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培训讲义2295页PPT(知名集团内部培训资料)_ppt_第1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培训讲义2295页PPT(知名集团内部培训资料)_ppt_第2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培训讲义2295页PPT(知名集团内部培训资料)_ppt_第3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培训讲义2295页PPT(知名集团内部培训资料)_ppt_第4页
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培训讲义2295页PPT(知名集团内部培训资料)_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铁路总公司高速铁路接触网检修技术专职任职资格考试复习题(内容覆盖AB卷)一 填空题(20个,20分)1 高速铁路接触网坚持“ 预防为主、重检慎修 ”的维修方针。2 接触网设备管理单位应建立接触网的“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制度。3 为保证定期检查和对接触网设备缺陷的及时处理,在高速铁路运行图中须预留接触网“垂直”天窗,每次时间不小于“ 240 ”分钟。4 在运行时速300km/h的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导线高度应与相邻吊弦处的高度 相同 ,允许抬高“010mm”。5 高速接触网动态性能的特征参数有:“波动传播速度、反射系数、增强系数、多普勒系数”。6 受电弓两个运行方向的平均

2、抬升力应 相等,且只随速度变化略有“ 增加” ;平均抬升力应能防止 “燃弧” ,且应使“接触线抬升、磨损”保持最小。7 受电弓和接触网的静态接触力应该满足 “静态取流” 要求。8 随着速度的增加,“动态部件”对弓网接触力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不间断接触,接触力必须保持在一定范围,即“动态范围”。9 运行速度大于300km/h的接触网,弓网动态接触力应“大于0”,不超过“350N”。10 弓网动态相互作用仿真的目的是确定受电弓作用在接触线上的移动接触力与时间相关的特性,以及和接触线抬升的相互关系。11 接触线和滑板的磨耗、接触点的最大允许电流取决于接触线和滑板的材料特性。12

3、 弓网静态接触电阻取决于滑板和接触线的电阻率、材料硬度、弓网接触力。13 受电弓由弓头、框架、底架和传动系统等部分组成。14 受电弓的工作范围是指其上部工作位置与下部工作位置之差。15 控制区段内的燃弧时间与总运行时间之比称为燃弧率。17 弓网系统设计与施工的过程就是将弓网的“几何关系、动态特性、材料特性”等弓网相互作用技术要求具体应用到弓网系统构建的过程。18 对于普速铁路接触网,最大许可跨距主要取决于接触线在基本运行风速作用下的 跨中最大风偏移 ,对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接触悬挂的 最大弹性 。19 临界跨距的作用是用于判定 简单 悬挂的状态方程的起始条件。20 当量跨距这一

4、理论概念只能应用于 接触悬挂 的张力温度曲线的绘制。21 请在图下填写出该图所表示的接触线类型。 锡铜合金接触线( CTS) 银铜合金接触线 CTA 镁铜合金接触线( CTM、CTMH) 22 请填写完整图中缺少的几何尺寸。725 515 41523 对于总长度为1950mm的中国受电弓,其有效工作长度为1450mm,最佳工作长度为1030mm;由距受电弓中心6001050mm的平面和受电弓动态抬升150mm构成的空间区域为弓网“始触”区。24与一般电力输电线路相比,接触网在“环境、备用、机电、负荷和服务对象”等五个方面具有特殊性。25 对于300350km/h的高速铁路接触网,其导线标称高度

5、为“5300”mm,允许偏差30mm;两相邻定位点的高差不能超过+20mm和-10mm;两相邻吊弦处的高差不超过10mm。26 安装交叉吊弦时,接触线端的吊弦线夹螺栓及导流环应朝向“ 远离另一支 ”导线的方向;线夹倾斜角最大不能超过“15”。27 在AT供电方式中,牵引网不可缺少的附加导线有“AF、PW和CPW”。其中,“CPW”线与轨道信号系统相关,且在变电所附近和“AT所”地点其截面积应加大。28 理论上,AT供电通过一个“有源回路”向牵引回流提供路径,在自耦变压器的负载区域外应无电流流经钢轨。实际上,由于AT所的距离较大(1015km),当列车位于两个AT所之间运行时,仍将有大约10%的

6、牵引回流流经钢轨和大地。因此,“牵引回流”依然存在于所有的AT区段中。29 安全电压是指不会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中国规定“ 36 V”以下为安全电压。30 当发生接触网线索触地事故时,人员必须距离线头触地点“10”m以外。31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32 任何带电体在未确认无电以前,应一律认为“有电”,因此,“不要随便”接触电气设备。34 在未设好“行车防护”之前不得开始作业,在人员、机具未撤离至“安全地点”前不准撤除行车防护。35 高速铁路接触网的标称电压为“25kV”,长期最高电压为“27.5kV”,短时(5min)最高电压为“29kV”。36 在五跨锚段

7、关节处,转换柱ZJS3和ZJS4的非工作接触线高于工作支接触线“150”mm,非工作支承力索高出工作支承力索“500”mm; 37 拉出值大小的确定应综合考虑“受电弓弓头的形状和几何尺寸”、线路条件、跨距大小、“定位器受力及坡度”、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受电弓安装位置与车辆转向架心盘间的误差、车辆悬挂形式与弹簧刚度等多个因素。38 电连接线由多股软绞线制作,其载流量应不小于“被连接的对象”,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清洁光滑且均匀涂上“电力复合脂”。39贯通地线在综合接地系统中起着至关重有的作用,其截面积的选择应能满足最大牵引回流和接触网短路瞬间(100ms以下)大电流的热稳定要求。40将处于架空接触网影

