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法规解读及操作实务-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培训班课件_第1页
投诉法规解读及操作实务-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培训班课件_第2页
投诉法规解读及操作实务-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培训班课件_第3页
投诉法规解读及操作实务-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培训班课件_第4页
投诉法规解读及操作实务-司法鉴定投诉处理培训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5司法鉴定投诉处理有关规定解读及操作实务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山东省司法厅司法鉴定管理处 赵丰文 一、司法鉴定投诉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一)现状分析前段时间,我们对全省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司法鉴定投诉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与分析,同时,对前几年的司法鉴定投诉情况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从而对我省的司法鉴定投诉状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说,司法鉴定工作在整个司法行政工作中,是投诉的重点行业和区域。从现状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诉现象持续不断。从司法鉴定工作诞生之日起,对司法鉴定的投诉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两者相伴而生,呈现出持续不断

2、的状态。 2.投诉数量呈现波浪状态。2013年全省共收到投诉97件,2014年全省共收到108件,2015年全省共收到91件,2016年全省共收到119件,2017年9月份全省共收到69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投诉数量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呈现出一种波浪状态。3.反复投诉呈有增无减趋势。通过对几年的投诉分析,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来,反复投诉呈现出有增无减的趋势。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共计有37件,占投诉总数的22.4%。4.缠诉闹诉人员有所增长。这也是最近几年来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共计有20件缠诉闹访人员。占投诉总数的12%。这个比例不算低,并且有多人

3、属于缠诉闹诉不息。5.投诉地域相对集中。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情况来看,全省17各市,其中有5个市没有投诉,其他各市或多或少都存在投诉,但是,大量的投诉案件集中在4个市,这4个市的投诉数量占全省总投诉数量的79.2%。6.投诉业务领域相对集中。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情况来看,投诉涉及8个领域,但绝大部分集中在法医临床、医疗损害、文书类鉴定业务,占投诉总数的88.8%。7.投诉涉及机构相对集中。目前全省有司法鉴定机构206家。而司法鉴定投诉涉及的机构有56家,占总数的27.2%。从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统计来看,投诉5件以上的司法鉴定机构有13家,投诉数量达到1

4、13件,占投诉总数的60.1%。有的鉴定机构投诉数量居高不下,达到20几件,10几件。8.投诉事项相对集中。从统计的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的情况来看,投诉事项集中在鉴定意见有异议125件,超执业范围13件,违反鉴定程序19件,违反收费标准13件,虚假鉴定18件。(二)原因分析导致司法鉴定投诉持续不断和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当事人方面:(1)司法鉴定工作是一种专业性和技能性比较强的工作,当事人由于受个人知识面的影响,在认识上存在偏差。(2)司法鉴定意见在诉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司法鉴定意见直接影响或决定着诉讼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当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带来影响的时候,他必然

5、会对司法鉴定工作进行投诉,作为自身权益救济的手段。(3)当事人维权意识的提高,也是导致投诉案件增多的因素。2.法院方面: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要成为定案的证据,必须要经过双方当事人质证,但从接受的投诉来看,有些法院在质证方面做得不够,直接以司法鉴定意见作为定案的依据,并且还把责任归责为鉴定机构,导致当事人进行投诉。3.司法鉴定机构方面:从查处的投诉案件来看,确实有一部分鉴定机构出具了错误的鉴定意见或者在鉴定程序上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一是部分鉴定人业务素质不高,导致鉴定意见出现问题;二是部分鉴定人缺乏程序意识,只注重实体,忽视程序要求,导致程序上存在问题。三是部分鉴定人受利益的驱使,作

6、虚假鉴定或者故意作出有倾向性的鉴定意见。四是把关不严,鉴定意见出现瑕疵,导致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不信任。五是部分鉴定机构管理上不规范,要求不严,导致出现问题。4.司法行政管理方面:一是监督管理不到位,放松了日常的管理,导致部分鉴定机构内部管理混乱。二是组织业务学习不到位,鉴定人吃老本现象比较严重,业务能力不能满足业务需要。三是查处不到位,对于违法违规的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不能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查处,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违法违规司法鉴定机构的效果,没有树立起行业正气。(三)做好投诉处理是应尽的监管职责1.法律法规授予监管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条例、办法、细则、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司法

