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前言上一版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82020) 已于2010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和海口市人民政府发布实施。上一版 规划实施以来,在地质公园范围管控、地质遗迹保护、公园基础设施 和解说系统建设,科普教育和发展旅游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特别是还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按世界地质公园标准要求所 进行的中期评估。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存在有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 决,以协调好与周边各方面的关系,确保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上一版规划面积为108km。在实施过程中,曾屡次遇到与地方建设迫切需要之间所发生的矛盾不得不临
2、急进行调处。为了有利于摆脱这种十分被动的状况, 后经有关方面提 出请求并获得有关方面同意,于 2015年组织专家对部分园区边界进 行了深入的调查。专家们在进行了认真的论证后,认为有一部分边缘 地区确实并非全都属于保护地质遗迹所必须的,可以调整出园区之 外。随后,经专家和规划组先后进行的实际调查,认定园区面积可调 整为73.5km2。他们都指出,这个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对确 保园区内火山群地质遗迹的完整性是有利的。在上一版规划编制期间,国土资源部组织制定的国家地质公园 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尚未正式公布。因此,上一版规划与国家地质 公园规划技术要求之间难免在许多方面都不相适应。因此,海口市 人民
3、政府现在决定对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修编 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公园基本情况1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自然地理概况 1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社会经济概况 2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公园范围 3 HYPERLINK l bookmar
4、k28 o Current Document 公园发展概况 5 HYPERLINK l bookmark4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 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11 HYPERLINK l bookmark44 o Current Document 公园性质与特色 11 HYPERLINK l bookmark50 o Current Document 发展目标11 HYPERLINK l bookmark5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其评价 13 HYPERLINK l bookmark60 o Current Document 地质地貌概况
5、 13 HYPERLINK l bookmark62 o Current Document 地质遗迹景观类型 13地质遗迹景观总体评价 16 HYPERLINK l bookmark75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 其他景观资源评价 19 HYPERLINK l bookmark77 o Current Document 其它自然景观及评价 19 HYPERLINK l bookmark79 o Current Document 人文景观21 HYPERLINK l bookmark81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2 HYPERLINK
6、 l bookmark83 o Current Document 总体布局原则 22 HYPERLINK l bookmark85 o Current Document 总体布局与景区、路线划分 23 HYPERLINK l bookmark89 o Current Document 功能分区24第六章地质遗迹景观保护规划 26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原则 26 HYPERLINK l bookmark94 o Current Document 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区分级 26 HYPERLINK l bookmark96 o Current Document 分级保护的规定 31 HYPERLINK l
7、 bookmark100 o Current Document 保护措施32 HYPERLINK l bookmark10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规划 33 HYPERLINK l bookmark104 o Current Document 生态环境保护 33 HYPERLINK l bookmark108 o Current Document 自然灾害防治 34 HYPERLINK l bookmark110 o Current Document 人文景观保护 34 HYPERLINK l bookmark114 o Current Docum
8、ent 公园环境容量 35 HYPERLINK l bookmark116 o Current Document 公园建筑容量控制 36 HYPERLINK l bookmark11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 科学研究规划 38 HYPERLINK l bookmark120 o Current Document 科学研究宗旨 38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122 o Current Document 选题依据38 HYPERLINK l bookmark124 o Current
9、Document 研究课题名称 38 HYPERLINK l bookmark126 o Current Document 实施科研项目的措施 39 HYPERLINK l bookmark128 o Current Document 研究成果的出版与转化 39 HYPERLINK l bookmark13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解说系统规划41 HYPERLINK l bookmark132 o Current Document 解说系统规划的意义与原则 41博物馆41 HYPERLINK l bookmark145 o Current Document 公园主副碑
