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文书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1.gif)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文书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2.gif)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文书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3.gif)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文书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4.gif)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文书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bde9353ec7712ee5471e26e8bc5a112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50/53 目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9346 1 前言 PAGEREF _Toc9346 1 HYPERLINK l _Toc9032 2 总则 PAGEREF _Toc9032 2 HYPERLINK l _Toc14935 2.1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14935 2 HYPERLINK l _Toc1781 2.2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1781 2 HYPERLINK l _Toc18415 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 PAGEREF _Toc18415 5 HYPERLINK l _Toc15349 3.1企业基本信息 PA
2、GEREF _Toc15349 6 HYPERLINK l _Toc30904 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 PAGEREF _Toc30904 11 HYPERLINK l _Toc32479 3.3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 PAGEREF _Toc32479 13 HYPERLINK l _Toc25159 3.4生产工艺 PAGEREF _Toc25159 18 HYPERLINK l _Toc5351 3.5安全生产管理 PAGEREF _Toc5351 20 HYPERLINK l _Toc27436 3.6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PAGEREF _Toc27436 20
3、HYPERLINK l _Toc20448 3.7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 PAGEREF _Toc20448 26 HYPERLINK l _Toc5478 4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PAGEREF _Toc5478 30 HYPERLINK l _Toc11104 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 PAGEREF _Toc11104 30 HYPERLINK l _Toc12674 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 PAGEREF _Toc12674 31 HYPERLINK l _Toc5087 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 PAGEREF _Toc50
4、87 34 HYPERLINK l _Toc26538 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 PAGEREF _Toc26538 34 HYPERLINK l _Toc12307 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 PAGEREF _Toc12307 37 HYPERLINK l _Toc11821 5 现有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PAGEREF _Toc11821 39 HYPERLINK l _Toc1487 5.1环境风险管理制度 PAGEREF _Toc1487 39 HYPERLINK l _Toc16713 5.2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16713 39 HYPERL
5、INK l _Toc24364 5.3环境应急资源 PAGEREF _Toc24364 40 HYPERLINK l _Toc3644 5.4历史经验总结教训 PAGEREF _Toc3644 40 HYPERLINK l _Toc14803 5.5需要整改的短期、中期和长期项目内容 PAGEREF _Toc14803 41 HYPERLINK l _Toc21480 6 完善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的实施计划 PAGEREF _Toc21480 42 HYPERLINK l _Toc6545 7 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 PAGEREF _Toc6545 43附图:附图一:企业地理位置图附图二
6、:厂区平面布置图附图三:周边环境关系图附图四: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1、 前言所谓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灾难事故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的事件,它具有危害性大、影响X围广等特点,同时风险发生的概率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倘若一旦发生,其破坏性极强,对生态环境会产生严重破坏。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X、应急与减缓措施,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能够达到可接受水平。在评估中把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
