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轨交土建施工TJSG-10标测量方案_第1页
西安轨交土建施工TJSG-10标测量方案_第2页
西安轨交土建施工TJSG-10标测量方案_第3页
西安轨交土建施工TJSG-10标测量方案_第4页
西安轨交土建施工TJSG-10标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TJSG-10标施工测量专项方案编制人: 复核人: 审核人: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与西安市政联合体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TJSG-10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3月19日目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3 一、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96744053 h 2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4 1.1本标段工作内容 PAGEREF _Toc396744054 h 2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5 1.2车站/区间工程概况 PAGERE

2、F _Toc396744055 h 2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6 1.3测量工作的重点及技术要点 PAGEREF _Toc396744056 h 5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7 1.4施工主体筹划 PAGEREF _Toc396744057 h 5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8 二、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396744058 h 5 HYPERLINK l _Toc396744059 三、测量人员、仪器设备 PAGEREF _Toc396744059 h 6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0 3

3、.1测量人员 PAGEREF _Toc396744060 h 6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1 3.2测量仪器 PAGEREF _Toc396744061 h 7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2 四、测量方案 PAGEREF _Toc396744062 h 7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3 4.1控制测量方案 PAGEREF _Toc396744063 h 7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4 地面控制网复测、加密及维护 PAGEREF _Toc396744064 h 10 HYPERLINK l _Toc396

4、744065 联系测量方案 PAGEREF _Toc396744065 h 11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6 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PAGEREF _Toc396744066 h 13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7 控制点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396744067 h 14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8 4.2施工测量方案 PAGEREF _Toc396744068 h 14 HYPERLINK l _Toc396744069 4.2.1 设计资料复核 PAGEREF _Toc396744069 h 14 HY

5、PERLINK l _Toc396744070 明挖车站 PAGEREF _Toc396744070 h 17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1 暗挖隧道施工测量 PAGEREF _Toc396744071 h 20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2 贯通误差测量、地下控制网联测 PAGEREF _Toc396744072 h 21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3 4.3竣工测量 PAGEREF _Toc396744073 h 21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4 4.3.1 车站及附属建筑结构竣工测量 PAGEREF

6、 _Toc396744074 h 21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5 4.3.2 净空断面测量 PAGEREF _Toc396744075 h 21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6 4.4 其它相关测量工作 PAGEREF _Toc396744076 h 22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7 五、测量管理 PAGEREF _Toc396744077 h 23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8 六、质量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396744078 h 23 HYPERLINK l _Toc396744079

7、七、安全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396744079 h 24一、工程概况1.1本标段工作内容本工程为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TJSG-10标(科技六路站、科技八路站科技六路站区间、科技六路科技二路站区间)土建工程。主要包括交通疏解、施工准备工作;车站围护结构工程、土石方工程、防水工程、结构工程;附属工程;施工联络通道、区间掘进等项目的施工控制测量。 图1科技六路站、科技八路站科技六路站区间、科技六路站科技二路站区间1.2车站/区间工程概况科技六路站科技六路站位于高新路与科技六路丁字路口北侧,沿高新路呈南北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三层,14米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全长为188.7

8、0米,标准段宽度为22.90米。站位中心里程为YCK25+46.126。设四个出入口和两组七个风亭。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处顶板覆土厚约3.19米,轨面埋深为22.04m,底板埋深24.63m。图2 科技六路站平面图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直径12001500钻孔灌注桩,嵌固深度9m;10001400钻孔灌注桩,嵌固深度7m。第一道支撑采用砼支撑,间距约9m;第二、四道支撑采用609(t=16mm)支撑;第三道支撑采用双拼钢管609(t=16mm)支撑;基坑端头处采用四道钢筋砼支撑进行支护;基坑换乘节点处,采用钢筋砼拱形支撑进行支护,竖向布置四道支撑,一至三道为钢筋砼支撑,第四道采用609(t=16

