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册复习课件_第1页
化工原理下册复习课件_第2页
化工原理下册复习课件_第3页
化工原理下册复习课件_第4页
化工原理下册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任课教师:杨雪峰Prof. Dr. Yang Xuefeng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复 习Review第九章 气 体 吸 收Gas Absorption亨利定律(Henrys law) 当总压不太高时,一定温度下的稀溶液的溶解度曲线近似为直线,即溶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与其在气相中的分压成正比。式中: p*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 亨利系数,kPa。 亨利定律比摩尔分数在低浓度气体吸收计算中,通常采用基准不变的比摩尔分数 Y( 或 X )表示组成。 气相传质速率方程kg 气相传质系数,kmol/(sm2

2、kPa);ky 气相传质系数,kmol/(sm2);kY 气相传质系数,kmol/(sm2);p、y、Y 溶质A在气相主体的分压(kPa)、摩尔分数和比摩尔分数;pi 、yi、Yi 溶质A在界面气相侧的分压(kPa)、摩尔分数和比摩尔分数。 液相传质速率方程kc 液相传质系数,m/s;kx 液相传质系数,kmol/(sm2);kX 液相传质系数,kmol/(sm2);c、x、X 溶质A在液相主体的摩尔浓度、摩尔分数和比摩尔分数;ci、xi、Xi 溶质A在界面液相侧的摩尔浓度、摩尔分数和比摩尔分数。 总传质速率方程 传递过程的阻力具有加和性。根据双膜理论(相界面无阻力)传质总阻力气相传质阻力液相

3、传质阻力相平衡关系为直线对稀溶液,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y*=mx总传质速率方程 对易溶气体,平衡常数 m 值小,平衡线很平: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气相,此类传质过程称为气相阻力控制过程,或称气膜控制过程。 优点:可避开难以确定的相界面组成 xi 和 yi。总传质速率方程 对难溶气体,平衡常数 m 值大,平衡线很陡: 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液相,此类过程称为液相阻力控制过程,或液膜控制过程。 分析气、液两相中传质阻力所占的比例,对于强化传质过程,提高传质速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以气相阻力为主的吸收操作,增加气体流速,可减薄界面处气膜层的厚度,从而降低气相传质阻力,有效地提高吸收速率;而增加液体流速

4、吸速率则不会有明显改变。 吸收塔的计算 化工单元设备的计算,按给定条件、任务和要求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校核型)计算两大类。设计型计算:按给定的生产任务和工艺条件来设计满足任务要求的单元设备。操作型计算:根据已知的设备参数和工艺条件来求算所能完成的任务。以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为例:对稳定过程,单位时间内气相在塔内释放出的溶质 A 必等于液相吸收的量。物料衡算与吸收操作线方程 物料衡算 目的:计算给定吸收任务下所需的吸收剂用量 L 或吸收剂出口浓度 X1。V, Y2V, Y1L, X1L, X2V, YL, X物料衡算V, Y2V, Y1L, X1L, X2V, YL, X操作线方程

5、与操作线V, Y2V, Y1L, X1L, X2V, YL, XV, Y2V, Y1L, X1L, X2V, YL, X最小液气比(L/V)minYXoY*=f(X)Y1X2Y2BX1,max=X1*(L/V)minCYXoY*=f(X)Y1X2Y2BX1*(L/V)minCX1,max两线在 Y1 处相交时,X1,max=X1*;两线在中间某个浓度处相切时, X1,maxX1* 。 低浓度气体吸收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特点:低浓度气体吸收(y110%)因吸收量小,由此引起的塔内温度和流动状况的改变相应也小,吸收过程可视为等温过程,传质系数 kY、kX 、KY、KX 沿塔高变化小,可取塔顶和塔底条