7、质量的恶化以及防护作为评价重点,关注事故对厂界外环境的影响。对于某晨鑫化工某而言,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和处理的危险物质主要是氯气、黄磷、三氯化磷,黄磷属于可燃物品,遇明火会引发火灾爆炸;氯气属于剧毒物品、黄磷属于有毒物品。因此,以上物品作为企业环境风险分析的重要因子,最具威胁的环境风险事故部位氯气储存区域、三氯化磷罐区、黄磷池库。根据关于印发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4号),某晨鑫化工某某需开展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分析企业各类事故衍化规律、自然灾害影响程度,识别环境危害因素,分析与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单位、区域环境的关系,构建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情景
8、,确定环境风险等级。2、 总则2.1编制原则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报告是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评估过程和结果的总体描述,是提供环境管理与风险决策的重要依据。报告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X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全面、细致地进行现状调查;科学、客观地进行评估,如实反映企业的环境风险水平。评估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必须符合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的要求。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规章、指导性文件中华人民某国环境保护法(2015.1.1施行)中华人民某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施行)中华人民某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施行)中华人民某国消防法(2009.5.1施行)危险化学
9、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12.1施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5号,2012.4.1施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0113号);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环发201320号);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
10、理名录(2008年版);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最新年本); 19.关于印发(环办201434号) 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版) 21.危险化学品名录(2012版) 22.剧毒化学品名录(2012版)2.2.2标准、技术规X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X(GB50483-2009)建筑设计防火规X(GB50016-2006);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X(GB50351-2005);化学品分类、警示标
11、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程(GB20576-GB206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废水排放去向代码(HJ523-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化学品毒性鉴定技术规X(卫监督发2005272号);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2003年6月24日)。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6.污
12、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20.事故状态下水体污染的预防与控制技术要求(Q/SY1190-2009);2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X(HJ589-2010);22.某市环境保护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2.2.4其他文件1.某晨鑫化工某30000吨/年三氯化磷、15000吨/年亚磷二甲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某晨鑫化工某提供的其它资料。2.3评估X围本评估报告针对某晨鑫化工某现有厂区30000吨/年三氯化磷项目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
13、件的环境风险等级进行评估。2.4评估程序某晨鑫化工某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见图2.4-1。图 2.4-1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流程示意图3、资料准备与环境风险识别3.1企业基本信息3.1.1公司简介企业基本资料某晨鑫化工某成立于2009年9月,注册资本680万元,现有员工19人,位于某高青县常家镇大X村北,宏远工业园区内。是一家三氯化磷生产企业。表3-1 项目基本资料单位名称某晨鑫化工某某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苗文军联系人王曙光联子Chenxinhuagong126.单位所在地某高青县常家镇大X村北
14、,宏远工业园区厂区面积(m2)11700从业人数(人)19公司现有项目简介 公司现有三氯化磷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5亩,总投资3950万元。该项目已于2010年6月建成,本项目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3.1.2总平面布置某晨鑫化工某某厂区占地面积约1700m2。项目办公楼等设施位于厂区南部,生产设施位于厂区中部,生产设施主要包括:三氯化磷车间、液氯仓库、黄磷池库、三氯化磷储罐区、配电室、污水收集系统以及空压机房、办公室等辅助设施。整个厂区分为三个区域。办公区布置在厂区南部,三氯化磷车间、液氯仓库布置在厂区中间位置,配电室、空压机房、污水收集系统辅助公用工程区
15、位于生产区的东部和中部位置,三氯化磷储罐区位于厂区北部。厂区内沿生产车间、仓库、罐区四周均设置环行消防通道,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出入口采用了加大设计,实现人流、物流分道行驶,以确保安全。人流出入口布置在生产厂区南侧,运输车辆出入口布置在生产厂区西侧,设置两个出入口,运输车辆入口在生产厂区西南侧,出口生产厂区西北侧。厂区绿化主要集中在建筑物四周及道路两侧,绿化以植草为主,厂前区重点布置花卉和景观树种,辅以灌木点缀,绿化点、线、面结合,使厂区成为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工厂。详细平面示意图见附图。3.1.3区域环境概况3.1.3.1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高青县位于鲁北平原南部,某市的北部,北依黄河,南靠
