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_第1页
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_第2页
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_第3页
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_第4页
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排泄相关性跌倒及应对措施严加洁 何金爱 张静辉( 广东广州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510630)【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排泄相关性跌倒的原因和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发生的21例住院患者排泄相关性跌倒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排泄相关性跌倒发生占住院患者跌倒案例51%, 其较易发生在老年人群中,发生地点以卫生间和床边多见,发生时间有明显分布规律,且导致的受伤程度高,与使用相关药物有关 结论 排泄相关性跌倒为住院患者跌倒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针对住院患者排泄相关跌倒施行应对措施可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关键词】跌倒原因;排泄;应对措施跌倒是指突发、

2、不自主、非故意的体位改变,倒在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平面上1。所谓排泄相关性跌倒是指发生在与排泄相关的活动过程中的跌倒,排泄相关活动包括离床去洗手间或床旁便器,从洗手间或床旁便器回床位,或者伸手去拿如厕相关用物等2。国外研究报道住院患者跌倒占医院不良事件的 38%3,跌倒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严重伤害的同时也会给心理上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或杜绝跌倒的发生,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我院发生的住院病人跌倒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排泄相关性跌倒为住院患者跌倒占51%,本文针对排泄相关性跌倒作进一步

3、剖析。对象与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在我院跌倒并按不良事件报告程序上报的41例住院患者的跌倒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回顾了排泄相关性跌倒患者的住院病历、护理记录单、跌倒报告表,分析收集病人的与跌倒因素相关的资料,如年龄、排泄型态、视力状况、跌倒前24小时内用药、跌倒地点、时间、跌倒后受伤程度等。跌倒前24小时内用药主要是指心血管系统用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如麻醉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抗惊厥药、抗精神失常药、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利尿药和脱水药、降糖药、抗凝药、非麻醉性镇痛药等。跌倒后受伤分级按照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分为四级:0级=没有受伤;1级=轻微伤,

4、包括瘀伤、擦伤、不需要缝合的撕裂伤;2级=重伤,包括骨折、头部外伤、需要缝合的撕裂伤;3级=死亡。通讯作者:何金爱(1963-),女,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Tel:020386880282结 果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期间共发生21例住院患者排泄相关性跌倒事件,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64岁;内科14例,外科5例,妇科1例,精神心理科1例。有关跌倒事件发生的地点、跌倒时患者从事的活动、受伤后的严重程度等见表1。有关跌倒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见图1。表1 跌倒事件分析项目 例数N 构成比(%) 年龄(岁) 39 2 9.52

5、 4064 7 33.33 65 12 57.14认知功能 正常 21 100.00 认知障碍 0 0.00生活自理 完全自理 13 61.90 部分自理 8 38.10 完全不能自理 0 0.00行动方式 自如 12 57.14 他人协助行走 6 28.57 使用辅助工具 0 0.00 卧床 3 14.29 约束 0 0.00排泄型态 正常 8 38.10 排泄型态改变 13 61.90视力 正常 19 9.05 视力障碍 2 9.52 跌倒前24小时内用药 18 85.71 无用相关药物 3 14.29跌倒地点 卫生间 11 52.38 床旁 7 33.33 走廊 3 14.29 跌倒时的

6、活动 走动 9 42.86 如厕 8 38.10 离床/回床 4 19.05 跌倒后受伤 0级 4 19.05 1级 10 47.62 2级 7 33.33 3级 0 0.00图1 跌倒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3.排泄相关性跌倒因素分析3.1 年龄因素 本案例21例排泄相关性跌倒事件中65岁以上者有13例。国外研究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 1 次以上,而且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可高达50%4。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视力下降、白内障等患病率增加,泌尿系统功能退化,膀胱肌肉张力减弱,憋尿能力差、尿频尿急、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因此需较频繁地如厕,这都无疑增加了

7、跌倒的危险性5。3.2 时间规律 由图1可以看出,跌倒事件的发生时间有2个高峰:清晨6:00-8:00和夜晚20:00-22:00。两个高峰时间段均为患者从事排泄相关活动的高峰时间,清晨时间段为患者起床后排泄、洗刷或活动的时间,夜晚高峰时间段为患者睡前活动时间,如去洗澡或排便,因此该两段时间排泄相关跌倒的发生率高。3.3 体位变化:本案例中21例排泄相关性跌倒事件中发生在卫生间11例、床旁7例,此时发生体位改变,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有关。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或蹲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出现血压突然下降超过20mmHg,并伴有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表现6。当排泄后站起、清

8、晨起床患者由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若动作过快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而导致跌倒发生。 3.4 药物因素 21例患者认知能力正常,61.9%患者生活完全能自理,57.14%病人行动自如,而在跌倒前24小时内服用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的患者有18位占85.71%,说明药物增加跌倒风险。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会产生眩晕、嗜睡、乏力、淡漠、精神不振、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甚至发生共济失调;降压药会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和眩晕;降糖药用药不当会发生低血糖。抗凝药有头痛、头晕和感觉异常等不良反应。以上药物被认为是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3.5 环境因素 4位患者因地板湿滑而跌倒,2位患者因未看清楚台阶不慎跌落,1位患者排便后准备返回病

