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_第1页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_第2页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_第3页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_第4页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论文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关于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学生: *翩翩*:10专业: 小学教育指导教师: 芬萍填表时间:年月日目 录TOC o 1-3 h z uHYPERLINK l _Toc445116633摘要 PAGEREF _Toc445116633 h 1HYPERLINK l _Toc445116634Abstract PAGEREF _Toc445116634 h 2HYPERLINK l _Toc4451166351. 绪论 PAGEREF _Toc445116635 h 1HYPERLINK l _Toc4451166361.1 课题研究背景 PAGEREF _Toc44511

2、6636 h 1HYPERLINK l _Toc4451166371.1.1 国外现状1 PAGEREF _Toc445116637 h 1HYPERLINK l _Toc4451166381.1.2 国现状 PAGEREF _Toc445116638 h 1HYPERLINK l _Toc4451166391.1.3 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445116639 h 2HYPERLINK l _Toc445116640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PAGEREF _Toc445116640 h 3HYPERLINK l _Toc4451166412.1. 研究的目的 PAGEREF _T

3、oc445116641 h 3HYPERLINK l _Toc4451166422.2. 研究意义 PAGEREF _Toc445116642 h 3HYPERLINK l _Toc4451166433. 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容 PAGEREF _Toc445116643 h 5HYPERLINK l _Toc4451166443.1 小学教育惩罚的界定 PAGEREF _Toc445116644 h 5HYPERLINK l _Toc4451166453.2 惩罚原则4 PAGEREF _Toc445116645 h 5HYPERLINK l _Toc4451166463.3 奖励原则 PA

4、GEREF _Toc445116646 h 6HYPERLINK l _Toc4451166473.4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 PAGEREF _Toc445116647 h 8HYPERLINK l _Toc4451166483.4.1 对不同惩罚类型的感受 PAGEREF _Toc445116648 h 8HYPERLINK l _Toc4451166493.4.2 对自身受惩罚的感受 PAGEREF _Toc445116649 h 9HYPERLINK l _Toc4451166503.4.3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理论认识和实际间的差异 PAGEREF _Toc445116650 h 9H

5、YPERLINK l _Toc4451166514. 小学教育惩罚的技术方法 PAGEREF _Toc445116651 h 10HYPERLINK l _Toc445116652完毕语 PAGEREF _Toc445116652 h 13HYPERLINK l _Toc445116653致 PAGEREF _Toc445116653 h 14HYPERLINK l _Toc445116654参考文献 PAGEREF _Toc445116654 h 15-. z摘要教育惩罚作为小学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也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教育方法之一。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教

6、育惩罚逐渐表达出教育价值或教育性。教育惩罚的价值,主要反映在惩罚的目的、过程与效果之中。教育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使受教育者意识到所犯错误,矫正其不良行为;其实施过程中也处处表达着教育性,其人道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整个教育惩罚阶段,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安康开展为目的。现在人们对教育惩罚在理论上认识很模糊,在实践中不知如何科学有效的操作。本研究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进展研究。即首先弄清什么是教育惩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最终总结出最正确的惩罚方案。关键词:小学教育、教育惩罚、问题、策略AbstractEducation as a primary method of

7、education punishment of daily education management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in primary education is frequently used.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new curriculum and qu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gradually reflect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punishment or educational. Value education of punis

8、hment,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purpose of punishment, and the effect of the process being.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to punish, so educated are aware of the mistakes, correct bad behavior;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lso reflected everywhere educational, humanitarian

9、spiri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punishment phase of educ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by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for the purpose. It is now recognized that education punishment in theory very vague, I do not know how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in practice. This study is d

10、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for primary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punishment. Those first understand what the punishment of education, current problems is, analyze the causes of problems, and ultimately summed up best punishment scheme.Keywords: Primary education, education punishment, proble

11、ms, strategies-. z1.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惩罚是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不当教育惩罚而引起的伤害事件经常引起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因此,国外有许多学者、专家、关注研究教育惩罚。国学者大多重视分析教育惩罚的概念、原则、惩罚的心理因素等方面。注重思想、观念的辨析,思辨成分居主要地位;国外学者大多重视研究怎样矫正学生过错行为,注重方法和程序,重视外在行为的改造,具有浓厚的实证主义气息。下面我们对国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展分析。 国外现状【1】长期以来,教育惩罚作为教育手段中的一种,被用于对学生学习失误、不端行为以及问题行为等的教育和矫正。教育惩罚权的行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权力