16、小清河。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3至11804,北纬3704至3719。西北、北部隔黄河与惠民相望,东部与滨州市、博兴县接壤,东南部与桓台县以小清河为界,南部、西南部与邹平县相邻。东西最大横距47km,南北最大纵距26km,总面积831km2,耕地68万亩。高青县位于黄河下游平原地区,行政区划几经变革。1948年3月,高苑县与青城县合并而成高青县,县府设在田镇,1990年划归某市管辖。现辖田镇镇、青城镇、高城镇、黑里寨镇、木李镇、花沟镇、唐坊镇、赵店镇九个乡镇。本项目位于宏远化工工业园,厂区西侧为大X路,南侧为X杨路。2、地质、地貌高青县属黄河冲积平原,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2米,距
17、县城12千米的大芦湖是高青县地势最低处。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决口,致使泥沙沉积,在反复冲切、迭压下,逐渐形成缓岗、微斜平地和浅平洼地等地表形态,缓岗、平地和浅平洼地地形相间,境内自南向北依次有金岭、银岭、某缓岗地。土壤系黄河泛滥冲积物,覆盖较厚,质地适中。在成土过程中,因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因素影响,形成潮土和盐土两个土类。其中潮土土类面积6.28万公顷,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8.13%,是境内主要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貌类型。盐土土类面积1194公顷,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87%,零星分布在田镇、青城、木李、黑里寨、花沟、常家、赵店等镇。3、气候、气象该公司位于某市高青县,被评价区属
18、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季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回暖快、干旱多风;夏季雨热同期、降水集中,秋季日照充足、多晴好天气。年平均气温12.5,雨季多在68月份。主要气象资料如下:1)气象条件(1)气温 年平均气温:12.9。 最高月(七月)日最高平均气温:31.1。 绝对最高温度:最高平均气温:42.1。 最冷月(一月)日绝对最低温度:-23。 安装在室外钢结构的设计温度:-10。 (2)空气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67。 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3。 月平均最小相对湿度:57。 (3)大气压年平均气压:749mmHg月平均最大气压:758 mmHg。月平均最小气压:73
19、6 mmHg。(4)降雨量年最大降雨量:1 337mm。年平均降雨量:733mm。日最大降雨量:230mm。时最大降雨量:644mm。十分钟最大降雨量:234mm。(5)风速与风载瞬时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40ms。十分钟平均最大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27 ms。风载荷(地面以上10米处):045kPa。年平均风速:2.6m/s。年主导风向:南西南。夏季主导风向:南-西南。冬季主导风向:北一西北。(6)降雪量最大降雪深度:330mm。雪载荷:03kPa。(7)最大冻土厚度:05m地面以下。(8)雷暴日数年平均日数:25.3天。全年最多日数:40天(9)土壤电阻率:25(10)地温(
20、地800mm深最热月平均温度):24.54、水文、地质全县河流较为稠密,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冬季多断流或结冰。主要河流有黄河、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等。除北支新河外,均东流入海。高青县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亿立方米,能满足全县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用水需求。本地区位于新华夏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境内形成多次相对的隆起和坳陷,为远古界、古生界、中生界的三叠系地带。根据项目区的钻探结果,地质结构为潮土、砂土、中细砂、粗砂层。第一层:耕土、潮土,含较多的植物根,并含少量的碎砖、碎石颗粒,结构松散,密度较均匀,厚度约0.8m;第二层:粉土、潮土,含大量铁锰氧化物及少量细粒姜
21、石和小螺力壳,分布均匀,平均厚度4.8m,土质结构中密,承载力为125kPa;第三层:角砾层,姜石含量50%以上,粒径210mm,其间充填粘土,平均厚度0.7m,承载力较高,为100kPa;第四层:粉质粘土,硬塑状,含大量铁锰氧化物及小细粒姜石,结构密,承载力高,为215kPa。厂区地势平坦,不会受洪水威胁。该项目生产装置中无高大建筑及对地层形成重压的设备,地质状况可满足生产装置的要求。土壤电阻率2.5104;地温(地下80cm深最热月平均温度)24.5。3.1.3.2社会环境概况高青县位于鲁中平原北部,隶属某市。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呈狭长廊状,为黄河冲击平原,政区人口全县总面积830km2
22、。辖9个镇,1个城区办事处,767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5.9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9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10.89,人口自然增长率4.02。高青县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属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从古至今,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田儋、田横、倪宽、史文彬等永载史册。狄城遗址、宋朝的“扳倒井”、“衮龙桥”、清代的“某阁”分布境内,均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境内环境优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碧波荡漾的大芦湖、天鹅栖息的艾李湖和气势磅礴的九曲黄河,已被列为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和旅游胜地。高青县城距滨博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胶济铁路和某国际机场分别仅有5km、30km、50k
