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职业毒害和防毒措施_第1页
安全工程职业毒害和防毒措施_第2页
安全工程职业毒害和防毒措施_第3页
安全工程职业毒害和防毒措施_第4页
安全工程职业毒害和防毒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安全工程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第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毒性物质概述毒性物质:进入到机体并积累一定量后,与机体组织和体液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进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毒物与非毒物区分:无明显界限,以引起毒效应的剂量大小相对区分。如盐酸 (1%,浓),食盐(鼻粘膜,口服250g)。中毒:由毒物浸入到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第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3毒性物质形态:气、液、固。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um的固体微粒,

2、如塑料粉尘。烟尘:烟雾或烟气。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um的固体微粒,多为金属熔融后在空气中氧化冷却的结果。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喷洒形成。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而成。气体: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4毒性物质分类按化学性质、用途和生物作用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毒性物质分为以下8类。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已知元素109种,地球中稳定存在的95种,其中80种是金属和类金属,再加其化合物,是毒物数量最多的一类。卤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强酸和碱,如H2SO4、HNO3、HCl、HF、NaOH、KOH、NH4OH等氧、氮、

3、碳的无机化合物,如O3、NOx、NCl3、CO、COCl2、COF2、NOCl等窒息性惰性气体,如He、Ne、Ar、Kr、Xe、Rn有机毒物:脂肪烃类、芳香烃类、脂环烃类、卤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化合物、醇类、醚类、醛类、酮类、酰类、酸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农药类毒物: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有机硫、有机汞、有机锡等染料及中间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神经系统各种亲神经性毒物的慢性作用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乏力、易于疲劳、记忆力减退、头昏、头痛、失眠、心悸、多汗等。CO、H2S等窒息性气体中毒可致缺氧性

4、脑病;MTBE、CS2等中毒能引起类似精神分裂症状。呼吸系统氨、氯、光气、氮氧化物、 CS2等刺激性毒物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及肺水肿。高浓度毒物(氨、氯、硫化氢)能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机械性阻塞而窒息。酞酐等可因其致敏作用或原发性刺激而引起职业性哮喘。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毒物对人体的危害血液和心血管系统苯、三硝基甲苯可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砷化氢、苯肼、苯酚可引起溶血性贫血;苯的胺基和硝基化合物可致高铁血红蛋白白血症;有机氟烯烃和烷烃类化合物、有机农药、砷等可引起心肌损伤;各种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中毒也可引起心肌受损。消化系统铅、汞、镉、磷等可

5、致口腔炎;氟化氢、氯化氢、酸雾等可致牙齿酸蚀,有机磷农药、汞、砷等可致急、慢性肠胃炎或消化溃疡;急性铅中毒可致腹绞痛;卤代烃、芳香族及其硝基胺基化合物可致中毒性肝病。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毒物对人体的危害泌尿系统卤代烃、酚类、有机氯等可致中毒性肾病;CS2长期作用可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芳香胺、氟烯烃可致出血性膀胱炎。生殖系统铅、CS2、二溴氯丙烷、甲苯二胺、二硝基甲苯等可对男性生殖系统有损害;铅、汞、镉、铍、氯乙烯、苯乙烯等可对女性生殖系统产生危害。皮肤强酸、碱、酚类、黄磷可致皮肤灼伤和溃烂。二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等可引起接触

6、性皮炎及过敏性皮炎。液氯、氯乙烯等可引起皮炎、红斑、湿疹等。苯、汽油等有机溶剂可使皮肤脱脂、干燥、皲裂。第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8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毒物对人体的危害眼睛三硝基甲苯可致白内障;汞、砷、甲醇等可致中毒性眼病,如视力减退、视网膜病变;腐蚀性物质如强酸、碱、石灰石或氨水可致结膜坏死糜烂或角膜混浊。致癌国际癌症研究中心1994年评价,确定有63种化学物和生产过程可致癌。如石棉可致肺癌、间皮瘤,苯可致白血病,氯甲醚致肺癌,氯乙烯致肝血管肉瘤,联苯胺、4-胺基联苯可致膀胱癌,橡胶工业可致肺癌、胃癌、肠癌等。其他氯乙烯可致肢端溶骨症,无基氟可致氟骨症;铬酸可致鼻中隔

7、穿孔等。第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9毒性物质有效剂量剂量-作用关系: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剂量-响应关系: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内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即产生作用的百分率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毒性物质有效剂量评价毒性物质急、慢性毒性的指标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能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能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