12、的行使过程,它可以根据不同地情境灵活实施,因而它行使的方式也就自然多种多样。然而,教育法不可能采用列举方式将所有的教育惩罚方式逐一列出,而只能做出比拟原则性的规定,列出一些主要的方式,这样,教师在选用惩罚方式时就有较多的自由裁量余地。但是教育惩罚权毕竟是立足于帮助学生改变不良行为的教育性权力,教师所采用的惩戒方式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切实改变学生的越轨行为,终止或消除教师所采用的惩戒方式必须具有教育性,能切实改变学生的越轨行为,终止或消除其行为的不良影响。关于教师惩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综述一文对教师的教育惩罚行为进展了研究,将惩罚界定为*种行为出现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期消除或抑制此类反

13、响的过程。同时,国外许多研究人员对惩罚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作了相应的研究。Sammons等人的研究也认为,程序化的教育惩罚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而且过于频繁地使用会引起学生的紧情绪,进而会使班级形成一种消极的气氛,使学生产生退缩行为。专家Lipsey对500名受过教育惩罚的学生进展了访谈,结果说明,学校对学生暴力行为进展纠正的最无效的方式有三种,惩罚即是其中之一。学者Noguera的研究也说明,对学校中的学生暴力问题采取严厉惩治的措施,对于塑造平安的校园环境来说效果并不明显。教育家Heitzman指出,教育惩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终止学生不良行为;帮助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阻止其他学生模仿不好的行为

14、。教育惩罚也有四个方面的缺乏容易使学生产生退缩情绪或具有侵犯的倾向性;导致对一切指导都产生敌对情绪鼓励对惩罚行为本身的模仿;导致同学的嘲笑和疏远,两者相比拟,教育惩罚的缺点多于优点,所以还是少用为好。国现状国近年来对教育惩罚问题日益关注,因此多教育惩罚的研究也急剧增多。在进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以教育惩罚和教育惩戒检索到的研究教育惩罚问题的论文有数千篇。由此可见,教育惩罚问题已近收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容:对惩罚教育的态度和看法;对惩罚方式的研究;关于教师和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的实证研究;关于适度教育惩罚的原则和政策研究。我国现阶段,一些人竭力推崇赏

15、识教育、快乐教育,而对教育惩罚是口诛笔伐。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错误地认为,西方国家崇尚、自由,在学校里,学生也享有充分的和自由,教师主要是鼓励和赞扬,肯定是不会批评学生的,更别说惩罚学生了;西方国家学生上课时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的传闻更是加剧了一些人的这种想法。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观点。事实上,世界其它国家包括西方兴旺国家并没有全盘否认教育惩罚,不仅如此,一些曾经废除过体罚的国家,如英、德、泰等国,甚至又 回到从前。而像日、等国,教师仍保有体罚权,只是有更量化、细化的法律条文。对美、英、日等国教育惩罚制度、方式进展分析,可以为我国的教育惩罚提供很

16、好的借鉴。存在的问题以上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教育惩罚问题研究提供了非常丰富、珍贵的资 料,使本文的研究有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使我能够在其他学者研究的根底上继续 进展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学者们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乏之处,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目前的研究大多是教育工作者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对教育惩罚进展了经历式的总结,缺乏深刻的理论研究和细致的对策分析,表现在:一方面,缺乏形而上的教育学、心理学层面的研究;另一方面,缺乏从不同主体出发的,具体细致的,可以实行的方案。2过于注重对教师滥用教育惩罚的研究,对当前教育惩罚日渐淡化的问题关注较少,对教师不敢惩罚或惩度不够的问题只是作了简单描述,对其形成的原因缺

17、乏深入的分析,提出的解决措施也缺乏针对性。3在研究教育惩罚的合理性、合法性、必要性方面,学者们采取了历史、教育学、法律、哲学、心理学等多种视角,比拟全面,但是研究中的缺乏之处是,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教育惩罚的现状来研究教育惩罚合理性的不多。教育惩罚不为人们认可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人认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兴旺国家推行的是赏识教育,在这些国家没有教育惩罚,我国还存在教育惩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毒流。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点,有必要澄清。4对教师惩罚权研究不够。在对教育惩罚的研究中,学者们大多数站在保护学生权益的角度上展开研究,对教师有没有权利进展教育惩罚却没有进展深入研究。教师有没有惩罚学生的权

