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史》课件民初名记_第1页
《新闻史》课件民初名记_第2页
《新闻史》课件民初名记_第3页
《新闻史》课件民初名记_第4页
《新闻史》课件民初名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报界之奇才 黄远生一、人物生平黄远生(1885年1月15日-1915年12月25日),原名为基,字远庸,笔名远生。江西省九江县新合镇址坊村人。19岁时,考中举人,继而再中进士,东渡日本留学。1912年开始新闻职业生涯,1915年12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被刺杀身亡。二、新闻实践1912年,与蓝公武、张君劢共同创办了少年中国周刊,因其抨击时政,立场鲜明,见解独到,声名大震,遂有“新中国三少年”之说。主编过梁启超创办的庸言月刊,担任过上海申报时报东方日报的特约记者和北京亚细亚报的撰述,同时还经常为东方杂志、论衡和国民公报等报刊撰稿。 三、主要贡献:远生通讯远生通讯:是比消息更加详细和生动的报道事物或

2、人物的新闻体裁。此文体始于1912年初的申报上以“远生”署名的“北京通讯”专栏,故称“远生通讯”。作品收录在远生遗著中,共239篇。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 代表作品:囍日日记、外交部之厨子、乔装打扮之内阁、虎头蛇尾之国税厅、春云初展之政局、蝉曳残声过别枝之弹劾案涉及宋教仁被刺、袁内阁两次倒台、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唐绍仪被迫下野、陆征祥不再理政等。写作特点:1、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如最近秘密之政闻。最近之袁总统、最近之大势、最近之北京等;2、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如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等;3、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嬉笑怒骂,涉笔成趣。如外交部之厨子;4、语言通俗生动。“以浅

3、近文艺普通四周”如奈何桥上之大借款。四、新闻思想1、报纸要主持公理、指斥时弊、为人民奔走呼号,记者要“为民生社会请命”,反映民生疾苦。2、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3、新闻第一义在“大胆”,第二义在“诚实不欺”。 “四能说”。即新闻记者要“脑筋有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是谓能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是谓能奔走;“闻一知士,闻此知彼,由显达隐,由旁得通”,是谓能听;“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是谓能写。五、人物评价“人民的喉舌”、“新闻界出色人物”邹韬奋“记事则源源本本,

4、状人都栩栩如生”徐铸成“自黄远生出,而新闻通讯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 黄天鹏新闻学概论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把黄远生推为新文学发“先声”的人物。 黄远生死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其影响所及仍然遍布整个思想文化领域。新青年及新潮提到他名字或涉及他言论的文章不下30篇。“中国第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记者”,开启新闻本位时代。民国初年新闻记者中的巨擘,是中国新闻通讯的“鼻祖” ,也是一位新文化的先驱者。黄远生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一、人物介绍邵飘萍(1886-1926),原名镜清,后改为振青,笔名飘萍。1886年10月11日出生于浙江东阳,14岁考中秀才,19岁(1906年)入浙

5、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同学中有陈布雷、邵元冲、张任天等人。1909秋包办婚姻沈小仍1912年再娶汤修慧1919年与祝文秀结婚二、办报历程1906年萌发“新闻救国”思想1908-19“新闻救国”实践:申报北京特派员自立门户:京报一种思想、两家通讯社、三份报纸、四种身份 = 新闻全才(一)“新闻救国”发于此1906年秋入浙江高等学堂(浙江大学前身)。在校期间受梁启超思想的影响,萌发“新闻救国”思想。1912年到杭州与杭辛斋合作主办汉民日报,任主编。立论尖锐。“报馆可封,记者之笔不可封也。主笔可杀,舆论之力不可杀”1914年,袁世凯下令封闭汉民日报,邵飘萍被捕,后经营救出狱,流亡日本,创立东京

