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_第1页
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_第2页
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_第3页
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_第4页
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诊的概念原理与学习诊断技巧手诊在生命全息中研究的是大宇宙、小宇宙与生命全息之间的一 个关系。手诊是中医中望诊的方法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体 系并沿用至今,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医学宝贵遗产,也是我们中华医学的 愧宝。但长期以来一直被人误解与错误地认为看掌纹就是算命先生及风 水大师们的“专利”,其实掌纹诊病和手相算命是截然不同的,掌纹诊 病是分析掌纹的变化来判断体内的情况,手相算命是利用掌纹的神秘性 来判断祸福吉凶的,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如果说它们之间有一点相同 的话,那就是在远古时它们的起源是一样的,“巫术”则是它们共同的 祖先,后来医术系统地诞生后就从“巫术”中分离出来,医术的看掌纹 着

2、重于了解人体内的健康高状况及预防疾病,而巫术的看掌纹则着重人 的心理需求的规律去发展,因此我们谋划应该尽快将掌纹医学推广出去 令这一科学从这个杂坛中分离出来。在我们生活中的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我们身边的许多熟人 亲戚朋友,往往都在自己别人感觉身体状况非常好的情况下却突然得了 一些绝症,病发时去治疗却为时已晚,回天乏力了。所以很多病不是不 能治,而是冶得太迟错过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时间了,所以世卫的秘书长 说:“现在的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许多人得病就是了解自己太少了,人的一生中不管偶然不偶然,几乎都有预感的事情,预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身体意识在敏感的时候 受到了未来要发生的事情和信

3、息的影响,而手就象天线一样首先收到和 反应着各种信息,对于很小的事情因为影响不大,我们很难分辨,对于 那些对人体能量影响比较大的能量。信息影响我们一定可以从手上看出 来的,正如一棵植物一样当叶子干了的时候只们就会想到是树根缺水 了,赶快补水。手就象树叶一样,由于血液循环比较丰富,微循环密集, 未稍神经集中,非常敏感。手指又是体内藏府的一个全息缩影,所以不 能非常敏感地反映出人体内部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的状况,事实上无论 何种疾病多少都会同体内的藏府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内脏有问题就会 发出各种信息。手掌是最能反映出体内脏的求救信号的地方,由于手掌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的交汇处,共有六条经脉在这里交汇

4、在运行,这六条经脉 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阴明大肠经、手劂阴 心包经、手少阳三热经、手少阳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所以内脏一有问 题不会通过这些经络显示出来,反过来说观察手掌的变化就可以观察体 内脏府的变化。现在社会工作繁忙,精神紧张,许多人就算身体内有疾病他也不 知道,当他的病情恶化才有感觉急忙求医问药也后悔莫及,由此可见, 疾病的早期诊断是很重要的,而观察手部症状变化是早期诊断最简单、 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观手是了解一个人最简单、最实际的方法之一,从手不但了解一 个人的健康状况,也能了解一个人的性格。手诊最大的特点和意义在于: 简单直观、经济实用、超前诊断、容易推广。中华民

5、族五千多年的中医文化流伟到今天,民间有许多诊断和治 疗的方法,希望这些优秀的中医文化和诊断方法可以早日来自民间回到 民间并发扬光大。(手诊,大概可分为三个部分。它包括:掌纹诊断、手指诊断和 指甲诊断)一、握手知健康平时与人交往时最基本的礼宜是握手,当对方伸出手和你握手时, 你已基本上知道他的一些健康状况了,关键是看对方伸出手时拇指的角 度问题。如果低于30度角好像不敢伸出来一样,代表此人比较胆小怕 事,比较保守,不喜欢改变自己生活的人;另一种是约45度角的,这 种人适应能力比较强,比较灵活,愿意改变自己,喜欢自由自在,比较 独立;还有一种人伸出的拇指是90度角或大于90度角的手就得很大, 这种