18、利.如果有,其依据是什么.等众多问题必须要得到确切的答复,才能释放教育惩罚的教育价值。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 研究的目的从古代教育到现代教育,从外国教育到中国教育,慈罚一直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历史的经历证明:惩罚是有教育效果的,如中国古代私塾的先生准备一把戒尺,哪个学生犯错误,就要打手板,甚至认为严师出高徒。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素质教育的兴起和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的思想已成为共识。施教过程中,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都是一种对教育事业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都是对人民教师称号的亵渎。体罚、变相体

19、罚学生,是教育的大忌,它是一种非科学的、简单粗暴的异化了的教育手段,是教师在施教中无能的表现。这一点在教育界迅速达成了广泛的共识。然而,现实是:一方而,学校的管理及其评价要求教师要严格管理学生,这是教育的责任;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从没受过挫折、被家长视为小皇帝、 小公主的独生子女。这使得教师们左右为难,如履薄冰,他们既要严格管理学生又不能违反教育原则。为此,大局部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竭力寻求一种既不违反原则,又能外表见效的管理方式,这时,隐性的心理惩罚就被教师广泛运用。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惩罚经历了肉体惩罚、变相肉体惩罚和心理惩罚三个主要的阶段。社会开展到今天,惩罚教育是否还要延续,是否值得

20、提倡或完全摒弃,尤其是对学生采取的隐性心理惩罚是否会摧残学生的身心安康等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了我们教育者的面前。对此,许多的教育专家、学者、教师众说纷纭,既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观点,也有惩罚和心理惩罚教育是对人性的摧残的反对之声。在此大背景下,本研究将针对小学教育阶段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惩罚问题展开研究,探索其中的缘由、特征、表现形式,并提出防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2.2. 研究意义第一,研究惩罚教育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惩罚的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我们要弄清楚心理惩罚的相关问题,就不可防止地要探讨惩罚的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而这必将有助于理清惩罚的教育史和教育思想史。首先,教育惩罚的历

21、史是一个不断开展和变化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开展,对人和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开展,教育理念也不断地向前开展。因此,作为整个教育系统构成要素的教育惩罚也在随之变化。概括地讲,教育惩罚的历史经历了由肉体惩罚变相肉体惩罚心理惩罚的三个主要阶段。其次,教育惩罚是合理性的存在。从古至今,教育惩罚一直存在着,究其历史,它的存在是合理性的。例如:夸美纽斯曾经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 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场,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杜威认为:儿童必须承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也必须承受有关服从的教育前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曾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

22、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育学院的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中指出:可以用惩罚来减少*一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倾向性。再次,教育惩罚的使用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不管是夸美纽斯,还是杜威、马卡连柯,他们都在强调教育惩罚的合理性的存在的同时,认为教育惩罚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夸美纽斯认为,学生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这是教育惩罚的目的性原则或者说是最后性原则。马卡连柯认为: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2根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这是教育的

23、惩罚的尊重性原则.第二,研究惩罚教育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分析传统教育文化,加快教育法制建立。对教育中惩罚现象的解释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如果以传统文化为标准,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惩罚往往会被解释成教师对学生的善意、爱和尊重。.这是因为,的传统文化将教师对学生的惩罚看作是只是执行父母的权力而已。即在这种文化形态中,往往不太注意教师对学生实施惩罚的负面作用。但是,如果以现代的和西方的价值观为唯一评判标准,则,惩罚的负面影响是重之又重。有教授认为,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审视整个人类的历史和我们自己的文化特点,注意极端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局限性,不以现代、西方价值观为唯一评判标准的话,对惩罚的教育性的认可可能会容易

24、得多。在教育惩罚的法制建立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惩罚的合法性问题。即教育法律是否应当成认教育惩罚。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会加快教育法制化建立步伐。因此,应该以立法的形式象保护学校开展正常的教育活动那样。在法律法规上给予惩戒权及其行使上的认可。这不仅是为了保护教育者,而且首先是为了保护受教育者,使之获得承受正常教育的权利。与此同时,也应以立法的形式对相应的教育惩罚的原则给予详细的说明这不仅是为了保障教师正确行使其合法权利,也是为了维护学生的人生安康权。第三,研究惩罚教育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辩证地审视教育伦理问题。从教育伦理说,惩罚不一定意味着不尊重,而不惩罚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首先,惩罚不一定意

