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研课题报告修改课件_第1页
政研课题报告修改课件_第2页
政研课题报告修改课件_第3页
政研课题报告修改课件_第4页
政研课题报告修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云南电力政研究会 李友明 课程内容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为什么要修改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前提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要求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步骤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方法一、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为什么要修改课题是“做”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 文章更是改出来的红楼梦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写作必须不怕反复修改,必须修改十次二十次才行。”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曲靖局课题建立突发新闻事件应对 机制初探 从20092010年 历时两年 无数次修改宣威公司课题构建“1+n团队文化模式 从企管类

2、政研类 翻天覆地的蜕变云南电力党建政研会 “上报南方电网研究成果” 11-12举办课题成果修改提升班 质量得到好评 11年成果二等奖占40%二、政研课题报告(论 文)修改的基本前提(一)具有修改价值(二)确实存在问题 例: 外经贸公司课题 涉外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 课题的新颖性 主题不突出研究院课题党建信息化平台建设 课题的迫切性 思路走偏 带电作业公司课题打造“三同”团队(文化) 推进 课题的紧迫性 观点的偏颇三、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要求(一)要遵守文章修改的逻辑程序 按照主题、思路、结构、语言的顺序,由主到次、从大到小修改 (二)要立足文章整体进行局部修改 用全局眼光,去进行局部修

3、改 (三)要具有一丝不苟的精神 屡思屡改 精益求精 宋陈善扪虱新话: “世传欧阳公平昔为文章,每就纸上净迄,即粘挂斋壁,卧兴看之,屡思屡改,至有终篇不留一字者,盖其精如此。”四、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步骤(一)先主题 后思路主题文章的立意 文章的基本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 古人说:“文以意为主”。(1)主题的重要性: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是文章思路结构前导主题是材料的统帅一篇文章的材料如何取舍,结构如何安排,语言如何遣用,表现手法如何选择,以致标题如何制定,都要根据主题表现的需要来斟酌确定。 (2)确立主题的途径 一是感悟作者对生活的 感受、体验。 二是提炼对材料的分析、 归纳和提升。(

4、3)对主题的要求 正确、鲜明 主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主题正确,文章才有价值;作者的态度爱憎分明。 集中、单纯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 古人说“立意要纯一而贯摄” “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 深刻、新颖 主题能揭示事物包含的思想意义: 作者的新认识、新感受,给人新启示。(4)对主题的甄别提升 按照主题要正确、鲜明、集中、单纯、深刻、新颖的要求,对主题进行甄别,看主题是否达到要求、存在什么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提炼。(5)主题与标题 标题反映主题 标题不等于主题 主题决定文章价值 标题:“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 好的标题如同人的眼睛,使文章光 彩照人、魅力四射,想一睹为快。 要精拟标题

5、,给文章以美丽的“眼睛”。 例:昆明局项目化管理应用于 创先争优研究 改为以项目化推进创 先争优常态化研究 由一般深刻的提升2 后思路(1)思路作者思想进行的路线。 作者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 头绪来,就是思路。 选题和立意(确立主题)解决 “写什么”的问题,思路就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2)思路关系文章成败 “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清代李渔 “作文须先闭目静坐,理会题旨。思本题中有几层意思,孰为意可用。孰为旁意可删。一篇体段,行文之光景,具在胸中,然后下笔,则文理贯通,自成一家文章。若只逐句杜撰,文必不成。” 清代冯左 郑板桥总结绘画创作规律是: 眼中之竹胸中之

6、竹手中之竹,即看竹、思竹到画竹。 写文章是一项复杂艰难的创作过程,要先思考, “成竹在胸”后,再动笔,做到“不到火候不揭锅。”(3)课题报告(论文)的一般思路 “文章以体制为先” 各种文体的思路不尽相同,因此,首先要确定写的是什么文体。议论文常见思路是: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做怎么做做的如何 背景过程效果(4)课题报告(论文)思路的修正 是否符合逻辑事理,顺理成章? 例:昆明局项目化管理应用于 创先争优研究 问题: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 问题相脱节,无对应关系。(二)先结构 后内容1 结构就是谋篇布局,即把各字、词、句、段、层次作出恰当地安排,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全