6、人比较大方、开朗、丈义,且独立性很强,很喜欢自己做事,不容 易受环境的干扰,因为这种人大方所以同时也会很大意、浪费,自我自 主,如果拇指张得太大的可能会比较独裁,什么都是他说了算数。以上是对性格的分析,如果从健康角度来分析,则拇指张开角度 小于30度者,其人小心、谨慎、保守,一般身体比较弱一些。拇指张 开角度如果在45度角左右者,其人灵活且适应能力强,独立能力强, 爱好自由自在,一般身体比较健康。拇指张开90度角时,其人大方、 开朗、独立心极强,不易受环境影响,但往往大意浪费,一般身体功能 都较旺盛,但往往肝火也盛。1、手感知健康(1)手感的比较与人握手的手感可分为凉、热、湿、干、温暖、润泽几

7、种。握手时手感凉的人中医说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冷,冬天更加明显, 这个人吸收能力差,气血循环不好,身体比较差一些(一般摸婴儿的手 是暖的,而摸老人家的手是凉的),这是阳虚生内寒的表现,手感凉的 人容易怕凉;握手时手感热的人,主心肾阴虚,阴虚时容易上火,烦燥、失眠、 多梦、紧张。握手时手感湿的人会是脾虚,脾虚的人压力会比较大,容易疲劳, 中医说:脾虚的特点是疲劳,容易疲劳的人湿气重。握手时手感干的人,主肺脾两亏,凡是手干的人容易得哮、支气管炎、肺炎这样的人伤了肺,肺是滋润皮肤的,肺不好的皮肤就会干燥,容易得感冒,容易得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握手时手感汗多的人,为脾胃积热,心火盛,精神紧张,有些人 摸

8、上去很多汗,甚至会滴汗出来,这种人易紧张,心情、工作压力紧张, 这就是脾胃有热,是湿执,火上来就会出汗,脾胃和心火盛的人都容易 出汗。握手时手感粘的人,主要是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手感粘是指好象有些糖水在手上粘粘的感觉,这时要注意了,有这种现 象可能会和糖尿病有关系,糖尿病的人手出汗是很粘的象有东西浆在一 起一样,糖尿病的人本身容易热也较容易出汗,摸上去那些汗是粘粘的。我们的手摸上去最好是有些温暖,有弹性等,这样的人五脏比较 协调,身体比较健康。2、手感温度的症状(1)握手时摸上去手感热的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实热,比如 炎症、发烧等,如果摸手热时我们再摸摸额头如果越摸越热那就是发

9、烧, 当你摸一个发烧的小孩,你留意一下,很多人都没留意,摸摸额头热就 说是发烧,但究竟是低烧还是虚火呢?只要你摸多二秒钟就行了,你摸 多一会不要动,如果他给你的感觉是越来越热时就是炎症或者发烧了。 但是有些人一摸很热再摸就不热了,他这个叫做虚火了,由于上火了, 烦燥、多梦、口干、口苦,再严重的会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就是 虚火。还有一种是手指热,有些人是手指热的这种人,往往容易便秘、 血粘稠度高、三脂偏高、血压高等问题,手掌热的人容易心火盛,心火 盛容易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等,老中医一般除了把脉 外还喜欢摸摸手掌和手指,手的热可看他是虚火或是实热,第二个是看 手指还是手心。手感

10、寒,握手时手感寒的人可见于脾胃阳虚,甲状腺功能低 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血脉循环不好会导致容易疲劳、感冒、 月经不调等症,只要手摸上去寒凉的人都容易疲劳,摸上去就热的人容 易上火,这里又要细分,手指凉的人多为血液循环较差之症,容易疲劳 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醒,头晕头痛。有些人手 心凉的是消化系统的问题,多为脾胃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 消化不良便秘,疲倦乏力,贫血,女性多见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白带 过多等体质较差等。寒热交错。有的人你手摸上去是凉的但手心又是热的,出现 不同温度的情况,有时手指热手心凉,有时手指凉手心热,还有的上身 热下身凉,上身凉下身热,或左

