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常用数字基带信号 数字基带信号的表示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AMI码 HDB3码 PST码 双相码 密勒码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干扰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7/22/20221第1页,共83页。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数字基带信号消息代码的电波形来自数据终端的原始数据信号,如计算机输出的二进制序列,或者是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数字信号, 这些信号往往包含丰富的低频分量,甚至直流分量,因而称之为数字基带信号数字基带传输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可直接传输数字
2、基带信号数字频带传输大多数信道,如各种无线信道和光信道, 都是带通型的,数字基带信号必须经过载波调制才能在信道中传输7/22/20222第2页,共83页。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意义数字基带传输中包含频带传输的许多基本问题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频带传输系统可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来研究近程数据通信系统广泛采用了数字基带传输方式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组成由信道信号形成器、信道、接收滤波器、抽样判决器以及同步设备组成7/22/20223第3页,共83页。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框图7/22/20224第4页,共83页。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信道信号形成器 把原始
3、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基带信号,这种变换主要是通过码型变换和波形变换来实现的, 其目的是与信道匹配, 便于传输,减小码间串扰,利于同步提取和抽样判决信道 允许基带信号通过的媒质,通常为有线信道, 如市话电缆、架空明线等7/22/20225第5页,共83页。6.1 数字基带传输概述接收滤波器 滤除带外噪声,对信道特性均衡,使输出的基带波形有利于抽样判决 抽样判决器 在传输特性不理想及噪声背景下,在规定时刻(由位定时脉冲控制)对接收滤波器的输出波形进行抽样判决,以恢复或再生基带信号7/22/20226第6页,共83页。6.2 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消息代码的电波形,即用不同的
4、电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 数字基带信号的类型矩形脉冲、三角波、高斯脉冲、升余弦脉冲最常用的是矩形脉冲,因为矩形脉冲易于形成和变换7/22/20227第7页,共83页。6.2.1 数字基带信号单极性不归零波形双极性不归零波形单极性归零波形差分波形多电平波形双极性归零波形常见的基带信号波形7/22/20228第8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示式若二进制基带信号中各码元波形相同而取值不同,则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an是第n个信息符号,对应电平值(0、 1或-1、1)Ts为码元间隔,g(t)为某种标准脉冲波形7/22/20229第9页,共83页。6.2.2 数字
5、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的数学表示式若令g1(t)表示“0”,g2(t)表示“1”,则二进制基带信号第n个码元为二进制随机序列表达式7/22/202210第10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一般用二进制随机序列表示在实际中g1(t)、g2(t) 可以是任意脉冲图示为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波形(样本函数),其中选g1(t)是方波,g2(t)是三角波7/22/202211第11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一般用二进制随机序列表示设二进制随机脉冲序列中任一码元时间Ts内,g1(t)和g2(t)出现的概率分别为P和1-P,且认为它们的出现是统计
6、独立的,则数字基带信号可表示为7/22/202212第12页,共83页。数字基带信号的频域分析 为了使频域分析的物理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化,把随机序列s(t)分解成稳态波v(t)和交变波u(t)稳态波将每个码元内出现g1(t)、 g2(t)的概率加权平均交变波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7/22/202213第13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二进制随机序列时域分解的一个实现7/22/202214第14页,共83页。稳态波的功率谱密度功率谱是冲击强度取决|Cm|2的离散线谱根据离散谱可以确定随机序列是否包含直流分量(m=0)和定时分量(m=1)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