6、通讯社。1916年春,回国担任申报、时报、时事新报主笔,对袁世凯进行抨击。后任申报驻京特派员,在申报的“北京特别通讯”栏内写就200多篇大胆揭露北洋军阀丑行的文章。(二)“新闻救国”多实践1916年7月,首创了“北京新闻编译社”,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准时发稿。“我国人自办通讯社,起源于北京,即民国5年7月,邵振清所创立之新闻编译社是也”。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1918年10月5日,邵飘萍在北京创办京报,无党无派,不受军阀操纵,主张言论自由,以思想激进而著称。办报目的:“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五四”运动时因揭露曹汝霖等人的卖国罪行,京报被段祺瑞政府

7、查封,他再次流亡日本。(三)自立门户办京报“探求事实不欺阅者”“公平真确”、“铁肩辣手”就是京报的门联和它的精神,也是一切真正的报馆和报人的写照。京报 “三多”:新闻多、评论多、副刊和附刊多。1921年元旦,京报刊出军阀头目的照片特刊,每张照片附以简短说明,如“奉民公敌张作霖”、“直民公敌李景林”、“鲁民公敌张宗昌”等。1925年12月7日,京报又出一期“最近时局人物写真”的特刊,照片下的说明文字为“冯玉祥将军”、“一世之枭亲离众叛之张作霖”、“忠孝两难之张学良”等。1926年4月24日,京报被封,终期2275号。4月26日,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枪决邵飘萍,年仅40岁。新京报“对国家和

8、人民利益的看护,对理性的呼唤,对权力的制衡,对本真的逼近,对美好的追求,对公义的捍卫,对丑恶的鞭挞这是媒体的普世价值和终极价值,历史上的京报如此,新京报也理应如此。”三、新闻思想1、新闻事业是“社会公关机关”、“国民舆论代表”,新闻事业应有自己的独立性;2、记者是“布衣之宰相,无冕之王”,是“社会之公人”。新闻事业的作用一是代表人民监督政府,二是唤醒和教育民众;3、应建立民主思想的新闻法规以保护新闻自由;4、“报纸第一任务,在报告读者以最新而最有兴味、最有关系之各种消息”。四、采访技巧 “在报纸的所有业务中,以采访为重要因为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厥为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 邵飘萍“飘萍每

9、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张季鸾随时处于角色之中。广泛交游,不惜小费。千方百计,随机应变。掌握心理,把握战机。1.巧做戏“遇不肯接电话之官僚,如有特别必要时,亦可用非常之手段,而此非常手段中半面又有极正当之理由。非常手段者,即谓私宅中人请彼说话,或言某机关请彼说话是也俟其接谈,则告以我乃某某,并告以恐与新闻记者接坐中有人闻之不便,故不得已出此”邵:化装成知情人和随从 今:暗访一是要有正当之理由即在道德行为或目的上应是高尚的;二是事后一定要给当

10、事人解释清楚原委。 善于把握被采访者的心理变化,顺应受访者的心理状态,达到使访问顺利进行的目的。 eg.“三天内如果北京城走漏了这项机密,愿受泄露国家秘密的处分,并以全家生命财产作担保”2.查心意3.广交友 记者大多是活跃的社会活动家。邵飘萍认为新闻应该独立、无阶级性的观念,他说,在采访中,要既无敌友概念,也不以道德为交际标准,只看对方是否与新闻有关。 保持思想、品德的独立,使人人视为可亲,而又视为不可侵犯,懂得把握分寸。五、新闻教育和新闻研究1918年,邵飘萍与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及徐宝璜一起创立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揭开了我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序幕。撰写了包含自由主义思想的学术论著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深入探讨了自由主义新闻观在中国实践的可能性。采访实践经历,新闻采访和写作,记者修养报业的性质、任务,新闻学的基本概念,新闻法制观点新闻学总论实际应用新闻学六、历史评价新闻全才:第一个特派通讯员;第一个通讯社:新闻编译社;第一个使用自备汽车采访的中国记者;新闻讲师:讲授新闻采访课,并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乱世飘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