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新闻两则导学案学科:八年级语文上册主备人:薛保根审稿:八年级语文组使用人: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在阅读中了解说明,叙述、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第 1 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新闻的特点,新闻的六要素和五个结构。2、运用默读的各种方法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养成独立阅读新闻的能力。( 德育目标 ) 3、能说并归纳出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二、学习重点 1、把握课文内容,能说出新闻消息的一般特点
2、2、体会本文准确简洁的语言风格 三、难点预设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速度 四、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学指导,完成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和巩固练习完成目标 2,3。五、学习条件 : 用 2 个课时、班班通六、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前测环节)1走近毛泽东(查阅资料,把你知道的有关作者的知识写在下面)。2、走进新闻:新闻: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来讲, 就是指消息。新闻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新闻的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基本结构:从结构上说,一则新闻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另外,还有背景和结语,有时
3、暗含在主体中。3、给下列字注音鄂 ()豫()绥靖 ()()阻遏()溃退()歼 灭()管辖()锐不可 当 ()解词锐不可当绥靖业已(二)合作探究 (1+1)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标出重音,注意语调。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理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4. 研读反思:给主体部分划分层次,并说说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进行报道?(三)巩固练习 ( 后验环节 ) 1新闻又称 _,它 _、_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4、。2一篇新闻稿主要包括_、_和_三个部分。从表达方式上看,它以_为主,也可以适当穿插 _。(四)学习小结历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七、留白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一、学习目标第 2 课时中原我军解放南阳1、能说出出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德育目标 ) 2、阅读课文,能理清层次,把握全文内容。3、能运用默读的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二、学习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三、难点预设 理清记叙的六要素。运用
5、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这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四、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前测环节)1、了解解放南阳的背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 万人。 1947 年 6 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 战,收复失地。10 月 10 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 152 万人, 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1948 年到 1949 年 1 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2、. 本文是一
6、篇新闻(消息),如何把握全文内容?3、. 如何把握本文的六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理清本文的六要素。(二)合作探究 (1+1) 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阅读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看看可以分为几个层次?获得哪些感受?第一层,是 _: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第二层,是 _资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 第四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第一,_。第三, _。_。_。第二,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自古以来
7、,南阳就是战略要地。通过阅读这一则新闻,我们可以感知: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以后,我军走上了 _的道路。毛泽东亲自撰写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 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 _ 的大好形势,鼓舞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2. 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异同?3你认为文中使用精确、饱含情感的词语有哪些,简要说说理由。(三)巩固训练 1、找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和书写的错误,并改正。A阌乡 mn 襄阳 xi ng 监督回胀荡气 _ B荻港 d 歼灭qi n 阻遏气式磅礴 _ C绥靖 su j ng 宋希濂 qi n 消耗锐不可挡 _ D溃退 ku 杜聿明 l 逃窜高屋建领 _
8、 2、如何阅读新闻,把握主要内容?_ (四)学习小结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 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五、课堂达标测试( 后验环节 ) 、(一)基础闯关:新闻,又叫,它的结构通常包括五部分,其中必不可少的三部分是、。新闻写作必须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二)能力提升请阅读新闻,然后回答下面各题。安员医院创一项亚洲之最患者肺移植后安度两周年本报讯(通讯员卢晓娣)近日,北京安员医院胸外科的医务人员为一位亚洲肺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举行了
9、一 次生日贺会,祝贺他换肺后安度两周年和 49 岁生日。两年前,患者冀书春喘憋严重,口唇绀紫,在休息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且病情 恶化很快。经当地医院就诊,难以治愈,慕名至安员医院求治。入院后经医生诊断,肺听诊双侧有少量水泡音,肺功能检查显示通气功能严重损害。患者活动3 分钟后心率由90 次 / 分升到 142 次/ 分,医生明确诊断为待发肺纤维化。而治疗此症的惟一办法就是换肺。1995 年 2 月 23 日,安员医院全院各科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冀书春施行了肺移植术。术后曾出现并发症,以及排异感染,但一次次被安员医院的医护人员治愈。患者 恢复很快,肺核扫描见移植的左肺遍气及
10、血流灌注均佳。目前患者生活已经完全自理,能到室外活动,且恢复轻工作。冀书春见到笔者时非常高兴地说:我每天都外出散步,锻炼身体。今年初,下大雪,我在雪地上 一走就是几里地。我还去了天安门广场,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去天安门,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1)本篇新闻的主标题是什么?(2)本篇新闻的导语是什么?(3)新闻的主体是什么?(4)本篇新闻的背景和结语是什么?(5)本篇新闻的最后一段作用是什么?(三)创新运用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 字)记者日前获悉,为了让渔农村尽快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 十一五” 期间,舟山市将在医疗、教育、文化等 方面出台新的举措,以切