23、m、120km,距某国际机场、某港200km。高青县水利、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农业优势独特,棉花、瓜菜、畜牧、林果、水产等产业特色鲜明,为全国棉花百强县、中国西瓜之乡。工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纺织服装为龙头,油棉加工、食品酿造、石油化工、医疗器械、造纸印刷、陶瓷等十余个工业门类协调发展的格局。高青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近年来凭借完善的配套和一流的服务,引进了固定资产投资过亿元的企业20余家,优化了产业结构,增长了县域经济总量。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3.2.1周边企业、村庄环境风险受体本项目位于高青县宏远化工园区,大X路和X阳路交叉口东侧路北。厂区北侧和西侧为工业用地,西侧为园区工业路
24、,道路以西为某和易化工(主要生产D系列溶剂油及液蜡);南侧为X杨路,路南为开泰石化装卸区(主要危险物料有丙烯、丁醇、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苯醋酸、丙烯醛等);西南为某澳宏科技化工(主要危险物料有无水氟化氢、二氯甲烷、二氟甲烷、盐酸等);南面距大X村1320m,东南距北成家村986m,西南距谢家村855m。厂区与周边设施安全距离符合性见下表所示。本项目评价X围内环境敏感目标为厂区附近的村庄、企业。项目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见表3-2,分布情况见附图4。表3-2企业周边环境风险受体情况一览表序号名称相对厂址方位与厂址距离(m)影响人数(人)1大X村村正南13206002谢家村西南8553503成家村
25、东南9863004开泰石化正南80855澳宏科技西南120456和易化工正西80153.3 涉及环境风险物质情况3.3.1风险识别X围风险识别X围包括生产设施风险识别和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质风险识别。本次风险评价生产设施风险识别X围为主要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环保设施及辅助生产设施;物质风险识别X围为主要原辅材料、产品及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污染物等。3.3.2物质风险识别企业厂区内所涉及的物料、使用量及贮存方式、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表3-3 化学品数量、浓度、状态和所在的作业场所及其状况表序号物质名称最大存在量(t)贮存方式存在场所浓度()状态1三氯化磷350储罐三氯化磷储罐99
26、.2液态2液氯160储罐氯气仓库 99.9 液态3黄磷120池库黄磷池库99.96固态表3-4 各物料的危险有害特性及安全技术情况见表名称危险特性健康危害危险特性环境危害燃爆危险三氯化磷急性中毒时,可有头昏、头痛、呕吐、乏力甚至昏迷。病程某可出现精神症状,步态不稳,昏迷过程久者,醒后可有运动性失语及偏瘫。长期接触天然气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第2.1类 易燃气体液氯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
27、肾脏损害。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本品易燃,具刺激性。黄磷高度亲脂性,极易通过细胞膜,蓄积于中枢神经系统内,所以它极易导致大脑细胞受损,诱发中毒性脑病。例如慢性溶剂中毒综合征、慢性油漆工综合征、神经精神功能紊乱等,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遇明火、高热可燃。本品可燃,具刺激性。3.3.3危险因素识别(1)火灾、爆炸危害识别识别标准火灾危害确定标准见表3-4。表
28、3-4 火灾危害确定标准火灾危险性类别火灾危险性的特征甲1、闪点28的易燃液体;2、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压力容器内物质本身温度超过自燃点的生产。乙1、闪点28至60的易燃、可燃液体;2、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3、助燃气体和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5、生产中排出
29、浮游状态的可燃纤维或粉尘,并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者。丙1、闪点60的可燃液体;2、可燃固体。丁1、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作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非燃烧物质的生产。爆炸危害确定标准见表3-5。表3-5 爆炸危害确定标准序号种类内容1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易燃气体和闪点小于21的液体,在环境温度下气体/液体释放形成的气体/蒸汽/空气混合物有巨大爆炸危险2可能形成爆炸性蒸汽/空气混合物闪点在21至100之间的物质3微细分散的固体颗粒物在空气
30、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场合,可燃液体的烟雾通常也是爆炸性的火灾爆炸物质危险特性厂区内涉及的物料火灾爆炸危险特性见表3-6。表3-6火灾爆炸危险特性汇总表序号物质名称爆炸极限闪点()自燃点()火灾危险性分类备注下限(%)上限(%)1黄磷-4030丙可燃固体2液氯-乙助燃气体3三氯化磷-由表3-11可见,厂区某磷丙类火险,液氯属乙类火险,无形成蒸汽/空气混合物爆炸的危险。(2)毒性危害识别经过对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根据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品,按照表3-7 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表3-7 物质危险性标准物质类别等级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
31、批)(mg/kg)LC50(小鼠吸入,4h)(mg/L)有毒物质1510.0125LD5025 10LD5050 0.1LC500.5325LD50200 50LD504000.5LC502恶臭物质GB14554 中规定的恶臭物质等,包括氨、二甲胺、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等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辨识,黄磷、三氯化磷、液氯均属危险货物;根据剧毒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辨识,本项目不涉及剧毒化学品;根据高毒物品名录(2003年版)辨识,厂区内不涉及高毒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对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XXXXXX某
