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集体等课说课稿_第1页
融入新集体等课说课稿_第2页
融入新集体等课说课稿_第3页
融入新集体等课说课稿_第4页
融入新集体等课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融入新集体说课稿一、自我介绍:姓名:林永祥;单位:厦门市汀溪中学;课题:思想品德初一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融入新集体”二、说课内容:1、说教材: 本框题是初一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内容是融入新集体。初一思想品德现行的教材是广东版,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有五单元,其中第一单元是第一部分。本框题侧重从学生的交际能力入手,培养学生适应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的能力,是在明确了自己已是初中生,并认识了新伙伴的基础上,去尝试了解集体、融入集体,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又对以后的学生学习、生活做好铺垫,打下基础。本框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如果让学生通过本课真正学会融入集体,让他们在融入集体的过

2、程中,学会从集体中汲取营养,认识到集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平时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从无知走向有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不断地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而这过程是他们在对本框知识有较深认知的基础上,自发实现的。 由于初一的学生正处于“危机”的年龄阶段,他们的情绪呈现出丰富而强烈、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的特点,而我校又地处汀溪山区,学生平时接触的信息量少,知识面窄,接触的人少,很多人具有我们通常所说的“小家子气”,在与人交往中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本节课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方法讨论作为教学重点。由于学生刚升入中学,各方面的能力,如参与小组讨论的能力、协作能力尚未较好培养,因此,本节课难点应放在学生的

3、个性张扬上。结合初一学生这种心理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多媒体课件为载体,组织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讨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联系实际由小组内部探究扩大为组外交流合作,师生共同总结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的方法。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集体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思、多领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培养热爱集体,

4、具有责任感、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 为达到以上的教育教学目标,我将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年龄特点,适当设计教学所需的歌曲、教学图片及适合的教学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还将采用集体讨论法中的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想结合。2、说教法与学法: 教学有法、教学又无定法、贵在得法。本着“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这一理念,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从而实

5、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为每组56人的十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个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综合。心理学家多依奇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构成学生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合作、竞争和个体化目标结构。其中合作目标结构所激发的是以道德为中心的动机系

6、统。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学生之间存在着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平等、协作关系。合作使学生具有使同伴接受、支持和喜爱的强烈愿望。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基于这样的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如何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通过让学生为班集体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张扬学生的个性。3、说教学程序:首先是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应注重与旧知识的衔接,并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在上课前,我准备播放视频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并提问学生:这首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学生可能回

7、答:告诉我们要团结;团结才有力量等。然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班集体的凝聚力来自于全班同学的团结,只有全班同学紧密团结起来,班集体才有力量,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次是“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这一重点的突破。课前我会准备几双筷子,然后请同学上台表演,先是用手折断一根筷子,而后是一捆筷子,可请班级的所有大力士参与,最后得出结论:团结就是力量。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明白班集体的凝聚力也一样,全班成员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集体的力量就强大;反之,如果是单兵作战,将会像一盘散沙一样,缺乏凝聚力,集体的力量就弱小。然后引导学生分组交流探究:联系“小团体”现象,讨论在学

8、习生活中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怎样才能更好地凝聚全班同学的力量。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下到小组中巡视,备询,针对同学的疑问做相应的解释,并为小结做好准备。在讨论中可能出现:“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选择”“学会与老师同学平等沟通,正确认识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然后,各组主持人选代表依次向全班交流,老师尽可能板书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根据各组归纳的方法多少展开竞争,用电脑加星鼓励。最后,老师点拨,把学生找到的方法加以正确归纳,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延

9、伸,即找到了方法,不等于班集体的力量就强大了,关键在于实际行动的落实上。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了认知水平,养成团结协作竞争创新的良好风气,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再次是“让个性在集体中张扬”这一难点的突破。在本环节中,我准备为大家奉送“欢乐快餐”,要求学生根据爱好、特长课前做准备,如送名言、诗歌、书画、唱歌等。这是才艺展示环节,也是情感信念升华阶段,实现课程资源共识、共享。老师可伺机融入学生中间,送一句名言:“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或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师生情意交流达到高潮。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