10、45 HYPERLINK l bookmark147 o Current Document 景观解说45 HYPERLINK l bookmark149 o Current Document 公共信息标识牌 46图书音像出版物 47科学导游图47解说系统维护更新 48第十章 科学普及行动计划 49推行科学普及的原则与目标 49乡土科普教育 49冬令营、夏令营(1日或2日游)50教学实践活动 50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活动 51第十一章 旅游发展规划52旅游发展目标 52旅游客源市场 52旅游项目53第十二章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58地质遗迹景观数据库 58公园监测系统 59网络系统59智慧旅游系
11、统 60第十三章 基础及服务设施规划 61道路交通规划 61服务设施规划 62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64环境卫生规划 67通讯设施规划 67第十四章 土地利用规划68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68土地利用调控规划要点 68现状与规划用地平衡表 69第十五章 社区行动计划71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 TOC o 1-5 h z 村落现状与人口、特征 71居民人口发展规模 71居民点(村落)功能类型 72带动村镇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 72第十六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74管理机构设置 74职能机构设置与编制 75导游75管理人员75近期项目实施规划 76资金来源77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
12、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第一章公园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概况1.1,1地理位置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海南省海口市南部,距离海口市城区约 15公里,海口市秀英区的石山、永兴两镇境内。地理坐标为: E11O0 09 46 一 110 ,1N 19T149 51 一19 57 21地形、地貌公园处于海南岛北部的第四级台地,火山群集中在西北一东南向的断裂带, 为火山一玄武岩丘陵地貌。公园平均海拔 40-60米,整体坡度较缓,风炉岭火 山为公园内最高点海拔222.8米,为海口市的最高海拔,可遥望琼州海峡及海口 城市风貌,被称为海口天然观景台。气候公园位于海南岛的北端,属热带岛屿季风气候,受海洋气候
13、的影响,冬无严 寒,更少酷暑,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并有台风。【气温】年平均气温23.8C,最高平均气温28C,最低平均气温18.8C; 年无霜期346天,终年无冰雪;【雨量】年降水量1691.7毫米,雨日150天;年平均蒸发量为1847.7毫米, 大于降水量。每年5月一10月多雨,在这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3.5 90%, 11月至次年4月少雨。【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风向和风速】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东南风次之。年平均风速3.6米/秒。【气压】大部分地区月平均气压都呈规律性变化, 冬季气压上升,春季气压 相对偏低,七月份有大约966兆帕的低气压。【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
14、2225小时。水源公园边缘地区有玉风水库、永庄水库。松涛水库二级干渠从公园北部经过。 公园地表属工程性缺水,但有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土壤园区土壤主要由火山喷出物经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土壤,成土母质为玄武岩, 土体含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砾石,孔隙较大。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植被条件下, 经高温多雨的淋滤和有机质富集,形成玄武质的砖红色风化土层。风化红土持水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性能强,富含Mg、Cu、Fe、Ti等元素和矿物质,矿物主要除高岭石、蒙脱石外, 还有少量的针铁矿、水云母、绿泥石、石英和极少量的重矿物等,有机质含量高。 自然肥力较高,可因地制宜地种植菠萝、香蕉、甘蔗等各类经
15、济作物或旱粮、豆 类、烟草作物。植被公园地处热带北缘,由热带至南亚热带过渡区,气候暖湿潮润,极利于各种 植物生长,具植物群落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园区已被发现的植物种类约1200余种。有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稀树刺灌木草丛、石生灌木草丛和 热带经济作物。社会经济概况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2015年海口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 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12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223.67 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879.49亿元,增长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52501元,比上年增长6.4%。三次产业比