7、性7/22/202215第15页,共83页。交变波的功率谱密度功率谱是连续谱与g1(t), g2(t)的频谱及其概率p有关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7/22/202216第16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数字基带信号的单边功率谱密度 7/22/202217第17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连续谱Pu(f)由于代表数字信息的g1(t)及g2(t)不能完全相同,故G1(f)G2(f), 因而连续谱Pu(f)总是存在的离散谱Pv(f)离散谱Pv(f)是否存在,取决g1(t)和g2(t)的波形及其出现的概率P7/
8、22/202218第18页,共83页。单极性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若设g1(t)=0,g2(t)=g(t), 则随机脉冲序列的双边功率谱密度为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等概P=1/2时, 上式简化为7/22/202219第19页,共83页。单极性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若表示“1”码的波形g2(t)=g(t)为不归零矩形脉冲, 即此时的随机序列功率谱为单极性不归零信号中无定时分量,若想获取定时分量,要进行波形变换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7/22/202220第20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单极性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若表示“1”码的波形g2(t)=g(t)为半占空归零矩形脉
9、冲,即脉冲宽度=Ts/2时,其频谱函数为此时的随机序列功率谱为当f=mfs, G(mfs)的取值情况 m为奇数时,G(mfs)0,此时有离散谱(有定时分量) m为偶数时,G(mfs)=0,无离散谱7/22/202221第21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数字基带信号的带宽取决于连续谱,由单个码元的频谱函数G(f)决定时间波形的占空比越小,频带越宽 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7/22/202222第22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双极性基带信号的频谱特性若设g1(t)=-g2(t)=g(t),则0、1等概的双极性信号没有离散谱,即无直流分量和定时分量若g(t)
10、为高为1, 脉宽等于码元周期的矩形脉冲等概P=1/2时7/22/202223第23页,共83页。6.2.2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研究随机脉冲序列的功率谱是十分有意义的可以根据它的连续谱来确定序列的带宽脉冲波形的占空比越小,序列的频带越宽根据它的离散谱是否明确能否从脉冲序列中直接提取定时分量采用怎样的方法可以从基带脉冲序列中获得所需的离散分量在研究位同步、 载波同步等问题时是十分重要的7/22/202224第24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数字基带信号是消息代码的电信号形式在实际的基带传输系统中,并不是所有代码的电波形都能在信道中传输如含有丰富直流、低频成分的基带信号就不适宜在信道中
11、传输,因其有可能造成信号严重畸变对传输用的基带信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代码:原始消息代码必须编成适合于传输用的码型所选码型的电波形:电波形应适合于基带系统的传输前者属于传输码型的选择,后者属于基带脉冲的选择,二者既独立又有联系7/22/202225第25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传输码结构应具有的主要特性基带信号无直流分量,只有很小的低频分量 便于从基带信号中提取定时信息 信号中高频分量尽量少,以节省传输频带并减少码间串扰不受信息源统计特性的影响, 即能适应于信息源的变化具有内在的检错能力,传输码型应具有一定规律性,以便利用这一规律性进行宏观监测 编译码设备要尽可能简单7/22/
12、202226第26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AMI码AMI码是传号交替反转码,其编码规则是将二进制消息代码“1”交替地变换为传输码的“+1”和“-1”,而“0”保持不变AMI码是CCITT建议采用的传输码性之一例如:消息代码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AMI码 +1 0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7/22/202227第27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AMI码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1与-1 交替, AMI码的功率谱中不含直流成分,高、低频分量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位定时
