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105张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105张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105张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105张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105张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经方辨治皮肤病思路欲取经方治皮病,伤寒仲景未言明。若能窥得长沙趣,取道六经功效宏。先辨六经定主向,阴阳表里虚实清。次寻方证最难对,沥血呕心功乃成。尚有病机繁且变,病合病并常相行。局皮整体勿相忘,整体得调疹得平。无证奈何难辨识,须责四诊未曾精。通神最是圆机法,独运匠心效可惊。一、欲取经方治皮病, 伤寒仲景未言明。“浸淫疮,黄连粉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主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妇人阴寒,温阴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二、若能窥得长沙趣, 取道六经功效宏。六经实质?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恽铁樵伤寒论研

2、究: “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凡谈伤寒者无不于此致力,凡注伤寒者亦无不于此致力。” “我辈于六经不了了,在最初时尚耿耿于心,稍久渐渐淡忘。及为人治病稍久,则不复措意。岂但不措意,亦竟忘其所以,自以为了解。偶值后辈问难,方且多为遁辞曲说,卒至人我皆堕五里雾中。此即所谓良医不能以其术授人也。此中情形,不可谓非自欺欺人!”伤寒论中本无“六经”之名。宋朱肱在其类证活人书中首次将伤寒论三阴三阳称为“六经” 。“六经”为对三阴三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愿闻阴阳之三何谓?岐伯曰:气有多少用也。”六经实质,大致有以下学说:1、经络说:宋朱肱

3、(类证活人书)提出以经络循行之路辨六经病证。2、脏腑说:清钱潢(伤寒溯源集)对六经病以脏腑、三焦进行阐发。3、气化说:清张志聪(伤寒论集注)以内经的“开阖枢”和“标本中见”的气化理论,来解释六经。4、六部说: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把人体分成六部以解六经。5、地面说:清柯韵伯(伤寒来苏集)认为“仲景之六经,是经六个地面”。6、其它:祝味菊阶段说、陆渊雷症候群说、俞根初形层说、何廉臣三焦说,以及现代的病理层次说、阴阳胜复说、综合体质说、系统说等,不下数十种解说法。六经与八纲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清江笔花:“凡人之病,不外乎阴阳。而阴阳之分,总不离乎表里、虚实、寒热六字尽之。夫里为阴,表为阳;虚

4、为阴,实为阳;寒为阴,热为阳。良医之救人,不过辨此阴阳而已;庸医之杀人,不过错此阴阳而已。”( 表里虚实寒热辨)明方隅医林绳墨卷一伤寒又论: “抑尝考之仲景治伤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观其问难,明分经络施治之序,缓急之宜,无不反复辨论,首尾贯赅,如日月之并明,山石之不移也。虽后世千方万论,终难违越矩度。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若能究其的,则三百九十七法,撩然手胸中也。”此首将伤寒六经归入八纲辨证的范畴。李可: “病可以有千种万种,病机则不出六经八纲之范围。” “伤寒六经辨证之法,统病机而执万病之牛耳,则万病无所遁形”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胡熙恕

5、:“六经来自八纲,六经辨证是八纲辨证的具体实施”胡氏认为:伤寒论六经实质: 病性:阴、阳(寒、热、虚、实) 病位:表、里、半表半里 表:表阳、表阴 里:里阳、里阴 半表半里:半表半里阳、半表半里阴 (注意:病位病邪反应部位病灶)三个病位,每个病位各有阴阳之病性,三而二之为六,此六经之由来。三、先辨六经定主向, 阴阳表里虚实清。六经提纲是辨清六经之重要依据。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阳明病胃家实;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 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四、次寻方证最难对

6、, 沥血呕心功乃成。张仲景:“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孙思邈:“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须有检讨,仓卒易知。”柯琴:“仲景之方因证而设,非因经而设,见此证便与此方,是仲景活法。”徐灵胎:“此书非仲景依经立方之书”、“不类经而类方”、“见症施治,与仲景意,无不吻合”。吉益东洞:“伤寒论惟方与证耳。”刘渡舟:(方证)“乃是伤寒论的核心,也是打开大门的一把钥匙。”胡熙恕:“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伤寒论六经辨证的根本,就在于辨方证,抓住了方证,就等于抓住了六经辨证的精髓。如何辨方证?辨方证关键在于抓主证。抓主证,要与“主诉”进行区别。 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 主诉:是病人来诊时最主

7、要、最痛苦的症状和体征及发病时间。有时主诉和主证是重叠的,但更多情况下,特别是对皮肤病的辩证中,主诉和主证并不重叠。 伤寒论条文中对主证有高度的概括 ,所以必须熟悉伤寒论条文,达到熟烂于胸,脱口而出,才能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太阳病桂枝汤方证慢性荨麻疹谭xx,女性,21岁。初诊09年7月13日。荨麻疹2月。外院中西药治疗未改善。仍每日起风团,瘙痒。怕冷恶风,时汗出,口中和,伴嗳气,舌淡润,苔白,脉浮缓。桂枝10g,白芍10g,大枣30g,炙草6g,路路通15g,防风10g,苍术10g,茯苓15g,生姜10g。4剂。风团瘙痒减,仍嗳气。去路路通、防风,加厚朴10g,陈皮10g,炒枳壳5g。5剂。嗳