25、味着不尊重。马卡连柯指出对我们所不增重的人,我们不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其次,不惩罚也不一定意味着尊重如果没有教育学生,在许多事情上将只能通过本钱更大的自然惩罚去学习。另外,如果没有适当的惩罚,则,关系到一个学生键康开展的切身利益的教育秩序将难以有效维系了。此外,从专业伦理的角度看,如果无条件地回避惩戒权的使用,则是一种有违师德的教育失职行为。因此,学生需要惩罚,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第四,研究惩罚教育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探寻正确的现代教育方法,丰富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它会随着教育教学实践

26、以及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而开展。教育方法是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局部,也是一个不断开展的过程,它具有时代性、对象适用性等特点。也就是说,随着时代的开展以及人的认识和教育理念等的开展,在*一个时代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则不适合新的时代,同一种教育方法实施于不同的对象身上,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我们知道,肉体惩罚和变相肉体惩罚己经为我国法律所制止,教师为了维护教育教学秩序,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等等,他们采取了心理惩罚。但是,目前,心理惩罚的危害性己经为广阔教育教学工作者及研究者所发现,因此,适合现代的正确的合理的教育惩罚方法是什么.这是需探讨的一个问题。然而,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突发

27、的,它总是建立在以往事物的开展的根底上,同样新的合理的教育方法的出现也必将建立在以往教育方法的根底之上。所以,通过对心理惩罚教育的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为我们探讨新的教育方法提供借鉴和思路,而新的教育方法的探讨则必将丰富现代教育理论。3. 小学教育惩罚问题研究容3.1 小学教育惩罚的界定 惩罚,出自书西域传于闻:其刑法,杀人者死,*罪各随轻重惩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惩罚的解释:一种是强制的力量;武力:一种是特指国家的强制力量:军队、警察、法庭对于敌对阶级是一种惩罚。按照辞海的解释是:一种是政治畴的,指阶级斗争和政治活动中使用的强制力量;另一种是法律畴的,指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中华

28、人民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由上可知惩罚是一种暴力性的行为,对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和伤害。惩罚有多种类型,本文就教育惩罚进展简要探讨。对于什么是教育惩罚,有多种见解。有论者认为教育惩罚是歧视学生、侮辱学生人格尊严、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论者认为教育惩罚是对集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认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种行力的发生有利于学生分辨是非善恶、削弱受罚行为动机、到达改细目的,也利于维护随校纪。中国教育百科全书认为其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品行进展否认的一种较高的方式,一般有警告、严重警告、记

29、过、留校查看、勒令退学及开除学籍等形式。3有论者认为不管是惩罚或者惩戒,都是指对*种违反规定的行为的惩办,并制止该行为再次发生。教育惩罚就是教师对学生违反规定的行为进展的惩办。教育惩罚是指对个体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认或批评处分,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是对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行为,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的思想、制止*种行为的发生。合理的教育惩罚是符合法律规、符合道德规、具有教育性的惩罚,是罚而有据,罚而有理。所谓教育惩罚,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惩罚为手段,对学生的不良行为给予否认,从而减退或遏止不良行为出现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综上可知,

30、研究者认为教育惩罚是就是针对学生的不良现象,采取惩戒、抑制、引导措施,进展教育,鼓励学生,并可能对学生身体、精神、心理或者情感造成一定伤害的行为。3.2 惩罚原则【4】惩罚是小学教育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前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适当的惩罚手段,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根据本人的经历和体会,合理的惩罚应符合以下原则:1当学生错误行为刚一出现时,,就给予及时的惩罚。这样,其错误行为就会与惩罚所引起的焦虑、恐惧等经历相联结,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惩罚的引起与完毕都是自己行为的结果。这样,他们就会在以后防止出现类似的行为。如果在违禁行

31、为发生一段时间后才给予惩罚,学生不一定会十分清楚自己受惩罚的原因,因而很难在错误的行为与惩罚所引起的消极体验之间建立联系。或许他已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过失,或许他从违禁行为中获得了足以抵消受罚之苦的满足和快感。2适度性原则。有人认为矫枉必须过正,其实不然。实践证明:过于严厉的惩罚往往会引起受罚者的回避、不听从行为,甚至引发高度焦虑。因而抑制其学习兴趣。削弱其对不良行为的控制力。不少小学生为逃避学校过于严厉的惩罚,不敢进校门,不但失去了受教育的时机,也会在校外的游荡中沾染一些坏习气,甚至受到坏人的引诱而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应力求防止惩罚学生。小学生年龄尚小,受文化知识根底薄、社会生活经历缺乏等因

