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_第1页
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_第2页
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_第3页
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_第4页
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智能形态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的总和。教育技术可以划分为:智 能形态的教育技术和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通常又叫做软技术,是指那 些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它包括系统方法、群体学 习模式、决策论、线性规划、等理论阶段的技术。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 形的技术。它包括从黑板、粉笔、课桌椅、教室等传统的教学用具到现今的电子计算机、卫 星通信系统、光缆通讯网络等一系列可用于教育的器件、设施和设备等。为什么说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分支学科?首先,教育技术学从其发展历史上来看,它是在视听教育及

2、程序教学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科学技术成果的引进,使教学手段不断得到更新和充实,促使教学 方法不断的变化和丰富,从而形成媒体技术这一领域。因而可以这样认为,教育 技术学是媒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从教学方法中独立出来的学科。其次,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内容及相关知识结构(“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内容 及相关知识结构”)来看,也属于教育学科的内容。再次,在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也是将教育技术学 列入教育学科的分支学科。因此,可以得出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教育技术94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对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 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一)AEC

3、T94定义的四个组成部分1、理论和实践一个专业或学科必须有支持实践的基础理论。理论部分包括对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架 构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应用。2、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些术语涵盖了这个领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人员的职能。这几个范畴的研究基本上是各 自独立的。其中,设计范畴集中地表达了教学技术基本理论的核心部分。开发范畴亦较为成 熟,其他几个范畴的理论仍引用其他相关领域的研究。3、关于过程和资源这个组成部分包括定义中的两个基本问题:过程和资源。过程就是用于“产出”和指导特定学习结果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是一个包括输入、行为和输出的序列,包括了设计和传 递过

4、程。过程通常是程序化的,但亦不总是这样。当过程有一系列有序的步骤组成时,它是 程序化的;当活动顺序不是很有序时,过程就是非程序化的。资源是支持学习的资料来源,或资料库,它包括支持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但资源 并非仅指用于教学过程的设备和材料,它还包括人员、预算和设施。可以说它包括了一切 有助于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因素。4、为了促进学习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促进、影响并完成学习。这个组成部分所用的术语是为了强调学习 的结果,阐明学习是教学的目的,教学是完成学习的一种手段。学习是检验教学的标准, 它表现为知识技能或态度的改变。定义中的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个人或行为相对持久 的改变”,是心理学中的定义,

5、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学习是指的听课、读书等。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它的 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资源,基本内容是 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 价,它是按系统方法应用过程 的阶段特点来阐述它们的理 论和实践,这也指出了它的研 究方法是系统方法。所以这个 定义是一个纲要性含义的规 定性定义,概略地表述了学科的内容。(左图是教育技术AECT9 4定义的简图)3.1.1教育的含义现代教育学对教育给出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教育(广义)一一凡是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 意识的过程。教育(狭义)一一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

6、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通常指学校教育。教育的根本特征: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个:教育者 ./详细内容教育者教育活动的主导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父母是子女的 最初和经常的教育者;社会教育中的师傅及起到教育作用的人都是教育者。在学校教育产 生后,教育者主要指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受教育者详细内容受教育者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既包括全日制学校的在校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的 成人教育、网络教育中的学生。教育设施详细内容教育措施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方法,包括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来作用于受

7、教育者 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的影响物。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中所采用 的方式和方法,既包括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方法,也包括教学活动时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 件。3.1.2技术技术的英文为technology,其词根是techne,来源于希腊语。在希腊语中“技术” (technology)的本义是“对纯艺术和实用技巧的论述”,因此,它的词根techne指的 就是“艺术和手工技巧”。我国学术界,对于“技术”这一概念的解释也是不同的。一种是以辞 海为代表的解释,另一种是以科学学辞典和科技词典为代表的解 释。技术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理论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 操作方法和技能;2

8、、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 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用程序、方法。辞海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 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一科学学辞典、科技词典前一种定义显然是受到“技术”一词主要是用来表达工业生产中“工艺”说法的影响,把 定义定得比较狭窄,几乎只局限于技术的有形的物质方面。如果按照这种定义来看待教育 技术中“技术”,势必就以为教育技术只包括“硬件”和“软件”,把教育技术等同于录 音机和录音带,计算机和程序、课件等有形的东西。在这种理解下,教育技术就是教学媒 体。后一种定义显然已经意识到,现代用法中的“技术”一