7、鉴定管理职责的规定都对司法行政机关监管职责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而投诉查处工作,就是重要的监管措施,因此,必须认真对待。2. 监管缺失的法律责任:根据办法第28条、条例第59条规定,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所在司法行政部门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作为管理者,务应清醒认识到责任的重大。3.做好监管工作的着力点:抓住两个关键多数、严查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合法执业行为。抓住两个关键多数:就是抓住投诉多的司法鉴定所和投诉多的业务领域进行监督检查。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充分利用投诉查处这一手段,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给予相应的

8、行政处罚、行业处分或者行政处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让违法违规者难有立足之地。保障合法执业行为:通过投诉调查,对于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的合法执业行为,给予应有的保障。二、充分认识做好投诉处理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减少管理成本和执业成本。2.有利于增强司法行政机关管理的针对性。3.有利于调动司法鉴定机构自律管理的积极性。 4.有利于增强社会对鉴定机构的信赖感和支持度。 5.有利于维护行业声誉和司法行政机关形象。 6.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7.有利于推进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三、司法鉴定投诉的概念及处理原则 (一)概念根据条例、司法部办法和细则的规定,

9、司法鉴定投诉的基本内涵是:司法鉴定利害关系人认为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在执业活动中有违法违规行为,请求司法行政机关予以处理的活动。这里的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司法鉴定活动有直接相关或者与司法鉴定所涉案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出投诉请求的司法鉴定利害关系人是投诉人,被投诉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是被投诉人。(二)处理投诉的原则办法第4条、5条、6条、7条,细则第4条、5条对投诉处理的原则作出了规定。概括为:1.谁主管谁负责,分级受理。2.依法查处。3.依法处理与教育引导相结合。4.保障维护投诉人和被投诉人合法权益。(三)处理投诉的基本要求1.公布事项:投诉受理范围,不予受理

10、事项,投诉处理机构、联系方式。2.公布形式:可以在网上公布,也可以在办公地点张榜公布,或者两者皆用3.承办人员:专人负责处理投诉工作4.指导监督:实行分级指导监督。省厅指导监督设区市,设区市指导监督县(市区)5.协作配合:司法鉴定协会协作配合司法行政机关调查处理投诉工作四、 司法鉴定投诉的范围条例第47条、48条作了规定,司法部办法第8条、12条,细则第6条、7条和12条作了规定。 (一)司法鉴定投诉受理事项1.司法鉴定机构投诉受理事项:(1)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执业的;(2)登记事项发生变化,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者备案的;(3)涂改、出借、出租、转让司法鉴定许可证的;(4)以诋毁其他司法鉴定机

11、构、司法鉴定人或者支付介绍费、进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的;(5)违反规定接受司法鉴定委托、收取费用的;(6)应当停业整改或者终止,继续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7)受理委托后,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不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的;(8)组织未经登记的人员违反规定从事司法鉴定业务或者组织司法鉴定人超出本人登记的业务范围执业的;(9)组织司法鉴定人违反司法鉴定程序、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鉴定的;(10)拒绝履行司法鉴定援助义务的;(11)拒绝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采取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弄虚作假的;(12)对本机构司法鉴定人疏于管理,造成后果的;(13)其他违反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行为。2.司法鉴定

12、人投诉受理事项:(1)超出登记的业务范围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2)同时在两个以上司法鉴定机构执业的;(3)涂改、出借、出租、转让司法鉴定人执业证的;(4)私自接受委托、收取费用或者当事人财物的;(5)停业整改期间或者所在司法鉴定机构终止,继续从事司法鉴定业务的;(6)违反保密和回避规定的;(7)违反司法鉴定程序、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进行司法鉴定的;(8)无正当理由拒绝或者不按时出具司法鉴定文书的;(9)拒绝履行司法鉴定援助义务的;(10)拒绝接受司法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采取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弄虚作假的;(11)因不负责任给当事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12)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

13、作证的;(13)故意作虚假鉴定的;(14)其他违反司法鉴定管理规定的行为。(二)司法鉴定投诉不予受理事项不予受理的事项有:1.投诉事项不属于司法鉴定投诉范围或者本机关管辖的;2.投诉人不是司法鉴定利害关系人的;3.投诉事项已经司法行政机关处理或者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案,没有新的事实、证据和理由又投诉的;4.对司法鉴定意见和人民法院采信司法鉴定意见的决定有异议的;5.对司法鉴定程序规则、技术规范有异议的;6.投诉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影响对投诉事项的认定和处理,经告知投诉人拒绝不充或者无法告知投诉人的;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不予受理的其他情形。在这里强调一点:条例、办法、细则的受理事项和不予受

