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1.gif)
![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2.gif)
![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3.gif)
![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4.gif)
![2021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b5d9bf4e60ac43bb02013ffacce4161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页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三地理注意: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2020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选取代表性铁路线路(如下图),全景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冷丄八九/I!Hj/L*?;?t;u1.图示高铁()B.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是D.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B.地势由第二阶梯过渡到第三阶梯D.穿越
2、阴山、秦岭和南岭山体隧道沿途区域内人口数量少的是C.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少的是2.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沿途()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C.横跨黄河上游、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答案】1.D2.A解析】分析】【1题详解】是京广高铁,沿线经过的地区人口稠密,A错误。经过省级行政区最多的是,B错误。连接省级行政中心最少的是成昆线,C错误。经过少数民族聚集区的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成昆高铁,D正确。故选Do【2题详解】乘坐高铁从北京出发,沿途可看到典型植被从落叶阔叶林过渡到常绿阔叶林,A正确。地势位于第三阶梯,B错误。横跨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和珠江下游地区,C错误。没有穿越阴山、秦岭山体隧道。D错误
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高铁线路的分布。依据图示信息分析即可。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A.东南风、西北风C.东北风、西南风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A.B.图示季节()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过倉眞劫方間东南风、西南风D.东北风、西北风D.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答案】3.C4.C5.B【解析】【分析】【3题详解】甲图纬度位于0N30N之间,其盛行风为东北信风带,乙图的风带位于30N60N之
4、间,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C正确。故选C。【4题详解】图中乙图的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流向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从图的气压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印度半岛形成低压,A错误。此时,亚洲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B正确。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非洲南部此时正值干季,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根据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气压带的分布和移动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oc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
5、。霜冻是致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区域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A.雾霾加剧B.持续升温C.大风降温D.对流雨盛行7.图示时段最可能在()A.1月B.4月C.6月D.8月灌水法可有效防范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由于该方法可以(A.增强地面反射C.增加土壤肥力削弱大气逆辐射提高土壤比热容答案】6.C7.B8.D解析】分析】【6题详解】由材料“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c的一条曲线”可知,霜冻主要是受冷锋或是冷高压影响。受冷锋过境影响,会形成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C正确。冷锋过境,雾霾会被大风吹散,空气质量升高,A错误。冷锋带来
6、降温,B错误。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高压,水汽含量很少,且气温较低,对流雨不明显,D错误。故选Co【7题详解】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再观察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2日至14日,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反而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就是春季,中纬度地区升温明显。B正确。故选Bo【8题详解】水的比热容较大,灌水法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导致夜晚冷却较慢,气温较高,可以防止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D正确。增强地面反射、削弱大气逆辐射都会使近地面大气的温度下降,不符合题目的要求,AB错误。增加土壤肥力,并不能起到降低地面热量
7、的散失,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中国的气象灾害和大气受热过程。先定位,再观察霜冻线的变化情况,结合中国的季风环流的特点,分析霜冻出现的季节和天气状况。最后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分析农田“灌水法”的作用。下图为某山体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推测该山体最可能位于()A.天山山脉B.昆仑山脉C.横断山脉D.太行山脉图示山体()受水热条件影响,东坡自然带下界较低()由于夏季高温,自然带的上界比冬季高植被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积雪融水西坡a带上界高是由于人口更少【答案】9.D10.A【解析】【分析】【9题详解】读图可知,该山脉有东西坡差异,说明山脉走向基本为南北走向,而天山、昆仑