10、置。主要是教师归纳: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的形成,靠的是全体成员的团结与奉献,每个人在平时的学习与生活中应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班级的荣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建设集体应从现在开始,课后为班级设计一个合理的适合本班实际的班规,并把你的设计方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根据美国数学家维纳的控制论中的定量控制理论,本课后作业允许学生几个人共同合作完成,减少作业量,减轻学生课后负担。)通过本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相结合,并进行才艺展示,力图初步培养学生交往与沟通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集体在个人的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在时间安排上,针对具体情况,如果时间不够,在“欢乐

11、快餐”这一环节上可以减少参与学生的数量。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意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恰当运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着眼学生发展,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发展。在教学中尽量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做一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的教师。以上是我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尝试,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日新又新我常新说课稿扬子一中 杨娟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 本课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地位:本课是第五课的第一框题,第五课的第二框题和第三框题分别是发现自己的潜能和自我新形象,三个框题是按照了解自我到发现自我、再

12、到设计自我这样的构思来安排的,因此能够准确的认识自我是前提和基础。 作用:同时本课也能够帮助学生来回答他们自身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比如我是个怎样的人?我的能力如何?等。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往往又不能很好的客观的评价自己,这就需要正确认识自我,而本课的学习恰恰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是遵循了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 (二) 本课教学目标(分三个层次) 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1)能够全面、客观、发展的认识自己,通过不 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2)掌握认识自我的途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自觉的形成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13、 (三) 教学重难点 本课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因此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是本课的重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对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讨论,也许学生会一味追求外在美,或者为了突出内在美,而盲目否定外在美,这些都需加以探讨和引导的。 (四) 课时安排 本课由于容量较大,因此分两课时来上,第一课时“为自我新认识”这一标题的内容,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第二课时为“认识自我的途径”这一标题内容,掌握三个认识自己的途径,两课时的内容还是很整齐的。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 1、 这套人教版的思想品德课本主要是以学生“学”的角度编写的,可以称作“学本”,有关本课的教材上以及相对应的练习伴你成长,助你成

14、功(以下简称伴你成长)设置了一系列图文材料及活动,因此应组织学生很好的利用。 2、 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主体参与的 深度与广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本课的内容也宜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内实践活动,如小品表演、辩论、小组讨论交流、竞赛、调查采访等。 3、 在教学中辅以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增强感官效果,充分展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三部分:教学程序 1、导入 如何导入新课呢?我是这样考虑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认识自我同样也是如此。因此我在上课首先会让学生做一个补充句子的活动。待补充的句

15、子是这样的:-原先-,后来经过-,变得-。这里的主语可以是一个人、一种物,一个事件。例如:小A同学原先上课非常沉默,后来经过老师的启发和自己的多次锻炼,变得积极举手发言了。从这个活动让学生以自己观察注意或亲身经历的详情补充句子,明白事物是不断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同样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自我,用全新的目光来审视自己。 2、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后引入教材P46即伴你成长P43的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来探究自己在两个多月的初中生活中,在学识方面、对待事物方面、性格方面、能力方面、学习品质方面等其他方面的新变化。此活动应在课前布置,并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上分小组交流,然后再请同学在班级演讲。 3、

16、正确认识自己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还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这个全面有两个含义,一是要明白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对待优缺点。 (1)在讲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时,我将教材P46-47的图片材料的内容让学生编排成小品进行表演,通过小品表演引起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讨论的兴趣。讨论问题是你是否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更注重那个,为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的提出一些与中学生密切相关并且学生有点迷茫,认识上存在模糊也需加以引导的问题:例如如何对待盲目追求崇拜偶像问题?是否过分追求外在美,赶时髦、穿名牌?将这些问题深入探讨让学生有个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作为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思想认识觉悟,

17、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应达到的目标。 (2)对于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给学生时间用于回忆、反思、对照、总结自身情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中提高认识,在审视自身中不断建构对自己的新认识。教材p47-48通过经验找优点和通过教训找缺点的两个表格以及改正缺点的补充句子练习可以完成此环节教学任务。 4、对于认识自我的三个途径可以单独用一课时来完成。 途径一: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其实在上面自我总结优缺点时已经是在运用这个途径。伴你成长p44相关练习可以参照。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知道这个途径,而且要知道如何能够让自己做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观察自己。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写日记,睡前静思,事后冷静分析