14、理事项,在具体规定上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在办理具体的投诉案件时,首先引用条例和办法的有关规定,如果两个都没有明确规定而在细则)中有规定的,才可以引用细则。五、司法鉴定投诉来源、形式及管辖(一)司法鉴定投诉的来源1.当事人到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投诉或者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司法行政机关投诉;2.上级司法行政机关转办;3.各级信访部门交办。(二)司法鉴定投诉的形式按照条例第47条、办法第9条、细则第9条的规定,司法鉴定利害关系人进行司法鉴定投诉,应当提交书面投诉材料。并且,书面投诉材料应当真实、合法、充分。投诉材料包括以下内容:1.投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明、电话等。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

15、,应当包括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职务、身份证明、电话等。2被投诉人的名称或姓名。3.具体投诉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理由。4.司法鉴定协议书、司法鉴定文书等相关证明材料。在这里,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如果是委托他人代理投诉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没有这些证明身份的材料,应当告知投诉人补充提交,否则,依据细则第12条第二项规定,不予受理。二是投诉人电话投诉或者上门投诉,应当做好记录,同时,应当告知投诉人采用书面形式,并告知其书面投诉的内容要求,明确告知其投诉材料要真实、合法、充分。三是电话记录和上门接诉记录要设置专门的记录本,记录内容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时间、投诉

16、人姓名、住所、电话、身份证号、接待人姓名、被投诉人名称或姓名、投诉事项及事实理由等等。当面投诉的最好由投诉人在记录单上签字。(三)司法鉴定投诉的管辖 办法第8条、第14条,细则第8条对管辖作出了规定。 司法鉴定投诉管辖的一般原则:适用属地管辖原则,即由被投诉的司法鉴定机构住所地或者司法鉴定人执业机构所在地的主管司法行政机关负责调查处理。 司法鉴定投诉管辖的例外情形:对涉及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投诉,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可以直接受理,也可以交由下一级司法行政机关受理。六、司法鉴定投诉处理程序及操作实务一个投诉案件,从接到投诉信开始,到最后结束,一般要经过以下阶段:投诉登记、投诉转办、投诉受理、投诉调查、

17、投诉处理(答复、移交、告知)、结果上报、投诉建档、监督检查。 (一)投诉登记 办法第10条、细则第10条作了规定。 主管司法行政机关收到上级转办的投诉材料、当事人邮寄的投诉材料、投诉人当面提交的投诉材料,都要进行登记,这是投诉处理的启动程序,也是受理与调查处理的时限起点,务必认真对待。基本要求:1.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投诉材料,即时予以登记(即:收到投诉材料的当天就要登记),填写司法鉴定投诉登记表(样式2)。2.登记内容应当填写完整、准确。3.当事人当面提交材料,要填写投诉材料清单(样式3),并由当事人签字确认。(二)投诉转办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投诉人的投诉材料后,按照规定应当由主管司法行政机关调

18、查处理的,应当予以转办。这不是每个投诉案件的必经程序,只适用于上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投诉材料且需要下级主管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时的一个程序。基本要求:1.根据司法部办法、细则的规定,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收到投诉材料后的7日内予以转办。2.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填写投诉转办单(样式4),连同相关投诉材料,一并邮寄给下级或者主管的司法行政机关。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在转办的同时,应当告知投诉人转办情况,填写投诉转办告知书(样式5),一并发送给投诉人。3.转办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将投诉材料原件转相关司法行政机关,自行复印一份留存。给投诉人的投诉转办告知书要复印留存,同时,将邮寄发票和信封封面复印留存。 (三)投诉受

19、理司法鉴定投诉受理程序,是投诉处理的重要程序之一,它标志着投诉处理的开始,因此,务必重视。条例第47条、48条,办法第13条、14条、15条,细则第11条、12条对投诉受理作出了规定。为方便大家理解与操作,我将其概括为四句话:分析投诉诉求,找准规定依据,把握工作时限,分别作出处理。1.分析投诉诉求投诉人由于受个人能力的限制,在投诉信中不可能对诉求里的一清二楚,可能散落在整个投诉信中。因此,要认真对投诉人的投诉材料进行分析,逐点找出其基本诉求。2.找准规定依据围绕投诉人的的诉求,结合条例、办法、细则的规定,看看哪些属于受理的范围,哪些属于不受理的事项,对照其诉求,找出对应的款项。3.把握工作时限