11、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医疗方面, 我市将在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并进一步完善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采用政府贴补和惠民政策,使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在文化方面,我市将继续构建具有舟山特色、面向渔农 村的海洋文化普及网络,加快实施渔农村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并将优秀的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创作活动成为我市的文化特色之一,使渔农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六、留白反思 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2、芦花荡导学案学科:八年级语文上册主备人:薛保根审稿:八年级语文组使用人:课程标准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
12、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第 1 课时一、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掌握作家作品知识。2、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3、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德育目标 )二、重点探究小说的传奇色彩是怎样造成的,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三、难点预设展开想像,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四、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学指导完成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完成目标2;通过练习小结完成目标3。五、学习条件:班班通、 2 个课时六、学习过程
13、(一)自主指导(前测环节)1 . 给加粗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疟()子 寒 ()蹿了一蹿()吆喝 ()z ()歪 飒 ()飒 阴惨()提 防()2. 芦花荡 的作者是 _,选自,本文是他的 “ _” ,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 _ 。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 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 被称之为 “”派。3. 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哪三要素?、。请试着用这三要素来复述本文主要内容。(二)合作、探究 (1+1) 1、配乐诵读:学生听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2、走进芦花荡:美丽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
14、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事情的感受说出来。(组内展示。)3、设置问题情景一:合作阅读,重点探究人物的性格内涵。可用“ 老头的英雄性格表现在” 说话,(先由小组归纳,再上台展示)设置问题情景二:合作阅读,重点探究事件发生的过程和意义。可用“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 “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 的句式说话,(先由小组归纳,再上台展示)设置问题情景三: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 过于自信和自尊” 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先由小组归纳,再上台展示)设置问题情景四:人物描写艺术探究:这篇小说怎样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 ? (先由小组归纳,再上台展示)(三)巩固
15、练习 ( 后验环节 )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 ?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四)学习小结: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神出鬼没,无数次通 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质供应,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他还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七、留白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第 2 课时 一、学习目标:1、能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2、会展开想像,体味
16、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德育目标 ) 3、能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二、重点、难点:会展开想像,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三、自学评价设计:通过合作探究1 和练习完成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和练习完成目标2;通过自学和合作探究完成目标3。四、学习条件:班班通五、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前测环节)请你找出本课有关环境描写的句子有哪些?并划在课本上。(二)合作探究 (1+1) 1、复述故事情节,再现老头子的英雄事迹。(主要复述故事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2、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自读
17、品析,想像体验,揣摩体会。例: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 成任务而产生了怎样的心理?3、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4、景物描写,揣摩作用。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或家乡的景物。(三)巩固练习 阅读课文“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 老头子狠狠地说:“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 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选文突出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老头子的性格特点主要
18、通过什么描写方法表现出来的?试举例说明。、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人流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样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 出来。、当二菱看到老头子的英勇战斗过程时,她又会怎样想?(四)课堂小结: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 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 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 寓作者深沉的情怀。六、课堂达标测试 ( 后验环节 ) (一)基础闯关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悠闲() 疟子(
19、) 苇塘()寒噤() 仄歪() 泅水() 飒飒() 竹篙()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错,船却走不动。()(二)能力提升 1、选词填空。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A撑 B 划C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A奔 B 走 C超)着东南去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A阴森恐怖 B阴森黑暗 C暗无天日)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