8、山为东西走向,自然带差异应为南北坡差异,AB错。该山体基带为落叶阔叶林且海拔在2500米左右,而横断山基带为常绿阔叶林且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C错、D对。故选Do【10题详解】有上题分析,该山体为太行山,东侧受夏季风影响明显,水热条件较西坡好,自然带下界高,A对。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而是随着海拔的变化而变化的,B错。太行山位于季风气候区,植被水分主要来源是大气降水,C错。人口少,对自然植被破坏少,农田果林分布海拔低,D错。故选Ao【点睛】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形成基础是水分和热量状况,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分异规律是垂直方向更替
9、,其中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山地最为显著。某城市公园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来处理雨水。下图为“该公园植草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可以()A.增加降水B.减缓地表径流C.减少下渗D.增加水汽输送12.推广此类公园对城市环境的主要影响有()缓解热岛效应构建生态景观塑造地表形态增大气温日较差A.B.C.D.答案】11.B12.A解析】11题详解】在河道或沟渠边坡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能减缓地表径流,故B正确。植被有截留坡面径流的作用,增加坡面下渗量。故C错误。并不能增加降水和水汽输送。故A、D错误。12题详解】此类公园增加,使城市河道或沟渠边坡植被增加,
10、能缓解热岛效应,使河道或沟渠边坡生态景观变得美观,没有改变地表形态,还是河道沟渠,植被增加使气温日较差变小。故A正确,B、C、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图1为北京某地质公园山体景观。该山体为18亿年前的泥砂物质和碳酸盐类物质沉积后被侵蚀形成的。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Ti乙:i图图戈13.图1中I、II、III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表示地质作用。形成图1中山体岩石的主要地质作用对应图2中的()C.D.B.乙处河道宽阔,航运价值高D.丁处角峰和刃脊地貌发育的A.B.图2中()A.甲处宜修筑梯田保持水土丙处夏季需要防范泥石流【答案】
11、13.C14.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以及读图分析能力。13题详解】据图2箭头和物质可知,I岩石由岩浆直接形成,可判断为岩浆岩;II由沉积物固结作用形成,可判断为沉积岩;III应为变质岩。据材料可知,该山体为18亿年前的泥砂物质和碳酸盐类物质沉积后被侵蚀形成的,因此可判断图1中山体岩石为沉积岩,所以图中指向II沉积岩的箭头即为图1山体岩石的主要地质作用。故选C。14题详解】据图1可知,甲处为陡坡,不宜修筑梯田,A错误;据材料可知,图1为北京某地质公园山体景观,主要是供欣赏,航运价值不高,B错误;据图可知,丙处地处河谷地区,且北京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集中,因此夏季需要防范
12、泥石流,C正确;角峰和刃脊等冰川地貌主要形成在冰川作用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D错误。故选C,点睛】三大类岩石是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岩浆岩被外力破坏、沉积固结形成沉积岩,沉积岩被地壳运动埋入地下,受热形成变质岩,岩浆岩和变质岩被埋入地下熔化形成岩浆。变质岩被抬升到地面也会被外力破坏、沉积固结形成沉积岩。读图某时段不同海区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图,完成下题。197519B0199C忖菇10002OC5图中曲线、代表的海区依次是()A.北大西洋、北印度洋、东太平洋、西太平洋B.北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北大西洋北大西洋、北印度洋、西太平洋、东太平洋北印度洋、东太平洋、西太平洋、
13、北大西洋【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水温度。【详解】海水温度主要与海区所在纬度有关,纬度越低,水温越高。结合区域地理,选项四个海区中北印度洋纬度最低,主要位于低纬度海区,故水温最高;北大西洋整体纬度偏高,故水温最低;水温的分布,还与所经过海区的洋流有关。太平洋西部受暖流(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太平洋东部受寒流(秘鲁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大,故西太平洋水温高于东太平洋海区。综上所述,故选B。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二、本部分共5题,共55分。阅读小组实践活动日记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文昌
14、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当日前往发射场周边某地开展实践活动。7月23日天还没亮,我们就抵达发射场附近的观测地点,GPS定位器显示当地地理位置为19.7N,109.8E,查阅资料得知,当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为20.2N。12时41分,火箭成功发射!能够亲眼目睹发射全过程,见证中国航天又一伟大成就,真的令人激动而难忘!接下来,“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将用7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火星环绕轨道,祝它好运!当天,我们还观测记录一整天的太阳方位与太阳高度角,并绘制出当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下图)回到学校后,我们查阅了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下表),了解他们的主要物理性质。地球与火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行星距太阳(地球=
15、1)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公转周期表面大气温度地球1.001.001.0023小时56分1.0年约15C火星1.520.110.1524小时37分1.9年约-63C1)根据资料推断火星表面大气温度低于地球的主要原因。(2)同学们绘制的太阳视运动示意图中没有标注方向,请你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填写在其代表序号的横线上。(3)描述“天问一号”从发射到进入火星轨道时段文昌的昼长变化状况。【答案(1)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接受太阳辐射较少;质量、体积较小,大气较稀薄(密度小),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保温作用较弱,表面大气温度较低(2)-西-北-东-南(3)7月23日至12月2
