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一、透视透视就是透过透明平面来观看景物,从而研究它们的形状的意思11 概述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1 概述二、透视学研究透视现象在平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原理法则和规律的学科三、学习透视学的目的掌握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景物的画法;用它的规律来指导我们认识事物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一、透视图形的产生人之所以能看见物体,是由于光线照射到的物体把光线反射到人的视网膜上的结果。透视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景物与观察者之间的不同距离(即:有远近才有透视现象)。而透视图形的产生是由于景物反射到人眼内的光线通过画面时,与画面有许多的交点,把这些交点连接起来就形成了透视图形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
2、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二、透视图形的特征及基本规律1、近大远小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2、不平行于画面而相互平行的直线的透视愈远愈相互靠拢,到无穷远时消失于一点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3、平面消失到一条直线上 规律1:平面上的直线、平面或平行于该平面的直线、平面都要消失到该平面的灭线上 规律2:水平直线消失到地平线4、与画面成45角的直线消失到距点D上12 透视图形的产生及透视图形的特征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
3、概念放置物体(观察对象)的水平面。是透视学中假设的作为基准的水平面,并永远处于水平状态一、常用术语1、基面(H)1-3、透视基本术语2、画面(P)在观者与描绘对象之间设立的一个假象的、无限大的、可以前后移动位置的透明平面。画面与基面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垂直(平视)、倾斜(俯视和仰视)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3、景物描绘的对象4、视点(S)画者观察物象时眼睛所在的位置叫视点。它是透视的投影中心,又叫投影中心5、站点(s)从视点引一条铅垂线与基面的交点叫站点,也是视点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点6、视高视点到基面的垂直距离,也指视点到站点的距离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4、 透视的基本概念7、基线(gg)画面与基面的交线8、画面线(pp)画面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用以表示画面的位置9、视线从物体反射入眼底的光线叫视线,也可以说是从景物各点连接观察者眼睛(视点)之间的想象直线,也是透视投影的投影线10、视锥汇聚在眼睛瞳孔内的无数视线形成的圆锥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1、视域固定注视方向时眼睛所能看见的范围。 正常视域人的总视域虽然很大,但清晰且正常的视域,仅在视觉为60 范围内,称为正常视域1-3、透视基本术语70704565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视角两条边缘视线之间的夹角14、透视图连接视线与画面的各交点而成的图形叫透视图1-3、透视基本术
5、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5、基透视空间物体在基面上的正投影的透视1-3、透视基本术语sSHPhhgg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6、近空间、远空间以无限大的画面为界,将空间划分为二,包含视点的空间叫近空间;没有视点的空间叫远空间。物体在近空间时,得到的透视图形为放大透视图;物体在远空间时,得到的透视图形为缩小透视图;17、近基面、远基面以基面为界,在近空间的基面为近基面;在远空间的基面叫远基面。近基面上的点、线、面的透视在基线下方。远基面上的点、线、面的透视在基线上方。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7、近基面、远基面以基面为界,在近空间的基面为近基面;在远空间的基面叫远基面。近基面
6、上的点、线、面的透视在基线下方。远基面上的点、线、面的透视在基线上方。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二、心点、主点和视平线1、视心线与心点视心线由视点引向画面的垂线,它表示画者注视的方向心点视心线与画面的交点,是观察者视域的中心1-3、透视基本术语心点(平视)视心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心点(仰视)视心线(俯视)心点视心线视心线与P的关系:垂直视心线与H的关系:平视时平行 俯视时相交(近高远低的向下斜线) 仰视时相交(近低远高的向上斜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2、主视线、主点、视平线和主垂线主视线从视点向正前方向延伸的水平视线(与基面平行)主点(S)主视线与画面
7、的交点视平线(hh)在画面上过主点且与基面平行的直线,也是水平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主垂线画面上过主点和心点且与视平线垂直的直线。主垂线也与基线垂直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主点(心点)(平视)主视线(视心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心点(仰视)视心线主点主视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心点(俯视)视心线主点主视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视平线高低对透视效果的影响(表现形式和效果)视高是指人们的视平线的高低,是决定图像效果的关键。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主点是确定透视图的主视线方向。往往也决定
8、了透视图的主题,只要建筑物或室内的主题与画幅取得一致即可。主点的选择(成败的关键)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3、视平面、水平视平面、地平线视平面是假想的、无限大的、包含视点的平面水平视平面包含视点的、呈水平状态的平面地平线是地球表面与天空的分界线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物距:物距视点到描绘景物的垂直距离,即画者距景物的远近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三、物距、视距、主距、距点第
