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落日熔金)_第1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_第2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_第3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_第4页
永遇乐(落日熔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臧克家永 遇 乐李 清 照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 带争济 楚 风鬟霜鬓预习反馈:(gun)(nin)(c)(j)(hun)一、正音:二、据你对词的了解,试着给本词加一题目永遇乐元宵三、据你对词的了解,试分析此词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作品。据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说李清

2、照“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李清照这个时期的境遇和心态与靖康之变之前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此词属于后期作品。 前期:闺情相思,悠闲生活,明快妍丽;后期:国破家亡,悲叹身世,沉哀入骨,感伤凄黯。北宋的元宵节苏轼有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北宋时,元宵节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的好时机。 分析内容 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3、,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翻译:落日金光灿灿,像熔化的金水一般,与绚丽的暮云珠联璧合。景致如此美好,可我如今又置身于何地哪边?绿柳如烟,笛声幽怨,春天的气息有了多少?但又怎能知道,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转眼之间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诗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婉言谢绝。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时光,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精心打扮,与人争艳。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花白散乱,懒得在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写如今元宵的情景回忆“中州盛日”的元宵

4、情景品读词作(上阕)品读三问的味道。 一问: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二问: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三问: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试着从词的上阕把透露词人心理的句子找出来,说说透露出来的是怎样一种心境?美景当前,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疑问? “人在何处”一问,点出词人的处境:飘泊异乡,这与吉日良辰形成鲜明对照,体现了词人颠沛流离的悲哀。 “春意知几许”一问,初春时节听着笛子吹奏出哀怨的梅花落,再加上词人飘泊异乡,所以虽有“染柳烟浓

5、”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 “次第岂无风雨”一问: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起的“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以及历尽灾难,觉得世事无常、战战兢兢、凄凄惶惶、多疑多虑的心境。上阕的景物描写有何特点?对突现词人心情有何作用? 上阕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绘了 夕阳像熔解的金子一样璀璨;晚云如碧玉一样瑰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元宵晚景图。 在此,词人是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绚丽的元宵晚景,与上阕所体现的流离之苦、思家之痛及游玩的无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更好地突现了词人家亡国破夫死

6、的无限伤感。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品读词作(下阕)品读今昔不同的味道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答:开头六句,写出了在汴京繁华兴旺的时代,元宵时,妇女们头上戴着装饰珠翠的帽子,插戴着以金丝为饰的雪柳,竟相打扮,看谁整齐漂亮的兴高采烈的场面。描绘出昔日北宋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及当时人们的欢快心情。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7、,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下阕前六句写出了一番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簇带争济楚”一句中“争”的表达效果。 答:“争”在此是争相之意,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以此表现昔日汴京元宵佳节的繁盛景象“如今憔悴,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体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此句写出了词人历尽灾难,容颜憔悴,早已没有了装扮,游玩的心情。体现了此人自惭形秽、心灰意冷、孤独失落的悲苦心境,既然作者不愿外出,又要在帘儿底下听人 笑语,这反映了作者什么心态?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8、,听人笑语。这反映了词人一方面心境悲苦,没有了游玩的心情;另一方面又对过去美好的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希望在别人的笑语中重温旧梦。体现了词人对现实的感伤和对往事的追念。这首词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首词主要用了对比、乐景写哀情手法: 1、对比手法 首先是今昔对比,即现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这是贯穿全篇的。 又用他人与“我作对比,乐与悲作对比。 对比中显出“中州盛日的元宵乐,今年的元宵悲。在今年的元宵中,别人欢乐,“我伤悲。 这样写以过去的欢乐反衬今朝的落寞与伤感。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更鲜明地突现了出来。 上阕开篇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两句,描绘了

9、夕阳像熔解的金子一样璀璨;晚云如碧玉一样瑰丽,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元宵晚景图。 在此,词人是用乐景写哀情的手法,绚丽的元宵晚景,与上阕所体现的流离之苦、思家之痛及游玩的无绪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由此更好地突现了词人家亡国破夫死的无限伤感。2、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课堂小结 全篇以元宵为主线展开铺叙,穿插今昔对比,用乐景写哀情,以过去的繁华反衬今朝的落寞,体现了词人对往事的追念,对现实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反思拓展再次感受李清照的人格魅力 写给李清照寻寻觅觅晚来冷冷清清伤怀疏雨依然湿秋千和羞的少女永不再 消魂黄花今又开 把酒如何看待忧愁如山双溪舴艋舟怎生载离恨似海 千行泪也难排凄凄惨惨戚戚是次第的独白放眼嗟叹家国风云变幻直入迷雾阴霾人生多少真情挚爱化作了梦里秦淮终于只有守着窗儿幽幽回首填写一帘悲哀李清照饱尝人间甘苦的一生,是她创作的源泉。其作品无论是写少女的情怀、思妇的幽怨、流离的凄苦、亡国的悲愤,无一不充溢着真挚的情感。如果说柳永用他的执着开创了婉约一派词风,那么李清照则用她炽热的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