9、词所包含的内容, 除了有形的物质性方面外,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性方面。这种“无形的非物 质性”方面的技术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起到了实实在 在的作用。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方面技术的应用并不亚于有形的物质 性方面的技术,更不能为后者所取代。本门课程所涉及到的有关“技术”的涵义,指的是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的总和,教育技 术中的“技术”也应在这个涵义上来理解。3.1.3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 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教育技术主要包括下面两类:(1)有形(物化形态)内容扩展物化形态的技术: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的物体中的科学知识,包括

10、黑板、 粉笔等传统的教具以及计算机、卫星通讯等一切可以用于教育的器材、设备、 设施及其相应的软件。(2)无形(智能形态)/内容扩展智能形态的技术: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以功能形式作用于教育实践的科学知识。如: 系统方法。狭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 术和系统技术。本门课程所涉及的“教育技术”基本上是狭义的解释。3.1.4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的英文翻译:Educational Technology 或 Technology of Education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的区别: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11、;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 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在本课程中,当指的是运用于教育中的各种技术(如媒体技术、系统技术等)时,一 般使用教育技术一词;指一个新兴学科的专门术语时,则用教育技术学。教育教育(广义)一一凡是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 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教育(狭义)一一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想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通 常指学校教育。技术对于技术这一概念的解释:技术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理论而发展成的各种工 艺操作方法和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

12、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 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用程序、方法。一一辞海技术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 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一一科学学辞典、 科技词典教育技术广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 中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无形(智 能形态)两大类。狭义的理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 技术和系统技术。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是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 后形成的学科。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的比较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教育技术学9

13、4定义与05定义;其次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 教育技术学05定义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对两个定义的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够更好的 认识这两个定义。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94 definition and 05 definition. Second, there are three aspects mainly to analyse and compare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94 definition with Education

14、al Technology 05 definition.Finally,I have made some thoughts abou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Hope that everyone can mak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two definitions.关键词:教育技术学94定义 05定义一、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AECT在1994年给教育技术学下的定义是:、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原文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

15、e theoryand practice oflearning.AECT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 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原文是: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study and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二、对教育技术学94定义

16、与05定义的分析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其次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 教育技术学05定义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对两个定义的比较分析,作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够更好的 认识这两个定义。(一)、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上的比较1、将 Instructional 改成了 Educational05定义将教学改成了教育”,教育包含了教学,教学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也就是说教育技术包含 了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的范围比教学设计的要广泛的多。2、将 theory 改成了 studyStudy (研究)它包含了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以及其他形式的研究。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领域

17、,需 要不断地以研究和反思性实践来建构其理论体系。3、与94定义相比,practice前面多加了 ethical05定义中的practice (实践)更加注重ethical (符合道德规范的),在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更加注重 的是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4、与 94定义相比,05定义具有双重目的: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05定义具有双重目的,其中的facilitating learning相当于94定义中的for learning,而05定义 中还增加了 improving performance这个目的。也是说教育技术的目的从为了

18、促进学习扩大到便于学习 和提高学习绩效。5、与 94定义相比,05定义 process 和 resource 前增加了 限定词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05定义在教育技术学两个对象的前面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也就是说教育技术 学越来越关注过程与资源的适合性与技术性。(二)、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在研究范畴上的比较AECT2005 年定义将 94定义中的五大范畴: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and evaluation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整合为三大范畴:c

19、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创设、使用、管理)。05定义中的creating替代了 94定义中的design和development,创造是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 二设计、开发则是某一系列活动中具体的两个过程,也就是说创造包括了设计、开发。在05定义中,用了 using (使用)代替了 utilization(利用),、使用”是把学习者带入到学习环境与 资源中去理论与实践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解决问题的,而解决问题又需要一定的解决方案步 骤,利用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的一小步骤。也就是说使用比利用具有更广的范围。05定义中把management换成了 mana