9、房时不慎被放在旁边的轮椅绊倒。病区地面的湿度、卫生间的台阶的高度设计、物品的放置都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3.6心理因素 在夜间22:00至次日6:00之间发生的6例排泄相关性跌倒患者均为在无他人协助的情况下独自如厕且均未使用床头呼叫铃的情况下跌倒。排泄属个人隐私活动,故患者一般不愿意麻烦别人,因而在独立行事过程中因无他人协助而发生跌倒。老年患者通常个性好强,有两种心理状态会危及老年人安全,一是不服老,二是不愿麻烦别人,对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要自己尝试去做,尤其是个人生活上的小事,愿意自己动手7。另外患者会因在床上或床旁排便感觉不习惯而离床去洗手间,这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险。21 例排泄相关跌倒患者

10、中跌倒时住院天数1/2 总住院天数的有10例,即患者是在住院中后期或接近出院时发生跌倒,此时患者处于病情稳定期或疾病恢复期,对自身及所处环境的危险因素放松了警惕、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本应床旁大小便的患者会离床去洗手间因而导致了跌倒的发生。4.排泄相关性跌倒的应对措施4.1 增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应深刻意识到跌倒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摒弃“ 跌倒是患者自己的事”的错误观念,共同重视跌倒,保障患者安全8。将跌倒的预防教育列为入职护士患者安全管理培训项目,并定期组织全院性安全护理培训、安全护理查房、科室业务学习等,促进护理人员逐步掌握跌倒的预防知识、提高安全意识9 ,做好预见性护理;学习并演练跌倒

11、应急预案,使防止跌倒护理工作常规化、程序化、规范化。对有跌倒风险者规定护士加强巡视次数,做好交接班。在跌倒的高发时间段加强巡视对预防跌倒的发生也有重要意义。4.2 建立跌倒高危患者的评估制度 根据国际病人安全目标相关规定,使用住院病人跌倒风险因子评估及预防措施记录单对新入院患者在入院8小时内完成全面评估,对跌倒高危患者在床头挂防跌倒牌,尤其对排泄型态改变、视力障碍、使用相关药物等患者明确告知患者及主要照顾人员存在跌倒风险,共同采取防范措施,护理人员还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再评估。4.3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有文献报道10,55.56%的患者非常需要跌倒风险知识,55.56%的患者不了解药物

12、因素导致跌倒,54.55%的患者不了解体位因素导致跌倒。因此,向患者解释说明并告知跌倒相关因素对预防跌倒非常重要。健康教育重点在加强对高危患者的安全宣教,消除其怕麻烦人的思想顾虑,;当患者服用相关药物时告知药物的副作用及其表现,使患者及陪护人员能够了解相关内容并指导其采取预防措施预防跌倒。指导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从卧位变换至站立位时做到“三个30s”:即醒后 30S 再坐起,起床后30S再站立,站后 30S再行走5;教育指导患者使用床头呼叫器,并将呼叫器和日常用品、床旁便器放在伸手可及处。4.4 改善住院环境和设施 首先洗手间内安装扶手和呼叫铃,患者卫生间以坐厕为宜,铺设防滑地板或防滑垫

13、,洗手间最好不要设有台阶如果有台阶则高度应控制不要太高,光线充足、清除障碍物,地面如有积水应及时清除,拖地板后放滑倒警示牌。其次病床的高度应便于患者上下床及活动,其高度应使患者膝关节成直角坐在床沿时两脚足底全部着地,一般以从床褥上面至地面为50cm为宜,这也是老年人的座椅应选择的高度7。病床的床轮锁好后应朝向内侧避免患者在床旁活动时被绊倒等。使用助行器可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平衡,在从事排泄相关活动时降低因药物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夜间或清晨尚未完全清醒状态下活动等因素导致跌倒的危险性,因此医院配置助行器或鼓励患者家属将患者助行器带到医院继续给患者使用对预防跌倒的发生也非常重要。参考文献1 D Ol

14、iver, M Britton, P Seed,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 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 to predict which elderly inpatients will fall: 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J. Br Med J, 1997, 315:1049-1053. 2 Eileen B. Hitcho, Melissa J, et al . Characteristics and Circumstances of Fall

15、s in a Hospital Setting . A Prospective AnalysisJ. J GEN INTERN MED, 2004; 19:732-739. 3 Keith D Hill, Michelle Vu and Willeke Walsh. Falls in the acute hospital setting impact on resource utilization. Australian Health Review;,2007,31:4 71-477.4 Fuller GF. Falls in the elderly J. Am Fam Phys ,2000,61(7):2159-66.5 高艳,谭纪萍,李红雯,王鲁宁.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12(5):410-412.6李小寒,尚小梅.基础护理学.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 化前珍.老年护理学.2版.北京:人民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