16、例由2014年的5.2: 19.9: 74.9调整为 2015年的5.0 : 19.3 : 75.7。全年全市全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90.49亿元。2015 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2.04亿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442元,比上 年增长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7%。全市常住人口 222.3万人。旅游业,2015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225.2万人次,同比增长8.4%。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2.2万人次,同比下降10.9%;接待国内过夜游客1213.01万 人次,同比增长8.6%;人均逗留天数1.43天/人。实现旅游总收入160.
17、06亿元, 同比增长12.7%。全市A级旅游景区共9家,其中4A景区有4家;星级酒店44 家,其中五星级酒店7家。目前尚无5A级旅游景区。公园所辖范围,属海口市秀英区石山、永兴二镇。两镇总面积约203平方公 里。由于地理环境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公园土地大部分为火山熔岩覆盖。 该区适 宜农业耕种的土地少,地表缺水,农业灌溉条件差,农业发展受限。农村经济以 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经济作物除少量水稻之外,产有荔枝、龙眼、柑桔、番石榴、 菠萝蜜、黄皮、木瓜等,特产有石山羊和黑豆豆腐。村民进市区务工较多,在公 园内从事管理、导游、保安、卫生、餐饮服务等工作,约 200余人。石山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石山镇
18、经济现状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且农田数量少,农产品产量低,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有水田约1.9万亩,坡地约5.2万亩、山地约11万亩,农业生产主要以甘蔗、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木薯、荔枝、龙眼和瓜菜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鸽子为主,全镇猪存 栏15000头,羊2000头,鸽子280000羽,牛500头,家禽存栏40000只。2014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5.15亿元,其中农业生产总值3.02亿元,工业生 产总值1.03亿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1亿元。三产比例59: 20: 21.可以看出, 石山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主要还是以种植业为主。海口市石山镇总体规划(2012-
19、2030年)确定突出发展旅游业,通过发展 旅游业,努力提升传统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发展特色服务业,全面提高服 务业的质量和水平。公园范围公园范围划定原申报批准公园面积为108km2,本次规划调整面积为73.5km2公园范围调 整后的四址为:北至博昌、龙群北的儒森,仙人洞之北,经绕城高速与绿色长廊交汇点;东 至永兴镇街区儒博村、儒行村;南至永茂岭之南永昌村、罗经盘火山之南美德村。 西至儒林村、杨欢村,一字岭之西。上述边界划分中重要地质遗迹包含在公园之内,如北部的仙人洞熔岩隧道、 南部的永茂岭熔岩锥、罗经盘玛珥火山、西部一字岭地质剖面均为世界或国家级 地质遗迹,均在公园之内。公园范围划定的依据
20、第一,调整之后仍确保火山群的完整性。公园内部自北向南为近北西向密集 分布的火山群,火山群中有扬花岭(一字岭涌流凝灰岩剖面)、双池岭、好秀岭、 吉安岭、风炉岭、包子岭、围群岭、官良岭、美社岭、昌道岭、阳南岭(西、东)、 卧牛岭、儒群岭、博任岭、浩昌岭、美本岭、那墩岭、雷虎岭、群修岭、永茂岭、 儒黄岭、群香岭、罗经盘等各种类型的火山及仙人洞、 七十二洞熔岩隧道均涵盖 在公园范围之内。这一密集分布的火山群是我国罕见的,均列入园区。第二,保护地质遗迹的同时还要保护热带(季)雨林生态。该区有植物学家 评价是小范围面积内植物种类最多的地区。 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退化已引起国 家与社会各界的重视。海南省实施
21、生态立省战略、在海口乃至琼北大片火山岩区 分布有特色热带火山生态,应得到有效保护。公园是海口市主要植被覆盖区之一, 对海口市空气清新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第三,在公园范围内具有火山文化特色的村落纳入公园,不仅可以得到规范管理,发展乡村旅游。这也是与地质公园建设中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宗旨是一 致的。第四,公园位处省会城市,公园发展与海口市建设协调。 将公园内火山群的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边缘地带划出公园,为城市发展留下空间。对原有面积作科学合理的调整, 将公 园边缘地带划出公园,主要有以下地块:1、绕城高速以北、绿色长廊以东的地块;2、绕城高速以北,绿色长廊以西,吉安岭火山、
22、仙人洞熔岩隧道一带以北 的地块;3、公园西部玉风水库南北一带地块;4、公园东部边缘少部分地块。公园面积调出面积约34.5平方公里。调出地块属于海口市“南控”绿带, 缓冲区。此方案于2015年10月19日召开专家论证会,同意调整方案。由 108km2 调整为73.5km2划出公园34.5平方公里,主要在公园北部上轮公园规划作为火 山养生度假用地。划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范围的地块中,椰海大道以南,绕城高速 公路以北的地块的利用,要考虑以后几点:第一,该地块处于海口城市隔离绿带。第二,海南省海口市生态保护规划列为限制性生态红线区是合理的。第三,这一地块是在玄武岩流基础上演育而成的。 热带生态
23、特色灌木丛林成 片分布区。第四,这一地块紧靠海口石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北界,但仍在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之内。就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而言,这一地块处公园协调区。 从椰海大道经绿色长廊(火山口大道北段)至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马鞍 岭火山口核心景区。这段火山口大道(绿色长廊)经“双创”绿化环境优良,已 形成地质公园入口形象区。据此:提出以下建议:1、椰海大道至绕城高速公路的绿色长廊(火山口大道)及其两侧50-100m之间维护已有的景观大道的风貌。2、地块南部为成片的林地,在保护成片分布的热带灌木丛林的基础上,可 以发展生态热带农业、果园为主体的用地。3、地块北部,即靠近椰海大道地段,可适