20、(1)正常时限: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投诉材料之日起7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投诉人;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理由。逾期不告知的,视为受理。(2)延长时限:情况复杂,需要延长作出受理决定时间的,应当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5日,并应当于规定受理期限届满前将延长理由书面告知投诉人。(3)中止时限:投诉材料不齐全、不完整或者有疑义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前款规定期限内(即正常时限内,7天)书面告知投诉人补充或者作出书面说明。投诉人补充材料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期限内,从收到补充材料之日起重新计算。4.分别作出处理(1)经审核有关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填写投诉受理审

21、批表(样式9),单位领导审批后,填写投诉受理通知书(样式10),邮寄给投诉人。(2)经审核,不符合受理条件,属于不予受理范围的,填写投诉不予受理决定书(样式11),邮寄给投诉人。(3)情况复杂,需要延长作出受理决定时间的,填写投诉延期受理审批表(样式7),经单位领导审批后,填写投诉延期受理通知书(样式8),邮寄给投诉人。(4)补充材料的,要填写投诉材料补充告知书(样式6),邮寄给投诉人。特别注意:1.决定不予受理的,一定要告知投诉人不予受理的理由,并且要告知投诉人救济的途径。2.逾期不告知投诉人的,视为受理,不能再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只能进行调查处理。3.延长受理期限的,必须在7日内提出,超过

22、这个期限的,即为受理,不能再延长期限。4. 只有部分投诉事项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且只对该投诉事项予以调查处理,对其他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投诉事项可以不予处理,但应当向投诉人说明理由。5.根据指导意见的规定,如果被投诉人属于本机关下级司法行政机关管辖的投诉,应当按照细则第8条的规定转送下级机关处理,由该下级机关审查后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投诉人,而不得由本机关直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6.根据指导意见要求,投诉材料不符合规定要求,影响对投诉事项的认定和处理,应当书面告知投诉人予以补正。未经告知的,不得以投诉材料不符合规定为由决定不予受理。经告知,投诉人明确表示不补正的,决定不予受理;无法

23、告知或者经告知投诉人既不补正又不说明情况的,不予处理。 7.延长作出受理决定时间,主要适用以下方面:一是因客观事由在规定受理期限内不能完成对投诉材料的审查工作;二是就有关受理问题向上级机关请示,上级机关在规定受理期限内未予答复的;三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四)投诉调查投诉调查是投诉处理的重要环节,调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投诉处理的正确与否。投诉处理调查,就是要通过调查取得有效证据,形成证据链,以便对投诉人的投诉事项作出正确的认定。条例第47条,办法第16条、17条、18条、19条、20条,细则第13条、14条、15条、16条、17条、18条规定了调查的要求和程序,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严

24、格执行。为方便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开展调查工作,结合工作实际,我将其概括为:结合诉求构建证据链、严格程序开展调查、多种方式合法取证、法定情形终止调查、违法违规行为责令停止。1.结合诉求构建证据链对投诉事项的认定,必须有完整的证据链,这是证据学的基本要求。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列出基本诉求点,围绕投诉人的诉求点,认真分析需要哪些证据来加以证实,以便形成证据链条。如:投诉人举报乱收费这个诉求,那么,证明这个诉求点有无的证据链条就需要有以下证据:收费协议、收费标准、收费发票等。2.严格程序开展调查(1)调查必须在投诉案件受理之后。(2)必须有2名本单位具有行政执法证的工作人员。(3)调查人员不存在回

25、避情形。(4)调查人员在调查时必须出示执法证并在调查笔录中载明。(5)妥善保管被投诉人提供的有关材料和物品。3.多种形式合法取证(1)被投诉人答辩 。受理后,应当及时填写投诉答辩通知书(样式12),并将其与投诉材料副本或复印件发送给被投诉人,并要求其限期作出书面答辩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相关证明材料为复印件的,应当在复印件上表明本复印件复印于什么卷宗,复印人和复印时间,共计多少页,与原件一致,加盖被复印单位的印章。2页以上还要加盖骑缝章。),被投诉人拒不提供的,不影响对投诉的调查处理。被投诉人应当如实陈述事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提供虚假、伪造的材料或者隐匿、毁损、涂改有关证据材料。如果存在这些情

