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_第1页
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_第2页
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_第3页
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_第4页
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未来城市的居住形态2012年08月29日来源:中华建筑报作者:潘冀崔恺龚书章郑仁杰孔宇航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越来越拥挤的城市空间,“茧”与“简”作为一种生活现状和建筑形式,引发了建筑师们的思考一面对未来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个人的生活居住形态将会如何?是否会蜕变成茧一般的蜗居生活?建立一个简约单纯的建筑系统,是否能够解决复杂都市的空间问题?同时,通过多样化的建筑手段又可否使建筑更为节能,使都市资源消耗减缓?潘冀:从困境中蜕变中国台湾建筑学会会员,美国建筑师协会院士,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中国有个成语“作茧自缚”。其实,我们今天在对待自然,对待资源的时候,也类似于在作茧自缚。另外,如今人们这

2、么依赖科技,依赖资讯,致使生活空间越来越封闭、狭窄。的确,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真的陷入了作茧自缚的状态中。从正面来看,茧的另一个意义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困境中蜕变,使未来更加美好,让子孙后代和环境能够从中受益。在接触了很多不同背景和认知的人之后,我觉得,建筑师要有创意设计,要有逻辑的思考规划,最后要实践。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这都是建筑师应该一直坚持的,更要强调从最原始的思考到最终执行的连贯性,甚至非常在乎施工的品质,因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设计的品质。我们培养的人才在不同阶段都会用专业的态度来处理这些事情,使当下的建筑勉强算是经得起细看。而近些年来,由于太多的大型建筑拔地而起,很多时候

3、在工作的分配上,有些接力棒没能接得很好。很多大项目方案部分交给境外公司,设计院负责施工图,最后施工交由监理去管。而实际上,监理不光要保证安全,更重要的是将设计完整准确地呈现,包括装饰细部的执行。据我所知,这是绝大部分设计单位无法顾及到的,非常可惜。值得肯定的是面向未来居住形态的畅想,即向海洋争取空间。在表现和构思上都附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同时也对今日之土地和泛滥的建设方式有着反思和批判。当然,这个时代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建筑是文化,不是生硬的堆砌,建筑要能够有深度地解决问题。加深加广自己的文化修养,认真对待生活,再加上有创意的头脑,未来的都市居住形态一定会被建筑师做得更好。崔恺:由蚕变茧

4、想到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关于未来的居住形态,从蚕吐丝成茧的过程,我联想到建筑、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下建筑和设计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使我们有能力去思考如何营造一个优美的建筑形态。对于建筑师来说,这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但有时,建筑师会过于迷恋这层皮,慢慢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织起来的空间里,与城市、自然变得没有关系。如今的人工建造使城市逐渐脱离了自然,从在自然中生存到征服自然、脱离自然,虚拟世界的完美使我们离真正的风景越来越远。我们在得意自己的茧做得优美、发达的同时,已经犯下了错误。“简”字一直是中国的文化传承,当下我们对简的解读更多的是简约和极简主义对建筑的影响。实际上,对这个

5、字的解释还有另一层的含义,即如何简化我们的生活和需求。当人真正想要贴近自然的时候,对以往追求的东西就要重新进行思考甚至放弃,这是某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各大院校里的海归老师越来越多,而以前我们受到的建筑教育更多的还是源于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教师。所以,这样一来,我们在视野上和讨论的观点上,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未来的可居住空间越来越小,利用可变空间创造出不同使用要求的居室且延展了生态功能,这种可变住宅的垂直移动也颇具想象力和创意。其实在建筑中,外向的表达是注重人与自然对话的关系,是哲学层面和诗意的表达,而内向的表达则更注重技术性。我认为这种内向和外向的不同表达是一种不同阶段的表现。当

6、社会特别崇尚现代化的时候,实际是在向往先进的未来科技。而当社会回归到文化思考的时候,建筑师也许追求的是更本质,更高层的哲学思考。我们一直在工作中忙碌,而在如今的人生阶段应该有一个由快而慢的过程。从个人到社会、地域也都会有一个类似的节奏转变。我并不想强调差异,而是要认清这样的阶段性,同时应该强调思维方式的互补,认识不同的见解,这对建筑师应对未来挑战的成长也是十分必要的。龚书章:未来的问题反转中国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专任副教授兼所长我个人非常向往欧洲的建筑电讯运动,即在20世纪60年代那个多元化的时期,一群没有实际经验的欧洲青年共同带来的非常有想象力的运动。如果能再出现一次影响重大的运动,在建筑

7、上对这个时代下一个新的注解,我觉得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在那个科技进步、文化多元的时代,每个人对科技的发展充满着向往也充满着紧张,进入21世纪后世界面临的问题开始反转。科技足够发达后,人们开始期望回归自然状态。未来一定是年轻建筑师掌握话语权的世纪,所以,如果大家不再自说自话而是花大力气在多元文化中找到共同目标,从而集中思考的话,我想未来城市居住空间的形态一定会离自然越来越近,而且会非常美好。郑仁杰:照顾好未来潘冀联合建筑师事务所天津分公司负责人所谓未来建筑形态上的茧与简,这个思考和切入方向不仅是设计师的一个梦,也是未来城市居住人群要实现的一个梦。10年前,潘冀建筑师事务所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

8、们在中国台湾举办了一场非常盛大的音乐会,邀请了很多朋友参加。我们的事务所一直会在每一个重要的节点上来思考如何蜕变的问题。我有时会想自己10年前的状态,思考如何去拓展自己,如何训练基本功,如何面对未来。有一句话很吸引我,“要成为强者必须要有一颗强者的心,要俯瞰平庸的众生必须要有一股力量,是否有一颗强者之心,一颗超越平庸的心,是平庸与出众的分水岭”。建筑师就应该有一颗更高的强者之心,照顾好自然环境和科技发展的环境,用一颗拒绝平庸的心照顾好未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出众的未来居住形态。建筑师不能只存在于自己的领域,应该更多地去观察。拒绝平庸,让未来的世界更精彩。孔宇航:建筑也是一个生命体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古代人的智慧和现代人的通察力,这本书让我相信神秘感。现在我就是感觉有一种力量在推动我思考未来居住形态这件事情。其实,茧可以用来隐喻建筑的成长过程,我个人理解,建筑需要以一个生命体的形式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盒子,建筑师需要考虑将任何有生命体的功能引入其中。简则是要求人们在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