18、等。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讲平时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 途径二: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在上前面的教学内容时,有的学生讲到自己的座右铭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有些学生会认为这比较有个性或因此而我行我素,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所以在这里可以加以引导和澄清,同时也是正确理解此途径的要求。因此我首先设问:“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这个途径与“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否矛盾?通过讨论分析回答得出结论:这就是冷静分析他人评价,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相关活动可参照伴你成长P45“朋友赠言”,通过此活动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师生沟通、亲子沟通,让他人成为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从而更清楚的认识自我。 途径三:通过集

19、体了解自己,这个集体可以包括小组、班级、各种团队等。这个途径可以使学生通过比较清楚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承担的责任,对自己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同时增强作为集体一分子的集体荣誉感。相关活动参照伴你成长P46“班级之最”。 5、本课出现的古语古训较多。每条都与知识点密切相连。所以最后通过竞赛抢答形式,提问古语让学生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既能巩固本课的知识,也能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6、板书设计 日新又新我常新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涵义 1、发展的眼光 2、全面的眼光 如何看待内在美和外在美 如何看待优点和缺点 二、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 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2、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3、通过

20、集体了解自己爱的冲突说课稿温州二中 朱莉艳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爱的冲突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中第一部分我和父母第二课时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等内容。本节课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与父母矛盾问题,通过对这种矛盾的分析,使学生意识到与父母产生冲突是正常现象,但如果不解决好会带来不良后果,从而首先培养起积极消除与父母对立的不良情绪的意识。本节课既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加深,同时又为下节课如何化解冲突奠定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设计就以女生申洁的故事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究、讨论、角色转换等活动,

21、在活动中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产生冲突是正常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如果这种现象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带来怎样后果,形成积极消除这种现象的意识。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认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与父母沟通,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有不良作用。重点原因:本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与父母正确交往,学会理解,学会沟通,而了解“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有不良作用”正是为学生愿意去理解、沟通奠定基础。教学难点:培养积极消除与父母对立的不良情绪的意识。难点原因

22、:初中生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难以了解父母的爱,也不愿去解决与父母的问题。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教材特点及初一学生好奇心强,思维较依赖于具体直观事物的特点,我选用启发式教学法,利用名言和学生我诉我心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是正常现象,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故事进行升华,引导学生逐步探究这种现象所带来的不良作用,从而去积极消除这种现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互动合作,解决问题;归纳概括,形成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发挥老师的主导作

23、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教学过程:(一)名言导入,讲授新课“当我七岁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天底下最聪明的人;当我十四的时候,我觉得父亲是最不讲理的人;当我二十一岁的时候,我忽然发现父亲还是比我聪明。”马克吐温设置疑问:大作家马克吐温对自己十四岁时作了这样的感慨,那么作为同龄时候的我们对父母是否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呢?是否有时也会对父母的有些方面感到不满意呢?活动设计一:我诉我心 :父母带来花季的烦恼 要求:学生以无记名方式将因为父母原因而带来烦恼的事情写在网络BBS上/纸片上,地址为: HYPERLINK /lb5000/topic.cgi?forum=22&topic=4251&changemod

24、e=1 /lb5000/topic.cgi?forum=22&topic=4251&changemode=1,教师可抽取一些,读给同学听。说明:以无记名的方式写出来,是怕我们同学难为情“家丑外扬”,其实与父母的感情冲突是正常的现象。据一个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机构调查显示,该机构曾经收到的两万封中学生读者来信,当中谈及曾经与父母发生感情冲突的占34,甚至信中有些少男少女们是怀着愤愤不平的心情,诉说着父母的种种“罪状”。(通过名言和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明白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是正常的现象)(二)创设情境,突破重点 情景设计:申洁的花季烦恼AB剧女生申洁的自述:十四年前,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我是父母的独生

25、女,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的父亲极其盼望他的女儿能够“成凤”。从小学二年级起,父亲开始训练我,让我每天写一句话,记下当天所发生的事情,到了四年级,我便开始天天记日记。但童年的我,很天真。那时我写的日记,父亲每天都要翻阅,长大后,我才知道,自己的日记别人是不能随便翻阅的,幼稚的我向父亲提出了“抗议”,但父亲却轻描淡写地说:“我这是为你好,你写的什么我早就知道了!”设置疑问:(你喜欢这个父亲吗?为什么?如果你有个这样的父亲,你会怎么办?A、拒绝写日记表示抗议;B、继续写日记,敷衍父亲。)学生讨论:A会带来什么后果;B会带来什么后果。(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此类问题的想法,并了解由此带来的初