20、在水里,而且要(A堕落 B 掉 C滴落)下来的样子。弯弯下垂的月亮,(A挂 B 镶 C浮)在水一样的天上。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A飒飒 B 瑟瑟 C呼呼)的风响。2. 老头子的性格核心是“ 过于自信过于自尊” ,如何理解” 过于” 二字?3、本文表现老头子的性格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老头子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三)能力创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2 周年的日子里,“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成了青少年的共识。假如一位抗日老战士来到你的身边,你将对他说些什么?假如一们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你身边,你又将对他说些什么?请围绕“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这一主题,根
21、据不同的对象,写下你想说的话。1、我将对抗日老战士说:2、我将对来华谢罪的侵华日军老兵说:七、留白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学科: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导学案使用人:主备人:薛保根审稿:八年级语文组课标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在阅读中了解说明,叙述、议论和抒情等表达方式。一、学习目标 1、把握记叙的要素,了解通讯的文体特征 2、体会本文真挚感人的语言,着重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德育目标 )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深层
22、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二、学习重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蜡烛的特殊含义。三、难点预设 体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四、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学指导,完成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和巩固练习完成目标2,3。五、学习条件: 用 1 个课时、班班通六、学习过程:(一)自学指导(前测环节)1、解决字词: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作家。 创作以题材为主。 作品有剧本 我城一少年 俄罗斯人 ,长篇小说 日2、西蒙诺夫,日夜夜,诗集友与敌。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加鲜明
23、,事件更加生动。(二)合作探究 (1+1) 1、复述课文故事情节,说说课文表现了什么主题。(复述要抓住记叙的要素。)2、你觉得老妇人是个怎样的人?找出课文中对哪些内容反复进行不厌其烦的描写。3、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蜡烛有什么象征意义?4、文章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感人?(三)巩固练习了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四)学习小结“ 蜡烛” 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
24、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七、课堂达标测试 ( 后验环节 ) (一)基础闯关: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拂( )晓 瓦砾( )地窖( )鞠( )躬 颤( )巍巍 更( )夫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 _。_了,但是它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A耸立闪耀淹没 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C矗立闪耀埋没 闪烁 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二)能力提升 她穿过方场,到了那战死的苏联士兵身边,她用力把那尸身翻过来。
25、看见他的面孔了,很年轻,很苍白。她 轻轻理好了他的头发,又费了很大的劲把他那一双早已僵硬了的手臂弯过来,交叉地覆在他的胸前。然后,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样,她坐在那里,静静地,一小时,也许两小时。天气很冷,四下里很静,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没有任何其他声音。1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妇人动作的一系列动词,并体会它们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答: _ 。2文中写炮弹炸裂声,用意是什么?答: _ 。(三)创新运用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黄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 到哪儿去?
26、是不是上我那里?”他笑笑,说:“ 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 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女人突然嚷了起来:“ 啊!”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 约安!”把女人抱起来了。1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悲剧故事的内容。答: _ 。2这是一篇法国小说,请你谈一谈对这一悲剧故事的主题的理解。答:_ 。八、留白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学科:八年级语文上册主备人:薛保根审稿:八年级语文组使用人:课程标准 4、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5、
27、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用;6、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益启示。一、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学习文中优美的环境描写,揣摩体会文中各具特色的语言,并且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 差别。 3 、感受雨果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 德育目 标) 二、重点 感受雨果的伟大情操,学会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三、难点预设 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掌握
28、本文的语言特色。四、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学指导完成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完成目标2;通过练习小结完成目标3。五、学习条件:班班通、 1 个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主指导(前测环节)1、雨果(18021885),作家。 法国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九三年等。2、字词的解决:赃()物)乱箱 箧()制裁()琉()璃()珐()琅()惊骇() 晨曦()瞥 ()见劫 ()掠眼花 缭(解词: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不可名状:(二)合作、探究 (1+1) 1、找出作者评价圆明园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2、找出作者讽刺侵略者的语句,体会语言的特点。3、作者对圆明园的评价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作
29、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三)巩固练习用百字左右写出你学完这篇文章后的感受,要求真诚。(可以围绕这作者的为人、中国受侵略的原因、正确的对待历史、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等方面来谈)(四)学习小结: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巴特勒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而雨果却有清醒的头脑、公正的立场,真是难能可贵!六、课堂达标测试 ( 后验环节 ) (一)基础闯关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箱箧( )惊骇( )赃 ( )物晨曦( )劫掠( )瞥( )见2解释下列词语。荡然无存:眼花缭乱:_3雨果, _