26、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者依法行政处罚。(2)询问调查和证据收集。调查人员根据前面第一项所列问题及所需证据,可以询问有关当事人以及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核实有关情况,并制作投诉调查笔录(样式15)、投诉调查材料清单(样式16)。调查笔录上有改动的地方,在改动的地方必须由被调查人摁手印,调查笔录每页有签字,盖骑缝章、最后一页要写明:本笔录我看过(或者给我读过),与我所说一样,笔录无误,被调查人签字。被调查人拒绝签名盖章的,由调查人员在笔录中注明有关情况。这里的调查当事人,也包括投诉人。(3)复印有关证据材料。根据诉求要点和证据链的需要,调查人员应当复印有关证据材料,以供认定使用。调

27、查人员在复印的材料上,要表明本复印件复印于什么卷宗,复印人和复印时间,共计多少页,与原件一致,加盖被复印单位的印章。2页以上还要加盖骑缝章。(4)委托和协助调查。投诉涉及其他单位或者专业问题的,可以委托或请求其他单位协助调查以及委托司法鉴定协会协助调查。委托调查和协助调查,必须出具投诉委托调查通知书(样式13)和投诉协助调查函(样式14),并根据需要,列出需要调查的问题,以便委托和协助调查单位进行调查。(5)听证调查。对于重大、复杂、疑难的投诉事项,投诉人、被投诉人要求听证的,应当经过司法行政机关同意或者司法行政机关认为有必要时,可以按照听证的要求组织听证。(6)合法执业权保护。投诉调查进行时

28、,应当保障被投诉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妨碍正常的执业活动。4.法定情形终止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投诉事项有不予受理的法定情形的,办理相关手续后,调查的司法行政机关可以终止调查。要填写投诉终止调查审批表(样式17),经领导批准后,填写投诉终止处理通知书(样式18),发送给投诉人。5.违法违规行为责令停止司法行政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被投诉人的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处于连续或持续状态的,应当向其发出停止违法违规行为通知书(样式19),责令被投诉人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五)投诉处理 处理是投诉案件的最主要的环节,也是检验前期调查效果的直接体现。做好投诉处理,直接关系到投诉人是否满意,能否息诉,也是保护被

29、投诉人的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调查结束后,投诉的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调查结果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投诉事项是否存在相关具体情形、性质作出认定,依法处理。办法第21条、22条、23条、24条、25条,26条,细则第19条、20条、21条、22条作了规定。1.投诉处理的原则依据办法第21条、细则第19条规定,投诉处理按照以下原则办理:(1)被投诉人违法违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移送有处罚权的司法行政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2)被投诉人违法违规行为情节轻微,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等处理;(3)投诉事项经查证不实或者无法查实的,对被投诉人不做处理,并将不予处理的理由书

30、面告知投诉人。2.投诉案件办理期限司法行政机关自受理投诉后,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需要延长办理期限的,应当经过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并在规定的办结期限届满前将延长的理由书面告知投诉人。在延期办理过程中,要填写投诉延期处理审批表(样式20),经负责人审批后,制作投诉延期处理通知书(样式21),发送给投诉人。3.发送答复书期限司法行政机关自作出投诉处理决定之日起7日内,将投诉处理答复书发送给投诉人。4.送达要求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等。需要留回执的,填写投诉处理答复送达回证(样式24),留存备查。5.论证或请示处理投诉的司法行政机关在处理过程中,可就涉及

31、的有关技术问题,委托司法鉴定协会进行论证,就法律法规规章适用问题向上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请示(请示中必须明确提出本机关的意见和依据)。论证意见和上级机关的批复意见,只能用作处理投诉案件的参考,不得直接用于答复投诉人。6.答复当事人这是处理的关键环节。给投诉人答复,应当根据投诉事项的性质和经调查认定的事实、证据以及有关规定,认真梳理分类投诉人的诉求,逐项进行答复。答复投诉人之前,先要填写投诉处理决定审批表(样式22),经领导审批后,制作投诉处理答复书(样式23),发送给投诉人。给投诉人的投诉处理答复书,要规范、严谨。在答复书中,并且应当告知投诉人和被投诉人救济的途径。一是向作出投诉处理的司法行政机关所属政府法制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二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举例说明。特别注意:在给投诉人答复书中,不要写明给被投诉人的行政处罚、行业处分或处理的结果,只要写道:对被投诉人的违法违规行为将给予相应行政处罚或行业处分或另行作出处理,处理结果另行告知就可以啦。7.案件移交通过调查,被投诉人违法违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而投诉处理司法行政机关无权进行行政处罚的,必须移交有行政处罚权的司法行政机关,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和司法鉴定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