9、mm)的钢管支撑。科技八路站科技六路站区间科技八路站科技六路站(区间),南起科技八路,沿唐延路北主干道方向敷设,沿途经过科技八路、科技七路、西安唐长安城遗址公园、穿过规划中地块后接入科技六路站。起点里程YCK24+515.500,终点里程YCK25+388.601,左线长882.480m,右线长873.101m。科技八路站盾构井(YCK24+515.500YCK24+691.272)采用浅埋暗挖法,长度约为175.772m/双延米;盾构井科技六路站(YCK24+708.222YCK25+388.601)范围采用盾构法施工,长度约为680.379m/双延米,盾构始发井设置于唐延路与科技七路交叉路

10、口北侧,盾构在科技六路站过站二次始发。线路沿陕鼓大道地下敷设,跨越三里河河道,洞顶覆土6.39.9米,左右线间距4.2米,线路纵坡2,平面为直线段。 盾构隧道区间断面示意图 矿山法隧道区间断面示意图科技六路站科技二路站区间科技六路站科技二路站(区间),南起科技六路北侧,沿高新路止于科技二路附近,南接科技六路车站,北接科技二路车站。沿途经过望庭国际酒店、枫林绿洲地产、中大国际施工区,之后在高新路科技路口接入科技二路站。起点里程YCK25+559.301,终点里程YCK26+753.400,左线长1195.913m、右线长1195.066m。该区间仅在地裂缝处理段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长度约170.

11、725m;其余均采用盾构法施工,长度约为1025.188m。 盾构隧道区间断面示意图 矿山法隧道区间断面示意图1.3测量工作的重点及技术要点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10标包含一站两区间,本标段测量工作的重点在于车站出入口联系测量、暗挖隧道结构控制测量,区间贯通的控制测量,盾构掘进定向三角联系测量。由于本工程为地下工程,为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在施工期间须进行平面及高程联系测量,将地面的平面坐标、方位及高程传至车站及隧道。本标段联系测量拟采用钢尺导高法和两井定向等方法进行1.4施工主体筹划根据设计图纸结构划分及交通疏解分期的需要,将本工程分为A、B、C 3个大区,其中A区为科技六路

12、站主体工程;B区为盾构始发井;C区为暗挖竖井。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暗挖竖井,再施工车站,最后盾构井施工。二、编制依据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IT 12897-2006)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5、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1-2009 J961-2009)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7、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8、国家且其他以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其他各专业设计文件、施工及验收规范等9、本工程相关管理规定10、

13、相关招标文件、合同文件及相关设计资料11、与方案有关的相关规范三、测量人员、仪器设备3.1测量人员由项目安排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业主及设计给定的导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测量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项目工程师负责测量总计划的策划和具体测量计划的审核,测量员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编制具体测量计划并实施现场测量,技术负责配合测量工作的技术整理和计算。项目部测量作业人员为4人,其中测量主管工程师1人、测量员3人。项目测量人员组成如下:表3-1 测量人员表序号姓名职称职务备注1王天助助工测量主管工程师2李天元助工测量员3李成助工测

14、量员3.2测量仪器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所采用的主要仪器及工具如下:全站仪1套、电子水准仪1套。表3-2 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 号单位数 量备注1全站仪尼康Nivo1C台1测距精度(2+2ppm)测角精度12水准仪徕卡Sprint250M台1配两把两米条码尺以上仪器应检定合格,并在使用有效期内。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仪器的常用指标。一旦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及时校正来保证测量精度。四、测量方案4.1控制测量方案(一)地面控制测量精度等级及指标平面控制依据精密导线进行其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平均边长(m)导线总长度(km)测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测回数I级全站仪方位角闭合差

15、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中误差(mm)3502341/600002.5651/350008高程控制点复测本标段高程控制点均为二等水准点,复测中以附合水准测量的形式进行。观测次数: 往返测各一次往返测闭合差: 8 EQ R(,L) mm精密水准测量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的要求(m)标尺类型视 线 长 度前后视距差前后视距累计差视 线 高 度仪器等级视距视线长度20m以上视线长度20m以下条码尺DSZ2502.04.00.40.3精密水准测量的测站观测限差(mm)基辅分划读数差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0.50.73.02.0 (二)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及

