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课件_第1页
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课件_第2页
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课件_第3页
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课件_第4页
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霍卓翔、钟燕妮、廖启泽居民消费中的相关税收分析1影响居民消费的税收因素收入消费税收个人所得税消费税2双击添加标题文字福布斯全球税收痛苦指数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3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为小口径宏观税收负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为中口径宏观税收负担。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称为大口径宏观税收负担。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4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5Page 6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学派一致认为,通常情况下,税收增加会通过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私人消费。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税收收入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态势,由1994年的5126.88亿元增至2011年的89738.39亿元,年均增长18.

2、3% ,同期的人均税收收入也由427.8元增至6660.4元,年均增长17.5% 。政府的税收收入对应着一国居民的税收负担,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意味着国民税收负担的迅速攀升。税收负担的高低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居民收入水平,而后者又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变量。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6税收负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Page 7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7(一)税收通过改变居民收入影响居民消费通过直接征税减少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对企业征收各种税收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从而可能间接影响居民从企业获得的收入。通过影响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Page 8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8绝对收入理论认为,居民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

3、长而增加,但其平均消费倾向却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以中国城镇居民为例,其平均消费倾向从最低收入户到最高收入户呈现明显递减趋势。 2011年中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平均消费倾向Page 9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9(二)税收通过改变公共支出影响居民消费许多消费方面的经验研究发现,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居民消费并不是平滑的。如果政府的公共支出能够通过构建完善的社会安全网弱化乃至消除居民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则有助于将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支出。同时,政府的公共支出还可通过提供与居民消费呈互补关系的公共服务以及具有积极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有效地降低居民消费的外在成本,改善居民消费的外部环境

4、,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增加。Page 10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10(三)税收通过改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影响居民消费从理论上分析,税收与居民消费价格具有较强相关性。从税负转嫁的视角看,税收可以分为间接税和直接税。间接税是那些比较容易进行税负转嫁的税种,而直接税的纳税人将其税负转嫁于他人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间接税占比越高,税收对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影响就越大。Page 11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11(四)税收通过调节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结构影响居民消费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作为重要的经济调节手段,通过对不同产业和产品实行差别性税收待遇会影响相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各类商品和劳务之间相对价格的变动会进一步引导社会

5、资源在不同产业和产品之间的重新配置,从而对商品和劳务的供给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而既定的商品和劳务供给结构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选择空间。Page 12宏观分析:整体税负水平12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理论分析税收负担对消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税收负担的轻重会对居民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的配置产生影响;二是税收负担会改变不同商品的税后相对价格,税收的收入效应将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其替代效应将使得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变化。13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奢侈品为例我国虽然没有单独的奢侈品税这一税种但针对进口的高档消费品征收的进口商品消费税、增值税和关税的总和却已经远远高

6、出了很多国家或地区的奢侈品税。以高档化妆品为例:在进口环节要征收3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和10%的关税,总税率高达57%。商家为确保自身利益按税加价。14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奢侈品为例从消费人群来看,我国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富有阶层消费者、中间阶层消费者以及贫困阶层消费者。富有阶层消费者:奢侈品消费是必需品消费,奢侈品消费是刚性需求,价格的变化对其消费行为作用甚微。中间阶层消费者:消费人数众多,是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群体。购买奢侈品是为了生活品质,但由于收入有限,价格变化对这个群体有相当影响。贫困阶层消费者:收入所限很少进行奢侈品消费。15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

7、体实例以奢侈品为例税收的转嫁导致国内奢侈品价格大幅上升。2012年商务部的调查显示,国内市场上箱包、服装、手表、酒和电子产品五类产品共20种品牌的高档消费品,国内价格远远高于海外价格。国内市场价格高于美国51%,高于法国72%。16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奢侈品为例消费税的征收没有明显影响居民对奢侈品的需求,我国从2011年起就成为了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同时,由于国内价格偏高,奢侈品消费外溢。2013年世界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到2170亿美元,中国占有1020亿美元,其中内地280亿,海外消费740亿。国内的高税收并没有抑制奢侈品的需求的增加,国内需求依然旺盛、海外消费增加。17税

8、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奢侈品为例从消费动机来看,主要分为:象征性消费赠礼性消费自我满足型消费投资型消费18结论及评价从宏观的数据来看,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没有能够有效影响居民对于奢侈品的消费。中国居民对于奢侈品的消费额每年不降反增,甚至对于收入最高的阶层还可能促进他们的消费需求。我国对奢侈品没有具体定义,并且征收的税率也十分单一,在大类下分类较少,不能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征收消费税的最初目的“缩小贫富差距”没有有效实现。以化妆品为例,其已经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离不开的用品,高额的税率使得这类人群与高收入人群的差距更大。19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通过图表可以看到,在美国

9、的历史中,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油价的上涨。油品是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血液,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油品的需求量巨大。对燃油征税必将会对居民消费造成冲击。20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2014年1-10月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亿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大国,并且我国的石油需求仍在快速上升。石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约5%,石油价格的上涨必将引起通货膨胀。这会加重居民负担,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预期,直接削弱投资、储蓄的意愿。燃油税的征收不能抑制总需求。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72.072.412.422.502.64我国成品油