30、国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_、九三年等。伏尔泰,法国家,著有哲理小说老实人、天真汉等。(二)能力提升阅读课文“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一段,回答问题。1文段中提到的“ 两个强盗” 是指 _。2“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用了 _修辞手法。3圆明园是我国清代名园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杰作。请再列举几个这样的古建筑,外国的也可以。_ (三)能力创新南瓜的力量在美国麻省 Amherst 学院曾经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以观察当南瓜逐渐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的压力有多大。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 500 磅的压力。在实验的
31、第一个月,南瓜承受了 500 磅的压力;实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承受了 1 500 磅的压力;当南瓜承受到 2 000 磅的压力时,研究人员必须对铁圈加固,以免南瓜将铁圈()。最后,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 5 000 磅的压力后瓜皮才产生破裂。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已经无法再食用,因为它的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为了吸收充足的养分,以便于()限制它生长的铁圈,它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全方位地伸展,直到()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由南瓜的成长想到人生,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得多么坚强常常毫无概念!巨大的压力, _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承受多少呢?_南瓜能够承受如此1文中括号内应填入的词语分别是_(
32、A、捆住 B 、箍住 C、包住) _(A、撑开 B、绷开 C、断开)_( A、打破 B 、挤破 C、突破) _(A、占领 B、控制 C、垄断)2根据文意,说说南瓜能够承受超过 5 000 磅压力的原因。_ 3选择恰当的一组关联词,填入文中画横线处()A因为 所以 B只要 那么 C假如 那么 D之所以 是因为4从南瓜的力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 5古今中外具有南瓜那样的精神的人也不少,他们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请列举几个这样的例子(不少于 3 个)。_ 七、留白反思:1、我的收获:2、我的不足:5、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学科:八年级语文上册 主备人:薛保根 审稿:八年级语文组
33、使用人:课程标准1、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2、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一、学习目标:)2;通过练习小结完成目标3。)1. 了解作家及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2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品战争的主题。3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目标 )二、重点把握引文与正文的联系,全面深刻的理解文意。三、难点预设精读课文,揣摩含意丰富的语句,领会语句的深层含意。四、自学评价设计通过自学指导完成目
34、标1;通过合作探究掌握完成目标五、学习条件:班班通、 1 个课时六、学习过程(一)自主指导 (一)1、聂华苓,著名(前测环节)作家。 1949 年到台湾。)恍惚(2、纳 粹()杀戮()蜿蜒(荒 谬()肃穆()同胞(赤裸裸(二)合作、探究(1+1) 1 思考:本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正文前面引用了一段萨特的话,有什么作用?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找出文中的描写、议论句,并品味其中的含义。? 一2、“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一句中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3、“ 他们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 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句中“ 全是” 一词强
35、调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你怎样理解“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一句?5、联系上下文说说“ 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的含义。 6 、“ 明赫白仍然双手撑着头流泪。我和安格尔走过去和他握手。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作家们为什么 和明赫白握手?那位日本作家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和理解?(三)学习小结: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他六、课堂达标测试( 后验环节 ) (一)基础闯关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肃穆 ( ) 杀
36、戮( ) 蜿蜒 ( ) 赤 裸( )裸2画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荒缪() 键忘() 头发班白() 响彻云宵()3本文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_。萨特是 _国哲学家、作家、评论家,著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等。(二)能力提升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另一位作家讲话之后,日本人也要讲话了。“ 南京大屠杀是事实。但是,请不要忘记:我们也有广岛原子弹,也有一片沉寂。” 安格尔低声对我说:“ 我要问他三个问题:_他们先发动战争(们先杀人()” 安格尔接着问我是否应该站起来反驳他呢?“ 不必了。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1第段两处括号内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_、 _。2听了那个日本人的发言之后,安格尔想站起来反驳他。请你结合安格尔的三个问题,替安格尔写一段反驳 的话。 _ 3请写出 4 个有关“ 战争” 的成语。_ (三)能力创新 美丽的谎言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机构血液采购合同书
- 部门合作协议合同
- 电子产品经销合同书格式
- 1 尊重自己(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制造业厂房设备买卖合同
- 健身中心会员服务合同延期协议
- 岗位聘任标准化合同文本
- 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上市合同文本解析
- 医疗机构室内装修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合作伙伴间签订的技术合同标准范本
- 经济数学基础(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员工工作失误给公司造成损失赔偿的制度
- 石材幕墙维修方案
- 广西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第1章 人工智能的前世今生
- 当那一天来临混声合唱谱
- 制程工程师年终总结汇报
- 高中生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住户调查辅助调查员培训教学课件
- 数字营销基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园林植物环境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