11、边身热右边身凉等不同的情况,这都是 身体内部平衡被打破的原因,中医叫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最大的特点是 热天怕热,冬天怕冷,食热的上火,食凉的觉寒,有的更甚的上面喉咙 痛下面手脚冻,这在中医叫阴阳失调,在西医叫内分泌失调,一下正常 人的手应该是冬暖夏凉的,但血虚的人会刚刚相反,是冬寒夏热的。3、手掌的软硬手掌软,有些人摸上去手很软,手掌厚而有力,富有弹性的人 多精力充沛,体质强壮,适应力强。手掌厚而无力,弹性差,多精神 欠佳,疲倦乏力。手掌软细簿而无力,多精力衰退,体弱多病,手软 的人是这样的。手掌硬,手掌肌肉硬直,缺乏弹性者,摸上去手掌硬直而瘦,多 消化系统功能不好,凡事多固执,缺乏应变能力,几

12、乎硬手粗的人多是 干体力劳动的用气干活的人,反过来手比较软的人是常用脑袋的人,因 此手掌硬的人应该多学习多思考,手掌软的人则应该多锻炼。二、掌形诊断掌形诊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要记住掌形的形状;第二 是记性相应掌形的人的性格特征;第三是要记住相应掌形的易得疾病。掌形有三种:细长型:细长型的人手掌长和宽的比例为(1: 0.8)四主型:四方型的人手掌长和宽的比例基本上为(1: 1)横短型:横短型的人手掌长和宽和比例小于(1: 0.8)细长型的人一般为白领阶层较多,文化系统、机关干部、银行、税务等工作人员较多,性格,内外兼备,善于动脑,善于勾心斗角,情 绪不稳定,脑筋动得多,与其它工人阶层不一

13、样,身体受情绪影响,易 得健忘、失眠、消化系统疾病等等,常显得精力不足,不是失眠就是打 困等等。四方型的人掌长宽差不多,这种人多数内向,讲求实质,讲求物 质,有很高的经营能力,自己干什么都象样,就是不善于与人沟通,不 屈与人交流,善于计算,善于经营,内向不愿意与人来往,这类人35 岁后易得心脑血管疾病。手诊学习的方法与应用技巧认识之初,宁精勿杂。此时暂不要参考其他手诊流派,否则,精神散乱,疑惑丛生,迷惑彷徨。要一心一意,虚心接受。虽然手诊医学的某些观点与中医和西医 有些冲突,可暂且存疑,不必太过于苛求,随着以后的学习,逐渐会明 白的!学习之时,静思慎悟。手诊中有的内容,虽需要强记,比如手诊的分

14、区和手诊纹理的位置 属性命名等,但你要反复思量的过程中,会悟出自己的道理,虽然并不 成熟,但毕竟是经过自己酝酿的!这个过程必须静心默化!应用之初,熟能生巧。刚开始看手纹时,很多人看不出掌色的变化,只见满手都是红色, 不必着急,熟能生巧,可先从掌纹照片上分辨颜色,渐渐地就能从手 上看出掌色了。看掌色,是看满手的色,而是观察病理纹的色,观察 线上的色,观察内脏反映区的色。学习有点上手后,虽然有的脏腑区域色泽立即可以辨证,但要注意 区别真假色泽。手纹虽然可以辨证,但要看纹之虚实新旧!在辨证中, 注意同中相求,异中求同,以及特殊典型纹理,结合证据越多,准确率 就越高!切忌望纹断病,望色确诊!在经过认识

