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课件_第1页
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课件_第2页
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课件_第3页
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课件_第4页
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现实世界中的数学模型第一节 现实世界的模型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模型”(Model)这个名词并不陌生。我们经常谈到“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生物模型”等。 “原型”(Prototype)和“模型”是一对对偶体。 原型:是指人们在现实世界里关心、研究或从事生产、管理的实际对象。在科技领域中通常使用系统、过程等词汇来描述相应的对象。 模型:指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将原型的一部分信息简缩、提炼而构成的原型替代物。 尤其要说明的是:模型不是原型原封不动的复制品。原型有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特征,而模型只要求与某种目的有关的那些方面和层次。 模型的基本特征是由构造模型的目的决定的。 一、形象模型

2、根据某种物体的实际大小,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称为形象模型。例如汽车模型、建筑模型都是形象模型。形象模型又称为直观模型。 二、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主要指科研工作者为一定的目的根据相似原理构造的模型,它不仅可以可以显示原型的外形或相似特征,而且可以用来进行模拟实验,间接地研究模型的某些规律。 三、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是指人们对原型的反复认识,将获取的知识以经验形式直接存储于人脑中,从而可以根据思维或直觉作出相应的决策。 思维模型的特征是容易接受,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或得满意的结果,但是它往往带有模糊性、片面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 四、符号模型 用一些比较生动、鲜明的符号来刻画某种事物的特征,这种模

3、型称为符号模型。例如地图、电路图、化学结构表等。 五、数学模型 在初等数学中,我们就已经碰到了数学模型的具体问题,只是那时并不知道这就是数学模型。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例 甲乙两地相距740km,某船从甲地到乙地顺水需要30小时,从乙地到甲地逆水需要50小时,问船速、水速各为多少? 分析:在该问题中,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并且假定在考察问题的时间段中水的流速不变,在这样的假设之下,我们可以得出问题的解。 求解 设水的流速为 ,船的行驶速度为 ,则当顺水航行时有关系当船只逆水航行时,有即有方程组上式即为原问题的数学表达式,又称为数学模型。 容易求出该问题的解: 。即船速为20km/h,水速为5k

4、m/h。 在上面的例中我们看到数学模型的一般意义: 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为了一个特定的目的,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假设,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得到一个数学结构。 注意:本课程的重点并不是单单介绍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而主要的是介绍建立数学模型的全部过程和求解过程。 建立模型的过程就称为数学建模。第二节 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一、在一般的工程领域中,数学建模仍然大有用武之地。 二、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数学建模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三、数学迅速进入一些新兴领域,为数学建模开拓了许多新的处女地。 四、数学建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1.预报与决策;2.分析与设计;3.控制与优

5、化;4.规划与管理。第三节 数学模型的例子 一、椅子放稳问题 问题 一个有四个脚的方凳能否在地上放稳,如能的话,给出具体的方法。假设1 椅子的四个脚是等长的并且四个脚正好位于一个四方形的顶点上;假设2 地面是一张连续变化的曲面;假设3 在任一时刻。椅子至少有三只脚落地。 建模 设椅子的四只脚位于点 其连线构成一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为坐标原点,对角线 为坐标轴(坐标系统如图所示)。 设 为 两点椅子的脚离开地面的距离只和; 为 两点的椅子的脚离开地面的距离之和,则由条件得 注意到: 并且椅子的四脚落地意味着 故不妨假设则问题归结为是否存在 使得 解模 由条件对任意 ,有 且 令则 因由闭区间连续

6、函数的零点定理知,存在使得注意到条件:椅子的四个脚中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三脚落地,即所以由 ,即有 此说明在问题所设的条件下,椅子可以放稳,并给出了放稳的具体方法。 注 若在原问题中,若将一个四方形的椅子改为长方形的桌子,则该如何求解? 二、人口增长的预报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近几个世纪来,世界人口也得到了快速的的增长。下面的数据表反映了近几个世纪的人口增长情况。年1625183019301960人口(亿)5102030年197419871999人口(亿)405060 从表中看出,人口每增加十亿的时间,由一百多年缩短至十二、三年。常此以往,人口问题将严重困扰世界经济的发展。 下表是我国在20

7、世纪中人口发展的状况:年1908193319531964人口(亿)3.04.76.07.2年198219902000人口(亿)10.311.312.95 认识人口数量变化的规律,建立合适的人口模型,作出准确的预报,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 下面介绍两个基本的人口模型,并利用表1给出的近两个世纪的美国人口统计数据(单位:百万)对模型作出检验,最后用它预报2010年美国的人口。年179018001810182018301840人口3.95.37.29.612.917.1年185018601870188018901900人口23.231.438.650.262.976.0年191019201930