13、频率分量虽然为0,但只要将基带信号经全波整流变为单极性归零波形,便可提取位定时信号AMI码的编译码电路简单,便于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规律观察误码情况AMI码的不足当原信码出现连“0”串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7/22/202228第28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HDB3码全称是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一种改进型的AMI码, 其目的是为了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 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HDB3码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码型7/22/202229第29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AMI码和HDB3码的功率谱7/22/202230第30页,共83页。6
14、.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HDB3码编码规则当信码的连“0”个数不超过3时,仍按AMI码的规则编码,即传号极性交替当连“0”个数超过3时,则将第4个“0”改为非“0”脉冲,记为+V或-V,称之为破坏脉冲,相邻V码的极性必须交替出现,以确保编好的码中无直流 为了便于识别, V码的极性应与其前一个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否则,将四连“0”的第一个“0”更改为与该破坏脉冲相同极性的脉冲,并记为+B或-B破坏脉冲之后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7/22/202231第31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HDB3码译码虽然HDB3码的编码规则比较复杂,但译码却比较简单 从编码原理可以看出,每一个破坏符号V
15、总是与前一非0符号同极性(包括B)译码时,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找到破坏点V,可断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HDB3码保持了AMI码的优点外,同时还将连“0”码限制在3个以内,故有利于位定时信号的提取7/22/202232第32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PST码成对选择三进码PST编码过程将二进制代码两两分组把每一码组编码成两个三进制数字(+ 、 - 、 0)在一个码组中仅发单个脉冲时,应两个模式交替变换PST码的特点能提供足够的定时分量,且无直流成分,编码过程较简单但这种码在识别时需要提供“分组”信息,即需要建立帧
16、同步二进制代码+模式-模式00- +- +010 +0 -10+ 0- 011+ -+ -7/22/202233第33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数字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Manchester)码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表示“0”,而用其反相波形表示“1”编码规则之一是: “0”码用“01”两位码表示, “1”码用“10 ”两位码表示数字双相码特点只有极性相反的两个电平,而不像前面的三种码具有三个电平由于双相码在每个码元周期的中心点都存在电平跳变,因而富含位定时信息因码的正、负电平各半,故无直流分量编码过程简单, 但带宽比原信码大1倍 7/22/202234第34页,共83页。6.3
17、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密勒码(Miller) 又称延迟调制码它是双相码的一种变形编码规则如下 “1”码用码元间隔中心点出现跃变来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0”码有两种情况:单个“0”时,在码元间隔内不出现电平跃变,且与相邻码元的边界处也不跃变, 连“0”时,在两个“0”码的边界处出现电平跃变双相码密勒码7/22/202235第35页,共83页。6.3 基带传输常用的码型CMI码是传号反转码的简称,与数字双相码类似, 它也是一种双极性二电平码编码规则如下 “1”码交替用“11”和“00”两位码表示; “0”码固定地用“01”表示CMI码有较多的电平跃变,因此含有丰富的定时信息不会出现3个以
18、上的连码, 这个规律可用来宏观检错双相码密勒码CMI码7/22/202236第36页,共83页。6.4 基带脉冲传输与码间串扰基带信号传输的数学模型本节定量分析基带脉冲传输过程,分析模型如图示7/22/202237第37页,共83页。6.4.1 基带信号传输的数学模型基带传输系统的总传输特性(基带传输系统)7/22/202238第38页,共83页。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对第k个码元ak进行判决 ,应在t=kTs+t0时刻上(t0是信道和接收滤波器所造成的延迟)对y(t)抽样6.4.2 码间串扰与噪声码间串扰值7/22/202239第39页,共83页。6.4.2 码间串扰与噪声基带信号传输的过程00
19、1001t/sd(t)s(t)y(t)Ts(t)y(kTs)Ts(t)d(t)无码间串扰有码间串扰7/22/202240第40页,共83页。6.4.2 码间串扰与噪声码间串扰和随机噪声由于码间串扰值和噪声的存在,抽样判决时有可能发生错判, 造成误码只有当码间串扰值和噪声足够小时,才能基本保证判决的正确,否则有可能发生错判, 造成误码为了使通信系统误码率尽可能的小,必须最大限度的减小码间串扰和随机噪声的影响这也正是研究基带脉冲传输的基本出发点7/22/202241第41页,共83页。若想消除码间串扰,应有这就需要对h(t)的波形提出要求实际中的h(t)波形有很长的“拖尾”,但只要让它在后续相应的