15、、初步学习酝酿后,自己有了体会,应验证于临床。但 于实际中总觉得无从看起,似是而非,欲言又止。甚至有时是错误。没 关系,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温故知新,或提前参考有关篇章, 切忌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学习越多,感悟越深,体会越准,最终融会 贯通之际,你会说手诊如此简单,但同时你会觉得手诊如此奥妙!掌握之后,知常达变。手诊基础完全掌握了,手诊操作诊断也基本可以了,但且不可胶柱鼓 瑟.因为手上的纹理颜色会随着每个人的人文环境变化而不同,如果过 分强调了手诊的诊断依据标准,临床中,反而诊断不是夸大隐患,就是忽 略主症,与手诊诊断的初衷相离,失去手诊诊断的意义!所以,手诊诊断 时,一定要记住根据中

16、医辨证变通的一句话:“同中求异,异中求 同”(中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手诊诊断会更 进一步的!如果你能认识到手诊的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的含义, 就掌握了整个手诊医学的精髓了!诊断之际,方圆规则。一、要记清手诊九区和手诊掌纹的位置、属性、临床意义。二、要注意求诊者的要求和人文情况。三、要以中医诊断为主,西医诊断为辅。一、不要学习模糊,乱诊断。二、不要无视求诊者的隐私和要求三、不要但说手诊高妙,而诽谤其他诊断方法研究之需,基础为先。学习研究手诊医学所必须掌握的基础:首先理解手诊的原理和掌握手诊基础。了解中医基础、西医基础、 人文基础和手诊医学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学习研究

17、打下扎实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手诊九区、手诊掌纹的位置、名称、属性、常态、病 态基础知识,越牢固越理解,以后临床运用就越准确!但不要死记硬背,更不要生搬硬套,否则弄巧成拙。此时学习,尽量不要学习其他手诊流派的内容,否则,可能迷惑彷徨而无所得!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和西医基础,如果不是医生学习,请尽量补充相关知识!最好结合临床实践,一边验证一边学习!有条件的,可用数码相机拍摄手诊病理照片,分门别类,集腋成裘,然后总结提高!可经常在手诊医学论坛发贴议论或在健康诊断贴图论坛发典型的手诊疾病图谱讨论,以增加临床活用和理论结合的技能!对号入座,三种模式。每个手诊学习应用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

18、学习模式,可以迅速达到自己希望的目的手诊对应治疗部位与疾病呼吸系统的手诊呼吸鼻咽气肺膜,中指掌交线中点,腕线中点两点连。-(称中线)中线顶略下方鼻,中线上1/4是咽喉,无名小指指缝线,-(称指线)延长交于感情线,指线条状气管位,左右偏上指中线,左右肺外胸膜位。-(以上是本系统的相关区位)浮散白点无凸凹,-(初期炎症)红白相间较明显,-(急性炎症)“老茧”细断慢性症,(慢性炎症)红白暗红圆凸显,-(良性肿瘤)咖啡青紫凸无边,-(恶性肿瘤)嗜烟史人特殊断。-(咽位青紫)肺心病低血压脾肿大的手诊肺心病:手诊征象两处看,心区心悸和心衰,肺部征象慢支炎,综合考虑观查全。低血压:中指近掌节上看,右侧1/2

19、白色斑点,原发病手诊配合。脾肿大:肿瘤囊肿脾肿大,右侧胆位略上方,手诊位白色亮斑。高血压的手诊中指近掌节上看,左1 /2红白黄凸斑,心脑眼受损硬化,心区有心悸心衰,脑区硬化青暗斑,眼区有青暗斑点,是眼底动脉硬化,症状性的高血压,原发病症是关键,相关诊区联合断。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的手诊(心脏瓣膜开关功能不全)二尖瓣的手诊位,左心上1/3圆形点,暗红暗青凸不显,或是斑点凸明现,咖啡色多无症状,陈旧性的风心病,单手诊较难区分,风湿区暗青呈现。心肌炎的手诊轻者无症重猝死,左心右心或心区,心悸胸闷心隐痛,软弱无力等症状, 较大一片白色点,红白青紫点相间,伴有胸痛闷心慌,常服维C有疗效。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手诊动脉缺血静脉瘀,呼吸困难左心衰,静脉瘀血右心衰,心区轮廓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