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 ,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 ,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导入新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年轻时自认为已无书不读,便大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遂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要诀、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开卷有益”词的意思。了解驳论文的特点,会写一般的小驳论文。 过
2、程与方法目标: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读书热情,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1、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与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3、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学习重难点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一特有体裁。 作者简介怡情( ) 统筹( ) 藻饰( ) 狡
3、黠( ) 诘难( ) 要诀( )蒸馏( ) 劝诫( ) 滞碍( ) 吹毛求疵( ) 豁然贯通 ( )ychuzoxijijulijizhchu读准字音怡情:文采藻饰:诘难:寻章摘句:味同嚼蜡:使心情愉快。修饰文词,使之富有文采。诘问,为难。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语词。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词语解释滞碍:吹毛求疵:要诀:重要的诀窍。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不通畅。 本文的中心话题“读书”,围绕这一话题,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足以怡情 全凭观察得之)整体感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使能无知而显有知)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
4、的各种缺陷。(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2、读书的目的有哪些?从文中提取词语概括。 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3、说说文章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事实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品味语言 这几句话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的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读书的好处。 2、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
5、,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这几句话从反面指出读书中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相互补充、相辅相成。3、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取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这几句话主张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 4、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这几句话说明
6、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 、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作者简介 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第一部分(
7、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整体感知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观点。课文讲解 2、圈划
8、文中表示不求甚解意思的句子。 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3、本文的论证思路怎样? 本文是一篇驳论,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首先,作者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次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并分析其真正含义,然后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接着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先从反面否定,又从正面引用陆象山的语录佐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纵观论证思路,即树靶子作批驳得结论。 4、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5、“好读书”和“不
9、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6、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引用陆象山的话作为论据对“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行论证。 疑难解析比较两文的异同。 相同点: 第一,都是谈论与读书相关的问题; 第二,都运用了举例论证; 第三,都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说理为主; 第四,两篇短文都表明了作者诚恳的期望:好好读书,读好书。不同点: 第一,两文的论证方式不同,谈读书是立论,不求甚解是驳论; 第二,谈读书主要围绕读书的益处展开论述,不求甚解主
10、要谈论学习方法; 第三,谈读书运用了比喻论证,如“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不求甚解则没有; 第四,不求甚解中引用了名言,而谈读书中没有;第五,两篇短文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的语言具有古典风格,妙语连珠,格言迭出;不求甚解的语言明白如话,严谨质朴。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能力拓展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拓展阅读韦编
11、三绝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列宁刻苦读书的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
12、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囊莹映雪凿壁借光 头悬梁锥刺股课堂小结 短文两篇都是作者心智的结晶,读谈读书如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下;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是他们,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他们,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感情,提高我们的品味 两文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晶。明晓读书的要义,掌握立论、驳论两种论证方式,是学习本文不菲的收获。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1、给下列红色字注音。怡情(
13、) 诘难( )滞碍( ) 吹毛求疵( )yji nn zhc课堂练习2、填空。(1)培根,_国哲学家、_家,著有_、_等。(2)马南邨,原名_,当代作家。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 英作随笔新工具邓拓燕山夜话二、 1、观点:读书能够塑造人的性格。用归纳法证明观点。先列举六门学科的作用,最后加以归纳。 2、观点: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用比喻证明观点。 研讨与练习答案1、你在希望中享受到的乐趣,比将来实际享受的乐趣要大得多。2、理想不是一只细磁碗,破碎了不有锔补;理想是朵花,谢落了可以重新开放。3、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4、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5
14、、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8、理想即寻觅目标的思维。9、理想是世界的主宰。10、理想失去了,青春之花也便凋零了。因为理想是青春的光和热。11、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12、理想就在我们自身之中,同时,阴碍我们实现理想的各种障碍,也是在我们自身之中。1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14、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15、人生的真正欢乐是致力于一个自己认为是伟大的目标。16、人的理想志向往往和他的能力成正比。17、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明)黄宗羲18、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19、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1、理想是反映美的心灵的眼睛。22、人生最高之理想,在求达于真理。23、把理想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续约合同范本
- 公路单车出租合同范本
- 与政府物业合同范本
- 分公司人员合同范本
- 第1单元第5课 《歌声嘹亮-子程序设计和机器人发音》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 个人运输公司合同范本
- 加盟针织合同范本
- 制作平台合同范本
- 出租婚纱租赁合同范本
- 出售移动混凝土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养老产业商学研究报告-银发经济专题
- 高教版2023年中职教科书《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教案全册
- 川教版四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下册全册 课件
- JJG 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
- 肺断层解剖及CT图像(77页)
- LeapMotion教程之手势识别
- 静脉导管的护理与固定方法
- word上机操作题
- 房地产公司管理制度
- O型密封圈标准 ISO 3601-12008[E]中文
- 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