8、响范围(20m)内的电气设备外壳、金属体、桥梁和隧道内的钢筋、变电所接地网、支柱基础以及电力电务系统的接地系统等均连接到沿轨道两侧敷设的贯通地线上,形成综合接地系统,41 高速列车自动过分相的方式有:“ 地面开关切换方式 ”和“车载设备自动断电 ”。其中“地面开关切换方式”方案对列车运行速度的影响最小。42 防风拉线环的U形螺栓穿向“补偿下锚”方向(以中心锚结为界),防风拉线长环在“定位管”端。43牵引网为典型的非对称性电气网络,其四周存在容性耦合、感性耦合和阻性耦合,对应于这三种耦合,它们的干扰源分别是:“接触网电压”、“接触网中流过的电流”和“钢轨中流过的电流”。44为确保支持及定位零部件

9、的短路稳定性, 防止非正常电流烧损定位钩、定位环及其它零件,在支持与定位装置的几个主要机械连接部位上应设“固定电连接”。45 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00”mm时采用C形电连接方式;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大于“1000”mm时采用S形电连接方式;46 工作支电连接线夹安装处的接触线高度应不低于相邻吊弦点的导高,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3”mm。47 分段绝缘器器体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重合,施工误差不应超过“100”mm。器体应与安装处的轨顶连线平行,最大误差不超过“10”mm。48考虑到环境辐射热和“牵引电流”产生的焦耳热对导线物理性能的影响,计算最高温度一般取为大气最高气温的1.5

10、倍。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按最高工作温度80设计,按100校验。49在链形悬挂结构确定的条件下,接触线弛度受“承力索弛度变化量”的影响,结构系数表明了这种影响程度,结构系数越大影响越明显。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调整“结构系数”(调整第一吊弦位置或调整跨距大小)来调节承力索对接触线弛度的影响。50支柱容量是指支柱所能承受的、支柱不被破坏的最大弯矩,它取决于支柱本身的“物理结构和材质”特性,与支柱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无关。二 判断题(20个,20分) 1接触力的标准偏差是一个统计概念()2 防风拉线固定环距定位器端头水平距离为600mm,面向下锚侧安装,防风拉线与水平方向呈60角。防风拉线短环

11、端穿入定位器专用孔里,短环回头100mm;长环端穿入防风拉线固定环中,长环回头250mm,并使防风拉线固定环位于长环中间位置。向上推金属圈,并在末端作一个弯。()3 腕臂底座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基础标高偏差情况选择预留孔安装位置,允许偏差50mm。()4 静态验收检测是对接触网单方面的测量,用于评价接触网施工质量,如果静态验收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应对不满足要求的地方进行调整,直至静态验收符合设计要求。()5 动态验收检测是对弓网系统的动态相互作用性能进行测量,利用实测数据评价一定结构形似的弓网系统的相互作用性能,并检验设计方案中的弓网仿真结果。动态验收用于对受电弓和接触网缺陷设计进行识

12、别。()6 燃弧是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之间空气间隙的电流流动,通常伴有强光产生。燃弧测量一般应用于实际运行动车组和具有取流功能的检测车的检测受电弓上。()7 测量接触网温度一般应在供电臂上有运行列车的情况下进行。()8在带中性段的关节式电分相结构中,中性段的长度主要取决于机车或电动车组的编组形式、升弓数量以及各受电弓之间的电气连接等因素()。9在接触网终端应装设“接触网终点”标,“接触网终点”标应装设于接触网锚支距受电弓中心线400mm处接触线的上方。()10在接触网运营支柱上均要标注“红线”,其主要作用是为了限制线路抬高和观测支柱的沉降情况,它是轨面高程与支柱基础沉降关系的标志线()。11导电

13、斑点类似于接触斑点()。12利用燃弧完全可以评价弓网接触质量()。13接触网静态验收的依据是设计文件()。14弓网系统动态验收的依据是设计规范()。15接触力和抬升量是弓网系统动态验收的核心指标()。16接触网的静态验收包括徒步验收和作业车验收()。17弓网系统的振动规律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描述()。18定位点处接触线工作面距轨顶连线的垂直距离为接触线高度()。19电火花就是电弧()。20受电弓是接触网方案与参数选取的重要依据()。21承力索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接触线应采用恒张力架设。架线张力偏差不得大于8%。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22 高速正线工作支接触线高度不应

14、发生变化,设计坡度为零(锚段关节除外)。()23 接触线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允许偏差为30mm。()24 隧道内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至轨面连线的高度为5300,结构高度为1600。()25 相邻定位点的高度差最大允许值为20mm。假如两悬挂点之间的高差为20mm,下一个定位点必须在同样的高度或者与驶入接触线的方向一致,不允许走向相反的方向。()26 当跨中不设预留弛度时,相邻吊弦的导高差最大允许值为10mm。()27 接触线最大磨耗允许值为标称截面的20%。一个锚段内如果有一点达到这一临界值时,应更换整锚段接触导线。()28接触线和承力索在一个锚段内均不允许有接头,承力索不应有散股、断股现

