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_第1页
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_第2页
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_第3页
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_第4页
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象学启示下的教师教育机制摘要:教育是过程性的,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诸多随机的教育情境,要求教师运用教育机制解决各种问题。用现象学的理论理解教育机制,除了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理解我们之于教育所需要的品质之外,还与新教育模式有着契合性,在现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时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身在教育前线的教育者有更好的教育方法。关键词:现象学;教师;教育机制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随机的教育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教育机制解决问题。在我国推行新型教育理念的情况下,教师如何契合新型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现象学作为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哲学,本身的理论概念就给人以一种全新的观察问题角度。一

2、、现象学对教育机制的诠释加拿大著名教育现象学家马克思范梅南是教育现象学的重要开创人之一。他在其著作教学机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蕴中提出了关于教育机制的观点。按照范梅南的解释,“教育机制是对他内心生活的敏感觉察能力,是对内心生活的意义的把握能力,是对教育情境的灵活应变的能力,是在教育中所表现的良好的分寸感,还是道德直觉力。在他看来,“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是一种指向人的心灵、情感和身体的关心”,即“按创造性的方式以智慧去解读和解释修正经验,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马克思范梅南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将教学机智看作教育智慧的意蕴之所在。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制是由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

3、构成。首先,一个具有机智能力的教育者是一个具有敏感能力的人。他可以根据诸如手势、动作举止、语言表达或身体语言等一些直接的外在的线索来理解学生的思想、感受和愿望。其次,机智包括一种解释学生内心生活特征的能力。而且这种解释要具有教育学意义。再者,一个机智的教育者要具有一种良好的平衡感,这使得他几乎可以对进入某个情境有直觉性的预感在个别的情境中保持何种位置。最后,一个机智的教师在对情境和儿童生活体验的教育学理解基础之上,能够即刻直觉到什么是对的、好的事情。这种道德直觉判断必须区分出对单个学生或一群学生而言,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二、使用现象学视野看教师教育机制与教育改革的契合性现象学创始人胡塞

4、尔曾经说过,他要创立的现象学不是一个哲学流派,而是把旧有的不适宜的哲学完全去掉,重新建立真正的哲学。因而他所建立的现象学与以往的哲学流派都不相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自从德国海德堡大学校长克里克(E.Krieck,1882-1947)把现象学理论引进教育领域,人们开始用从现象学这样一种新的角度来探讨和解决教育问题。我国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直提倡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摆脱之前一直沿用的生硬的应试模式,摆脱那种千篇一律的工业化式的人才培养系统。新教育模式应运而生。在新教育模式下,我们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和主体性,找到与学生对应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而

5、要找到这样对应的方法,教育者必须能敏锐感受到被教育者的经验和情感,从被教育者的角色和立场出发确立教育方法。从现象学对教育机制的诠释我们可以看出,现象学所强调的“悬置”、“回归”应用于教育之上就是抛弃教育者固有的立场与偏见,以凌空中立的角色去感受和审视教育情境,对被教育者的理解要回到被教育者的生活体验当中,在对被教育者的充分理解上表现出的对教育一种灵敏合适的反应。现象学与新教育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谓是不谋而合。因此,用现象学的理论理解教育机制,除了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理解我们之于教育所需要的品质之外,还与新教育模式有着契合性,在现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教育体制改革时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让身在

6、教育前线的教育者有更好的教育方法。现象学不仅能从理论上支持教育改革,而且也能现实地参与教育改革。三、以现象学方法在特殊教育中运用教育机制特殊教育的对象是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在我国主要是有残障、智障以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儿童。由于这些儿童本身的残损,导致他们的发展程度不及正常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特殊需要儿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突发情况比正常儿童多,教育机制的使用是必然的,而且要求更加高,教师需要在处理突发情况中把握教育机遇,以达到处理问题的同时提高特殊儿童的能力。以智障儿童为例,智障儿童的教育中遵循的模式是以生活作为教育蓝本,即教育内容尽量贴近生活,教育方式也以生活