8、气好很多,风团瘙痒稍反复,去茯苓,加荆芥10g,防风10g,白蒺藜15g。5剂。风团瘙痒基本不作,再予7剂巩固。桂枝汤的辨证要点1治一切太阳表虚证之基本方。伤寒论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该条文明确概括了桂枝汤证的主证,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柯韵伯曾非常肯定地说:“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诚得用此发汗如所云头痛发热,恶寒恶风,鼻鸣干呕等病,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惟以脉弱自汗为主耳”。可见,即使桂枝汤主证,亦非一一悉具方始用之,其中最关键的辨证“眼目”,在自汗、脉弱二症上。于桂枝汤基础上的一切加减用法,亦无

9、不以此为准。桂枝汤的辨证要点2在此方证基础上,若兼见项背强几几者,为桂枝加葛根汤证(详见桂枝加葛根汤条);若兼表虚更甚、黄汗者,为桂枝加黄芪汤证(详见桂枝加黄芪汤条);若兼气上冲剧烈者,为桂枝加桂汤证;若兼腹满时痛者,为桂枝加芍药汤证,等等。凡二十余加减方证,均由桂枝汤化裁而出。故柯氏盛赞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临床只要抓住桂枝汤证“眼目”,各兼证均可加减而变化无穷。桂枝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1各种发热性皮肤病,包括感染性发热如病毒疹、水痘、带状疱疹等,非感染性发热如荨麻疹、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若出现恶风、汗出、脉浮弱者,有适证应用之机会。桂枝汤在皮肤病中应用

10、体会2常用于某些过敏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炎等。其中以慢性荨麻疹多适应,常有遇风即发作或加重的特点,伴汗出、脉弱等太阳表虚见症;若兼见四逆、面色苍白或萎黄、疲倦、舌体偏胖大、苔白润、白腻等,此太阴血虚水盛,当合用当归芍药散,其效甚佳。桂枝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3治疗各种局限性汗证如手足多汗、全身性汗证如自汗、盗汗等属太阳表虚者亦有很好的效果。此汗证必以虚弱体质、恶风、脉弱为特点。须与桂枝加黄芪汤、桂枝加附子汤、二加龙骨汤等常用治汗证方相鉴别。简言之,四方证均有虚弱体质、恶风、脉弱之特点,但桂枝加黄芪汤表虚证更甚,有易于浮肿之倾向(但若出现明显浮肿虚肥、舌胖润体质,则已转为防己黄芪汤证);桂

11、枝加附子汤不仅表虚,且陷入阴证,表现为四逆、肢冷形寒更明显;二加龙骨汤兼有虚热外浮之表现,如出现夜间燥热、盗汗、失眠、疲倦更甚等表现。桂枝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4合方运用机会很多,常与麻黄汤合方成桂枝麻黄各半汤、与小柴胡汤合方成柴胡桂枝汤;亦可与五苓散合方治水饮偏甚者;与四物汤合方治兼血虚者;与桃红四物汤合方治兼血虚血瘀者;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治兼血虚水盛者等等。阳明病白虎汤方证李某,女性52岁。2006年8月3日初诊。全身起红斑疹风团瘙痒1天来诊。发病前因猫抓伤,打狂犬疫苗针后出现。现全身泛发红斑疹,风团,瘙痒,皮肤灼热而赤。口干,小便黄,舌暗红,苔白,脉弦滑稍数。予白虎汤加味:生石膏30g,知母

12、15g,甘草10g,生地20g,丹皮10g,赤芍15g,金银花10g,连翘10g,淡竹叶10g,苍术10g,红花5g,2剂。外用炉甘石洗剂外擦。二诊,药后皮疹全部消失,瘙痒轻微。舌暗红,苔白,脉沉弦。前方知母减为10g,红花增为10g,继服3剂而愈。白虎汤的辨证要点1阳明热证,阳明里热炽盛,但尚未结成腑实,表现为表里俱热的各症候,如高热、自汗出、心烦、口渴、脉滑数有力等。其中以发热(或恶热)、汗出、烦渴为其辨证“眼目”。白虎汤的辨证要点2若出现大汗、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及时加入人参,即为白虎加人参汤方证。白虎汤热盛津液耗损尚不严重,若津液耗损甚者,不仅伤津,而且耗气,加人参甘寒养胃,益气生

13、津(神农本草经谓人参“味甘,微寒”)。此二方证之区别要点。白虎汤的辨证要点3若见白虎汤诸症,又见微恶风、脉浮,或见身疼、骨节烦痛等太阳表证,可用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1本方在皮肤科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减药味用治多种红斑丘疹或发热性皮肤病,疗效良好。如荨麻疹、药疹、湿疹剧痒、日晒伤、植物-日光性皮炎、烧烫伤、麻疹、丹毒、红皮病、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等各种皮肤病急性发作时,本方有适用之。白虎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2急性发作之皮肤病疹色鲜红弥漫,多见血分之热,本方多与清热凉血药合并使用;又常兼夹合并风邪、湿邪等,亦常与疏风药、利湿药等合并加减。少阳病小柴胡汤方证成人水痘高热案李xx,