15、象。()29 承力索支撑线夹安装处的承力索上应涂抹润滑脂,加铜铝过渡套,放入支撑线夹,受力方向应为承力索支撑线夹的中心螺栓,即铜铝过渡套开口背向螺栓45朝下压合,用力矩扳手紧固所有螺栓。()30 正定位承力索加铜铝过渡套后放入靠近支柱侧的槽内,反定位承力索加铜铝过渡套后放入远离支柱侧的槽内,另一槽内放入180mm带铜铝过渡套的本线辅助绳。()31 当班值班员可以签发工作票和参加检修工作。 ()32 整体吊弦压接管压接一次成型,压接后凸面对向载流环,载流环线鼻子连接线预留300mm长度,线鼻子应压接二道。()33 检修过程中,如需更换吊弦,应在预配车间先压好吊弦一端,另一端到现场压接。更换吊弦时

16、,应在原位置上安装,以免产生弹性不均匀点。()34 吸上线电缆截面应满足回流要求,外露部分电缆护管应无损伤。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300mm。穿过钢轨、桥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35 弹性吊索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从悬挂点平分,允许偏差为30mm。()36 弹性吊索线夹处回头外露为20mm,允许偏差为5mm。()37 硬横梁吊柱安装位置用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测量仪和钢卷尺测量确定,允许偏差为20mm。同一组硬横跨两支柱中心连线与横梁纵向中心线应重合。()38 腕臂随温度变化顺线路的偏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双腕臂偏移方向是相反的,检调时注意不得调整错误。()39 在五跨关节

17、的中心跨中,两接触线屋脊处导线高度应高出正常导高40mm,允许偏差为10mm。()40绝缘锚段关节和非绝缘锚段关节的转换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为:500mm和600mm,允许偏差:20mm。()41 绝缘锚段关节和非绝缘锚段关节的中心柱处,两悬挂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为:500mm和150mm,允许偏差:20mm。()42 绝缘锚段关节转换柱处,绝缘子串距悬挂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承力索、接触线两绝缘子串上下应对齐,允许偏差为30mm。()43 距接触网带电体5m范围以内各专业需要接地的构筑物和设备应接入综合接地系统;距线路两侧20m范围以内的铁路设施中需

18、要接地的装置,原则上可不与综合接地系统等电位连接。()44 绝缘锚段关节两锚段承力索、接触线相互间的空气绝缘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两悬挂间的空气绝缘间隙应在500mm以上。()45 对于高速接触网,绝缘关节的转换柱处,非支线夹处的接触线转角应小于8。()46 锚段关节式电分相中性区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双弓运行(即不大于190m),允许误差+500mm。地面应答器的纵向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1m。()47定位器的倾斜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定位坡度尺检测。定位器限位间隙应符合设计要求,用异径塞钉测量,允许偏差为1 mm。11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7.2mm;1250mm定位器塞尺直径为15

19、.8mm()48 对于限位定位器,其抬升量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1.5 倍。对非限位定位器,其抬升量应满足受电弓最大动态抬升量的2 倍,且应校验受电弓抬升400mm时不与任何支持装置发生机械碰撞。()49 定位线夹安装在定位器线夹座上,插入U型销钉,U型销钉应从里向外安装,销钉的末端向上弯曲60。定位线夹受力面和受力方向一致,定位器的最小径向压力不大于80N。()50 腕臂安装完毕后,平腕臂端部余长为150mm,上腕臂绝缘子端头距套管单耳100mm,承力索座距双套筒连接器除特殊标明外一般为300mm,接触线悬挂点距吊钩定位环一般为400mm,任何带电部分不得侵入动态包络线。()参考答案:

20、错误的:2、11、12、19、24、28、31、33、40、41、43、44、45三 选择(单选、多选)题(30个,30分) 下列填空题的答案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正确答案1 “安装曲线”是指根据 、 和 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绘制的用于指导接触网施工和运营维护的曲线。A 张力、弛度、设备空间位置;B 接触网、弛度、坠铊;C 高度、坡度、坠铊;2 接触网状态方程是根据线索的长度变化推导出的表示 和 之间的关系式,A 弛度、温度; B 张力、温度;C 拉出值、温度3 只有 悬挂和 悬挂才有状态方程,而 悬挂是没有状态方程的。A 半补偿、全补偿、未补偿;B半补偿、未补偿、全补偿; C未补偿、

21、全补偿、半补偿;4 作业车作业平台上有人作业时,检修作业车移动速度不得超过 km/h,且不得急停急走。A 5 B 10 C 15 D 20 5 接触网具有典型的空间环境特性 、 、 、 、 特性。A 无备用、负荷、机械、系统;B、气候、电磁、机电、系统;C 无备用、负荷、机电复合、系统;6 AT供电方式下,接触网的主要附加导线供电线、保护线、正馈线和 线 。A 保护用接轨线;B 回流线;C 双绝缘跳线;7 直链形悬挂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投影 , 悬挂的承力索和接触线的走向相反。A 重合、半斜链形;B 重合、斜链形;C 不重合、半斜链形8、柔性架空接触网一般包括支柱与基础 、支持装置、 、 以及供

22、电辅助设施五大部分。A 定位装置、接触悬挂;B 定位管、腕臂;C 接触线、承力索、9、高速接触网与普速接触网比较,最大的不同点体现在: A 悬挂抬升量、导线高度及其变化率;B 补偿张力、设计温度;C 悬挂抬升量、波动速度;10吊弦是接触悬挂的重要部件,它将接触线吊挂在承力索上,将接触线的 传递到承力索上,调节接触线的弛度和高度,改善接触悬挂弹性,提高接触网的受流质量。A 弛度以及风负载;B 自重负载以及风负载;C自重负载以及覆冰负载;11与受电弓弓头几何尺寸密切相关的接触网参数有:A 拉出值;B 导高;C 跨距;D 始触区;12“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是指列车在以线路设计时速运行过程中受电弓弓头可

