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脊髓灰质炎课件_第1页
11.脊髓灰质炎课件_第2页
11.脊髓灰质炎课件_第3页
11.脊髓灰质炎课件_第4页
11.脊髓灰质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脊髓灰质炎是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咽痛,肢体疼痛,部分病例发生肢体麻痹,严重者因呼吸麻痹死亡。概念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是有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毒主要侵犯脊髓灰质前角的运动神经元。部分病人留有永久的肢体瘫痪后遗症,是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脊髓灰质炎病人莫过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届总统罗斯福因患脊髓灰质炎建立小儿麻痹基金会历 全球脊灰野病毒流行趋势 1988年125个流行国家 35万 2003年 6个国家流行 784 2009年 4个国家流行 1604阿富汗 印度 尼日利亚 巴基坦 脊髓灰质炎本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自6

2、0年代大面积应用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以来.发病率大幅度下降,88年41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 在2000年全球消灭由脊髓灰质炎病毒野病毒引起的麻痹性病例。是继消灭天花后消灭的第二个疾病。由于采取有效的措施,全世界病例已减少了80。每年还有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亚洲。流行病学脊髓灰质炎全世界分布,温带多见终年散发,以夏秋季为主,可呈小流行和大流行,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地区发病少或无发病主要是5岁以下发病。3%的感染者会出现中枢系统的症状。病原学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肠道病毒。内含单股病毒,无包膜. 脊髓灰质炎病毒耐受潮湿和寒冷低温下活力可保存8年在水,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能耐受一般化学消毒剂 不耐热,加热56度

3、30分钟可使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杀死。流行病学传染原病人, 病毒携带者, 隐型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发病早期咽部排毒可经飞沫传播.潜伏期的末期和瘫痪前期传染性最强。脊髓灰质炎临床表现 潜伏期前驱期瘫痪前期瘫痪期恢复期时间3-35天1-3天3-5天或更长5-10天少数12-16天数月机制鼻咽部肠上皮细胞或淋病细胞中增值第一次病毒血症第二次病毒学证症状无症状上感的症状发热咽痛,胃肠道的症状恶心呕吐腹痛,流感样症状头痛疲倦肌肉酸痛再次发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头痛呕吐,颈背肌痛,颈强直,嗜睡,皮肤感觉过敏,拒抱,脑膜刺激征。三角架症

4、发热,瘫痪并进行性加重,退热后瘫痪不进展瘫痪萎缩表现隐性感染90-95%顿挫型4-8 %非瘫痪性无菌性脑膜炎瘫痪性1-2 %瘫痪前期三角架体征 头下垂征瘫痪期表现脑干和延髓型受累的肌群:颅神经支配的肌肉,咽肌,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舌肌,面肌,眼肌,内脏心脏,肺肠等。表现吞咽困难,进食呛咳,发声困难,构音困难,颈肩无力,咀嚼障碍,表情肌无力,复视,呼吸节律异常,呼吸衰竭,肺水肿,休克混合型脊髓和延髓均受累;膈肌麻痹,四肢麻痹,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心脏受累。脑型罕见。多见于婴幼儿,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痉挛性瘫痪。瘫痪期表现1)脊髓型 :最常见受累的肌群:四肢肌群, 呼吸肌,颈肌, 腹肌,腰

5、背肌肉,膀胱等。 表现:单肢或多肢瘫痪,下肢多见,偏瘫少见。不对称性迟缓性麻痹,近端重于远端。无感觉障碍,不能竖头腹肌麻痹。呼吸机麻痹,呼吸困难,哭声沙哑无力,不能竖头后遗症期发病后2年以上,瘫痪肌肉仍不能恢复即进入后遗症期。表现;肌肉挛缩,各部位畸形,足下垂和足内翻,足外翻畸形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肌肉萎缩,神经功能不能回复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3500多年前古埃及的石刻上就有记载。脊髓灰质炎神经系统检查要点运动检查;神经系统疾病常出现运动障碍。 运动检查是重要项目之一。脊灰患儿重点查以下项目。肌力,肌张力,肌萎缩感觉检查;比较困难,需要高度配合。反射检查;另一重要项目。脑膜刺激征

6、病理征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多正常。急性期血沉可增快。2.脑脊液检查:发病后的一周出现异常。变化与病毒性脑膜炎相似3.病毒分离:起病一周内从患者鼻烟部.血脑脊液及粪便中分理出病毒。粪便中病毒存在时间长,从潜伏期到发病后三周。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流行病学史;有与确诊病例接触史临床症状体征;符合AFP实验室检查;粪便分离出病毒随访结果;麻痹60天后有后遗症。进行综合分析;脊髓灰质炎的处理原则急性期治疗支持,对症,治疗并发症首先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呼吸,血压,意识等。卧床休息,对症处理。降温,止痛,水电平衡,降颅压,镇静,瘫痪肢体的处理;保护瘫痪肢体受压及外伤,并置于功能位。如何预防脊髓灰质炎 1、 我

7、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糖丸”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是预防和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有效控制手段。 2、一旦发现病人,应自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患者衣物用具应煮沸或日光下曝晒2小时消毒。 3、做好日常卫生经常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苍蝇,培养卫生习惯等十分重要。本病流行期间,儿童应少去人群众多场所,避免过分疲劳和受凉。 AFP检测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现真正的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尽快的控制疫情的蔓延。为再次通过无脊灰提供充足的证据。医务人员的意识是加强AFP检测工作的关键。评价脊灰检测系统敏感和特性。总结脊灰病毒的主要感染类型是隐性感染脊灰病毒排出体外的主要通道是-粪便脊灰

8、多见于-儿童AFP病例的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迟缓性麻痹(肌张力减弱,肌力降低,腱反射减弱和消失).目前巴州报告要求是;任何年龄的AFP病例。1. 为什么实现无脊灰这么多年,还会出现脊灰疫情?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启动消灭脊髓灰质炎行动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区域实现了阻断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即“无脊灰状态”的目标。我国自1995年起即阻断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循环,2000年,经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包括我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地区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加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 我国1991年开

9、始建立AFP病例监测系统,对具有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14种(类)疾病进行监测,对发现的病例采集粪便标本进行检测,以明确是否为脊灰病毒感染所致。全球消灭脊灰行动的目标是什么?尽快阻断野生脊灰病毒传播;实现全球消灭脊灰认证;促进卫生系统发展,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和系统监测传染病 脊髓灰质炎检测的目的1.最大限度的发现真正的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的病例。2.尽快控制疫情蔓延3.为再次通过无脊髓灰质炎提供充足的依据.4.医务人员的意识是加强AFP检测工作的关键。5.评价脊灰质监测系统的敏感和特性。复习题5,脊髓灰质炎患儿出现三角架征,颈项强直,躯干及四肢强直,全身肌肉疼痛,感觉过敏等表现常见于A、前驱期B、瘫痪前期C、瘫痪期D、恢复期E、后遗症期常见A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