32、厂区内X、X油属易燃液体,天然气属易燃气体。储油区、生产装置均在500m X围内,按照一个生产单元计,其储存量和位置见表3-8。 表3-8 重大危险源辨识物质名称临界量Q(t)厂区实际量q(t)q/Q黄磷50160.345.68液氯51202.47合计48.15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主要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来进行: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参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的表中规定的临界量,若等于或超过临界量,则应视为重大危
33、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划分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Q1,Q2Qn与各种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从上表可以看出,危险化学品实际量和临界量比值之和小于1,故本项目不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3.2.4小结通过风险源辨识分析可知,本项目构成重大危险源。厂区内对人员伤害影响最大、潜在风险最高的风险源是能够引发泄露、中毒事故的各种物质,其它风险源的风险影响相对较小。根据工程实际,本次评价选择液氯、黄磷为风险评价因子,重点关注工艺生产单元。3.4生产工艺(1)生产工艺将黄磷投入液磷池内,保持覆盖水不低于40cm,将液磷
34、池输磷管用蒸汽加热至70-80,使黄磷熔融;压磷罐注满水加热至70-80,开启黄磷液下泵,将黄磷打入压磷罐内。向氯化罐内投入3000kg至4000kg的三氯化磷母液,并加入黄磷300kg-500kg作为底磷,使得反应过程中黄磷过量,防止生成五氯化磷。开启氯气瓶出口阀门,液氯经汽化器、缓冲罐,压力保持0.1Mpa-02Mpa经阀门调节,进入氯化罐。通入的氯气量用电子磅秤进行计量。开启洗磷塔、冷凝器冷却水,氯化罐内物料加热至75停止加温。根据氯化罐内温度、压力计反应情况控制通氯量,此时点加黄磷,如果压力不变,使得反应温度控制在85左右(液温)。氯化反应生成的三氯化磷利用反应热蒸出,进入洗磷塔,塔顶
35、喷淋器喷出三氯化磷液体用于吸收三氯化磷蒸汽中的磷蒸汽,达到净化的效果。净化后的液态三氯化磷从塔底回流至氯化反应罐调节氯化罐液位计物料温度。蒸汽由塔顶经另一台冷凝器凝成液体,回流到洗磷塔作为洗磷液,未被冷凝的气体进入第二台冷凝器进行冷凝。冷凝下来的三氯化磷液体分成两个走向:一是回流到氯化罐,以调节氯化罐液位,物料温度;二是流向精品罐,经分析合格后作为成品包装外售。尾气经 吸收罐生成盐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p4 + 6cl2 = 4pcl3pcl3 + 3H2O= H3PO3 + 3HCl 图3-1 生产工艺流程图某晨鑫某主要生产三氯化磷,三氯化磷为液体:3.5安全生产管理3.5.1危险物质安全管
36、理1、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充实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2、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保养工作,杜绝设备带病运行;加强各类安全装置(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类探测报警装置等)的日常检查、检测,确保设备的各项安全防护装置、安全设施可靠、齐全、有效。3、定期检测、评估,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评估。3.5.2严格执行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根据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加强风险防X,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和环保自律常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应对突然环境事件的专业化水平。3.6 现有环
37、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3.6.1现有风险防X措施1、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X措施(1)项目总图布置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防火、防爆和安全卫生标准、规X,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需要,符合生产过程中对防火、防爆、安全卫生、运输、安装及检修的需要。总图布置根据工厂的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地形、风向等条件,按功能分区集中布置。(2)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建构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材料符合防火防爆要求。(3)建筑结构抗震按当地地震的基本烈度设防。(4)装置内竖向标高设计合理,使雨水排放顺畅。(5)装置内设有逃逸通道,以便发生事故时人员的安全撤离。2、贮运安全防X措施对于危险物品的储运,应严
38、格按照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执行,汽车装卸车场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装卸设施与周围设施间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3、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X措施(1)各装置的布置在满足工艺流程需求的同时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相对集中布置,平面布置满足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X(GB50160-2008)的要求,装置周围设消防通道,满足消防和检修的需要;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2个出入口;道路的路面宽不小于4m,路面上的净空高度不小于4.5m;本生产装置周围应设环形道路。(2)火灾爆炸危险区域内的仪表及其他电气设备按所处区域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3)对于生产设备、建(构)筑物,配有相应的防雷措施
39、。对于爆炸、火灾场所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采取静电接地措施。(4)压力容器均按压力容器设计规X的规定进行设计和检验,高温和低温设备及管道外部均需包绝缘材料。建设项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技术资料要真实、齐全,定期经有关部门检验。在设计中应强调执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和验收规X(GB50254-96)的要求,确保工程建成后电气安全符合要求。(5)设备应设有事故应急排放设施.4、电气、电讯安全防X措施(1)在爆炸危险区域内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防爆型电气、仪表、通信设备。爆炸危险区内的建构筑物、相关设备、管道等按规X设置防雷、防静电设施。(2
