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讲义_第1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讲义_第2页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讲义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验十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指导教师:陈少军一、实验目的了解本体聚合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实施方法。二、实验原理本体聚合是指单体本身在不加溶剂及其他分散介质的情况下由微量引发剂或光、热、辐射能等引发进行的聚合反应。由于聚合体系中的其他添加物少(除引发剂外,有时会加入少量必要的链转移剂、颜料、增塑剂、防老剂等),因而所得聚合产物纯度高,特别适合于制备一些对透明性和电性能要求高的产品。本体聚合的体系组成和反应设备是最简单的,但聚合反应却是最难控制的,这是由于本体聚合不加分散介质,聚合反应到一定阶段后,体系粘度大,易产生自动加速现象,聚合反应热也难以导出,因而反应温度难控制

2、,易局部过热,导致反应不均匀,使产物分子量分布变宽。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体聚合在工业上的应用。为克服以上缺点,常采用分阶段聚合法,即工业上常称的预聚合和后聚合。除产物纯度高外,本体聚合的另一大优点是可进行浇铸聚合,即将预聚合产物浇入模具中进行后聚合,反应完成后即可获得产品。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致使反应体系的温度不断升高,反应速度加快造成局部过热,使单体气化或聚合体裂解,制品便会产生气泡或空心,另一方面由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它的聚合体密度相差甚大(前者0.94,后者1.18),因而在聚合时产生体积收缩,如果聚合热未经有效排除,各部分反应便不

3、一致,收缩也不均匀,因而导致裂纹和表面起皱现象发生,为避免这种现象,工业上往往采用二步法制备有机玻璃,整个过程分制模,制浆,灌浆聚合和脱模几个步骤。在聚合反应开始前有一段诱导期,聚合率为零,体系粘度不变,在转化率超过20%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加快,而转化率达80%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需要升高温度才能使之完全聚合。CH3nCH=COOCH?CH,BPO厂In一gC土COOCl图1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反应图2聚合装置图1搅拌器;2聚四氟乙烯密封塞;3温度计;4温度计套管;5冷凝管;6三口烧瓶三、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三口烧瓶、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烘箱、玻璃棒2.试剂:甲基丙烯酸甲酯

4、(MMA),过氧化苯甲酰(BPO)四、实验步骤预聚物的制备准确称取110mg(精确到O.OOlmg)BPO,加入到250ml三口烧瓶中,然后加入100ml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逐渐升温搅拌,溶解后在8590:水浴中恒温加热,观察体系粘度变化,当粘度稍大于甘油粘度时,此时转化率约为10%,冷却至50:,使聚合反应缓慢进行。成型将制得的预聚物,缓慢地倒入200ml烧杯(内涂一薄层脱膜剂)中,放入40:烘箱中,保持此温度约20h,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否则温度过高,使产物出现气泡。然后升温至90100:,保持此温度约2h取出烧杯,使其冷却至室温,观察其透明性及是否有气泡。五、思考题制备有机玻璃时,为什么需要首先制成一定粘度的预聚物?凝胶化作用进行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