32、素制约,是非判断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又弱,因而时常是无意识犯了错误,不一定就非得进展惩罚。鼓励性的劝说往往比惩罚的效果好得多。3公平性原则。教育者在惩罚学生时应力求公平合理,减少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表现出的偏向性。如果对优等生和差等生采取不同的惩罚策略,对前者过于宽容,对后者过于苛刻,就往往会助长优等生的自大和膨胀、差生的抵触情绪以及全体同学对惩罚的不屑和鄙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实践中还应考虑被惩罚者的个性因素,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对一个淘气捣蛋、屡教不改的学生点名批评未必见效,而对于一个自尊心较强、偶尔犯错的学生,盯上两眼也许就足够了。4反响性原则。教师应明确惩罚学生的目的,同时也应

33、让被惩罚者能够理解为什么被惩罚,并且还应了解学生被惩罚后的表现,以便根据反响的结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3.3 奖励原则尽管奖励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师也不宜滥用滥用奖励,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 奖励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手段,教师只有运用得及时而适度,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否则,将事倍功半 因此,教师在运用奖励时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1目的性原则。教师不应该为了奖励而奖励,而应该把奖励与塑造学生的*一经历或良好行为联系起来,把奖励作为实现*一教学目标的手段。通过奖励引导学生不断地靠近教学目标。2针对性原则。奖励的针对性原则是指奖励要符合学生的需要。需要是指有机体部的*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

34、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开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因此,奖励效能的大小取决于奖励是否符合学生的需要以及满足学生需要的程度。 不同的学生由于所处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个人的经历和性别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需要。即使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需要常常也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就使奖励在充分符合人的需要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实施奖励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当前的思想状况、情绪状态、知识构造、能力水平等。并对其具体需要进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使奖励做到因人而异。让奖励真正奖到点子上,不过,在实际的奖励中,一般都有一个较为统一的规。比方:三好学生的

35、评定;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奖学金的颁发等。都要尽量减少随意性。使其有一个大体一致的规。但是,教师也不应拘泥于这些规,可以在这些规的奖励之外,增加灵活性和多样性,比方对学生的正确行为给予微笑、赞赏、公开表扬,向学生表示自己对其进步感到满意等都能有效地提高奖励的效能。因此,在奖励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从一般情况出发。统一奖励使奖励具有规性又要注意实施经常的个性奖励,使奖励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3针对性原则。奖励应该是及时的,美国心理学家索里和特尔福德认为,如果奖励是及时的,则,无论奖多奖少,奖大奖小都说明了受奖励的行为是正确的。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取得进步后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性评价就能使学生希望

36、得到社会成认的需要和体验成功的需要得到满足。从而学生就会增强自尊心、提高自信心、稳定学习情绪,有效地稳固了教师所期待的行为。如果奖励推迟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奖励切忌提前给予。实践证明:提前给予的奖励对学生的积极行为不具有促进作用。 因此, 教师在运用奖励时一定要表达出及时强化的原则,在时间上必须紧紧跟着它所要支持的反响,不宜滞后也不宜提前。4灵活性原则。奖励要形式多样、灵活多变让学生有新鲜感。如果教师长期使用*一单调的固定的奖励方法。奖励的有效性就会很快下降,在言语奖励中,教师可以不断变换奖励的词汇,还可以变换奖励的方式,这会使学生形成的行为维持得更加持久。5全体开展性原则。奖励要立足于全

37、体学生的开展。奖励只是教学的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受奖励学生正确言行的肯定。 唤起其自我认识和实现对其他同学的鼓舞。调动学习积极性并促进全体学生的安康开展。 一般说来,我们的教学历来比拟重视的是对少数学生的奖励,而对大多数学生的奖励重视得不够。当然,这种奖励少数典型的方式确实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鼓励手段,但是,教师应该考虑到,能够成为典型的毕竟不会是大多数学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措施,通过各种形式的奖励使那些处于可上可下的中间状态的学生力争上游成为受奖励的对象,从而加大鼓励面。同时教学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包括处于下游状态的学生都渴望拥有成功的愉悦体验,都需要奖励的鼓励。因此,要促