14、女性,20岁。2006年1月13日晚初诊。发热4天,身起水疱2天。外院诊断成人水痘,给予清开灵静滴及西药治疗未效。发热升至39.5,由急诊转来诊治。现见:头面、躯干、四肢散发多量丘疹、水疱,部分结痂。精神差,疲乏困倦,时寒热,汗出,头晕,咽痛咽干,口干苦,纳少,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予小柴胡汤加味(免煎颗粒,换算成饮片剂量):柴胡24g,法夏12g,党参10g,大枣10g,生石膏60g,桔梗12g,炙甘草6g,生姜6g,1剂。嘱病人当即开水冲服,门诊留观。1小时后再诊,发热减退,测T38.6,患者自觉精神好转,头晕、咽干咽痛稍减。继予前方1剂,嘱次日煎服。次日再诊,发热已退,测T3

15、6.7,诸症均减。前方略作调整,再服4剂而愈。小柴胡汤的辨证要点1应着重领会小柴胡汤方证病机。伤寒论第97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即小柴胡汤方证病机。由于“血弱、气尽,腠理开”,正气抗力不济,邪气已突破太阳表之藩篱而入里。但正气又并非过于虚衰,乃奋力抗邪,正邪分争,而停留于半表半里之少阳部位,形成少阳证。此时,不宜用太阳之汗法、亦不宜用阳明之清法与下法,只能以扶正祛邪之和解法,此宜小柴胡汤主之(故小柴胡汤亦称“三禁汤”,乃禁汗、吐、下三法之谓)。徐灵胎谓“小柴胡汤

16、之妙在人参”,一语道出小柴胡汤病机关键。小柴胡汤的辨证要点2抓住小柴胡汤四大主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此为小柴胡汤方证辨证之眼目。往来寒热,即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胸胁苦满,即胸胁苦于满之意。其义有二,一谓他觉的证候,一谓自觉的证候 。嘿嘿不欲饮食,即精神默默、郁闷,情绪低落状,而无食欲。心烦喜呕,指心中烦躁而时时欲呕。以上四大主证,可以全见,则辨证不难。然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具体临床运用时,有时常使用排除法,譬如排除三阴证,再排除太阳证、阳明证,最后确定少阳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的辨证要点3小柴胡汤证有其特定之体质,在应用于内伤杂病时,抓住小柴胡汤证之

17、体质特征,可扩大小柴胡汤应用范围。矢数道明氏:“本方有其适应体质,故能改善其特有体质。即身体一般较瘦或筋骨质,所谓易患结核病之倾向,其特征为脉既有力,腹壁又紧张,胸胁苦满,上腹角狭窄,为本方证特有之疾患,用本方能改善其体质用于体质改善时,不宜局限于往来寒热、呕吐等,胸胁苦满症状不甚明显者,亦可用之”。 小柴胡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1各种发热性皮肤病,疗效确切。包括病毒、细菌等感染性发热性皮肤病,如水痘、麻疹、风疹、手足口病、带状疱疹、丹毒、蜂窝织炎、痈、疖等;其它如荨麻疹、湿疹、血管炎类如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荨麻疹性血管炎、白塞氏病等,以及红皮病、脓疱型银屑病、SLE等病程中出现的发热,都有适

18、证使用的机会。辨证要点为往来寒热、口苦、心烦喜呕、食欲不振、胸胁苦满、舌苔白等;若现口舌干燥,为兼入阳明,可加石膏。若兼太阳表邪未解而汗出、恶风、肢节疼痛者,小柴胡汤合用桂枝汤,即柴胡桂枝汤;若兼恶寒、无汗,小柴胡汤合用葛根汤之机会多;注意方中各药剂量比例,柴胡量应大,且柴胡与人参、甘草之比为8:3的比例关系,解热效果才好。小柴胡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2对于反复发作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皮炎等,小柴胡汤常有使用之机会。各种病毒疣类皮肤病如扁平疣、寻常疣、传染性软疣、尖锐湿疣等常依证用之效佳。依据少阳经循行部位之考虑,如颈、腋部、阴部、股沟部位之癣、湿疹、带状疱疹、大汗腺炎、毛囊炎、痈、

19、疖等均有使用之机会。小柴胡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3凡各类皮肤病,依据小柴胡汤之体质特征,能扩大小柴胡汤适应范围。小儿现小柴胡汤证体质者尤多,其体质特征为:体质消瘦、筋骨质,易感冒、咽痛、扁桃体发炎,常扪及两侧颈淋巴结肿大,头汗多、鼻根部发青、食纳不佳、咽干、口苦、好动、脾气大、睡眠不熟、大便偏干等等。遇此体质给予小柴胡汤加减,多能奏效。 小柴胡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4柴胡剂的合方机会很多,如兼有太阳表证者,可合方麻黄剂、桂枝剂等;兼有阳明里证者,可合方白虎汤、承气汤、小陷胸汤、茵陈蒿汤等;兼有少阴证者,可合方麻附辛汤等;兼有太阴证者,可合方四逆、理中等;兼有水饮证者,可合方苓桂枣甘汤、五苓散、猪苓