24、度放宽作为旅游建设用地。1.3.2公园范围划定的依据公园勘界根据上述划定需要在设立边界标识牌,即界碑。边界拐点坐标见表1-1。表1-1公园边界拐点坐标序号agxy建碑要求1公园西北角,一字岭之北、水渠交汇处412657.1352207433.141建立碑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2公园北界,博昌村东北 1.18km416557.2512207648.171建立碑3公园北界绕城公路与绿色长廊交汇点418004.222206906.707建立一级碑4公园北界绕城公路之南419029.8672206849.152建立碑5公园东界与“石山风景”交汇点420208.508220552
25、1.403建立一级碑6公园东界与“海榆中线”交汇点421822.2042203791.848建立碑7公园东界与永兴镇街区界之西422510.1422201745.356建立碑8公园东南界儒玄外之东北0.22km424759.0812197674.435建立碑9公园南界永茂岭西南儒吴村东北0.80km425231.0932196014.148建立碑10公园南界罗经盘火山之南, 永兴至二亚公 路交汇点423540.3682194019.386建立一级碑11公园西南界儒林村之西419544.6342196211.09建立碑12公园四界与海榆中线交汇处418828.3182198431.74建立碑13
26、公园西界,那墩岭龙美公路交汇处416662.2062200887.648建立一级碑14公园西界,与长大公路交汇处415764.1952202924.413建立碑15公园西南界,绕城公路之南413816.5792205555.275建立碑16公园西界,绕城公路之南,一字岭南端412357.9972205846.437建立一级碑*坐标为西安80坐标系1.4公园发展概况从1985年成为旅游景点到2006年成功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公园历经了 21 年的发展。在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模式下,在海南椰湾集团主持建成的马鞍岭 景区基础上成功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4A景区。表1-2 海口石山火山群国
27、家地质公园历史沿革一览表时 间事 件1985 年原琼山县将马鞍岭火山口列为旅游景点。1991 年马鞍岭火山口公园成立了公园管理处1997 年r由海南火山口公园有限公司开发及经营管理,列为省重点旅游项目。2001 年原琼山市人民政府批复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为海南岛火山地质公园项目法 人(琼山府函2001136号文)2002 年5月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批准建立海南石山火山群省级地质公园(琼国土资 源储200211号)9月海南省发展计划厅给琼山市发展计划局批复海南石山火山群省级地质公园 建设项目(琼社会20021023号文)5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2004 年国土资源部批准海
28、口后山火山群地质公园为海口后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2005 年10月经推荐评审获得申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推荐名单2006 年1月国家地质公园揭碑开园,并举办专家研究讨会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评审专家现场考评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行会议,批准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湛江)10月批准为国家 AAAA级旅游区12月举行公园授牌仪式,并成立公园专家委员会2009 年批准为国土资源部第一批国土资源科普教育基地2010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对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中期评估获得绿牌通过201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对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进行中期评估获得黄牌通过,主要问题是 与湛江园区内的公园没有单一完整的边界与公园管理机构
29、不健全2015 年筹备申报国家5A景区并进行总体规划,雷琼世界地质公园调整面积,重新申 报1.4.1地质公园等级2004年批准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与广东省湛江湖光岩国家地质公园联合申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于2006年9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质公园执行局批准授牌,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科学研究概况海南岛火山地质调查和研究始于1929年,主要工作是在1949年后作为海南 岛区域地质调查和普查与勘探工作的一部分而相继进行。从50年代以来,广东省、海南省以及中南地区的地质、地矿、冶金、地震等部门皆对海南岛火山做过 一些专业性的研究。主要
30、成果包括出版了海南岛火山(岩浆岩)和雷琼第四纪火山等专著和上百篇有关海南岛火山调查与研究的论文。自2001年以来,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和海南省 地震局火山监测中心联合对石山火山群地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查与火山喷发 危险性研究。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期间,由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 位编制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报告及相关图件。近几年将已发表的论文汇编成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火山群研究一书。 涉及本公园火山,公园建设发展。支持联合出版火山与火山岩景观 、火山地 质遗迹与地质公园研究等。地质公园申报期间考察规划2004年1月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与湛江湖