8、194019501960人口92.0106.5123.2131.7150.7179.3年1970198019902000人口204.0226.5251.4281.4表1 美国人口数据统计 指数增长模型 一个简单的人口模型是指数模型:记今年人口为 ,年增长率为 ,则以后第 年的人口为在上面的问题中,假定人口的增长率 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200多年前,马尔萨斯基于增长率不变的基础,建立了著名的人口指数模型。 建模 记时刻 时的人口为 ,并视其为连续变量,初始时 的人口为 ,从 到 时间内人口的增量为 ,则有令 则得到 应满足的微分方程:由这个方程容易解得:当 时,式表明人口将按指数规律无限增长。故

9、称为指数增长模型。 参数估计:式中的 和 可以用表1中的数据进行估计。为了利用简单的最小二乘法,将式取对数后得其中: 。 以1790年到1900年的数据拟合式,可得 以1790年到2000年的全部数据拟合式,可得17901900实际人口与计算人口的比较计算人口曲线实际人口17902000实际人口与计算人口比较计算人口曲线实际人口年179018001810182018301840人口3.95.37.29.612.917.1x14.25.57.29.512.516.5x26.07.49.111.113.616.6年185018601870188018901900人口23.231.438.650.2

10、62.976.0 x121.728.637.649.565.185.6x220.324.930.537.345.755.9表2 指数增长模型拟合美国人口数据的结果 结果分析 用上面得到的参数 代入式,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作比较得下表,表中计算人口 是用1790年的数据拟合的结果;计算人口 是用全部数据拟合的结果,用这个模型基本上能够描述19世纪以前美国人口的增长情况,但是进入20世纪后,美国人口增长明显放慢,此时模型不再适合了。年191019201930194019501960人口92.0106.5123.2131.7150.7179.3x1x268.483.7102.5125.5153.61

11、88.0年1970198019902000人口204.0226.5251.4281.4x1x2230.1281.7344.8422.1 从历史上看,指数增长模型与十九世纪以前欧洲一些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可以很好地吻合,此外,以此模型作短时间里的人口预测可以得到较好地结果。原因是此时人口的增长率几乎是一个不变的常数。 但是,从长期看,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因为人口的增长率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变化。一般情况下,当人口较小时,增长较快;当人口达到一定数量时,增长率明显下降。因而用平均增长率 来代替变化增长率 ,会与实际结果有较大的差距。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分析 当人

12、口增长到一定数量后,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对人口的增长会起到一个阻滞作用,并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阻滞作用会越来越大。阻滞增长模型就是基于这个事实,对指数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进行修改后得到的。 建模 设增长率 随人口数量 的增长而下降,则关系式可改写成其中 是 的减函数。进一步假定,设 是 的线性函数,即这里 称为固有增长率。引入 ,称为人口容量,即当 时,人口不再增长,即 代入式得 于是式为把代入方程,得方程右端的因子 体现人口自身的增长趋势,因子 则体现了资源和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阻滞作用。注意到: 越大,前一因子越大,而后一因子越小,人口的增长是两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以 为横轴, 为纵轴

13、作出方程的图形。从该图形中可以大致描绘出 的图形。Logistic模型 xt 曲线 参数估计 为了利用简单的线性最小二乘法估计这个模型的参数 和 ,将方程表为 用数值微分和曲线拟合,利用从1860到1990年的数据计算得到 /10年, 结果分析:用上面的数据代入方程的解:将计算结果与实际数据加以对比:有下面的图表年179018001810182018301840人口3.95.37.29.612.917.1x13.95.06.58.310.713.7年185018601870188018901900人口23.231.438.650.262.976.0 x117.522.328.335.845.0

14、56.2表3 阻滞增长模型拟合美国人口数据的结果年191019201930194019501960人口92.0106.5123.2131.7150.7179.3x169.785.5103.9124.5147.2171.3年1970198019902000人口204.0226.5251.4281.4x1196.2221.2245.3阻滞增长型拟合图形(17901990)计算人口曲线实际人口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阻滞增长模型中虽然有一段时间,数据拟合的情况不是很好,但在最后一段时间,吻合得相当不错。 以该数据来预测2000年的人口情况,我们有与实际数据有约 的误差,可以认为该模型是能够令人满意的。

15、 将2000年的数据加入,可以预测到在2010年美国人口将达到 百万。 三、传染病的蔓延问题 问题 当某种传染病流行时,得病者人数是如何变化的?在何时病人的增加率最大?有关部门应如何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模型一 假设:病人是通过与他人接触而将病菌传染给他人的。进一步地假设,在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人数为定量,记作 ,称其为传染系数。 建模 设时刻 ,有病人数 ,且初始时再设从时刻 到时刻 时间段中病人的增量为从而有令 则有微分方程,并有初始条件从而问题转变为一个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解模 方程为一阶线性齐次常系数微分方程,方程的通解为再由初始条件得初值问题的解为式表明,病人数将按指数规律无