8、或MLC),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急性阙剂量或浓度(LMTac),指一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慢性阙剂量或浓度(LMTcb),指长期多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指在慢性染毒后,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第一节 毒性物质类别第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毒性物质危险等级划分:按物质的半致死剂量LD50值划分,分为5级 (美国科学院

9、)。“0”: 无毒性, LD5015 g/kg“1”: 实际无毒性,5 g/kg LD5015 g/kg“2”:轻度毒性, 0.5 g/kg LD505 g/kg“3”:中度毒性,50 mg/kg LD50500 mg/kg“4”:毒性, LD50300)连接角质层(阻止水溶性物质)-表皮与真皮连接基膜(吸收水溶性物质)。水、脂均溶的毒物易被皮肤吸收。表皮有外伤,可促使毒物的吸收。粘膜吸收毒物的能力大于皮肤,部分粉尘可通过粘膜吸入体内经消化道浸入毒物经由口腔通过消化道吸收。胃肠的酸碱度是影响毒物吸收的因素。第四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49毒性物质毒理作用毒性物质进入机

10、体后,通过各种屏障,转运到一定的系统、器官或细胞中,经代谢转化或无代谢转化,在靶器官与一定的受体或细胞成分结合,产生毒理作用。对酶系统的破坏毒物作为基质的同类物,与其竞争同一种酶分子上的同一部位,产生竞争性抑制。对DNA、RNA的干扰毒物作用于DNA和RNA的合成过程,产生致突变、畸变、致癌作用。对组织或细胞的损害对氧的吸收、输运的阻断作用单纯窒息性气体,因机体呼吸不到充足的氧气而窒息。刺激性气体造成肺水肿而使肺泡气体交换受阻CO等造成氧运输受阻,导致组织缺氧。第五节 毒性物质浸入途径与毒理作用第四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0第六节 毒性资料的利用毒性物质化学结构与相

11、对分子质量化学结构化学结构可提示毒性作用的特点和毒性大小。如脂肪族烃、醇、醛类和酮类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氰化物、有机磷、有机汞等都有特定的毒性作用。氰化物毒性强但在体内不蓄积,而金属类毒物则经常表现为慢性中毒。相对分子量同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其毒性亦有一定的规律。如相对分子量增大,挥发度降低,毒性减弱。第五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1毒性物质的物性熔点和沸点熔点20,沸点165的为挥发性物质,熔点和沸点越低,越容易挥发。根据车间空气的温度可大致估计出毒性物质在空气中的浓度上限。相对密度毒物相对分子量比空气大时,其蒸汽或气体的相

12、对密度一般大于1。发生事故时,相对密度小于1的蒸汽或气体易向上和周围扩散,而相对密度大于1的则容易滞留于下方。当空气中浓度高达几百mg/m3时,毒物浓度的垂直梯度取决于垂直温差,而不取决于相对密度第六节 毒性资料的利用第五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2毒性物质的物性溶解度溶于水和脂肪的毒物,如大多数有机磷、氯化合物,极易经皮肤吸收。只溶于水几乎不溶于脂肪,或只溶于脂肪不溶于水的物质,不易经皮肤吸收。油水分配系数:毒物在脂肪和水中的溶解度比。以正辛醇-水比计。动物试验和毒性等级动物毒性试验: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试验提供致死剂量或浓度。亚急性试验发现毒物的作用特点。慢

13、性试验确定毒物的安全限度。人对多数毒物比动物敏感。估算人的中毒剂量时,可按照敏感动物资料,应用人的平均体重估算。毒性等级:急性中毒防范措施的严重程度。在确定防毒设施时,既要考虑急性中毒,又要考虑慢性中毒物质的蓄积影响第六节 毒性资料的利用第五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3第七节 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职业中毒定义急性职业中毒:在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毒物所引起的中毒。发病急,病情严重,急救不及时,预后严重,易造成死亡慢性中毒:长时间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发病慢,病程进展缓慢,与一般疾病难以区分。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工业接触毒物一个月

14、至六个月,发病比急性中毒缓慢。亚临床职业中毒:工业毒物在体内蓄积到一定量,对机体产生了一定损害,但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是中毒前期,如此时与毒物脱离接触并适当疗养,可很快恢复正常第五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4职业中毒诊断职业史现在和既往工种、接触毒物种类、方式和接触剂量。劳动卫生检查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劳动环境、防毒措施、劳动组织等,以及同车间同工种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体格检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第七节 职业中毒及其诊断第五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5第八节 职业中毒临床表现呼吸系统窒息状态:呼吸困难、口