31、光岩国家地质公园联合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中报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委托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遗迹与地质公 园规划研究组、南京大地旅游资源策划研究发展中心对雷琼(海口、湛江)地质 公园作申报技术文件的准备。上述单位专家会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海口市 国土环境资源局以及海南省地震局火山监测中心、公园主要经营单位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人员对公园进行综合性考察。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属地经济发展状况及对公园地区的发展定位,详细调查地质遗迹类型、分布、科学特征 及保护现状;请有关专业人士对植物、动物作调查;详细了解公园建设与经营状 况;对地质遗迹进行广泛的国际对比
32、性研究; 编制整套图件。在此基础上编制雷 琼地质公园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总体规划、解说系统与博物馆建设方案、申报书和大型画册以及申报陈述、陈述多媒体。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委派评审专家现场考评。通过申报期间考察研究发掘和提高对公园价值的认识, 为今后规划建设提供基础。2015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期评估要求对地质 遗迹又作了调查,重新编制申报书。公园建设现状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建成马鞍岭火山口景区(海口火山口公园), 建成区面积约2.3km2但缺乏整体推进。马鞍岭火山口景区取得了重要成绩。景点建设:已建成景区有景点30多处,包括火山熔岩流、风炉岭火山口观 光区、火山石文化展示区、仙人掌
33、园、酒瓶椰树园、根雕艺术园、火山神道、火山生态景观道、玄武岩石柱、石山坊、灵石栈道、翠趣园区、科普馆 2座、科 普环廊、玄武岩地质景观区、石门、龙湫、火山神庙和玄武池等观光、科普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有游客中心、大型停车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主碑、园区标 志碑塔、国家地质公园碑、山前广场、A型登山道、重阳阶梯、火山季雨林栈道、 火口观景台等基础服务设施。服务设施建设:餐饮中心(火山酒家)、休闲广场、旅游商品街、咖啡吧等 餐饮购物设施。马鞍岭火山口景区建设在海口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雷琼世界地质公园中报中起到关键作用,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专家以及国内外各方面专业人士与广大游 客的赞赏。它成为重要的接待窗
34、口。历年来接待国家和部门、地区领导人士、专业人士的重要考察,有100余次, 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获得好评。已评定为国家4A景区,目前正在准备向5A景区目标发展。科普教育有明显成绩,已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土资源科 普教育基地、国家火山减灾防震教育基地;已建成科普馆和完善的户外解说系统 受到专家与游客们的认可,共建科普教育解说牌、环境友好教育、文明旅游、导 赏公约等宣传牌100余块;出版科普图书2本、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火山群) 研究文集。在央视等各种媒体报导有 100多次。游客量近年上升,每年有 80万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人次游客。公园发展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为当
35、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人,为 当前农副产品销售提供重要的窗口。地质遗迹保护取得一定成绩,但曾发生一字岭、阳南岭等三处破坏地质遗迹 事件作过处理。近二年,乡村旅游已起步发展,其中三卿村、美社村、博学村已面向旅游市 场,接待游客。博学村民宿一一花梨之家,已建有座位 18床,接待游客体验性 住宿。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马鞍岭火山口景区上轮规划为主体园区没有全面实施,这目标没有实现。规划要求博物馆没有建成。2、规划地质、生态、乡村相结合旅游路线,曾启动建设但缺乏管理与跟进 建设、推广。3、公园可游览面积较小,公园旅游服务设施不足,火山生态体验区建设没 有启动,公园旅游方式
36、、旅游产品尚待创新、提升。4、管理机构不健全,成立公园管理委员会职能没有落到实处。5、近二年发展乡村旅游,但缺乏与地质公园旅游融合与整体的推进。上一轮规划公园于2008-2009年作过总体规划(2008-2020),该规划由市国土资源局、 市规划局主持,委托中国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南京大地旅游资源策划研究中心 (国土资源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地质公园研究组)编制,通过评审,国土资源部发函国土资源厅2010532号文,指出当地政府部门要加强领导,地质公园 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海口市人民政府发文关于印发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中国雷琼世界地质公园海口园区)规划 (2008
37、-2020 的通知。上轮规划面积为申报批准面积108km2, 2008年规划时国土资源部有关国家 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尚未正式公布, 鉴于经多年实践,公园边界需作适当 调整,并按照公布的国家地质公园规划要求而重新编制。上轮规划较全面,功能区划分基本合理,对公园内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 起到了管控作用。管理机构与人才结构情况海口市政府发文公布地质公园管理机构。1、2006年12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和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发布关于聘 请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专家委员会委员的决定,聘请专家组成公园专 家委员会,为公园今后发展建设提供决策咨询服务。2、2008年1月,海口市人民政府与湛江市人民政府