40、)装置内所有电缆及电缆桥架选用阻燃或难燃性。(3)在装置主要操作区、巡检通道、消防水泵房、配电室等场所设置急照明;照明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其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4)装置内的电缆沟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5)工艺装置内建筑物、构筑物的防雷分类及防雷措施满足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X(GB50057)的有关规定。(6)对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可能产生静电危险的设备和管道,均采取静电接地措施。可燃气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设静电接地设施:进出装置或设施处;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管道泵及泵入口永久过滤器、缓冲
41、器等。6、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1)企业设置有与生产、储存、运输的物料和操作条件相适应的消防设施,供专职消防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使用。(2)项目生产区、公用及辅助生产设施、全厂性重要设施的火灾危险场所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火灾报警。7、三级风险防控体系(1)一级预防与控制体系凡在开停工、检修、生茶过程中,可能发生含有对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泄漏、漫流的装置单元区周围,设置有不低于150mm的围堰和导流设施。围堰外应设置阀门切换井,正常情况下雨排水系统阀门关闭,受污染水排入污水排放系统。(2)二级预防与控制体系无法利用装置围堰控制物料和被污染水时,关闭雨排水系统的阀门,将事故污染水排入二级事故缓冲设施。
42、事故缓冲设施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采取防渗、防腐、防冻、防洪、抗浮、抗震等措施。(3)三级预防与控制体系企业设置末端事故缓冲设施,当两套及以上生产装置发生重大生产事故,一、二级预防与控制体系的围堰、围堤、事故缓冲设施无法控制污染物料和污染消防水时,应排入公司污水处理厂末端事故缓冲设施。3.6.2现有应急措施情况根据企业厂区内存在的主要风险事故类型,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应急措施,具体如下。1、火灾爆炸应急措施发现泄漏后,立即切断一切火源,工艺操作人员佩戴好护具后迅速切断泄漏点,不能切断的要采取倒料及排放火炬等工艺处理。火灾爆炸发生后,岗位人员报火警,并及时向生产调度报告,生产调度报告应急小组指挥部领导
43、,并向泄漏或下风向毗邻单位提出安全防X要求;设立隔离带,及时通知高速公路管理处,对该段高速公路暂时进行封闭,待事故解除时再开放。岗位人员根据泄漏及火灾情况,立即打开事故点周围消防喷淋及消防栓,对邻近装置进行冷却处理,防止相邻装置发生火灾爆炸。对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由于使用消防泡沫产生的大量污水,需要按装置、厂级预案分别对其进行截流、引流、回收处理。对溢流至厂区内排洪沟中的消防污水需要及时关闭排洪沟闸板,将消防污水引至事故缓冲池至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待排放口水质检测达标后,方能恢复正常排放。组织环保分析专业人员负责对各个断面、重点部位水质、环境空气的实时监测,及时上报检测结果,方便应急小组决策
44、。2、消防污水溢流应急措施对事故应急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化工物料和使用消防泡沫产生的大量污水进行截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罐区污水也通过收集系统后处理达标后再外排。3、环境保护目标应急响应措施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坚决贯彻“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应急原则,分别制定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的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在主要环境敏感区常设专项机构(居民区村、居委会、派出所等)和专人与企业调度室保持联系,无事故状态下进行定期信息互换和监督管理,事故状态则进行事故报警、应急措施指导、通报以及处理结果反馈等紧急信息联络。装置发生特、重大火灾或爆炸事故情况下,企业调度室应立即通知受影响敏感
45、区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小组,预案指导小组应根据事故通报信息及时向受灾居民报警,并按照风向、风速指示器及撤离应急计划安排敏感区内居民有序、快速撤离到远离厂区的空旷地带。附近地区消防、公安武警、医疗机构及时调遣相关人员,确保撤离路线安全、通畅、组织有序、救护及时。对于老弱病残人员,应组织专业人员或车辆进行特殊保护、撤离。突发事故结束后,根据敏感点的实际情况,结合环境监测部门的监测结果,由受害区应急预案小组协同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通知、组织安排撤离人员有序返回,必要时应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做好人员返回后的善后、赔偿、教育工作,并适时宣布关闭事故应急程序。3.7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救援队伍情况3.7.1现
46、有应急物资与装备公司成立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并配备齐全的应急物资装备,包括指挥通讯、报警、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并指定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备急用。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见下表:表3-9 现有应急物资与装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责任人1空气呼吸器RHZK6.8/302X应彬2消防防化服RFH-012X应彬3医药救护箱标准1X应彬4消防水管标准2X应彬5消防桶标准2X应彬6消防水枪标准2X应彬7登高作业安全带标准2X应彬8安全警戒绳标准3X应彬9阻火毯普通型1X应彬10长防腐手套全胶4X应彬11短防腐手套全胶4X应彬12防腐胶鞋全胶2X应彬13防毒面具全胶4X应彬14滤毒罐TF
