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石墨烯材料及其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墨烯材料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主讲人:程江重庆文理学院 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目录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二、石墨烯的简介三、石墨烯在锂离子正极的应用四、石墨烯在锂离子负极的应用五、展望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况1.1 锂离子电池的发明在上世纪,干电池及可充电电池在生产、生活、战争、科研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镉、铅、汞、镍、锌、锰及废酸、废碱等,严重污染自然环境,其中镉、铅、汞是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物质。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和骨痛病就分别为汞中毒和镉离子中毒。1991年索尼公司发布首个商用锂离子电池。随后,锂离子电池革新了消费电子产品的面貌。今天,锂离子电池成为了便携电子器件

2、的主要电源。锂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不论生产、使用和报废,都不含有、也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1.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锂离子电池组成:正极、负极、隔膜、线路和外壳正负极材料:可供锂离子嵌入和脱出,电极电位正极负极隔膜:通Li+,阻电子充电:Li+:正极负极,e:负极正极放电:Li+:负极正极,e:正极负极图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1.3 锂离子电池的行业现状 具有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等突出优点 成为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体系 并取得了飞速发展。 目前其应用已经渗透到包括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众多民用及军用领域,

3、另外,国内外也在竞相开发电动汽车、航天和储能等方面所需的大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 201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为53490吨,其中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超过20亿只, 同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主要市场为手机(增长15%)、航模、蓝牙设备、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增长20%)、各类数码产品等。 2011年中国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速高于全球增速,2011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全年锂电池产量达到29.7亿颗,同比增长28.6%,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与锂电池产能向国内转移的行业背景相符。但是,中国锂电池企业在全球高端市场份额却在减少,竞争力正在减弱,这些问题值得中国电池企

4、业高度重视。2010年在与国际大厂配套方面,2010年日本占42%,韩国占38%,中国占18%。(见表20)图3 2010年中日韩在与国际大厂配套所占份额图4 笔记本领域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图5 手机领域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图6 电动自行车领域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图7 电动汽车领域的锂离子电池需求量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也将稳步向前,进而带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稳步发展。根据经济学家预测: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需求量将由2009年的0.25GWh爆发式增长至2015年的35.73GWh 。新能源汽车领域锂离子电池占整个锂离子电池领域也由2009年的1.88%快速跃升至2015年的58.74%。从20

5、15年开始,电动汽车市场将快速增长,到2020年电动汽车将占整个轿车产量的15-20%,电动车用电池市场将达到400亿美元。从大体上看看目前锂离子电池遇到的问题:制造成本高循环使用寿命低比容量低于一次电池、镍氢电池等负极材料容量远高于正极负极材料价格远低于正极回收难度大图8 锂离子电池的成本组成从电极材料上看锂电池遇到的问题正极材料当前市场常见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镍钴锰酸锂)和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领域,锰酸锂和磷酸铁锂是最有前途的正极材料。主导整个可充电锂电池市场的正极材料LiCoO2。优点: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比能量高(274 mAhg-1);循环性能好。缺点:C

6、o是战略性稀缺材料,价格昂贵;抗过充电性能较差,存在安全隐患;使用寿命有限,500次。结论:无法满足大规模应用,难以成为理想的动力电池材料。LiCoO2的替代品Li3V2(PO4)3和LiFePO4。优点:材料成本低,电容量大,使用寿命长达2000次以上。缺点:生产成本高,工艺不成熟,更重要的是内电阻大,无法适应大密度电流放电,难以应用于大功率的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主导锂离子电池市场的负极材料石墨优点: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缺点:电容量小,理论仅为372mAh/g,循环使用衰减大,压实密度低。未来可能应用的负极材料非碳基负极材料,例如过渡金属氧化物、硅基材料和合金材料。优点:电容量远超于石墨。缺点

7、:存在一个致命的体积膨胀效应,循环性能较差。表1 几种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正极材料理论容量正极材料理论容量石墨372mAh/gCu6Sn5608mAh/gSi4200mAh/gSn992mAh/gSiB3922mAh/gSnO2500mAh/gFe2Al5543mAh/gFe2O3924mAh/g为什么选择石墨烯?可以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可以用作修饰提高负极的电容量可以提高电极电导率同时作为电流收集物质可以降低Si基及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体积膨胀效应可以缩短锂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和增加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2.1.什么是石墨烯?二、石墨烯的简介 石墨烯(Graphene)是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

8、2杂化轨道组成,碳原子紧密堆积成单层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薄膜。其厚度只有0.335纳米,仅为头发的20万分之一,被认为是构建其它维数碳质材料(如零维富勒烯、一维纳米碳管、三维石墨)的基本单元,具有极好的结晶性、力学性能和电学质量。图9 石墨烯结构示意图20世纪6070年代,Shelton等人已经意识到了单层石墨片2004年, Geim and Novoselov。完成了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做了三项伟大工作:机械微应力法制备出石墨烯,向SiO2转移,阐述了石墨烯的场效应。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2 石墨烯的发现图10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和安德烈海姆 2.3 石墨烯的制备技术发展

9、(1)石墨烯微片制备1859年,Brodie制备了GO溶液,当时称为石墨酸。1958年, Hummers发展了这种方法,目前化学法制备石墨烯的主流方法。其他方法:如微机械剥离法、化学合成法。(2)大面积石墨烯薄膜制备 2006年,Berger 等人,首次通过加热SiC,使C原子渗出在(0001)上重新排布生长出了石墨烯。2008年,Coraux等CVD法以C2H4为原料在Ir(111)表面外延生长出石墨烯。2009年, Kim等人采用以C2H4为原料在Ni(111)表面外延生长出石墨烯。2012年,成会明、任文才等4 在贵金属上制备出了1mm2左右的六边形单晶石墨烯,并实现了无损转移。其他方法

10、:静电自组装法、旋涂法等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00m2/g VS 活性炭80010002600m2/g导热系数高达5300 W/mK VS 铜400W/mK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 VS硅1400cm2/Vs电阻率约10-6 cm透光率高达98%实测弹性模量为1060GPa良好的结晶性半整数的量子霍尔效应永不消失的电导率2.4 石墨烯的优异性能透明度大导热系数大电子迁移率高电导率高比表面积大透明电极触控屏幕晶体管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2.5 石墨烯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图11 石墨烯的应用方向三、石墨烯在锂离子负极的应用石墨烯直接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烯/SnO2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

11、石墨烯/Si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烯与Fe2O3、TiO2、Co3O4等复合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图12 天然石.墨(a)和石墨烯(b)电极前3次充放电曲线图13 SnO2/graphene复合电极在SEM下观察到的形貌图14 SnO2(a)、石墨(b)、石墨烯(c)和SnO2/graphene 复合电极(d)的循环性能曲线图15 石墨烯/SI复合电极照片图16 石墨烯/SI复合电极在SEM下观察到的形貌图17 热处理后的石墨烯/Si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曲线四、石墨烯在锂离子正极的应用石墨烯与多种正极材料复合的方法与工艺石墨烯与磷酸铁锂复合的性能石墨烯与磷酸钒锂复合的性能表2 石墨烯改性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图18 LiFePO4/C/graphene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形貌图19 LiFePO4/C/graphene和LiFePO4/C复合电极在0.1 C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曲线 图20 LiFePO4/C和LiFePO4/C/graphene复合电极放电比容量图21Li3V2(PO4)3/graphene复合电极在TEM下观察到的形貌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