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文学接受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1.gif)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2.gif)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3.gif)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4.gif)
![文学理论·文学接受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b60dec43e743f017e0ea910bc9ad99c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文学接受第五章本章涉及的主要内容文学接受的一般性质 阅读欣赏和文学批评的特点 阅读欣赏和文学批评的关系第一节 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藏诸名山,传之后人 ” 司马迁“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刘勰一、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1.物质的文本,沉默的文本 明代著名心学家王阳明有一段非常为人熟知的话,即花与心花的关系: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从物质的文本,也是沉默的文本,到被发现的文本之间的跨越。思考:为什么说物质的文本是沉默的文本?德海德格尔:“一幅画挂在墙上,就像一支猎枪或一顶帽子挂在墙
2、上。贝多芬的四重奏被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里,就像地窖里的马铃薯一样。”当文学作品没有进入接受关系之前,它只具有物质属性,它更重要的一面即文学的审美性却被掩盖了。2.不能沉默的文本 文学文本的沉默是暂时的,而发现与开启其潜在的意义则是一个需要接受主体高度参与的过程。 曼古埃尔说: 正文的存在是个沉默的存在,一直沉默到读者阅读它的时候。只有当有阅读能力的目光接触到刻写板上的这些标记时,正文才有了主动的生命。所有的书写都有赖于读者的包容与接纳。 阅读就是书写的礼赞。 文学接受与其他一般物质生产的产品的接受相比,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同时也极具魅力的接受活动。因此,这种活动对接受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语
3、言层、现象层、意蕴层分别向文学的接受者提出了不同要求。思考:神秘的文本?(A)正是接受活动所带来的文本意义的衍生,形成了文学独具的魅力。 例如,堂吉诃德与骑士小说的关系:还算正常的文学接受活动 在接受活动中入乎其内,却出乎不了其外 超越文学接受活动之外、创作主体不可预料 的接受效果(B)文学文本的魅力涵盖很多层面,有审美快感(来自巧妙的措辞和韵律),有审美情感(来自优美的意象,或蕴含的意境),有道义说服(来自对伦理道德的遵守),有现实针对性(来自对社会的敏锐观察和呈现)等等。 这些层面共同构建出一个文学文本魅力的复合体。(C)由于文学文本的魅力不是浅层的,而是迂回曲折的,不是简单的,而是复杂隐
4、晦的,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文学文本的魅力是深藏在字里行间,引人寻觅的。 高尔基:我完全被这篇小说迷住,好像聋了和瞎了一样,我面前的喧嚣的春天的节日,被一个最普通的没有任何功劳也任何过失的村妇一个厨娘的身姿所遮掩了。在这里隐藏着一种不可思议的魔术,我不是捏造,曾经有好几次,我像野人似的,机械地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仿佛想从字里行间找到猜透魔术的方法。二、接受与创作的互动 在文学活动中,文学的创作与接受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从生产消费层面来讲,它们之间是创作主体生产文学文本,接受主体消费文学文本的关系。 马克思对消费与生产关系的分析: 消费直接也是生产,正如自然界中元素和化学物质的
5、消费是植物的生产一样消费也中介着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1.文学接受是消费活动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体现在两个方面:(1)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 读者也是文学作品的生产者,是他的参与促成了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生成。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2)文学接受具有推动文学创作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接受者的阅读需要为创作提供了动机。 读者的阅读需要反映了社会的审美趋向和趣味,从而成为推动、刺激甚至引导文学创作的重要因素,促使作家反省自己的创作,调整自己的方向,更新自己的创作手法和艺术风
6、格。精英阅读与当下以市场为主导的大众阅读传统媒介阅读(接受)vs.现代媒介阅读(接受)2.文学创作影响和制约着文学接受按照马克思的生产-消费理论的第三点来看,生产始终是“生产-消费”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文学创作是接受活动得以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学创作,就没有文学接受。 马克思: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这是文学创作对文学接受提出的要求,即懂得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三、接受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接受美学”认为,传统文学理论低估了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意义。 接受不但是对文本的
7、接受,而且参与了文本的创造。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的诞生地在德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创始人有伊塞尔、姚斯等五位文学理论家,人称“康士坦茨学派”。 接受美学传到美国,蜕变为“读者反应理论或批评”1.传统文学接受观(1)最理想的接受者应是作者的“知音”;最理想的接受效果应是读者对文本原意、作者意图的把握。(2)文本意义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3)文本意义来自作家的创作。(4)读者面对的是一个封闭的、意义确定的文本。(5)准确把握文本原意是判断接受是否正常、读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否合理的标准。2.现代接受理论 接受是一种创造活动; 文本的意义生成与读者接受活动的理解和解释。对传统接受理论的质疑:(1)文学文本的意