16、计算方法按地面精密导线技术指标要求主导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满足以下条件:精密导线测量过程中主要技术要求:每边测距中误差4mm;测距相对中误差1/60000;测角中误差2.5级全站仪测回数:4测回;方位角闭和差:5全长相对闭和差:1/35000;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精密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按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度的较差应小于4。水平角观测遇到长、短边需要调焦时,应采用盘左长边调焦,盘右长边不调焦;盘右短边调焦,盘左短边不调焦的观测顺序进行观测。每条导线边应往返观测各两个测回。每测回间应重新照准目标,每测回三次读数。测距时,一测回三次读数的较差应小于3mm,测回间平均

17、值的较差应小于3mm,往返平均值的较差应小于5mm。精密导线和趋近导线采用严密平差,其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在10mm之内。将现场原始数据用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平差结果与原始数据做对比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最后将复测结果以书面报告交由监理及业主审核。趋近水准测量按地面二等水准精度要求测量外业和内业计算。对于高程控制网测量应不低于以下精度指标要求。精密水准测量观测方法:往测 奇数站上为:后前前后 偶数站上为:前后后前返测 奇数站上为:前后后前 偶数站上为:后前前后每一测段的往测与返测,分别在上午、下午进行,也可在夜间观测。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必须互换位置。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每千米高

18、差中数中误差偶然中误差:2mm,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全中误差:4mm,附合水准路线平均长度:24km观测次数:往返测各一次平坦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和差:mm视距:60m;前后视距差: 2.0m ;前后视距累计差: 4.0m;视线高度:视线长度20m以上0.4m,视线长度20m以下0.3m精密水准测量站观测的测站限差:基辅分划读数差0.5 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0.7mm;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3.0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2.0 mm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应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比较,其较差均不超过限值时,应取二次成果的平均数。4.1.1地面控制网复测、加密及维护项目进场后,对

19、业主提供的GPS点位及精密导线点进行交接桩复测工作,复测结果如满足规范要求后上报业主。如复测成果超出规范范围内,要及时与项目测量监理,业主第三方测量联系,分析原因后在进行校检等复测工作。当接桩复测工作完成后,根据业主提供的GPS点及精密导线点对项目施工位置进行加密点布置,加密点布置采用附合导线测量方法。加密点位布设位置满足规范要求。对项目选用的测量用点要不定期进行导线复测工作。防止控制点由于外界因素发生位移等现象。对业主提供GPS点及精密导线点要按导线网每6个月复测一次,水准网每3个月复测一次定期进行复测工作。形成复测成果后上报业主。4.1.2联系测量方案根据对业主移交的GPS及精密导线平面控

20、制点及水平控制点复测情况,大学城站、大学城站疗养院站暗挖区间及相关附属结构施工测量中控制的通视情况以及它们的相对几何关系,足够满足联系测量趋近导线布点加密需要。平面联系测量:地面近井点加密布置可直接用业主提供GPS及精密导线构成附合导线进行导线加密。由于本标段均为明挖车站开挖采用放坡开挖或台阶法,因此地下定向测量宜采用导线直接传递法及两井定向方法。本标段区间长度最长为711米,其不需采用陀螺经纬仪法。两井定向方法如下图:图7 两井定向图中A、B为从左线或右线两井口吊下的钢丝,RN、RS为右线两基线点,LN、LS为左线两基线点在两井定向中,遵循以下几点:a.两井定向独立进行三组,每组分左右线分别

21、计算基线点坐标,坐标闭合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平差,最后取三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次的定向最终测量成果。b.边长测量采用全站仪测距,读至0.1,精度1mm+1ppm。边长采取往返测量三测回,各测回较差井上应小于0.5,井下应小于1.0。井上与井下同一边边长较差应小于。c.角度观测应采用级全站仪,用全圆测回法观测四测回,各测回间同一方向观测值互差应不超过4。d.基线边方位角互差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e.由联系测量所测定的基线方位角中误差在8之内。(二)高程联系测量地面水准点按地面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应技术要求。地下高程导入采用悬挂钢尺法。在始发井口处悬挂一钢尺,采用井上井下独立观测3次,