20、ging,managing是动名词形式,它具有动词和名词双 重含义,也就是说它包含了管理的过程与状态,而management只是名词形式,表达的只是事物的一种 性质或状态。然而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managing比management跟能够贴近管理这个动态的过 程。在94定义中评价是一个单独的范畴,而在05定义中则是将评价贯穿到创设、使用、管理三个范畴 中。在05定义中认为每个范畴都是一个一个动态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说每个范畴都包含了评价,这对 教育技术领域的职能描述更急的广泛、更具有弹性。(三)、从教育技术学94定义与05定义所研究的理念的比较(1)依据的理论基础不同:94定义主要是以认

21、知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辅; 而05定义主要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2)技术基础不同:94定义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刚刚起步,对人们来说比较陌生;而05定义 时,网络技术、网络教育已经飞速发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3)问题的提出不同:94定义时,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有很大的向往,对其抱有很大的期 望;05定义时,经过10年的发展与大力投资并没有取得人们所期望的结果。三、对两个定义的思考在对两个定义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下面简略阐述一下在对这两个定义的分析比较中得到的一些思考: 1、对于94定义我们可以充分的肯定:它使我国电教界从只重视教转向既重视教又重视学的研究;从只

22、重视媒体使用与管理,转向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建设;从只提供设备与技术的维修、服务,到重视技术和教学的整合(尤其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 创新探索)。总的说来,94定义的引进,对于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是起了正面的促进作用,这是客观事实。2、对于05定义的主要贡献将教育技术的研究范围由教学领域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首次明确提出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符合道德规范的要求;首次将 、创造”作为教育技术领域的三大范畴之一,强调教育技术创新;从对一般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研究限定为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研究,突出了专业特色和工作重点。该定义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局限于美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23、与行业背景,强调了定义的实用 性和规定性,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其次,在一定范围内强调教育技术实践的道德 规范性是必要的,但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参考文献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著搜狐博客DB/OL. HYPERLINK /108694615.html /108694615.html博客大巴DB/OL. HYPERLINK /logs/36278949.html /logs/36278949.html网易博客DB/OL. HYPERLINK /zyanbin_cn/blog/static/2660972120076543430698/ /zyanbin_cn/blog/static/26

24、60972120076543430698/论文天下DB/OL. HYPERLINK /product.free.8383570.1/ /product.free.8383570.1/教育技术定义AECT1994定义与AECT2 005定义之比较Maggie.zhu 发表于 2009-10-24 10:18:09摘 要:本文结合AECT1994定义,对AECT2005定义涉及的一系列关键概念在文字、范围 和理念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比较,指出了新定义潜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引起业内人士的注 意。关键词:AECT教育技术定义比较一、引言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布了著名的AECT1

25、994定义。十年以来, 教育技术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更好地概括这一领域,AECT又在酝酿新的定义。200 4年6月,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定义,并于当年10 月获得通过。新定义在互联网上甫一面世,迅即引起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士的热切关注。鉴 于1994定义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巨大影响,对即将发布的新定义给予充分关注无疑是非常必 要的。由于定义的正式文本将于2005年公布,在此姑且称为AECT2005定义。二、AECT1994定义与AECT2005定义的基本内容AECT:教育技术1994定义(英文):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

26、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 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AECT: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 践。2004年6月,由莫伦达(Molenda)和罗宾逊(Robinson)执笔,AECT定义与术语委员 会起草了一个教育技术新定义的草案。在这一草案中,教育技术被界定为如下:AECT:教育技术2005定义:(英文)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27、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 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 urces.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 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94定义和05定义的变化: instructional 改为了 educational;study 替代了 theory;在“practice”前面加了限定词“ethical”

28、;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替代了 for learning;教育技术的范畴从 5 个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evaluation)转化为 3 个 (creating, using, managing)Creating不仅替代了 design, development这两个范畴“利用 ”(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 “使用 ” (using)“管理” (management)转化为“管理” (managing)将 evaluation 整合在 cr

29、eating, using, managing 三个范畴中在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前加了 限定词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三、从1994到2005:对AECT2005定义的分析及比较第一,把原来的“for learning*为了学习)明确地改为“facilitating learning”(促进学习)。 “为了学习”强调的只是“学;“促进学习”则既强调“学”也重视“教”(对学习的促进,很大程度 上要依赖教,尤其是学校教育中更是如此)。显然,这是受Blending Learning思想影响的结 果。所以由“为了学习”转向“促进学习”是教育思想