10、表观消费量(亿吨)21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燃油税的征收因地而异,大致在30%-50%的区间,对于用油量较大的行业来说负担加重。尤其是对于出租车行业,燃油的消耗是硬性需求,司机的税收负担很大,利润也因此大幅减少。以50%税率征税,加上每吨277元的汽油消费税,汽油的税收负担率高达55.9%。22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燃油税的征收不利于公平分配燃油税是取代养路费而产生的税种,应当遵循多用多交少用少交的原则。对于上路车辆用油应当缴税,其他用途不应当征税。在城镇,80%燃油用于车辆上路,20%用于生产经营。而在农村,80%用于田间作业、灌溉、发电不应缴税,

11、只有20%用于车辆上路。这个反差表明燃油税改革直接增加了农民的负担,而对于城镇居民的影响不大。23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燃油税的征收不利于公平分配路况原因:由于城市与乡村道路路况差距较大,同一辆车在农村道路上行驶的燃油消耗更大,农村车辆无形之中要负担更大的燃油税。汽车质量:农村是二手车销售的主要目的地,而旧车由于零件老化导致耗油量大。这同样导致农村居民燃油税负担较重。24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燃油税的征收不利于公平分配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平均;0.2-0.3表示相对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大;0.6以上表示

12、收入差距悬殊。我国属于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尤其是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0.4840.4910.4900.4810.4770.4740.473中国基尼系数2007-201325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燃油税为例燃油税的相关规定难以实施虽然燃油税改革相关细则中规定:对用油农民进行返还,但是在实施中难以区分燃油的用途与用量,无法确定具体返还数额。返还的税收以总量形式给付,无法确定每个人应当领取的数额。并且相关申报较为复杂,农村居民常常白白多缴税收。26结论及评价燃油税的征收应当更加注重公平原则。汽车的能源主要还是燃油,燃油的需求

13、在一段时间内是刚性的,征税对于消费量的影响较小。由于城镇与农村汽车的主要用途不同又难以区分不同用途的占比,可以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适当降低农村居民的税收负担。燃油税的征收应当体现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对于不同排量的汽车可以制定不同的征收标准。大排量汽车对于道路、环境的损害大,而且购买者多为高收入群体,应当加征。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可以适当减征。27Page 28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通过图表可以看到,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压力日趋增大,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购买能力增强,卷烟焦油量越来越低,吸味趋于平淡;等等。这些因素可能使未来卷烟消费者的日均吸烟量仍保持缓慢上升势头。28Pag

14、e 29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中国是烟草大国。目前中国烟草生产、烟草消费、吸烟人数均为全球首位:烟草生产3300万箱(每箱5万支),是第二烟草生产大国美国的4倍,是全球烟草市场的31%;我国吸烟人数3.2亿,占世界吸烟总人数(11亿)的1/4还要多。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吸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79亿人民币,而同期烟草税收才240亿。29Page 30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世界每个国家烟草税率都不同,中国烟草税率分为三类。甲类卷烟税率为56%,乙类卷烟的消费税税率为36%,雪茄烟的消费税税率为36%,其中价格70元/条(含)以上的为甲类卷烟,其余为乙类

15、卷烟。中国的烟卷总税率约为零售价格的40.8%,这一税率低于国际上卷烟税率的中位数范围(即65%-70%)30Page 31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中国在G20国家中位列倒数第三。中国每包卷烟平均价格为0.73美元,印度为1.65美元、日本为3.31美元、美国为 4.58美元、挪威为10.04美元,都是中国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世界卫生组织披露的数字显示,卷烟价格提高10%,中低收入国家的卷烟需求会下降2%-8%,放弃吸烟的成年烟民增加3.7%,放弃吸烟的青少年烟民增加9.3%。该组织呼吁各成员大幅提高烟草税,以减少吸烟人数和吸烟导致的健康风险。31Page 32税收对居民家庭

16、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烟草税有很大提升空间中国的烟草税由烟叶税、卷烟增值税、从量消费税和从价消费税组成。1994年、2001年和2009年进行了三次调整。但2009年的烟草税收调整同时重新按价格划分烟草类别,使部分卷烟的税率不升反降。烟草税占零售价的比例只由35%-40%提高到了43.7%-48.7%,与国际烟草税负的平均水平(65%-70%)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理想的烟草业税率,应占其零售价格的67%-80%之间。32Page 33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靠烟草税控烟效果很明显税率调高的目的之一就是影响消费。通过税率杠杆影响消费,从而达到控烟目的,是目前全球

17、推行最广、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高烟草税率最终是要达到控烟的目的。据测算,卷烟消费税如能提高2倍,卷烟零售价格可增加约1倍,而卷烟消费将至少降低30%,同时还会增加国家税收。33Page 34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烟草税调税建议如果把2009年增加的税率转移到零售价水平上的话,对于那些低收入吸烟者来说,每包烟的花费可能会额外增加0.1元-0.15元。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长期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提高烟草税收与价格,是减少烟草消费、降低吸烟人数、控制吸烟的最有效手段。34Page 35结论及评价具体实例以烟草税为例继续提高现有税种税率。增设烟草健康税等税

18、种。赋予各地方政府一定的征税权力。35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及税率变化1980年-2006年;起征点800元2006年1月1日:起征点1600元2008年3月1日:起征点2000元2011年6月30日:起征点3500元;9级超额累进改为7级超累进;第一级税率由5%改为3%,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档税率的适用范围。36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37税收对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个人所得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占居民消费水平的百分比变化从 2001年到2005年,所占比重在不断的下降。在2006年(起征点提高到1600元)达到25%的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2010年的19%。在2010年到2011年间(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在不断的上涨,达到新的高点28%。相关文献显示,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额与居民消费水平的相关系数r=0.944532(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说明两者正相关。减少个人所得说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