则就是糊涂了。后来敏因事犯罪拘囚狱中,大家还担忧他一定会死,而琬心没有厚薄,敏得以免掉了重罪1.选出对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B A.后鲜有闻(少)B.素性简单(朴实)C.或谓豌曰(有的人
36、)D.诚不及前人(确实)2.选出对以下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CA.花之隐逸者也(助词,的)B.是以默然(因,因为)C.公与戏言而不应(表顺承)D.同予者何人(指代人,译为的人)3.选出以下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DA.琬与言论,时不应答(琬和他谈话,他有时不答复)B.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想要反对我说的话,就显扬了我的错误)C.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主管法纪的人请问他糊涂的样子)D.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后来敏坐了监狱,大家都犹豫担忧他一定会死)4.选出对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翻译正确的一项C(3分)A.没有枝蔓和枝节,香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干净地种植在那里。B.没有枝蔓和枝节,香
37、气在远方才显清芬,柔美地干净地立在那里。C.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干净地立在那里。D.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清芬,笔直地干净地种植在那里。5选出以下对【B】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3分)A.琬觉得人心很难猜测,不能单从脸色判断出来,所以不能轻信于人。B.琬并不认为戏怠慢自己,反而认为戏是一个率性之人。C.敏曾毁谤琬,但琬并没有公报私仇,足见其雅量。D.琬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时,能主动地反省自己。 六习惯说 清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zh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苦踬zh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38、,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ju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假设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zh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有校改)注养晦堂:蓉居室名。浸淫:渐渐扩展。踬:跌绊。习之中zhng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低头苦读,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时就在屋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的越来越大。每经过它,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
39、地一样安稳。一天,蓉父亲来到这个房间和蓉说话,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打理好,还能凭借什么治理国家?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哎!习惯对人的影响很大!原本踩在洼坑处很不习惯,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以致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反而有障碍,不习惯了。所以君子学习时,重要的是一开场就要慎重的对待,培养良好的习惯。包含的道理: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要认真对待开场阶段的习惯养成。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40、一项为哪一项A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增加B.菊之爱,后鲜有闻 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 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 语:告诉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A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解析: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转折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表转折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乎:用在形容词、动词、副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动作的状态,同然。 语气词,无具体意义,这里与宜连用,表当然的意思。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介词,相当
41、于于。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之,是接在动词观后面,协调音节,无义。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蹶然:突然。以:而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必以分人:就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吗4.用/给习惯说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2分)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5.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
42、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2分) 七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2分) A.晋渊明独爱菊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B.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C.后鲜有闻 娟然如拭,鲜妍明媚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解析:A.晋渊明独爱菊只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独,老而无子的人。B.香远益清更加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C.后鲜有闻少娟然如拭,鲜妍明媚美好的样子好似刚被擦过一样;鲜艳美好而又明亮妩媚,D.同予者何人 予观夫巴陵胜状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B(2分)
43、A.水陆草木之花 宋何罪之有B.自唐来 屠自后断其股C.濯清涟而不妖 丁壮者引弦而战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焉置土石解析:A.水陆草木之花构造助词,的 宋何罪之有提宾B.自唐来从 屠自后断其股从C.濯清涟而不妖表转折 丁壮者引弦而战表承接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3.以下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A.文章以晋渊明独爱菊。自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为陪衬,引起下文,衬托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借景抒情,借花自以为写照。B.文章品评菊花、牡丹、莲花,意在慨叹真隐者少,有德者寡,而贪爱富贵者居多。以君子喻莲,说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