47、-A4X应彬15氧气袋SY型2X应彬16担架折叠式1X应彬17胶皮水管胶皮2X应彬18汽车阻火器标准1X应彬19固碱袋2X应彬20防爆膜片10X应彬21雨衣裤套3X应彬22消防锨标准2X应彬23便携式洗眼器标准4X应彬24皮围裙标准4X应彬25干粉灭火器标准2X应彬26安全帽用防护用面具标准4X应彬27便携式报警灯标准2X应彬3.7.2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公司根据应急救援工作实际需要,建立脱产和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警戒组、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助组、环保监测分析组等6支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骨干力量,担负着各类重大事件的处置任务。1)总指挥:组织指挥
48、全公司的应急救援工作。苗文军,联系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时行使总指挥职责。由X某、尹连铎担任,联系13853390658。(1)警戒通信联络组:组长:X应彬成员:X荣俊主要职责: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的联系对周围相关企业和相关村民发出警报,根据技术人员的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负责安全保卫,布置警戒线,疏散周边群众和车辆,限制人员车辆进入。(2)抢险组组成人员及职责:组长:X金亭成员:成汝文、于宝坤、孙利明、孟强、李支援职责:担负查明毒物性质,提出补救措施,抢救伤员,指
49、导疏散群众,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防止事态扩大。(3)医疗救护组成员及职责:组长:房建国成员:成希军、段常斌主要职责:负责现场人员的救护,及时与医院和医务人员联系,拨打120,配合护送转移伤员。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的洗消、监测工作(4)后勤保障组:组长:高记福成员:杜卫元主要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的供应,配合各组工作。(5)内部事故调查处理小组组长:X某成员:尹连铎、X应彬、王曙光、孙利明、X金亭。职责:负责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划分、处理、上报环境监测分析组职责:由王曙光担任组长,联系 负责对事件周围的环境进行取样送有关单位检测,并将检测
50、结果及时向指挥部报告,便于组织开展救援活动。第四章 突发环境事件及其后果分析4.1突发环境事件情景分析4.1.1重点事故案例原因分析根据资料报道,在95个国家登记的化学品事故中,发生突发性化学品事故的化学品物质形态比例及事故原因分析见表4-1。表4-1 化学品事故分类情况类别名称百分数(%)化学品的物质形态液体45.4液化气27.6气体18.8固体8.2事故来源机械故障34.2碰撞事故26.8人为因素22.8外部因素16.2从表4-1可看出,液体化学品最易发生事故,机械故障最容易导致事故发生。4.1.2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综合表4-1,当液氯储罐和液磷池发生泄漏甚至爆炸时,液氯会对厂区环境产生
51、一定影响。针对本项目而言,最大的可信事故为液氯发生泄漏事故事,故储罐系统、液磷池事故树分析见图4-1所示。图4-1 风险事故树分析图由上图可见,储罐(槽)、管道等发生物料泄漏,可能引起燃爆事故或扩散污染事故。本次评价对储罐等事故易发部位进行重点分析。4.2突发环境事件情景源强分析1、储罐事故发生条件分析本项目储罐可能发生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罐体腐蚀破裂;罐体焊缝开裂;罐体与线接头密封损坏或螺丝松动;进料口阀门密封不严或螺丝松动;塔体腐蚀破裂或焊缝开裂;塔体与管线接头密封损坏或螺丝松动;输送管线腐蚀破裂或接头密封损坏;塔顶安全阀或紧急放空阀密封损坏或螺丝松动;加料口阀门密封不严或螺丝松动。以上
52、可能发生泄漏的原因中,、项设备腐蚀发生破裂的情况,可以在安装设备前通过对设备质量的严格检查使其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小。、项均与设备相互连接处的密封有关,也是工艺装置在生产中最容易出现事故的方面,其中以输送管线接头破裂或阀门螺丝松动可能性较大。2、事故源强计算此类事故发生后系统自动报警,迅速采取木条堵漏等措施,储罐出料口裂引起的泄漏一般可在10min内得到控制。储罐泄漏速率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推荐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式中,-液体泄漏速度,kg/s;-液体泄漏系数,环评取值0.60.64;A-泄漏口面积,m2;-泄漏液体密度,kg/m
53、3,98%盐酸密度环评取值1840;-容器内介质压力,Pa,环评取值101325pa;-环境压力,Pa,环评取值101325pa;-重力加速度,9.8m/s2;h-泄漏口之上液位高度,环评取值3.0m;天然气管道泄漏速率采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附录A中推荐的液体泄漏速率计算公式进行估算,公式如下:当气体流速在音速X围(临界流): 当气体流速在亚音速X围(次临界流): 式中: P容器内介质压力,Pa; p0环境压力,Pa;气体的绝热指数(热容比),即定压热容Cp与定容热容CV之比。假定气体的特性是理想气体,气体泄漏速度QG按下式计算: 式中: QG气体泄漏速度,k
54、g/s; P容器压力,Pa; Cd气体泄漏系数;当裂口形状位圆形时取1.00,三角形时取0.95,长方形时取0.90; A裂口面积,m2; M分子量; R气体常数,J/(molk); TG气体温度,K; Y 流出系数,对于临界流Y=1.0对于次临界流按下式计算:4.3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扩散途径、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4.3.1计算模式火灾爆炸计算模型本次风险中的火灾、爆炸的热辐射、超压X围,使用相关安全预测软件对识别出来的风险源进行泄漏发生火灾的后果计算预测。池火池火是一种常见的火灾形式,是可燃液体液面上的自然燃烧。泄漏到地面上,防火堤液体的火灾、敞开的容器内液体的燃烧均
55、称为池火。池火模型一般按圆形液面计算。当燃烧速度等于泄漏速度时,液池直径达到最大。液体单位面积燃烧速率的计算公式,当液体沸点高于环境温度时:式中:mf-液体单位面积燃烧速率,kg/(m2s);c常数,0.001kg/(m2s);Hc-燃烧热kJ/kg,非甲烷烃取46000000J/kg,氢气和轻烃混合物取94500000;HV-液体在常压沸点下的蒸发热kJ/kg;Cp-恒压比热,约80J/molK;Tb-油料沸点,K;Ta-周围温度,K。池周围距池x处的热辐强度为:式中:q接收点热辐射通量,W/m2;f热辐射系数,X围为0.130.35,保守取值为0.3;大气透射率,取1。热辐射伤害概率模型热