38、进全体学生的开展,奖励必须公正合理,必须让每个学生都有得到奖励的均等时机。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奖励不应该是少数人的特权,教师不能仅凭个人的好恶、偏见来决定奖励的对象,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总之。奖励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教师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开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夸张奖励的作用,不宜滥用奖励应坚持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4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感受 对不同惩罚类型的感受本论文随机抽取我县一所普通小学的180名小学生,对他们面对教育惩罚时的认识和感受进展调查。统计小学生在15种惩罚等级评定的得分,选其中最反感的三项进展排序,并据此排列反感的顺序

39、为1,其次为2,以此类推。结果见表1.表1小学生在15种惩罚上的总等级分及反感的顺序1说明:1.挨打2.辱骂3.政侧临笑4.冷落不关心5.不准参加活功6.叫家长7.罚站8.处分9.拒收作业10.不准上裸11.写检12.作作业113.不准上课14.罚款15.罚值日表1统计结果显示:小学生反感的惩罚类型依次是:挖苦嘲笑、挨打、不准回家、不准上课、冷落不关心、叫家长、辱骂、罚款、罚作业、罚站、不准参加活动、写检讨、处分、拒收作业、罚倾日。由此看出,小学生对不同惩罚之间具有不同反感程度,各种惩罚对小学生的意义是不同的。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在教育过程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惩罚方式前四位依次为辱骂、挖苦嘲笑、

40、罚作业、不准上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教师最常使用的惩罚与学生最反感的惩罚类型具有一致性。进一步统计结果显示各年级最反感的惩罚方式是不同的,实质上也反映了他们不同的需要状况与价值取向。低年级学生最反感的惩罚方式为挨打。因此说明低年级小学生更关注生理需要。而中高年级则更关注精神感受即调查中的挖苦嘲笑,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如归属、爱、尊重需要扣联系。 对自身受惩罚的感受针对问题当你受到惩罚时,你会是什么感受.的调查结果如下:表2对自身受罚的感受选项难过、害羞失去自信生气、愤涩无所谓合计低年级4223.3315(8.33)3(1.67)0(0)60中年级3016.6720(11.11)7(3.89)3(1

41、.67)60高年级2815.5615(8.33)12(6.67)5(2.78)60合计10055.5650(27.78)22(12.22)8(4.44)60从表3统计结果得出:55.56%的小学生在受惩罚时感到难过、害羞,这种比例在具体各个年级中显然都占主要地位。学生因犯错受惩罚而感到痛苦。当他改变错误行为后,痛苦就消失了,这样学生慢慢就会在犯错与受罚、改正错误与痛苦消失之间形成关联,他在想犯错时就会想到惩罚的痛苦,因此也就不敢再犯错。从这个角度看,大局部学生能休验到痛苦感从而积极改正。 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理论认识和实际间的差异问题一如果有同学犯了错误,你觉得有必要进展惩罚吗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

42、上反映了学生对实施惩罚必要性的理论认识,即认同度问题二如果你受到了教师的惩罚,你能承受吗这个问题反映学生实际受到的惩罚时的心理倾向.即承受程度。表3 承受程度承受度必要偶尔必要没有必要合计承受728686偶尔承受3919361不承受1541423合计1263123180统计结果说明:总体上,小学生对教育惩罚的认同度与承受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说明小学生虽然理性上认同惩罚的必要性,但当他们自身受惩罚时又不乐于承受。分年级段的分析说明,这种差异主要来自高年级,而中年级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高年级段学生在主观上更不愿承受教育惩罚,但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小学生认知与情感上的特点,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惩罚

43、教育的实施存在*种问题因此,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4.小学教育惩罚的技术方法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云晓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教育并不排斥惩戒。5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对一些问题学生采取屡次说服教育后仍起不到作用的情况,这时采用惩戒教育手段就显得十分必要。它能对错误的当事人和其它学生起到很强的警醒作用,使他们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干,引导他们具有自我保护能力。如今,虽说赏识教育呼声很高,但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学生不能进展惩戒,在培养学生成才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教育思想都不是万能的。重要的是我们如何