20、汤等;兼有瘀血证者,可合方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等。亦多与时方合并使用,如合方四物汤、升降散、平胃散、越鞠丸、藿香正气散等。柴胡剂的运用及其合方运用得心应手否,决定了运用经方辨治皮肤病的能力。故当于此处多下功夫。太阴病理中汤方证带状疱疹刘xx,女性70岁。09年5月31日初诊。右胸背部带状疱疹4月。现无皮疹,遗留疼痛甚。胃时胀,大便不干但困难,眠尚可,舌体大淡暗边齿印,苔薄白脉沉细缓。夜尿2-4次,慢性胃炎、高血脂史。予附子理中汤加减:熟附子30g,党参30g,白术90g,干姜30g,炙甘草30g,砂仁15g,苡米30g。6剂。疼痛减轻,汗多,大便正常。加牡蛎30g,全虫6g,珍珠母30g。1

21、4剂。疼痛明显减,吹冷风疼痛稍作,胃痛,牙痛,眼困,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弱。改白术20g,党参20g,牡蛎15g,去珍珠母,加龙骨15g,肉桂5g,茯苓15g,苍术10g。4剂。疼痛很轻微,胃痛消,因牙痛明显,加细辛15g,骨碎补30g。4剂。牙痛明显好转,胸背疼痛基本消失,再服7剂巩固而愈。理中汤的辩证要点1、太阴里虚寒证,见下利淸稀、腹痛喜温喜按、心下痞;或口泛清涎、四肢不温。2、舌淡苔白、脉弱。理中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1、不论何种皮肤病,凡见太阴里虚寒见症,可考虑本方证。多见于一些慢性迁延性皮肤病,皮损无甚进展,亦不消退,正气不足,虚寒内生,无以抗邪愈病;或虽皮病新发,然太阴里虚寒之体,

22、使病随之同化而成里虚寒之病机。二者皆当以本方为治。2、临床常见慢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甚或痤疮、干燥综合征等均有适应本方之机会。少阴病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证急性荨麻疹李xx,男性,40余岁。全身发团瘙痒。急诊与地塞米松针,钙剂,氯雷他定等治疗后风团消退。但次日风团再作,现全身泛发,大片红色风团瘙痒。发热,T38.2度,恶寒,无汗,肩背酸痛,疲倦甚,欲寐,口干口淡,舌淡暗苔白,脉浮细无力。麻黄5g,细辛3g,熟附子20g,茯苓30g,白术20g,赤芍10g,生姜10g。2剂。药后微汗,寒热退,精神好转,肩背酸痛减,口微干,胃纳稍增,风团减少瘙痒减。舌淡暗减,略红,苔白,脉浮弦略紧。予麻

23、桂各半汤,麻黄6g,桂枝10g,杏仁15g,白芍10g,大枣30g,甘草9g,荆芥5g,蝉衣6g,生姜9g。4剂。风团瘙痒消。麻附辛汤的辨证要点1少阴表证兼寒饮。即既见太阳表实证之恶寒、无汗,又见少阴阳衰、寒饮在里之但欲寐、脉沉。麻附辛汤的辨证要点2须与麻黄附子甘草汤方证鉴别,后者是少阴表证的正证,即见恶寒、无汗、脉微细、但欲寐。脉微细者,所见更虚,故加甘草以扶正补虚;而本方证兼有寒饮在里。金匮要略曰:脉得诸沉,当责有水。寒饮者,实也。故去扶正补虚之甘草,而加散寒逐饮之细辛。麻附辛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1老年体弱者患带状疱疹,尤其是头面部、三叉神经部位之带状疱疹初起,疼痛剧烈,若见寒热、无汗,

24、而精神萎顿疲倦,但欲寐,舌苔润滑、水滑,脉沉细、沉弱者,本方主之,止痛效果极佳。若兼头眩、身体沉重、小便不利、舌体胖大者,此里饮盛,经验上合用真武汤机会尤多。麻附辛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2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若见沉寒痼冷、寒饮内盛者,宜以本方开少阴之表,温阳散寒,振奋颓衰,给邪以出路。其他如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硬皮病、雷诺氏病、扁平疣等,均有适证使用之机会。要在识证,而不为局部皮损所囿。厥阴病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痤疮区xx,女性,32岁。面部痤疮反复。感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睡眠差,乏力,大便稀。舌偏胖大,质淡红,苔白,脉弦细。柴胡15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10g,牡蛎15g

25、,龙骨15g,花粉10g,炙甘草6g。5剂。药后上半身燥热下半身怕冷好转,昨日发热T38.2度,伴头痛腹痛腰痛,今日发热已退,月经至,色暗,现腰痛。舌体大质暗,苔白,脉细弦。前方合当归芍药散:柴胡15g,桂枝10g,干姜10g,黄芩10g,牡蛎15g,龙骨15g,花粉10g,炙甘草6g,当归10g,川芎5g,白术10g,茯苓10g,泽泻10g,白芍15g,木香10g,川断10g,苡米15g。4剂。上热下寒好很多,面部皮疹减,腰痛消。去川断,木香,苡米,加仙灵脾15g,菟丝子20g。7剂。药后皮疹好很多,继服巩固。柴桂姜汤的辨证要点1此方之六经归属,以前多半归为少阳病,然以少阳病考量其方义,则“