7、化作为主要教育方式。因为智障儿童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接受程度更高,从长期的教育经验和观察中也明显看出,使用直观的生活教育方式,特别是学生拥有亲身经历经验的内容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现象学方法中特别是“回归生活”的概念,虽然是针对教育研究而言,提供的是一种研究的角度和研究的方法,但是就“回归”这一点来说,是一种从生活出发,从基本事实观察的态度,与特殊教育要求的生活化贴合,我们可以用其概念来指导特殊儿童的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研究,是很好的思维角度。同样,在对智障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使用教育机制时以生活化的途径来处理学生问题会收到效果。以下是在培智学校的一个案例。一次男生A在班级清洁时划伤了

8、手指流血,同学通知其班主任处理。由于男生A属于智障儿童,自控能力比较差,性格冲动,经常欺负同学,将同学打伤,老师经常批评教育仍无效果。此次男生A划伤手指,班主任在处理伤口时决定好好利用此次机会教育男生A,于是故意夸大其受伤程度,告诉男生A受伤很严重,会流血致死。周边同学听后大为紧张,不断催促班主任处理伤口,男生A此时有了一些触动。班主任趁势利用男生A平常喜欢名牌打扮的特点,在处理伤口时跟男生A说受伤了流血多了会死亡,死了之后就不能再穿名牌了,让男生A内心触动很大,越来越感受到受伤会有严重的后果。此时班主任再引导男生A想象以往其将别人打伤,别人同样会感到痛楚,而且万一别人受伤死亡也就同样不能做自

9、己喜欢做的事情了,教育男生A以后不能再任意打其他同学。经过这一次的特殊事件,男生A明显明白了受伤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暴力行为,欺负和打伤同学的行为明显地减少。反思这个案例,虽然班主任夸大学生受伤程度,似乎是一种欺骗行为有所不妥,但不可否认的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体现了机智。智障学生由于其智力发育迟滞往往不能顾及别人感受,也不懂得换位思考,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他们才会记得牢固,这也是智障儿童教育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一从实际经验和生活经历出发。这就是运用了现象学中“回归生活”这一概念,从生活出发,从基本事实出发,该班主任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从而把不能随便打伤别人与学

10、生自身爱好特点联系起来,其教育效果也凸显出来。四、在特殊教育与幼儿教育中运用现象学方法使用教育机制从上面的论述可知,虽然现象学方法应用于教育学中是指导教育研究,但它与新型教育理念是相连的,同样应用于教育方法的指导。范梅南提出,教育学的事实是孩子需要“安全、稳定、指导、支持”,要做到这点,必须要清楚地理解儿童的世界。现象学角度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哲学,在当前我国推进新型教育的情况下需要我们从一种全新的角度看待教育学。范梅南把现象学理论引入教育学,与教育学结合,给予我们不少启示。对于特殊教育,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可以尝试以现象学的方法来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情境进行反思,即便

11、已不能在当时的情境中做出改变,但能为我们以后的处理提供智慧的改进和弥补蓝图。如上面案例,伤人的情况其实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虽然一直没有解决,可是班主任在以往事后都会进行思考,在加上其对学生的了解,最终能完善解决这个问题。这里包含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现象学指导下的教育学要求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保持一种面对面的对话关系,而不是造成距离的操纵性的人际关系。同样在幼儿教育中,有详细的教学计划,但很多时候并不能以仔细计算就能避免,因此我们要认识到,要运用好教育机制不能害怕犯错,注意对自己行动的反思,在和学生保持一种对话关系的基础上,看问题时遵循回归孩子的生活这一原则,以范梅南的话来说,教育学所关心的

12、是孩子的自身及其发展,对儿童生活实践和情景清楚了解,理解其中的教育意义才能把关心真正做到位。这是一种非科学量化研究活动或者规矩化的理念。我们教育本身就是一种生活实践,对生活的回归对生活实践的反思,就是对教育本身的反思。这样使用现象学的方法看待、训练自我、反思和运用教学机智,是更好地贴合幼儿需求,推进新型教育理念的可行之道。参考文献: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机制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马荣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赵正铭略论课堂教学机智J.中国教育学刊,2002,(3).朱光明范梅南现象学教育学思想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4).胡燕琴.20世纪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