7、面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解决如何开头、分几个部分、 怎样结尾的问题;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 什么的顺序问题。 -是作者思路的体现。(2)结构的要求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言之有序。( 3)课题报告(论文)常见的结构方法 打腹稿。 把文章的立意、选材、谋篇预先酝酿成熟(十月怀胎),然后挥毫而就(一朝分娩)。 拟提纲。 以纲、目形式把文章构思谋篇 的过程用文字列出来。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标题 标题 标题 标题 - 1、 (一)- 2、 - 3、 一、- (二) (三)标题 二、- 三、-(4)课题报告(论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小论点一 分论点一 小论点二 小论点三 小论点一 总论点 分论

8、点二 小论点二 结论 小论点三 . 小论点一 分论点三 小论点二 小论点三 总 分 总 序论 本论 结论 总分总 结构开头介绍论题,指出意义。或阐述 写作动机,表明观点;或说明实验 结果,标明作用等。这个“总”的 部分,就是通常说的“序言”或“绪论”。中间部分,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 对总论部分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 分析,可分几个小标题(分论点、 小论点)进行论证。这部分叫“论”。结尾部分,把“本论”部分所得出的 意见归总起来,作出结论。 分总分 结构 常用于批驳性、评论性的文章。 开头交代论题背景、调查结果、 实验情况,或先将论证的对象 或者批驳的内容摆出来分析,为 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做铺垫

9、。 中间部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后部分展开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看 法的正确性(5)课题报告(论文)结构诊断与调整 结构是否符合逻辑 结构是否完整 结构是否匀称 例:项目化管理应用于创先争优研究 2、后内容(1)内容写入文章中 的全部素材。(2)内容的界定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文化建设 (3)内容的要求 真实(真实是生命) 具体(一个面、一个点)(4)内容的修改 转角度(就大内容讲) 调、补、增、删、换(三)先观点(论点) 后材料(论据) 1、先观点(论点) (1)观点(论点)作者对所议论 的问题提出的看法或主张。(2)观点(论点)的要求 正确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 明确明白无误

10、 毫不含糊 新鲜贵在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 深刻抓住事物本质 见解独到精辟(3)观点(论点)的修改 按照观点(论点)的要求, 逐级审视总观点(论点)、 分观点(论点)、小观点 (论点) 对存在问题的观点(论点) 作修正提升 2、后材料(论据) (1) 材料(论据)进入文 章中的事实、依据 (2)选材标准 收集材料要“多” 选择材料贵“严” 使用材料求“精”(3)选材原则 紧扣主题选材 “主题决定取舍” 选择真实的材料“生命高于一切” 选择典型的材料 “窥一斑而知全豹” 选择新颖的材料 “文章最忌百家衣”(4)材料(论据)的修改 -按照材料(论据)要求作全面审视 -对存在问题的材料(论据)作增、

11、删、 换、 扩、缩(四)先章法 后文字1、先章法 (1)章法 是指文章的组织构造。 书法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与字、行与行之间呼应、照顾等关系的方法。 古人对文章有句法、章法、篇法的称谓。句法是对字词的结构、组织、色彩的考察,篇法是对整篇起、承、转、结等结构的考察,而章法则是对某一节段内部或节段之间关系的考察。(2)章法要求 层次和段落(使文理清析) 按事物、问题的性质和几个侧面 来安排层次每个层次又划分为 几个段落 过渡和照应(使文脉贯通) 过渡段 过渡句 过渡词 题文照应 首尾照应 前后照应 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 开头:开门见山 开宗明义 直奔主题 结尾:总结全文 点明题旨 概括

12、结论(3)章法修改 按照章法要求作全面审视 对存在问题作相应修改完善 -遵循逻辑 理清层次段落 -文理贯通 改进衔接过渡 -有始有终 首尾相互照应 2、后文字 (1)文字进入文章表述内容的语言。 (2)文字表达方式 叙述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 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叙述“五要素” 记叙类文章详叙 议论类文章概叙说明对事物性质 形状、用途、 特征等加以解说和介绍 特点:解说性 知识性 客观性 方法:定义说明 诠释说明 分类说明 举例说明 数字说明 引用说明 议论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 表达思想、观点、意见 是议论文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 议论“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

13、言把事物 状态、特征具体地描绘出来。 议论文很少用。抒情作者感受和思想感情的表 现与抒发 议论文是“融情于理”。(3)文字要求规范符合语法规范 避免生造杜撰词语准确“词意相符” 准确表达思想内容简明言简意明 用少的文字表达多的内容朴实文字朴素自然 通俗易懂生动文字新鲜 活泼 有形象性(4)文字修改 文通字顺 自然流畅 认真锤炼 词到意达 删繁就简 惜墨如金四、政研课题报告(论文)修改的基本方法(一)技术层面“五字法”:调、补、增、删、换 调调整篇章结构。 通过“调”使整篇文章的线索清楚、层次分明、结构合理,之后再进行段内的梳理。 通过“调”,使散乱的变得集中,混乱的变得清楚,不衔接的变得连贯。

