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社企概况_第1页
欧洲社企概况_第2页
欧洲社企概况_第3页
欧洲社企概况_第4页
欧洲社企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洲社企概况一、欧洲社会企业兴起的历史背景1970年代,欧洲的福利系统在财政压力及组织失效下逐渐崩溃,而经济成长衰退及失 业率上升乃是造成危机的主因。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危机,终于因为非营利部门介入而出现转 机,在1980年与1990年代间,公共政策转而开始与非营利部门进行协力,而由于辅助政策 明确化,更加强化了非营利部门的角色。不同于传统非营利部门形式的新组织悄悄诞生,这 种新组织被称为“社会企业”。社会企业与欧洲传统的非营利部门具有许多差异,其主要特征包括:社会企业主要从事生产性与企业行为社会企业的主要目标在于提供无法由公共部门满足的需求,而非仅是倡议,其必须能够 从事生产性活动,并且寻得经济

2、支援,因此在成立之初,社会企业一般采取混合资源的活动 方式,这些混合资源除了包含捐赠者、志愿者及政府辅助外,往往更重视市场机能。对于社会服务的提供采取创新的观点社会企业对于服务提供更加注意标的团体的需求,这些标的团体往往是社会的边缘人及 失业者。强调地方观点的活动倾向社会企业与社区建立良好的连结关系,并以符合社区需求为首要目标。强调政策利害关系人代表性虽然社会企业不分配利润,但非指主要特征就是非营利部门的“不得分配利润限制”, 更重要的界定方式应强调政策利害关系人代表性的差异,及社会企业的民主控制与管理。因此,相较于欧洲传统的非营利部门,社会企业比较不热衷于提议倡议,有更高的自主 性,更注意如

3、何创造就业机会,更注意员工参与及自我管理,倾向区域或微型的组织,倾向 创造无法由其他组织所提供的新服务。二、欧洲各国社会企业的现况英国英国社会企业主要目的在于整合弱势人员回归就业市场,这也是工党布莱尔政府的重要 福利政策。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英国社会企业偏向由政府所资助成立,而欧洲其他国 家社会企业则独立于政府之外;再者,英国的社会企业可能是志愿组织、社区商业、信托或 中型的劳动市场,而合作社在性质上属于社团。合作社包含社会合作及社区服务合作社。社区合作社又可区分为两个类型,其一为提供 弱势团体社会服务,另一则为提供弱势团体工作机会,而这两类型组织员工的薪资主要由政 府补助;社区服务合作社

4、则日渐发展,尤其在地区性社区层级的服务提供方面。奥地利奥地利社会企业的组织形式包含社团、合作社及非营利社区企业。而这些社会企业有关 的政府方案为1983年设立的Aktion 8000,此方案于1996年又分割成两个次级专案,包含 “非营利部门就业”与“第三部门就业专案”。Aktion 8000让4万5千个弱势人员有机会接受职业训练或短期工作,并让其中一半人 员有找到稳定性工作的机会,本方案财源主要由国家支持。瑞典瑞典并不使用社会经济或非营利部门这两个名词,而偏好将社会企业视为全民运动 (popular movement),社会企业的组织类型与其他工业化国家(指合作社)有相当明显的 差异,其经常

5、采取志愿组织的地位。以往政府与私人企业分别扮演促进者与工作创造者角色, 在就业方面并未释出很多空间,故瑞典的第三部门很难宣称自己本身具有创造就业的能力。 然而,1980及90年代的严重失业问题改变了这种状态,地区性合作发展机构(local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agencies, LKU)的出现,开始强化第三部门在就业领域的功能, 每一个独立的LKU包含许多地区性组织,例如消费者合作社、农夫、民宿、保险、政治组织、 工会及志愿组织等,其主要工作领域在于城乡社区的发展,而其方案的焦点在于特定组织, 包含长期失业者及身心障碍者。比利时比利时的社会企业系指社会目的企业(s

6、ocial-purpose enterprise),而1995年通过 的社会目的企业法,对于社会企业的法律状态,提供相当重要的里程碑。该法将社会企业区 分成两大类型,其一为非营利社团(non-profit associations),政府机构对其采取相当严 格的财政管理策略,以整合这些组织的目标;另一为与公司组织无异的商业企业。事实上, 社会目的企业法对于商业企业更具吸引力,因为只要依该法申请为社会企业,则将有享有政 府补助。任何商业企业如何符合该法以下条件,就可以申请为社会目的企业:(一)企业合 伙人同意不以追求利益或仅追求有限的利润;(二)企业必须界定明确的社会目标,且该目 标不得让企业伙