30、、观念的转变与提高,是和94定义相比 最具积极意义的进步表现。第二,将原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变换为“用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并有合适 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如上所述,由于“促进学习”有赖于教,“绩效的提高”也与教有 很大关系,所以这里所说的过程和资源绝非一般的过程和资源,而是指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 (对于学校来说,就是指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与94定义相比,不仅是“学习过程和学习 资源”变换为“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而且这种过程和资源的前面加了修饰语一一并非任意的 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而是伴随有合适技术的(即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带有着无数的不确定

31、因素,教师应该带着发展的动态的眼光来看待” 合适”的。教师应根据教学情景的变化,不断的调控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从而不断的激 发学生的智慧和热情,帮助学生更为有效的学习。这样就较好地克服了 94定义未能体现教 育技术学科特色的不足。必须强调指出的是,05定义中所规定的、作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对象的过程和资源,尽管 在其前面加了起修饰作用的限定词(有合适技术的),但由以上分析可见,并未能改变其教 育过程和教育资源的本质;千万要避免断章取义地把05定义中的过程和资源仅仅理解为“有 合适技术的过程和资源”(即变成纯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若是这样,那就大错而特错了。第三,除了强调相关过程和资源要促进学习之

32、外,还强调要提高绩效。对学习者来说, 绩效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即学习者的能力及其在新环境中的迁移能力); 对企业来说,绩效则是指该企业组织预期的、符合总体目标的业绩。和94定义相比,增加 有关“绩效”的考虑,不仅显得05定义既关注学习过程也关注学习结果;而且还表明通过培 训来提高企业绩效也是教育技术学重要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可见,以上三个方面都是05定义和94定义相比,有所前进、有所发展的突出优点。第四,以“研究”(study)取代“理论(theory)。伊利认为以“研究”取代“理论”在一定程 度上造成了“教育技术内涵的游移不定,对澄清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并没有任何帮助;与94 定义

33、所使用的“理论”相比,05定义使用“研究”一词“把基于直觉与经验的批判性反思作为一 种重要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消解了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致力于理论创建的努力, 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第五,2005新定义在实践(practice)之前加入了”合乎道德的(ethical)的这一限定 词,这突出体现了定义的作者们对行业伦理规范的强调与重视,彰显了对人的尊重,也体现 了教育技术这一领域在不断走向成熟。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突出行业伦理本也无可厚非,然而把伦理问题纳入定义 则是值得商榷的。比如,职业伦理对医学实践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教育技术,然而医学对行业 伦理的强调也只限于制定专门的职业

34、道德规范,并没有把其纳入定义。再如,在对教育的界 定中,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力求能够概括各种各样的教 育活动,其中既有好的教育,也有坏的教育,而没有人试图把教育界定为”培养好人的社会 活动”。伊利认为”合乎道德的(ethical)这一术语具有特殊意义,不能用来修饰实践。然而,莫 伦达则认为,如果对作为一个”概念”存在的教育技术进行界定,使用”合乎道德的”一词是不 适当的,然而若对作为一个”领域”而存在的教育技术进行界定,纳入伦理问题则无疑是必要 的;并且,他进一步解释说,这是AECT的一个具有官方性质的定义,从其现实性上考虑, 定义与术语委员会希望把伦理问题纳入

35、定义之中,这是一个政治决策。第六,与1994定义相比,2005定义最明显的变化是舍弃了 94定义勾画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而代之以创建(creating)、使用(using)与管理(managing)0 莫伦达解释说,舍弃1994定义勾画的五个范畴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这五个术语 既不能反映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不能反映其实践范畴;2.这五个术语是从教学设计中 的系统方法模型得来的,教学设计大于系统方法,而教育技术又大于教学设计,故而这五 个术语不能涵盖整个领域;3.在一个一般性的定义中,要避免使用那些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对于莫伦达给出的上述几点原因,笔者不敢完全苟同