26、始终不得要领而委决不下”(刘渡舟语,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陈慎吾曾一语中的:“少阳病又兼阴证机转者,用之最恰”。按胡熙恕对六经实质研究认为,少阳病之阴转,当在厥阴。胡氏弟子冯世伦教授认为:本方乃治疗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柴桂姜汤的辨证要点2本方以治胸胁满微结而表现为上热下寒者,上热者,往来寒热、但头汗出、心烦、口渴诸症;下寒者,恶风、疲倦、小便不利、大便溏泻诸症。即使无胸胁满微结,亦可以上热下寒诸症而选择本方证。柴桂姜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不论何种皮肤病、何种皮损,凡见里虚寒证又见上热表现者,可考虑本方证。常与当归芍药散合方机会多。现之女性痤疮患者使用本方证机会较多,面部之痤疮、粉刺可以看作上热

27、之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经长期激素治疗,常表现出本方证,临床对证用之,可迅速使皮损消退,改善症状。其它如荨麻疹、慢性湿疹等均有适用机会。五、尚有病机繁且变, 病合病并常相行。因临床上病机复杂多变,更多见的是合病与并病。出现合病与并病时,宜两方证、甚则三方证合方而治。仲景先例:柴胡桂枝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桂枝汤等。临床中更多的是合方的运用。合方运用,极大地拓展了经方的适应范围。经方与经方合用。经方亦可与后世时方合用。经方与时方,不是平行的关系,也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源与流的关系,经方是源,时方是流。 刘渡舟氏曾说:“伤寒论为方书之祖,比做母亲是方之源,而时方如同子孙,乃是方之流也。有源才能有流

28、,有流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把经方、时方有机而又恰如其分的形成古今接轨,既开创伤寒学科向前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方剂学的一大进步,实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 (刘渡舟伤寒临证指要) 。合方举例1荨麻疹: 桂枝汤合麻黄汤、合五苓散、合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合四物汤等; 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五苓散、合茵陈蒿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合藿香正气散、合升降散等; 四逆散、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茵陈蒿汤、合平胃散等;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合麻桂各半汤等。合方举例2带状疱疹: 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合麻附辛汤、合桂枝汤、合小陷胸汤等;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

29、合茵陈蒿汤等; 真武汤合芍药甘草汤、合桔梗汤、合五苓散、合麻附辛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乌头桂枝汤、合瓜红草方等。少阳阳明少阴合病小柴胡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带状疱疹梁xx,女性,62岁。发热1天看急诊,T38.5度,伴咳嗽,无痰,无鼻塞流涕,有咽干痛,头痛,恶寒,查:神清,咽充血+,双扁不大,右肋下可及红色斑疹,丘疱疹,成团。遂转皮肤科就诊。现T38.5度,恶寒无汗,疲倦欲寐,胃纳欠佳,口干苦,右腰腹大片红斑及带状成簇水疱,疼痛甚,舌略红偏暗苔薄,脉沉细稍数。麻黄5g,熟附子15g,细辛6g,柴胡20g,黄芩10g,法夏10g,党参10g,大枣20g,桔梗15g,石膏30g,炙甘草6g,生姜10

30、g。2剂。云南白药、紫金锭、点舌丸混匀醋调外敷。药后发热已退,疼痛减轻,局部水疱部分干涸,纳仍欠佳。改予瓜红草方加味:瓜蒌30g,红花5g,桔梗20g,苍术10g,茯苓10g,白芍30g,炙甘草10g。4剂。药后疼痛减轻大半,水疱已结痂。加量白芍45g,桔梗30g,炙甘草15g。5剂。疼痛已轻微,稍痒。加熟附子30g,全虫6g,5剂。愈。三阳合病小柴胡汤合葛根汤方证银屑病红皮病高热案彭xx,男性,57岁。反复全身红斑脱屑十年余,加重并发热2周于07年10月10日以银屑病红皮病诊断入我院。查血象、血小板高。辩证为火毒夹湿夹瘀,犀角地黄汤加减:水牛角30g,生地20g,丹皮15g,玄参20g,鱼腥

31、草20g,银花15g,麦冬15g,土茯苓25g,紫草10g,竹叶10g,连翘15g,赤芍15g,公英20g,甘草5g。西药骁悉、阿维A胶囊等治疗。患者仍高热,T38.439.5。查:头面全身弥漫性红斑、肿胀,大量叶片状脱屑,足背足踝轻微水肿,高热,T39.0,时寒热,一直无汗,口稍干,不多饮,小便稍黄,前两周外院天天用灌肠法退热致大便稀,现两日未行,精神可,高热时稍感体倦,纳尚可,肤温高,扪之灼热。舌体稍大,淡红略暗,苔中白厚,脉弦数,重按略减。此三阳合病,高热而恶寒、无汗,邪在太阳之表实;口干、脉数,已入阳明;体倦、脉弦,邪在少阳。故予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减(免煎颗粒剂,换算成饮片量):柴胡3