44、对学生进展惩戒教育。结合实际,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依法执教,不滥用惩戒手段6惩戒学生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既要合理又要合法。合法就是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和家长的监护权。以理服人就是惩戒有方,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合理的惩戒是教育,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变成体罚。比方学生上课睡觉,罚站5分钟,能起到惊醒的作用,如果罚站一节课就变成体罚。我们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急剧开展的时期,他们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同时心理比拟脆弱。他们希望我们关心他,尊重他,理解他,尤其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归根到底就是对其人格的肯定和敬重,尊重他们应有的权利,不能让他们在在同学面前跌面子。其实,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45、,出现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对他们严格要完全正确的,但一定要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中透爱。像四块糖故事中,行知先生没有对正在犯错误的学生大加训斥,而是让他到办公室中谈。当学生比校长早到办公室时,先生还奖了他一块糖。这是对学生多大的尊重。而我们很多教师一旦发现犯错误的同学,不管什么地点,什么场合便大肆训斥,让他们很失面子、很下不了台。试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承受你的惩戒吗.所以,惩戒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恰到好处。二、掌握尺度,因材施教。教育惩戒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运用它到达了一定的目的即可,不可求全责备。如果教师的惩戒过了头,超出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则不但惩戒不会起到教育学生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

46、强烈的对抗,甚至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而我们在对学生进展惩戒时要掌握尺度,必须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切实尊重和保证孩子的权利,同时在对学生进展惩戒的过程也要多一点监控,多一点反思。如果只用迟到就罚站、罚扫地,考不好就罚款或者顶撞教师就打耳光等手段来代替惩戒,我觉得这些惩戒方式都是不合分寸的,也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惩戒并不是对所有的学生都进展,它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在实行惩戒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在情感,性格等各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惩戒学生的时候应该从对学生负责、对学生成长有利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的情况,不同性格作深层次的分析,找到学生犯错的真

47、正原因,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惩戒教育方式,力争实现对不同的学生的错误进展有效矫正并对学生成长起到真正促进作用。例如对外向型学生就可以直截了当、偏重惩戒;对向型学生则宜含蓄善诱,点到为止;对心理敏感的学生可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方可惩戒;对心理麻木些的学生,我们可以采取暴风骤雨式的方法轮番轰炸,方能见效;当学生心情好时,惩戒可以开门见山,而情绪低落时,则可和风细雨地融惩戒于恰当的抚慰中,或是献身说法,迂回击中。三、惩戒要把握时机学生犯错误后,都有一个自醒、自悟到懊悔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对犯错学生进展惩戒时,要给他一个反思的时机,在其自醒自悟和正在懊悔的过程中,我们再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造成的不良

48、后果,犯错学生指定非常乐意承受我们的惩戒。像四块糖故事中,先生没有在事发地批评这位学生,这既是维护其自尊心的表现,也给了他进展反思的时机。在去校长室的路上,他的脑海中肯定会像放电影一样回放这件事的始末,对自己不冷静的一面进展自责,这时候,先生再批评,他会欣然承受对方的意见了。通常说抓住时机,进展冷处理,既是给犯错误学生一个自醒自悟的时间,也是给教师对犯错误学生犯错原因进展了解的时间。平时,很多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太急,不问青红皂白,批评错了的、误会孩子的事时有发生。先生让犯错学生到他办公室的时间里,肯定进展了深入的了解,所以才有了,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的评价。惩戒不

49、能太急亦不能太迟,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犯错的情形,精心准备惩戒的时机。四、做好惩戒的善后工作。7人们习惯上总是把惩戒看作贬义词,所以受到惩罚后,感情不免出现不平、焦虑、愤怒等情绪,心理上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坏习气。所以,我们在对学生做出惩戒后,更要真诚的与他搞好沟通,多交换意见,适时总结,对他惩戒后表现出的优点适时鼓励,对他认真承受惩戒,完成惩戒适时进展表扬。批评后的表扬犹如暴雨后的太阳,做好惩戒后的善后工作,有利于学生承受惩戒,更好的改正错误。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关心、保护、理解学生做起,去亲近他们,帮助他们心理尽快地恢复平衡,尽快改正身上的缺点与错误。指导犯过错误的学生制订奋斗目标,鼓励他们一条一条地做起,先易后难,并经常给予肯定和表扬。学生受处理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孤独感,有时情绪低落。这时,我们要发动班干部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融入良好的集体生活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才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在善后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需要有统一的认识,各方面负起责任,相互配合,持之以恒。不应相互推卸责任。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学校的处理意见,把着眼点放在转化教育工作上。实际上我们经常听家长说辅导不了作业、管不了孩子这样的话。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