16、限制地增加,即 实际问题是,一个地区的人口总数是一个有限数,故上面的模型并不适用. 模型二 假设 1.在传染病流行的地区里,总人口数 是不变的; 2.在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健康人数量是个变量 . 因为随着病人数的增加,健康人的数量在减少,从而 也会减少. 为此假定 与健康人数量成正比, 其比例系数为 ,仍然称为传染系数. 建模 设时刻 时有病人数 健康人数 。初始时刻 时有病人数 . 由假定1,有 在时刻 到 的时间段中,病人数的增量为两边同除以 ,并令其趋于零,则有微分方程如此,把问题转变成一个微分方程. 解模 此方程是一个一阶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容易解出:两边积分,得再由初始条件,

17、得所以方程的解为变形后有即所以从而原方程的解为曲线的大致图形如下: 分析:当 时, 此表明所有的人都将成为病人,这也是不合理的. 因为最终病人数将趋于零. 此模型的一个应用是,利用该模型可以预测该传染病何时会达到最大值. 对式求导并令其为零,则有由方程从而方程意味着即在病人数达到总人数的一半时,病人数的增加率达到最大. 将代入, 得最传染病高峰时刻为 模型三 假设: 1.在传染病流行的区域内,总人口数 是不变的; 2.在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能传染的健康人数量成正比,其比例系数记为 ,称为传染系数。 3.在单位时间内,一个病人通过治疗或其它过程能够不再成为病人的可能性记为 ,称为恢复系数。 建模

18、 设时刻 有病人 人,健康人 ,免疫者 人,初始时刻有病人 及免疫人数为0. 由假设1及3得从时刻 到时刻 的时段中病人数的增量为其中 为免疫者数量的增量。把 除以上式的两边,并令其趋于零,则有微分方程:再由式得所以如此,模型三归结为求解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的初值问题. 上面方程组的求解是极为困难的。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讨论. 引入量 ,称为特征系数,则微分方程转变为此方程为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分离变量后求解:得由此得到初值问题的解为 解的分析 由于故解曲线必定在下述一个三角形区域内: 由知 即随时间 的增加,健康人数 将减少。再由知当 时, 此时病人数达到了极大值 再来看当时间在增加时病

19、人数和健康人数的极值情况。 由于 由极限存在准则:故极限值存在,且由于 故极限值 存在。从而由式式知极限值必存在,且 其次,假定 则由 当 相当大时,有 此与 的存在性矛盾,所以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健康人数初始值 的条件下,当时间 时,健康人数量减少,而病人数 先增加,在达到极大值 后再减少;而在健康人数初始值 的条件下,当时间 增加时,健康人数量 减少,病人数量 也减少。 结论:只有当 时传染病才会蔓延。 数量 称为阀值。显然 越大则越不容易使传染病蔓延。由 的定义知,欲使 增大,可使恢复系数 增大和传染系数 值降低。其实际意义是:提高医疗水平及提高卫生保健水平,是预防传染病蔓延的良好途径。

20、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模型三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应 用 应用模型三,我们来估计一次传染病流行过程中被传染者的总数。 若一次被传染病流行后健康人数量为 ,则被传染者的总数为显然, 应该满足中的 时的形式 因为一般有 故 代入、,得近似方程, 又由于 由幂级数展开式,为 略去较高项,有解出,得若记健康人数量超过阀值部分为 ,即则被传染者总数为 特别地,当健康人数量的初始值超过阀值部分很小时,即 时,就有 从上面的几个式中可以看到,在阀值 提高后, 值将变小,于是,一次传染病流行过程中被传染者总数也会变小。 在上面的讨论中,参数 可以由实际数据估计得到的。因初始值 从而 故由得从而检 验 所

21、建立的模型在应用于实践前,还必须用已往的一些经验和统计资料做一番检验。如果它与实际数据吻合,则该模型可以用于实际的应用;如果它与实际数据吻合得不好,则该模型还不能做定量的应用。在后一种情况下,则需要对模型做进一步地修改,直到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为止。 假设有一组数据,该数据反映的是某医院每周的传染病病人病愈和死亡的情况:(时间单位 为一周)时间1234N治愈人数 今以这组数据来检验模型三。为此首先求出 与 的关系:由关系,得微分方程该初值问题的解为代入式得到由于病愈和死亡的人数 将指数函数按幂级数展开:代入到上式,并略去高阶项后得:(21) 用分离变量法求得上面方程的解其中由前式得到当 则上式成为(22)(23)其中,(24) 下面介绍参数 的确定方法: 当参数 各取定某个数值时,对于由公式(23)可确定相应的理论值: 构造理论值和实际值间的误差平方和函数如下: 通过在一定的范围中寻找参数 的值使值成为函数 的一个极小值。 如果 很小,则说明理论公式计算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