22、每次变化仪器高高差大于100 mm,每次高差较差3 mm,取3次平均值为地下水准测量基点标高。高程传递测量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近井点稳定可靠;2)每次高程联系测量独立作业三组,各组高差互差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取其均值作为本次高程联系测量成果。3)三次高程联系测量基点高程成果互差,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4.1.3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联系测量将在地面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坐标传至已完成车站底板上,随着不断沿线路方向往纵深掘进,隧道内也需随后进行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以指导按设计线路方向正常掘进。隧道内控制测量分为平面及高程控制测量两部分。(一)平面导线测量导线采用级全站仪观测,外业按四等导线作业要求施测,平

23、均边长宜为150米,测角中误差不超过2.5。隧道内平面控制测量是以平面联系测量基线边为基础的加密控制测量,每掘进到一定深度后,需加密一个平面测量控制点,以便指导正常掘进。由于施工为单向式掘进,洞内导线可布设成单一支导线形式,也可布设成跳点式闭合导线方式,以增加图形条件及检核条件,剔除粗差。外业作业要求可按四等导线测量或不低于精密导线作业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平面控制测量用1秒级全站仪测量,测角4测回(其中每次测量两次对中,左、右角各2测回,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小于4)测边往返各四4测回,相对中误差1/35000;(二)高程测量隧道内高程控制点(即高程联系测量控制点)为基础的加密控制测量,测量用D

24、SZ2级自动安平水准仪测量,洞内水准测量二等水准测量或不低于精密水准测量作业精度要求进行施测,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符合二等水准技术要求。4.1.5控制点埋设方法及保护措施本标段控制点选择均为不锈钢钉上镶铜芯避免点位生锈。路面上点位埋设深度在地面下40CM以上用采用混凝土护壁,避免点位发生位移。地下控制点直接埋设车站底边混凝土中,用22钢筋焊接在底边底部面筋处。对施工中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并对上述桩点定期进行复核,做出明显的标志。4.2施工测量方案 设计资料复核(一)二级复核制度 为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测量多级

25、复核制,项目对测量工作不少于二级(项目部测量班、公司精测队)复核。具体包括对外业手薄资料的复核、内业计算资料的复核及对算、摘抄数据的复核、上报的成果资料的复核及审核、审定;现场放样时对既有控制点的边角或高差等几何关系的检查复核;关键工序公司精测队对项目部测量成果的全面复核等。(1)项目测量队复核的项目 项目测量队需对各种内、外业测量资料进行复核:外业前,测量主管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等,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对于洞门环等关键部位的放样应采用换手复核

26、检查;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由另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现场向工区技术主管交底。(2)公司精测队复核的项目a、交接桩复测b、进洞前第一次联系控制测量c、隧道贯通前150米200米贯通联系控制测量d、进、出口洞门,需在安装洞门环板之前复测。(二)需上报监理与业主复核项目 测量班在本工程中的所有测量作业,起算点必须使用经业主测量队及公司测量队检测合格的点位。必须积极主动配合服从驻地监理按监理合同相关要求进行检测。主控项按要求需业主测量队复核的,必须及时上报业主测量队。须经业主测量队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1、 明挖车站:a、地面加密控制网测量;b、维护结构第一根桩

27、设计中心,所有工序施工第一次测量放样以及整个车站围护结构两端的设计中心的四个角点;c、在施工完第一块底板后的地下导线及水准;d、施工至整个车站长度的1/2处时的地下导线及水准;e、车站底板结构完工时的地下导线及水准;f、如有盾构洞门环,须在浇灌砼前检测洞门环中心;g、与相邻工点的贯通测量;h、断面测量。i、工程验收前移交联测后的控制点给业主。说明:在进行后一组底板点测量时需与前一组点进行联测。2、 暗挖法区间:a、地面加密控制网测量;b、暗挖隧道洞门中心;c、隧道开挖前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基线及地下水准;d、在隧道掘进至50m处时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地下导线及水准;e、在隧道掘进至100150m处

