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概论第五章药理学课件_第1页
药学概论第五章药理学课件_第2页
药学概论第五章药理学课件_第3页
药学概论第五章药理学课件_第4页
药学概论第五章药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五章 药 理 学PharmacologyWhat is drug?预防(prevent)、诊断(diagnose)、治疗(treat)疾病的物质 有一定生物活性:能影响器官功能或细胞代谢,能查明、改善、纠正病理状态 有一定剂量:药物与毒物区别在剂量 有一定剂型:片剂、 注射剂、软膏等食物、药物和毒物物质举例对机体的功能特点食物(Food)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新陈代谢所需需求量大;较安全药物(Drug)品种、数量多适度调整机体功能 抑制、消除病原体用量少;可引起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毒物(Poison)蛇毒、见血封喉、断肠草等较大程度影响机体功能的物质(有毒、有害)用

2、量极小就可严重影响机体功能安慰剂(placebo)无药理活性的某些药物仿制品心理安慰作用新药研究Question What changes can we observe after we use drug? 药理学的概念药物(drug):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药理学(pharmacology):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action)、作用规律及其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的科学。 药理学的地位: 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合理用药桥梁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药物 机体(含病原体)PD: 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药效学)PK: 药物代谢动力学( p

3、harmacokinetics, 药动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规律。 PD PK第二章 药效学( pharmacodynamics ,PD)一、药物作用兴奋作用(stimulation effect):凡能使机体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增强的作用。抑制作用(inhibition effect):凡能使机体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减弱的作用。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按药物作用范围分: 1、局部作用(local effect) 2、吸收作用(absorptive effect) 按药物作用方式分: 1、直接作用(direct effect) 2

4、、间接作用(indirect effect) 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分: 1、选择作用(selective action) 2、普遍细胞作用(general action)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三、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治本2、对症治疗(symptomatic treatment)治标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herapy)替代治疗不良反应(untoward reaction/adverse reaction,ADR)与药理作用相关类:1、副作用 (side effect)

5、2、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3、后遗效应 (residual effect/after effect)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4、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5、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与机体反应相关类:1、变态反应 (allergy reaction)2、特异质反应 (idiocrasy)与连续用药相关类:1、耐受性 2、依赖性 与药理作用相关类: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1、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药物的固有作用2、可预知,可预防3、较轻微,是可以恢复的功能性变化4、副作用和

6、防治作用可相互转化 与药理作用相关类: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而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常见的毒性反应:1、胃肠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头晕、耳鸣、听力下降等)3、心血管反应(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4、造血系统反应(白细胞减少、溶血、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5、肝、肾损害等 三 致致畸 (malformation)致癌( carcinogenesis )致突变( mutagenesis )被反应停夺去胳膊的孩子们与药理作用相关类:后遗效应: 是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Example:服用巴比妥类

7、催眠药后次晨的宿醉现象。 继发反应:用药物治疗之后的不良反应。Example:常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出现的“二重感染”。与药理作用相关类:撤药反应: 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原有疾病症状的加剧。Example:高血压病人长期服用可乐定,突然停用,引起血压升高。与机体反应相关类:变态反应:Example:青霉素、中药、食物、花粉等引起的过敏。病人对某药是否过敏难以预测,故对常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前应做皮试,阳性反应者禁用该药。皮试、用药过程中均应做好抢救的准备。与机体反应相关类:特异质反应(idiocrasy):极少数病人由于遗传因素造成对某些药特别敏感而出现的反应。Example:缺

8、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者在应用伯氨喹等药物后发生溶血性贫血与连续用药相关类: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称为耐受性。 Example:麻黄碱及硝酸酯类 耐药性:耐药性是指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性降低的状态。Example:滥用抗菌药 与连续用药相关类:药物依赖性: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造成的特殊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称为药物依赖性。身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 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 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可分为三类:1、麻醉药品:阿片类、可卡因类及大麻类等2、精神药品:镇静催眠药、抗焦虑药、中枢兴奋药及 致幻剂等3、其它:烟草