44、感。C.文章用噫字引领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见异,变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问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为强烈。D.文章结尾没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莲的顺序来写,而是将牡丹衬在莲后,是对追名逐利者进展暗讽,意味深长,耐人寻味。4.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外直,不蔓不枝。(莲的茎)空外直,不横生藤蔓wn,不旁生枝茎。(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八【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睛,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
45、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选自盛仙夏日赏荷)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得意者甚蕃多(2)香远益清更加(3)后鲜有闻少(4)宜乎众矣应当(5)偕数友一起,一同(6)余以为妙绝极(在翻译加点词偕时,不妨联想课文言文满井游记中的偕数友出东直;理解加点词绝,可联系口技中以为妙绝。学习文言文要善于迁移运用,形成能力。)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D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忽有大雨倾盆而至C.荷花为雨所洗 乡为身死而不受D.观荷于湖边亭中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D.都是介词,在。A
46、.构造助词,不译,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构造助词,的。B.表转折的连词,但是;表修饰的连词。C.介词,被;介词,为了)3.以下加点词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为哪一项CA.不蔓不枝 B.香远益清C.执经叩问 D.斗折蛇行解析:C.没有词类活用,动词,请教;A.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B.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D.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一样4.以下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BA.晋渊明独/爱菊B.世人/盛爱牡丹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5.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欢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 可远观而不
47、可亵玩焉。可以在远处欣赏,却不能靠近去玩弄。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每当到了夏天,靠近湖水欣赏荷花,就快乐得忘记吃饭。(课文言积累扎实,方能渐渐形成迁移运用的能力,如由每至夏日,联想到课所学三峡中毎至睛初霜旦;由临湖赏荷,想到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由便欣然忘食,想到五柳先生传中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6对文章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A.【甲】文说是古代一种说明性的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B.【甲】文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作者用菊喻指隐士,用牡丹喻指富贵者,用这两者衬托像莲一样身处污浊环境却
48、洁身自好的君子。C.【乙】文作者回忆了自己年少时与友人同游西湖,在大雨倾盆和雨过天晴时赏荷的见闻、感受,赞美了荷花的清新明丽。D.【甲】文开头中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文末改为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突出了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挖苦与批判,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九1.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得意者甚蕃多(2)濯清涟而不妖洗(3)不蔓不枝生出枝蔓(4)香远益清更加(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6)宜乎众矣应当2.以下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C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属予作文以记之B.濯清涟而不妖 妇拍而呜之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见贤思齐焉D.后鲜有闻 芳草鲜美 (C.均
49、为句末语气词。A.助词,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B.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少;鲜嫩。)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答该类试题要注意对关键词的准确翻译,如谓同等。另外,要注意把省略局部补充完整,让句式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如对莲之爱的翻译。)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下面表格。花名 菊 牡丹 莲象征什么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世人对此花的态度 渊明独爱(极少人喜爱) 宜乎众矣(喜爱的人众多) 同予者何人(与我同样喜欢的人很少) (答这类题时,假设题目没有明确要求,
50、就既可以用选文中语句答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答复。)5.爱莲说中作者周敦颐对莲的风度和气节进展了浓墨重彩的描绘,其中寄寓了作者对君子理想人格的哪些追求请结合文章简析。(答出两条即可)(此题考察学生对托物言志作品中所写之物在意蕴的理解情况。作者在文中处处以莲自喻,学生应联系莲的特点进展拓展联想。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文中的语句进展分析,不能笼统作答。)例如出淤泥而不染暗指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格;濯清涟而不妖则表达了君子庄重、朴素,不哗众取宠、不炫耀的品质;外直,不蔓不枝反映君子正直不苟、特立独行、豁达大度的品格;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象征君子庄重自尊,不可狎昵轻慢。6.文章结尾噫!菊之爱,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味深长,请进展品读。(此题考察学生对文章所含思想情感的体悟能力。答题时除了要关注文章容,还要关注相关语句中的虚词、特殊句式等。)例如结尾句比较世人对待菊花、莲花、牡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216-2025危险货物自反应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包装件爆燃试验方法
- 共用墙合同范本
- 兼职防疫保安合同范本
- 出售吊车合同范例
- 加装电梯托管合同范本
- 光伏销售质保合同范本
- 单位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例 河南
- 买卖交易正规合同范本
- 个人买卖住房合同范本
- 乐沛LOTSPLAY德国HABA逻辑思维课程介绍手册
- 高中化学人教版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复习课件)
- GB/T 22919.3-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3部分:鲈鱼配合饲料
- 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课件
- 前行第07节课(仅供参考)课件
- 船舶涂装课件
- 界面砂浆检测报告
- 浙江鞋业出口贸易研究
- (完整版)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词汇
- 中考形容词副词专题复习市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课件
- 甲醛优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