26、步后果父母与子女间产生隔阂)(出示申洁的做法)从此,我开始讨厌写日记,但为了应付父亲,在日记本里,我每天都写一些很无聊的事情,在我心里,却渴望能有一本我真正的日记本,让我把欢笑、泪水都记在上面,并且能让人静静地翻阅,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渐渐地养成了沉默、孤僻的习惯。有年寒假,我经同学介绍,收听了香港一电台的节目,这是一个娱乐性节目,当时我把她们的地址摘抄在笔记本上,我想参加他们举办的收听有奖比赛活动。谁知父亲发现了它,他把这张纸从笔记本上撕下来。给我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父亲根本不听我的分辨,就狠狠把我训了一通,我委屈得真想哭,但我忍住了。夜里,我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了

27、一宿,后来妈妈来劝我,反被我抢白了一通。设置问题:与父亲的冲突是因什么而起的?父女冲突带来了什么后果?带来这样的后果,你该怎么解决?A、与父亲赌气,不再搭理他;B、寻求一个与父亲沟通的方法。学生讨论:A会带来什么后果?B你会寻求一个怎样的沟通的方法。(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进一步深化冲突的程度,从而更深层次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继续出示申洁的做法)第二天早晨,申洁给父亲写了一封信,这可是申洁第一次向父亲袒露自己的想法。设置疑问:如果你是申洁,你最想在信中对父亲述说些什么?(目的同上,了解学生所想)(出示申洁的信)爸爸:你也许不会想到我会给您写信吧,可有些话,我必须对您说。昨晚的事,我知道是我不对,

28、可你,不一定也做得都对。你为什么要把我那张记有香港电台地址的纸撕了?如果您当时拿着本子好好地对我说,也许事情就不会这样了,我多么希望我们能平心静气地对话。爸爸,我承认您是个好父亲,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天下哪有不爱自己的孩子,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父母呢。但是,我希望你我之间能平等地相处,没有无谓的争吵。还记得我小时候您常逼我写日记的事吗?其实,我何曾不想写呢?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有什么不好呢?可爸爸,您为什么要天天翻阅呢?爸爸,希望您能理解我,同时我也会尽力去改善我们之间关系的。这封信,您看完后,请放回我写字台左边的第一个抽屉,并写上您的意见和感想好吗? 您的女儿:申洁讨论:你是否

29、赞赏申洁主动提议与父亲笔谈的做法?这样做法的好在哪里?(一是表达了想解决矛盾的诚意,二是这种方式便于冷静思考。)角色转换:假如你是申洁的父母,收到女儿这封信,你会A、这是小孩爱胡闹,不值得和她一般见识。B、认真的用心写一封回信,与子女进行沟通。学生讨论:选A会带来什么后果;选B,你认为父母与子女进行沟通为什么显得很重要?果然,父亲认真的写了一封很长的回信。为了充分做到公平,与申洁的信一样,她父亲的回信也照登如下。洁洁:你的信,我和你妈都看了,我连看了三遍。确实,我们是需要沟通一下。正像你说的,天下的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作为父母,我们当然是爱着你的,父母的生命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为着自己的孩子

30、,这不仅是养育孩子,也是希望孩子能按照父母的愿望,成为有用的人才。我们尽着心关心着你的身体成长,同时也在注意着你的德、才发展。我们都是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和你们相隔三十多年,在思想、生活、性格、情趣方面都不尽相同。我们也想在思想上能与你缩短差距,也想在教育你的方法上有所改变。新潮流最大的特点是开放、信任,是理解。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开放也好,信任也好,理解也好,都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一定的标准,一定的规范。对你们来说,总希望父母少一点禁锢,多一些自主,大人不要干涉小孩,这就是你们要求的性格,要求的理解。你毕竟是在成长中,还未成熟,有的道理现在你还不会明白,还缺乏独立的处事能力,干涉还是需要的。当