9、、酒精及挥发性有机溶剂等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1、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 完全激动药与部分激动药 阻断药 竞争性阻断药与非竞争性阻断药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drug action)受体学说: D + R DR E(1)高度特异性(specificity)(2)高度敏感性(sensitivity)(3)饱和性(saturability)和竞争性(4)可逆性(reversibility)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3、受体的调节(1)向上调节(2)向下调节2受体增敏(受体的上调 ):指长期使用拮抗药,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升高的现象。如长期使用-R拮抗药普萘

10、洛尔,诱发高血压。 1受体脱敏(受体的下调 ):指长期使用激动药,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如哮喘病人用异丙肾上腺素,产生耐受性。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一、量反应型量-效曲线 药物效应强度可用具体的数量或最大效应的百分率来分级表示,如心率、血压、脉搏或血糖浓度等,称量反应。以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药物效应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呈近似对称的S型 ,即量反应量效曲线。药物的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概念: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药理效应也随之增强或减弱。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效能:效能(efficacy)是指药物所能产生的最

11、大效应,反映药物内在活性的大小。 、效价强度:效价强度(potency)简称效价,是指引起同等效应所需要的剂量,所需剂量越小,效价越大。 左图:各种利尿药的效价强度及效能比较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二、质反应型量-效曲线 药物效应只能用全或无、阴性或阳性(如生存与死亡、惊厥与不惊厥等)表示的量-效关系称为质反应型量-效关系。 ED50 TD50 LD50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量-效曲线可用于药物安全性分析,常用安全性指标有:1.安全范围(safety margin):是指95%有效量与5%致死量之间的距离,即ED95LD5之间的距离,其范围越大越安全;2.治疗指数( therapeutic i

12、ndex,TI ):是指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即TI= LD50/ ED50,治疗指数越大药物越安全。临床上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选用药物时应同时考虑以上两项指标的大小反映毒理效应的重要数据。第三节 药物作用机制 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1、激动受体或拮抗受体 2、影响递质的释放或激素的分泌 3、影响自身活性物质的合成及代谢 4、影响离子通道 6、 影响酶的活性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cokinetics,PK)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内容有:一、药物的跨膜转运二、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系统)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药物的分布(dis

13、tribution)药物的代谢(metabolism 生物转化)药物的排泄 (excretion)三、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四、药动学的基本参数 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房室模型、消除动力学、 半衰期、清除率、稳态血药浓度一、药物的跨膜转运1.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fer)特点: 不耗能; 顺浓度差转运2.主动转运(active transfer)特点:需要载体协助,将药物由低浓度侧转向高浓度侧;消耗能量;载体对药物有高度特异性;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现象3.膜动转运(menbrane moving transport)被动转运一般规律: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少,容易透过

14、细胞膜;但在碱性体液中解离多,则很难透过细胞膜。弱碱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解离少,容易透过细胞膜;但在酸性体液中解离多,则很难透过细胞膜。影响简单扩散速率的因素药物的脂溶性 膜两侧药物的浓度差体液的pH值 解离度: HA H+A- 分子型离子型 脂溶性:高低药物的吸收吸收:指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给药部位血液循环.消化道吸收.皮下或肌肉组织吸收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的快慢不同 吸收快慢顺序: 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舌下直肠口服皮肤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 口服有些药物时,经肝及肠壁转化,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如硝酸甘油)首关效应How to avoid FPE

15、舌下给药(sublingual administration) 直肠给药(per rectum administration)药物的分布分布:指药物随血液转运到组织器官的过程 影响因素: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游离型 结合型(贮存型,暂无药物活性)临床意义:(1) 饱和后,游离 (2)竞争性排挤,游离2、局部器官血流量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4、体液PH和药物的理化性质5、机体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浆蛋白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和药理活性的变化,也称生物转化。药物经代谢后一般失去药理活性。药物转化方式:1、 I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2、 II相反应:结合肝药酶(he