7、伴牟取任何间接利益;(三)企业保留盈余的政策必须能反映其社会目标; (四)企业必须提出特定的年度报告,指出其将如何达成福利目标,包括投资消费的资讯、 运作成本及员工的薪资;(五)必须承诺任何员工若工作年满一年,就可以成为企业的合伙 人;(六)任何员工一旦离职,便丧失合伙人地位;(七)企业若经过清算,其剩余分配必须 符合企业的福利目标,而在实务上,则将清算结余赠与给其它社会目的企业。意大利意大利社会企业最主要的解释概念为“社会合作社”(social cooperatives),在1991 年通过社会合作社法中,对于现存的发展良好的社会合作社提供法律地位,该法认为这些组 织的目标在于透过人力提升及

8、公民的社会整合,并将所获利润捐赠给社区。社会合作社可以 区分成A及B两种类型,A型合作社负责管理社会、医疗及教育服务,这些组织提供不同 类型的团体服务,例如老人、未成年、残障、吸毒成瘾者、流浪汉及来自欧盟以外的新移民; B型合作社则透过一段时间的在职训练,让弱势劳动者得以重回劳动市场。依据该法规定, 每一个B型合作社至少必须雇用30%弱势劳工,若符合此条件,该法则提供税赋减免优惠, 或者能得到政府补助。Taylor & Bassi认为,A型合作社由专业工作者所组成,其主要活 动在于参与意大利的契约外包,而B型合作社为典型的志愿团体及弱势群体,其主要活动 在于提供职训及就业(Taylor & B

9、assi, 1998: 126-127);另外依据 Consortium Gino Mattarelli组织在1997年所做的统计,意大利约有3800个社会合作社,其中1000个 为B型合作社,雇用75, 000个员工(其中11,000个是弱势团体),故社会企业最主要 功能在于提供就业机会(OECD, 1999: 21-23);Antonio Thomas认为,意大利的社会企业(其核心为社会合作社)的兴起,主要是为 解决社会与经济两个面向的问题,Thomas更依此建构社会合作社商业理念的判断标准社会合作社的商业理念经济成功 社会成功Jr.高低高有效能与效率管理,利害关系人得 到满足,与其社会目

10、标是相关的社会得到成功,但损伤经济平衡, 因此注定无法持久低经济成功奠基在耗损某些利害关 系人的期望或一个及更多的社会无效能也无效率的管理,利害关系 人无法得到满足,并且社会目标无目标法达成芬兰芬兰的社会企业是指以社会企业名义注册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必须满足两条原则,即这 种类型的社会企业要专门为残疾人和长期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2003年在芬兰赫尔辛基通 过的“社会企业法案”(Act on Social Enterprises)对社会企业的注册条件给予了严格的 限制:(一)申请企业必须满足“社会企业法案”的要求;(二)企业以商业经营的原则生产 产品或提供服务;(三)在企业雇用员工过程中,至少要雇

11、用30%的残疾人员;或者在企业 的所有员工中,至少有30%的残疾人口或长期失业人口(这些人就相当于被安置员工(Placed empolyee)。(四)无论工人的生产力如何,企业都由责任付给他们工资。对于完全行为能 力人,企业支付的工资要依据工会与资方签订的协议,如果企业中没有这种协议,也要按照 惯例给与工人合理的工资。同时,对于社会企业中安置的残疾人(handicapped person) 或长期失业者,地方政府机构会给企业主相应的工资补贴,但是这种工资补贴要设定时限, 比如长期失业者的工资补贴通常不超过1年。待残疾人和长期失业人口转换为企业内安置人 口时,政府将不再提供补贴。法国法国的社会企

12、业主要包含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work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第二种类型为社团及合作社。目前,法国850个提供 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中,约有55%系归属“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国家委员会” (National Council of Work IntegrationSocial Enterprises)这个组织,该组织于 1992 年 采用“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宪章” (The Charter of Work Integration Social Enterprises),提出这类型组织的特征,包含:团体就业:雇用长期失

13、业的弱势人员; 社会目的:提供短暂的工作契约及职业训练,让这些人员得以回归劳动市场,并强化他们作 为公民的能力,而这些活动必须可以清楚界定,以利于评估其绩效;运作情境:提供工作 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生产产品及服务,这些活动依据与市场机制相同的规则、权利及专业运 作的方式,其形态可以是公共或私人有限公司、非营利社团、合作社或其它,其主要收入来 源为销售的产品及服务;支持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宪章。目前58%的提供工作整 合机制的社会企业为社团,而33%为商业公司,1%为合作社(OECD, 1999: 25-30)。西班牙社会企业一词在西班牙甚少使用,但许多经济方案在实际上回应此一概念。对于失业