56、辐射伤害常用概率模型描述。概率与伤害百分率的关系为:当Pr5时,伤害百分率为50。死亡概率:二度烧伤概率:一度烧伤概率:财产损失,一般按照引燃木材所需通量计算:由式1和式2联立可以算出此热通量下距火球中心的距离。超压计算模型爆炸发生时产生的能量由下式计算:式中:M物料燃烧散发出的热。灾害等级的爆炸半径,对于一个已知的灾害等级爆炸半径通过下式计算:式中:Cs是定义灾害等级的定值;X爆炸功效,来自爆炸参数表。风险计算考虑两个灾害等级,在两个灾害等级均为常数,数据来自爆炸参数表。4.3.2涉及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分析建设单位已建立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见表4-3。表4-3
57、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序号项目内容及要求1危险源概况详述危险源类型、数量、分布及其对环境的风险。2应急计划区装置区、储存区、生产区、临近地区。3应急组织工厂:指挥机构由总经理任总指挥,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负责公司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指挥部设在公司办公室。救援队伍:包括通信联络队、治安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工厂附近地区指挥、救援、管制、疏散。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厂救援队伍的支援。4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5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生产装置: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
58、,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设备等。临近地区:烧伤、中毒人员急救所用的药品和器材。6报警与通讯联络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通告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等事项。7人员紧急疏散与撤离指挥部根据对风险事故发展趋势的预测,通过、广播做出撤离警报。撤离警报发出后,全体员工按照操作规程实行单向撤离,并禁止再次进入。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评估由专业队伍负责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9应急防护措施、消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连锁反应,清除现场泄漏物,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置。邻近区域:控制防火区域
59、,控制和消除污染措施及相应设备。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护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性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及临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邻近区域: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性的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12人员培训与演练培训指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培训部实施培训工作,根据应急预案实施情况每年制定相应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对应急人员进行应急知识、技能培训;培训对象主要为新进厂员工和专业救援人员;主要培训内容为紧急应变处理和急救。演练每年
60、组织一次人员疏散、急救、消防演习,其他应急功能依实际需求不定期开展演习,并做好记录和评价,对应急演习进行总结和追踪记录。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工厂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负责管理。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多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4.4突发环境事件危害后果分析风险值定义风险值是风险评价表征量,包括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其风险值定义:风险值的单位采用“死亡/年”,通常事故危害所致风险水平可分为最大可接受水平和可忽略水平。2、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对环境所造成的风险R按下式计算:R=PC式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拉力赛车拉力赛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唇部彩妆盘设计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商用食品加工机智能升级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充电速度提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在线COD监测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可穿戴人工肺辅助呼吸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古早味米糕外卖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房车旅行路线与预订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总部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内蒙古地质测绘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水电站继电保护》课件
- 沈阳市第一届“舒心传技 莘绅向阳”职业技能大赛技术工作文件-27-全媒体运营师
- 2025年三方运输合作协议经典版(三篇)
- 2025年《赢在执行》心得体会(4篇)
- 2025年华润燃气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多彩贵州航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网格员培训
- 2025年江苏泰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深圳建筑工程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小红书搜索推广营销师认证考试题(附答案)
- 符合TSG07-2019 B级锅炉制造质量手册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