16、patic microsomal enzyme)酶诱导药:能加速肝药酶合成和(或)增加其活性的药物,如苯巴比妥酶抑制药:能减弱肝药酶活性的药物,如氯霉素灭活(大多数),极性大排泄肝药酶常见药酶诱导剂与药物相互作用 药酶诱导剂 合用时代谢加快而使活性降低的药物苯巴比妥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香豆素类、氢化可的松 地高辛、口服避孕药、氯丙嗪、氨茶碱、多西环素水合氯醛 双香豆素保泰松 氨基比林、可的松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苯妥英钠 可的松、口服避孕药、甲苯磺丁脲灰黄霉素 华法林利福平 华法林、口服避孕药、甲苯磺丁脲 乙醇 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氨茶碱、华法林 常见肝药酶抑制剂与药物相

17、互作用 药酶抑制剂 合用时代谢减慢而使活性增强的药物氯霉素 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香豆素类泼尼松龙 环磷酰胺 甲硝唑 乙醇、华法林红霉素 氨茶碱 环丙沙星、依诺沙星 氨茶碱阿司匹林、保泰松 华法林、甲苯磺丁脲吩噻嗪类 华法林异烟肼、对氨水杨酸 华法林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的原型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自体内排出的过程。排泄器官主要是肾脏,其次是肺、胆道、肠道、唾液腺、乳腺、汗腺等。1、肾排泄(1)肾小球滤过 *尿液PH值对药物重吸收和排泄的影响?(2)肾小管重吸收(3)肾小管分泌药物的排泄2、胆汁排泄:肝肠循环(hepato-enteral circulation) 是指自胆汁排入十二

18、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肠中经水解 后再吸收的过程。3、肠道排泄: 4、肺排泄:5、其他途径排泄:乳汁、唾液、汗液等。三、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一)药时曲线是指血药浓度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血管外给药的药时关系曲线 药时曲线的意义1、药时曲线的形态有助于定量分析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2、药时曲线的时间段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时间过程,受药物吸收与消除速率影响。 潜伏期是指从用药后到开始出现治疗作用的时间静脉注射一般无此期;持续期 是指药物维持有效浓度的时间。此期与药物的吸收和消除速度有关;残留期 是指药物浓度已降至最低有效浓度以下,虽无疗效,但尚未从体内完全消除的时间。3、曲线下面积(AU

19、C)是坐标轴与药时曲线围成的面积,反映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2)半衰期半衰期(half life time,t1/2) 1、半衰期的概念: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2、半衰期的意义 :药物分类的依据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预测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预测药物基本消除的时间(3)稳态血药浓度稳态血药浓度(steady 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相同剂量恒定间隔时间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经46个t1/2后,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此时血药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4)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指

20、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其中能够被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药物的相对量及速度。可用于衡量药物吸收的程度。给药途径、制剂因素、生产工艺、甚至不同的生产批号都可影响F.常见药物药理学一、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传出神经自主神经Autonomic nerve运动神经Somatic motor nerve交感神经Sympathetic nerve副交感神经Parasympathetic nerve支配骨骼肌支配心脏、平滑肌和腺体等效应器节前fiber 短节后fiber 长节前fiber 长节后fiber 短传出神经的解剖学分类传出神经按末梢释放递质的不同分类:传出神经的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21、, 去甲肾上腺素 (noradrenaline,NA)新斯的明(neostigmine)抑制胆碱酯酶,减少Ach灭活而直接表现为Ach作用有机磷酸酯类(organophosphates)筒箭毒碱(肌松药)麻黄碱(ephedrine)普萘洛尔(propranolol)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Central Nervous System drugs)常见药物药理学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分类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镇静催眠药 Sedative-hypnotics剂量结构分类 小:镇静 中:催眠 大:麻醉,抗惊厥 过量:死亡(自杀) 巴比妥类苯二氮桌类其他类:唑吡坦类199