14、问 题的行动政策主要奠基于社会经济之上,社会企业的法律地位与劳动合作社、联合控股公司、 基金会、社团、股票公司等有关,而其共同特质是其非营利目的。而在组织形式方面,则采 取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形式,其中以生产合作社及私人有限公司最常被采用。为了 帮助弱势劳动者就业,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会帮助设立二到三个合作社,每一个合 作社有4到5位员工,依据Vidal(1998)的估计,目前大约雇用1000位员工。提供工作整 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在社会企业创始阶段,负责提供所需的工具、训练及资本,这些企业同时 拥有职工及志愿者,其大部分资源来自于销售给私人及公共部门财货或服务的收入。1997 年通过

15、的“西班牙多元就业方案”(multi-year programme for employment in the Kingdom of Spain),利用4年时间推动创造及维持就业的方式,以强化社会经济的质与量,特别在 合作社与劳动公司,多元就业方案的主要目的在于透过创造适合于市场中贩售福利服务的环 境,以提升社区的医疗照顾,其主要策略包含支持非营利部门增雇员工、优先雇用具有专业 经验的失业者,及扩大对于社会整合有利公共利益的经济援助(OECD,1999:30-32).德国德国社会企业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赚取利润,而是将剩余转投资社区,以创造就业机会 及弥补公共需求的区口。自1970年代以来,社会

16、企业发展出不同的组织形式,包含:1970 年代的替代性企业(alternative enterprises)及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以及1980 年代的地方社区企业(local community enterprises) 0替代性企业主要功能在于提供替代部门多元支持,在19世纪80年代,共计包含4万个方 案,10万个职缺和30万个工作岗位;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出现于1970年代, 其主要目的在于重整主流劳动市场的失业问题,并由政府补贴来支付工资,1990年代后, 则成立著名的 ABS 组织(Arbeitsforderung - Beschaftigunga - und Struc

17、kturentwicklungsgell- schaften),以解决德国统一后所发生的社会及经济问题。许 多企业亦开始寻求创新方案,以尽量降低对于政府补助的依赖。(OECD, 1999: 32-33) o葡萄牙葡萄牙社会企业采取许多不同的法律形式,包含合作社、社团、基金会及推动社会团结 的私人机构。1996年,葡萄牙政府通过“社会就业市场”(Social Employment Market)方 案,透过扩大整合经济活动的方式,用以增加或强化社会企业的生存能力,接受此方案经济 资助的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其主要活动领域为环境、国家文物、医疗照顾及观光 事业,而就业政策的主要支持单位是“就

18、业及专业训练机构(Institute for Employment and Professional Training, IEPF),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的活动方案必须先得到IEPF 的批准,IEPF会进行方案的技术及财政可行性评估;同时,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 必须得到后援团的的支持,团队成员可能包含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及社会工作者,其目的在 于促进方案的执行,而社会就业市场委员会(Commission for the Social Employment Market)每一年必须向“劳动及团结部(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lidairy )提出评估 报告,最后

19、,该会于1998年更名为“社会团结合作社”(Social Solidarity Co-operatives) (OECD,1999:33-34)o爱尔兰与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的是,爱尔兰并未给予社会企业法律上的定义,但在实务上,仍存 在具有此社会目的精神的商业公司、合作社及社团,而大部分的社会企业或社会目的组织是 社团或社区性社团。依据活动性质及运作的方式,爱尔兰的社会企业大致上可以区分为:社 区商业(community business)、需求不足的社会企业,及基于政府契约的企业。这些企业都 有类似的目的,但在不同社会经济网络中运作,社区商业主要关注地区发展;需求不足的社 会企业则尝试在地区性社

20、区内贩售财货及服务,以解决需求问题;至于依赖政府契约的企业, 则主要依据公共利益设计及提供其服务。过去15年,爱尔兰政府相当鼓励社会企业的发展, 例如,1990 年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的“社区发展方案”(Community Development Programme)就相当鼓励社会企业的创设,许多政府部门亦经济援助社会企业的发展,其中 以卫生部最多,其次为企业与就业部(Enterprise and Employment Ministry ) (OECD, 1999:34-35)o三、欧洲社会企业的影响Borzaga & Defourny( 2001)认为欧洲社会企业具

21、有五项贡献,即福利系统的转换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fare systems).创造就业机会(employment creation)、社会 凝聚力与创造社会资本(social cohesion and creation of social capital)、地方发展 (local development)及第三部门的动态性(dynamics of the third sector) (Borzaga & Defourny, 2001: 357-362;);而 Borzaga & Santuari(Borzaga & Santuari, 2003: 47-51)

