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汉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家系临床资料总结及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突变筛查【摘要】 目的 总结一中国汉族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家系临床表型特点及遗传模式,并筛查在该家系成员中是否存在TIGR/MYOC基因第三外显子突变。方法 对该家系家庭成员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屈光检查、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房角镜检查、自动视野检查以及眼球A超检查。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2名家系成员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此家族中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其临床表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与第6代成员相比,第4代及第5代成员的眼轴及前房较短,晶状体较
2、厚。第4代成员的平均屈光状态为远视,第5代为正视,第6代为近视,但第6代中仍有一名成员为远视。家族的22名成员中未检测到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突变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结论 在此中国汉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大家系中排除了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突变与青光眼发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家系 TIGR基因 中国人 Abstract: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hereditary mode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disease in a Chinese primary angle closure
3、glaucoma (PACG) pedigree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o screen the existence of exon 3 mutation of TIGR genes in this family. Methods A Chinese 7-generation PACG pedigree was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consisted of evaluation of visual acuity, refraction, Goldmann applana
4、tion tonometry, gonioscopy, automatic visual field test and A ultrasonography. The coding sequence of exon 3 of the TIGR gene was extended to 22 family members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using genomic DNA, followed by sequencing of the PCR products. Results The pedigree exhibited an autosoma
5、l dominant pattern of inheritance of PACG.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PACG in this pedigree can be classified as chronic angle closure glaucoma. Relatively shorter axial length and anterior chamber depth with thicker lens were observed in the generations and than in the generation . The mean refractio
6、n status changed from hyperopic in generation to emmetropia in generation , while in generation , the mean refraction status was myopic, but still, there was one member in generation was hyperopic. Neither mutation nor SNP in exon 3 of the TIGR gene was detected in this pedigree. Conclusion The resu
7、lts of this study do not support a role of mutation in exon 3 of the TIGR gen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ACG inherited with an autosomal dominant pattern in this Chinese pedigree. Key words: 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 pedigree; TIGR gene; Chinese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其家属中常可观察到眼前段结构的拥挤现象。在因纽特人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
8、者的一级亲属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1,中国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家族成员发病率则比一般人群高6倍2。Trnquist3在1953年首先提出存在一个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显性基因,但至今为止仍未发现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或与之相关的候选基因位点。有关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则已明确了15个与开角型青光眼相关的基因位点,此外还有7个与其他类型青光眼致病相关的疾病基因也得到确认4。其中小梁网糖皮质激素诱导反应蛋白(TIGR)基因,也称为MYOC基因。TIGR基因是目前为止研究最多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疾病基因5,在白人、亚裔人及非洲裔人中均发现了致病碱基改变,其中3%5% 的成年性开角
9、型青光眼患者存在该基因突变,而在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其突变率为8%36%。目前已报道的突变基因有70个,绝大部分致病突变基因位于第三外显子区域,与青少年性青光眼相关的突变基因则全部位于第三外显子与嗅球蛋白高度同源的片段6-8。 在近年来针对加拿大青光眼人群的基因型及表现型的研究中,发现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亦存在TIGR基因突变,Pro481Leu、Glu368STOP、Gly399Val均位于第三外显子区域,证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也可携带TIGR基因突变。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一个连续7代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家系进行了定期随访,我们认为在进行其他候选基因筛查及全基因组扫描前
10、有必要首先筛查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从基因学上确认所研究的家系属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成员大部分居住于中国南部偏僻山区农村,该家族所有成员均为汉族且无近亲结婚史。家族中22名成员纳入本研究并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接受检查。所有参与此项研究的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研究计划亦通过了医院道德委员会审批。 1.2 家系研究方法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及校正视力,屈光状态,眼前节裂隙灯显微镜检查,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眼压,房角镜检查,眼底检查(90 D前置镜及检眼镜检查),自动视野计检查(Humphery field analyzer
11、),A型超声检查(Alcon Biophysic, OcuScan, Version 3.02)。所有家系成员(1因只有5岁故未接受检查)均接受以上检查,家系成员的疾病诊断及排除均由2名青光眼专业医师确认。其他信息如既往眼压及降眼压治疗或其他治疗、激光手术或其他抗青光眼手术史等也一并记录于档案中。 1.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断标准 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存在盘沿组织的缺失;青光眼性视野改变,且与盘沿组织缺失相一致;动态房角镜检查见房角关闭。对于存在上述诊断标准第3条但未见青光眼性视盘及视野改变的诊断为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死亡患者的诊断根据其病史及手术记录。家系成员的精神疾病诊断依据其病史。
12、 1.4 实验方法 抽取2名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采用TIANamp Genomic DNA Kit(北京天根生物有限公司)从300 l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 方法扩增涵盖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的927 bp的片断,正向及反向引物分别为:5-GCTGTCACATCTACTGGCTC-3和5-ATCTCCTTCTGCCATTGCCT-3。 反应体系为50 l,其中包括100 ng基因组DNA,5 l 10pfu缓冲剂,4 l 25 mol/L Mg2+,1.2 l 10 mol/L引物,1 l 10 mmol/L dNTP,及1.25 U pfu DNA 聚合酶(MBI,Lithuan
13、ia)。PCR反应程序为: 95变性2 min;随后35个循环,包括95变性30 s,55退火30 s,72延伸2 min;最后72延伸5 min 完成全部过程。 PCR产物长度为927 bp,以1.5%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产物分析,以紫外线凝胶照相系统(BIO-RAD公司)记录结果。只有结果显示无非特异性扩增的产物在进一步纯化(DNA Gel Extraction Kit,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后进行DNA双向测序。 双向测序所使用的引物为5-ACTGGCTCTGCCAAGCTTCC-3及5-GCTGAATACCGAGACAGTGA-3, 使用仪器为Applied Biosystems 3