15、唇青紫直至呼吸停止呼吸道炎症: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部炎症。肺水肿:肺间质和肺泡液渗出,致肺组织积液、水肿。神经系统中毒性脑病:脑部由于中毒引起的严重器质性或机能性病变。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嗜睡、视力模糊、幻视、复视、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周围神经炎:周围神经发生结构变化与功能障碍。神经衰弱综合症: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第五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6血液系统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循环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至4000/mm3以下。高铁血红蛋白症:血红蛋白中的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使血液失去携氧功能。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功

16、能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心肌损害:损害心肌或使心肌对肾上腺素应激性增强而产生的病变。消化及泌尿系统中毒性口腔炎中毒性急性肠胃炎中毒性肝炎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病第八节 职业中毒临床表现第五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7第九节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抢救现场急救设施有剧毒物质的工厂、车间应设置急救站,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和药品。急救设备和器械救护车、担架、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氧气呼吸器、清水及清洗设备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开口器、压舌板;洗胃器、洗眼器、吸水器、夹板、绷带等。抢救药品药剂根据毒物作业场所配备相应的解毒药品。常规药物如呼吸中枢兴奋剂、强心剂、镇静剂、葡萄糖、维

17、C等注射液。第五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8第九节 急性职业中毒现场抢救急救现场准备救护者防护准备:救护人员在抢救之前应做好自身的呼吸系统和皮肤的防护。切断毒物来源:对中毒人员抢救外,要迅速切断毒物来源。中毒者急救:将中毒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松开患者衣领、腰带,仰卧,以保持呼吸道畅通。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若毒物经口进入,对非腐蚀性毒物,迅速用1/5000的高锰酸钾或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对腐蚀性毒物,可用蛋青、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以保护胃粘膜。若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实施心脏复苏术和呼吸复苏术第五十八张,PP

18、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9第十节 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采用危害小的工艺密闭化、机械化、连续化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第五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0第十一节 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通风排毒措施局部通风:毒物比较集中或工作人员经常活动的局部地区通风。局部排风:减少工艺设备毒物泄漏对环境的直接影响。需经净化、除尘或回收处理后排向大气。局部送风:对厂房面积大、工作地点固定的场所,采用局部送风使工作场所的温度、湿度、清洁度符合卫生要求。局部送排风:既有新鲜空气送入,又有污染空气排出,在局部地区形成风幕,阻止有害气体进入室内。全面通风:

19、用大量新鲜空气将作业场所的有毒气体冲淡至符合卫生要求的通风。全面排风:防止室内产生的有害气体扩散,在毒物集中产生区域采用全面排风,使含毒气体排出,清洁空气从外部补充进来,冲淡有毒气体。全面送风:防止外部有毒气体污染室内空气,采用全面送风,用清洁空气冲淡室内有害气体。全面送排风:在门窗密闭、自行排风进风困难的场合使用。混合通风:既有局部通风又有全面通风的方式。第六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1第六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2第六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3第六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4燃烧净化方

20、法有害气体、蒸汽、粉尘通过焚烧使之变成无害的物质。适用于可燃或高温下可分解的有害气体或烟尘。直接燃烧:可燃组分浓度较高,作为燃料燃烧热力燃烧:可燃组分浓度较低,需要辅助燃料燃烧提供热量,废气部分作为辅助燃料的助燃气,部分旁通与高温燃气湍流混合反应。为使废气完全燃烧,需要一定的停留时间。催化燃烧:用催化剂使可燃组分在较低的温度下氧化分解,适用于含有可燃气体、蒸汽的废气的净化。冷凝净化 回收空气中的有机溶剂蒸汽及处理含大量水蒸气的高湿废气。通过水蒸气凝结,将部分有害物溶于凝液中,减少有害物浓度。直接法:采用接触冷凝器,冷却剂和蒸汽直接接触,冷却剂、蒸汽、凝液混合在一起。间接法:采用表面冷凝器冷凝,

21、耗能小,凝液纯净,用水量少。吸收和吸附净化吸收:应用液体溶剂吸收废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有害组分,以防危害人体及污染环境。吸附: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混合物,使其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分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用于气体的干燥、溶剂蒸汽的回收、产品脱色、水的净化等。第十一节 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第六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5第十二节 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生产性粉尘及其分类人体对粉尘的清除大于10 um的,被上呼吸道清除5-10um的粉尘,可随下呼吸道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随粘液向外运动,并通过咳嗽排出体外。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可进入到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造成肺