23、能达到的A最大允许抬升量的轮廓线;B最大允许摆动量的轮廓线。C A和B全部;13弓网接触压力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A 静态抬升力;B 空气动力分量;C 惯性力;D 阻尼力。14 受流质量良好的弓网系统的接触力的统计规律均符合正态分布曲线,主要表现在:A 全部值的约 68.30% 位于之间;B全部值的约 95.50% 位于之间;C 全部值的约 99.70% 位于之间;注:接触力标准偏差。15 接触线波动传播速度是指静止的接触线在受到一瞬间冲击力作用后,所产生的上下振动的振动波沿接触线传播的速度,其大小主取决于A 接触线补偿张力;B 接触线单位质量;C 接触网补偿张力;D 接触悬挂的单位质量16 受

24、电弓的静态特性是指受电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和升降弓时间,主要包括:A 静态接触压力;B 静态接触压力变化曲线;C 同高度压力差:D 有效工作范围;E升降弓时间;F 同向压力差。17 弓网匹配特性对受流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速接触网必须配用A 高速受电弓;B 普速受电弓;C 都可以。18 接触网的典型结构包括: A 接触悬挂; B 锚段关节;C 中心锚结;D 线岔;E 腕臂支持结构; 19中心锚结的设置位置应根据中心锚结所在锚段的两半锚段的张力差确定,其根本原则是A 使中心锚结两侧半锚段产生的张力差相等;B 曲线上,中心锚结应靠近曲线一侧;C 直线上应使两侧锚段长度相同;D 大致相同。

25、20 电气化铁路中的钢轨具有以下作用:A 牵引回流的通路;B 信号电流的通路;C 轮轨导向;D 具有A、B、C的全部作用;E 仅有轮对导向作用;F 仅有B和C的作用。21 在工作状态下,G型腕臂支持装置中各部分挠度不大于 ,L型腕臂支撑装置中各部分挠度不大于 ,S为腕臂支持装置各部件受力支点间的 。A 0.7%S 1%S 最大长度;B 1%S 0.7%S 最大长度;C 0.5%S 0.5%S 最大长度。22从事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有关现职人员, 进行一次安全等级考试。A 每月;B每季度;C每半年;D 每年23 理论上,定位器应只承受接触线补偿张力的 ,实际上,由于定位器存在坡度,定位器在垂直

26、方向也会存在力的分量,该力的存在除平衡定位器附近 重量外,不能在此处将 提起,形成倒V结构,也不可向下,这两种情况的存在都会影响定位器坡度,对高速通过的受电弓带来安全隐患。A垂直分力 承力索 弹性吊索 B 水平分力 接触线 接触线24 在接触网中,有技术跨距、经济跨距、当量跨距、临界跨距、最大许可跨距等跨距概念;平衡 跨距和 跨距的跨距是 跨距。A 技术跨距、经济跨距 最大许可跨距;B 当量跨距、经济跨距 最大许可跨距;C 临界跨距、经济跨距 最大许可跨距;25为消除因安装中心锚结而增加的负载 (垂直负载和风负载)对受流的影响,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应比相邻跨距缩短 ;A 10% B 5m C 10

27、m26 接触网的机械特性是指接触悬挂的 以及稳定性等。A 静态弹性 B 固有特性 C 动力响应 D A、B、C27 根据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列车脱轨辆数、中断铁路行车时间等情形,铁路事故等级分为 。A 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B A类事故、B类事故、C类事故;28 根据多年来接触网运营检修经验,接触网停电作业现场的安全控制措施可总结为:( )A 提前签票交好底,作业分工应仔细;B 命令开工“四确认”,“三不伤害”要牢记;C 岗位联控需卡死,精检细修按工艺;D 消令消记严把关,填好记录方完毕。29 运用作业车进行巡视作业时,作业车车速应控制在 km/h以内 。A

28、 10 ;B 20 ;C 30 D 40 。30 事故发生后, 部门、 机构、事故发生地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铁路运输企业应当根据事故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必要时,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机构。A 国务院铁路主管、铁路管理、县级;B 铁路主管部门、铁路运行、区级以上。31 特别重大事故由 或者 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 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A 国务院、国务院授权的、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铁路管理;B 国务院授权的、国务院、铁路管理、铁路主管部门;32 牵引供电故障分为三级响应,以下各项中属于I级响应的是:A 接触网设备大面积

29、损坏,不能满足电气列车降弓惰行条件;B 专运列车运行中接触网发生故障;C 牵引变电所全所停电造成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 20 min ; D接触网发生断线、断杆故障;影响较大的弓网故障; E 接触网停电时间超过 10 min 或对行车造成较大影响;F 故障跳闸;G 保护装置误动、拒动。33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小于 mm ,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小于 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小于 mm 。A 300 350 500 B 350 300 500 C 500 300 350 34 架空电线路跨越接触网时,与接触网的垂直距离: 10 110 kV 电线路

30、,不小于 mm ; 22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m ; 33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m ; 500 kV 电线路,不小于 mm 。A 4 000 5 000 6 000 7000B 3 000 4 000 5 000 6 000C 2 000 3 000 4 000 5 00035 接触网停电作业的“三不伤害”是:A 不伤害自己;B 不伤害别人;C 不被他人伤害; D 不伤害设备;E 不伤害同事。36 接触网停电作业需把好 : A 准备作业把住安全措施审核关;B 开始作业把住停电设备确认关;C 作业过程把住高空操作受力关; D 作业完毕把住修后设备运用关;E 再接新票把住旧票手续结束关