31、然,不是说我一点问题都没有,我认真考虑了一下,至少我存在着这么两个问题。其一,对你关心得太过头,以至于管头管脚,使你产生了一种被束缚的感觉和心理上的压抑。其二,是我的方法上有问题,往往是带着训斥的口气跟你说话,确实是缺少平等对话的意识。这些都是我今后要注意的。只是,小孩希望大人理解,反过来,小孩也应该理解大人。你知道父母都是为着你好,那么,作为女儿,你也不要太拘泥于父母的方法、方式、态度、脾气,对吗?你在学习上,在学校里都不错、好胜、好强、努力;在家里,随着年龄的增大,懂得体谅大人了,有机会也在做一些家务,待人接物也比过去强多了。这些,我都看在眼里,心里也高兴。但你的缺点也不少,最大的缺点,就

32、是在家里你任性,听不得批评的意见,一听到批评的意见,马上就产生逆反心理,轻则翘嘴,甚至马上反讥相问。有不少正确的东西,由于你的这种性格,使你不能引起重视。长此以往,后果怎样,我很难设想。大人对小孩是爱,这爱体现在关心、帮助、指导,还有理解和信任上。小孩对大人也是爱,这爱则应体现在尊重、关心、帮助以及理解上。我希望你也要学会尊重人,小孩对大人讲话,在内容上应该是坦诚的,关系上也可以是平等的,但态度上还应该是尊重的。你说对不对?最后,附带说一句,你写的日记,以前我曾经看过,确实是不对的,以后绝不看,你可以把你的抽屉上锁。爸爸情景设置:假设你是申洁,收到父亲这样一封信件,你会有何感想呢?并打算今后怎

33、么做呢?父亲把女儿的信“连看了三遍”,并回了一封很长的信,可见对此事的重视。这本是消除隔阂的良好开端。读了申洁父亲的信,本来挺让人感动的,我们仿佛看见了申洁父女之间相互理解的心灵彩虹。遗憾的是,这彩虹不久便又消失了。后来发生了一件使申洁一直耿耿于怀。申洁的自述:有天早晨八点半了,我还赖在床上,厨房里,妈妈在准备午饭。忽然,响起了一阵敲门声:“申洁在家吗?”我一听,是我班里的一位男生,让我暂且叫他M吧!我匆忙穿上外衣,把他让进家里。我漱洗完毕后,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聊了起来,不一会儿,妈妈去开会了,只留下我们俩。我们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倒也挺开心,谁知,谈着谈着,他竟用眼睛那样热烈地看着我,我知道他

34、要说什么,但最后我还是敷衍了。那一刻,我的心里一团乱麻,不知道想些什么。后来,他邀请我下午去玩或者他到我家来玩,都被我一口拒绝了。后来我想,我是否无意中伤害了他。这件事已隔一年多了,我还无法从阴影中摆脱出来。后来有天,M打电话来,正好是我爸爸接的,而且他是第一个打电话给我的男生,父亲对他盘问得很凶,后来,他巧妙地撒了个谎,说问我题目,但我知道,父亲根本就不信任我,打完电话后,他又盘问了我半天。妈妈也不信任我,第二天,趁我不在家,她偷偷地看了同学们写给我的信。我知道,我与他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我已不想再来第二次笔谈了。父亲口口声声说信任我,开诚布公地和我说,但结果又是什么?依然是那种怀疑的眼光

35、。我想,我已无法从他们那里得到心与心的交流,我只有靠我自己了讨论:(你能否理解和容忍父母这些做法?你是否赞同,申洁的“不想再来第二次笔谈了,我只有靠我自己了”的做法?A、赞同;B、不赞同)(通过这件事的描述进一步扩大了与父母的冲突,从而进一步突出由此所带来的不良作用父母与子女间矛盾激化)应当说,父母是儿女最亲近的人。除了血缘的天然联系之外,十几年的朝夕相处苦乐同享,难道不会建立起相互依恋的深厚情感吗?可现实是如此无情,据有关资料表明:子女对父母的信任率还不足1!设问:究竟是什么原因会造成两代人之间这么多的“冲突”?故事:谷物与珍珠(让学生在故事中明白很多冲突是因为两代人的价值观不同,需要不同所