6、件下的平均值。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对数平均推动力法NOG 的含意:低浓度气体吸收是以全塔的Ym 为度量单位,衡量完成分离任务(Y1-Y2)所需的传质单元高度的数目。若分离程度(Y1-Y2)大或平均推动力 Ym 小,NOG 值就大,所需的填料层就高。 吸收因子法相对吸收率 r = (Y1-Y2)/ (Y1-Y2*)第十章 蒸 馏Chapter 10 Distillation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 汽、液两相物系分为理想物系与非理想物系。理想物系:理想溶液和理想气体组成的物系。实验表明,理想溶液服从拉乌尔(Raoult)定律,理想气体服从理想气体定律或道尔顿分压定律。两组

7、分物系 pA、pB 液相上方A、B两组分的蒸汽压,Pa; xA、xB 液相中A、B两组分的摩尔分数;poA、poB 在溶液温度 t 下纯组分A、B的饱和蒸汽压,为温度的函数,Pa。 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沸腾时,溶液上方总压应等于各组分的分压之和泡点方程(bubble-point equation)poA、poB 取决于溶液沸腾时的(泡点)温度,上式实际表达的是一定总压下液相组成与溶液泡点温度关系。理想溶液的汽液平衡拉乌尔(Raoult)定律当汽相为理想气体时露点(dew-point)方程一定总压下汽相组成与温度的关系式。对非理想物系不能简单地使用上述定律。汽液相平衡数据

8、可以通过分子模拟计算,或依靠实验测定。 相对挥发度(Relative volatility)对双组分物系有 yB=1-yA,xB=1-xA,代入并略去下标 A 可得 相平衡方程若已知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则可由上式确定平衡时汽液两相的组成。 理论板和板效率(Ideal plate and plate efficiency) (1) 汽、液两相在板上充分接触混合,塔板上不存在温度差和浓度差;(2) 离开塔板的汽、液两相达平衡,即离开理论板的两相温度相等,组成互成平衡。理论板的概念(Concept of ideal plate) 表达理论板上传递过程特征的温度和汽、液组成可直接由相平衡关系描述,如

9、t-x(y) 相图、泡点方程或露点方程。 板效率(Plate efficiency) n-1 tn-1ntnn+1tn+1yn+2yn+1ynyn-1xn-2xn-1xnxn+1物料衡算与操作线方程 全塔物料衡算 (Overall material balance)总物料衡算 易挥发组分物料衡算 操作线方程(Operating line) 对控制体作物料衡算:1 2 3 n n+1 V, y1D, xDL, xDV, yn+1L, xn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回流比:R=L/D泡点回流:V=L+D=(R+1)D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操作线方程 (Operating line) 对控制体作物料衡算:V

10、, yWW, xWL, xWn n+1 L, xnV, yn+1加料热状态对操作线交点的影响提馏段操作线与加料热状态有关,两操作线交点的坐标也与加料热状态(q值)有关。应用两操作线方程可导出以 q 值为参变量的交点轨迹方程。q 线的作法eacbdq0q=00q101.0 xWxy1.0 xDzF不同加料热状态下的 q 线最小回流比 (Minimum reflux ratio)最小回流比(Rmin):R,两操作线交点 d 落在平衡线上,所需的理论板数为无穷多。d 点称为挟点,其附近称为恒浓区或挟紧区。 qadydxWxdxFxD1.001.0理论板数的求法 逐板计算法y1y1x1x2y212yN

11、-2xN-2xN-1yNN-1NmN-2W, xWF, zFD, xDQ图解法y1y1x1x2y212yN-2xN-2xN-1yNN-1NmN-2W, xWF, zFD, xDQyy1xW12345678910axq 线de01.01.0y2y3y6yqxqzFx2x1xD第十二章 干 燥 Drying绝对湿度(湿度) H(Humidity)对于空气-水系统:Mw=18.02,Mg=28.96湿气体中湿份蒸汽的质量与绝干气体的质量之比。若湿份蒸汽和绝干气体的摩尔数 (nw, ng) 和摩尔质量 (Mw , Mg) 总压一定时,气体的湿度只与湿份蒸汽的分压有关。 kg湿份蒸汽/kg绝干气体相对湿