22、则只论述福利系统的转换、创造就业机会及地区发展等三项贡献。Shaw(2004)认为“社会企 业精神”对于整个社会的福利改进具有重大的意义。根据以上几位学者论述,社会企业的具体贡献如下1:福利系统的转换欧洲福利系统的政策执行在过去几年遭遇了很大的困境。20世纪70年代,当欧洲部分 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的时候,政府逐渐采取公共服务外包的形式,以此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 但是私有化造成的一个后果就是服务质量急剧下降。而这些负面的结果,起因于政府过度依 赖市场机制及营利企业。在此情景下,社会企业可以透过许多方式改革欧洲的福利系统,例 如:让所得分配更接近社区中每一个人的需求;让成本能够固定;在许多案例中,

23、提供更多 样化的产品;帮助改善服务与工作的质量。换言之,社会企业可以达成再分配功能 (redistribution function),让由市场所提供的资源与收入分配能够更加合理化,社会企 业也可以透过免费的活动(比如捐赠及志愿者)及较低成本的资源提供一些被公共政策所遗 忘或者无法由政府所提供的服务与产品,社区则可从再分配过程中获利,而社会企业可以在 社区建立声誉,并产生信任关系。创造就业机会社会企业也可以创造额外的就业机会,此项功能在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中最为 明显。近年来,欧洲各国的高失业问题,使得劳动市场与生产市场产生巨大的改变,尤其对 于社区照顾服务的冲击最大,由于就业问题无法仅

24、由增加公共支出来加以解决,许多国家在 就业率仍旧偏低的社区照顾服务领域展开了活动。社会企业在这一领域的优点主要体现为以 下四个方面:1.社会企业并非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2.如果他们主要依赖捐赠及志愿者,则 社会企业可以在低利润的情境下,持续提供产品;3.社会企业可以降低成本,尤其在刚成立 的阶段,而此项优势也可以吸引许多有志于在非营利部门任职的员工及管理者;4.对于社区 的消费者而言,由于信任社会企业的供给,故可以大量降低消费者对于服务质量的监督成本, 而这意味着社会企业可以生产更贴近社区使用者需求的产品。此外,如果得到政府全部或部 分资金补助,社会企业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政府补助并

25、非社会企业的主要考虑, 许多社会企业一开始并未得到政府任何补助,在许多时候,社会企业所从事工作被认为应是 政府该做的事。社会凝聚力与创造社会资本社会问题越来越复杂,造成社会疏离感的原因也越来越难梳理,所以很难论证失业与贫 穷或社会疏离间的相关性,也很难以金钱或标准化服务解决社会疏离感的问题;相反地,更 迫切的需要在于,必须能够真正了解社区内相对弱势团体的需求。自1980年代以来,许多 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分权化政策,以降低社会经济的问题,但此项政策并未起到很好的效果, 而社会企业的兴起,则给与社区中正面临危机的群体更广泛的支持。在部分欧洲国家,社会 企业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和解

26、决社区服务供给的问题。因此,在社 会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使用者的参与组织程度。总之,社会企业将有助 于创造社会资本,通过鼓励志愿者及使用者的参与,扩大公民参与社区问题解决与信任,以 利于社区成员建立团结与互助。4 .地方发展社会企业主要是地区型组织,虽然规模较小,但他们参与地方发展的程度却很高,社会 企业与地方社区常紧密连结共同运作,对社会企业而言,若具备发展与效能能力,则有助于 他们更加了解地方的需求,创造及开发社会资本,并且可以逐渐脱离原有的资源组合(包含 政府补助、捐赠及志愿者)。全球化与信息科技的发展,让制造业的生产越来越蓬勃发展, 但同时也增加失业的可能性,也弱化了企

27、业与地区的连结性,此种情境对于竞争力不高的地1本部分摘要根据台北郑胜分博士论文整理:郑胜分,欧美社会企业发展及其在台湾应用之研究,台北 国立政治大学公共行政学系博士论文,2005年。区而言,更造成失业率上升的恶行循环。对于这个问题,地方所提供的传统诱因机制往往是 无效的,而社会企业则可以使供需得到平衡,并创造更稳定的劳动市场,因此,社会企业对 于地方发展的主要贡献在于,可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再者,如果社会企业跨足社会服务以 外的领域,比如环保、文化服务、交通等,则可以让社区的未来更有希望,许多欧洲国家开 始从事“希望工程”,尤其是提供工作整合机制的社会企业活动更为积极。第三部门的动态性社会企业与社会经济、非营利部门及第三部门皆有所差异,事实上,社会企业是上述三 种概念的一部分,社会企业与非营利部门及社会经济(例如合作社)的主要差异在于:以创 新行为建立新的组织类型、服务或需求陈述,社会企业更有能力依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