20、码元抽样判决时刻上正好为0,就能消除码间串扰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7/22/202242第42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条件基带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时域条件(假设信道和接收滤波器所造成的延迟t0=0)该式说明基带系统冲激响应除在h(0)取值不为零,其他抽样时刻上的抽样值均为零7/22/202243第43页,共83页。无码间串扰条件基带传输系统应满足的频域条件 频域条件又称为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它提供了检验一个给定的系统特性H()是否产生码间串扰的一种方法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H()很多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7/22/202244第44页,共83页。6.5 无码间
21、串扰的传输特性理想低通系统频率响应冲激响应当发送间隔为码元周期时,利用这些零点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7/22/202245第45页,共83页。理想低通系统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系统最高的码元速率 系统的频率宽度最高频带利用率 (波特/赫)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7/22/202246第46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条件的基带系统输入序列若以1/Ts波特的速率进行传输时,所需的最小传输带宽为12Ts ,这是在抽样时刻无码间串扰条件下, 基带系统所能达到的极限情况理想低通基带系统所能提供的最高频带利用率 =2波特赫通常,我们把12Ts称为奈奎斯特带宽,记为W1,则该系统无码
22、间串扰的最高传输速率为2W1波特,称为奈奎斯特速率7/22/202247第47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等效低通特性实际上,只要在区间(-/Ts,/Ts)上,能叠加出理想滤波特性来,则H()就能消除码间干扰7/22/202248第48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实际低通滤波器H()平移与叠加过程等效理想低通特性7/22/202249第49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具有滚降特性的低通滤波器定义滚降系数w1是无滚降时的截止频率,W2为滚降部分的截止频率7/22/202250第50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具有滚降系数为 的余弦滚降特性表
23、达式7/22/202251第51页,共83页。6.5 无码间串扰的传输特性余弦滚降系统=0, 理想低通滤波器,B=W1,频带利用率2B/HZ=1, B=2W1,频带利用率1B/HZ, B, 时域波形衰减加快7/22/202252第52页,共83页。6.6 部分响应系统两种无码间串扰系统的比较理想低通和余弦滚降 理想低通的频带利用率虽达到基带系统的理论极限值2波特/赫,但难以实现,且它的h(t)的尾巴振荡幅度大、收敛慢,从而对定时要求十分严格余弦滤波特性虽然克服了上述缺点,但所需频带加宽,频带利用率下降, 因此不能适合于高速传输7/22/202253第53页,共83页。6.6 部分响应系统寻求一
24、种传输系统允许存在一定的,受控制的码间串扰,但在接收端可加以消除能使频带利用率提高到理论上的最大值,又可使形成的“尾巴”衰减大、收敛快的传输波形,从而降低对定时抽样精度的要求部分响应系统有码间干扰,频带利用率与理想低通系统相同其传输波形称为部分响应波形7/22/202254第54页,共83页。6.6 部分响应系统改进思路观察的sinxx波形,发现相距一个码元间隔的两个sinxx波形的“拖尾”刚好正负相反利用这样的波形组合可以构成“拖尾”衰减很快的脉冲波形7/22/202255第55页,共83页。6.6.1 改进思路合成波的表达式简化后为时域波形7/22/202256第56页,共83页。合成波的
25、频谱函数g(t)频谱限制在(-/Ts,/Ts)传输带宽 B=12Ts频带利用率 =2波特赫6.6.1 改进思路7/22/202257第57页,共83页。6.6.1 改进思路g(t)的波形特点 g(t)波形的拖尾幅度衰减快只在抽样时刻上有发送码元的样值将受到前一码元样值的串扰,而与其他码元不产生串扰由于存在前一码元留下的有规律的串扰, 可能会造成误码的传播(或扩散) 但这一有规律的串扰,可以通过预编码以及模 2判决来消除7/22/202258第58页,共83页。6.6.2 实用的部分响应系统系统第类部分响应系统预编码相关编码模2判决原理框图7/22/202259第59页,共83页。部分响应波形的
26、一般形式可以是N个sinx/x波形之和 式中R1, R2, , RN为加权系数, 其取值为正、负整数及零当取R1=1,R2=1,其余系数Ri=0时,即为前面所述的部分响应波形第类部分响应波形6.6.3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表示7/22/202260第60页,共83页。部分响应波形的频谱函数为可见, G()仅在(-/Ts, /Ts)范围内存在。 Ri(i=1, 2, , N)不同,将有不同类别的部分响应信号,常见的部分响应波形有五类6.6.3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表示7/22/202261第61页,共83页。部分响应系统消除码间串扰方式预编码:(模相加) 相关编码: (算数相加) 模L判决:6.6.