36、。尽管新定义使用了比94定义更通俗 化的术语,以让更多的非教育技术专业人士能够理解教育技术的范畴;然而,这样做的代 价是丧失了教育技术概念框架的清晰性。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只有通过系统方法 才能把握教育技术的本质,1994定义原有的概念框架是历史形成的,设计、开发、利用、 管理与评价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而清晰的研究领域。作为经过明确界定的术语,各自都有 确定的内涵与外延,借助这一概念框架,教育技术领域的专业人士能够清楚地从中找到自 己的定位。一旦代之以创建(creating)、使用(using)之类的没有经过明确界定的非专业 术语,可能不利于教育技术领域内专业人士在专业话语体系内进行沟通。

37、虽然公众理解这 一领域很重要,但作为一个定义,其帮助专业人士在一个明朗的知识背景中进行交流更重 要。无可否认,1994定义发表以来,遵照其勾画的概念框架,教育技术领域发展的极为迅 速。时至今日,1994定义的五个范畴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张力,蕴涵着理论发展的巨大可 能,能够整合未来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成果。1994定义勾画的五个范畴已经相对清晰而明 确,能够有效指导教育技术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代之以新的范畴。四、一点思考领域的界定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工作。自1963年AECT发布第一个教育技术官方定义开始, 美国教育技术界就在不遗余力地推动对领域的界定工作。与历史上的几个定义一样,2005

38、 新定义也是一个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领域作出的界定,因而也必然如其作者所言,是暂 时性与过渡性的。笔者期望,这个定义能够发挥其应有功能,与教育技术一道不断走向成熟。参考文献:省略3.3.1教育技术的范畴AECT 94定义中提出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分为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在图1中列出了这五个范畴,每个范畴都列出了四个主要的子范畴,但这些并不是每个范畴的 所有子范畴,其他的子范畴,有的因为它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有的因为它们目前还不是那么 重要而没有列到这个结构图中来。教育技术的这五个范畴之间不是一种线性的逻辑关系,他们之间是协同作用的,是一种互补 关系,如图1。教育技术实

39、践人员的工作往往要涉及多个甚至是所有范畴的功能。图1教育技术各范畴之间的关系(一)设计范畴设计包括过程的设计和资源的设计。在实践中主要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而把学习资源的设计 整合到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过程的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设计的目的是生成策略和“产 品”。设计可分为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宏观层次例如教学计划和课程设计,微观层次例如一门 课程和一个教学单元的设计。这里的设计强调的是学习条件,而不是强调教学系统的组成部分。 相应,教学设计的范畴就从学习资源或教学系统的个别组成部分扩展到整体化考虑和环境的考虑 上来。设计范畴至少包括四个理论与实践方面:教学系统设计、讯息设计、教学策略和学习者

40、特征。./详细内容系统设计是一个“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学各步骤的有组织的过程”;讯息设计涉及对教学信息的符号形态的操作;教学策略是对选择并安排教学活动的实际事项的详细阐述;学习者特征是指影响学习过程有效性的学习者的经验背景的各个方面。(二)开发范畴开发范畴的基础是教学媒体的开发。开发就是把媒体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物理形式的过程, 包括设计、制作和发送的功能。这个范畴根据媒体制作技术分为四大类: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基于计算机的技术和整合技 术。/详细内容印刷技术是主要通过机械或照相印刷过程制作或发送教学材料(如书和静态视觉材料)的 方法;视听技术是通过使用机械或电子设备来制作或发送教

41、学材料以呈现形象化的听觉和视觉讯 息的方法;基于计算机的技术是利用基于微处理器的资源来制作和发送教学材料的方法;整合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的几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材料的制作和发送的方法;(三)利用范畴利用就是使用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的活动。“利用”描述了学习者与教学材料和系统的相 互联系。这个范畴要求系统的使用、传播、推广、实施和制度化。它受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它的四个子范畴是:媒体利用、革新推广、实施和制度化以及政策和规定。/内容扩展媒体利用是对学习资源的系统使用;革新推广是为了使革新能被采纳而通过有计划的策略进行传播的过程;实施是在实际(非模拟)的环境中使用教学材料或策略。制度化是在一个组织的结构和文化 中对教学革新成果的持续常规地使用。政策和规定是影响教育技术的推广和使用的社团(或其他组织)的规则和行为。(四)管理范畴管理范畴是影响教育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许多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应尽的职责. 这个范畴最早是从对媒体中心、项目计划和服务管理中演变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