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1.gif)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2.gif)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3.gif)
![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ac02c08e5395f9c98876db81cc0ddd9d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一、科学技术中的人文价值代写论文与科学教育中的人文教化功能假如从工具和目的的维度来讨论科学技术价值的话,科学技术就既具有工具价值,也具有目的价值。科学技术的目的价值,首先表现为科学技术是人所创造的,它表达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同时还表现为科学的求真是人的一种终极价值追求。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决定了科学教育是具有人文教化功能的。求真是人类的一种深层的精神需要,科学技术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也是一种求真的活动。人们从科学技术活动中所获取的不只是物质与功利,更为根本的还是这种“发现真理的愿望的满足。求真,它与求善、求美一起,历来是人们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终极价值。人们将它置于
2、一切价值之上,使之居于价值体系的最终端。人为了实现这种价值目的可以牺牲、抛弃其他一切价值,乃至于自己的生命。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就向世人声称:“我抛弃世人所热衷的珍贵尊荣,只希望知道真理。在科学开展史上,西班牙医生塞尔维特因发现心脏之间血液循环而被宗教裁判所判以火刑;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为保卫“日心说而被活活烧死;俄国电子学家李赫曼为进展雷电试验而被雷电击中;我国的彭加木、蒋筑英等科学家为科学而殉职等等,都充分证明了这种终极价值之追求。正因为科学、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终极价值意义,科学活动也因此而具有了把人导向人生最高境界的作用。“一切道德、科学连同宗教和艺术都是同一枝树上的各个分枝。所有这些走
3、向都是为着使人类生活品格趋于高尚,把它从单纯的生理上生存的境界进步,并且把个人导向自由。这种导向的作用之产生不仅在于它在价值上指向于人的终极目的,还在于人生的智慧是真善美之统一,它也离不开科学的知识和真理。人生智慧与人的其他智慧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络和认知上的共性。梁漱溟先生曾经说过,欲知人不可以不知物。而当代人所要达成的更是一种“广阔的、整合的、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天人合一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境界与人生哲学,假如没有一种对于世界、宇宙的深沉认知和恢宏的识度作为背景,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我们考虑如何赋予科学的开展以强有力的人文导向时,当我们研究教育怎样在一个科技权威的时代中,塑造完美人格,使他
4、们不致沦为科技的奴隶,而能以人为本地驾驭科技的开展,使得科学技术得以全面回归人自身时,加强哲学、道德、审美等方面人文教育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内在包含于科学技术自身的人文意义、人文价值的教育也应被视为当代人文教化的重要内容。二、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的历史考察及提供应时代的启示关于科学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从“五四时代就开场进展论争,出现了诸多论点。其一,科学教育能增强智力。任鸿隽说:“科学于教育界上之重要,尤在其所与心能之训练。2丁文江说:“用科学来训练人的意想,那么意想力愈增;用经历来指示人的直觉,而直觉力愈活。3其二,科学有益于进步人的审美才能。王星拱认为,“科学之所以有益于审美,乃因美的要素
5、为秩序与和谐,而这两种性质在科学中开展得最完备4。其三,科学有益于培养德行。王星拱说:“科学能使人深辨道德是非,明了人生的因果,增强责任心,努力种善因,求善果,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5其四,科学有益于改进人生观。任鸿隽指出,“科学既可通过促进物质文明间接地改进人生观,也能通过教育和训练直接产生出各种高尚的人生观。研究科学的人,都有一种猛勇前进、尽瘁于真理、不知老之将至的人生观;科学讨论的精神,可打破一切偏见私意,使人心胸开阔、目的远大;研究科学的人,事事都要求得一个理由,不惮与前人的名论或社会成见宣战129-130。当然,也有人文主义者贬低科学的人文教化功能。其主要表现有:第一,
6、否认科学教育与人格修养之间有必然联络。张君励认为,“求真并不必然会爱真。况且有些科学家并不成认科学有真理。理智的老实这种美德也并非科学家所独有105。第二,科学教育的过分兴旺会阻碍人格的健全发育。张君励批评科学教育有很多流弊:“假设学生脑中只装满因果学说,几忘人生的意志自由;时时以分析为手段,在显微镜中过生活,致人心思流于细节而不识宇宙之大;为应付求职谋生,片面的手艺教育,会阻碍学生人格的全面开展。105第三,科学过分兴旺会助长道德堕落。吴宓认为,“以科学创造的物质之律施之于人事,那么理智不讲,道德全失,私欲横流,将成率兽食人之局。这些观点在当时是那么的呼风唤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被时代所抛
7、弃。那么怎样通过科学教育来培养人文精神?陈独秀、胡适一再强调,中国人的人生观还不曾受科学的洗礼,科学的权力还不能扫除那弥漫全国的乌烟瘴气,所以,人类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就是要拿科学做人生观的根底,拿科学的态度、精神和方法做我们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方法。胡适主张用天文学、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人类学、人种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各门科学知识帮助人们树立新的宇宙观、自然观。蔡元培那么要求学生在科学课程修习中增强道德修养:其一,通过实验辨明是非,不欺人,不被欺,养成老实的态度;其二,通过重复屡次的实验,养成勤劳之习惯;其三,在科学研究中克制困难和障碍,坚持真理,养成“英勇的
8、品质;其四,在科学研究中,摒弃私见,平等待人,养成爱心。事实证明,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性,两者有内在的同一性。科学所追求的目的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的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心,是求善。科学与人文是共生互动、一样互通的,有以人文导向的科学,也有以科学奠基的人文。现代人文教育是针对科学技术开展而造成的对人性束缚和扭曲而提出来的,追求生动性和个性化。它主张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交融来形成一种对社会开展起校正、平衡、弥补作用的人文精神力量,从而培养具有完好健全的人格的人。转贴于论文联盟.ll.三