22、部不可逆疾患。因此也被称为呼吸性粉尘。属性类别举例无机性矿物性石英、金属矿石、煤、滑石、石棉等金属性冶炼或加工中形成的金属及其氧化物如铁、铝等人工性水泥、碳黑、玻璃纤维有机性植物性棉、麻、谷物、烟草、茶叶等动物性皮、毛、骨、角等人工性有机染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混合性各种粉尘的混合存在第六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6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尘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粉尘沉积在肺内后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呼吸系统损害:石棉尘、SiO2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棉尘、麻尘等植物性粉尘引起呼吸道阻塞性疾病;茶、枯草、皮毛等粉尘引起支气管哮喘、霉变枯草致“农民肺

23、”等中毒:铅、砷、农药、化肥、助剂等粉尘中毒皮肤病变:长期接触粉尘可使皮肤及眼受到伤害,如沥青尘可致光感性皮炎;金属性粉尘可致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膜浑浊。致癌:石棉、镍及其氧化物、铬、砷等金属粉尘可致肺癌;第十二节 生产性粉尘及其危害第六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7第十三节 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尘、毒空气样品采集含尘空气样品采集在作业人员活动地带距地面1.5米的高度采样。采样时间10-20min。含毒样品采集根据测定目的确定采样点。评价污染物程度,与含尘方法同评价污染物分布:按3米间隔等距离划线在纵横交叉点采样。评价个体影响:在操作者胸前佩戴,累积采集操

24、作者一天的毒物。评价排毒除尘:在通风系统停车前后,在操作点呼吸带取样对比第六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8劳动环境评价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O2 车间空气中工业粉尘的最高允许质量浓度:47种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330种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评价方法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 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E=(CaTa+

25、CbTb+CnTn)/(Ta+Tb+.Tn) 式中,E 为8 小时工作日接触有毒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Ca,CbCn 为Ta,TbTn 时间段接触的相应浓度;Ta,TbTn 为Ca,CbCn 浓度下的相应接触持续时间第十三节 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第六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9第十三节 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劳动环境评价评价方法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国内未制定标准的不等于安全,可参考国外的数据注明皮的,表示可经皮肤

26、吸收,且其吸收量在总吸收负荷中的比例不可忽略,需要同时做好皮肤防护车间内有混合毒物时,需要考虑其联合作用独立作用:混合物的毒性是各个毒物单独作用的结果的汇总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结构同系或相近的毒物,或其靶器官相同,毒作用等于各毒物分别作用的强度的总和 相乘作用:一种毒物加强另一种毒物的毒性,对机体的危害性比相加作用大。如 CO+NOx,CO 1.5x,NOx 3x;乙醇+苯、CO拮抗作用:一种毒物减弱另一种毒物的毒性,总的毒效应小于各毒物单独作用的总和。如乙醇+二氯乙烷、乙二醇。第六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0第十三节 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劳动环境评价评价方法短

27、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missible concentration-Short Term Exposure Limit,PC-STEL):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 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在此浓度下,工人可短时间连续暴露而不致受到:a: 刺激作用;b. 慢性或不可逆组织损伤;c.足以导致事故伤害增大,丧失自救能力以及明显降低工作效率。要求暴露时间小于15分钟、每日不得超过4次,各次间隔不少于60分钟。对现有毒理学和工业卫生学资料不足以制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值时,按下表推算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 )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大小与超限倍数关系 PCTWA 值(m

28、g/m3)超限倍数1001.5第七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1第十三节 车间空气毒物的测定与评价劳动环境评价评价方法测定点评价:以一定时期内该点样品测定合格率为依据,合格率达到75%以上为合格。车间劳动环境评价优:测定点合格率85%以上良:测定点合格率70-85%中:测定点合格率50-70%差:测定点合格率50%以下第七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2例题计算例1:乙酸乙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0mg/m3,劳动者接触状况为:300mg/m3 浓度,接触2 小时;160mg/m3,接触2 小时;120mg/m3,接触4 小时。评价该车间卫生状

29、况。解: E=(2300+2160+4120) (2+2+4) =175mg/m3。 此结果200mg/m3,未超过该物质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第七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3例题计算例2 :乙酸乙酯,如劳动者接触状为:300mg/m3 浓度,接触2 小时;200mg/m3,接触2 小时;180mg/m3,接触4 小时。乙酸乙脂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200mg/m3,评价该车间卫生状况。解: E=(2300+2200+4180)(2+2+4) =215 mg/m3 200mg/m3,不合格 E=(2300+2200+2180+20)(2+2+2+2) =170 mg