9、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2、视距:视距视点到P的垂直距离,即视心线的长度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3、主距:主距视点到主点的距离,即主视线的长度4、距离圆周:距离圆周在P上,以主点为圆心、主距长为半径画圆,该圆为距离圆周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SsHPhhDD4545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3、透视基本术语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视向指作画构图时所规定的观察方向。从理论上讲,一幅画只能有一个视向,只能有一个视点,作透视图的先决条件就是固定视点的位置和确定注视方向2、视向分类平视俯视(正俯视、斜俯视)仰视(正仰视、斜仰视)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一、视向的种类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3、各
10、视向中画面、视心线、主视线、心点、主点的相互关系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二、视向与透视图分类14视向与透视图分类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5直线的透视规律一、基本规律1、一条直线的透视是由该直线上任意两点的透视位置确定2、直线的透视是包含该直线的视平面与画面的交线3、直线上所有的点的透视都在这条直线的透视上4、直线的透视一般仍为直线,直线的基透视也是直线5、当直线的延长线刚好通过视点时,这条直线的透视为一点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二、直线与画面的相对位置1、原线:平行与P的直线水平原线:与H和P都平行的直线直立原线:与H垂直,与P平行的直线倾斜原线:与H倾斜,与P平行的直线15直
11、线的透视规律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2、变线:与画面相交的直线A、水平变线:不平行于P,而平行于H的直线直角水平变线:与主视线平行的直线。消灭于视平线上的主点45角水平变线:平行于与视平线成45角的水平线的直线。消灭与视平线上的距点余角水平变线:平行于与视平线不是0、45、90的其余任何角度的水平直线。消灭于视平线上的余点15直线的透视规律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上斜变线:近低远高的变线。灭点是视平线上方的天点下斜变线:近高远低的变线。灭点是视平线下方的地点C、直立变线:它是仅存于斜透视(H和P为倾斜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变线,与H垂直与P不平行。B、倾斜变线:与P和H都不平行(都倾斜)的直线。 其灭
12、点是通过主点(或距点、余点)的铅垂线上的天点 或地点下斜直立变线:近高远低的直立变线。存在于俯视透视中,其灭点是主垂线上主点下方的直立地点上斜直立变线:近低远高的直立变线。存在于仰视透视中,其灭点是主垂线上主点上方的直立天点15直线的透视规律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15直线的透视规律三、直线的透视1、变线的迹点变线与画面的相交点叫变线的迹点。迹点的透视是其本身,迹点的基透视是在基线上原线:平行于P的直线变线:与画面相交的直线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2、变线的灭点当变线远离H无穷远点的透视,就是过视点并平行于该变线的视线于画面的交点,称为该变线的灭点。变线基透视的灭点(基灭点)在视平线hh上3、全长
13、透视变线的迹点和灭点的连线叫做该变线的全长透视。我们在作直线的透视时,一般是求出该直线的迹点、灭点和全长透视,再在全长透视上求出直线的两个端点的透视,从而得到该直线的透视15直线的透视规律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4、直线透视作图为作图清晰,一般采用分面作图法,就是把P和H分开,并上下对齐,使站点s与主点S在同一铅垂线上15直线的透视规律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一、图纸幅面规格:(单位:mm)16制图要求与规范透视图制图,要求使用专业的绘图工具,并且图纸上的线条必须粗细均匀、光滑整洁、交接清楚、字体用手写仿宋体幅面代号01234bxl841x1189594x841420 x594297x420210 x297c101010105a2525252525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blaccc图标16制图要求与规范第一章 透视的基本概念二、图标(一般位于图纸的右下角)1、大图标(用于0、1及2号图纸)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面覆盖农作物种子繁育员考试真题及答案
- 学习策略指导与训练方案计划
- 实施团队建设活动的计划
-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计划
- 制定班级健康饮食计划
- 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学期计划
- 企业招聘保安工作总结与候选人保护计划
- 2025年北京二环区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模拟题及答案
- 电自控施工方案
- 学生领导力发展计划
- 印刷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Chinese-tea-culture中国茶文化英文
- 印刷企业印刷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0-2021版)
- 带式输送机毕业设计论文
- 残疾人保障法法律常识宣传PPT
- 电流、电压互感器额定二次容量计算方法
- 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课件
- 足球比赛记录表格
-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与实践Office2016全套完整PPT教学课件
-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第一中学高三数学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