38、联合发文关于成立第 一届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协调领导小组的通知,确定了小组成员名单,具体指定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了组长、常务副组长、副组长、成员的具体人选。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 置在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并明确了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人选。3、2008年1月,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文关于成立海口石山火山群国 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的通知,正式成立公园管理委员会,并具体明确了委员 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副主任和成员的具体名单,涵盖了市领导、相关管理部门 领导和地质专家等。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置在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 并 明确了办公室主任等职务人选。但上述机构没有到位。公园
39、批准以来,本公园的主要工作在政府的指导下, 由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包括:1)马鞍岭火山景区的建设、经营与管理,游客量逐年提升。2)有关国家地质公园要求汇报总结,火山与火山景观带你玩火山口 等编写正式出版研究文集。3)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建设科普馆,出版科普图书;4)接待国内来地质公园考察的代表专家及知名人士,并获得高度评价。5)有关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要求中期评估及年度报告等。2015年,海口市已批准建立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机构编 制方案。1、单位名称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2、隶属关系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隶属海口市国土资源局,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
40、业单位。3、主要职责是:1)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有关地质公园保护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依法 保护和开发利用地质公园内自然环境、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2)负责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和园区详细规划的编制和报送审批,并 组织实施。3)组织开展地质公园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保护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 地质遗迹实施巡查保护,协调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盗挖、倒卖地质遗迹资源的违法 行为,防止自然环境和地质遗迹被破坏。4)负责地质遗迹项目建设资金筹措和管理使用。5)组织或协调相关部门对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进行调查、评价、监测、对 典型的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建立档案,加强保护。6)负责组织地质公园科学研究、科普考察和生态教育等对
41、外交流与合作, 挖掘地质公园科学内涵。7)配合地质公园范围内建设项目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工作。8)负责监督地质公园内旅游景区的经营与管理以及地质公园内从事的各项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活动。9)承办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4、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1)核定海口市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处财政预算管理事业编制8名2)核定编制结构:单位领导岗位3个。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专业技术岗位2个。其中必须有地质学专业人员1名。其他管理人员岗位3个。其中有旅游管理专业人员1名。2015年由海口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海南椰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海口 火山口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公园建设
42、管理。10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第二章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公园性质与特色公园性质公园是以具有重要价值的第四纪火山群地质景观为主题,并融合热带生态景 观与地方特色火山文化与民俗文化,构建集观光、休闲度假、矿泉养生、科普科 考、生态与文化旅游于一体,成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城市内的火山地质公园。公园特色1、公园是我国唯一处于热带的第四纪火山博览园。火山密集、类型多样, 火山地貌与熔岩景观之丰富,熔岩燧道之奇特,在国内外罕见。2、生态环境优良,生态景观丰富,四季宜游宜居,空气优良。在火山口、 火山锥、熔岩台地上发育热带雨林、热带果林、刺灌木和大片古榕树、古荔枝林 以及多种珍稀植物
43、,形成热带火山生态景观,在我国同类火山景观最具独特性。3、人与火山相处过程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火山文化。全用玄武岩构成的 石屋、村落;生产与生活工具以及人文古迹;火山口、火山锥构成独特的田园风 光与耕作文化。4、公园内玄武岩层中蕴藏着地下矿泉水,具备发展火山矿泉休闲度假养生 康体的条件。5、公园处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处在省会海口市,具有构建多功能大型游览 区的条件与需求。发展目标总体发展目标公园发展总体目标是按国家与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宗旨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战 略,确定为:建成一流的、高水准的地质公园,成为我国有唯一性的、有知名度 的热带海岛城市火山生态文化旅游的精品; 成为海南旅游中重要名片之一;海