31、。37 以下符号说明正确的是: A回流线跨越接触悬挂 B 非绝缘锚段关节 C 分相绝缘器 D 绝缘子38 以下符号说明错误的是: A 上承式或立交桥、拱桥等 B 站场钢支柱软横跨 C 加强线39 接触网站场平面图布置一般从 开始,站场中间一般采用 跨距布置。A 咽喉区 平均跨距 B 车站两端的1#和2#道岔 最大许可距跨 C 信号灯 当量跨距40 下图所示为: A 一次交叉 B 二次交叉 C 没交叉41 土壤容许承载力可用土壤安息角( n)表示,其中 “+”表示 ,“”表示,“”表示 。A 挖方、填方、安息角 ;B 填方、挖方、安息角;42 请在下表中划出与接触网有关的接口铁路电气化系统内部接

32、口表供电系统变电所接触网结构计算综合工区SCADA供电系统V变电所V接触网VVVVV结构计算V综合工区VSCADAV43牵引变电与接触网的接口主要有:A 上桥馈电电缆与接触网开关的连接;B 接触网开关控制电缆的连接以及电源的预留;C 回流电缆的连接以及柱上避雷器的型号选择和确定。44 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在包括 、施工、运行维护等在内的 搭接关系和为实现系统既定性能指标而在不同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之间的 关系。A 系统设计、装备制造,工作界面上的,参数、结构和功能配合;B 参数、结构和功能配合,工作界面上的,系统设计、装备制造,;45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有以下 几点要求A 需要较高系统

33、供电能力;B 需要较强的越区供电能力;C 需要采用较高等级的外电系统。46高速电气化铁路之所以采用超高压供电,其理由是:A考虑限制输电网送电能力的导线发热 、电压损耗 、功率和能量损失和稳定性破坏;B考虑额定电压等级相适应的输送功率 C考虑负序承受能力 47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规定,基本结构风速应为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m高度处min平均的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出的年一遇的最大风速值。高速接触网一般按50m/s取值。A10、1050B15530C10155048牵引网存在容性、感性和阻性三大耦合,这三大耦合的干扰源分别是:A电压电流走行轨B走行轨、电流电压C电流、电

34、压、走行轨;49 在ZPW-2000系列电气绝缘轨道电路中,空芯线圈 SVA的作用:A 平衡牵引电流回流;B对于上、下行线路间的两个 SVA 中心线可做等电位连接。C 当扼流线圈;D并联谐振电路的组成部分。 50导线平顺度是指m范围内导线的最大偏离误差值。A1B2C0.551 接触网断线或在接触网上挂有线头、绳索等物件时,任何人员包括使用 均不得与之接触。 A 非绝缘物件 B 绝缘物质52 高空作业要使用专门的用具传递工具、材料和零部件等,不得 ,高空作业人员要 。 A 抛掷传递、系好安全带;B 抛掷传递 系好安全绳53 用车梯进行作业时,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 名 ;所用的零件、工具等均不得

35、放置在 上。 A 3名 工作台台面 B 2 名 工作台上54 作业中推动车梯应服从工作台上人员的指挥。当车梯上有人时,推动车梯的速度不得超过( 5km/ h ) ,并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车、停车)。工作台上人员与车梯负责人要呼唤应答,配合妥当。 55 进行停电作业时,作业人员(包括所持的机具、材料、零部件等)与接触网带电设备的距离不得小于:A 1 . 5 m ; B l m ; C 0 . 7 m 。56 高速铁路接触网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精细化的含义是:A 细分对象 B 细分职能 C 细分岗位 D 细化管理 E 准确严格 F 包括AD G 全部57 实施精细化检修的主

36、要途径包括:A 细化 B 量化 C 流程化 D 标准化58 测量接触网的弹性需要解决 两个问题。A 接触线的初始高度;B 测量一定抬升力作用下的接触线高度;C 测量抬升力59 下图中标注错误的是 6 、7 、15 (1)框架 (2)底架(3)弓头(4)滑板(5)弓角(6)弓头宽度 (7)弓头长度(8)弓头高度(9)弓头支承轴(10)滑板长度(11)下部工作位置高度(12)上部工作位置高度(13)工作范围(14)落弓高度(15) 底架.60 腕臂尺寸计算所需的参数包括 C、D、E 等。A 支柱倾斜率、B 侧面限界 C 测量参数、D 设计参数 E零部件参数四 简答题(5个,15分)1接触网交接验收

37、的依据有哪些?(1)批准的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施工设计文件:a接触网平面布置图;b接触网安装图。设计变更文件。(2)设计、施工时采用的规程、规范和验收标准:规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范a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b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规范。标准: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上级领导机构下达的有关文件、决议、会议纪要及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协议。2 高铁接触网竣工资料有哪些竣工资料是综合反映已完工程的实际状况、检查已完工程内在质量的技术资料,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设计文件及变更设计文件各一份。(2)竣工图表接触网平面布置图;接触网供电分段示意图;接触网主要工程数量表。

38、、(3)工程施工记录钢柱基础隐蔽工程记录;支柱埋设隐蔽工程记录;接地装置隐蔽工程记录;绝缘子、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试验记录。(4)主要器材的技术证书钢筋混凝土支柱、钢柱的产品合格证;接触线、承力索及其他线条的产品合格证;绝缘子、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的产品检验合格证及试验报告;隔离开关、避雷器、吸流变压器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3 简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原则高速铁路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除非受绝缘距离条件限制区段,一般情况下,上、下行支柱应对齐布置。(2) 考虑大机养护作业的需要,有砟轨道区段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均不小于3.1m;无