16、2日左右(或冬至日),昼渐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昼最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之后,昼渐长【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及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影响两星球大气温度的高低与大气密度、与日距离有关,结合两星球的质量体积对大气密度的影响及与日距离进行分析。太阳视运动图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图示下面观测者所在的是地平圈,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基本一致,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月23日“天问一号”发射,将用7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即到2021年1月23日;7月23日至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太阳直射
17、点向南移,过了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结合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昼长变化。第页8【详解】(1)影响两星球大气温度的高低与大气密度、与日距离有关,结合两星球的质量体积对大气密度的影响及与日距离进行分析。火星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接受太阳辐射较少;由表格材料可知,火星的质量、体积较小,对大气吸引力较小,大气较稀薄(密度小),水汽、二氧化碳较少,保温作用较弱,表面大气温度较低。(2)太阳视运动图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所形成的轨迹示意图。图示下面观测者所在的是地平圈,地平圈上方向的判读与普通地图上方向的判读方法基本一致,即“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头顶上方是天顶,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
18、文昌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位;以此可判断,-北、-南;再结合“左西右东”判断,-西、-东。(3)7月23日“天问一号”发射,将用7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火星环绕轨道,即到2021年1月23日;7月23日至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过了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7月23日至12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渐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昼最短;12月22日左右(或冬至日)之后,昼渐长。【点睛】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由城墙、敌楼、关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下图为某地长城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及关城景观图片。11.3m“筑长城,因地形
19、,用制险塞”。关城是长城防御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位置至关重要。1)说出图中关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据此说明选址原因。“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烽火台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消息的设施。2)说出图中不能眺望到烽火台的敌楼,并说明理由。该地长城景区在M、N之间修建缆车索道,方便游客登临高峰并观赏风景。(3)绘制MN沿线地形剖面图,并说出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地形坡度变化。第页9第页 【答案(1)修建于鞍部;位于交通道路上,便于控制内外联系通道;利用两侧山体作为防御屏障,利于防守等。(2)敌楼,由于敌楼与烽火台之间有高于敌楼海拔的山脊阻挡。(3)绘图要点:横轴(名称、单位、刻度);纵轴(名称、单位、刻
20、度);方向(或标注M、N);剖面曲线(坡度变化、端点海拔)缆车索道上行方向的坡度由缓变陡【解析】【分析】本题以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阅读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详解】(1)读图可知,关城修筑地区两次等高线为一对山谷线和一对山。脊线交汇处,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地形部位为鞍部。山谷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有道路经过,说明该地交通相对便利。同时,两侧为山顶,有天然屏障,利于防守。(2)读图可知,图中敌楼与烽火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不能通视,而图中敌楼海拔较高,与烽火台之间没有山脊阻挡视线,可以眺望到(3)将NM线与等高线交点,按照一定比例标出,用平滑曲线连接即
21、可。由图可知,靠近M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小,N处等高线密集,坡度大,说明上行方向,坡度由缓变陡。【点睛】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比勒陀科%f(rt-3i图1南:卩地形因一二匚:二砂砾岩十岸十f花崗衿;J砂春图3甲区域地层剖血示意图1)读图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读图3,说出A处的地质构造名称,并说出形成甲区域地表形态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3)说出与开普敦相比,德班的降水特征,并分析成因。【答案(1)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起伏较大等(2)向斜外力堆积;地壳水平运动(挤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3)与开普敦相比,德班年降水量大;降
22、水集中在10月一次年3月,降水相对集中的时段与开普敦相反等原因:德班沿岸地区有暖流经过,有增湿作用;东南信风带来海洋湿润水汽,增加降水等解析】【分析】第页第页 本题考查地质成因分析及气候特点分析。难度一般。【详解】(1)从图1可知,该区东部主要地形是山地、西部是高原,故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从图例来看,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1000米,地形起伏大。(2)由图可知,甲地岩层下弯,地质构造为向斜。甲区域地表形成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是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然后岩层受内力的挤压发生弯曲形成褶皱,接着岩浆活动侵入岩层,最后受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现在的地表形态。过程:外力堆积地壳水平运动