44、口 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中国地质与生态科普旅游示范区。分项发展目标按地质公园建设要求具体发展目标为:保护目标 实行在保护基础上利用、利用中保护的原则,一、二级保护区列 为红线。从法律制度上、管理上与行动上保护公园内火山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 确保公园火山群的完整性,达到世世代代可以利用。在海南生态立省的战略上成11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为示范区。教育目标强化科普教育基地能力建设,建成完善的解说系统。主动开展地 质科普、生态环境友好、火山防震减灾教育,争取每年有10-15万学生走进公园, 实现寓教于游,成为全国火山科普教育示范基地。旅游目标 建成面向海内外的热带火山,生
45、态与文化相融合,具有观光、科 普、体验休闲、度假、养生、购物等多功能的旅游区,逐步推动公园全域旅游, 逐步推动公园全城旅游。成为海南旅游岛的旅游名片之一,海口市旅游发展中的 支撑点,游客有大幅提升。科学与品牌发展目标 加强火山与生态的科学研究与文化发掘,建立火山景 观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与国内外地质公园或火山旅游区建立姐妹合作交流, 成 为中国火山类地质公园论坛举办地之一。适时举办世界火山旅游论坛。带动社区发展目标 公园发展与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整合, 积极推动以火山生态文化为内涵的乡村旅游, 建立一批示范性乡村旅游点,支持、 发展生态农业,合理布局发展火山田园式民宿。公园的发展作
46、为民生工程之一, 让社区民众受益。分期发展目标近期目标(2016-2020) 重点发展公园北部,兼顾中部的发展。集中力量 在马鞍岭火山口景区基础上扩建成为公园窗口性景区。整合区内火山、生态、文化资源,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景区。新建露天与室内相结合的博物馆区、 火山 文化与民俗文化展示展演区、热带火山生态休闲养生区、入口区与综合服务区。 创新旅游方式,做强火山地质生态科普,做新火山体验方式、做活火山生态文化 体验,做精火山生态休闲养生,最终建成为融知识性、休闲性、娱乐性、参与性、 互动性于一体的大型的窗口性旅游区,海口市创建国家5A景区。在核心景区建设同时建设三条以火山地质生态与村落文化内容的旅
47、游路线。第一条,双池岭玛珥火山一一吉安岭火山一一三卿村一一儒穴林一一道堂村 字岭涌流凝灰岩剖面 儒毫村第二条,美社村一一美社岭火山一一昌道岭火山口 一一昌道村一一阳南岭火 山口第三条,雷虎岭火山口森林 一一罗经盘玛珥火山田园一一博学村火山择机启动中部美本岭 美岳火山生态体验区。中期发展目标(2021-2025) 在保护、教育与旅游发展上有新的突破性进 展,以马鞍岭火山口 (海口火山口公园)景区为核心,北、中、南三区同步发展。 推进中部美本岭火山生态体验区和南部雷虎岭 罗经盘建成火山口景区。实行 统一管理、协调发展,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著名旅游品牌。远期发展目标(2026-2030)继续完善南北
48、两大景区与具有国际水准的地质生态文化旅游路线,实现全城旅游在世界火山地质旅游中占有重要一席。12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第三章地质遗迹景观及其评价地质地貌概况本区火山与雷琼裂谷、南海盆地扩张有关,火山喷发形成了呈北西向分布石 山永兴火山带,属雷琼火山带的重要组成。火山海拔高度 220.8-80m之间。火山 喷发时代属第四纪,喷发的岩石属玄武岩类。区内分布有多层含水层,蕴藏着水量丰富、水质优良的地下水。第三系松散 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第1、2含水层为浅部潜水;第3、4含水层则为优质 矿泉(火山矿泉)水;而第5层及以下含水层则是地热水。地热增温梯度4.8 C/100 米,大于
49、3.3C/100米的平均增温梯度,认为属火山余热水。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公园主要是火山及其伴生的地质景观及水体景观,分类如下:A)岩浆喷发的火山及相关地质遗迹A1火山渣锥(20处)A2熔岩锥(1处)A3混合锥(1处)A4熔岩流(玄武岩)(大片分布)A5火山渣剖面(3处)A6熔岩隧道(6处)、西部熔岩隧道3处尚待探测(暂未列入)B)岩浆与水相互作用喷发的火山及相关的地质遗迹B1玛珥湖(1处)B2湿地玛珥湖(1处)B3干玛珥湖(3处)B4涌流凝灰岩锥(3处)B5涌流凝灰岩剖面(1处)C)水体景观C1地下水C2地表小型水池(玄武池)表3-1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点一览表(清单)序 号地质遗迹
50、名称ag主要特征等 级A1火山渣锥1风炉岭火山渣锥 (马鞍岭火山)海口后山镇, 海口绕城高速 之南火山渣锥,Q4,测定年代8155年,火 山口保存完整,高程22.28m,比高130m,火山口内径 120m,深69m,有I13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序 号地质遗迹名称ag主要特征等 级典型的熔岩层与火山渣剖面,其四有两 个寄生火山。列入世界火山名录。2包子岭火山渣锥 (马鞍岭火山)邻近风炉岭火 山之北,相距500m火山渣锥,Q4,高程189m,与风炉岭合称为马鞍岭,火山口内径90m。II3玉库岭火山渣锥石山镇玉库村火山渣锥 Q4,高程107m,底径450m, 火山口深20m
51、。III4荣堂岭火山渣锥石山荣堂村北火山渣锥,高程 108m,底径58m,火 山口内径60m,深度15m。III5博昌岭火山渣锥石山永兴镇四 北博昌村火山渣锥,Q4,高程100m,底径720m。III6道堂岭火山渣锥石山镇四道塘 村火山渣锥,Q4,高程82m,底径620m。III7吉安岭火山渣锥石山镇之西, 三卿村旁火山渣锥,Q4,高程100m,底径650m, 火山口内径450m,深度42m,发育一 个内寄生火山。II8美社岭火山渣锥石山镇美社 村,邻近马鞍 岭火山渣锥,Q4,高程176m,底径700m。II9美玉岭火山渣锥海口后山镇美 社村南火山渣锥,Q4,高程140m,底径270m。III
52、10昌道岭火山渣锥石山镇昌道村火山渣锥,Q4,高程187m,底径350m,火山口保存完好,深 60moII11国群岭火山渣锥海口后山镇东 施茶村南火山渣锥,Q4,高程158m,底径300m。III12阳南岭火山渣锥海口右山阳南 村火山渣锥,Q4,高程169m,底径200m, 阳南岭由东四两个火山锥形成,另有熔岩洞穴,早年曾被采石,现已禁止开采, 现出露了各种玄武岩层与火山渣、火山 集块的剖面结构。II13卧牛岭火山渣锥海口后山镇四 南与永兴镇父 界处火山渣锥,Q4,高程130m,底径200m。III14美本岭火山渣锥海口永兴镇南熔岩锥,Q4,高程119m,底径1500m。III15浩昌岭火山渣