39、砟轨道区段接触网支柱侧面限界为3.0m。(3) 为缩短停电事故范围,AT所附近和长度大于6km的隧道或隧道群需设置绝缘锚段关节。(4) 车站站台范围内不宜设置接触网下锚支柱。同一车站范围内的支柱类型宜统一。(5) 隧道进、出口外100m范围内不宜设置锚段关节下锚支柱。隧道口内距洞口2m左右宜设置AF线对向下锚,PW线下锚转换方式宜根据隧道断面、净空、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情况等综合考虑,一般可采用沿隧道侧壁贯通或在隧道口侧壁下锚后转换到线路中心。隧道外第一根距洞口帽檐顶部结构外缘的距离宜为3035m。相邻两隧道出入口间距不大于200m时可采用硬横梁安装附加导线或线路侧安装附加线,尽量避免附加悬挂多

40、次跨越接触悬挂。(6) 平面布置时要避免出现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与线路CPIII桩及声屏障、接触网张力补偿装置与桥栏杆、接触网支柱与声屏障、接触网桥支柱与避车台、接触网支柱基础与排水沟等干扰问题。(7) 桥梁上和隧道内需要预留支柱基础,悬挂点基础,下锚或锚段关节的空间位置(当需要时)。桥隧设计时应考虑接触网的要求,并将该部分工程的施工也纳入相应的土木工程中,这一方面可节约成本,避免二次施工对桥隧的破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加接触网基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这一点在高速铁路的施工中特别重要。4 施工测量的目的是什么?它需提供哪些技术资料?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核定接触网设计平面图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判

41、定基坑土质条件,检验设计是否正确、合理,有无遗漏、缺陷和错误;确定支柱(基础)位置;确定隧道内悬挂点、定位点位置;新建线和高速线路的桥隧接触网悬挂点和支持点基础的施工一般纳入相应的土木工程中,与桥隧主体工程同步施工。施工测量时,确认隧道内悬挂点、定位点位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施工测量应提交下列各项资料:(1)基坑土质资料,按杆号列表说明;(2)杆位变更资料,支柱型号或基础型号变更资料;(3)需加固的支柱或基础杆号及加固方案;(4)需作排水沟改造的杆号及处理方案;(5)需作特殊设计处理的构筑物位置表;(6)工程数量变更统计表;(7)其它需说明的情况。5 为什么高铁接触网的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架

42、线设备和技术?为确保导线架设完毕后平整、光滑、有弹性,无硬弯、扭曲变形和表面硬伤等现象,应采用恒张力架线设备和技术。因为导线张力与导线弛度密不可分,架线张力波动越大,线索弛度变化就越大。另外,架线过程中的张力波动还会导致导线在悬挂点处沿架线张力方向来回移动,形成较多且不易矫正的波浪型硬弯,使导线受流质量恶化。实践证明,架线张力波动越大,导线产生的波浪型硬弯就越多。因此,架线施工中,除采用必要措施(如跨中增加临时悬挂点,以缩小跨距等)外,接触线必须采用恒张力架线技术。6 定位装置的施工或调整应注意些什么?答:定位装置的施工关键有4个:定位支座的安装高度、拉出值、限位间隙和定位器的允许抬升值。定位

43、装置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调整定位管的斜率,保证定位管与定位器的夹角或定位器的抬升量。定位器的限位间隙应严格按照定位器型号和拉出值选取对应的d值。拉出值采用接触网多功能激光测量仪检测,螺栓紧固力矩用力矩扳手检测。安装基本完成后用定位器坡度测量尺进行坡度较核,检查定位器的允许抬升量是否符合要求。定位器安装前,先对腕臂柱定位环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定位管及定位器安装后的有效坡度;在高度无误的情况下,记录定位环到线路中心的距离,作为计算定位器在定位管上安装位置的依据。向计算机输入定位环到线路中心距离、外轨超高、拉出值、定位器有效长、正定位或反定位等原始数据,计算输出定位器安装施工表,按照该表进行预配,并用

44、油漆做好标记。按照定位器安装施工表由中心锚结向下锚方向安装,安装的同时校正导线线面。顺线路的偏移量与吊弦的偏移量一致。在上部安装过程中,紧固紧固件时应全部采用力矩扳手,严禁使用活口扳手,力矩紧固标准严格执行施规附录C中的力矩紧固标准。7 请简述接触网停电作业关键环节“十卡死”的具体内容。 无计划检修工作票不准提报停电计划; 未列队宣读工作票、布置安全措施不准分工; 工具、材料未经检查确认良好不准带人作业现场; 未按规定登记“运统一 46 ”并双方签认不准开工; 未按规定验明停电不准接挂地线; 防护不到位、联系不畅通不准进行作业; 特殊地段车梯未采取防溜、防倾倒措施不准上人; 高空作业不扎安全带

45、、不戴安全帽不准操作; 设备维修后状态未确认、人员机具未撤离不准撤地线标记; 作业组未开收工会、检修记录未登记不准结束工作票。 8 请简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精细化检修方式的内涵和途径。答:精细化检修是以持续改进为核心,以精细操作为基础,充分有效运用各种资源,追求接触网检修效率最大化的一种管理理念。精细化检修的内涵包括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和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连接有序、精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细化检修的主要