27、3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表示7/22/202262第62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 码间串扰和信道噪声是影响接收端正确判决而造成误码的两个因素上节讨论了不考虑噪声影响时,能够消除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本节来讨论在无码间串扰的条件下,噪声对基带信号传输的影响,即计算噪声引起的误码率7/22/202263第63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分析模型信道噪声只对接收端产生影响7/22/202264第64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无噪声影响时的信号波形信号为双极性A电平;判决门限选择0电平7/22/202265第65页,共83页。
28、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有噪声影响时的信号波形信号为双极性A电平;判决门限选择0电平7/22/202266第66页,共83页。误码率Pe信道加性噪声引起这种误码的概率信道加性噪声n(t)通常被假设为均值为0、双边功率谱密度n0/2的高斯白噪声接收滤波器是一个线性网络,其输出噪声nR(t)是均值为0的窄带平稳高斯噪声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7/22/202267第67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输出噪声的统计特性输出噪声的功率谱密度输出噪声的方差(噪声平均功率)输出噪声瞬时值 是高斯随机变量7/22/202268第68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双极性
29、基带信号抽样时刻信号+噪声发“1”时,x(t) 一维概率密度为发 “0”时,x(t) 一维概率密度为判决电平7/22/202269第69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在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过程中,噪声会引起两种误码概率发“1”错判为“0”的概率P(0/1)发“0”错判为“1”的概率P(1/0)基带传输系统总的误码率 7/22/202270第70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最佳门限电平双极性信号当P(1)=P(0)=1/2时,Vd*=0基带传输系统总误码率7/22/202271第71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单极性基带信号电平取值+A(对应“1”码)
30、,0(对应“0”码)抽样时刻7/22/202272第72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最佳门限电平单极性信号当P(1)=P(0)=1/2时,基带传输系统总误码率7/22/202273第73页,共83页。6.7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性能当单极性与双极性基带信号的A、n都相等时单极性基带系统的抗噪声性能不如双极性基带系统在等概条件下单极性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A/2,当信道特性发生变化时, 信号幅度A将随着变化,故判决门限电平也随之改变,不能保持最佳状态,导致误码率增大双极性的最佳判决门限电平为0,与信号幅度无关,不随信道特性变化而变, 能保持最佳状态基带系统多采用双极性信号进行传输7/
31、22/202274第74页,共83页。6.8 眼图眼图利用实验手段估计系统性能时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一种图形,当传输二进制信号波形时, 示波器显示的图形很像人的眼睛,故名“眼图”眼图的意义在码间干扰和噪声同时存在时,利用眼图能近似估算出系统性能观察眼图的方法 用一个示波器接在接收滤波器的输出端 调整示波器水平扫描周期, 使其与接收码元的周期同步 观察示波器显示的图形, 估计系统性能的优劣程度7/22/202275第75页,共83页。6.8 眼图无码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波形用示波器观察它,并将示波器扫描周期调整到码元周期Ts,由于示波器的余辉作用,扫描所得的每一个码元波形将重叠在一起,形成如图所示的迹线细而清晰的大“眼睛” 7/22/202276第76页,共83页。6.8 眼图有码间串扰的双极性基带波形由于存在码间串扰, 此波形已经失真,示波器的扫描迹线就不完全重合, 于是形成的眼图线迹杂乱, “眼睛” 张开得较小, 且眼图不端正7/22/202277第77页,共83页。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总复习 鸡兔同笼|北师大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1 面积的初步认识 丨苏教版
-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2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西师大版
- 2025年学习雷锋精神62周年主题活动方案 合计3份
- 2024年槽钢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完美版
- 专题21 信息的传递-2025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与解题方法
- 2025年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度代养大型猪群养殖基地合作协议
- 2025年度专业瓷砖铺贴班组劳务合同
- 生物产品检验检疫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江苏省中职《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备考试题集(含历年真题)
- Unit 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ading and Thinking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 广西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课件(54张课件)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排列五历史开奖数据(2004年11月至2013年7月)
- 2024年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ASTM-D471橡胶性能的标准试验方法-液体影响(中文版)(共2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