9、、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及科学教育人文价值的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有其内在的必然性。首先,科学与人文的出发点都是人,并都以人为归宿。科学关注的是人对物的问题,人文关注的是人对人自身的问题。因此,科学和人文从本质上说都源于人的生存开展的需要,只是由于人们面临的直接的生活课题不同,才产生了科学和人文这两种不同的文化。科学和人文同属文化这个共同体,都有着一样的出发点,但两者又并不存在附属关系。人的生活包含理性和情感两种成分。科学更多指向理性,人文更多指向情感。尽管科学和人文出发点一样,但侧重解决现实问题的理性的科学,并不能涵盖和取代侧重解决伦理问题的人文,反之亦然。其次,科学与人文共同构成完好的价值体系。人
10、们往往将人文视为一种精神文化,一种价值系统,而将科学视为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文是在“人的根底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而科学那么是在“物的根底上生长出来的精神价值系统;科学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科学语言和科学活动反映人的价值观念,只不过这种反映不像其他文化形式那样直接和直露。从价值追求的本质看,科学主真,人文主善、美,而真善美是互相浸透的。正如求善和求美离不开求真一样,求真的科学也与另外两大最高价值善与美亲密相关。科学从一开场就包含着人类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在本质上包含着对愚昧、邪恶和迷信的否认;科学的宗旨在于造福人类,实现人在宇宙中的价值。可见人们在对科学价值的追求中表达着人文价值的取向
11、,同样,在对人文价值的追求中也包含着科学价值的取向,两者互相浸透,共同构成了完好意义上的人类价值体系。再次,科学与人文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科学对人文有宏大的作用。科学的进展往往会引起人类思维的革命。可以说,科学的每一个新发现和新创造在改变人类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类的精神世界。人文对科学亦有宏大的作用。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内在的统一性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交融的基矗因为教育是用现有的文化完成对人的塑造,所以,当我们说明两种文化在诸多方面有着内在交融的关系,也就同时说明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存在着交融的可能性。为此,要在科学教育中实现人文价值。首先,要摆正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科学与人文不
12、是一个谁要谁不要、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问题,二者共同构成完好的教育。在现实功用性占据主导的今天,人文教育受到的冲击是宏大的,这种冲击不单是来自科学教育,更是来自社会的偏见。所以,当前,在充分认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时,我们同样应该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它同样在更隐蔽的层面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将来。其次,要处理好科学文化与民族价值理念的关系。中西两种文化的异质性是客观存在的,科学文化与民族价值心理的互相排弃也客观存在,人们不是、也不可能用其中的一方去简单地抹杀另一方。失去了科学文化,意味着失去了开展,失去了根基。所以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取舍。二者的矛盾可能是导致科学观念始终无法广泛深化人心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将是长期的任务。再次,要处理好尊重科学与唯科学主义的关系。由于我们文化传统中科学意识相对薄弱,缺乏对科学的整体理解,而目前又处于经济、政治的双重压力之中,这使得我们很容易滋生一种对科学技术盲目崇拜的唯科学主义思想。因此,需要我们对科学的本质、科学的社会功能、科学产生的背景、科学的基储科学技术的将来有深化的认识,否那么就有可能视科学为万能,走入唯科学主义的误区。参考文献:1爱因斯坦文选: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任鸿隽文存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3张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12月湖南长沙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外包及见习人员公开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新版(GB-T27025)机动车检测质量手册2025版-第一部分
- 某国企书记在2025年工作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
- 2024火电厂粉煤灰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规范
- 植物提取物分类与提取方法课件
- 第2节 声音的特性(备课讲义)-2021-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备课讲义和课后训练(人教版)
- 《电除尘器》课件
- 《度绩效考评方法》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49-2017 专业气象服务规范 海盐生产塑苫工艺
- (高清版)JJF(皖) 214-2025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在线校准规范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住建局条文解读新规JGJT46-2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简易施工方案模板范本
- 电子产品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课件
- 温室大棚、花卉苗圃采暖方案(空气源热泵)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五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 高等无机化学理论—原子参数及元素周期性
- 《神笔马良》阅读测试题(50题)含答案
- 固定资产含答案
- 现代诗人徐志摩简介(课堂PPT)
- 字号大小样式设计参照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