53、锥海口后山镇南 儒符浩昌村火山渣锥,Q4,高程。III16儒群岭火山渣锥海口后山儒群 村混合锥,Q4,高程137m,底径300m。III17何群岭火山渣锥海口右山镇混合锥Q4,高程137,底径130m。III18群修岭火山渣锥海口永兴镇混合锥Q4,高程168m,底径900m oIII19群众岭火山渣锥海口永兴镇儒火山渣锥,高程 120m,底径200m。III14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序 号地质遗迹名称ag主要特征等 级钟村之西20群香岭火山渣锥海口永兴镇西火山渣锥 Q4,高程125m,底径320m, 火山口内径。IIIA2混合锥21雷虎岭混合锥海口永兴镇混合锥Q4,高程
54、168m,底径900m, 火山口外径 280m,火山口深 70m,火 山内有古荔枝林,雷虎岭西北有熔岩隧 道。IA3熔岩锥22永茂岭熔岩锥海口永兴镇之南6km典型的熔岩锥 Q3,高程119m,底径1500m。IIA4绳状、块 状熔岩流23风炉岭火山熔岩 流位于风炉岭、 包子岭火山, 东部地区熔岩流动单元一熔岩层、绳状熔岩及微 型熔岩洞。IIA5火山渣剖 面24风炉岭火山周边III25阳南岭火山口II26群修岭火山口IIA6 熔岩隧道27七十二洞熔岩隧 道石山荣堂村熔岩隧道长1000m,现可进入720m有 分叉复合,有多个洞口。派生地貌有陷 落坑,陷落天窗、陷落天生桥。I28仙人洞熔岩隧道荣堂村
55、北部全长1200m,可进入300余米,发育 有边槽、岩阶。底部有绳状熔岩,顶部 有弧形裂隙。I29火龙洞熔岩隧道包子岭火山之 东洞长100m左右,洞内启熔岩钟乳、 熔 岩刺。III30乳花洞熔岩隧道位于包子岭火 山口之东缘长百余米,深测延长可达 200m,上下 双层熔洞,发育熔岩刺、熔岩钟乳。III31鸦卜洞熔岩隧道永兴雷虎岭火 山脚目前可见长30m,洞口宽10m,洞高5m,探测长度可达 300m oIII32卧龙洞熔岩隧道永兴镇西洞内岩槽、岩阶明显,流动擦裂明显, 曾探测长1000余米。IIB1玛珥湖33好秀岭小型玛珥 湖双池岭之北玛珥湖,Q3,高程90m,底径700m, 有湖水,水浅。II
56、IB2湿地玛珥 湖34双池岭湿地玛珥 湖石山镇之西3km两个相邻玛珥湖,Q3,高程105m,底 径500m,火山口内径 300m,深度15m, 低平火山口周边保存有涌流凝灰岩, 保 存完整,科学家作过专门研究。IB3 干玛珥湖35儒黄岭干玛珥湖海口永兴镇南 昌钗村西干玛珥湖火山Q3,高程107m,底径200mII36罗经盘干玛珥湖海口永兴镇西大型干玛珥湖 Q3,高程93m,底径 1000m,低平火山口中央有玄武岩熔岩 丘,四周有涌流凝灰岩环, 火山与火山 斜坡已种植热带农作物,构成了一个火I15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序 号地质遗迹名称ag主要特征等 级山口田园风光。37
57、杨花岭干玛珥湖马鞍岭西北4km扬佳村西杨花岭为千玛珥湖 Q3,高程838m ,底 径1300m,内径460m,建后村镇IIIB4涌流凝灰 岩锥38玉墩岭涌流凝灰 岩锥石山玉墩古村 旁玛珥火山,高程 125m,底径360m, 火山内径 300m,深20m。III39那墩岭涌流凝灰 岩锥海口后山镇南 美玉村南玛珥火山涌流凝灰岩锥 Q3,高程 140m,底径 350m。III40石岭涌流凝灰岩 锥海口后山镇南 儒符村之南玛珥火山涌流凝灰岩锥 Q3,高程150m,底径1200m,完整性差。IIIB5涌流凝灰 岩岩相剖 面(层)41一字岭涌流凝灰 岩剖面马鞍岭西北4km扬佳村西 一字岭涌流凝灰岩环保存良
58、好,一字岭涌流凝 灰岩剖面,具典型性。IC1地下矿泉 水42地下矿泉大片分布第四纪沉积层和多孔状玄武岩层为地 下含水层,地下水达到矿泉水标准。IIC2 景观水池43马鞍岭玄武池马鞍岭火山口 景区III注1:表中I、II、III为地质遗迹点综合价值, 被评定的等级,表示国际级、国家级、 省区地方级。注2:公园西部三洞属地下洞穴,尚待下一步探测,暂未登录,需作熔洞专门性探测。北缘博昌岭 Q4高程100m,底径720m,处归属吉安岭火山。马鞍岭景区尚有案头岭火山,均应列入保护范围,属省级意义。根据地质遗迹点科学价值、审美学价值、科普价值,评定为 I级具有世界级 意义7处,约占16%;其名单为风炉岭火
59、山口及眼睛岭寄生火山, 雷虎岭火山(混 合锥)、七十二洞熔岩隧道、仙人洞熔岩隧道、双池岭湿地玛珥湖、罗经盘干玛 珥湖、一字岭涌流凝灰岩剖面。II级具有国家级意义12处,约占28%; III级具 有区域或省级意义24处,约占56% o3.3地质遗迹景观总体评价科学价值1、公园内火山及其伴生的熔岩构造、熔岩隧道、岩相剖面等地质遗迹具多 样性、系统性、典型性,在国内外同类地质遗迹中是优秀的、罕见的,是名副其 实的第四纪火山的天然博览大观园。它几乎涵盖了玄武质火山岩浆作用形成火山16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规划修编专项研究报告的所有类型,特别是蒸汽岩浆喷发火山与岩浆喷发的火山共存一区, 这对于研究
60、火山作用过程和古环境具重要的科学意义。2、上更新世和全新世的火山,其中有年代小于 1万年的休眠火山,为研究 火山灾害,预测未来发生火山灾害的类型、特点,提供真实可参照的重要资料。3、公园地下含水层是一个天然的地下水库,具有独特的玄武岩地下水的水 文地质环境,研究地下水富集规律、补给途径、理化特征,对于保护利用地下大 然矿泉水和地下热水具有关系到民生的重大价值。4、地质公园是一个陆缘裂谷发生、演化历史中的火山记录;是我国大陆最 亏损的地幔区,为研究深部壳幔作用的一个天然窗口。 这对研究欧亚板块(华南 板块)、菲律宾板块、印支板块相互作用与南海盆地扩张有重大的科学意义。3. 2美学价值公园内山体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墙抹灰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劳务外包员工合同
- 项目会议记录与总结报告
- 旅游公司客户行程中意外事件处理协议
- 矿山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合同
-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营方案设计
- 环保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协议
- 个人茶园承包合同
- 蔬菜基地土地承包合同
- 境外投资项目银行贷款合同
- 数学-河南省三门峡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和答案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 《心脏血管的解剖》课件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2025年重症医学科(ICU)护理工作计划
- 2024-2030年中国并购基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河道清淤安全培训课件
- 四川省名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4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垂体瘤规范化诊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