32、0g,黄芩10g,党参10g,法夏12g,麻黄9g,桂枝12g,赤芍10g,葛根30g,石膏60g,紫草10g,蜂房30g,土茯苓30g,大枣10g,炙甘草6g,生姜9g。1剂。处方1剂,晚8时40分服药,至11时,体温即降至37.5,次晨T36.7,体温正常。且全身红斑迅速而明显地减退变淡,面部红斑基本消退,肿胀明显减轻。连续两周的高热皮疹不退,以中药1剂而热退疹减,且未再反复。此方证对应,如桴应鼓。2009年1月2日病人再发红皮病收住我院,自5日至15日高热不退。查:头面全身弥漫性红斑、肿胀、脱屑,足肿,每日晚79点开始发热,伴恶寒重,需加厚被覆盖,至夜间1112点发热达到39 以上,恶寒

33、渐减,医生给予布洛芬后汗出热退,每日均如此。稍感体倦,纳可,舌略暗红,苔中白厚,脉弦细数无力。仍处方以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味。嘱在病人出现恶寒发热时服药。但主管医生未遵嘱,故当晚仍发高热。次晚病人再次恶寒高热,立即予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加味:柴胡30g,黄芩10g,党参10g,葛根20g,麻黄12g,桂枝12g,白芍10g,法夏12g,苍术10g,白术10g,淮山20g,砂仁6g,土茯苓30g,蜂房15g,生姜9g,大枣10g,炙甘草9g。服后热退疹减,未再反复。小柴胡汤合葛根汤应用体会:小柴胡汤合用葛根汤治疗高热,不论内儿科之感冒、支气管炎、肺炎,或皮科的病毒疹、药疹、丹毒、红皮病等,适证使用之机

34、会尤多,临床屡用屡验,堪称经典合方,不可等闲视之。辨证主要抓住:发热恶寒、无汗,舌面有津不干,无烦躁,口苦,咽干,脉象多见弦或弦细。若烦躁而渴入阳明,加生石膏;咽痛,加桔梗。使用小柴胡汤与葛根汤合方时,有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必须在病人正发寒热时服药,若在两次发热间隙服用,效果不佳甚或无效。 二是对于已误用过寒凉药物,表邪郁闭甚深的病例,非大剂量麻黄解表难以得畅汗热退。 三是应辩清楚有汗还是无汗。六、局皮整体勿相忘, 整体得调疹得平。坚持整体辨证,不能仅仅局限于皮损。古人云:“见痰非治痰,见血非治血,识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见皮非治皮”。 1、当整体证非常明显时,不能被局部皮损牵着鼻子走。 2

35、、透过局部皮疹看到内在病机本质。 3、整体症状与局部皮疹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内在联系非常密切。1、当整体证非常明显时,不能被局部皮损牵着鼻子走。局部:风团灼热似风热?整体:阳虚水饮更显彰!荨麻疹案欧xx,女性,52岁。慢性荨麻疹反复2月于06年1月20日来诊。前医先后予开瑞坦等抗过敏及中药汤剂治疗,控制不佳。至1月19日,风团发至遍身,瘙痒剧烈。急诊给予地塞米松针等抗过敏治疗。当晚稍缓,次日又甚。现遍身风团,色红灼热,瘙痒剧烈。患者素来怕冷,每至经期背冷。面色倦怠无华,面轻度浮肿,疲劳甚,手足冷,舌淡暗,苔白润,脉沉细稍数。此非热证,乃阳虚里寒,内有水饮,太阳太阴合病。故为疏真武汤4剂:白术10

36、g,熟附子5g,茯苓15g,白芍10g,干姜5g,生姜2片。药后风团瘙痒全消,且怕冷疲劳诸症明显减轻。守方继服9剂巩固。3月1日以它症来诊时,风团一直未发,且精神焕发,面部光泽许多。真武汤辨证要点表现以阳虚与水饮内盛两端,如形寒畏冷、面晄无华、倦怠欲寐、身重乏力、面浮肢肿、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舌淡暗、舌体胖大、苔白厚、或白滑润等。真武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1本方皮肤科应用非常广泛。临床辨证时,不论皮疹如何,但见以下之突出症候如:如形寒畏冷、面晄无华、倦怠欲寐、身重乏力、面浮肢肿、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舌淡暗、舌体胖大、苔白厚、或白滑润等,均当考虑为阳虚水盛之真武汤证。不必因疹色鲜红、或肌肤灼热、

37、或疼痛剧烈而有所顾虑,不敢用此温热之剂。待阳气来复,“离照当空,阴霾四散”,不治皮疹而皮疹自消,且畏冷、乏力诸症亦解。真武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2临床更多见于本方证基础上,表现如:口干、不恶寒反恶热、喜吹空调、背热、口鼻如冒火等貌似火热之症状,亦皆阳虚浮阳不敛之象,但当温之、潜之,导龙入海,引火归元,以本方配伍龙、牡、磁石之属为是。 真武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3以附子止痛为目的,常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银屑病关节炎的治疗。附子量必须大,常可用至100g以上,止痛效果极好,或再加乌头,其效更显。2、透过局部皮疹看到内在病机本质。局部现象:皮疹干燥灼热凉血润燥?内在本质:水饮夹热上冲发散水邪!面