46、途径是:细化、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 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和责任细化,管理不缺项,每项不出错,环环紧密相扣,事事有人管。做到目标量化,标准量化,考核量化,强调用数据说话。做到流程化,将任务或工作事项沿纵向细分为若干前后相连的工序单元,将作业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然后进行分析、简化、改进、整合、优化。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新的流程,并通过对相关人员的有效培训,制作新的工作手册、岗位说明书,贯彻实施新的工作流程。做到组织标准化,管理制度化,个人作业规范化。9 高铁接触网维修岗位的任职资格有什么要求?答:(1) 铁路牵引供电或相关专业中职以上毕业,或经两年以上专业培训合格,取得接触网中级工职

47、业资格,并有两年以上接触网维修工作经历; (2) 熟悉专用工具的使用,掌握设备巡视、监测的项目、内容、方法、记录、分析、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3) 掌握设备维修的方法和工艺; (4) 掌握设备维修辅助技能;(5) 掌握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程和方法,并能严格依照执行。(6) 按规定参加岗前资格培训并考试合格,按规定参加适应性培训,按规定参加定期考核鉴定。10 请简述接触网的“十个”重点检查对象答:接触网的 “十个”重点检查对象包括:上网点、开关引线、下锚补偿装置、线岔、分段绝缘器、分相、隧道内定位立柱、电缆及电缆头、避雷器、空气绝缘距离。对松动的螺栓进行紧固,对缺失的零部件进行补装,对存在材

48、质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对所有主导电回路进行检查,对超标参数进行检调,消除危及供电安全的设备隐患。 五 论述题(3个,15分)1 请简述土建预留接触网工程检查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答: (1) 路基、桥梁预留基础检查基础外露部分平整、光滑、棱角规范,不应有蜂窝、麻面、粘皮、裂纹、漏浆、露筋等现象,不能有裂痕;基础表面无破损现象,基础螺栓无歪曲,螺栓间距及螺栓外露长度符合要求,相邻螺栓间距误差在1mm以内;对角线螺栓间距误差在1.5mm以内;螺栓外露长度误差在5mm以内;基础的侧面限界满足设计要求,且上下行并列对称,误差在0+50mm之间;基础与基础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误差小于1m; 拉线基础位置

49、满足设计要求,误差在0+1m之间;桥梁上的拉线基础和接触网基础应在同一片梁上;顺线路方向,预埋螺栓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预埋螺栓中心线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误差1.5;硬横跨两支柱基础中心连线与正线中心线垂直,误差2。(2) 隧道预埋槽道及锚栓检查 上下行接触网吊柱按设计图预留核查;滑槽不得出现扭转、变形,滑槽倾斜施工误差不大于3mm;同组滑槽的两轨槽应平行,顺线路方向容许同时产生偏转误差,不允许两根轨槽各向两边岔开等变形情况,间距允许偏差为5mm;顺线路方向允许同时产生定位误差,允许偏差为500mm;垂直线路方向的施工允许偏差为30mm;滑槽内泡沫填充物完好,不得被混凝土覆盖

50、,滑槽嵌入隧道二次衬砌深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不大于5mm。接触悬挂下锚滑槽(隧道侧壁)垂直状两槽道应铅垂,水平状槽道应水平。(3) 电缆爬架及上网预留孔检查 在桥墩、梁端预留的供电及回流电缆上桥滑槽、锯齿孔应无遗漏,预留位置及质量符合设计规定;电缆爬架应设置在靠近电缆预留孔所在梁端的桥墩上,并且是在面向电缆预留孔方向的桥墩侧面预留,上下行并列设置。在供电线上网柱旁预留电缆上网孔。(4)接地端子检查 供接触网接地使用的预留贯通地线接地端子位置、型号、数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5) 检查注意事项 (a)接触网基础检查先用模型板来套螺栓,如果能套下,则螺栓间距完全满足要求,如果不能套下,则用钢卷尺测量实际

51、的螺栓间距,并检查螺栓是否歪曲,做好记录。 (b)螺栓检查完毕后,将螺栓按原来要求包扎好。 (c)建议用倾斜仪检查轨槽预埋在顺线路方向及垂线路方向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d)检查发现未预留或预留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与监理及相关单位沟通,及时整改,并加强与接触网预留项目的施工单位配合。2为保证运行维护工作顺利开展,施工单位应向设备接管单位提供哪些技术资料?(1) 竣工工程数量表;(2) 管内的供电分段示意图;(3) 管辖范围内的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装配图、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4) 施工装配计算结果(含支持装置、吊弦等);(5) 开通前,接触网动态检测的原始精测资料(包括导高、拉出值

52、等);(6) 主要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使用说明书;电缆的相关资料;对在产品上显示不出工厂标志的器材(例如各种线索),应按生产厂家列出具体安装地点;(7) 跨越接触网的架空线路(主要包括架空线路位置、电压等级、导线高度、规格型号、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和跨线桥(主要包括跨线桥位置、最近的桥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跨线桥净高、接触网带电部分距跨线桥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料。(8) 工程施工记录。主要有:隐蔽工程记录、确认后的轨面标准线(有砟)、轨面标高记录(整体道床线路精测网提供的轨面高程)、侧面限界、外轨超高记录等;(9) 设备维护手册。3 高速