12、度(Relative humidity)一定的系统总压和温度下,气体中湿份蒸汽的分压 p 与系统温度下湿份的饱和蒸汽压 ps 之比。 值越低,气体越偏离饱和,吸湿潜力越大; =100% 时,p=ps,气体被湿份蒸汽所饱和,不能再吸湿。对于空气-水系统:湿比容H 或干基湿比容 (m3/kg绝干气体)1kg 绝干气体及所含湿份蒸汽所具有的体积常压下(P=1013.25kN/m2) :湿气体的密度湿比热cH 或干基湿比热J/(kg绝干气体 )1kg 绝干气体及所含湿份蒸汽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式中:cg 绝干气体的比热,J/(kg绝干气体); cv 湿份蒸汽的比热,J/(kg湿份蒸汽) 。对于空气-

13、水系统:cg=1.005 kJ/(kg),cv=1.884 kJ/(kg) 湿焓iH (Total enthalpy) 或干基湿焓 (kJ/kg绝干气体)1kg 绝干气体及所含湿份蒸汽所具有焓的总和焓是相对值,计算时须规定基准状态和基准温度,若取0下的绝干气体和液态湿份的焓为零对于空气-水系统:显热项汽化潜热项露点温度干燥系统中气体的极限温度对于空气-水系统当气体的 P、H 不变,则湿分分压 p 不变。 ps = p, ts=td各温度间的关系不饱和空气:t tas (tw) td 饱和空气:t = tas (tw) = td 物料湿分的表示方法湿物料是绝干固体与液态湿分的混合物。湿基湿含量

14、w:干基湿含量 X:换算关系: 结合水分:与物料存在某种形式的结合,汽化能力比独立存在的水低,蒸汽压或汽化能力与水分和物料结合力的强弱有关。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与物料没有任何形式的结合,具有和独立存在的水相同的蒸汽压和汽化能力。湿含量 XXh相对湿度 非结合水分结合水分01.00.5结合水分按结合方式可分为:吸附水分、毛细管水分、溶涨水分(物料细胞壁内的水分)和化学结合水分(结晶水)。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平衡水分:低于平衡湿含量 X* 的水分。是不可除水分。自由水分:高于平衡湿含量 X* 的水分。是可除水分。湿含量 XXh相对湿度 非结合水分结合水分自由水分平衡水分X*01.00

15、.5干燥速率的定义干燥速率 :干燥器单位时间内在物料单位表面积上汽化的湿分量(kg湿分/(m2s))。微分形式为式中:N 干燥器的干燥速度,kg/(m2s); A 物料表面积,即干燥面积,m2。 以临界湿含量 Xc 为界,干燥过程分为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段。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 U 或干燥速度 N 与湿含量 X 的关系曲线。干燥过程的特征在干燥速率曲线上更为直观。干燥速率曲线ABCD干燥速率 U 或 NABCD物料温度twXcX*湿含量 XIIIC物料衡算(Mass balance)G1 湿物料进口的质量流率,kg/s;G2 产品出口的质量流率,kg/s; Gc 绝干物料的质量流率,kg/s;

16、 w1 物料的初始湿含量; w2 产品湿含量; L 绝干气体的质量流率,kg/s; H1 气体进干燥器时的湿度; H2 气体离开干燥器时的湿度; W 单位时间内汽化的水分量,kg/s。 湿物料G1 , w1干燥产品G2 , w2热空气L , H1湿废气体L , H2绝干气体消耗量绝干气体比消耗热量衡算(Heat balance)Qp 预热器向气体提供的热量,kW;Qd 向干燥器补充的热量,kW;Ql 干燥器的散热损失,kW。 湿物料G1 , w1 , 1, cm1干燥产品G2 , w2 , 2, cm2热气体L, H1, t1, i1湿废气体L, H2, t2, i2湿气体L, H0, t0, i0QpQdQl预热器干燥器整个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干燥器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热气体在干燥器中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