14、补补充完善严谨。“补”主要是通过对疏漏、残缺之处加以补充,使文章更加全面完整。在阐述某个观点时,是否只有前因而无后果,是否只见材料不见观点,是否有必要的中心句、点题句。是否有必要的过渡词,如“总之”、“因此”、“总而言之”、“反之”、“既然那么”、“一言以蔽之”、“综上所述”。这些必要的过渡,将使文章更加完整而严谨。漏掉的标点、字、词、不完整的句子,也要边修改边补上。增增添内容材料。所谓“增”,即在修改时,通过补充一些材料,使抽象、空泛、言之无物的文章变得具体、实在,使单薄、无说服力的文章变得丰满、有力。论述是否充分展开了,材料是否充足有力,如果不充分、不充足。就需要“增”。 删删除多余部分

15、契诃夫说过:“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 不好的本领。” 古人说:“善改者不如善删,善取者不如善舍。” 那些重复、哕嗦、东拉西扯的语句要删,拖泥带水、可有可无、不言自明的句段要删,节外生枝、离题、跑题、与观点脱节、违背事实、明显不真实的语段和材料,不管多么精彩,也要删,某个事例已经把观点论证得很清楚了,多余的事例就要删。换替换内容材料 所谓“换”,就是将那些陈旧、平淡的材料换成新颖、生动的材料,将那些含混、笼统、易生歧义、晦涩难懂的句段换为更加准确、清楚、明快的表达。换材料。以新换旧 以典型换一般换词句。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用“闹”换下原来的“浓、现”等字,就更能凸现红杏挂满枝头、争奇斗妍的盎

16、然春意。再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等等,无不是经过多次的“换”,才有了这生动传神的“诗眼”。 写诗如此,写文章对字句的替换道理亦然。换内容。有的初稿可能没有中心、思路散漫,小删小改没有多大作用,最好是痛下决心,推倒重来. 换标点符号。 (二)时空层面“五字法”:热、冷、诵、比、求 热热改法。即通常所说的“趁热 打铁”,稿子起草完毕马上进行修改。优点:对整体构思熟悉,对一些问题的思考记忆犹新,可及时有效地发现并弥补行文过程中的某些遗漏。起草过程中一些为了不打断行文思路而暂时搁置的问题,例如某个材料是否需要调换,某些语言的运用尚待深人推敲等等,都需要在完稿之

17、后再从全局出发统筹考虑,进行完善处理。 缺点:作者的思维惯性,仍局限 原有思路,有的问题不易觉察。冷冷却法。鲁迅说过“等到成后, 搁它几天,然后再来复看”优点:把文章冷却一段时间再改,旧的思路会减弱和淡薄,就有可能采用新的思路,克服习惯性思路的消极影响,从而发现存在的毛病,初稿上的问题就会一目了然。古人写作后把初稿贴在墙上,不断看,不断改,就是这种冷却法。缺点:可能忘却起草时所获得的某些可取的甚至可贵的感觉、印象和修改意图。 诵诵读法。诵读是文章修改的 好方法。初稿写完后自己诵读 几遍,最好是读出声来,把不 顺口、不连贯的地方改正过来。 文章修改只看不念,文字上的有 些毛病就不易察觉。把文稿一

18、路 念下去,感觉是否通篇顺口。凡 拗口的地方,都要仔细推敲斟酌。比比较法。用不同的字、词、句以及新的材料等,同初稿中感觉不妥的部分加以比较,然后进行修改。 现代汉语词语丰富,同义词、近义词很多,提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如“锻炼”,就有锤炼、磨炼、磨砺、砥砺、磨勘、千锤百炼等众多个词。它对于丰富作文选择词汇,提高作者语言的推敲能力是有帮助的。求求助法。请教、求助别人,参考“高人” 对初稿所提出意见进行修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对初稿的疵瑕常常不能很快察觉,而别人则旁观者清,会从新的视角来进行推敲,往往一眼就能看出作者意识不到的毛病。 “三人行,必有吾师”。作者要敢于“亮丑”,丑媳妇早晚见公婆,拿出初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