38、部皮炎案:张xx,女性,32岁。09年6月17日初诊。面部红斑疹反复6年。多方治疗未效。红斑伴灼热、干燥、细屑、瘙痒。手足冷,怕冷。舌体胖大,苔薄腻,脉沉细。常腰酸,痛经,口干,大便干。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茯苓15g,五味子5g,干姜5g,细辛3g,法夏10g,杏仁10g,酒大黄3g,苡米30g,炙甘草6g。7剂。面部灼热干燥好很多,仍瘙痒,手足冷好很多,口干,舌体稍大苔薄脉沉细。继服7剂。好很多,稍起小红斑疹,灼热感瘙痒减。改予潜阳丹合封髓丹加减:熟附子20g,牡蛎30g,龙骨30g,生龟板10g,知母10g,黄柏10g,砂仁10g,槐花15g,干姜5g,甘草10g。7剂。药后皮疹瘙

39、痒基本消失。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辨证要点太阴病里虚寒证,无表证,咳而胸满、咯痰清稀,伴呕逆、浮肿、面赤、大便难。舌体胖大、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弦。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1发于面部的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疹、光化性皮炎等,若既见面部红斑、有热上冲之面部烘热、干燥、脱屑,又见舌体胖大、舌淡、苔白润或水滑等水饮内停之象,不论久暂,可考虑此方,有迅速缓解之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加大黄汤在皮肤病中的应用体会2特别是上述之面部皮炎久经治疗毫无效果,反而皮肤越来越干、越来越敏感,任何外用药物均抵抗,尤其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外擦导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医生治疗极为棘

40、手。此类皮炎常常表现面部灼热干燥、脱屑、刺痛刺痒。若见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或白润、白厚腻等,此方有捷效。3、整体症状与局部皮疹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内在联系非常密切。无联系:心下痞、腹泻胃肠病有联系:心下痞、腹泻泻心汤证结节性痒疹案:何xx,男,63岁。09年3月27日初诊。躯干四肢散发暗红色结节性丘疹,瘙痒10余年。半球形隆起,瘙痒剧烈,夜间瘙痒难寐,胃纳欠佳,心下痞胀,饮食不慎及腹泻,时大便干。舌暗红苔白,脉弦。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法夏10g,黄连3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9g,大枣30g,炙甘草9g,全虫7g,威灵仙10g,枳壳10g,白鲜皮30g。7剂。外用消炎止痒霜。药后瘙痒明显减

41、轻,心下痞减轻,感胸闷,手麻,舌暗红苔白脉弦。加厚朴10g,白鲜皮改用15g,改用枳实10g。5剂。瘙痒减,心下痞胸闷消。加皂角刺10g。瘙痒基本消失,胃纳很好。再予10剂巩固之。半夏泻心汤辨证要点1、厥阴病,即半表半里的阴证,表现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原治小柴胡汤证因误下而之痞证。邪在少阳,法当和解,然误用下法,则中气受损而陷入阴证(太阴)。少阳而陷入阴证,以胡氏之观点,乃半表半里之阴证,当为厥阴。此本方属厥阴病方证之由来。2、辨证之最大眼目在“心下痞”,即痞满不适,嗳气,其次为恶心、呕吐,纳少,或腹中雷鸣、下利、大便多臭;因饮停胃中,故常见胃内振水音;舌苔多薄黄腻或黄白。半夏泻心汤在皮肤

42、病中应用体会1本方于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适用之机会较多。痤疮面部丘疹、脓疱、结节,为上热之表现,而又表现脾胃虚弱,常便稀、心下痞、嗳气者,可考虑用之。根据症情常合用小柴胡汤、温胆汤、或当归芍药散、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在皮肤病中应用体会2其它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结节性痒疹、神经性皮炎等均有适用之机会。上述皮肤病中若兼见上热下寒之呕而肠鸣、心下痞硬、或下利时。不妨抛开皮病而先治此证,有时可收不治皮而皮病自愈的效果。此中关键,在于对整体观念的动态把握,即某个时空辨证点上出现某方证,但当选其适宜之方,而不为病名所囿。 七、无证奈何难辨识, 须责四诊未曾精。皮肤病由于多以局部皮疹不适来诊,有些皮

43、肤病如扁平疣、寻常疣、痤疮、唇炎、局部的湿疹、皮炎等,常常全身症状缺如,中医辨证颇感为难,似乎陷入“无症(证)可辨”之境地,很容易先入为主地使用套方套药来应付。如考虑扁平疣、寻常疣为病毒感染而用板兰根、大青叶、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认为痤疮就是肺风粉刺而径用枇杷清肺饮清肺胃热;湿疹、皮炎有渗液瘙痒则自然利湿、止痒。此种辨证思路咋一看似乎顺理成章,其实违背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中医理论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人之得病,必有其内在阴阳失衡之处,而内在阴阳的失衡,必然形彰于外,为医者所察知。察知之法,不离望、闻、问、切,四诊而合参。 四诊不用,仅凭主观用药,是不可与谈辨证识证; 四诊已用,却察而