30、/m3, 1 时,表示超过接触限值,不符合卫生要求。第七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5例3:某车间空气中有苯、甲苯、二甲苯三种毒物,经分析其浓度分别为4,20和50 mg/m3。依据标准知此三种毒物的PC-STEL分别为10,100,100 mg/m3,评价该车间卫生是否达标。解: 苯、甲苯、二甲苯 共存,可认为是毒物联合作用中的相加作用, 4/10+20/100+50/100=1.11 因值大于1,所以该车间卫生不符合国家标准,需要整改。第七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6思考题中毒与职业中毒概念毒性物质剂量-响应关系、剂量-作用关系。评价毒性物

31、质毒性的指标及含义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有哪些?空气中毒物的存在形式有哪些?防尘防毒对策措施有哪些?什么是呼吸性粉尘?什么是尘肺?车间卫生评价计算第七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7思考题中毒与职业中毒概念中毒:由毒物浸入到机体而导致的病理状态。职业中毒: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而引起的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在一个工作日或更短的时间内接触高浓度的毒物所引起的中毒。慢性中毒:长时间不断接触某种较低浓度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工业接触毒物一个月至六个月,发病比急性中毒缓慢。亚临床职业中毒:工业毒物在体内蓄积到一定量,对机体产生了一定损害,但在临床上无明显

32、症状和阳性体征。是中毒前期,如此时与毒物脱离接触并适当疗养,可很快恢复正常毒性物质剂量-响应关系、剂量-作用关系。剂量-作用关系:毒性物质在生物个体内所起作用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如工人尿液中-氨基乙酰丙酸与厂房空气中铅浓度关系。剂量-响应关系:毒性物质在一组生物体内产生一定标准作用的个体数,即产生作用的百分率与毒性物质剂量之间的关系。如一组工人尿液中-氨基乙酰丙酸超过5 mg/l的个体的百分数与厂房空气中铅浓度关系。第七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83. 评价毒性物质毒性的指标及含义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指能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毒性物

33、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指能引起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指全组染毒动物中只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指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急性阙剂量或浓度(LMTac),指一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慢性阙剂量或浓度(LMTcb),指长期多次染毒后,引起试验动物某种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小剂量或浓度慢性无作用剂量或浓度,指在慢性染毒后,试验动物未出现任何有害作用的毒性物质的最大剂量或浓度第七十八

34、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94. 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有哪些?经呼吸道浸入经皮肤侵入经消化道浸入5. 空气中毒物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um的固体微粒,如塑料粉尘。烟尘:烟雾或烟气。悬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0.1um的固体微粒,多为金属熔融后在空气中氧化冷却的结果。雾: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为蒸汽冷凝或喷洒形成。蒸汽:液体蒸发或固体升华而成。气体: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第七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806. 防尘防毒对策措施有哪些?替代或排除有毒或高毒物料采用危害小的工艺密闭化、机械化、连续化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加强通风除尘强

35、化管理做好个体防护第八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817. 什么是呼吸性粉尘?什么是尘肺?呼吸性粉尘指直径小于5um的粉尘。可进入到肺泡和终末细支气管,造成肺部不可逆疾患。尘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粉尘沉积在肺内后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8. 车间卫生评价计算PC-TWA计算PC-STEL计算混合物毒性相加计算第八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入口处或泄险区周边,如:高毒物品作业场所、放射工作场所等;或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发生故障时;或维护、检修存在有毒物品的生产装置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置。第八十二张,

36、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禁止停留 在特殊情况下,对劳动者具有直接危害的作业场所。第八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禁止启动 可能引起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暂停使用或维修时,如设备检修、更换零件等,设置在该设备附近。第八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4 当心中毒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第八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5 当心腐蚀存在腐蚀物质的作业场所第八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6 当心感染存在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场所第八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7 当心弧光引起

37、电光性眼炎的作业场所 第八十八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8 当心电离辐射产生电离辐射危害的工作场所第八十九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9 注意防尘 产生粉尘的作业场所第九十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0 注意高温 高温作业场所第九十一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1 当心有毒气体存在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第九十二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2 噪声有害 产生噪声的作业所第九十三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3 戴防护镜 对眼睛有危害的作业场所第九十四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4 戴防毒面具 可能产生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第九十五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5 戴防尘口罩 粉尘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第九十六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6 戴护耳器 噪声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场所第九十七张,PPT共一百一十三页,创作于2022年6月17 戴防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