36、造成的)(三)情感升华,突破难点情景升华:西方寓言(心脏的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无论对或错,出发点都是为了对我们的“爱”。“爱”的冲突也是爱的一种表现,之所以发生冲突,是对这种爱的理解不同引起的。学生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才会以此为出发点,积极寻找消除与父母对立的方法)(四)歌曲结尾:让爱住我家(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作业活动:给申洁的一封信(如果你是申洁的好朋友,得知她与父母闹僵的情况,你应该怎么劝导她与父母重归于好呢?)(通过这作业,巩固本课知识点,同时也为下课化解冲突做好铺垫)板书设计:二、爱的冲突1、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是正常现象;2、与父母产生某种冲突有不良作用;3、

37、培养积极消除与父母对立的不良情绪的意识;家庭的记忆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我的成长与家庭”这一单元中的一课。在了解家庭结构、体会家庭亲情、分担家务劳动的基础上,让儿童从纵向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进行家庭传统与家庭价值观的教育。根据这一主题,教材分成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大事记”,第二部分是“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第三部分是“美文欣赏”、第四部分是“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设置这么几个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但家庭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家庭的变化对儿童的生活影响很大,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变化或事件,因为正是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儿童的个性,当然儿童可能

38、对这些变化和影响缺乏清晰的意识,因此有必要促使儿童对自己的家庭变化进行反思和整理,对家庭有一种动态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对家庭的认同感,在更深层次上感受自己家庭特有的传统和价值观。也许儿童对以上要求操作起来较难,就利用设计家庭吉祥物这个有趣的活动来直接感受。根据教材的意图,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意识到我与家庭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家庭、父母和祖辈的感情。2、行为有习惯:通过活动增进对长辈的了解对家庭的了解,养成关心家庭变化,关爱家人的习惯,逐渐树立家庭责任感。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庭的发展变化的关系,学会如何搜集资料,了解情况。本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本课的教

39、学重点是了解家庭的发展变化,知道家庭的重要日子和事件,感受家庭的传统和价值,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家庭的传统和价值感受不深,较难体会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发展变化的关系。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堂要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完整生命投入的过程,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经受认知的挑战,从中获得理智上的满足,更在情感、心灵的充盈上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回归生活的过程中进一步得到正确的价值引领。对家庭的回忆一课的设计,我根据课标要求“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

40、于活动之中。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家庭大事记、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事情、设计家庭吉祥物。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使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二、说教法: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重点,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展示、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三、学法主要以情感体验、自

41、主探究为主。四、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经过上两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家庭就像是一棵亲情树,家庭中的成员就是亲情树上不可缺少的一枝。生活在这样一棵亲情树上,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回答,畅谈自己的感受。)2、是的,家总能让我们开心、快乐、温馨、幸福。我们一起来唱唱自己的家,好吗?媒体播放歌曲我有一个幸福的家3、教师过渡: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我想说的是,幸福家庭的幸福也是各不相同的。让我们走进每个小朋友的家中,走进过去去重温这些美好的记忆吧。板书课题:家庭的回忆。学生齐读课题。(设计理念:教者从学生的家庭生活入手,让学生回忆生活在家中的感受并唱与主题

42、有关的歌曲,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并由此引出课题。这样就使课题的出示水到渠成,更显得流畅自然。)4、教师过渡:我们在长大,家庭也在变化。家庭中有些日子、有些事情是值得我们好好珍藏,好好回味的。让我们把这些记录下来,成为我们的家庭美好回忆吧。二、活动:家庭大事记教师引导:在家庭中总有一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日子中总是会发生一些特别的事情,你还记得吗?(点击课件:出示表格:家中特殊的日子。)(家中特殊的日子)1、同桌交流表格的内容。2、教师指名回答。说说家中特殊的日子是哪些?3、教师提问:我们记住这些日子有什么作用呢?(设计理念:特殊的日子对于家庭来说有特别的意义。通过“我们记住这些日子

43、有什么作用吗?”一问,巧妙传达了编者设计这一内容的用意,提高了学生记忆这些日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家庭中的大事记)4、引导:同学们,我们每天与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家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其中有些事情是家庭小事,有些事情是重大的。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搜集了在家庭中发生的重大事情以及相关的照片,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将收集到的事件或照片在小组里与同学们聊一聊,当然这些事情会有喜有忧,有苦有乐,但它们都是我们家庭中难忘的片段。有些事情,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感受呢?5、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设计理念:家庭中发生的事情有喜有悲有苦有乐,通过学生们在小组中的交流,让学生明白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故事,在横向的