23、(挤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外力侵蚀。(3)德班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集中在10月至次年的3月,而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58月,降水季节相反;年降水量德班多于开普敦。原因:德班位于印度洋西岸,沿岸有暖流流过,增温增湿;10月到次年3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受东南信风控制,带来充足的水汽,使降水量增加。【点睛】下图为江西省地形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赣州是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之一,说明赣州冬季气温较高的原因。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江西鄱阳湖水位涨势迅猛,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之一,防汛形势严峻。(2)分析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
24、因。鄱阳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形成“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独特景观。近十年来,郁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3)简述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对湖区自然环境的影响。(4)2020年鄱阳湖水位高于1998年历史极值,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远小于1998年,推断其可能的原因。【答案(1)赣州纬度较低;位于河流谷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2)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来水量大;处在山地环抱之中,地势洼地,易积水;多条支流汇入鄱阳湖,汇水量大;长江流域地区的降水增加了长江干流水量,鄱阳湖泄洪速度受限等。(3)气候调节能力下降(温差加大,空气湿度减小);水量减少,水质变差;
25、影响水生生物及湖区周边植物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等。(4)技术进步:灾害监测技术提高、防灾减灾技术等;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生态改善: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环境改善等;其他:管理能力提高等(可从以上角度作答,合理即可得分)。【解析】【分析】本题以江西省地形图为材料,结合文字材料,考查影响气温及降水的因素、湿地生态作用等问题,难度一般。【详解】(1)赣州成为江西省冬季最温暖的城市原因,要结合纬度和地形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地区,在江西省城市中属于纬度较低的,太阳高度相对较大。从地形看,靠近河流,位于谷地地区,地势低,同时,北部地区海拔较高,对于冬季寒冷的西北季风起到阻挡作用,使得
26、赣州气温相对较高。(2)鄱阳湖成为长江流域高水位地区的主要原因主要结合降水时间、强度及来水量大小、排水等角度进行分析。水位高,说明来水多,去水少。由材料“2020年7月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出现暴雨到大暴雨”说明降水持续时间长,强度大,鄱阳湖水位升高。从地形看,鄱阳湖地处山地环抱,地势较周边低洼,易积水。同时,众多河流注入鄱阳湖,使得汇水多,同时,长江流域降水增加,长江干流水位升高,鄱阳湖与长江水位差值变小,不易排泄,使得鄱阳湖水位较高。(3)水位降低、枯水期延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从水位降低对气候、水质及生物等自然要素的影响考虑。由于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周边区域升温降温速度增快,温差变大。
27、蒸发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空气湿度减小。由于水量减少,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变差。对生物的影响来看,由于水位低,影响水生生物及周边地区植被生长,生物多样性减少。(4)水位高,洪涝灾害损失减少与流域内工程建设、植被覆盖率提高及技术进步等有关。由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利用,提前监测,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使得防洪标准提高,灾害损失减轻。同时,由于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改善,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洪涝灾害的损失减少。【点睛】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雀儿山是四川省著名高山,主峰海拔6168米,冰川广布。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该地区的环境变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28、。江30MjiIi108ion3-34c祁5701-58005MUS10001伽5301-5400咖”価S101-5200S001-5300恥们onnSMI翊ots刼廉1不司海拔帝的冰川加积变化【地理位置】1)描述雀儿山的地理位置。【冰川面积】科学家基于遥感数据、实地观测等数据对雀儿山地区的冰川面积变化开展研究。加1佔匸建川而积(W)15187年冰川面掛(畑)2)读图1、图2,概括近三十年间雀儿山冰川面积的变化。【土地类型】下图为雀儿山东坡达曲河下游某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3)说出与1975年相比,2003年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生态环境】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森林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4)说出雀儿山地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第2课时)听课评课记录
-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9.1《我们身边的法律》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2.3 垂径定理
-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人教版新课标
- 小学二年级人教版口算及竖式计算寒假练习A4排版
- 小学二年级加减乘法口算练习题
-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 超市连锁加盟合同范本
- 储藏室租赁合同范本
- 汽车二级经销商合作协议书范本
- 高标准农田施工组织设计(全)
- 宿舍、办公楼消防应急预案
- 细胞全能性的课件资料
- 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总结(2篇)
- 14S501-1 球墨铸铁单层井盖及踏步施工
- YB 4022-1991耐火泥浆荷重软化温度试验方法(示差-升温法)
- 水土保持方案中沉沙池的布设技术
-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25部分:城镇天然气经营企业DB50-T 867.25-2021
- 现代企业管理 (全套完整课件)
- 走进本土项目化设计-读《PBL项目化学习设计》有感
- 高中语文日积月累2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