28、时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地下导线及水准;f、在隧道掘进至距离贯通面150m200m处时包括联系测量在内的地下导线及水准;h、如因施工等原因,需要对车站底板进行回填的,在砼浇注前,并及时引测;在条件许可时,应及时将控制点引测至底板。i、隧道贯通测量;j、地下控制点联测;k、断面测量;l、工程验收前移交联测后的控制点给业主。4.2.2明挖车站本标车站属于明挖车站。明挖车站施工测量包括车站围护施工测量、基坑开挖施工测量、结构施工测量和附属结构施工测量。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冠梁)施工时测量依据围护结构图纸,放出围护桩中心线,以该线控制硬层破除宽度,根据破除线位置形成围护桩探坑。待探坑完成后放其围护桩中心

29、木桩。以围护桩中心桩为依据,在围护桩周围做十字交叉外引桩(交叉点与围护桩中心重合)护桩牢固未定。以十字交叉点来控制围护桩护筒中心与钢筋笼中心定位。围护桩保证垂直度3的精度要求,考虑桩位误差等综合因素。桩位外放70mm,其测量放样围护桩中心精度控制在5mm以内。桩孔成孔过程中,应测量孔深、孔径及其铅垂度。围护桩竣工后,待工人清除桩顶污渍后,根据围护结构图纸,放出围护冠梁中心线及支撑中心线放样允许偏差为5mm。以冠梁中心线为准控制其钢筋绑扎位置与模板位置。基坑开挖施工测量测放基坑开挖边坡线,清除基坑范围内障碍物、处理好需要悬吊的地下管线;基坑两侧10米范围内不得存土。基坑必须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

30、开挖。确定支撑位置及标高。放坡开挖基坑应随基坑开挖及时刷坡,边坡应平顺符合设计规定。基坑开挖接近基底300mm时,配合人工清底,不得超挖避免扰动基底土;基底应平整压实,其允许偏差为:高程10-20mm,不得超20mm。基坑开挖至底部后,采用附合线路形式将线路中线引测到基坑底部。基底线路中线纵向允许误差为10mm,横向允许误差为5mm。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测量车站主体施工放样按车站横向与纵向轴线来确定车站侧墙及立柱位置,以左右线线路轨顶高程控制车站底板、中板、顶板混凝土标高位置。放样点位设固定标志。 结构底板绑扎钢筋。依据线放样轴线,在底板垫层上标定出钢筋摆放位置,放线允许误差为10mm。 结构边、

31、中梁模板支立。依据放样纵向轴线与横向轴线确定边墙内侧和中梁中心线控制模板位置,放样允许偏差为0+5mm。 待底板砼立模的结构宽度与高度,预埋件的位置和变形缝的位置工序完成后,必须在砼浇筑前进行检核测量。 顶板模板安装过程中,应将线路中线点和顶板宽度测设在模板上,并应测量模板高程,其高程测量允许误差为0+10mm之内,中线测量允许误差为10mm,宽度测量允许误差为-10+15mm内。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后,应对设置在底板上的线路中线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4.2.2.4附属结构施工测量附属结构施工时的测量精度和方法与主体车站的测量一样。车站平面控制测量依据业主提供的地面导线GPS控制点加密至施工场

32、地内,加密点应距离车站影响范围外。根据加密点放样出第一仓底板平面位置及高程。并且上报监理单位、业主进行三级复核。当第一仓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第一时间在该仓底板做联系测量工作。根据施工进度延伸施工导线控制点。每次延伸施工控制导线测量前,应对已有的施工控制导线前三个点进行检测。检测点如有变动,应选择另外稳定的施工控制导线点进行施工控制导点线延伸测量。其精度应满足四等导线测量要求。高程控制: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利用平差后的高程基点,根据施工要求,将结构底板高程引测到基坑底,通过此高程来控制施工标高。地下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和精度应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水准线路往返较差、附合或闭合差为mm(L以千米计