44、不知,视而不见,当责四诊不精; 四诊已察知,然症候纷繁复杂无从下手,是对症候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不强。 所以,必须努力掌握好四诊技能,重视四诊收集到的信息,重视对症候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对于皮肤病的辩证大有裨益。方证体质辨识方证体质的辨识非常重要。所谓方证体质,是通过四诊合参,从体质方面对方证的界定。方证体质的辨识,对于正确理解经方方证很有帮助,也能有效指导临床。方证体质辨识举例1防己黄芪汤体质:虚胖肌肤松软洁白之人;多用于中年后之悠闲妇女,胖而易倦,身体过重之人(虚弱肥胖体质)。防风通圣散体质:适用于肥胖卒中体质者,对于食毒、水毒、风毒等一切自家中毒物郁滞盛实者(强壮肥胖体质)。 (矢数道明临

45、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方证体质辨识举例2当归芍药散体质:以阴虚体质之虚证瘀血(血虚)与水毒为其目标。第一呈血色不佳,颜面色绝不红润。因此不仅贫血色白而且苍老,总是带有灰垢之象,其色不艳。肌肤干燥不润,皮下兼有水气,故血液循环不良,肌肤松弛(虚弱美人体质)。桂枝茯苓丸体质:多用于妇女,其体质比较强壮,所谓实证颜面多红者,腹部大体充实(女中丈夫体质)。 (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方证体质辨识举例3小柴胡汤体质:患者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比较紧,舌质不淡胖,舌苔正常或偏干。患者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反应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食欲易受情绪的影响。女性月

46、经周期不准,经前多见胸闷乳房胀痛结块等。 (黄煌经方的魅力)方证体质临床应用举例痤疮案刘xx,女,27岁。问诊知面部痤疮反复2年,外院给予中西药治疗仍反复发作。近1月皮疹加重。现望诊面部散在白头粉刺及偏暗红色丘疹、部分脓疱及小结节,面稍油腻,余皆无明显不适。但望诊见其皮肤白皙,面色苍白无华,略显浮肿灰滞,触诊手足冷,手汗,闻其语声不高,望舌略暗红,舌体偏胖大,边齿印,苔白润,切诊脉细,略弦。四诊合参,可知其为当归芍药散之血虚水盛体质,给予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g,赤芍10g,川芎5g,茯苓15g,白术15g,泽泻15g,桔梗15g,生苡仁30g,白芷15g,7剂。药后脓疱减少,暗红丘疹颜色减

47、淡,前方调整继服14剂,面部痤疮基本消失。当归芍药散辨证要点1、太阴病之血虚水盛证。本方可看成半个四物汤与半个五苓散之合方,四物汤养血活血、五苓散利水,合之则养血活血利水。故凡举血虚血瘀而夹水饮者皆适应本方。2、本方与当归散之鉴别在于,后者为当归芍药散去茯苓、泽泻,减白术、芍药用量而加黄芩而成,故治当归芍药散证腹痛较轻、无明显兼夹水饮,又兼见烦热者。当归芍药散在皮肤病中使用体会1本方适用之皮肤病种非常多,举凡辨证上符合血虚水盛特点之皮肤病,皆可以本方为基础加减变化。常见很多青年女性患者,多属血虚水盛之体质,其主要特征是:整体体质均偏弱,虽肤色白嫩但欠光彩,面色偏浮肿而无华,苍白或萎黄;较怕冷,

48、手足易冷,常嫌空调温度过低;或常有头晕、心慌;或月经不调,前后不定期,或经量偏少、偏多而色淡,或痛经;舌多胖大、边齿印、苔白润、白腻等。此类体质,若单就其荨麻疹起鲜红色风团瘙痒,或面部痤疮之红色丘疹、脓疱而谓肺胃有热,给予清热之寒凉药,常常导致患者体质更加虚寒,或头晕、或腹泻、或经来延迟、或痛经加重,此仅顾局部不顾整体之误也!此时不论皮疹如何,必用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为是。当归芍药散在皮肤病中使用体会2最常用于痤疮、脂溢性皮炎、黄褐斑、荨麻疹、湿疹、银屑病、玫瑰糠疹、皮肤血管炎、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红斑狼疮、疣类等诸多病种。当归芍药散在皮肤病中使用体会3本方与其它经方、时方合方使用,内容非常

49、丰富,如:治疗痤疮之合方:单独用当归芍药散治疗痤疮,见效较缓,临床若能熟练据证加减变化,效果甚佳。一般可加白芷、桔梗、生苡仁以散结、排脓;白头或丘疹为主,可加荆芥、防风、枳壳以疏表散结;初起鲜红色丘疹、脓疱、结节疼痛明显者,可加排脓汤、排脓散以排脓消肿止痛;结节、囊肿为多者,可加百部、昆布、海藻、牡蛎、夏枯草等软坚散结;丘疹、结节、囊肿瘀黯,时出脓血水者,可再加丹参、红花、莪术、蜈蚣等活血破瘀、通络散结,并少佐麻黄有透毒外出之妙;丘疹、结节明显,油腻偏甚者,可合用当归贝母苦参丸以清热燥湿散结;嗜食肥甘厚味而油腻甚、毛孔粗大者,可加神曲、山楂、麦芽、槟榔以消食导滞祛脂;舌苔厚腻,疹色污秽,胃纳不适,可加二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