14、730 DNA Analyzer (ABI公司),并使用其附带软件Sequencing Analysis Software 5.2.0进行分析。 2 结 果 2.1 家系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表型总结 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为7代,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显性遗传。纳入研究的22名成员中,4人确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2人为可疑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人因具有青光眼神经病变以及青光眼性视野改变,房角镜下房角为开角且年龄为30岁而诊断为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图1)。 该家系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年龄在3050岁。先证者在40岁确诊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在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接受了双眼小梁切除手
15、术,术后没有接受降眼压药物治疗,眼压一直保持正常水平,直至80岁。12亦接受了双眼小梁切除手术,术后同样不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15因患有精神病而未接受过任何药物或手术治疗,该名患者具有典型青光眼视神经病变及严重视野缺损,但因患有抑郁症仍拒绝任何治疗。11接受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但拒绝任何形式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该家系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型特点为:发病年龄为3050岁;周边前房关闭形态为锥状粘连或堤状粘连并逐渐扩大;房角逐渐关闭,青光眼损害隐匿,急性或亚急性发作前可无任何症状;周边前房浅,中央前房无明显异常;抗青光眼手术降眼压效果明显。家系成员眼球生物测量数据见表1。表1 第4、5、6
16、代患者的屈光度及眼球A超测量结果 2.2 家系成员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筛查结果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的22个成员中,未发现TIGR基因的第三外显子出现任何碱基改变,包括其中1名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说明TIGR基因突变未参与该家系中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而其他同时研究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家系中的患者均携带特定TIGR第三外显子的突变。 3 讨 论 该家系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属慢性闭角型青光眼。通常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表现浅前房、高眼压但没有房角粘连;或眼压正常,房角粘连及房角关闭。此外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还包括混合机制性青光眼、高褶虹膜型青光眼以及由长期使用散瞳药物引起的闭角型青光眼,这些均非
17、该家系中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类型。 已有研究表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前节具有特殊的解剖特征,包括较浅的前房、较厚的晶状体以及较短的眼轴,并且这类患者通常还患有远视眼。参与本研究的闭角型青光眼家族的第4以及第5代成员与第6代成员相比较,均表现出较短的眼轴、较浅前房以及较厚的晶状体,第4代与第5代成员中患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人数较第6代多。第4代的平均屈光状态为远视,第5代为正视,到第6代则为近视,但第6代中仍有1名成员为远视及弱视(14)。对这些家族成员均应进行定期严密随访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免延误诊断。 在此家族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所有患者的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均
18、未发现突变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包括在编号为19的青少年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亦未发现基因序列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此家族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与TIGR基因第三外显子突变不相关。一项以106名散发中国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对象的研究显示,该人群中出现了TIGR基因的8个序列改变,其中包括以往研究报道的Arg46Stop与Thr353Ile突变9,但这些改变同样出现在正常中国人群中。另外一项以台湾人群为对象的研究显示,位于MMP9基因区域的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2664538与闭角型青光眼发病密切相关10。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至今尚未清楚,这可能是由于对患者家族史缺乏收
19、集及整理,只把每个患者当做独立个体诊断,从而失去了进行遗传学研究的资料11。此外该病发病年龄较大,并且缺乏关于前代患者准确的临床资料,这都成为了研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遗传特性的绊脚石9。 由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与疾病相关的解剖基础集中于眼前节,因此与眼前节发育相关的基因PAX6基因12-14可能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对该家系成员进行与眼前房发育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并最终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这将有助于揭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参考文献】 1 Sim DH, Goh LG, Ho T. Glaucoma pattern am
20、ongst the elderly Chinese in Singapore J. Ann Acad Med Singapore,1998,27(6):819-823. 2 Wang RR. Genetic principles in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J. Chin J Ophthalmol,1985,21(2):95-101. 3 Trnquist R. Shallow anterior chamber in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 a clinical and genetic study J. Acta Op
21、hthalmol,1953,31(Suppl 39):1-74. 4 Craig JE, Mackey DA. Glaucoma genetics: where are we? Where will we go?J. Curr Opin Ophthalmol,1999,10(2):126-134. 5 Stone EM, Fingert JH, Alward WL,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gene that causes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J. Science,1997,275(5300):668-670. 6 Finger
22、t JH, Hon E, Liebmann JM, et al. Analysis of myocilin mutations in 1703 glaucoma patients from five different populations J. Hum Mol Genet,1999,8(5):899 -905. 7 Fingert JH, Stone EM, Sheffield VC, et al. Myocilin glaucoma J. Surv Ophthalmol,2002,47(6):547-561. 8 Nguyen TD, Chen P, Huang WD, et al. G
23、en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TIGR, an olfactomedin-related glycoprotein cloned from glucocorticoid-induced trabecular meshwork cells J. J Biol Chem,1998,273(11):6341-6350. 9 Aung T, Yong VH, Chew PT, at al.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myocilin gene in Chinese subjects with chronic primary-angle closure glaucoma 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5,46(4):1303-1306. 10 Wang IJ, Chiang TH, Shih YF, et al. The a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停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3年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活性碳吸附过滤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
- 静脉导管护理常规
- 骨科常见病人护理
- 灯具及照明基本知识-大连
- 实施挥发性液体蒸发损失预防方案
- 加盟酒水代理合同
- 智慧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指南
- PANTONE潘通色卡TPX颜色在线查询(1-2部分)
- 酒鬼酒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 2024麒麟操作系统培训手册
- 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
- 体格检查:腹部检查(一)
- 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预算定额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重庆医药卫生学校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 8.2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图课件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
- 一年级综合实践《认识安全标志》第一课时说课稿
- AQ 1066-2008 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正式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