33、)之内。施工至底板时,准确定出基坑底板对应里程的设计高程,每次放样都必须有清晰的原始记录。4.2.3暗挖隧道施工测量暗挖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线路中线或结构中心线测设应利用地下平面控制点及施工导线点,高程控制线测设应利用地下高程控制点或施工高程点。结构中线或结构中心线测定使用尼康TDM-352C全站仪、高程控制线采用DSZ2水准仪测定。隧道每开挖掘进3050m应重新标定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标定后应进行检查。每个洞的开挖可用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采用喷锚构筑法施工时,宜以中线为依据,安装超前导管、钢拱架和边墙栅格以及控制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其测量允许误差为20m

34、m。 隧道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前应进行贯通测量,相邻车站或竖井间的地下控制导线和水准线路应形成符合线路并进行严密平差。隧道二衬结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a以平差后的地下控制点作为二衬施工测量依据,进行中线和高程控制线测量;b在隧道未贯通前必须进行二衬施工时,应采取增加控制点测量次数(联系测量和控制点复测)、钻孔投点以及加测陀螺方位等方法,提高现有控制点的精度,并以其调整中线和高程控制线。同时应预留不小于150m长度的隧道不得进行二衬施工,作为贯通误差调整段。待预留段贯通后,应以平差后的控制点为依据进行二衬施工测量。用台车浇筑隧道边墙二衬结构时,台车两端的中心点与中线偏离允许误差为5mm。曲线段台

35、车长度与其相应曲线的矢距不大于5mm时,台车长度可代替曲线长度。台车两端隧道结构断面中心点的高程,应采用直接水准测设,与其相应里程的设计高程较差应小于5mm。4.2.4贯通误差测量、地下控制网联测隧道施工过程中,时刻注意与相邻标段测量成果的联测和检核,避免相邻标段或车站控制点采用有误而产生隧道贯通误差较大等因素。当隧道贯通后,要及时进行该区间贯通误差测量,进行相邻两车站的测量控制点的进行联测、平差等工作。成果无误后上报监理、业主审核。在进入下一区间的始发或断面测量等工作。当掘进中控制点破坏时,需及时进行引测、恢复及统一平差。4.3竣工测量4.3.1 车站及附属建筑结构竣工测量地下区间隧道和地下

36、车站及附属设施的内侧平面位置、高程和结构尺寸,并调查结构厚度;车站出入口、通道和区间风道结构的平面位置、高程和结构尺寸4.3.2 净空断面测量(一)车站断面测量结构横断面及底板纵断面测量应以贯通平差后的施工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及调整后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按设计或工程需要进行。直线段每6m、曲线段每5m测量一个横断面和底板高程点,结构横断面变化处和施工偏差较大段应加测断面。结构横断面测量点的位置,应为建筑界限控制点或设计指定位置的断面点。结构横断面测量可采用不低于级全站仪或断面仪等测量设备进行测量。横断面里程中误差为50mm,断面点与线路中线法距的测量中误差10mm,断面点高程的测量中误差为20mm

37、。底板纵断面高程点可使用不低于DS3级水准仪测量,里程中误差为50mm、高程测量中误差为10mm。(二)隧道净空断面测量本区间隧道全线贯通后进行导线、水准的附和测量,并进行严密平差,提交成果报告。以测定的线路中线点为依据,直线段每6米,曲线上包括曲线要素点每5米设一个结构断面,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仪测量,测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 mm,断面测量精度为10mm。具体按照业主发放相关文件中的要求进行。(三)竣工测量完成后提交以下成果1)竣工测量成果表。2)竣工图。3)竣工测量报告。4.4 其它相关测量工作施工期间完成该项目所需的测量方面的相关工作。五、测量管理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