8、义是确定的,还是不确定的?文学表达是“不可言说之意” 情感、感受和人生的悖论性无法用逻辑语言准确传达。语言和形象只能“隐喻”不能“再现” 语言是事物的符号,不是事物本身/形象隐含意义,不是意义的直接呈现。(2)读者能否还原文本的意义? 接受活动与创作活动之间存在着“时间距离”。 读者的接受受制于“前理解”。(3)“说不尽”是文学的魅力所在文本的意义并非形成于创作完成之时,而是形成于接受活动。文学文本的接受活动其实是文本意义的衍生过程。“衍生”强调接受对文本意义的“再生产”。接受总带有一定的“误读”成分。文本意义可以在接受中衍生,使文学常读常新。3.现代接受理论进一步指出: 作家写作时,心目中就
9、有一个“隐含读者”的存在。【隐含读者】伊塞尔提出的概念: “隐含读者”这个概念是一种文本结构,它在不必然限定接受者的情况下预期他的存在:这个概念预先构造了将由每一个接收者承担的角色,“隐含读者”这个概念表明了一个由文本引起读者响应的结构组成的网络,它强迫读者去领会文本。从伊塞尔的“隐含读者”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创作是为满足读者需要而写作,读者并不完全是被动地适应;“隐含”还包含着发掘的意思,创作要把读者“隐含”的需要唤醒、激活。 创作与接受之间互动关系的建立,与传媒技术 的发展有密切关系。4.现代接受理论遗留的问题文学文本究竟有没有确切的“原意”?如果没有,根据什么来区分文本的优劣?又怎么判断接
10、受活动的合法性和读者的接受水平?如果有,接受怎么克服文学特点带来的不确定性?又怎么消除读者和文本之间存在的时间距离?四、接受与文学功能的实现 文学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发挥多种多样的社会作用。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接受是文本意义实现的条件,集中表现在文学社会功能的发挥上:(1)文本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并不完全由作家意图和文本本身的蕴意来决定;(2)一个文学文本产生的社会影响,和读者接受有密切关系;(3)文学的社会效果,往往取决于读者的感知活动和接受的态度与方式。文学的多种社会作用 寓意丰富又无确定指向的文学文本,具有产生多种社会作用的可
11、能。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娱乐作用心理补偿作用审美作用2.文学文本意义的实现之所以与接受有关,是因为:(1)文学的特点使其具有发挥多种社会功能的可能。 语言艺术的丰富性 形象话语的开放性 文本蕴意的多义性(2)读者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功能实现的方向和程度。影响读者接受效果的四种主要因素:生活经验:读者接受文本的基础艺术修养:影响接受的质量动机与目的:接受“意向”,“期待视野”的构成要素接受语境:时代/个体3.文学文本接受中的期待视野 文学的接受者有多重目的,因此也会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形成侧重点不同的期待视野。(1)从根本性质上来说,文学接受是一种不带功利目的的审美活动。(2)何谓“期待视
12、野”(expectation horizon)【期待视野】教材P.195【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所说的现在的“图式”。【图式】【图式】是人的有组织的、可重复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结构。皮亚杰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图式的主要特点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图
13、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式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3)期待视野与文学接受a.同构性 期待视野的结构: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时代要求以及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的积淀等。 例如,对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的解读: 结构主义或原型批评vs.性别研究b.个体接受与群体接受 个体的审美趣味、理想、情感倾向以时代、社会及文化传统为背景,后者成为前者的深刻原因,同时后者也经由前者显现出来。 教材P.196【群体接受】是指一定时期里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员都趋向于接受某些观念、某些内容、某些种类、某些形式的文学作品。 这其中对群体接受影响较大的有社会心理、文学风尚、民族的审美文化积淀以及艺术惯例等。 社会心理对文学接受的影响将文学活动置于社会结构模式中加以考察。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模式: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普列汉诺夫的“五要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宁波浙江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劳务)派遣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天津2025年天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
- 铝合金门窗工程安装施工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梯工程节能评估与优化合同
- 幼儿园大班老师工作总结
- 2025年度办公楼保洁服务与绿色建筑认证合同
- 敬老院后勤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版瓶装液化气供应安全责任追究与改进合同4篇
- 大班新配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展览馆装修工程合同模板
- 环境卫生整治推进行动实施方案
- 2024年同等学力英语真题解析
- 2023年中考英语二轮复习:动词的时态(附答案解析)
- 绪论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 安徽省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 血库输血培训课件
- 静压桩施工技术交底
- 《酒店客房管理课件》
-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 医院维修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 第四单元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教学设计)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