44、交流中,更加体会一个家庭一步步走来的不易。并通过谈谈自己当时的感受,明确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份子。)6、刚才,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小组中讲了自己家的故事,那你愿不愿意把这些故事告诉全班的同学听呢?下面我们来举行“老照片的故事”。老师来当主持人。7、把学生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仪出现,学生讲老照片的故事。8、听了同学的发言后,教师提问:听了这么多的故事,再看看大家收集的照片,你们对自己的家有什么想说的吗?9、学生自由发表想法。10、师小结这些故事或者照片都是我们每个同学家庭片段的一个个缩影啊,看到了这些照片,我们仿佛看到了我们家庭的过去,想一想我们现在的生活,大家就更体会到了我们每个家庭的来之不易。作为

45、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我们也要学会珍惜自己的家庭,更加关心我们的家人。(设计理念: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形象去介绍自己的家庭。使学生对家庭有更强的归属感。讲故事这种形式,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情感与能力的一次整合。)三、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故事教师谈话:家里的事长辈最知道,特别是你还没出生以前的一些家庭情况。我们可以这么向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了解情况,了解他们小时候的衣、食、住行等情况。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回家里向长辈调查了一下,还请有相关照片或实物的同学带上收集到的资料。现在可以来向大家做一个介绍吗?1、学生介绍收集到的情况。2、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后,教师补充一些资料,点击

46、多媒体,出现:爷爷奶奶小时侯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的相关图片,一边播放图片,教师相应做一些讲解。3、听了介绍,看了图片,再与你现在的生活比一比,你有什么要说的?4、教师小结:确实,过去家庭的生活与现在的家庭生活没法比。但是,你的家就是在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宽敞,越来越美丽,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爷爷奶奶吗?爱创造这个家的爸爸妈妈吗?(设计理念:课前了解情况,课中谈感受,活动结束时教师的小结,使学生知道了家庭发展的艰辛过程,明确了家庭的发展变化与家人的关系,激发了学生敬爱家人和热爱家庭的美好情感,并为下面的活动打好情感基础。)过渡:是啊,怎能

47、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啊,是他们通过艰辛的劳动,我们的家才会一天天变成现在的模样。四、创意大赛:家庭吉祥物1、设计过渡语进入这一环节:看到同学们都那么热爱自己的家,老师深感高兴。怎么来表达这样的爱呢?老师有个创意:让我们为自己的家设计制作一个吉祥物吧!知道什么是吉祥物吗?2、多媒体出示:小词典:吉祥物的介绍。学生读读这段介绍。3、多媒体点击:熊猫盼盼。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吉祥物。边看熊猫图边看吉祥物的介绍。了解吉祥物的特点。4、同学们你还了解哪些吉祥物,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同桌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吉祥物。然后指名说说自己喜爱的吉祥物。5、夫子庙小学的小朋友也设计了一些吉祥物,我们一起来欣赏

48、一下。这些小朋友设计了哪些吉祥物啊?他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吉祥物?6、学生交流设计意图。后教师小结:原来我们在设计吉祥物时最重要的是要有意义。(设计理念:介绍一些现成的吉祥物,使学生对吉祥物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为下一步设计家庭的吉祥物做好铺垫。)7、学生设计吉祥物。教师引导: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设计出图案美观、形象可爱的能代表你的家庭的吉祥物。8、教室里播放舒缓的音乐,学生拿出水彩笔,设计自己的家庭吉祥物。(设计理念: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价值和传统的认识,体会到我是家庭中重要的一份子。)9、学生交流设计好的吉祥物教师谈话: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都

49、埋头认真地设计了自己的家庭吉祥物,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吉祥物吗?请先在你的小小组中交流,选出一张优秀的图片参加全班的交流评比。10、学生选出优秀的作品,在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学生的作品。评比中选出优胜者,发奖。(设计理念:通过学生说一说设计意图,再一次加深对家庭的价值和传统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家庭的思想感情。)四、总结:同学们,你们为自己的家设计了这么可爱的吉祥物,老师从这些吉祥物中看到了你们对家庭的爱。在这里老师真诚地祝愿你们的家庭永远吉祥,美好。六、家庭作业:回家向家人介绍你的吉祥物。教学分析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非常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价值