53、铁路接触网设备管理单位应建立或具备哪些规章制度和技术文件?(1) 接触网零部件上网检验和追溯制度;(2) 弓网联控制度;(3) 设备质量验收和评定制度;(4) 接触网监测、检查、检测、试验和诊断分析制度;(5)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检验制度;(6) 运行信息反馈及故障、事故报告制度;(7) 值班制度;(8) 设备质量定期分析和总结例会制度;(9) 部、局颁发的有关规章(10) 与相关单位的设备分界协议;(11) 管内车间、工区之间的设备分界及各工种分工的规定。(12) 接触网零部件的技术条件、试验方法及图册;(13) 接触网设备的有关标准;(14) 管内的设备技术履历。4 请简述高铁接触网接触悬挂

54、调整的调整过程及要求接触悬挂的调整工作分两步:先粗调,后细调。对于一个锚段的调整工作,从中心锚结处向两端下锚方向进行。接触网粗调包括: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定位器安装,铜合金整体吊弦的安装,线岔安装,电连接安装,关节调整,补偿装置调整。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调整工作的第一步是安装中心锚结,只须将接触线对承力索进行临时固定,以保证后续工作的进行,在定位器、吊弦安装后,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对中心锚结进行调整。接触线中心锚结所在的跨距内不得有接触线接头,中心锚结补偿绳内不得有吊弦。接触悬挂调整时,严禁踩踏接触线或给接触线施加任何外力。为避免产生波浪弯,挂S钩时应从上向下拉,不可人为抬动接触线。接触悬挂调

55、整宜一次到位,接触线高度、拉出值、定位器偏移、限位定位器的限位范围等符合设计要求;整体吊弦安装位置正确、顺直受力、载流环方向统一;接触线高度宜采用激光测量仪测量;接触线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30mm,并应同时符合下列要求:相邻悬挂点接触线高度允许偏差符合要求;1个跨距内两相邻吊弦处的接触线高度差不得大于10mm;定位点两侧第1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施工允许偏差10mm,且不得出现“V”形;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线预留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不应大于5mm;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高度与相邻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相等,施工允许偏差010mm;接触线工作支悬挂点

56、高度变化时,时速250公里接触线坡度不得大于1,坡度变化率不得大于0.5;时速300公里及以上接触线坡度为0。在承力索、接触线架设并初伸长完毕,且承力索归位、腕臂承受接触悬挂的全部重量、腕臂顺线路方向已按温度调整至标准位置后,采用激光测量仪现场测量悬挂点承力索的高度、支柱跨距,并利用吊弦长度专用计算软件计算吊弦长度;根据吊弦长度预制表制作吊弦。5 事故抢修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接触网事故抢修工作,往往时间紧,任务重,事故现场环境复杂,人员杂乱,稍不注意,就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因此,特别提出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1) 事故抢修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首先对事故范围设置防护人员,特别是有

57、断线的地点,不论接地未接地,都按有电对待,任何人都不得进入断线落地点 10m 范围以内,防止送电后,跨步电压伤人。在调查、了解事故情况的时候,应将设备按有电对待。(2) 抢修工作领导人在抢修作业前应向所有参加抢修人员宣布停电范围,严格明确,划清设备停带电界限,尤其是大型站场或上下行线路地段,更应注意,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对可能来电的关键部位和抢修作业地段,要按规定设置足够的接地线。 (3) 在有多个作业组参加的抢修作业中,要强调统一指挥,保证通信联络的畅通,信号传递要准确(要做到三确认:人、听觉、视觉)防止误传、误认。 (4) 接触网事故抢修中,特别要强调的是作业安全,无论是攀杆,登梯和车顶上

58、高空作业时,均应严格执行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全体戴好安全帽,作业中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制”,特别是有发生支柱倾倒的可能,及需断线、拆除设备时,除加强监护外,还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作业的安全。 (5) 抢修作业中,对关键部位要严格把关(如:拉出值、线岔、锚段关节等)对安装的零部件,特别是受力和导流件,要紧固牢靠,防止松脱,保证导流良好。 (6) 如遇有雨、雪、或大风天气进行事故抢修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滑、防冻、防摔,保护抢修作业的安全。 (7) 在有多个部门和单位在同一事故现场抢修,或配合事故救援时,要加强联系,统一指挥,相互协作,防止高空掉物伤人,杜

59、绝意外事故的发生。 (8) 事故抢修时,一般都是停电进行,电气列车不能开行,但其他车辆仍可运行,如蒸汽机车,内燃机车,轨道车等,特别是本部门支援抢修的轨道车,时有撞自己抢修人员抢修梯车的事故发生,因此事故抢修不能忽视行车防护工作。 (9) 在复线区段抢修时,当上、下行不能保证有 Zm 以上的安全距离时,必须申请垂直停电。 (10) V 停抢修时,确保和另一侧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并在邻线来车时,不得侵人邻线限界。 (11) 抢修时,遇有危及人员或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可以不经电力调度批准,先行断开断路器或有条件断开的隔离开关,并应立即报告电力调度;但合闸时,必须经电力调度批准,方可进行。 (12)

60、 事故抢修完毕后,除对抢修过的设备质量仔细检查外,还应对事故范围以外的可能波及的延伸部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设备质量。 (13) 事故抢修完毕后,应向电调详细汇报设备的恢复情况,如采取临时开通措施,还应说明具体采取的什么措施等,以利各有关部门协助执行。6 请简述6C的基本内容及实施周期?高速弓网综合检测系统(1c),安装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或接触网检测车上,对弓网运行状态(包括弓网接触力、动态接触线高度、动态拉出值、硬点、离线、接触网电压等)的进行实时实速检测。及时发现弓网安全隐患,保障弓网安全(超限);科学评价弓网状态,为运营维修决策提供支持;综合分析诊断,指导设备精细检修;正线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