22、8年预计有2160万美国人患有失眠;在欧洲和日本为3070万地西泮(diazepam)巴比妥类抗癫痫药(Antiepileptics)癫痫病理 大脑功能失调综合症由于大脑局部病灶神经元兴奋性过高产生阵发性放电并向周围扩散大发作小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局限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苯妥英钠(phenytoin sodium)乙琥胺(ethosuximide)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精神失常(psychiatric disorder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根据临床用途,分为三类:即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

23、rugs)、抗躁狂抑郁症药(antimanic and antidepressive drugs)及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抗精神病药不影响意识控制兴奋、躁动及幻觉、妄想等症状激活精神,改善退缩、淡漠等症状强安定药、神经阻滞药、抗精神分裂症药药物特点 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作用抗精神病作用不是通过镇静,而是药物的选择性对抗和治疗作用长期应用一般无成瘾性氯丙嗪也叫冬眠灵,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的历史。氯丙嗪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碳酸锂 米帕明躁狂症 抑郁症 镇痛药疼痛:许多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是直接作用于身体的伤害性刺激在脑内的反映,也是一种保护性警觉

24、功能。吗啡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常见药物药理学三、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Cardiovascular Drugs) 作用于心脏或血管系统,改进心脏的功能,调节心脏血液的总输出量,或改变循环系统各部分的血液分配。降血脂药血脂有两个来源:(1)外源性:从食物摄取的脂类经消化吸收进入血液;(2)内源性:由肝、脂肪细胞以及其他组织合成后释入血液。抗心绞痛药物抗心绞痛药物的作用有两种类型,或是减轻心脏的工作负荷,降低心脏的耗氧量;或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脏的供氧量,从而缓解症状。 抗高血压药(antihypertensive agents)高血压诊断标准为: 成人血压超过21.3/12.6kPa (140

25、/90mmHg),分为原发性高血压(90%)及继发性高血压(10%)。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心动规律和频率的异常,此时心房心室正常激活和运动顺序发生障碍,是严重的心脏疾病。强心药(抗心力衰竭药、正性肌力药)强心药通常指强心苷和其它正性肌力药。一、强心苷类 地高辛 强心苷是一些植物中提取的含甾体苷元的苷类药物,安全范围小,强度不够大,排泄慢,易于积蓄中毒。 利尿药 利尿药可使患者排出过多的体液,消除水肿。因此,可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的水肿、急性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还可减少血容量,用于容量型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内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呼吸系统药物血液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抗组胺药物利尿药物

26、四、内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包括: 抗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药 助消化药胃肠运动功能调节药泻药抗消化性溃疡药防御因子攻击因子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指胃幽门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 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10%-12%,主要发病年龄为30-50岁,消化性溃疡发作时,痛苦不堪,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法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多采用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过度分泌、保护胃黏膜溃疡面及使用抗菌药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措施。临床常用的抗溃疡药呼吸系统药物平喘药祛痰药镇咳药咳、痰、喘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三者常同时存在,并有一定相互因果关系。咳嗽喘息咳痰在对因治疗

27、的基础上常采用复方制剂祛痰药排除积痰呼吸道畅通减少对呼吸粘膜的刺激咳、喘改善。平喘药降低气道阻力有利排痰、止咳。平喘药凡能缓解支气管哮喘的药物称平喘药。主要用于无痰性干咳。注意:合理应用。镇咳药 可口服,使用方便,但作用弱而慢,仅适用于轻、中型,不能完全取代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血液系统药物 抗血栓药 止血药 抗贫血药激素类药物激素:指由内分泌腺上皮细胞直接分泌进入血液或淋巴液的化学信使物质,被血流带到特定部位靶器官发挥作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的催化剂起作用中不消耗,自身通过酶代谢失活。100【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代谢过程,是维持其自身稳定的重要物质;

28、超生理剂量时, 除影响物质的代谢外,还可产生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脂肪重新分布,形成向心性肥胖化学治疗药物(chemotherapy drugs)一.基本概念 1.化学治疗: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 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及 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 起的疾病称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2.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抗菌药物概述机体病原微生物化疗药物二.机体,药物和病原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抗菌药物概述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