50、、责任如何?我怎样适应社会?等等。因而,认识自我是学生们极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通过本课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从而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本课从正确认识自己谈起,以对自己提出恰当期待,完善自己为最终的落脚点。本框题是基础和铺垫。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明确自我评价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学会全面、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并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主渠道功能,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教学重点:自我新

51、认识将自我新认识设计为教学重点的原因是:学生如果能全面、客观、发展地进行自我评价、就能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不断完善自己。教学难点: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讨论。原因:初中生由于心理、生理不够成熟,自我意识较强,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主观性较强,自我认识容易发生偏差,正确认识内在美与外在美,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课前准备1、请学生做好本框题的预习工作。2、请学生们注意观察身边的同学,形成对他们公正的评价。3、设计评价卡片,加以修饰,要求准备两张,一张请父母、老师填好对你的评价,另一张填写好自己对身边一位同学的评价。4、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学生可请指导老师或其他相关工作人员以书面形式形成对自己

52、的评价。二、说教法1、引导学生充分进行小组讨论。2、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总结归纳得出相应结论。三、说学法教师要让学生在充分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并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会尊重别人和欣赏别人,使学生在个性品质上不断得到提升。四、说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活动:设计未来在学生充分设计自己未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引导,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无论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你都必须充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潜能必须建在对自我进行正确证价的基础上。从而引出课题。本环节上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兴趣往往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上好一节课应该设计适当的情境,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

53、(二)新课讲授:教师首先必须明确本框题教学目的: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力求全面、发展地评价自己;具体过程:第一、活动,说说新生活。活动目的:通过学生们的交流来探究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本活动中,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演讲礼仪习惯;注意身体语言的恰当运用,能做到自然大方,学会对他人进行适度的赞美。活动实施步骤:1、每位学生首先将自己在两个多月初中学习生活中的变化按要求填写在练习本上。2、组内交流,归纳出小组同学外在和内在两方面的变化。3、教师适当参与小组讨论,每小组记录员做好记录。4、班级交流,要求每位同学仔细倾听他人的演讲。第二,看教材P4647漂亮姑娘的故事1、讨论:漂亮姑娘为什么不能令人赏心

54、悦目?人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有什么联系吗?言行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在素质吗?有道德的人往往有着什么样的外在表现?2、充分讨论基础上得出结论:要正确处理好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中学生要注重内在涵养的提高,力争做一个内在和外在都很美的人。第三,认识自我的途径。本部分内容是通过三个活动来达成教学目的的。1、自我观察本活动目的:通过自我观察,引导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自己。过程:(1)组内交流后请学生在班级交流。(2)讨论得出结论:要学会公正进行自我评价,善于发现自身的内光点,从而不断增强自信,自我评价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2、朋友赠言。目的:让周围的同学、老师和父母成为自己的镜子,帮助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通过本活

55、动也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师生沟通和亲子沟通,让我们的身边充满了温暖。过程:(1)小组交流自己设计的富有个性的评价卡。(2)互赠评价卡,对同学的赠予说一句发自内心的感谢词。对老师的评价也表示谢意。(3)本活动教师要从参与度,对他人评价的适度,对他人赞美的正确态度等角度进行点评。(4)讨论归纳出活动的结论: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3、班级之最目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通过班级,小组和团队等了解我们自己承担的责任,对自己形成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过程:(1)结合课前准备,思考:你参加过什么样的集体活动?你表现如何?你尽责了吗?你受欢迎的程度如何?(2

56、)小组交流,推荐出本小组最出色的两位同学参加全班评选。(3)教师总结对这些同学表示祝贺。(4)讨论归纳得出结论: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之中,一个人在集体中能否与他人友好相处,能否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会对了解一个人有一定的帮助。集体往往对一个人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本活动中的集体活动应不局限于班级活动,也可以是社区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实践活动。.五、课堂总结与延伸:通过各环节教学,形成对自己总体的评价,学会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自己。在本课最后可要求学生写小论文,从而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六、板书:自我新认识 正确认识自己 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认 识自我的途径日新又新我常新(教学设计)导入新课: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认识自我”这句镌刻在古希腊德菲尔城阿波罗神庙里唯一的碑铭,犹如一把千年不熄的火炬,表达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内在要求和至高无上的思考命题。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我认识的程度,对其自身发展而言,尤显重要。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在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